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全施工放樣_第1頁
最新最全施工放樣_第2頁
最新最全施工放樣_第3頁
最新最全施工放樣_第4頁
最新最全施工放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用全站儀進行工程施工放樣(路橋方向) 培 訓 教 材編寫: 王勁松廣東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第一部分:TOPCON GTS-312全站儀的使用一、儀器外觀和功能說明1.儀器外觀圖1:GTS-312全站儀外觀及各部件名稱2.面板上按鍵功能進入坐標測量模式鍵。進入距離測量模式鍵。ANG進入角度測量模式鍵。MENU進入主菜單測量模式鍵。ESC用于中斷正在進行的操作,退回到上一級菜單。POWER電源開關鍵 光標左右移動鍵 光標上下移動、翻屏鍵F1、F2、F3、F4軟功能鍵,分別對應顯示屏上相應位置顯示的命令。3.顯示屏上顯示符號的含義V豎盤讀數(shù) ;HR水平讀盤讀數(shù)(右向計數(shù));HL水平讀盤讀數(shù)(左向計數(shù));

2、HD水平距離;VD儀器望遠鏡至棱鏡間高差;SD斜距;*正在測距;N北坐標,相當于x;E東坐標,相當于y;Z天頂方向坐標,相當于高程H。二、角度測量模式功能:按ANG鍵進入,可進行水平角、豎直角測量,傾斜改正開關設置。F1 OSET :設置水平讀數(shù)為。F2 HOLD :鎖定水平讀數(shù)。第1頁F3 HSET :設置任意大小的水平讀數(shù)。F4 P1: 進入第2頁。F1 TILT :設置傾斜改正開關。第2頁F2 REP : 復測法。F3 V% : 豎直角用百分數(shù)顯示。F4 P2: 進入第3頁。F1 H-BZ:儀器每轉動水平角90°時,是否要蜂鳴聲。F2 R/L :右向水平讀數(shù)HR/左向水平讀數(shù)H

3、L切換,一般用HR。第3頁 F3 CMPS :天頂距V/豎直角CMPS的切換,一般取V。F4 P3:進入第1頁。三、距離測量模式功能:先按 鍵進入,可進行水平角、豎直角、斜距、平距、高差測量及PSM、PPM、距離單位等設置。F1 MEAS:進行測量。F2 MODE:設置測量模式,F(xiàn)ine/coarse/tragcking (精測/粗測/跟蹤)。第1頁 F3 S/A: 設置棱鏡常數(shù)改正值(PSM)、大氣改正值(PPM)。F4 P1:進入第2頁。F1 OFSET:偏心測量方式。F2 SO:距離放樣測量方式。第2頁 F3 m/f/i:距離單位米/英尺/英寸的切換。F4 P2: 進入第1頁。四、坐標測

4、量模式功能:按進入,可進行坐標(N,E,H)、水平角、豎直角、斜距測量及PSM、PPM、距離單位等設置。F1 MEAS:進行測量。F2 MODE:設置測量模式,F(xiàn)ine/Coarse/Tracking。第1頁F3 S/A:設置棱鏡改正值(PSM),大氣改正值(PPM)常數(shù)。F4 P1:進入第2頁。F1 R.HT:輸入棱鏡高。F2 INS.HT:輸入儀器高。第2頁F3 OCC:輸入測站坐標。F4 P2:進入第3頁。F1 OFSET:偏心測量方式。第3 頁 F3 m/f/i: 距離單位米/英尺/ 英寸切換。F4 P3:進入第1頁。五、主菜單模式功能:按MENU進入,可進行數(shù)據(jù)采集、坐標放樣、程序執(zhí)

5、行、內存管理、參數(shù)設置等。 DATA COLLECT(數(shù)據(jù)采集)第1頁 LAY OUT(點的放樣) MEMORY MGR.(內存管理) PROGRAM(程序)第2頁 GRID FACTOR(坐標格網(wǎng)因子) ILLUMINATION(照明) PARAMETRERS(參數(shù)設置) 第3頁 CONTRAST ADJ.(顯示屏對比度調整) 1、 MEMORY MGR.(存儲管理) 1.FILE STATUS(顯示測量數(shù)據(jù)、坐標數(shù)據(jù)文件總數(shù))第1頁 2.SEARCH(查找測量數(shù)據(jù)、坐標數(shù)據(jù)、編碼庫) 3.FILE MAINTAIN(文件更名、查找數(shù)據(jù)、刪除文件) 4.COORD. INPUT(坐標數(shù)據(jù)文件

