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構思新穎,品質一流,適合各個領域,謝謝采納附件1全國艾滋病檢測技術規(guī)范NationalGuidelineforDetectionofHIV/AIDS(2015年修訂版)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二。年月構思新穎,品質一流,適合各個領域,謝謝采納全國艾滋病檢測技術規(guī)范NationalGuidelineforDetectionofHIV/AIDS(2015年修訂版)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二。年月艾滋病在我國流行已數十年,隨著感染者和臨床病人的不斷增加、感染人群變化,艾滋病檢測工作量逐漸加大,對監(jiān)測和檢測的需求也不斷增加,承擔艾滋病檢測的實驗室已遍及全國各級醫(yī)療、疾病預防控制、采供血、婦幼保健機構,出入境檢
2、驗檢疫、軍隊等各個系統(tǒng)。為了盡早發(fā)現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及早提供咨詢、治療,同時為適應基層艾滋病檢測工作需求,在新的形勢下,根據關于艾滋病抗病毒治療管理工作的意見、中國預防與控制艾滋病中長期規(guī)劃(19982010年)、中國遏制與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動計劃的通知(國辦發(fā)20124號)、“四免一關懷”等國家艾滋病防治重要方針政策和十三五防治工作重點,在廣泛征求各省、市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醫(yī)療機構意見的基礎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艾滋病專家及省級專家的參與下,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對全國艾滋病檢測技術規(guī)范(2009年版)進行修改、增補和完善,制定出全國艾滋病檢測
3、技術規(guī)范(2015年版)(以下簡稱規(guī)范),使其既能滿足目前艾滋病檢測工作的實際需求,又能體現檢測技術的發(fā)展。本次規(guī)范修訂工作立足于我國目前檢測狀況,結合發(fā)達國家使用的指南,主要對以下幾個方面內容進行了修改、增補和完善:(1)完善了不同的檢測策略,并將其整合為獨立的一章;(2)增加了HIV-1新II構思新穎,品質一流,適合各個領域,謝謝采納發(fā)感染檢測一章;(3)新增補充試驗概念,其內容包括抗體確證試驗(WBRIBA/LIA等)和核酸試驗(定性和定量試驗);(4)增加了第4代試劑(抗原抗體聯合檢測試劑)的檢測流程;(5)增加核酸檢測流程;(6)完善了檢測報告。將抗體篩查和復檢報告整合為HIV抗體篩
4、查檢測報告,增加HIV-1核酸檢測報告和嬰兒艾滋病感染早期診斷檢測報告,取消了流行病檢測HIV抗體檢測報告單、艾滋病病毒抗體檢測數和陽性人數統(tǒng)計報表、艾滋病職業(yè)暴露個案登記表和艾滋病防治工作人員職業(yè)暴露事故匯總表;(7)取消實驗室生物安全一章和艾滋病檢測實驗室質量管理一章。所有附表的檢測報告僅供使用實驗室參考。本規(guī)范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批準,下發(fā)至全國艾滋病檢測實驗室及有關單位。本規(guī)范將為國家、相關部委下發(fā)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各項政策法規(guī)的有效實施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并具體指導艾滋病實驗室技術人員開展日常工作。本規(guī)范起草單位: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本規(guī)范參加編寫單位:中國
5、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醫(yī)科大學、北京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云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四川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浙江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河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北京市紅十字血液中心、衛(wèi)生部臨床檢驗中心、江蘇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陜西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安徽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yī)院、北京市疾病預防iii構思新穎,品質一流,適合各個領域,謝謝采納控制中心。本規(guī)范編寫組人員:蔣巖、汪寧、李敬云、鐘平、尚紅、邵一鳴、肖瑤、朱紅、邢文革、姚均、潘品良、邱茂鋒、馬艷玲、梁姝、郭志宏、王哲、葛紅衛(wèi)、王盈、李金明、徐曉琴、常文輝、吳建軍、張福杰、吳昊、蘇雪麗、廖玲潔
