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詳細的養(yǎng)老金計算方法_第1頁
最詳細的養(yǎng)老金計算方法_第2頁
最詳細的養(yǎng)老金計算方法_第3頁
最詳細的養(yǎng)老金計算方法_第4頁
最詳細的養(yǎng)老金計算方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最詳細的養(yǎng)老金計算方法最詳細的養(yǎng)老金計算方法135人瀏覽 0人評論 正常退休人員的養(yǎng)老金是由基礎養(yǎng)老金、過渡性養(yǎng)老金、個人帳戶養(yǎng)老金和定額補貼構成。 計算公式如下:(1) 基礎養(yǎng)老金=(省上年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shù)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全部繳費年限1%(2) 過渡性養(yǎng)老金=(省上年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shù)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建立帳戶前繳費年限過渡系數(shù)1.4% +符合政策增發(fā)額(3) 個人帳戶養(yǎng)老金=個人帳戶儲存額計發(fā)月數(shù)(4) 定額補貼=調劑金(25元)+統(tǒng)籌項目內補貼減發(fā)比例退休人員的個人賬戶儲存額年利息按月積數(shù)法計息,計算公式如下:年利息=個人賬戶年初儲存額本年度記賬利率-本年度支

2、付月積數(shù)本年度記賬利率112本年度支付月積數(shù)=n月支付額(12-n+1)(n為本年度各支付月份順序號,且1n12) 養(yǎng)老金的多少,與購買的時間長短和金額大小有關。繳費的基數(shù)大,繳費的時間長,退休時養(yǎng)老金會多,反之就少。由于每個人每個時段的繳費數(shù)量不一,因此養(yǎng)老金的計算按“分段計算、綜合結算”原則處理。A、基礎養(yǎng)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shù)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數(shù)1%。(月繳費指數(shù):月繳費工資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例如:某人今年40歲開始買社保,20年后退休。設:第一年的基數(shù)為2454元,按理論計算,如果社平工資每年遞增11%計算,(今年增12.4),到2028年7月1日后

3、退休,到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約為15144元。(查下表)(如本人月繳費工資指數(shù)為0.6,公式規(guī)定,繳費基數(shù)高于或等于0.6,乘以1%)計算結果:(15114元151140.6)220年1%(15114+9068)220年1%241822201%12091201%=2418元B、個人帳戶養(yǎng)老金新的制度規(guī)定本人養(yǎng)老金個人帳戶儲蓄額計發(fā)月數(shù)不同的退休年齡,計發(fā)的月數(shù)不同,如下表:退休年齡4041424344454647計發(fā)月數(shù)233230226223220216212208退休年齡5657585960616263計發(fā)月數(shù)164158152145139132125117退休年齡4849505

4、152535455計發(fā)月數(shù)204199195190185180175170退休年齡64656667686970計發(fā)月數(shù)1091019384756556例如:按理論計算,某人到時養(yǎng)老金帳個人戶儲蓄額的本息有286239元40%=114495元。114495139=823元C、獎勵金國家為了建立激勵約束機制,從2007年7月1日起,新的養(yǎng)老金計算辦法規(guī)定:參保人每繳一年,增發(fā)一個百分點的基礎養(yǎng)老金,上不封頂,有利于形成“多工作,多交費,多領養(yǎng)老金”的機制。如上例,某人的繳費時間為20年,241820%=484元兩項相加:2418+484=2902元D、物價補貼考慮物價上漲因素,每年政府根據(jù)實際情況

5、,每月增加退休人員的退休金不包含在內。如果到時每人每月有300元的補貼,四項相加:某人到退休時每月的退休金總額:2418元+823元+484元+300元=4025元3)、收回投入的時間該人20年繳費本息累計為286239元,按靜態(tài)算,2862394025=71(個月)退休后領6年的退休工資就可以把投入的錢全部收回。4)、繳費多少的受益對比根據(jù)繳費的時間長短和數(shù)額多少與待遇水平掛鉤的原則,繳費的多少與將來的基礎養(yǎng)老金多少是有直接關系的。原則上是繳多得多?;攫B(yǎng)老金計算舉例甲某,男,1946年12月生,廣州市屬某國企固定工,1967年1月參加工作,1992年7月起在本市參加基本養(yǎng)老保險,按時足額繳

