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大題背背背_第1頁
引論大題背背背_第2頁
引論大題背背背_第3頁
引論大題背背背_第4頁
引論大題背背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 劉珣(考最多考最少)緒論篇第一章 對外漢語教育是一門專門的學科1、 對外漢語教學學科體系(三個層次)第一層次:理論基礎部分。理論基礎部分提出與本學科發(fā)展關系最為密切的七個基礎學科:語言學、心理學、教育學、文化學、社會學、橫斷學科、哲學。第二層次:學科理論體系:基礎理論和應用研究。基礎理論:A對外漢語語言學B漢語習得理論C對外漢語教學理論D學科研究方法學。A對外漢語語言學:是作為第二語言來教學和研究的漢語語言學,包括語音、詞匯、語法、漢字、語義、語用、話語、功能和文化因素等方面。語言學和漢語語言學(一般指作為母語研究的漢語語言學)在我國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2、,但它不能代替本學科對漢語的研究。原因如下: 首先,研究目的不同。培養(yǎng)其運用漢語進行交際的能力,而不是漢語理論規(guī) 則的系統認識。 其次,研究內容不同。本學科主要研究通過與學習者母語對比所揭示的漢語特點和漢語作為目的語學習的難點,也就是漢語的特殊規(guī)律,并研究如何將這些規(guī)律、知識轉化為學習者的技能,而不是面面俱到地追求理論知識的系統性和完整性。 第三,研究的側重點不同。本學科需要從意義的表達出發(fā),突出用法和功能的研究,而不是單純從語言結構出發(fā),集中于語言描寫和現象的分析。 第四,研究的角度不同。本學科除了要從語言學角度外,還有漢外對比、跨文化交際、語言習得、學習者個體差異、認知心理等多角度。 第五

3、,研究方法不同。除了一般語言學方法外,還要采用對比分析、偏誤分析、心理實驗等跨學科、綜合的研究。這種研究也拓展了漢語語言學研究的領域。B漢語習得理論:是對外漢語教學的主體之一學習者的研究,即側重從心理學的角度研究教學對象的學習過程和學習規(guī)律。對“學”的研究是對“教”的研究的基礎和前提。C對外漢語教學理論:是把上述兩個方面對教學內容和對教學對象的研究結合起來,即研究如何通過教學活動使教學內容為學習者迅速、有效掌握的規(guī)律和原理,有時也稱為教學論或教學原理或教學法。D學科研究方法學:是指受哲學方法論普遍規(guī)律的指導,用來探討對本學科最具針對性的方法論原則,并著重研究適用于本學科的一般方法,特別是本學科

4、的特有方法。應用研究:總體設計研究、教材編寫、課堂教學、測試評估、教學管理、師資培訓研究(P18)第三層次:教育實踐教育實踐:學科體系的第三層是,既包括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學習者的教育,也包括對未來的對外漢語師資的教育。對教育實踐產生影響的還有社會的需要、國家的有關政策和經濟實力以及學生素質、師資力量和可能提供的各種設備資源。對語言學習者的教育還特別需要研究語言環(huán)境及如何利用的問題。2、對外漢語教學的性質對外漢語教學是一種第二語言教學,也是一種外語教學。、對外漢語教學首先是語言教學。語言是交際工具,教語言就是要讓學習者掌握這個交際工具,培養(yǎng)運用漢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因此,語言課首先是技能課、工具課

5、。、對外漢語教學是第二語言教學。這一性質使其不同于第一語言教學。 第二語言教學往往是從零開始,以基礎階段為重點,帶有短期、速成、集中、強化的特點,必須強調把知識轉化為技能,以技能訓練為中心,以培養(yǎng)運用目的語進行交際的能力為目標。文化與文學、審美等的教學只能在目的語達到一定水平上才能進行。、對外漢語教學是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教學。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教學,一方面受到第二語言教學普遍教學規(guī)律的制約,同時漢語教學本身又有特殊的規(guī)律,不同于其他第二語言的教學。漢語屬于漢藏語系,與世界上其他語言譜系距離較遠,對大多數人來說很陌生;漢語所體現的文化與其他民族差異很大;目前漢語教學在國外還不普及,屬于“非普遍教

6、授語言”等。、對外漢語教學是對外國人進行的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教學。不同于我國少數民族的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教學。3、對外漢語教學的特點以培養(yǎng)漢語交際能力為目標以技能訓練為中心,將語言知識轉化為技能以基礎階段為重點以語言對比為基礎,找出難點、重點,進行分析和糾錯。與文化因素緊密結合集中、強化的教學,課程集中、課時密集、內容多、速度快,班級規(guī)模小。第二章 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的發(fā)展與現狀4、建國以后對外漢語教學的發(fā)展概況(1)對外漢語教學事業(yè)的發(fā)展 初創(chuàng)階段(20C 50s初60s初)漢語預備教育:a. 1950年,清華大學成立東歐交換生中國語文專修班(是我國第一個從事對外漢語教學的專門機構)。周培

7、元、呂叔湘負責業(yè)務工作;鄧懿、王還等6人授課b. 1952年,由于全國高校院系調整,該班調到北大,更名為北京大學外國留學生中國語文專修班。c. 1960年9月,北京外國語學院成立了非洲留學生辦公室。 鞏固和發(fā)展階段(60s初60s中)a. 1962年,北京外國語學院外國留學生部獨立,成立了外國留學生高等預備學校(是我國第一所以對外漢語教學為主要任務的高校)。b. 1964年,改名為北京語言學院。c. 1964年暑假,越南政府派來2000名留學生,從事對外漢語教學的單位擴展到23所。d. 1965年暑假,北語為新從事對外漢語教學的22所院校舉辦了對外漢語教師培訓班。e. 1965年下半年,北語創(chuàng)