6、。本規(guī)范參加編寫主要國際機構:世界衛(wèi)生組織(Po-linCHAN、張嵐)。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GA項目(ColinShepard、郝玲、齊明山)。本規(guī)范編寫工作聯系人:肖瑤。本規(guī)范自發(fā)布之日起實施,同時終止全國艾滋病檢測技術規(guī)范(2009年版)。本規(guī)范適用于全國艾滋病檢測實驗室。本規(guī)范解釋權屬于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致謝:感謝蓋茨基金會在規(guī)范修訂過程中給予技術和人力等方面的支持。IV全國艾滋病檢測技術規(guī)范目錄第一章樣品的采集和處理61范圍6.2規(guī)范性文件引用.6.3樣品種類及相應的用途7.4操作步驟7.4.1 采樣前準備7.4.2 樣品的采集和處理8.4.3 樣品的保存104.4 樣品的運送1
7、14.5 樣品的接收12第二章HIV抗體檢測131范圍1.32規(guī)范性文件引用133 HIV抗體檢測實驗室要求134 HIV抗體檢測的目的和要點144.1 HIV抗體檢測的目的144.2 HIV抗體檢測的要點145 常規(guī)HIV抗體檢測方法155.1 試劑和樣品155.2 方法156結果報告176.1 篩查報告1.76.2 WB及RIBA/LIA報告187質量控制187.1 酶免或發(fā)光法抗體檢測的室內質量控制187.2 快速法抗體檢測質控22第三章HIV-1新發(fā)感染檢測241范圍24.2規(guī)范性文件引用243新發(fā)感染檢測實驗室要求244目的24.5新發(fā)感染檢測方法255.1 方法學原理255.2 方
8、法255.3 樣品的入選標準和排除標準265.4 結果處理和解釋275.5 數據分析286質量控制30.6.1 人員培訓.306.2 樣品質控.306.3 試劑質控.316.4 實驗過程質控31第四章HIV-1抗原檢測321范圍322規(guī)范性文件引用323HIV-1P24抗原檢測的意義324實驗室要求325檢測方法及程序335.1 試劑335.2 樣品335.3 定性檢測.335.4 定量檢測.355.5 結果報告和解釋356質量控制366.1 定性檢測.366.2 定量檢測.37第五章HIV核酸檢測381范圍382規(guī)范性文件引用383核酸檢測的意義391.1 HIV-1感染診斷391.2 治療
9、效果監(jiān)測401.3 病程監(jiān)控及預測401.4 耐藥性監(jiān)測404 HIV核酸檢測實驗室要求414.1 實驗室的設計及工作基本原則414.2 實驗室人員和要求414.3 實驗室生物安全415 HIV-1核酸檢測方法及程序415.1 HIV-1核酸定性檢測415.2 HIV核酸定量檢測435.3 集合核酸定性檢測455.4 HIV核酸即時檢測476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476.1 實驗室分區(qū)和環(huán)境476.2 儀器設備質量控制486.3 檢測過程質量控制486.4 外部質量控制48第六章艾滋病病毒感染實驗室檢測策略491范圍492規(guī)范性文件引用493疫情監(jiān)測相關的檢測策略及結果報告493.1 HIV匿名無
10、關聯檢測流程493.2 HIV匿名關聯檢測流程504臨床診斷相關的檢測策略及結果報告504.1 使用抗體檢測試劑的檢測流程504.2 使用抗原抗體檢測試劑的檢測流程514.3 補充試驗檢測策略535血液篩查相關的檢測策略及結果報告596嬰兒HIV-1感染早期診斷相關的檢測策略及結果報告626.1 核酸檢測策略(RNA/DNA.626.2 抗體檢測策略及結果報告.64第七章HIV-1基因型耐藥檢測661范圍662規(guī)范性文件引用663 HIV-1基因型耐藥檢測的意義.673.1 群體耐藥監(jiān)測673.2 個體耐藥檢測684 HIV-1基因型耐藥檢測實驗室要求684.1 實驗室功能分區(qū)684.2 實驗
11、室人員和要求694.3 設施和設備695 HIV-1基因型耐藥檢測方法及程序.695.1 樣品695.2 檢測原理.695.3 檢測方法.695.4 耐藥分析.706質量保證與質量控制7.16.1 室內質控716.2 外部質控.72第八章CD4+和CD8+T*巴細月的檢測731范圍732規(guī)范性文件引用733 CD4+和CD8+T*巴細胞檢測的意義743.1 HIV感染臨床分期743.2 HIV感染兒童免疫抑制分級和治療輔助指標743.3 疾病進展監(jiān)測743.4 機會性感染的風險評估743.5 抗病毒治療適應癥選擇及療效評價743.6 CD8+T淋巴細胞為抑制性/細胞毒性T細胞754 CD4+和
12、CD8+T#巴細胞檢測實驗室要求754.1 人員754.2 功能分區(qū).754.3 設施和設備765常規(guī)CD4+和CD8+T*巴細胞檢測的方法和程序765.1 樣品采集、運輸和接收765.2 方法.775.3 試齊1J795.4 實驗資料的記錄795.5 結果報告.806質量控制80第九章HIV-1的分離培養(yǎng)821范圍822規(guī)范性文件引用823HIV-1分離的意義823.1 HIV抗體不確定或HIV-1陽性母親所生嬰兒的鑒別診斷及診斷823.2 HIV表型耐藥檢測及其他HIV生物學特征的研究。823.3 HIV感染的輔助診斷HIV-1感染窗口期。.824實驗室要求824.1 實驗室.824.2
