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網絡基礎》習題匯總及答案(共38頁)_第1頁
《計算機網絡基礎》習題匯總及答案(共38頁)_第2頁
《計算機網絡基礎》習題匯總及答案(共38頁)_第3頁
《計算機網絡基礎》習題匯總及答案(共38頁)_第4頁
《計算機網絡基礎》習題匯總及答案(共38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yōu)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第一章 概述1、 比較電路交換、報文交換和分組交換的主要優(yōu)缺點。答:(1)電路交換:端對端通信質量因約定了通信資源獲得可靠保障,對連續(xù)傳送大量數據效率高。(2)報文交換:無須預約傳輸帶寬,動態(tài)逐段利用傳輸帶寬對突發(fā)式數據通信效率高,通信迅速。(3)分組交換:具有報文交換之高效、迅速的要點,且各分組小,路由靈活,網絡生存性能好。 2、 計算機網絡有哪些常用的性能指標?答:速率,帶寬,吞吐量,時延,時延帶寬積,往返時間RTT,利用率3、 收發(fā)兩端之間的傳輸距離為1000km,信號在媒體上的傳播速率為2×108m/s。試計算以下兩種情況的發(fā)送時延和傳播時延: (1

2、) 數據長度為107 bit,數據發(fā)送速率為100 kb/s。(2) 數據長度為103 bit,數據發(fā)送速率為1Gb/s。從上面的計算中可以得到什么樣的結論?解:(1)發(fā)送時延:ts = 107 bit / (100 × 105 bit/s ) =100 s傳播時延:tp = 1000 × 103 m / (2 × 108 m/s) = 0.005 s(2)發(fā)送時延ts = 103bit / (109 bit/s) = 1µs傳播時延:tp = 106 / (2 × 108) = 0.005s結論:若數據長度大而發(fā)送速率低,則在總的時延中,發(fā)送

3、時延往往大于傳播時延。但若數據長度短而發(fā)送速率高,則傳播時延就可能是總時延中的主要成分。4、 長度為100字節(jié)的應用層數據交給傳輸層傳送,需加上20字節(jié)的TCP首部。再交給網絡層傳送,需加上20字節(jié)的IP首部。最后交給數據鏈路層的以太網傳送,加上首部和尾部共18字節(jié)。試求數據的傳輸效率。數據的傳輸效率是指發(fā)送的應用層數據除以所發(fā)送的總數據(即應用數據加上各種首部和尾部的額外開銷)若應用層數據長度為1000字節(jié),數據的傳輸效率是多少?解:(1)100 / (100+20+20+18) = 63.3%(2)1000 / (1000+20+20+18) = 94.5%5、 網絡協(xié)議的三個要素是什么?

4、各有什么含義?答:網絡協(xié)議:為進行網絡中的數據交換而建立的規(guī)則、標準或約定。由以下三個要素組成:(1)語法:即通信實體之間發(fā)送/接收數據與控制信息的結構或格式。(2)語義:即需要發(fā)出何種控制信息,完成何種動作以及做出何種響應。(3)同步:即通信實體收到報文所采取的動作(事件實現(xiàn)順序的詳細說明)。6、 論述具有五層協(xié)議的因特網體系結構的要點,包括各層的主要功能。答:因特網體系結構綜合了OSI 和TCP/IP 的優(yōu)點,采用一種原理體系結構。各層的主要功能:物理層 物理層的任務就是透明地傳送比特流。(注意:傳遞信息的物理媒體,如雙絞線、同軸電纜、光纜等,是在物理層的下面,當做第0 層。) 物理層還要

5、確定連接電纜插頭的定義及連接法。數據鏈路層 數據鏈路層的任務是在兩個相鄰結點間的線路上無差錯地傳送以幀(frame)為單位的數據。每一幀包括數據和必要的控制信息。網絡層 網絡層的任務就是要選擇合適的路由,使發(fā)送方的運輸層所傳下來的分組能夠正確無誤地按照地址找到目的站,并交付給目的站的運輸層。運輸層 運輸層的任務是向上一層的進行通信的兩個進程之間提供一個可靠的端到端服務,使它們看不見運輸層以下的數據通信的細節(jié)。應用層 應用層直接為用戶的應用進程提供服務。專心-專注-專業(yè)第二章 應用層一、選擇題1DNS不能提供的服務是( C )。A將主機別名轉換為規(guī)范主機名B將主機名轉換為主機的IP地址C將IP地

6、址轉換為MAC地址D在冗余的服務器間進行負載分配2是一個( D )。AURLBDNSCMAC地址D主機名3某公司c有一臺主機h,該主機具有的Internet域名應該為( A )。ABcom.c.hCcom.h.cD4一臺主機希望解析域名,如果這臺服務器配置的域名服務器為8,Internet根域名服務器為而存儲與其IP地址對應關系的域名服務器為,那么這臺主機解析該域名時首先查詢( A )。A地址為8的域名服務器B地址為的域名服務器 C地址為的域名服務器 

7、D不能確定5在WWW中,標識分布在整個Internet上的文檔采用的是( A )。AURLBHTTPCHTMLD搜索引擎6當僅需Web服務器對HTTP報文進行響應,但并不需要返回請求對象時,HTTP請求報文應該使用的方法是( D )。AGETBPUTCPOSTDHEAD7下列關于Cookie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 )。ACookie存儲在服務器端BCookie是服務器產生的 CCookie會威脅客戶的隱私DCookie的作用是跟蹤客戶的訪問和狀態(tài)8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B )。AHTTP協(xié)議是一個無狀態(tài)協(xié)議BHTTP報文使用POST方法時實體主體為空CHTTP報文使用HEAD方法時可