8、辦外國留學生基礎漢語教學通訊(是我國第一份對外漢語教學的專業(yè)刊物)。1962年,中國國際廣播電視開始了漢語教學節(jié)目。f. 1966年,文革,教學停頓。1971年,北語被撤消。 恢復階段(70s初70s后期)a. 1972年6月,北京交通大學首先接受200名坦桑尼亞、贊比亞學生。b. 1972年10月,北語恢復,1973年秋開始接受留學生。蓬勃發(fā)展階段(70s末至今)a. 1987年7月,組成“國家對外漢語教學領導小組”,常設機構“國家對外漢語教學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日常工作。b. 現在全國有300多所高校開展對外漢語教學工作。c. 20世紀70s下半期開始是對外漢語教學確立學科時期。學歷教育:

9、1975年,北語試辦四年制“漢語言”專業(yè)本科(留學生為對象);1986年,北語開始招收現代漢語專業(yè)外國碩士研究生;1997年,北語建立全國第一個對外漢語教學“課程與教學論”碩士以及帶有對外漢語教學方向的“語言學和應用語言學”博士。d. 學科建設1978年,第一次提出把對外國人的漢語教學作為一個專門學科來研究。1983年6月,正式提出了“對外漢語教學”的學科名稱。1984年12月,“對外漢語”發(fā)展成為一門新的學科。e. 學術機構1988年,“中國對外漢語教學學會”,從“中國教育學會”中獨立出來。1987年,成立“世界漢語教學學會”,首任會長朱德熙。f. 刊物1979年9月,漢語教學與研究在北語正

10、式出版。1987年9月,世界漢語教學,轉為世界漢語教學學會會刊,季刊。1987年,北語創(chuàng)辦了以外國留學生為主要閱讀對象的學漢語。g. 師資1983年,北語開設對外漢語教學本科專業(yè)。1986年,北語、北大開始招研究生。1997年,北語建立博士學位點。(2)對外漢語教學法的發(fā)展初創(chuàng)階段(50s初60s初)特點:a. 重視系統的語法、詞匯教學。b. 以語法為主線,但同時強調聽、說、讀、寫技能的培養(yǎng),強調“四會”能力全面發(fā)展。c. 培養(yǎng)實際運用漢語的能力。1958年,正式出版對外漢語教材漢語教科書。(我國第一部正式出版的對外漢語教材)改進階段(60s初70s)特點:a. 對原有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進,強調

11、實踐性的原則。b. 提倡“精講多練”。c. 采用“相對直接法”。d. 教學內容結合學生專業(yè)學習的需要,注意學以致用。1971年,出版基礎漢語(黃皮書)。探索階段(70s初80s初)特點:a. 對實踐性的原則再認識。b. 打破舊的、脫離實際的科學系統,代之以符合實踐性原則的新的科學系統。c. 引入了劇情教學,提出“聽說領先”,形成“以聽說法為主,結構為綱,兼顧傳統方法”的綜合教學法。具體措施:a. 試驗分課型,聽說、讀寫分開。b. 改革精讀課,加強聽力、閱讀,改名為“綜合技能課”。1980年基礎漢語課本 以常用句型為重點。改革階段(80s至今)特點:a. 引進“功能法”,提出結構與功能相結合。b

12、. 根據成年人學習第二語言的過程與特點,提出“先讀寫,后聽說”。c. 按照語言技能分課型。d. 對本科課程教學法有全面、科學的研究,90年代提出了“結構、功能、文化相結合”的原則。e. 對教學活動進行了科學化、規(guī)范化的研究。(全國制訂教學大綱)1981年出版實用漢語課本。(是第一部吸收功能法優(yōu)點的教材)(3)對外漢語教學學科理論的發(fā)展教學理論的研究A. 開始于50s60s初(十年初創(chuàng)階段)1953年,周祖謨發(fā)表教非漢族學生學習漢語的一些問題(第一篇論文)1958年,漢語教科書出版。(我國第一套對外漢語教材)特點:a. 一開始就注意把對外國人進行的漢語教學與對本國人進行的母語教學區(qū)分開來,探索第

13、二語言教學路子。b. 在重視掌握詞匯語法等語言知識的同時,強調四項技能的基本訓練,強調對語言的實踐和運用。B. 60s初“文革”之前總結建國以來的教學經驗。1964年,鐘梫著十五年漢語教學總結(79年發(fā)表)。特點:提出一系列對外漢語教學原則。a. “精講多練、課內外相結合”的實踐性原則。b. 用漢語進行課堂教學的直接性原則。c. 教學內容與學生專業(yè)相結合的學以致用原則。d. “語文并進”,聽說讀寫全面要求、階段側重的主要教學原則。C. 70s特點:著重解決教學中的具體問題。a. 在論述具體教學問題時,較多受到聽說法、結構主義語言學、行為主義心理學影響。b. 把實踐性原則定為對外漢語教學的基本原