13、設備824.3 材料825HIV-1分離的方法及程序835.1 樣本835.2 靶細胞制備835.3 建立共培養(yǎng)835.4 監(jiān)測病毒生長835.5 病毒鑒定。835.6 判定結果和解釋836質量控制84附表1HIV抗體篩查檢測報告85附表2HIV抗體確證檢測報告86附表3HIV-1核酸檢測報告87附表4HIV抗體確證檢測報告(特定條件)88附表5CD4+T淋巴細胞檢測報告89附表6HIV-1耐藥基因型檢測報告90附表7嬰兒艾滋病感染早期診斷檢測報告9146第一章樣品的采集和處理1范圍本章規(guī)定了用于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檢測的全血、血清、血漿、細胞、口腔黏膜滲出液、尿液以及濾紙干血斑(DBS樣
14、品的采集和處理方法,適用于HIV抗體、抗原、核酸、基因亞型、耐藥檢測、CD4和CD8+T淋巴細胞數測定及HIV分離培養(yǎng)。2規(guī)范性文件引用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診斷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行業(yè)標準WS-293有效版本。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CD4+T淋巴細胞檢測質量及保證指南(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13年版)。«HIV-1病毒載量測定及質量保證指南(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13年版)。HIV-1基因型耐藥檢測及質量保證指南,(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13年版)。ConsolidatedGuidelinesonHIVTestingServices.WHOJuly2015.可感
15、染人類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種或樣本運輸管理規(guī)定,衛(wèi)生部第45號令,2006年2月1日。3樣品種類及相應的用途3.1 全血、血清、血漿、口腔黏膜滲出液、尿液以及干血斑樣品可用于HIV抗體檢測。3.2 全血、血清、血漿、病毒培養(yǎng)上清液可用于HIV抗原檢測。3.3 抗凝全血可用于CD4刷CD8+TW巴細胞測定。3.4 血漿、DBS可用于HIV-1病毒載量、基因型、耐藥檢測。3.5 淋巴細胞富集液、外周血單核淋巴細胞(PBMC及全血可用于HIV核酸定性與定量、基因型檢測和HIV-1分離培養(yǎng)。4操作步驟4.1 采樣前準備根據檢測項目的具體要求,確定采集樣品的種類、處理、保存及運輸的時限和方法,按
16、照臨床采血技術要求操作,遵守生物安全相關要求。檢查所需物品是否已備齊,是否在有效期內,有無破損,是否足量,特別應檢查受檢者信息與樣品容器表面的標記是否一致,并注明樣品采集時間及唯一編碼。采集血液樣本宜選擇合適的室內(外)采血空間,受檢者坐(臥)于合適的位置,準備采血用具、皮膚消毒用品、采血管及試管架、硬質廢棄物容器等??谇火つB出液樣本應使用試劑盒提供的專用采樣工具,尿液樣本建議使用可保持尿液穩(wěn)定的專用采尿管。4.1.1 樣品的編碼和記錄4.1.2 應制定樣品編碼的標準操作程序(SOP,規(guī)定樣品編碼的原則和方法,為樣品制定唯一性編碼(編號),保證其唯一性。4.1.3 采血前,先對試管或濾紙進行
17、標記,核對后編碼。要將標簽貼在試管的側面,推薦使用預先印制好的、專門用于冷凍儲存的耐低溫標簽。干血斑濾紙應使用具有資質的產品。4.1.4 口腔黏膜滲出液樣本應采集口腔滲出液,不是唾液。4.1.5 尿液樣本準備好帶有唯一編碼的采尿管,并保留唯一編碼。4.1.6 應使用專門的樣品記錄本或登記表記錄樣品,同時錄入電腦保存。4.2 樣品的采集和處理4.2.1 血液4.2.1.1 抗凝全血:消毒局部皮膚,用加有抗凝劑(EDT府內鹽或鉀鹽、枸椽酸鈉、肝素鈉)的真空采血管抽取適量靜脈血,或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靜脈血,轉移至加有抗凝劑的試管中,輕輕顛倒混勻68次,備用。4.2.1.2 末梢全血:消毒局部皮膚(成
18、人和1歲以上兒童可選擇耳垂、中指、無名指或食指。1歲以下兒童采用足跟部)。用采血針刺破皮膚,用無菌紗布擦掉第一滴血。收集滴出的血液,備用。4.2.1.3 血漿:將采集的抗凝全血15003000r/min離心15分鐘,上層即為血漿,吸出置于合適的容器中,備用。4.2.1.4 血清:根據需要,用不含抗凝劑的真空采血管抽取510ml靜脈血,或一次性注射器抽取靜脈血,轉移至無抗凝劑的試管中,室溫下自然放置12小時,待血液凝固、血塊收縮后再用15003000r/min離心15分鐘,吸出血清,置于合適的容器中,備用。4.2.1.5 淋巴細胞富集液:將采集的抗凝全血15003000r/min離心15分鐘,吸
19、取血漿層下的淋巴細胞富集液,置于合適的容器中,備用4.2.1.6 PBMC:使用淋巴細胞分離液,進行密度梯度離心,吸出PBMC層,置于合適的容器中,備用。4.2.1.7 抗凝劑的選擇:根據檢測要求選用適當的抗凝劑,如CD4拜口CD8+端巴細胞測定可選用EDTA納鹽或鉀鹽、枸椽酸鈉、肝素鈉;HIV-1病毒分離、核酸定性/定量檢測可選用EDT府內鹽或鉀鹽或枸椽酸鈉。4.2.1.8 樣品采集后處理、保存、運輸的時限和條件,因不同的檢測項目而異,應參見不同檢測項目要求。4.2.1.9 采血完成后的穿刺針頭必須丟棄于放置尖銳危險品容器內,妥善處理,防止發(fā)生職業(yè)暴露。4.2.2 濾紙干血斑4.2.2.1