6、的數(shù)據(jù)輸入)第2頁 5.DELETE COORD.(刪除文件中的坐標數(shù)據(jù)) 6.PCODE INPUT(編碼數(shù)據(jù)輸入) 7.DATA TRANSFER(向微機發(fā)送數(shù)據(jù)、接收微機數(shù)據(jù)、設置通訊參數(shù)) 第3頁8.INITIALIZE(初始化數(shù)據(jù)文件) 2、 PROGRAM(程序) 1.REM(懸高測量)第1頁 2.MLM(對邊測量) 3.Z COORD.(設置測站點Z坐標) 4.AREA(計算面積)第2 頁 5.POINT TO LINE(相對于直線的目標點測量)。3、 PARAMETRERS(參數(shù)設置) 1.MINIMUM READING(最小讀數(shù)) 第1頁 2.AUTO POWER OFF(自

7、動關機) 3.TILT ON/OFF(垂直角和水平角傾斜改正) 第 2 頁ERROR CORRECTION(系統(tǒng)誤差改正。注:儀器檢校后必須進行此項設置)存儲管理菜單操作可參見圖2。圖2:存儲管理操作菜單六、全站儀的主要功能介紹² 說明:測量前,要進行如下設置按或,進入距離測量或坐標測量模式,再按第1頁的S/A(F3)。1 棱鏡常數(shù)PRISM的設置一般原配棱鏡設置為0,國產(chǎn)棱鏡設置為-30mm。(具體見說明書)。2 大氣改正值PPM的設置按“T-P”,分別在“TEMP.”和“PRES.” 欄,輸入測量時的氣溫、氣壓。(或者按照說明書中的公式計算出PPM值后,按“PPM”直接輸入)。3

8、 PSM、PPM設置后,在沒有新設置前,儀器將保存現(xiàn)有設置。(一)角度測量按ANG鍵,進入測角模式(開機后默認的模式),其水平角、豎直角的測量方法與經(jīng)緯儀操作方法基本相同。照準目標后,儀器即可顯示水平度盤讀數(shù)和豎直度盤讀數(shù)。(二)距離測量先按 鍵,進入測距模式,瞄準棱鏡后,按F1(MEAS),即可。(三)坐標測量 見圖3按鍵步驟:1、ANG鍵,進入測角模式,瞄準后視點A。2、HSET,輸入測站O至后視點的坐標方位角。3、鍵, 進入坐標測量模式。P1, 進入第2頁。 4、OCC,輸入測站坐標(X0,Y0,H0)。6、P1,進入第2頁。INS.HT: 輸入儀器高。圖3:坐標測量示意圖7、P1,進入

9、第2 頁。R.HT:輸入棱鏡高。8、瞄準待測量點B,按MEAS,得B點的(XB,YB,HB)。 (四)零星點的坐標放樣 見圖4按鍵步驟為:1、按MENU進入主菜單測量模式。2、按LAYOUT進入放樣程序,再按SKP略過選擇文件。圖4:點的坐標放樣示意圖3、按OOC.PT(F1),再按NEZ,輸入測站O點的坐標(x0,y0,H0);并在INS.HT一欄,輸入儀器高。4、按BACKSIGHT(F2),再按NE/AZ,輸入后視點A的坐標(xA, yA);若不知A點坐標而已知坐標方位角,則可再按AZ,在HR項輸入的值。瞄準A點,按YES。5、按LAYOUT(F3):輸入待放樣點B的坐標(xB,yB,H

