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化學方程式考點解析(Word版附答案)_第1頁
【化學】化學方程式考點解析(Word版附答案)_第2頁
【化學】化學方程式考點解析(Word版附答案)_第3頁
【化學】化學方程式考點解析(Word版附答案)_第4頁
【化學】化學方程式考點解析(Word版附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化學】化學方程式考點解析(Word版附答案)一、化學方程式選擇題1.在一個密閉容器中,放入 X、Y、Z、W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化學反應,一段時間后,測的有關數(shù)據(jù)如下表,則關于此反應的認識不正確的是()物質XYZW反應前的質量(g)211616反應后質量(g)17m611A.物質Y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B.該反應為分解反應C.反應后Z和Y的質量比為6:1D.反應的Z和W的質量比為2:1【答案】B【解析】【分析】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總質量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總質量【詳解】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物質的總質量=2+1 + 16+16=35g=反應后物質的總質量=17+m

2、+6+11,故 m=1g。丫物質反應前后質量未發(fā)生改變,則可能為該反應的催化劑,選項正確。反應前后,X物質質量增多,Y質量不變,Z質量減少,W質量減少,兩種反應物參加反應 生成一種物質,則該反應為化合反應,選項錯誤。反應后Z質量為6g, Y質量為1g,故反應后Z和Y的質量比為6:1,選項正確。反應后剩余6gZ,則消耗的質量為 16-6=10g。反應后剩余的 W為11g,消耗的 W為16-11=5g,故反應的Z和W的質量比為2:1,選項正確。故答案選B?!军c睛】本題主要考查質量守恒定律,對于反應前后質量未發(fā)生改變的物質,可能作反應的催化劑,也可能完全與反應無關,所以首先需要通過密閉容積內(nèi)質量守恒

3、計算未知量的值。2 .我國科學家研制出一種催化劑,能在室溫下高效催化空氣中一種有毒氣體,其反應如 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o 鼠. g魚嘰80.4 cABCD 11A.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B.這種有毒氣體的化學式為 HCHOC.其中有三種物質屬于氧化物D.該反應中A與C的質量比為1:1【答案】B【解析】催化劑CH2O+O2CO2+H2O【分析】 根據(jù)圖中的微粒模擬圖,可推測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H2O+O2CO2+H2O?!驹斀狻緼、置換反應是指由一種單質與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 應,該反應的生成物是兩種化合物,錯誤 ;B、根據(jù)02、CO2、H2O都無毒,可推測這種

4、有毒氣體的化學式為HCHO,正確;C、四種物質中,只有 CQ、H2 0兩種物質屬于氧化物,其余物質不是氧化物,錯誤D、根據(jù)化學方程式可知,該反應中A與C的質量比=30: 44,錯誤。故選B。3 .為快速降低空氣污染物 SQ的含量,環(huán)保部門用飛機在空中噴灑X粉末,該過程發(fā)生的化學反應是2X+2SQ+Ol2CaSQ+2CO2, X的化學式是()A. CaCQB. Na2CC3C, H2OD. CaO【答案】A【解析】2X+2SC+Q= 2CaSC+2CC,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知,X的化學式是 CaCQ 故選A。4.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反應前后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36甲 乙 丙 丁匚

5、二| 一表示反應前的質量一表示反應后的質量A. x的值是7B.丙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C.該反應是化合反應D.參加反應的甲和乙質量比為2: 7【答案】D【解析】【分析】【詳解】A、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x= (14+26+3+5) - (2+3+36) =7,選項正確;B、丙的質量在反應前后沒有變化,可能為該反應的催化劑,也可能不是,選項正確;C、甲、乙的質量減小為反應物,丁的質量增加,為生成物,則此反應為化合反應,選項正 確;D、反應中甲、乙的質量比為(14-2) g: (26-7) g=12: 19,選項錯誤。故選 D。5.科技人員成功研制出一種新型催化劑,可將二氧化碳轉化成液體燃料,反應的微觀

6、示意 圖如下圖,有關該反應的說法正確的是()A.該反應屬于化合反應C.生成物的化學式可用 C2H2O表示【答案】A【解析】【分析】【詳解】B.反應前碳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D.參加反應的兩物質的質量比為1:1A.由圖可知,該反應是多變一的反應,故該反應屬于化合反應,正確;B.反應前碳元素的化合價為 +4價,故錯誤;C.生成物的化學式可用 CH2O2表示,故錯誤;D.參加反應的兩物質的質量比為44:2=22:1 ,故錯誤。本題選 Ao6 .根據(jù)化學方程式不能獲得的信息有()A.化學反應發(fā)生的條件B.化學反應的快慢C.反應物和生成物的質量比D.化學反應的反應物和生成物【答案】B【解析】【分析】根據(jù)化

7、學反應方程式可知反應物、生成物是什么,反應在什么條件下發(fā)生,還能反映出反 應體系中各物質的質量關系和微觀粒子的數(shù)量關系?!驹斀狻扛鶕?jù)化學方程式可以獲得化學反應發(fā)生的條件、反應物和生成物的質量比和化學反應的反應物和生成物,但是無法獲得化學反應的快慢。故選Bo7 .在一密閉容器內(nèi)加入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化學反應,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變化見下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物質甲乙丙丁反應前物質的質量(g)83254反應后物質的質量(g)16X524A.該反應為分解反應8 .丙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C.甲、丁兩物質反應前后質量變化之比為2: 5D. X值為28【答案】D【解析】【分析】根據(jù)