8、以進行故障跟蹤D利用HTTP協(xié)議可以傳輸XML文件二、問答題1、 域名系統(tǒng)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域名系統(tǒng)中的本地域名服務器、根域名服務器、頂級域名服務器以及權限域名權服務器有何區(qū)別?答:域名系統(tǒng)的主要功能:將域名解析為主機能識別的IP地址。因特網上的域名服務器系統(tǒng)也是按照域名的層次來安排的。每一個域名服務器都只對域名體系中的一部分進行管轄。共有三種不同類型的域名服務器。即本地域名服務器、根域名服務器、授權域名服務器。當一個本地域名服務器不能立即回答某個主機的查詢時,該本地域名服務器就以DNS客戶的身份向某一個根域名服務器查詢。若根域名服務器有被查詢主機的信息,就發(fā)送DNS回答報文給本地域名服務器,

9、然后本地域名服務器再回答發(fā)起查詢的主機。但當根域名服務器沒有被查詢的主機的信息時,它一定知道某個保存有被查詢的主機名字映射的授權域名服務器的IP地址。通常根域名服務器用來管轄頂級域。根域名服務器并不直接對頂級域下面所屬的所有的域名進行轉換,但它一定能夠找到下面的所有二級域名的域名服務器。每一個主機都必須在授權域名服務器處注冊登記。通常,一個主機的授權域名服務器就是它的主機ISP的一個域名服務器。授權域名服務器總是能夠將其管轄的主機名轉換為該主機的IP地址。因特網允許各個單位根據本單位的具體情況將本域名劃分為若干個域名服務器管轄區(qū)。一般就在各管轄區(qū)中設置相應的授權域名服務器。2、 文件傳送協(xié)議F

10、TP的主要工作過程是怎樣的?為什么說FTP是帶外傳送控制信息?主進程和從屬進程各起什么作用?答:(1)FTP使用客戶服務器方式。一個FTP服務器進程可同時為多個客戶進程提供服務。FTP 的服務器進程由兩大部分組成:一個主進程,負責接受新的請求;另外有若干個從屬進程,負責處理單個請求。主進程的工作步驟:1)打開熟知端口(端口號為 21),使客戶進程能夠連接上。2)等待客戶進程發(fā)出連接請求。3)啟動從屬進程來處理客戶進程發(fā)來的請求。從屬進程對客戶進程的請求處理完畢后即終止,但從屬進程在運行期間根據需要還可能創(chuàng)建其他一些子進程。4)回到等待狀態(tài),繼續(xù)接受其他客戶進程發(fā)來的請求。主進程與從屬進程的處理

11、是并發(fā)地進行。FTP使用兩個TCP連接。控制連接在整個會話期間一直保持打開,F(xiàn)TP 客戶發(fā)出的傳送請求通過控制連接發(fā)送給服務器端的控制進程,但控制連接不用來傳送文件。實際用于傳輸文件的是“數據連接”。服務器端的控制進程在接收到 FTP 客戶發(fā)送來的文件傳輸請求后就創(chuàng)建“數據傳送進程”和“數據連接”,用來連接客戶端和服務器端的數據傳送進程。數據傳送進程實際完成文件的傳送,在傳送完畢后關閉“數據傳送連接”并結束運行。3、 假定一個超鏈從一個互聯(lián)網文檔鏈接到另一個互聯(lián)網文檔時,由于互聯(lián)網文檔上出現(xiàn)了差錯而使得超鏈出現(xiàn)一個無效的計算機名字。這時瀏覽器將向用戶報告什么?答:404 Not Found。4

12、、 假定要從已知的URL獲得一個互聯(lián)網文檔。若該互聯(lián)網服務器的IP地址開始時并不知道。試問:除 HTTP外,還需要什么應用層協(xié)議和傳輸層協(xié)議?答:應用層協(xié)議需要的是DNS。運輸層協(xié)議需要的是UDP(DNS)使用和TCP(HTTP使用)。5、 當使用鼠標點擊一個互聯(lián)網文檔時,若該文檔除了有文本外,還有一個本地.gif圖像和兩個遠地.gif圖像。試問需要使用哪個應用程序,以及需要建立幾次UDP連接和幾次TCP連接?答:若使用HTTP/1.0,需要建立0次UDP連接,4次TCP連接。若使用HTTP/1.1,需要建立0次UDP連接,1次TCP連接。 6、 考慮一個電子商務網站需要保留每一個客

13、戶的購買記錄。描述如何使用Cookie機制來完成該功能。解:步驟如下:(1)用戶第1次訪問電子商務網站時,服務器在HTTP響應報文中的cookie首部行中加入一個新產生的用戶ID,并在服務器的后端數據庫中建立相應記錄。(2)在用戶主機中產生Cookie文件,由用戶瀏覽器管理。 (3)用戶下一次訪問時,瀏覽器在其HTTP請求報文中的cookie首部行中引用服務器所分配的用戶ID,用戶的購買記錄會被記錄在后臺數據庫中。7、 假設域名為的主機,由于重啟動的原因兩次向本地DNS服務器查詢域名為的IP地址。請說明域名轉換的過程。解:對主機的第一次請求,域名轉換過程如下:(1)主機作為客戶機向本