14、則,教材編寫中進行句型教學試驗。c. 在語言技能訓練方面聽說和讀寫作為兩類課進行了分開教學。D. 80s開始,真正從學科建設的高度進行教學理論研究。a. 進行了對外漢語教學的宏觀研究。b. 對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和教學活動展開了全面的研究。c. 對教學法原則的研究進一步深化。d. 提出用不同的方法訓練不同的語言技能。E. 90s以來,理論研究深化。逐漸引進了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文化學、跨文化交際學等相鄰學科的理論成果。5、 世界漢語教學的發(fā)展特點:在世界絕大多數地區(qū)漢語仍屬“非普遍教授語言”;漢語教學仍依附于漢學,未能成為獨立的學科;中學的專業(yè)教育、學歷教育有所發(fā)展,漢語教學出現向中小學發(fā)

15、展的趨勢。世界范圍內的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教學雖然有了很大的發(fā)展,但其現狀與漢語作為世界最大語種的地位、中國古老文明對世界的影響和今天中國在世界上所發(fā)揮的作用很不相稱?!綪S】幾個概念的區(qū)別1.“第二語言”和“外語”的區(qū)別第二語言教學包括中國人學外語;少數民族學漢語;少數民族學外語;外國人學中文(即對外漢語教學)2.少數民族的漢語教學不屬于對外漢語教學,屬于第二語言教學;外國華僑的漢語教學屬于對外漢語教學。因為少數民族同屬中華民族,同屬中華文化。外國華僑在國外出生、成長,受外國文化影響,同中華文化有巨大差異,會造成漢語學習、運用的障礙。3.“語言教學”和“語言學教學”的區(qū)別目的不同語言教學重點是

16、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技能,不是講授語言學知識,所以應進行大量的技能訓練,培養(yǎng)交際能力,而不是大量講理論。教學內容語言學:A. 學習語言四要素:語音、詞匯、語法、漢字的規(guī)則,保證正確性。B. 學習語言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下的使用規(guī)則語用規(guī)則,以保證語言的得體性。C. 學習言語技能:聽、說、讀、寫。要掌握言語技能,主要是掌握語言要素;言語交際技能受語用規(guī)則、語言規(guī)則制約。D. 學習相關文化知識:和語言使用密切相關的文化要素;國情。教學原則:語言教學應生動、有條理,理論聯系實際。教學方法:語言教學應以學生為中心,課堂教學以技能訓練為主,教師適當總結、歸納規(guī)則。 4.語言教學的教學原則:正確處理言語要素的傳授與

17、言語技能、言語交際技能訓練的關系,掌握語言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yǎng)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原則。正確處理語言的形式結構教學與語義結構教學的關系,語法語義語用相結合的原則。正確處理語言與文化、語言知識與言語要素的關系,結構功能文化相結合的原則。要根據教學對象的特點選擇和編排教學內容,循序漸進,加強重復,螺旋式提高的原則。強化學習環(huán)境,自覺學習與自然習得相結合的原則。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主導,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原則?;A篇第三章 對外漢語教學的語言學基礎和教育學基礎6、語言的基本特征與對外漢語教學語言是一種符號系統語言符號是聲音和意義的集合體。符號的形式與意義的結合是任意的,語言中的音

18、和義的關系也是約定俗成的。語言符號一經社會“約定”,就有強制性,社會成員必須遵守不能隨便變更。語言系統又是分層次的結構,由音位和語素及符號序列,詞、句子等層次構成,這就形成了語言大系統下面的語音、詞匯、語法、語義等分支系統。語言系統依照組合規(guī)則和聚合規(guī)則關系來組織和運作。啟示 A.學習一種語言要重視意義。掌握音義聯系,遵守約定俗成的社會規(guī)則。 B.學習一種語言要掌握語言系統和分支系統。如漢語的語音、詞匯、語法和漢字。 C.聲音是語言的物質外殼,語言本質上是口頭的,文字是第二性的。語言學習和教學應從聽、說開始,首先著眼于口頭語言。語言存在于言語之中語言是對言語的抽象和概括,常常指作為社會慣例的語

19、音、詞匯、語法的規(guī)則系統;言語是語言的表現形式,也可以說是個人對語言在特定環(huán)境中的運用,即運用語言的詞匯和語法手段組成具體的話語。啟示注意言語和語言、言語層次的教學與語言層次的教學的統一。A.對外漢語教學必須以言語為對象,從言語入手,只有通過言語才能學會語言。教學中首先要抓聽說讀寫言語技能的訓練以培養(yǎng)交際能力。B.從言語中接觸到的大量語言事實,應總結歸納成一定的語言規(guī)則,讓學習者自覺掌握。注重系統的語音、詞匯、語法教學。語言有生成性語言有極大的生成性,可以用有限的規(guī)則生成無限的表達意義的語言形式。由音位到語素到詞到句子,層級遞增。啟示 A.教學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漢語的能力。 B.教學方

20、法要著重引導學生掌握并靈活運用語言規(guī)則。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語言交際是交際雙方通過口頭或書面的言語活動進行表達和理解。表達往往采用讀和寫,理解往往采用聽和讀的方式。啟示 A對外漢語教學的根本目的是為了讓學習者掌握運用漢語進行交際的能力。 B語言課要充分體現工具、技能課的特點。把知識轉化為技能并形成交際能力。語言是人類的思維工具思維過程必須通過語言來實現,思維結果必須通過語言來固定、完善并保存、傳播。人類的思維方式、思維規(guī)律必須在語言中反映出來;語言的結構特點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思維的方式和習慣。不同民族的思維能力一樣,只是思維方式既有共同一面也有相異一面,會造成理解或障礙。語言包含著一個