20、根據需要,可將采集的各種血液樣品制備成濾紙干血斑,用于檢測。最常用的是用抗凝全血、末梢全血和血漿制備濾紙干血斑。4.2.2.2 用移液器從樣品管中吸取100pL抗凝全血(或血漿),對準濾紙印圈的中心處,將樣品滴在濾紙上,或將穿刺后自皮膚傷口流出的末梢全血直接滴加在濾紙印圈的中心處。4.2.2.3 根據需要,連續(xù)在數個印圈上滴加樣品。4.2.2.4 于室溫下自然干燥至少4小時(潮濕氣候下至少干燥24小時),不要加熱或堆疊血斑,勿與其它界面接觸。4.2.2.5 血斑充分干燥后,將其放入密封袋中,每張干血斑單獨保存,避免血斑之間的相互污染,同時放入干燥劑及濕度指示卡,密封包裝,保存?zhèn)溆谩?.2.3
21、尿液和口腔黏膜滲出液4.2.3.1 尿液:推薦使用專用采尿管,保持尿液穩(wěn)定。尿液樣品可采集隨機尿,女性經期應取中段尿。4.2.3.2 口腔黏膜滲出液:使用試劑盒提供的容器收集樣品。存放時間和是否凍存以試劑盒說明書為準??谇火つB出液應采集口腔滲出液,不是唾液。4.3 樣品的保存4.3.1 用于抗體和抗原檢測的血清或血漿樣品,短期(1周)內進行檢測的可存放于28C,一周以上應存放于-20C以下。4.3.2 用于核酸檢測的血漿和血細胞樣品4天內進行檢測的可存放于4C,3個月以內應存放于-20C以下。3個月以上應置于-70C以下保存。4.3.3 口腔黏膜滲出液樣品應即刻使用,需要保存應以產品說明書為
22、準。4.3.4 尿液樣品,使用專用采尿管,室溫下可保存2周,一年之內存放宜在28CO長期保存(一年以上)的樣本凍存條件、是否添加防腐劑等以產品說明書為準。4.3.5 用于CD4+T淋巴細胞檢測的全血樣品,室溫保存,時間不超過24小時。如果用CD45設門,樣品彳存不超過72小時。4.3.6 篩查陽性樣品應及時進行補充試驗,篩查陰性樣品,可根據具體需要決定保存時間,建議至少保存1個月。特殊用途或專項項目的樣品根據具體要求確定保存時間。補充試驗陽性樣品按照國家生物樣品管理的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4.4 樣品的運送4.4.1 全血、血漿的運送應符合生物安全要求,參照可感染人類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種或樣
23、本運輸管理規(guī)定(衛(wèi)生部第45號令,2006年2月1日執(zhí)行)。4.4.2 血液樣品運送時應采用三層容器對樣品進行包裝,隨樣品應附有與樣品唯一性編碼相對應的送檢單。送檢單應標明受檢者姓名、樣品種類等信息,并應放置在第二層和第三層容器之間。4.4.2.1 第一層容器:直接裝樣品,應防滲漏。樣品應置于帶蓋的試管內,試管上應有明顯的標記,標明樣品的唯一性編碼或受檢者姓名、種類和采集時間。在試管的周圍應墊有緩沖吸水材料,以免碰碎。4.4.2.2 第二層容器:容納并保護第一層容器,可以裝若干個第一層容器。要求不易破碎、帶蓋、防滲漏、容器的材料要易于消毒處理。4.4.2.3 第三層容器:容納并保護第二層容器的
24、運輸用外層包裝箱。外面要貼上醒目的標簽,注明數量、收樣和發(fā)件人及聯系方式,同時要注明“小心輕放、防止日曬、小心水浸、防止重壓”等字樣,還應易于消毒。4.4.2.4 用于抗體檢測的血清和血漿樣品應在凍存條件下運送用于CD4和CD8+T淋巴細胞測定的樣品應在室溫下(1825C)運送。用于病毒載量檢測的樣品應在-20C以下運輸。DBS和尿液樣品應在室溫下(1825C)運送,可通過郵寄方式運送。4.4.2.5 運送樣品必須有記錄。4.5 樣品的接收4.5.1 樣品包裹必須在具有處理感染性材料能力的實驗室內、由經過培訓的工作人員打開,打開包裹時應穿戴防護衣、戴口罩和防護眼鏡,在生物安全柜中打開,用后的包
25、裹應及時進行消毒。4.5.2 核對樣品與送檢單,檢查樣品管有無破損和溢漏。如發(fā)現溢漏應立即將尚存留的樣品移出,對樣品管和盛器消毒,同時報告實驗室負責人和上一級實驗室技術人員。4.5.3 檢查樣品的狀況,記錄血液樣品有無嚴重溶血、微生物污染、血脂過多以及黃疸等情況。記錄干血斑和尿液樣品包裝是否完整,如果污染過重或者不符合接收要求,應將樣品安全廢棄。并立即將樣品情況通知送樣人,要求重新采集樣品。4.5.4 接收樣品時應填寫樣品接收單。第二章HIV抗體檢測1范圍本章規(guī)定了HIV抗體的檢測方法、結果報告及質量控制。適用于各級各類醫(yī)療、疾病預防控制、檢驗檢疫、采供血及衛(wèi)生保健機構。可作為對HIV感染者診
26、斷和監(jiān)測的實驗室依據。2規(guī)范性文件引用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診斷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行業(yè)標準,WS293有效版本)。ConsolidatedGuidelinesonHIVTestingServices.WHOJuly2015StatementfromtheSurveillanceandSurveyWorkingGroupandtheLaboratoryWorkingGrouptotheOfficeoftheGlobalAIDSCoordinator.26Nov.2006.GuidelinesforusingHIVtestingtechnologiesinsurveillance.UNAID
27、S/WHO.2009.艾滋病病毒抗體快速檢測技術手冊(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11年版。3 HIV抗體檢測實驗室要求應符合國家對實驗室生物安全的有關要求。實驗室的質量控制按本規(guī)范相關章節(jié)規(guī)定執(zhí)行。4 HIV抗體檢測的目的和要點4.1 HIV抗體檢測的目的4.1.1 HIV抗體檢測可用于診斷、血液篩查、監(jiān)測等。4.1.2 以診斷為目的的檢測是為了確定個體HIV感染狀況,包括臨床檢測、自愿咨詢檢測、根據特殊需要進行的體檢等。4.1.3 以血液篩查為目的的檢測是為了防止輸血傳播HIV,包括獻血員篩查和原料血漿篩查。4.1.4 以監(jiān)測為目的的檢測是為了解不同人群HIV感染率及其變化趨勢,包括各類高危