14、地域名服務器發(fā)出DNS查詢報文,查詢域名為的主機的IP地址。(2)由于本地域名服務器所管理的緩存中沒有該域名,本地域名服務器以客戶身份繼續(xù)向頂級域名服務器查詢。(3)頂級域名服務器根據被查詢域名中的abc,將下屬的權威域名服務器的IP地址返回給本地域名服務器。然后,本地域名服務器直接向權威域名服務器進行查詢。(4)權威域名服務器將所查到的IP地址返回給本地域名服務器。(5)本地域名服務器將查到的IP地址告知主機,同時在本地域名服務器中緩存下來。對主機的第二次請求,域名轉換過程如下:(1)主機向本地域名服務器提出對的域名解析請求。(2)本地域名服務器從緩存中發(fā)現(xiàn)有該域名的記錄。(3)本地域名服務

15、器取出該記錄,并將對應的IP地址告知主機。8、 假設在Internet上有一臺FTP服務器,其名稱為,IP地址為34,F(xiàn)TP服務器進程在默認端口守候并支持匿名訪問(用戶名:anonymous,口令:guest)。如果某個用戶直接用服務器名稱訪問該FTP服務器,并從該服務器下載文件File1和File2,請給出FTP客戶進程與FTP服務器進程之間的交互過程。解:交互過程大致如下:(1)FTP客戶進程訪問FTP服務器,首先要完成對該服務器域名的解析,最終獲得該服務器的IP地址34;(2)FTP的客戶進程與服務器進程之間使用TCP建立起一條控制連接,并經過

16、它傳送包括用戶名和口令在內的各種FTP命令;(3)控制連接建立之后,客戶進程和服務器進程之間使用TCP建立一條數據連接,通過該數據連接進行文件File1的傳輸;(4)當文件File1傳輸完成之后,客戶進程與服務器進程釋放數據連接。(5)客戶進程和服務器進程之間使用TCP建立一條數據連接,通過該數據連接進行文件File2的傳輸;(6)當文件File2傳輸完成之后,客戶進程與服務器進程分別釋放數據連接和控制連接。9、 假定在瀏覽器上點擊一個URL,但這個URL的IP地址以前并沒有緩存在本地主機上。因此需要用DNS自動查找和解析。假定要解析到所要找的URL的IP地址共經過n個DNS服務器,所經過的時

17、間分別是RTT1, RTT2,RTTn。假定從要找的網頁上只需要讀取一個很小的圖片(即忽略這個小圖片的傳輸時間)。從本地豬寄到這個網頁的往返時間是RTTw。試問從點擊這個URL開始,一直到本地主機的屏幕上出現(xiàn)所讀取的小圖片,一共需要經過多少時間?解:解析IP地址需要時間是:RTT1+RTT2+RTTn。建立TCP連接和請求萬維網文檔需要2RTTw。10、 上題中,假定同一臺服務器的HTML文件中又鏈接了三個非常小的對象。若忽略這些對象的發(fā)送時間,試計算客戶點擊讀取這些對象所需的時間。(1)沒有并行TCP連接的非持續(xù)HTTP;(2)使用并行TCP連接的非持續(xù)HTTP;(3)流水線方式的持續(xù)HTT

18、P。解:(1)所需時間=RTT1+RTT2+RTTn+8RTTw。(2)所需時間=RTT1+RTT2+RTTn+4RTTw。(3)所需時間=RTT1+RTT2+RTTn+3RTTw。11、 試簡述SMTP通信的三個階段的過程。答:1)連接建立:連接是在發(fā)送主機的 SMTP 客戶和接收主機的 SMTP 服務器之間建立的。SMTP不使用中間的郵件服務器。2)郵件傳送。3)連接釋放:郵件發(fā)送完畢后,SMTP 應釋放 TCP 連接。第三章 運輸層一、選擇題1下列關于TCP和UDP的描述正確的是 C 。ATCP和UDP均是面向連接的BTCP和UDP均是無連接的CTCP是面向連接的,UDP是無連接的DUD

19、P是面向連接的,TCP是無連接的2TCP和UDP協(xié)議使用了16位來表示端口號,其中最常用的應用程序的端口號稱為熟知端口,其數值范圍是 C 。A0-127 B0-255 C0-1023 D0-65535 3提供可靠的端一端通信服務的協(xié)議是 C 。AIP BUDP CTCP DX25 4在下面信息中, B 包含在TCP頭中而不包含在UDP頭中。A目標端口號 B順序號 C發(fā)送端口號 D校驗和5通信子網不包括 C 。A物理層 B數據鏈路層 C傳輸層 D網絡層6關于TCP和UDP端口,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ATCP和UDP分別擁有自己的端口號,二者互不干擾,可以共存于同一臺主機 BTCP和UDP分別