21、民族獨特的思維方式。啟示 A要學好目的語,必須了解目的語民族獨特的思維方式。教學中通過各種渠道介紹漢民族的思維方式。 B培養(yǎng)學生運用目的語進行思維的能力,課堂中盡量用漢語進行教學,學生用漢語進行理解和表達。語言產生于特定的社團并體現該社團的文化啟示教學不能脫離漢語所體現的中國文化,緊密結合與語言相關的文化的因素。語言是人類獨有的,只有人類才具備學習和運用語言的特殊生理基礎啟示 A語言是可以學會的。 B成功的第二語言教學必須考慮到學習者的生理和心理因素。 C第二語言學習具有普遍性質,研究第二語言學習的過程和規(guī)律,指導教學。7、 各階段語言學發(fā)展簡表階段時間中心代表內容、意義局限性歷史比較語言學1

22、8C末19C初德國英瓊斯丹麥拉斯克、格里姆、葆樸德施萊赫爾提出語言的“譜系樹”理論,畫出印歐語系譜系樹形圖。使語言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強調了語言的歷史比較,忽視了語言的共時研究;孤立地研究語言單位,缺乏語言系統性的研究結構主義語言學20C初美國瑞士索緒爾(現代語言學主要奠基人)P7330s學派:布拉格功能語言學派、哥本哈根語符學派、美國描寫語言學派(影響最大,鮑阿斯、薩丕爾、布龍菲爾德語言論只集中于語言形式、結構的分析,忽視對語言意義的研究轉換生成語法20C中期美國喬姆斯基(Chomsky)句法結構1957出版提出語言能力和語言表現;“語言習得機制”(LAD)、“普遍語法”假說、“深層結構”、

23、“表層結構”理論功能主義語言學20C60s末70s歐洲英韓禮德、法馬丁內發(fā)展弗斯(倫敦功能結構學派)理論,建立功能語法理論,以“系統語法”為框架論述語言功能8、漢語作為第二語言學習利弊表有利因素難點語法漢語的最大特點是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形態(tài)變化,名詞不用變格,動詞不用按人稱、性、數、時、態(tài)來變位漢語語法重“意”而不重“形”,體現了意合為主、隱性語法關系豐富、表意靈活的特點。表達語法關系主要手段:語序、虛詞詞類有多功能性雙音節(jié)化松散主謂、述補、把字句、無標記被動句語音漢語只有400多個基本音節(jié),加上四聲的區(qū)別也只是1300多個音節(jié),漢語聲、韻、調的音節(jié)組合有規(guī)律最大的難點在于聲調。詞匯漢語的詞音節(jié)

24、少,便于記憶;漢語詞匯的結構方式以詞根復合為主,由大多數本身就能獨立成詞的單音節(jié)語素結合而成,便于記憶。漢語有大量的同義詞和近義詞,有豐富的量詞和語氣詞,大量的固定的四字成語,現代漢中還保留不少古漢語的詞語。增加了學習者的負擔總 漢語語法、語音和詞匯經濟簡便的特點,提高了漢語使用的速度和效率。漢字是學習漢語最大困難所在。完全陌生的書寫符號系統。意音文字,難認、難記、難寫。9、教學(過程的)模式表分類傳授式(傳遞-接受式)活動式(自學輔導式)發(fā)現式(引導-發(fā)現式)發(fā)展式概念在教師主導下系統地傳授書本知識,是傳統模式,迄今影響最大在教師輔導下,學生通過活動自己進行探究性學習學習最新/系統/有嚴密邏

25、輯結構的科學知識,要求學生通過自己活動發(fā)現知識,總結規(guī)律不只是智育過程,而是促進人的身心全面發(fā)展的過程代表捷克夸美紐斯大教學論1657美杜威美布魯納前蘇聯贊科夫過程觀察-記憶-理解-練習“設計教學法”:設置問題情境-確定性質-擬定解決方案-執(zhí)行計劃-校驗與評價學科結構論,發(fā)現學習論:明確結構/掌握課題-提供資料-建立假說、推測答案-驗證-作結論“一般發(fā)展”教學論優(yōu)點體現從教師和書本獲得間接經驗的根本特點,利于發(fā)揮教師作用,使學生比較快捷獲得前人積累的知識指出傳統派存在的問題,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與傳統派對立,形成長期爭論,促進教學論發(fā)展吸取了傳統派重視傳授書本知識和

26、教師主導作用的長處,又吸取活動教學模式發(fā)揮學生獨立思考和創(chuàng)造才能的特點突破了把教學過程僅局限于智育的傳統教育思想,強調德智體美的全面教育與培養(yǎng)缺點容易造成注入式,滿堂灌的弊病,忽視學生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否定系統傳授書本知識,指導思想是強調學生的直接經驗,但它混淆了學生的學習與科學研究的區(qū)別啟示應當提倡教學模式的多樣化要強調辯證法,防止片面性和絕對化第四章 對外漢語教學的心理學基礎和文化學基礎11、言語活動在大腦皮層上的機能定位(P104圖)名稱發(fā)現人物具體位置掌管中樞備注布羅卡區(qū)法布羅卡 1861大腦左側皮層第三額回部分說、寫的運動言語中樞布羅卡失語癥;第一次用科學方法鑒定腦是人的心理器官韋