28、人群、重點人群和一般人群。4.2 HIV抗體檢測的要點4.2.1 根據目的選擇檢測方法及檢測策略。4.2.2 嚴格遵守實驗室標準操作程序(SOP。4.2.3 結果判定以試劑盒說明書為標準。4.2.4 篩查試驗有反應,須作補充試驗。補充試驗是通過檢測樣本中是否存在艾滋病病毒抗體、抗原或者核酸而確定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檢測方法。補充試驗包括抗體確證試驗(免疫印跡試驗,條帶/線性免疫試驗,特定條件*下的替代檢測,免疫層析或免疫滲濾試驗)和核酸試驗(核酸定性和核酸定量試驗)。替代檢測包括三種酶聯免疫試驗、三種快速試驗或酶聯免疫加快速試驗*特定條件:高流行地區(qū)(流行率大于5%、高危人群(如男男同性戀,吸毒人
29、群)、三種試劑均經過使用地區(qū)中心實驗室評價。4.2.5 篩查試驗無反應,不應做補充試驗4.2.6 對篩查及補充試驗對象均應做好咨詢工作。5常規(guī)HIV抗體檢測方法5.1 試劑和樣品必須是經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總局注冊批準、在有效期內的試劑。推薦使用臨床質量評估敏感性和特異性高的方法及試劑。樣品可采用血清、血漿、全血、濾紙干血斑、口腔黏膜滲出液和尿液。5.2 方法5.2.1 篩查方法5.2.1.1 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這類試驗可使用血液(包含血清、血漿和濾紙干血斑)、尿液樣品,ELISA多為HIV抗體檢測試劑。HIV抗原抗體聯合檢測試劑可同時檢測血液中HIV-1P24抗原和HIV-1/2
30、抗體。HIV抗原/抗體包被于固相載體,加入待檢樣品和酶標記的HIV抗原/抗體,加底物顯色,用酶標儀測定結果。有效試驗的陰性和陽性對照必須符合試劑盒規(guī)定。5.2.1.2 化學發(fā)光或免疫熒光試驗(CIA/IFA)這類試驗采用發(fā)光或熒光底物,可使用血液(包含血清和血漿)、尿液樣品,既可檢測抗體,也可聯合檢測抗原抗體。HIV抗原/抗體包被于固相載體,加入待檢樣品和酶或熒光標記的HIV抗原/抗體,加發(fā)光或熒光底物,用發(fā)光或熒光儀測定結果。有效試驗的陰性和陽性對照必須符合試劑盒規(guī)定。5.2.1.3 快速檢測(RT)及其它試驗這類試驗可使用血液、口腔黏膜滲出液,操作簡便快速,適用于應急檢測、門診急診檢測、V
31、CT及檢測點等。一般可在1030分鐘內得出結果。明膠顆粒凝集試驗(PA):是HIV抗體檢測的一種簡便方法。將HIV抗原致敏的明膠顆粒,與待檢樣品作用。當待檢樣品含有HIV抗體時,明膠顆粒與抗體發(fā)生凝集反應,根據凝集情況判讀結果。PA試劑有兩種:同時檢測HIV-1和HIV-2抗體以及分別檢測HIV-1和HIV-2抗體。有效試驗的陰性和陽性對照質控,需符合試劑盒的規(guī)定。免疫滲濾試驗:斑點ELISA和斑點免疫膠體金(或膠體硒)快速試驗:均以硝酸纖維膜為載體,HIV抗原點狀或線狀固定在膜上,加待檢樣品,利用微孔濾膜的可濾過性,使抗原抗體反應。陽性結果在膜上抗原部位顯示出有色斑點或條帶。反應時間在10分
32、鐘以內。有效試驗的質控點必須顯色。免疫層析試驗:以硝酸纖維膜為載體,HIV抗原線狀固定在膜上,待檢樣品沿著固相載體遷移,陽性結果在膜上抗原部位顯示出有色條帶。有效試驗的質控帶必須顯色。反應時間在30分鐘以內。5.2.2 抗體確證試驗5.2.2.1 免疫印跡試驗(W$W的使用血清、血漿和濾紙干血斑。W睬用間接法檢測樣品中的抗HIV-1/HIV-2特異性抗體。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把分子量大小不等的HIV-1蛋白分離開來,然后再把這些分離的不同蛋白帶轉移到硝酸纖維素膜上(或PVDF膜)。將此膜切割成條狀,每一膜條上均含有經電泳分離過的HIV抗原。待測樣品經適當稀釋后,加至硝酸纖維素膜上,恒溫震蕩,
33、使其充分接觸反應,血清中若含有HIV抗體,就會與膜條上抗原帶相結合。加入抗人-IgG酶結合物和底物后,根據出現條帶情況,按照試劑盒說明書判定標準,判斷待測樣品為陽性、陰性或不確定。5.2.2.2 條帶/線性免疫試驗(RIBA/LIA)RIBA/LIA采用間接法檢測樣品中的抗HIV-1/HIV-2特異性抗體。試劑盒的膜條上包被有HIV-1/HIV-2不同的重組抗原片段,加入待測樣品后,其中的相應抗體與抗原發(fā)生特異性的免疫反應;隨后加入抗人IgG(堿性磷酸酶標記)與HIV特異性IgG抗體相結合;加入顯色底物后,在堿性磷酸酶的催化下,特異性抗體的結合部位出現肉眼可見的條帶,按照試劑盒說明書判定標準,
34、判斷待測樣品為陽性、陰性或不確定。5.2.2.3 其他方法:可用于確證的特定條件下的三種酶聯免疫、三種快速試驗或酶聯加快速試驗,免疫層析和免疫滲濾試驗。6結果報告6.1 篩查報告HIV抗體篩查試驗報告使用附表1(HIV抗體篩查檢測報告)。篩查試驗無反應報告為“HIV抗體陰性”;有反應必須進行復檢,復檢兩次檢測均無反應報告為“HIV抗體陰性”,復檢檢測均有反應或一個有反應一個無反應需進行“補充試驗”;報告為“HIV感染待確定”,不能出具陽性報HIV抗體篩查報告需由一名檢驗人員和一名審核者簽字。6.2 確證報告6.2.1 WB及RIBA/LIA報告HIV抗體W吸RIBA/LIA試驗結果報告使用附表