20、擁有自己的端口號,但二者不能共存于同一臺主機 CTCP和UDP的端口號沒有本質區(qū)別,二者互不干擾,可以共存于同一臺主機 DTCP和UDP的端口號沒有本質區(qū)別,但二者相互干擾,不能共存于同一臺主機7運輸層向它上面的 D 提供通信服務。A物理層 B數據鏈路層 C網絡層 D應用層 8TCP軟件可以提供個 C 不同端口。A28 B210 C216 D232 9關于無連接的通信,下面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C 。A由于為每一個分組獨立地建立和釋放邏輯連接,所以無連接的通信不適合傳送大量的數據B由于通信對方和通信線路都是預設的,所以在通信過程中無須任何有關連接的操作C目標的地址信息被加在每個發(fā)送的分組上D無連接

21、的通信協(xié)議UDP不能運行在電路交換或租用專線網絡上10端到端通信作用于 C 之間。A機器 B網絡 C進程 D設備 11三次握手機制用于解決 A 問題。A網絡中出現(xiàn)重復請求報文 B網絡中出現(xiàn)大量請求報文C網絡中無請求報文 D網絡中出現(xiàn)大量確認報文12在滑動窗口機制中,發(fā)送窗口中的報文可能的狀態(tài)不包括 D 。A已發(fā)送但尚未確定 B未發(fā)送但可以連續(xù)發(fā)送C已發(fā)送且已得到確認 D未發(fā)送但已得到確認13 C 層監(jiān)視源站到目的站的差錯控制和流量控制。A物理 B數據鏈路 C傳輸 D網絡 14停-等是一種 C 技術。A線協(xié)調 B流控 C差錯控制 D會話管理 15滑動窗口是一種 C 技術。A線協(xié)調 B流控 C差錯

22、控制 D會話管理 16計算機網絡最本質的活動是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主機之間的 C 。A數據交換 B網絡連接 C進程通信 D網絡服務 17下面關于源端口地址和目標端口地址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C 。A在TCP/UDP報文中,源端口地址和目標端口地址是不能相同的B在TCP/UDP報文中,源端口地址和目標端口地址是可以相同的,用來表示發(fā)回給自己的數據 C在TCP/UDP報文中,源端口地址和目標端口地址是可以相同的,因為雖然端口地址一樣,但其所在的主機是不同的D以上描述均不正確18在TCPIP網絡上,用來標識主機和在主機上的應用程序的是 D 。A端口號主機地址 B主機地址IP地址 CIP地址主機地址 D

23、IP地址端口號19下列關于TCP和UDP的描述正確的是 C 。ATCP和UDP都是無連接的BTCP是無連接的,UDP是面向連接的CTCP適用于可靠性較差的廣域網,UDP適用于可靠性較高的局域網DTCP適用于可靠性較高的局域網,UDP適用于可靠性較差的廣域網20在UDP報文中,偽首部的作用是 B 。A數據對齊 B計算校驗和 C數據加密 D填充數據21在下列關于UDP的陳述中正確的是 D 。AUDP使用TCP傳輸協(xié)議 B給出數據的按序投遞C不允許多路復用 D提供普通用戶可直接使用的數據報服務22UDP數據報頭部不包括 D 。AUDP源端口號 BUDP檢驗和CUDP目的端口號 DUDP數據報頭部長度

24、23下列說法哪項是錯誤的 C 。A用戶數據報協(xié)議UDP提供了面向非連接的,不可靠的傳輸服務。 B由于UDP是面向非連接的,因此它可以將數據直接封裝在IP數據報中進行發(fā)送。C在應用程序利用UDP協(xié)議傳輸數據之前,首先需要建立一條到達主機的UDP連接。D當一個連接建立時,連接的每一端分配一塊緩沖區(qū)來存儲接收到的數據,并將緩沖區(qū)的尺寸發(fā)送給另一端。24在Internet上播放視頻,要降低傳輸延遲,應使用 C 。AUDP協(xié)議的低開銷特性 BTCP協(xié)議的低開銷特性 CUDP協(xié)議的高開銷特性 DTCP協(xié)議的高開銷特性25TCP是一個面向連接的協(xié)議,它提供連接的功能是 A 的。A全雙工 B半雙工 C單工 D

25、單方向26在TCP數據段的布局格式中,頭開始的固定格式長度是 A 。A20字節(jié) B24字節(jié) C32字節(jié) D36字節(jié)27在TCP協(xié)議中,建立連接需要經過 C 階段。A直接握于 B2次握手 C3次握手 D4次握手28TCP采用滑動窗口機制可對網絡進行擁塞控制,在慢開始過程中4次成功發(fā)送報文段后,擁塞窗口的大小為 D 。A4 B8 C9 D16 29主機甲與主機乙之間已建立一個TCP連接,主機甲向主機乙發(fā)送了兩個連續(xù)的TCP段,分別包含300字節(jié)和500字節(jié)的有效載荷,第個段的序列號為200,主機乙正確接收兩個段后,發(fā)送給主機甲的確認序列號是 D 。A500 B700 C800 D1000 30一個

26、TCP連接總是以1KB的最大段長發(fā)送TCP段,發(fā)送方有足夠的數據要發(fā)送。當擁塞窗口為16KB時發(fā)送了超時,如果用慢開始算法,接下來的4個RTT(往返時間)時間內的TCP段的傳輸是成功的,那么當第4個RTT時間內發(fā)送的所有TCP段都得到肯定應答時,擁塞窗口大小是 C 。A7 KB B8 KB C9 KB D16 KB 31在TCP協(xié)議中,發(fā)送方的窗口大小決定于 C 。A僅接收方允許的窗口 B接收方允許的窗口和發(fā)送方允許的窗口C接收方允許的窗口和擁塞窗口 D發(fā)送方允許的窗口和擁塞窗口32TCP報文中,若序號從1開始,確認號為1000表示 A 。A已收到999字節(jié) B已收到1000字節(jié)C報文段999

