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學陳駿校長開學典禮致辭:擇善而從揚帆起航_第1頁
南京大學陳駿校長開學典禮致辭:擇善而從揚帆起航_第2頁
南京大學陳駿校長開學典禮致辭:擇善而從揚帆起航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南京大學陳駿校長開學典禮致辭: 擇善而從 揚帆起航 南京大學陳駿校長在在 2019 級本科生開學典禮上的講 話:擇善而從揚帆起航各位來賓、各位家長老師們、同學們:下午好 !今天我們在這里隆重舉行 2019 級本科新生開學典禮暨 軍訓動員大會。首先,我謹代表南京大學全體師生員工,向 前來參加典禮的各位來賓、各位家長表示誠摯的問候 ! 向同 學們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 ! 向承擔本次軍訓任務的舟橋旅 官兵表示衷心的感謝 !今年的校慶期間,學校校報開辟了同窗情專欄,欄 目開通至今, 已有多位老學長暢談流金歲月, 追憶大學時光, 抒發(fā)同窗情誼。學長們對于同學情的深情回憶讓我深受感 動,更引發(fā)了我對當今大

2、學教育的一些思考。當今社會在經(jīng)濟和科技迅猛發(fā)展的同時,競爭也越來越 激烈。在當前嚴重異化的社會文化土壤中,大學同樣要受到 各種利益的驅(qū)趕和誘惑,在未來四年的大學生涯中,在座的 每個同學不僅會感受到在象牙塔中艱苦攀登科學高峰的酸 甜苦辣, 而且還會面對各種急功近利、 自私自利的社會思潮, 兩極分化的社會分配現(xiàn)實,日益激烈的競爭和就業(yè)壓力的困 擾。如何在這種錯綜復雜的社會環(huán)境與大學文化土壤中,讓 大學生能夠正確的辨別和追求真、善、美,自覺的擺脫和抵 制假、惡、丑,將中華民族年輕一代知識階層培養(yǎng)成有理想 追求、有道德責任感、有民族自尊心和全球化視野的 21 世 紀世界公民 ?這是一個擺在我們每一位大

3、學教育工作者面前 的重大課題。面對這樣的時代挑戰(zhàn),大學作為智慧的殿堂、文明的燈 塔,對于凈化社會的靈魂、堅守道德的底線,引領(lǐng)健康向善 的社會文化思潮,具有極其重要的歷史使命; 這樣的使命,必須落實到對大學生人格培養(yǎng)的教育中。大學生所在班級、 宿舍和整個校園文化環(huán)境的培育,應是大學精神文明建設的 細胞和課堂 ; 從大學新生入學開始,就注重培養(yǎng)一種健康向 善的同學情, 則應該成為大學精神文明建設的奠基石。 那么, 什么是善良美好的同學情呢 ?同學情的基石是求真向善的共同追求。大學時代的友 誼,真誠而質(zhì)樸,高雅而純潔。這份彌足珍貴的同學情,孕 育在崇高的理想之中,歷經(jīng)滄桑,經(jīng)久不衰。正是由于南大 同

4、學間的共同追求、攜手奮斗,才形成了百年南大的精神傳 統(tǒng)。早在兩江師范學堂時期,學堂監(jiān)督李瑞清先生提出了嚼 得菜根,做得大事的校訓,較早地要求學生承擔起教育救國 的歷史責任。中央大學時期,羅家倫校長提出誠樸雄偉四字 校風,他希望中大學子求真向善,承擔起復興民族的重任。 12019 年來,各個時期的南大學子都在共同追求中結(jié)下了深 厚的同學情誼,形成了一種珍視同學友誼、培育校友文化的 優(yōu)良傳統(tǒng)??梢哉f,共同的理想追求鑄造了南大人獨特而又 驕傲的文脈淵源,構(gòu)成了南大人同學情的情感之基。同學情的紐帶是超越眼前功利的人間真情。大學四年, 是人生道路上最寶貴的青春年華。大學同學之間沒有社會上 避不開的利益之

5、爭,人與人的關(guān)系相對簡單而純樸,這里可 以結(jié)交一生的知己、收獲永恒的友誼。正如我校杰出校友, 中國體育產(chǎn)業(yè)、奧運產(chǎn)業(yè)之父魏紀中先生在南京亞青會期間 回訪母校時強調(diào): 在大學四年里, 最重要的首先要學會做人, 學會正確的思維方式,學會處理同學之間的關(guān)系,在此基礎(chǔ) 上,再努力增加知識。在南大,每年都會有很多感人的故事 發(fā)生:文明宿舍評比中展示的和諧生活, 充分體現(xiàn)了同學們家庭般的溫暖 ; 小百合上畢業(yè)紀念照片的展示,充分體現(xiàn)了 同學們手足情誼的不舍。運動場、圖書館、大劇場、自習室 四年中有太多的青春記憶等著你們?nèi)ンw驗。同學情彌足珍 貴,希望大家倍加珍惜、始終愛護。同學情的精髓是止于至善的大學之道。