6、費至2006年12月年滿60周歲。1994年1月2006年12月的個人繳費工資記錄見表1。表1:甲某個人繳費工資記錄 時間1994.1-1994.61994.7-1995.61995.7-1996.61996.7-1997.6繳費工資4985239571256時間1997.7-1998.61998.7-1999.61999.7-2000.62000.7-2001.6繳費工資1646182320162249時間2001.7-2002.62002.7-2003.62003.7-2004.62004.7-2005.6繳費工資2688301132793316時間2005.7-2006.62006.7-

7、2006.12繳費工資374240501解答:甲某基本養(yǎng)老保險金具體計算過程及結果。(一)已知的相關數(shù)據(jù)。1、2005年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997元。 2、2004年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2585元。 3、甲某的視同繳費年限為:25年6個月(審核至1992年6月)。但在計算養(yǎng)老金時,將1993年12月前的實際繳費年限也計算在內,即甲某的視同繳費年限按27年計算。 4、甲某的實際繳費年限為:14年6個月(從1992年7月至2006年12月)。但在計算養(yǎng)老金時,其實際繳費年限從1994年1月起計算,之前的實際繳費年限計入視同繳費年限中,即甲某的實際繳費年限按13年計算。 5、甲某的繳費年限為:

8、40年(視同繳費年限+實際繳費年限)。 6、市本級視同繳費指數(shù)=1.201(查1993年底前全省各地“視同繳費賬戶”建賬標準和“視同繳費指數(shù)”一覽表可知)。 7、市本級視同繳費賬戶“每滿1年記賬額”:1685.30元(查1993年底前全省各地“視同繳費賬戶”建賬標準和“視同繳費指數(shù)”一覽表可知)。 8、市本級個人繳費費率一覽表。時間1994.1-1995.61995.7-1997.61997.7-1998.61998.7-1999.6費率2%3%4%5%時間1999.7-2000.62000.7-2001.62001.7-2002.62002.7費率6%7%8%8%9、2006年7月后個人賬戶

9、年記賬利率為:1.98%。 10、甲某1998年6月30日前的繳費年限為31.5年。 11、甲某2006年6月30日前在廣州的繳費年限為39.5年。 12、截至2006年6月底,甲某個人賬戶儲存額為31421.88元;截至退休前,甲某個人賬戶儲存額為33688.19元。(二)計算新辦法基本養(yǎng)老金第一步:先計算實際繳費指數(shù)。實際繳費指數(shù)=繳費工資所屬社保年度使用的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甲某每年實際繳費指數(shù)的計算結果如下:時間1994.1-1994.61994.7-1995.61995.7-1996.61996.7-1997.61997.7-1998.6繳費工資498523957125

10、61646全省在崗職平444444593.00688.00761.00繳費指數(shù)1.1221.1781.6141.8262.163時間1998.7-1999.61999.7-2000.62000.7-2001.62001.7-2002.62002.7-2003.6繳費工資18232016224926883011全省在崗職平808.00853.00942.001152.001307.00繳費指數(shù)2.2562.3632.3872.3332.304時間2003.7-2004.62004.7-2005.62005.7-2006.62006.7-2006.12繳費工資3279331637424050全省在

11、崗職平1485.001666.001843.001997.00繳費指數(shù)2.2081.9902.0302.028實際繳費指數(shù)之和: =1.1226+(1.178+1.614+1.826+2.163+2.256+2.363+2.387+2.333+2.304+2.208+1.990+2.030)12+2.0286=314.738第二步:計算本人平均繳費指數(shù)。本人平均繳費指數(shù)=(視同繳費指數(shù)視同繳費月數(shù)實際月繳費指數(shù)之和)(視同繳費月數(shù)實際繳費月數(shù)) =(1.20127年12個月)+314.738(27年12個月)+(13年12個月) =1.466第三步:計算本人指數(shù)化月平均繳費工資。 本人指數(shù)化月