27、已收到 D報文段l000已收到33TCP報文包括兩個部分,他們是 C 。A源地址和數據 B目的地址和數據 C頭部和數據 D序號和數據 34對滑動窗口流控方法,當幀發(fā)送后,發(fā)送器窗口大小 D 。A增加 B減少 C加倍 D保持不變 35發(fā)送端滑動窗口大小為15,頭15幀已發(fā)送,接收到的第1個ACK為ack15,則表明接收端已接收的幀為 B 。A第15個幀 B第14個幀 C0到15個幀 D第0個幀 36在TCP協(xié)議中,終止連接需要經過 D 階段。A直接握手 B2次握手 C3次握手 D4次握手37TCP使用三次握手協(xié)議來建立連接,握手的第一個報文段是由碼位字段的 A 位被置為1來識別,表示請求連接。A

28、SYN BACK CPSH DFIN 38TCP使用三次握手協(xié)議來建立連接,第一個報文段碼字段的 B 位和SYN位被置為1,指示對第一個報文的確認。ASYN BACK CPSH DFIN 39當一個應用程序通知TCP數據已傳送完畢時,TCP將單項地關閉這個程序,報文段碼位字段的 D 位均被置1,指示發(fā)方已發(fā)送完數據。ASYN BACK CPSH DFIN 40TCP協(xié)議為了實現(xiàn)可靠的服務,采用超時重傳和累計確認技術,并規(guī)定,確認號為 B 。A上一個已接收的報文段的末字節(jié)序號B下一個希望接收的報文段的首字節(jié)序號 C下一個將要發(fā)送的報文段的末字節(jié)序號D下一個將要發(fā)送的報文段的首字節(jié)序號 二、問答題

29、1、 當應用程序使用面向連接的TCP和無連接的IP時,這種傳輸是面向連接的還是面向無連接的?答:都是。這要在不同層次來看,在運輸層是面向連接的,在網絡層則是無連接的。2、 試舉例說明有些應用程序愿意采用不可靠的UDP,而不用采用可靠的TCP。答:VOIP:由于語音信息具有一定的冗余度,人耳對VOIP數據報損失由一定的承受度,但對傳輸時延的變化較敏感。有差錯的UDP數據報在接收端被直接拋棄,TCP數據報出錯則會引起重傳,可能帶來較大的時延擾動。因此VOIP寧可采用不可靠的UDP,而不愿意采用可靠的TCP。3、 接收方收到有差錯的UDP用戶數據報時應如何處理?答:丟棄4、 如果應用程序愿意使用UD

30、P來完成可靠的傳輸,這可能嗎?請說明理由答:可能,但應用程序中必須額外提供與TCP相同的功能。5、 為什么說UDP是面向報文的,而TCP是面向字節(jié)流的?答:發(fā)送方 UDP 對應用程序交下來的報文,在添加首部后就向下交付 IP 層。UDP 對應用層交下來的報文,既不合并,也不拆分,而是保留這些報文的邊界。接收方 UDP 對 IP 層交上來的 UDP 用戶數據報,在去除首部后就原封不動地交付上層的應用進程,一次交付一個完整的報文。發(fā)送方TCP對應用程序交下來的報文數據塊,視為無結構的字節(jié)流(無邊界約束,可分拆/合并),但維持各字節(jié)6、 端口的作用是什么?為什么端口要劃分為三種?答:端口的作用是對T

31、CP/IP體系的應用進程進行統(tǒng)一的標志,使運行不同操作系統(tǒng)的計算機的應用進程能夠互相通信。熟知端口,數值一般為01023.標記常規(guī)的服務進程;登記端口號,數值為102449151,標記沒有熟知端口號的非常規(guī)的服務進程;7、 試說明運輸層中偽首部的作用。答:用于計算運輸層數據報校驗和。8、 某個應用進程使用運輸層的用戶數據報UDP,然而繼續(xù)向下交給IP層后,又封裝成IP數據報。既然都是數據報,可否跳過UDP而直接交給IP層?哪些功能UDP提供了但IP沒提提供?答:不可跳過UDP而直接交給IP層IP數據報IP報承擔主機尋址,提供報頭檢錯;只能找到目的主機而無法找到目的進程。UDP提供對應用進程的復

32、用和分用功能,以及提供對數據差分的差錯檢驗。9、 一個應用程序用UDP,到IP層把數據報在劃分為4個數據報片發(fā)送出去,結果前兩個數據報片丟失,后兩個到達目的站。過了一段時間應用程序重傳UDP,而IP層仍然劃分為4個數據報片來傳送。結果這次前兩個到達目的站而后兩個丟失。試問:在目的站能否將這兩次傳輸的4個數據報片組裝成完整的數據報?假定目的站第一次收到的后兩個數據報片仍然保存在目的站的緩存中。答:不行重傳時,IP數據報的標識字段會有另一個標識符。僅當標識符相同的IP數據報片才能組裝成一個IP數據報。前兩個IP數據報片的標識符與后兩個IP數據報片的標識符不同,因此不能組裝成一個IP數據報。10、