35、2(HIV抗體確證檢測報告)。(1)符合HIV-1抗體陽性判斷標準,報告“HIV-1抗體陽性”,并按規(guī)定做好檢測后咨詢和疫情報告。符合HIV-2抗體陽性判斷標準,報告“HIV-2抗體陽性”,并按規(guī)定做好檢測后咨詢和疫情報告。(2)符合HIV抗體陰性判斷標準,報告“HIV抗體陰性”。如疑似“窗口期”感染,建議進一步做HIV核酸檢測或2-4周后隨訪,盡早明確診斷。(3)符合HIV抗體不確定判斷標準,報告“HIV抗體不確定”,在備注中應注明“2-4周后復檢”或盡快做核酸檢測。(4)HIV抗體確證檢測報告應在收到樣品后的7個工作日內發(fā)出。6.2.2 特定條件的用于確證的三種酶聯免疫、三種快速試驗或酶聯
36、加快速試驗報告。見附表4。7質量控制7.1 酶免或發(fā)光法抗體檢測的室內質量控制7.1.1 試劑盒內部對照試劑J盒內部對照質控品即為試劑盒內提供的陽性和陰性對照。試齊I盒內部對照用于判斷每次實驗的有效性,不能作為室內質控品使用。每一次檢測臨床樣品時,必須有試劑盒內部對照,而且只能在同批號的試劑盒中使用。如內部對照結果無效,必須重新試驗。7.1.2 室內質控品為非試劑盒組份的外部質控品,是為了監(jiān)控檢測的重復性而設置的,質控品定值必須為弱陽性。外部質控品的作用是判斷該批臨床樣品檢測的可信性。因此,每次實驗必須包含室內質控品,出現失控時,必須重新試驗。室內質控品可以購買或實驗室自行制備。質控品應穩(wěn)定、
37、無菌、且不含有影響試劑反應的防腐劑。7.1.3 Levey-Jennings質控圖7.1.3.1 質控圖參數外部質控品的均值和標準差應建立在實驗室常規(guī)使用方法對外部質控品重復測定的基礎上。一般采用在不同批次檢測取得至少20個數據;如果僅做少量批次的檢測,也至少做5個批次的檢測,每個批次中不少于4個質控血清測定結果,以建立一個臨時性的均值和標準差,當達到20批次數據后,替代臨時性的均值和標準差。(1)算術平均值(X):代表一組質控品測定S/CO值的均值。為了統(tǒng)計學上有顯著性意義,應該采用至少20次(天)測得的外部對照質控品的S/CO值計算平均值。(2)標準差(s):是描述樣品與均數之間離散程度的
38、一個指標,是與質控品S/CO值均值有關的預期范圍。一組S/CO值的標準差以s表示。(3)變異系數(cv):是反映各次S/CO值相對于均值離散程度的一個指標,可以用來衡量檢測的重復性或精密度。(4)控制限:由實驗室根據對外部質控品檢測結果的均值和標準差來確定。例如,按照12S質控規(guī)則,控制限為外部質控品S/CO均值加減2個標準差;按照13S質控規(guī)則,控制限為外部質控品S/CO均值加減3個標準差。7.1.3.2 質控規(guī)則實驗室在報告結果之前必須評價質控數據,可通過圖形記錄的檢查或由計算機審核結果來決定。目前有許多質控規(guī)則,常用的是12S和13S規(guī)則。(1)告警(缶):當外部質控品的S/CO值超出又
39、+2s范圍時,系統(tǒng)處于告警狀態(tài),應予注意,是否可以繼續(xù)檢測需要進一步觀察。若將12S做失控標準,有較高的假失控概率,所以一般不采用。(2)失控(13S):當外部質控品的S/CO值超出7+3S范圍時,系統(tǒng)處于失控狀態(tài),本次實驗結果不能被接受,可能是系統(tǒng)誤差、隨機誤差或外部質控品穩(wěn)定性下降所致。7.1.3.3 質控圖的分析及失控處理實驗室應建立質控圖分析及失控情況處理的程序。當出現失控時,必須找出發(fā)生問題的原因,找出解除問題的方法,并消除原因。7.1.4 室內質控其他方式一“即刻法”質控“即刻法”質控方法是在對同一批外部質控品連續(xù)測定3次后,即可對第3次以后的檢驗結果進行質控。具體計算方法如下:7
40、.1.4.1 將質控品的測定值從小到大排列:X1,X2,X3Xn(Xi為最小值,Xn為最大值)7.1.4.2 計算X和s。7.1.4.3 計算SI上限值和SI下限值。X最大值-ISI上限二SX-X最小值SI下限二S7.1.4.4將SI上限、SI下限與SI值表(表1)中的數字比較。表1SI值表NN2snn3sNs31.161.15122.552.2941.491.46132.612.3351.751.67142.662.3761.941.82152.712.4172.101.94162.752.4482.222.03172.792.4792.322.11182.822.50102.412.181
41、92.852.53112.482.23202.882.56(1)當SI上限和SI下mn2s時表示處于控制范圍內,可以繼續(xù)測定繼續(xù)重復以上各項計算(2)當SI上限和SI下限有一值處于n2sn3s值之間時說明該值在2s3s范圍,處于“告警”狀態(tài)。(3)當SI上限和SI下限有一值,n3s值時說明該值已在3s范圍之外,屬“失控”?!凹纯谭ā敝荒茉谇?0次內使用,超出即可采用L-J質控圖方法。7.2 快速法抗體檢測質控7.2.1 試劑內對照在質控窗口內出現質控帶,該質控帶是試劑自帶的內部過程質控,說明實驗操作全部完成并且實驗所用材料處于工作狀態(tài)。清潔的檢測區(qū)背景是內部陰性過程質控。如實驗完成后未呈現紅色
42、質控帶,說明試劑盒內質控無效,該試驗結果無效,樣品須重檢。7.2.2 室內質控品對照外部質控品可采用商用質控品或自制質控品。質控品應包含抗體陽性樣品和陰性樣品。自制質控品可使用本室保留的陽性樣品,。下列情況需做質量控制:更換試劑批號;更換檢測人員;更換包裝;更換試劑廠家。除此之外,建議每個檢測日檢測一次陽性和陰性質控品;如果日檢測量大于50份樣品,至少應作2次質控。出現以下問題,提示存在質量隱患,應引起重視:運輸包裝、內盒或試劑盒的物理損傷;在單包裝內存在混雜物質;標簽出現錯誤、缺失或字跡模糊(特別是產品名稱或出產廠家名稱,批號和貨號,失效期或/和生產日期);缺失目錄;泄漏或污染;不適宜的存放