10、B)及測桿單棱鏡的鏡高后,按ANGLE(F1)。使用水平制動和水平微動螺旋,使顯示的dHR=,即找到了OB方向,指揮持測桿單棱鏡者移動位置,使棱鏡位于OB方向上。 6、按DIST,進行測量,根據(jù)顯示的dHD來指揮持棱鏡者沿OB方向移動,若dHD為正,則向O點方向移動;反之若dHD為負,則向遠處移動,直至dHD=0時,立棱鏡點即為B點的平面位置。其所顯示的dZ值即為立棱鏡點處的填挖高度,正為挖,負為填。7、按NEXT放樣下一個點C。(五)TOPCON全站儀與電腦的數(shù)據(jù)通訊1、電腦中數(shù)據(jù)文件的上載(UPLOAD)(1) 在電腦上用文本編輯軟件(如Windows 附件的“寫字板”程序),輸入點的坐標

11、數(shù)據(jù),格式為“點名,Y,X,H”;保存類型為“文本文檔”。具體見圖5。(2)用“寫字板”程序打開文本格式的坐標數(shù)據(jù)文件,并打開T-COM程序,將坐標數(shù)據(jù)文件復制到T-COM的編輯欄中。(3)用通訊電纜將全站儀的“SIG”口與電腦的串口(如COM1)相連,按MENUMEMORY MGR.DATA TRANSFER,進入數(shù)據(jù)傳輸,先在“COMM. PARAMETER”(通訊參數(shù))中分別設置“PROTOCOL” (議協(xié))為“ACK/NAK”;“BAUD RATE”(波特率)為9600;“CHAR./PARITY”(校檢位)為“8/NONE”;“STOP BITS”(停止位)為“1”。圖5:編輯上載的

12、數(shù)據(jù)文件(4)點擊按鈕,出現(xiàn)“Current data are saved as:030624.pts”對話框時,點“OK”,出現(xiàn)如下圖6的通訊參數(shù)設置對話框。按全站儀上的相同配置進行設置并選擇“Read text file”后,點“GO”將剛保存的文件030624.pts打開,出現(xiàn)Point Details(點描述)對話框。 圖6:上載的數(shù)據(jù)文件(5)回到全站儀主菜單MENU中的MEMORY MGR.DATA TRANSFERLOAD DATACOORD. DATA 。用INPUT為上傳的坐標數(shù)據(jù)文件輸入一個文件名后,點“YES”使全站儀處于等待數(shù)據(jù)狀態(tài)(Waiting Data),再在電腦

13、Point Details對話框中點“OK”。注:可以直接在T-COM軟件編輯欄中按“點名,Y,X,H”的格式編輯待上載的坐標數(shù)據(jù)文件。2、全站儀中數(shù)據(jù)文件的下載(DOWNLOAD)同上載一樣,進行電纜連接和通訊參數(shù)的設置。點擊按鈕,設置通訊參數(shù)并選擇“Write text file”后,再在全站儀上選擇下載數(shù)據(jù)文件的類型(測量數(shù)據(jù)文件或坐標數(shù)據(jù)文件)。先在電腦上按“GO”,處于等待狀態(tài),再在全站儀上按“確定”,即可將全站儀中的數(shù)據(jù)下載至電腦。出現(xiàn)“Current data are saved as 03062501.gt6”及“是否轉換”時對話框時,點擊“Cancel”。點擊按鈕“”,將下載

14、的數(shù)據(jù)文件取名后保存。(保存時下載的測量數(shù)據(jù)文件及坐標數(shù)據(jù)文件均要加上擴展名gt6)。(六)批量點的坐標放樣1、放樣坐標數(shù)據(jù)文件的編輯及上載??刹捎靡韵聝煞N方法來實現(xiàn):(1)數(shù)據(jù)通訊方法。按TOPCON全站儀與電腦的數(shù)據(jù)通訊中“電腦中數(shù)據(jù)文件的上載(UPLOAD)”的方法將控制點及待放樣點的坐標數(shù)據(jù)文件(如:ZBSJWJ(坐標數(shù)據(jù)文件)上載至全站儀。(2)坐標輸入方法。按MENU鍵(進入主菜單模式)MEMORY MGR.(內存管理)P(翻頁)COORD. INPUT(坐標輸入)INPUT(建立一個文件名,如:ZBSJWJ(坐標數(shù)據(jù)文件)ENTER分別在PT#、N、E、Z欄輸入第一個點的點名、X