33、一個UDP用戶數據的數據字段為8192季節(jié)。在數據鏈路層要使用以太網來傳送。試問應當劃分為幾個IP數據報片?說明每一個IP數據報字段長度和片偏移字段的值。答:6個。數據字段的長度:前5個是1480字節(jié),最后一個是800字節(jié)。片偏移字段的值分別是:0,1480,2960,4440,5920和7400.11、 一UDP用戶數據報的首部十六進制表示是:06 32 00 45 00 1C E2 17.試求源端口、目的端口、用戶數據報的總長度、數據部分長度。這個用戶數據報是從客戶發(fā)送給服務器發(fā)送給客戶?使用UDP的這個服務器程序是什么?解:源端口是0 X0632=1586,目的端口是0 X0045=69

34、,UDP 用戶數據報總長度是0X001C=28B,數據部分長度是28-8=20B。因為目的端口號69<1023,是熟知端口,所以此UDP用戶數據報是從客戶發(fā)給服務器。服務器程序是TFTP。12、 在停止等待協(xié)議中如果不使用編號是否可行?為什么?答:分組和確認分組都必須進行編號,才能明確哪個分組得到了確認。13、 主機A向主機B發(fā)送一個很長的文件,其長度為L字節(jié)。假定TCP使用的MSS有1460字節(jié)。(1)在TCP的序號不重復使用的條件下,L的最大值是多少?(2)假定使用上面計算出文件長度,而運輸層、網絡層和數據鏈路層所使用的首部開銷共66字節(jié),鏈路的數據率為10Mbps/s,試求這個文件

35、所需的最短發(fā)送時間。解:(1)因為TCP協(xié)議的序號為32位,所以L的最大值是232 = 4GB。(2)需要分成的TCP報文段數目為X = LMAX / 1460 = 則發(fā)送的總字節(jié)數為原始數據,加上所傳輸報文段的首部(不考慮連接建立階段,僅考慮數據的傳輸所花費的時間)N = L + 66 * X = 232 + 66 * 232/1460發(fā)送N字節(jié)需時間為:N×8/(10×106)。14、 主機A向主機B連續(xù)發(fā)送了兩個TCP報文段,其序號分別為70和100。試問:(1)第一個報文段攜帶了多少個字節(jié)的數據?(2)主機B收到第一個報文段后發(fā)回的確認中的確認號應當是多少?(3)如

36、果主機B收到第二個報文段后發(fā)回的確認中的確認號是180,試問A發(fā)送的第二個報文段中的數據有多少字節(jié)?(4)如果A發(fā)送的第一個報文段丟失了,但第二個報文段到達了B。B在第二個報文段到達后向A發(fā)送確認。試問這個確認號應為多少?確認號是已經正確接收了多少,序號是將要發(fā)送的首部解:(1)第一個報文段的數據序號是70到99,共30字節(jié)的數據。(2)確認號應為100。(3)80字節(jié)。(4)70 。15、 一個TCP報文段的數據部分最多有多少個字節(jié)?為什么?如果用戶要傳送的數據的字節(jié)長度超過TCP報文字段中的序號字段可能編出的最大序號,問還能否用TCP來傳送?答:因為TCP報文段的數據部分加上TCP首部的2

37、0字節(jié),再加上IP首部的20字節(jié),正好是IP數據報的最大長度65535。所以TCP報文段的數據部分最多有65535-40=65495個字節(jié)。可以使用TCP協(xié)議來傳送,因為序號字段編號到最大值,又重新開始從0開始編號。16、 主機A向主機B發(fā)送TCP報文段,首部中的源端口是m而目的端口是n。當B向A發(fā)送回信時,其TCP報文段的首部中源端口和目的端口分別是什么?答:分別是n和m。17、 設TCP的ssthresh的初始值為8(單位為報文段)。當擁塞窗口上升到12時網絡發(fā)生了超時,TCP使用慢開始和擁塞避免。試分別求出第1次到第15次傳輸的各擁塞窗口大小。你能說明擁塞控制窗口每一次變化的原因嗎?答:

38、擁塞窗口大小分別為:1,2,4,8,9,10,11,12,1,2,4,6,7,8,9.18、 假定TCP 使用兩次握手替代三次握手來建立連接。那么現(xiàn)在是否可能產生死鎖?請給出例子來說明你的答案。解:我們知道,3 次握手完成兩個重要功能,既要雙方做好發(fā)送數據的準備工作,也要允許雙方就初始序列號進行協(xié)商,這個序列號在握手過程中被發(fā)送與確認?,F(xiàn)在把3次握手改成2次握手,死鎖是可能發(fā)生的。例如,A和B 通信。設A 給B發(fā)送一個建立連接的請求分組,B收到了這個分組,并發(fā)送了ACK分組。按照2次握手的約定,B認為次連接已經建立了,可以開始發(fā)送數據分組了。但是,A在B的ACK分組丟失的情況下,不知道B是否已