27、尼克區(qū)德韋尼克大腦左側后部第三顳上回聽覺言語中樞“側化”12、 聯想的分類聯想由一種事物想到具有某種聯系的另一事物的心理活動分類概念舉例類似聯想性質相近的第二語言材料的聯想黃藍白黑、眼耳口鼻舌等單詞的歸納對比聯想相反或對立的第二語言材料的聯想生死、問答接近聯想時間或空間接近的第二語言材料的聯想清華-北大;春天-陽光關系聯想由事物的多種關系而建立起來的聯想生病-大夫;樹木-森林13、影響遺忘的因素及對第二語言教學的啟示(復試可能會用到)l影響遺忘的因素對第二語言教學的啟示識記的時間遺忘的進程并不是均衡的。艾賓浩斯遺忘曲線,1小時遺忘率56%,31天后遺忘率79% (倒U曲線)識記的內容有意義內容

28、的識記比無意義內容的識記遺忘得慢;熟悉的材料、難易度適當的材料比生疏的材料遺忘得慢;學習者感興趣比不感興趣的遺忘慢識記的數量數量大遺忘也越多識記的程度一定范圍內識記的程度越高,遺忘越少。追求“過度學習”,過度學習達150%時遺忘最少(P113)識記的方式信息如果結合一定的情景并通過視覺、聽覺等多渠道輸入,比孤立地呈現單渠道輸入遺忘得慢14、 文化的定義與分類定義(泰勒)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俗,和任何人作為一名社會成員而獲得的能力和習慣在內的復雜整體。按內容分表層物質文化表層文化如生產、交通工具,器具,園林,建筑等技術體系中層文化行為文化習俗文化如禮俗、民俗、風俗、生活方式、人際

29、關系制度文化典章規(guī)范如社會/國家制度、官制、兵制、教育/婚姻制度、語言深層觀念文化深層文化價值觀念、倫理道德、審美情趣、宗教情感、思維方式大寫字母C文化(大文化)經濟、政治、哲學、教育、文學藝術、科學、思想觀念小寫字母c文化(小文化)風俗習慣、生活方式、行為準則、社會組織、人際關系15、心理學的發(fā)展與第二語言教學派別創(chuàng)始人代表人物主張教學法流派構造主義德馮特英鐵欣納通過內省的方法研究心理結構,認為心理學應該研究人們的直接經驗,并將人的經驗分為感覺、意象、激情三種元素機能主義美詹姆士美杜威強調研究意識的作用與功能,即人的心理技能在有機體適應環(huán)境的作用,研究方法上主張內省法,但更重視客觀的實驗和測

30、量格式塔心理學德韋特海默、考夫卡、柯勒格式塔意為整體,又稱完形學派,反對把意識化解成元素,主張把心理作為一個整體組織來研究,用演示和主觀報告的方法,并在知覺、學習和問題解決等方面展開大量實驗研究視聽法行為主義美華生美托爾曼、斯金納強調學習過程和測量外顯行為,特點是否認意識,只研究人的行為反對內省,采用客觀的實驗方法。前期華生受俄巴甫洛夫“經典性條件反射”學說影響,建立刺激-反應模式,成為經典性行為主義理論。30s新行為主義:受操作主義哲學影響,建立操作行為主義和刺激-反應-強化模式聽說法視聽法程序教學法精神分析學派奧弗洛伊德理論來源:精神疾病治療的臨床經驗人的心理:意識、無意識認知心理學美奈塞

31、爾接受了行為主義對客觀方法的重視;強調研究人的內部心理過程,強調研究意識,繼承了格式塔心理學在知覺、思維和問題解決等領域研究成果,互相融洽,發(fā)展自己特有的計算機模擬等研究方法認知法人本主義心理學美馬斯洛美羅杰斯(影響最大)強調心理學的首要任務是了解人、揭示人性的本質。強調人的價值和尊嚴,人有自由的意志,有發(fā)展自身潛能和自我實現的需要。人的內在價值是對滿足的需要。人又獲得生理上滿足的需要,有安全、歸屬、愛、自尊和尊重別人、認知/審美、自我實現的需要咨詢法默教法等人本主義教學法流派16、文化的特征文化是人類在進化過程和社會發(fā)展過程中,通過實踐創(chuàng)造出來的;文化具有民族性;文化(包括亞文化)具有社會性

32、;文化具有系統性;文化是建立在一定的符號系統之上的;文化是在發(fā)展變化的。17、 語言與文化的關系及啟示(2013年復試考)語言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語言于文化是部分與整體的關系,二者不可分割;語言是用于記錄文化的符號體系,是文化的主要載體;語言和文化相互依附、促進和制約。啟示:語言與文化相互依存、密不可分,是一個整體。要真正理解或研究一種文化,必須掌握作為該文化符號的語言;而要習得和運用一種目的語,必須同時學習該語言所負載的文化。對目的語的文化了解越多,越有利于語言交際能力的提高。18、文化對對外漢語教學有及其重要的意義:掌握一種語言必須同時學習該語言所代表的文化;對外教學要培養(yǎng)的交際能力實際

33、上時跨文化交際能力;外國學習者在學習漢語的同時一般都要求多了解中國社會和文化。19、跨文化交際的特點A文化的差異與交際障礙 兩種文化的共同之處有利于雙方語言的理解,不同之處則可能由于差異的存在而造成對語言理解和運用的偏誤,并形成障礙。B交際原則與價值觀念 人們在會話交際中需要遵守一定的交際原則,如格萊斯的合作原則和利奇的禮貌原則。C母語文化的思維定勢和對異文化的成見(民族中心主義) 人們容易形成對母文化的思維定勢和優(yōu)越感,并不自覺地把母文化模式當做衡量別文化的標準。文化思維定勢和對異文化的成見、偏見,是直接影響跨文化交際的因素D交際過程中相互接近和求同趨向 E交際的結果:文化的相互影響根本特征