6、大學之道,在明 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和追求至 善至美的人文情懷,是大學永遠追求的基本價值、也是大學 生活的魅力所在。四年的同窗情,體現(xiàn)的是同學之間的友愛 互助,彰顯的是對社會的責任與良知, 更是將真善美的追求, 融入每個莘莘學子的心靈與血液之中。泱泱大學之風,需要 真誠相待的同學情誼為之鞏固 ; 人類文明之道德底線,更需 要靠至善至美的愛心滋養(yǎng)和維系??梢哉f,求真向善為核心 的同學情, 同止于至善的大學之道是緊密相連、 不可分割的。 看似普通平常的同學情,卻在弘揚大學之道的歷程中熠熠生 輝、光彩奪目。然而,同學情不是自然而然產(chǎn)生的,不是相處在一起就 能有同學情,它需要艱

7、辛的努力和精心的呵護,具體地說就 是要育善心、出善言、行善道,擇善而從。第一,育善心。善由心生,人間至善都源自于純潔而美 好的內(nèi)心。秉承善心善意,應是人際交往的根本法則。首先要有助人之心。助人為樂、成人之美是一種精神修 養(yǎng)。作為師長,我十分期待同學們學習好,但同時我更愿意 看到你們用真心構(gòu)建同學情,看到你們雖存在競爭卻相互幫 助,雖習慣不同卻相互尊重。擁有一顆助人之心,不僅會給 你帶來相伴一生的好朋友、好伙伴,更會讓你的學習更加順 利,生活更加幸福,未來更加美好。其次,要有感恩之心。在積極幫助他人的同時,對別人 給予的幫助更要心懷感恩。常懷感恩之心的人無私而無悔, 坦蕩而達觀,富有責任感和使命

8、感。一個不知感恩的人,不 是一個全面發(fā)展的人 ; 一個缺乏感恩的班級,是沒有凝聚力、 戰(zhàn)斗力的集體。因此,同學們要有一顆感恩的心,這樣就會 多一些融洽,少一些隔閡 ; 多一些理解,少一些埋怨。此外,還要有敬畏之心。自然和生命都是至高無上的, 哲學家康德強調(diào),頭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是最值得高度敬 畏的。因此,同學們要善待自然、善待生命、善待他人、善 待自己,尊崇自然的神圣和生命的無價。第二,出善言。善言是獲取真摯的同學情的重要條件, 正所謂與人善言,暖于布帛。在現(xiàn)實世界中,出善言就是與人交流以誠為本,既注重語言的內(nèi)容美,也注重語言的形式美,讓人在成功時得到肯 定和贊美,在遇挫時得到希望和激勵,在

9、無助時得到安慰和 關(guān)心。出善言,能夠讓聽者既有所收獲,又能如沐春風。對 身邊的善舉、善事,我們要不吝惜贊美之辭,多說對同學、 老師、員工和學校的善言,形成正能量; 誠信、寬容、反思應成為我們每個人常懷的意識,你好、謝謝、對不起、請原 諒應成為南大人常說的話語。 當然,出善言不是一味說好話, 針對同學的不足,我們也要實事求是、諍言相告,而不能簡 單遷就忍讓、任其發(fā)展。在虛擬世界和網(wǎng)絡語言中,出善言就是要自覺遵守法律 底線和道德底線,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言論要符合當 代人理性、平和的基本規(guī)范,共同營造健康向上的網(wǎng)絡語言 文化。在網(wǎng)絡發(fā)達的今天,出善言尤為重要,因為網(wǎng)絡語言 傳播的速度快、影響的

10、范圍大、給人的印象深,同學們經(jīng)常 接觸、使用網(wǎng)絡,對此要有清醒認識,切不可在網(wǎng)絡世界失 去理性和判斷力,發(fā)表不負責任甚至違反法律的言論。第三,行善道。無論是育善心,還是出善言,歸根結(jié)底 要落實到行善道上。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首先,行善道就是要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而奮斗 ; 對南大學生而言,行善道還要為全面建成世界一流 大學的南大夢而奮斗。中國夢是國家的夢、民族的夢、每個 人的夢。南大夢是每個南大人的夢。國家好、學校好,大家 才會好。只有每個人都為美好夢想而奮斗,才能匯聚起實現(xiàn) 中國夢和南大夢的磅礴力量。其次,行善道,就是要謀個人的學習之道,也就是要刻 苦讀書,練就過硬本領(lǐng)。同學們要在今后的四年里讀好書, 如饑似渴的學習,全身心投入到學校三三制本科教學改革 中,并要抓住各種機會培養(yǎng)自己放眼全球的眼光和兼濟天下 的情懷,積極主動地觀察世界、融入社會,努力成為專業(yè)人 才、棟梁之才、領(lǐng)軍人才。同時,行善道,還要大力提倡公益精神和公共意識,積 極關(guān)注公共事務, 主動投身社會公益, 從基本文明規(guī)范做起, 從宿舍、食堂和圖書館做起,積小善成大善,多做一些對自 己、對他人、對社會具有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