15、、Y、H輸入下一個點的點名、X、Y、H。2、實地放樣操作如圖7所示,要在控制點D3架儀后視D2點,來放樣點K0+040、K0+060、K0+080三點。(1)按MENU,進入主菜單模式,選擇LAYOUT(放樣)。(2)在“SELECT A FILE”中,用INPUT輸入或LIST選擇電腦上載的坐標數(shù)據(jù)文件名。(3)在“OCC.PT INPUT”中用INPUT輸入或LIST選擇測站點D3,并輸入INS.HT(儀器高)。(4)在“BACKSIGHT”中同樣輸入或選擇后視點的點號D2。 (5)瞄準后視點D2,按“YES”。(6)在“LAYOUT”中同樣輸入或選擇待放樣點號K0+040及棱鏡高,則計算

16、出要儀器旋轉的水平角值HR及平距HD。(7)按ANGLE,顯示目前望遠鏡方向與放樣方向之差dHR;按DIST,顯示目前立鏡點與放樣點間水平距離之差dHD。反復移動棱鏡,當dHR和dHD均為零時,立鏡點即為K0+040(8)按NEXT,放樣下一點。放樣操作菜單見下圖8。(七)數(shù)據(jù)采集(略)圖8:放樣操作菜單第二部分: 高等級公路中樁邊樁坐標計算方法一平面坐標系間的坐標轉換公式如圖,設有平面坐標系xoy和xoy(左手系x、x軸正向順時針旋轉90º為y、y軸正向);x軸與x軸間的夾角為(x軸正向順時針旋轉至x軸正向,范圍:003600)。設o點在xoy坐標系中的坐標為(xo,yo),則任一

17、點P在xoy坐標系中的坐標(x,y)與其在xoy坐標系中的坐標(x,y)的關系式為: 二公路中樁邊樁統(tǒng)一坐標的計算高等級公路中樁邊樁統(tǒng)一坐標的計算王 勁 松(廣東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土木系,廣東 廣州 510650)摘要:對位于直線、緩和曲線、圓曲線幾個公路基本平面線形上的點,進行了中樁、邊樁統(tǒng)一坐標的計算;并對一些復雜線形中要用到的非完整非對稱緩和曲線上點的坐標計算進行了分析。通過編程計算出各中樁邊樁坐標后,能便于全站儀、GPS RTK的坐標放樣。關鍵詞:中樁;邊樁;坐標轉換;統(tǒng)一坐標系;緩和曲線The calculation for unified coordinates of center-

18、stake& side-stake in advanced highwayWANG Jin-song (一)引言傳統(tǒng)的公路中樁測設,常以設計的交點(JD)為線路控制,用轉點延長法放樣直線段,用切線支距法或偏角法放樣曲線段;邊樁測設則是根據(jù)橫斷面圖上左、右邊樁距中樁的距離(、),在實地沿橫斷面方向進行丈量。隨著高等級公路特別是高速公路建設的興起,公路施工精度要求的提高以及全站儀、GPS等先進儀器的出現(xiàn),這種傳統(tǒng)方法由于存在放樣精度低、自動化程度低、現(xiàn)場測設不靈活(出現(xiàn)虛交,處理麻煩)等缺點,已越來越不能滿足現(xiàn)代公路建設的需要,遵照測繪法的有關規(guī)定,大中型建設工程項目的坐標系統(tǒng)應與國家坐標

19、系統(tǒng)一致或與國家坐標系統(tǒng)相聯(lián)系,故公路工程一般用光電導線或GPS測量方法建立線路統(tǒng)一坐標系,根據(jù)控制點坐標和中邊樁坐標,用“極坐標法”測設出各中邊樁。如何根據(jù)設計的線路交點(JD)的坐標和曲線元素,計算出各中邊樁在統(tǒng)一坐標系中的坐標,是本文要探討的問題。(二)中樁坐標計算任何復雜的公路平面線形都是由直線、緩和曲線、圓曲線幾個基本線形單元組成的。一般情況下在線路拐彎時多采用“完整對稱曲線”,所謂“完整”指第一緩和曲線和第二緩和曲線的起點(ZH或HZ)處的半徑為;所謂“對稱”指第一緩和曲線長和第二緩和曲線長相等。但在山區(qū)高速公路和互通立交匝道線形設計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非完整非對稱曲線”。根據(jù)各個局部