39、準備好,不知道B建議的序號,也不知道B是否同意A建議的序號,甚至懷疑B是否收到A發(fā)送的連接請求分組。因而,A認為次連接未建立,忽略B發(fā)來的任何分組,只等待接收連接確認分組ACK。而B在發(fā)出的分組超時后,又重復發(fā)送同樣的分組。這樣就形成了死鎖。19、 為什么在TCP首部中有一個首部長度字段,而UDP的首部中就沒有這個這個字段?答:TCP首部除固定長度部分外,還有選項,因此TCP首部長度是可變的。UDP首部長度是固定的。20、 在使用TCP傳送數據時,如果有一個確認報文段丟失了,也不一定會引起與該確認報文段對應的數據的重傳。試說明理由。答:還未重傳就收到了對更高序號的確認。21、 設TCP使用的最

40、大窗口為65535字節(jié),而傳輸信道不產生差錯,帶寬也不受限制。若報文段的平均往返時延為20ms,問所能得到的最大吞吐量是多少?答:在發(fā)送時延可忽略的情況下,最大數據率=最大窗口*8/平均往返時間=26.2Mb/s。22、 解釋為什么突然釋放運輸連接就可能會丟失用戶數據,而使用TCP的連接釋放方法就可保證不丟失數據。答:當主機1和主機2之間連接建立后,主機1發(fā)送了一個TCP數據段并正確抵達主機2,接著主機1發(fā)送另一個TCP數據段,這次很不幸,主機2在收到第二個TCP數據段之前發(fā)出了釋放連接請求,如果就這樣突然釋放連接,顯然主機1發(fā)送的第二個TCP報文段會丟失。而使用TCP的連接釋放方法,主機2發(fā)

41、出了釋放連接的請求,那么即使收到主機1的確認后,只會釋放主機2到主機1方向的連接,即主機2不再向主機1發(fā)送數據,而仍然可接受主機1發(fā)來的數據,所以可保證不丟失數據。23、 簡述TCP服務器端套接字的實現(xiàn)流程。答:基于TCP(面向連接)的socket編程,分為服務器端和客戶端。服務器端的流程如下:(1)創(chuàng)建套接字(socket);(2)將套接字綁定到一個本地地址和端口上(bind);(3)將套接字設為監(jiān)聽模式,準備接收客戶端請求(listen);(4)等待客戶請求到來;當請求到來后,接受連接請求,返回一個新的對應于此次連接的套接字(accept);(5)用返回的套接字和客戶端進行通信(send/

42、recv);(6)返回,等待另一個客戶請求;(7)關閉套接字。另:客戶端的流程可簡述如下:(1)創(chuàng)建套接字(socket);(2)向服務器發(fā)出連接請求(connect);(3)和服務器端進行通信(send/recv);(4)關閉套接字。24、 簡述TCP可靠數據傳輸的過程(即可靠傳輸機制或原理)。答:TCP 采用了序列號、確認、滑動窗口協(xié)議等機制來保證可靠的數據傳輸。首先,TCP 要為所發(fā)送的每一個分段加上序列號,保證每一個分段能被接收方接收,并只被正確地接收一次。其次,TCP 采用具有重傳功能的積極確認技術作為可靠數據流傳輸服務的基礎。這里,"確認"是指接收端在正確收到分

43、段之后向發(fā)送端回送一個確認(ACK)信息。發(fā)送方將每個已發(fā)送的分段備份在自己的發(fā)送緩沖區(qū)里,而且在收到相應的確認之前是不會丟棄所保存的分段的。"積極"是指發(fā)送方在每一個分段發(fā)送完畢的同時啟動一個定時器,假如定時器的定時期滿而關于分段的確認信息尚未到達,則發(fā)送方認為該分段已丟失并主動重發(fā)。為了避免由于網絡延遲引起遲到的確認和重復的確認,TCP 規(guī)定在確認信息中捎帶一個分段的序號,使接收方能正確地將分段與確認聯(lián)系起來。第三,采用可變長的滑動窗口協(xié)議進行流量控制,以防止由于發(fā)送端與接收端之間的不匹配而引起數據丟失。TCP 采用可變長的滑動窗口,使得發(fā)送端與接收端可根據自己的CPU

44、和數據緩存資源對數據發(fā)送和接收能力作出動態(tài)調整,從而靈活性更強,也更合理。25、 在TCP的擁塞控制中,什么是慢開始、擁塞避免、快重傳和快恢復算法?這里每一種算法各起什么作用?“加增倍減”的“乘法減少”和“加法增大”各用在什么情況下?答:慢開始:在主機剛剛開始發(fā)送報文段時,先將擁塞窗口 cwnd 設置為一個最大報文段 MSS 的數值,同時設置慢開始閾值ssthresh為某個值(比如64KB或16個MSS)。在每收到一個新的報文段的確認后,將擁塞窗口增加至多一個 MSS 的數值。用這樣的方法逐步增大發(fā)送端的擁塞窗口 cwnd,可以使分組注入到網絡的速率更加合理。擁塞避免:當擁塞窗口值大于ssth

45、resh時,停止使用慢開始算法而改用擁塞避免算法。擁塞避免算法使發(fā)送端的擁塞窗口每經過一個往返時延RTT就增加一個MSS的大小。快重傳算法規(guī)定,發(fā)送端只要一連收到三個重復的 ACK 即可斷定有分組丟失了,就應立即重傳丟失的報文段而不必繼續(xù)等待為該報文段設置的重傳計時器的超時??旎謴退惴ǎ海?) 當發(fā)送端收到連續(xù)三個重復的 ACK 時,就重新設置慢開始門限 ssthresh。(2) 與慢開始不同之處是擁塞窗口 cwnd 不是設置為 1,而是設置為 ssthresh + 3 *MSS。(3) 若收到的重復的 ACK 為 n 個(n > 3),則將 cwnd 設置為 ssthresh + n