12、平均繳費工資=19971.466=2927.602第四步:計算基礎養(yǎng)老金 基礎養(yǎng)老金 = = =984.92元/月第五步:計算個人賬戶養(yǎng)老金個人賬戶養(yǎng)老金=退休時個人賬戶總額計發(fā)月數(shù) =33688.19139=242.36第六步:計算過渡性養(yǎng)老金先計算1994年1月至1998年6月底本人實際繳費總額 1994年1月至1998年6月底本人實際繳費總額 =4982%6+5232%12+9573%12+12563%12+16464%12 =1772.04計算截至2006年6月30日時視同繳費賬戶儲存額 截至2006年6月30日時視同繳費賬戶儲存額 =截至2006年6月30日時視同繳費賬戶補記總額+截

13、至2006年6月30日時視同繳費賬戶補齊總額 =1993年所在統(tǒng)籌區(qū)職工月平均工資8%121993年底以前視同繳費年限(1+10%)12.5+(1994年1月1日至1998年6月30日本人繳費工資之和8%1994年1月至1998年6月底本人實際繳費總額)(14%)8 =(1685.3027.0)+(555728%1772.04)1.37 =49166.09計算視同繳費賬戶2006年7月1日至2006年12月底)退休前)的利息。 利息(按半年計息)=483.03計算退休時視同繳費賬戶總額 退休時過渡性賬戶總額=截至2006年6月30日時視同繳費賬戶儲存額+利息 =49166.09+483.03

14、=49649.12元計算過渡性養(yǎng)老金過渡性養(yǎng)老金=退休時過渡性賬戶總額120 =49649.12120=413.74元第七步:計算新辦法基本養(yǎng)老金新辦法基本養(yǎng)老金=基礎養(yǎng)老金+個人賬戶養(yǎng)老金+過渡性養(yǎng)老金=984.92+242.36+413.74=1641.02元(三)計算地方養(yǎng)老金地方養(yǎng)老金=(2005年本市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2005年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22006年6月前在我市的繳費年限1% = =170.64元(四)計算原辦法基本養(yǎng)老金第一步:計算基礎養(yǎng)老金基礎養(yǎng)老金=2004年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2585)20% =517元/月第二步:計算個人賬戶養(yǎng)老金個人賬戶養(yǎng)老金=截止200

15、6年6月個人賬戶儲存額120 =31421.88120 =261.85元第三步:計算過渡性養(yǎng)老金先計算實際繳費指數(shù)。 實際繳費指數(shù)=繳費工資所屬社保年度使用的上年度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 甲某每年實際繳費指數(shù)的計算結果如下:時間1994.1-1994.61994.7-1995.61995.7-1996.61996.7-1997.6繳費工資4985239571256本市職平403523.00718.00847.00繳費指數(shù)1.2361.0001.3331.483時間1997.7-1998.61998.7-1999.61999.7-2000.62000.7-2001.6繳費工資16461823201

16、62249本市職平971.001093.001194.001350.00繳費指數(shù)1.6951.6681.6881.666計算實際繳費指數(shù)之和。 實際繳費指數(shù)之和 =1.2366+(1.000+1.333+1.483+1.695+1.668+1.688+1.666)12 =133.812計算本人平均繳費指數(shù)。 本人平均繳費指數(shù)=(臨界指數(shù)視同繳費月數(shù)1994年1月至2001年6月實際繳費指數(shù)之和)(視同繳費月數(shù)1994年1月至2001年6月間的實際繳費月數(shù)) =(127年12個月)+133.812(27年12個月)+(7.5年12個月) =1.106計算本人指數(shù)化月平均繳費工資。 本人指數(shù)化月平均繳費工資=1999年所在地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shù) =13501.106=1493.10計算原辦法過渡性養(yǎng)老金。 原辦法過渡性養(yǎng)老金 = 原辦法指數(shù)化月平均繳費工資 1998年6月30日前的繳費年限計發(fā)系數(shù)(1+a01)(1+a02)(1+a05) +1997年所在地職工月平均工資10% = =909.61元 (說明:1.418為2001年至2005年各社保年度退休人員過渡性養(yǎng)老金調整比例的乘積)。第四步:計算原辦法基本養(yǎng)老金原辦法基本養(yǎng)老金=基礎養(yǎng)老金+個人賬戶養(yǎng)老金+過渡性養(yǎng)老金 =517+261.85+909.6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