8、質量守恒定律,在化學反應中,反應前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生成物的各質量總和,反應后增加的是反應物,減少的是生成物。【詳解】A、反應后甲增加了 16g-8g=8g ,則甲是生成物,丁增加了 24g-4g=20g ,則丁是生成 物,丙反應前后質量沒變,丙可能沒參加反應或是催化劑,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則有8g+32g+5g+4g=16g+X+5g+24g ,貝U X=4g ,貝U反應表達式是 乙 甲+丙,屬于分解 反應,故A正確;B、丙反應前后質量沒變,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或者沒參加反應,故 B正確;C.反應后甲增加了 16g-8g=8g , 丁增加了 24g-4g=20g,則甲、丁兩物質反應

9、前后質量變化之比為8: 20=25,故C正確;D、在密閉容器中,貝U有 8g+32g+5g+4g=16g+X+5g+24g ,貝(J X=4g ,故d不正確。故選D。8 .矢宮一號”搭載的長征二號火箭使用偏二甲腫(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作常規(guī)推進劑,其完全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2H8N2+2N2O4=3X+2CO2+4H2。,則X的化學式為()A. COB. N2C,。2D. H2【答案】B【解析】【分析】在化學反應中,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沒有改變,數(shù)目沒有增減,原子的質量也沒有改變。【詳解】在化學反應前后除 X外,其他各原子相差的個數(shù)分別是:C2-2=0, H:8-4 2=0,

10、N:2+2 2-0=6, Q2 4-2 2-4 1=0,所以 3個 X分子中共含有6個N原子,每個X分子中含有2個N原子,即X的化學式為N2,故選Bo“口 ”O(jiān)別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9 .某反應前后分子變化的微觀示意圖如下(圖中說法不正確的是()A.該反應前后涉及到三種物質C.反應后分子數(shù)增多【答案】BB.反應后分子種類沒有改變D.該反應屬于分解反應【解析】【詳解】由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可知,各物質反應的微粒個數(shù)關系是:A、由圖示可知,該反應前后涉及到三種物質,故 A正確;B、由微粒的變化可知,反應后分子種類發(fā)生了改變,故B不正確;C、由微粒的變化可知,該反應后分子數(shù)增多,故C正確;D、

11、該反應由一種物質生成了兩種物質,屬于分解反應,故 D正確。故選Bo【點睛】化學變化中分子的種類一定改變,數(shù)目可變可不變。10 .在反應2A+5B 2C+4D中,G D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為9 : 22 ,若2.6g A與B完全反應后,生成8.8g D,則在此反應中 B與D的質量比為()A. 4 : 9B. 8 : 1C. 10 : 11D. 31 : 44【答案】C【解析】【分析】根據(jù)C D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及反應中C D物質的分子個數(shù)關系,計算出參加反應中兩物質的質量關系;根據(jù) G D物質的質量關系,由生成 D的質量計算出生成 C物質的質 量;最后使用質量守恒定律,求得參加反應的B物質的質量,

12、即可計算出 B與D的質量比?!驹斀狻扛鶕?jù)C D相對分子質量之比為 9: 22,則假設C、D相對分子質量分別為 9、22, 設生成8.8gD同時生成C的質量為x,2A + 5B= 2c + 4D2 94 22x 8.8g2 9_4 22 x 8.8gx=1.8g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參加反應的B的質量為1.8g+8.8g-2.6g= 8g,則B與D的質量比為8g : 8.8g= 10 : 11。故選 C 11.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反應前后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匚二I表示反應前的質量一表示反應后的質量A.參加反應的甲和乙質量比為12:19B.丙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C. x的值是7D

13、. 丁可能是化合物【答案】D【解析】【分析】根據(jù)圖中信息,甲物質質量減少了 14g-2g=12g,丙物質質量不變,丁物質質量增加了36g-5g=31g,根據(jù)質量守恒,乙物質反應后的質量, x= ( 14+26+5+3) g- (2+3+36) g=7g。乙物 質質量減少了 26g-7g=19g?!驹斀狻緼、參加反應的甲、乙的質量比為12:19,說法正確;故不符合題意;B、丙物質質量不變,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也可能是雜質,說法正確;故不符合題意;C、由分析可知,x的值為7,說法正確;故不符合題意;D、該反應是化合反應,甲 +乙一丁,丁是生成物,一定是化合物,說法錯誤。故符合題故選D12.用“8

14、”和“代表兩種不同的單質分子,它們在一定條件下能發(fā)生化學反應,反應前后的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該反應是分解反應B.該反應有2種生成物C.每個生成物分子由 3個原子構成D.參加反應的“ 8”和“ ”分子的個數(shù)比是 3: 1【答案】D【解析】A、通過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可看出,反應物中有一個分子過量,該反應是由兩種物質反應生成一種物質,屬于化合反應,故A不正確;B、該反應只有1種生成物,故B不正確;G根據(jù)微觀示意圖可看出,每個生成物分子由4個原子構成,故 C不正確;D、由于反應物中有一個分子過量,參加反應的 巴?!昂汀狈肿拥膫€數(shù)比是3: 1,故D 正確。故選Do13.下圖表示治理汽