46、* MSS。(4) 若發(fā)送窗口值還容許發(fā)送報文段,就按擁塞避免算法繼續(xù)發(fā)送報文段。(5) 若收到了確認新的報文段的 ACK,就將 cwnd 縮小到 ssthresh?!俺朔p小”是指不論在慢開始階段還是擁塞避免階段,只要出現(xiàn)一次超時(即出現(xiàn)一次網絡擁塞),就把慢開始門限值 ssthresh 設置為當前的擁塞窗口值的一半。當網絡頻繁出現(xiàn)擁塞時,ssthresh 值就下降得很快,以大大減少注入到網絡中的分組數。“加法增大”是指執(zhí)行擁塞避免算法后,當收到對所有報文段的確認就將擁塞窗口 cwnd增加一個 MSS 大小,使擁塞窗口緩慢增大,以防止網絡過早出現(xiàn)擁塞。26、 請作圖說明TCP三次握手的過程。

47、27、 當TCP連接初始化時,把擁塞窗口cwnd置為1,慢開始門限的初始值設置為16。假設當擁塞窗口值為24時,發(fā)生擁塞。試運用慢開始和擁塞避免算法畫出擁塞窗口值與傳輸輪次的關系曲線。28、 當TCP連接初始化時,把擁塞窗口cwnd置為1,慢開始門限的初始值設置為16。假設當擁塞窗口值為24時,發(fā)送方連續(xù)收到3個重復的確認報文段。試運用慢開始、擁塞避免、快重傳和快恢復算法畫出擁塞窗口值與傳輸輪次的關系曲線。29、 TCP的擁塞窗口cwnd大小與傳輸輪次n的關系如下所示:cwnd  n 1 1 2 2 4 3 8 4 16 5 32 6 33 7 34 8 35 9 36 10 37

48、11 38 12 39 13 cwnd  n 40 14 41 15 42 16 21 17 22 18 23 19 24 20 25 21 26 22 1 23 2 24 4 25 8 26 (1)試畫出如圖5-25所示的擁塞窗口與傳輸輪次的關系曲線。(2)指明TCP工作在慢開始階段的時間間隔。(3)指明TCP工作在擁塞避免階段的時間間隔。(4)在第16輪次和第22輪次之后發(fā)送方是通過收到三個重復的確認還是通過超市檢測到丟失了報文段?(5)在第1輪次,第18輪次和第24輪次發(fā)送時,門限ssthresh分別被設置為多大?(6)在第幾輪次發(fā)送出第70個報文段?(7)假定在第26輪次之后

49、收到了三個重復的確認,因而檢測出了報文段的丟失,那么擁塞窗口cwnd和門限ssthresh應設置為多大?答:(1)擁塞窗口與傳輸輪次的關系曲線。(2) 慢開始時間間隔:【1,6】和【23,26】(3) 擁塞避免時間間隔:【6,16】和【17,22】(4) 在第16輪次之后發(fā)送方通過收到三個重復的確認檢測到丟失的報文段。在第22輪次之后發(fā)送方是通過超時檢測到丟失的報文段。(5) 在第1輪次發(fā)送時,門限ssthresh被設置為32在第18輪次發(fā)送時,門限ssthresh被設置為發(fā)生擁塞時的一半,即21.在第24輪次發(fā)送時,門限ssthresh是第18輪次發(fā)送時設置的21(6) 第70報文段在第7輪

50、次發(fā)送出。(7) 擁塞窗口cwnd和門限ssthresh應設置為8的一半,即4。第四章 網絡層一、選擇題(1) 應用程序PING 發(fā)出的是 C 報文。A、TCP 請求報文。B、TCP 應答報文。C、ICMP 請求報文。D、ICMP 應答報文。(2) 小于 C 的TCP/UDP端口號已保留與現(xiàn)有服務一一對應,此數字以上的端口號可自由分配。A、199B、100C、1024D、2048(3) 當一臺主機從一個網絡移到另一個網絡時,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B 。A、必須改變它的IP 地址和MAC 地址B、必須改變它的IP 地址,但不需改動MAC 地址C、必須改變它的MAC 地址,但不需改動IP 地址D、MA

51、C 地址、IP 地址都不需改動(4) 路由器的數據連路層收到報文的MTU 大于該路由器將要發(fā)出接口的最大MTU 時,采取的策略是 B 。A、丟掉該分組B、將該分組分片C、向源路由器發(fā)出請求,減小其分組大小D、直接轉發(fā)該分組(5) 當路由器接收的IP 報文的TTL 值等于0 時,采取的策略是 A 。A、丟掉該分組B、將該分組分片C、轉發(fā)該分組D、以上答案均不對(6) 當路由器接收的報文的目的IP地址在路由器路由表中沒有對應的表項時,采取策略是 A 。A、丟掉該分組B、將該分組分片C、轉發(fā)該分組D、以上答案均不對(7) 在RIP 中metric 等于 D 為不可達。A、8B、9C、15D、16(8) RIP 是在 D 之上的一種路由協(xié)議。A、EthernetB、IPC、TCPD、UDP(9) 以下屬于正確的主機的IP地址的是 B 。A、2B、11C、D、(10) 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