34、是如何發(fā)現、認識和對待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20、跨文化交際中文化的沖突和適應A蜜月階段 B挫折階段 C調整階段 D適應階段21、跨文化交際中對待不同文化的態(tài)度: A尊重不同文化B理解與適應目的與文化C求同存異對待文化沖突D外為我用,發(fā)展本國文化 在要不要接受以及如何接受目的與文化的問題上的四種態(tài)度:完全拒絕的態(tài)度完全同化的態(tài)度“雙文化型”或叫“邊緣人”“外為我用型”。E從文化交際的需要出發(fā),選擇文化依附。(文化依附首先是指熟悉中國文化并能正確理解中國文化,在跨文化交際中避免產生誤解,這是最重要之點。)22、確定文化教學內容的三個原則與三個層次確定文化教學內容應體現語言的、交際的、對外的三條原則

35、:即與語言的學習和使用緊密相關且體現漢語文化特點的、為培養(yǎng)跨文化語言交際能力所需的、針對外國學習者實際需要的那部分文化。文化教學三個層次:語言的文化因素:語構文化、語義文化和語用文化;(P133P139例子)基本國情和文化背景知識;專門性文化知識。23、文化教學的原則要為語言教學服務,與語言教學的階段相適應與學生語言水平和實際需要相適應,由淺入深、由遠及近、由簡到繁、循序漸進;適度要有針對性 針對外國學習者在跨文化交際中出現的障礙和困難。要有代表性 主流文化、國家文化,或者說是中國人共通的文化;有一定教養(yǎng)人身上反映的文化要有發(fā)展變化的觀點 在年輕人身上所反映的習俗文化已經有很大變化要把文化知識

36、轉化為交際能力24、對外漢語教學中文化教學方法通過注釋直接闡釋文化知識文化內容融匯到課文中去通過語言實踐培養(yǎng)交際能力習得篇第五章 語言習得理論25、學習的分類、階段和目標(美國心理學家加涅)分類:(1)信號學習 (2)刺激反應學習(3)連鎖學習(4)言語聯想學習(5)多種辨別學習(6)概念學習 (7)原理學習(8)解決問題的學習階段:(提示:可根據自己學習的實例記憶)(1)動機階段(2)領會階段(3)獲得階段(4)保持階段(5)回憶階段(6)概括階段(7)作業(yè)階段(8)反饋階段結果:(1)智力技能(2)認知策略(3)言語信息(4)動作技能(5)態(tài)度26、兒童第一語言習得過程五個階段(略看)喃語

37、階段(半歲至一歲)獨詞句階段(一歲左右)雙詞句階段(一歲半左右)電報句階段(兩歲至兩歲半) 電報句又叫實詞句,多詞句中只有實詞沒有虛詞成人句階段(兩歲半到五歲)27、 習得與學習的不同學習習得概念為了掌握一種新交際工具所進行的目的性非常明確的活動,伴隨督促、考試、競爭等外部因素的作用,是一種有意識行為。特別是兒童第一語言習得,是從本能的要求開始,與其生理和心里的自然發(fā)育、成熟同步進行,兒童是在不知不覺中獲得第一語言的。成人的習得也是一種潛意識行為;環(huán)境主要在課堂環(huán)境下進行一般是在使用該目的語環(huán)境中進行的注意力特別是傳統教學法的影響下,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語言形式方面,有意識地、系統地掌握語音、詞匯

38、、語法等,甚至在很大程度忽視了語言的意義。主要集中在語言的功能和意義方面,集中在語言如何有效地表達思想及語言所表達的信息上(語言的內容),而不是語言的形式,語言形式的掌握、知識的獲得往往是潛意識的;方法在教師指導下,通過大量的模仿和練習來理解,掌握和運用語法規(guī)則。主要靠在自然語言環(huán)境中的語言交際活動,沒有教學大綱和課本和真正意義上的教師;時間相對花的時間較少,但效果不確定。需要大量的時間,效果也比較好;簡言習得是潛意識的自然的獲得;學習是有意識的規(guī)則的掌握。28、 兒童第一語言習得的主要理論簡表理論代表人物概 念評 價刺激-反應論早期:華生晚期:斯金納語言是后天習得的,強調外部條件在第一語言習

39、得過程中的作用,刺激-反應-強化模式不能全部模仿,不能解釋創(chuàng)造性;不一定對兒童話語進行強化;培養(yǎng)不出語言交際能力先天論喬姆斯基又稱“內在論”,內化、語言習得機制(內容P161)過分強調天賦,忽視后天環(huán)境,忽視反復操練養(yǎng)成習慣的必要性認知論瑞士皮亞杰兒童認知結構的組成部分(圖式),認知發(fā)展受同化、順應、平衡基本過程影響習得中許多問題未得到解決;只強調認知及其影響是不全面的(P165 與先天論比較)語言功能論英韓禮德語言交際功能觸及語言的核心(語言的交際功能),而對語言結構的發(fā)展論述不多29、 第二語言習得的主要理論和假說簡表假說代表人物內 容對比分析(行為主義)拉多遷移:正遷移、負遷移(干擾)預