15、車尾氣所涉及反應的微觀過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圖注:表7F碳牌子; 表不氮原子| O表示氧原子i -A.圖中單質的化學式為 N2B.該反應使有毒氣體轉化為無毒氣體C.反應物都屬于氧化物D.反應中原子、分子個數(shù)都不變【答案】D【解析】CO和NO,生成物試題分析:根據(jù)該化學反應的微觀模擬示意圖可知,該反應的反應物是 是CO2和N2,故該反應可表示為 2CO+2NO=N2+2CQ。A、由微粒的微觀模擬示意圖可知,只有生成物的N2分子是由2個同種原子構成的,故屬于單質,正確;CO和NO轉化為無毒氣體B、由該化學反應的微觀模擬示意圖可知,該反應是將有毒氣體CC2和N2,正確;G由微粒的微觀模擬示意圖可

16、知,反應物是CO和NO,它們都是由兩種元素組成,且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故屬于氧化物,正確;D、根據(jù)反應的微觀模擬示意圖可知,反應前后分子的個數(shù)發(fā)生改變,錯誤。故選D考點:微粒觀點及模型圖的應用,單質和化合物的判別,從組成上識別氧化物 點評: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且同種原子構成的分子是單質分子,不同種原子構成的分子 是化合物分子。試題通過給出微粒的模型,考查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對基本概念的理解與運 用能力,以檢測考生從微觀角度認識化學的意識和能力。14. 現(xiàn)有一樣品,經(jīng)分析含氫氧化鉀、碳酸鉀和水三種物質。向該樣品中加入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7.3%的稀鹽酸100g,恰好完全反應得到中性溶液,蒸干該溶液得

17、到固體質量為( )A. 74.5gB. 14.9gC. 10gD. 7.45g【答案】B【解析】【詳解】氫氧化鉀、碳酸鉀均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鉀,本據(jù)氯元素守恒可知,最后得到的固體KCl7+5的質量為:100gx 7.3%研=14.9g。故選Bo15. 一定質量的甲烷在不充足的氧氣中燃燒,甲烷完全反應,生成物只有CO CO和H20,且總質量為20.8g ,其中HO的質量為10.8g,則CO的質量為A. 5.6g B. 8.8gC. 4.4g D. 4.8g【答案】C【解析】解:甲烷中碳和氫元素的質量之比是12: 4=3: 1,所以生成物中碳元素和氫元素的質量比也為3: 1, 10.8gH2O中

18、氫元素的質量=10.8g 米=1.2g,則CO和CQ中總的碳元素的質量=1.2gX 3=3.6g設生成的 CO的質量是x, CO2的質量為y,則 1211x+y=20.8g-10.8g ,罵 x+二 y=3.6g,解得 x=5.6g, y=4.4g。故選 C。16. Sb2O5是一種重要的阻燃劑,工業(yè)制取該物質的化學方程式為:Sb2O3+ 2XHSb2O5+2H20。則X的化學式為()1 . H2B. 02C. H2O2D. H3SbO4【答案】C【解析】試題分析: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知道參加反應的各種原子的種類和個數(shù)均不變,可以確定X的化學式為H2O2。故選C. 考點:質量守恒定律17 .過氧化

19、鈉(Na2O2)可作呼吸面具中氧氣的來源,它與二氧化碳反應后的生成物為()A.Na2C03 和H2B.Na20 和02C.NaOH 和O2D.Na2CO3和02【答案】D【解析】由題中信息及質量守恒定律可知,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氧氣與另一種物質,另一種物質中必定含有鈉元素和碳元素,故選 Do 點睛:掌握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是解題關鍵。18 .某純凈物3g在氧氣中完全上燒,生成 8.8g二氧化碳和5.4g水。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該純凈物中含有 C、H元素,不含。元素B.該反應中。2和CO2的質量比為14: 11C.該反應中。2和H2O的分子數(shù)之比為7: 6D.該純凈物中 C、H原子

20、的個數(shù)比為1: 4【答案】D【解析】【分析】【詳解】某純凈物3g在氧氣中完全上燒,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A.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可知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水中氫元素一定來源于有機物,碳元素的 質量為2.4g,氫元素的質量為 0.6g,所以該純凈物中只含有碳氫元素不含有氧元素,是正 確的敘述;B.該反應中參加反應的氧氣的質量為:8.8g+5.4g-3g=11.2g;該反應中O2和CQ的質量比為14: 11是正確的敘述;C有參加反應的氧氣的質量和生成的水的質量可知反應中O2和H2O的分子數(shù)之比(11.2g/32) : (5.4g/18) =7: 6,是正確的敘述;D該純凈物中C、H原子的個數(shù)比為(2.4g/12) : (0.6g/1) =1:3,故是錯誤的敘述,故選Do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