43、條件;保護包裝紙破損或污染;未達到質量控制標準(陽性/陰性控制結果以及質控條帶出現與否等標志);試劑質量問題須報告省確證中心實驗室。7.2.3 開展抗體相關檢測的實驗室須參加有資質機構組織的能力驗證,或室間比對。第三章HIV-1新發(fā)感染檢測1范圍本章規(guī)定了HIV新發(fā)感染的檢測方法、程序、結果報告及質量控制。適用于開展新發(fā)感染檢測的各類實驗室。2規(guī)范性文件引用TechnicalupdateonHIVincidenceassaysforsurveillanceandmonitoringprocesses.WHO/UNAIDS.2015.GuidelinesfortheuseoftheBEDassa
44、yforincidenceestimationandsurveillanceinresource-limitedcountries.Atlanta,5June2006.UsingtheBEDHIV-1CaptureEIAAssaytoEstimateIncidenceUsingSTARHSintheContextofSurveillanceintheUnitedStates.Atlanta,Oct2007.3新發(fā)感染檢測實驗室要求須經過培訓考核合格的艾滋病檢測實驗室,方可開展本項檢測。4目的了解重點人群HIV-1新發(fā)感染情況,為估計艾滋病流行形勢和判斷疫情變化提供科學依據。5新發(fā)感染檢測方法5
45、.1 方法學原理用于新發(fā)感染檢測的方法包括HIV-1限制性抗原親和力酶聯免疫方法(HIV-1LAgAvidityenzymeimmunoassay,LAg-AvidityEIA)和BEDHIV-1捕獲酶聯免疫方法(BEDcaptureenzymeimmunoassay,BED-CEIA。LAg-AvidityEIA方法的原理是,人體在感染HIV后產生的HIV-1特異性抗體對相應抗原的識別和結合能力隨著感染時間的延長而增加,即親和力逐漸增加。而BED-CEIA方法的原理是,HIV特異性IgG占總IgG抗體的比例隨著感染時間的延長而逐漸增高。兩種方法均只適用于HIV-1抗體陽性樣品。只應用于監(jiān)測目
46、的,不能用于個體診斷和臨床,其用于監(jiān)測及發(fā)病率計算的條件參見“艾滋病病毒新發(fā)感染監(jiān)測操作手冊”。目前對兩種方法的評價結果顯示,LAg-AvidityEIA方法的假陽性率較BED-CEI防法低,受疾病狀態(tài),如CD4田胞計數,抗病毒治療等因素的影響較BE昉法小,可以更加準確地區(qū)分新近感染和長期感染者。因止匕BED-CEI防法正逐漸被LAg-Avidity日A方法所替代。止匕外,也有快速新發(fā)感染檢測方法的研究報道,因其具有快速、簡便、價格低廉等優(yōu)點,未來對其需求將會越來越多。5.2 方法5.2.1 樣品和信息:來源于哨點監(jiān)測和病例報告系統(tǒng),用于檢測的為抗體陽性樣本。5.2.2 實驗室檢測:首選推薦L
47、Ag-Avidity日A,也可使用BED-CEIA5.2.3數據分析:根據哨點監(jiān)測各人群新發(fā)感染檢測結果,結合流行病學相關資料,計算重點人群HIV-1新發(fā)感染率,并進行適當校正;根據病例報告系統(tǒng)新報告感染者新發(fā)感染檢測結果,計算新發(fā)感染者占新報告感染者的比例,并根據相關背景信息,綜合分析新發(fā)感染情況。5.3 樣品的入選標準和排除標準5.3.1 入選標準(1)新發(fā)感染檢測必須應用診斷為HIV-1抗體陽性的血清或血漿樣品,禁止將HIV-1抗體陰性樣品納入新發(fā)感染檢測。(2)每份樣品量不少于1mL樣品要求清亮、無嚴重溶血、沒有交叉污染,必須保存在-20C以下,反復凍融次數不多于三次。5.3.2 排除
48、標準5.3.2.1 LAgAvidityEIA方法(1)如果同一人在六個月以內出現兩份或兩份以上確認陽性樣品,將第一份樣品納入新發(fā)感染檢測。(2)所有艾滋病病人的樣品。(3)所有接受抗病毒治療的感染者樣品。5.3.2.2 BED-CEIA方法(1)如果同一人在六個月以內出現兩份或兩份以上確認陽性樣品,將第一份樣品納入新發(fā)感染檢測。(2)所有艾滋病病人的樣品。(3)所有接受抗病毒治療的感染者樣品。(4)CD4細胞200個/uL者的樣本。5.3.3 相關要求(1)對于哨點樣品,進行新發(fā)感染檢測的樣品量必須占應檢測陽性樣品的85%U上,否則不納入新發(fā)感染檢測。(2)哨點樣品必須具有哨點問卷編號,并盡
49、可能補充病例報告系統(tǒng)卡片ID號。病例報告樣品應當填寫病例報告系統(tǒng)卡片ID號5.4 結果處理和解釋5.4.1 LAg-AvidityEIA方法:5.4.1.1 確定對照和校準品的中值OD直(中值OD值為3次OD直排序后中間的值,陰性對照的中值為兩孔OD值的平均值),對照和校準品的中值OD直必須在下表范圍內,兩個NC樣品的OD直都必須在該范圍內,該試驗才有效。否則,任何一個對照和校準品的中值OD直不在表2范圍內,判定為無效,需要重新稀釋樣品進行檢測。5.4.1.2 計算標準OD®(ODn對照的ODn«=對照的中值OD直/校準品的中值OD直初篩試驗:各樣品的0口硝=各1品的OD直
50、/校準品的中值OD直確認試驗:各樣品的ODn«=各樣品的中值OD直/校準品的中值OD值任一對照和校準品的ODn值必須在下表顯示值的范圍內,該試驗才有效。否則,如果任何一個對照的ODn直不在表3范圍內,該試驗判定為無效,需要重新稀釋樣本并進行檢測。5.4.1.3 結果的解釋初篩試驗:樣本進行單孔檢測,當ODn直2.0時,該樣本被判為長期感染樣本,不需要進行確認試驗。當樣本的ODn直2.0時,該樣本需納入確證試驗。確認試驗:初篩試驗中ODrn12.0的樣本稀釋三份并三孔重復檢測。當ODn直1.5,該樣本判為近期感染,當ODn11.5時,該樣本判為長期感染樣本。5.4.2 BED-CEIA