40、測、強化、克服干擾成為聽說法、視聽法等重要的第二語言教學法,特別是句型替換操練。根本缺陷:否認學習者語言習得認知過程,忽視人的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力。中介語美塞林克又叫過渡語、語際語,是以喬姆斯基的普遍語法理論、先天論的母語習得理論為基礎。特點是學習者創(chuàng)造的動態(tài)語言系統產生原因:語言遷移、目的語規(guī)則的過度概括、訓練造成的遷移、學習者的學習策略和交際策略偏誤有反復性、頑固性(僵化P170)內在大綱和習得順序科德克拉申1967年學習者言語錯誤的重要意義輸入美克拉申輸入假說:理論與啟示論述最全面、影響最大習得與學習基礎。習得是首要的,學習是輔助性的自然順序固定順序,不受學習者母語和年齡影響(贊同內在大綱)監(jiān)

41、控潛意識的/有意識的系統 P173輸入吸收可理解的輸入習得語言知識;語言信息難易:i+1;聽力最重要情感過濾屏蔽效應假說普遍語法喬姆斯基語言參數值再定值文化適應舒曼學習者與目的語社團的社會和心理的結合。影響第二語言習得的主要因素:學習者與目的語文化的社會距離(最重要)與心理距離30、 第一語言習得和第二語言習得的異同比較表第一語言習得第二語言習得相同點條件主觀條件:具備健全的大腦;客觀條件: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目的為了培養(yǎng)語言交際能力內容必須掌握語音、詞匯、語法等要素和受文化制約的語用規(guī)則,都必須形成一定的聽說讀寫(首先是聽說)的技能。過程兩種語言習得大體上都經過感知、理解、模仿、記憶、鞏固和應用階

42、段。不同點動力本能,是一種生存和發(fā)展的需要不具有第一語言習得的天然動力關鍵:如何不斷增強學習者的動力環(huán)境和方式天然的語言環(huán)境,沉浸法課堂,從學發(fā)音開始,最基本的詞匯和語法過程建立概念,形成并發(fā)展思維能力的過程中間經過第一語言的思維文化因素習得自然習得第一語言的同時,也自然習得文化和社會價值可能產生文化沖突,先入為主的母語文化對習得中的目的語文化產生各種影響主體的生、心理特點兒童(認知和情感方面的個體因素)成人第六章 第二語言習得研究31、語言習得過程和學習者語言特征的研究對比分析()偏誤分析()運用分析話語分析概念兩種語言系統進行共時比較,以揭示其相同點和不同點一種語言分析方法,發(fā)現學生難點與

43、教學重點,促進目的語研究揭示學習者的中介語體系(規(guī)律性錯誤)分類:整體性/局部性;語內/語際;理解/表達;口語/書面;顯性/隱性;前系統/系統/后系統對第二語言學習者運用目的語的全部表現進行分析,揭示中介語發(fā)展軌跡語言交際活動中雙方應接的連貫表達為目的代表人物美弗賴斯、拉多科德 P191拉萬、米龍哈奇語言學基礎結構主義語言學普遍語法(喬姆斯基)心理學基礎行為主義心理學、遷移理論認知理論步驟描寫選擇對比預測搜集供分析的語料鑒別偏誤偏誤分類解釋偏誤產生的原因評估其嚴重程度是否影響交際應用難度等級模式(普拉克特)最好辦法是七發(fā)學生自己發(fā)現并改正偏誤意義發(fā)現了學生學習的難點,揭示了教學重點,加強了教學

44、針對性,更有效的制訂大綱、設計課程、編選教材、改進課堂教學與測試見第34題局限不重視對學習者的研究干擾不大,不成簡單正比32、對比分析在教學中的應用“難度等級模式”(普拉克特提出)A零級:指兩種語言中的相同成分,在學習中產生正遷移,不會發(fā)生困難,如語序。B一級:在第一語言中分開的兩個項目,在目的語中合成一項。如,他(she/he)C二級:第一語言中有而目的語中沒有的語言項目,學習者必須避免使用,防止介入性干擾。D三級:第一語言中的某個項目在目的語中雖有相應的項目,但在項目形式、分布和使用方面有著差異,學習者必須把它作為目的語的新項目重新習得。如,被動句。E四級:目的語中的某個語言項目在其第一語

45、言中沒有相應的項目,學習時會產生阻礙性干擾。如,把字句。F五級:與前邊一級相反,第一語言中的一個語言項目到了目的語中分成了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項目,需要學習者克服第一語言所形成的習慣,逐漸加以區(qū)別。如,visit可譯為:參觀/訪問/看望。33、偏誤分析的理論基礎和作用。偏誤分析:是對學習者在第二語言習得過程中所產生的偏誤進行系統的分析,研究其來源,揭示學習者的中介語體系,從而了解第二語言習得的過程與規(guī)律。l偏誤:是指由于目的語掌握不好而產生的一種規(guī)律性錯誤,它偏離了目的語的軌道,反映了說話者的語言能力和水準。偏誤分析的心理學基礎是認知理論,語言學基礎則是喬姆斯基的普遍語法理論??频抡J為偏誤分析的作

