紫荊遇“刺”,誰人救駕(園林刺蛾的防治)_第1頁
紫荊遇“刺”,誰人救駕(園林刺蛾的防治)_第2頁
紫荊遇“刺”,誰人救駕(園林刺蛾的防治)_第3頁
紫荊遇“刺”,誰人救駕(園林刺蛾的防治)_第4頁
紫荊遇“刺”,誰人救駕(園林刺蛾的防治)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紫荊遇“刺”、誰人救駕刺蛾又名洋辣子、毛辣子,全球性害蟲。園林中常見的有黃刺蛾、綠刺蛾、扁刺蛾等。低齡幼蟲啃食葉肉;蟲稍大則把葉片吃撐缺刻和孔洞,嚴重吃光整樹樹葉。幼蟲體色鮮艷,附肢上密布褐色刺毛,像亂蓬蓬的頭發(fā),結繭時附肢伸出繭外,用以保護和偽裝。受驚擾時會用有毒刺毛蜇人,并引起皮疹,被扎后有疼、癢、辛、辣、麻、熱等感覺,可伴隨長時間腫脹。傷口被碰到時仍會引發(fā)疼痛。蟲體形態(tài):幼蟲體長2126mm,體扁橢圓形,背稍隆似龜背,綠色或黃綠色,背線白色、邊緣藍色;體邊緣上生刺毛,又短又硬、并帶有毒性。繭長1216mm,橢圓形,暗褐色。成蟲體長1318mm,翅展2839mm,體暗灰褐色,腹面及足色深,

2、觸角雌絲狀,前翅灰褐稍帶紫色,自前緣近頂角處向后緣中部傾斜;后翅暗灰褐色發(fā)生規(guī)律:無錫地區(qū)一年發(fā)生2代,少數3代。均以老熟幼蟲在樹下土層內結繭越冬。4月中旬開始化蛹,5月中旬至6月上旬羽化。第1代幼蟲發(fā)生期為5月下旬至7月中旬。第2代幼蟲發(fā)生期為7月下旬至9月中旬。成蟲多在黃昏羽化出土,晝伏夜出,羽化后即可交配,2天后產卵,多散產于葉面上。卵期7天左右。幼蟲共8齡,6齡起可食全葉。成蟲有趨光性。防治方法: 1. 消滅越冬蟲繭。可結合撫育修枝、冬季清園、樹干涂白等進行。 2. 利用黑光燈或者頻振式殺蟲燈誘殺成蟲。 3. 初孵幼蟲有群集習性,人工摘除蟲葉。 4. 藥劑防治。防治幼蟲可噴施蛾蟲立克1000倍液、葉蟲凈1000倍液或苦參堿1500倍液等在幼蟲發(fā)生時,選擇在每天的上午1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