51、方法5.4.2.1 確定對照和校準品的中值OD中值O防3次OD值排序后中間的值),對照和校準品的中值OD值必須在表4范圍內,該試驗才有效。兩個NC羊品的OD直在初篩和確認中都必須在該范圍內5.4.2.2 計算標準OD®(ODn對照的ODn«=對照的中值OD/K準品白中值OD初篩試驗:各樣品的0口硝=各中品的OD直/校準品的中值OD確認試驗:各樣品的ODn®=各樣品的中值OD直/校準品的中值OD對照和校準品ODn直的正常范圍:Xt照和校準品的ODn直必須在要求的范圍內,該試驗才有效。5.4.2.3 結果解釋在中國的研究顯示,BED勺ODn為0.8時,可以指明平均血清
52、陽轉時間為168天。ODn為0.8時可以減少AIDS病人錯分為近期感染的幾率,進而得到較好的近期感染的預測值。在初篩試驗中樣本為單份檢測,當ODn直1.2時,樣本需分成三份重復檢測。在確認試驗中,若ODn直0.8時,該份樣品判為近期感染。5.5 數據分析5.5.1 LAg-AvidityEIAHIV-1新發(fā)感染率的計算監(jiān)測哨點HIV-1新發(fā)感染率是指:各省哨點監(jiān)測重點人群中,每年新感染HIV-1人群占暴露人群的比例。原則上以省為單位計算各重點人群新發(fā)感染率。當樣品數量足夠大時,可以考慮按照地區(qū)計算新發(fā)感染率,也可以按照設定的因素(如年齡、性別、感染途徑、婚姻狀況、行為因素、受教育程度、地區(qū)等)
53、對HIV-1新發(fā)感染率監(jiān)測數據進行分層分析將新發(fā)感染檢測數據匯總后(參考附件4格式),即可進行類似分析。新發(fā)感染率計算公式:(1)美國CDG口UNAIDS/WHO薦用于橫斷面研究計算公式:100%RFRR*P(1FRR*(w/36*N(2) Hargrove校正法:中點公式:I回顧公式:I100%RFRR*P(R/2)N(w/365)FRR*(NP/2)100%RFRR*PRN(w/365)FRR*T變量符號:待計算的變量值:I=新發(fā)感染率(高危人群中每100人年新感染的數量);在橫斷面調查中測量的變量值:!=調查的總人數,P=HIV-1檢測為陽性的總人數,N=HIV-1檢測為陰性的總人數,R
54、=實驗判定為新近感染的總人數;從單獨的校準研究中獲得的變量值:w=窗口期(從血清陽轉到實驗方法能夠判為新發(fā)感染的最長時間),FRR錯分率。ODr#于1.5為界值判定新發(fā)感染計算LAg方法的窗口期為130天感染時間超過一年且未接受ART治療HIV感染者獲得的FR時2.30%。5.5.2BEDHIV-1新發(fā)感染率的計算監(jiān)測哨點各類人群HIV-1新發(fā)感染率。同親和力方法。新發(fā)感染率有McDougal和Hargrove兩種計算法(在中國推薦優(yōu)先使用McDougal計算法),每種方法均有中點公式和回顧公式?;仡櫣绞菍υ跈M斷面抽樣前一年的新發(fā)感染率估計,中點公式是對在橫斷面抽樣約+/-6個月時的新發(fā)感染
55、率估計。(1) McDougal法(調整靈敏度/特異度)F(365/w)R100%NF(365/w)R/2回顧公式:IF(365/w)R100%NF(365/w)R(R/P)(21)校正因子F:F®P)1100%(2) Hargrove法(調整特異度)中點公式:I回顧公式:IRP100%(R/2)N(w/365)N(P/2)RPR一P100%RN(w/365)T變量符號:待計算的變量值:I=新發(fā)感染率(高危人群中每100人年新感染的數量),F=調整靈敏度或特異度的調整因子;在橫斷面調查中測量的變量值:!=調查的總人數,P=HIV-1檢測為陽性的總人數,N=HIV-1檢測為陰性的總人數,R=實驗判定為新近感染的總人數;從單獨的校準研究中獲得的變量值:w=窗口期(從血清陽轉到實驗方法能夠判為新發(fā)感染的最長時間),=實驗方法檢測新發(fā)感染(1w)的靈敏度,(3=實驗方法對感染時間在1w-2w天樣品的特異度,丫=實驗方法對感染時間超過2w天樣品的特異度,£=實驗方法對感染時間超過2w天樣品的誤判率我國BED方法HIV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感恩節(jié)創(chuàng)意方案(19篇)
- 易錯點16 閱讀理解:詞義猜測題(4大陷阱)-備戰(zhàn)2025年高考英語考試易錯題含解析
- 土壤(第1課時)導學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 快遞使用規(guī)則培訓
- 初級會計實務-初級會計《初級會計實務》模擬試卷294
- 初級會計經濟法基礎-2021年5.15上午初級會計職稱考試《經濟法基礎》真題
- 智研咨詢-2024年中國地熱能開發(fā)利用行業(yè)市場規(guī)模、行業(yè)集中度及發(fā)展前景研究報告
- 220k變電所安全運行
- 建筑與市政工程質量安全第三方巡查執(zhí)行方案
- 現代農業(yè)產業(yè)園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分析
- 2024年安全教育培訓試題附完整答案(奪冠系列)
- 神農架研學課程設計
- 文化資本與民族認同建構-洞察分析
- 2025新譯林版英語七年級下單詞默寫表
- 【超星學習通】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南開大學)爾雅章節(jié)測試網課答案
- 《錫膏培訓教材》課件
- 斷絕父子關系協議書
- 福建省公路水運工程試驗檢測費用參考指標
- 2024年中國工業(yè)涂料行業(yè)發(fā)展現狀、市場前景、投資方向分析報告(智研咨詢發(fā)布)
- 化工企業(yè)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培訓考試卷(后附答案)
- 工傷賠償授權委托書范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