46、用是:A通過偏誤分析,教師可以了解學習者對目的語的掌握程度。B通過偏誤分析,研究者可以了解學習者是如何習得目的語的,有助于了解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所采取的學習策略和步驟。C通過偏誤分析,學習者可以更好地檢驗對所學的語言規(guī)則做的假設。34、偏誤的來源,對待態(tài)度和意義局限( P194198例子)偏誤的來源(1)母語的負遷移(2)目的語的知識負遷移(過度概括或過度泛化)(3)文化因素負遷移(4)學習策略和交際策略的影響 造成偏誤的學習策略:遷移、過度泛化和簡化 造成偏誤的交際策略:回避和語言轉換(5)學習環(huán)境的影響對待偏誤的態(tài)度(1)對偏誤的本質要有全面的認識。 偏誤的出現時學習過程中的正?,F象,對學

47、習者的目的語系統的形成不僅是無法避免的,而且也是十分必要的。偏誤分析反映了學習者的目的語體系即中介語的發(fā)展過程,同時也反映了學習者的學習心理過程。對偏誤在交際中所產生的影響也要有實事求是估計。(2)利用對比分析和偏誤分析,教師預先了解學習者可能產生的偏誤及偏誤的來源。(3)糾正學習者的偏誤,要適度。偏誤分析的意義:(1)偏誤分析師對比分析的繼承和發(fā)展。(2)偏誤分析改變了人們對語言學習過程中所出現的偏誤本質的認識。(3)偏誤分析對習得過程和習得規(guī)律的研究豐富了第二語言教學理論,促進了第二語言教學的發(fā)展。局限:(1)正確與偏誤的區(qū)分標準很難確定(2)研究情況不平衡(3)對偏誤來源的分析的研究并未

48、深入下去(4)偏誤分析的最大弱點在于只研究中介語的偏誤部分,而其是橫切面式的靜態(tài)分析,并未研究中介語的正確部分。35、 學習者的個體因素生理主要是年齡,影響第二語言成功與否的根本因素是學習時間的長短認知智力人的一種心理機能,是成功地認識客觀事物和解決問題的各種心理因素的總和,由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思維能力、想像力、創(chuàng)造力組成的綜合能力。人的智力水平用智商(IQ)表示語言學能第二語言學習的能力傾向,包括:語音編碼解碼能力語法敏感性強記歸納學習策略和交際策略認知學習策略(茹賓):求解-推理-實踐-記憶-監(jiān)控元認知策略:計劃-監(jiān)控-評估-調節(jié)交際策略回避、簡化、語言轉換、母語目的語化、母語直譯、語

49、義替代、描述、造詞、重復、使用交際套語、利用交際環(huán)境、等待、體勢語、使用其他語言、求助于對方認知方式場獨立性和場依存性 (P216)審慎型與沖動型 歧義容忍度情感動機包括目的、要達到目的的愿望、對學習的態(tài)度、努力行動 (啟示 P219220)分類:內部/外部 近景/遠景 融合型/工具型(影響最大,蘭伯特、加德納)態(tài)度分類:積極、一般、消極影響因素:對目的語社團和文化的態(tài)度 對目的語的態(tài)度 對課程和教師、教材的態(tài)度性格內向和外向 自尊心和抑制(語言自我) 焦慮:交際/考試/對負面評價的焦慮 移情:指設身處地領會別人的思想和感情。教師創(chuàng)造條件增強學習者的靈活性,降低抑制、減少焦慮,增強移情能力36

50、、 語言學習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語言環(huán)境視覺報紙、雜志、書籍、電腦、廣告、各種標志等聽覺廣播、電視、電影、戲劇、錄像、錄音帶等、目的語口語(最重要)人文環(huán)境目的語社會的物質文明、人際交往、風俗習慣、文化歷史傳統和所創(chuàng)作的一切精神文明課堂教學環(huán)境觀點無關聯:克拉申(目的:進行自然口語會話)有關聯:沙伍德-史密斯、白麗絲托克(較適中立場)優(yōu)勢相對收到短期速成的效果;有利于語言形式的掌握;語言規(guī)劃符合成人的思維和學習特點;有經驗豐富的教師指導和幫助,可迅速提供反饋,及時糾正,加快語言學習速度局限接觸目的語有限;語言材料不都是真實的;側重語言形式,不可能交給學生所有的語法規(guī)則,易產生誤導;根本缺陷:難以提供真

51、實的交際情境,也難以進行真正的交際活動提高學習效率立體教學體系:課內與課外相結合、學習與習得相結合核心:充分利用漢語學習環(huán)境教學篇第七章 第二語言教學法主要流派與發(fā)展趨向37、第二語言教學法主要流派派別含義代表人物語言學基礎心理學基礎主要特點評價備注認知派自覺掌握語法翻譯法傳統法、古典法,以系統的語法知識教學為綱,依靠母語,通過翻譯,培養(yǎng)第二語言的讀寫能力德奧倫多夫歷史比較語言學官能心理學(德沃爾夫創(chuàng)始人)不重視口語和聽力的教學;采用演繹法;句子是講授和練習的基本單位;學習規(guī)范的書面語;用母語教學,翻譯是主要教學、練習、評測手段忽視口語和語音教學,缺乏聽說能力訓練;過分依賴母語和翻譯,不注重語義;最根本問題:不利于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最古老的教學法。對立面:直接法自覺對比法通過母語與目的語的翻譯和結構對比,自覺掌握目的語前蘇聯/東歐/蒙古/中國蘇聯的教育學和心理學理論。重視德育,把教育教養(yǎng)任務放在首位母語自覺進行翻譯對比重視語言知識教學理解基礎上進行模仿、練習分析到綜合書面語為基礎,不重視口語教學忽視操練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