20、坐標系與線路統(tǒng)一坐標系的相互關系,可將各個局部坐標統(tǒng)一起來。下面分別敘述其實現(xiàn)過程。1直線上點的坐標計算如圖1 a) b) 所示,設xoy為線路統(tǒng)一坐標系,x-ZH-y為緩和曲線按切線支距法建立的局部坐標系,則JDi-1JDi直線段上任一中樁P的坐標為: (1)式(1)中(,)為交點JDi-1的設計坐標;,分別為P點、JDi-1點的設計里程;為JDi-1JDi坐標方位角,可由坐標反算而得。曲線起點(ZH或ZY),曲線終點(HZ或YZ)均是直線上點,其坐標可按式(1)來計算。2完整曲線上點的坐標計算如圖1 a),某公路曲線由完整的第一緩和曲線、半徑為R的圓曲線、完整的第二緩和曲線組成。(1)第一

21、緩和曲線及圓曲線上點的坐標計算當K點位于第一緩和曲線(ZHHY)上,按切線支距法公式有1: (2)當K點位于圓曲線(HYYH)上,有1: (3)其中有: (4)式(2)(3)(4)中,為切線角;為K點至ZHi點的設計里程之差,即曲線長;R、p、q為常量,分別表示圓曲線半徑,第一緩和曲線長、緩和曲線角()、內移值()、切線增值()。再由坐標系變換公式2可得: (5)式(5)中f為符號函數(shù),右轉取“+”,左轉取“-”(見圖1 b)。圖1 a) 直線第一緩和曲線圓曲線段點坐標計算(右轉) 圖1 b) 直線第一緩和曲線圓曲線段點坐標計算(左轉)(2)第二緩和曲線上點的坐標計算如圖2所示,當M點位于第二

22、緩和曲線(YHHZ)上,有1: (6) 式(6)中,為M點至HZ點的曲線長;R為圓曲線半徑,為第二緩和曲線長。再由坐標系變換公式可得: (7)式(7)中f為符號函數(shù),線路右轉時取“-”,左轉取“+”。(3)單圓曲線(ZYYZ)上點的坐標計算單圓曲線可看作是帶緩和曲線圓曲線的特例,即緩和曲線段長為零。令式(3)(4)中內移值p、切線增長q、第一緩和曲線長、緩和曲線角為零,計算出單圓曲線上各點的局部坐標后,由式(5)可得ZYYZ上各點的統(tǒng)一坐標。圖2 第二緩和曲線段點坐標計算(右轉) 圖3 非完整緩和曲線段點坐標計算(右轉)3非完整曲線上點的坐標計算如圖3所示,設非完整緩和曲線起點Q的坐標為(,)

23、,樁號,曲率半徑,切線沿前進方向的坐標方位角為;其終點Z的樁號,曲率半徑,則Z點至Q點曲線長。若>,則該曲線可看成是曲率半徑由到的緩和曲線去掉曲率半徑由到后的剩余部分。設N點為該曲線上一點,N點至Q點的曲線長為;O為對應完整緩和曲線的起點,Q點至O點的曲線長為,則由回旋型緩和曲線上任一點曲率半徑與曲線長成正比的性質3,有: 得: (8)設,則由緩和曲線的切線角公式及偏角法計算公式3知: (9) (10) (11)由圖3知: (12)則直線QO的坐標方位角為: (13)O點切線方向軸的坐標方位角為: (14)式(13)(14)中,f為符號函數(shù),線路右轉時,取“-”;線路左轉時,取“+”。故

24、O點坐標()為: (15) 將式(14)(15)代入坐標平移旋轉公式,得任一點N的坐標為: (16)式(16)中,(,)按式(2)計算,代入時用()替代;f為符號函數(shù),右轉取“+”左轉取“-”。(三)邊樁坐標計算有了中樁坐標(x,y)及其至左、右邊樁的距離dL、dR后,計算出中樁至左、右邊樁的坐標方位角AZL、AZR,則由式(17)、(18)得左、右邊樁坐標(,)、(,)。 (17) (18)1直線上點AZL、AZR的計算從圖1 a)b)知: (19)2第一緩和曲線及圓曲線段點AZL、AZR的計算如圖1 a)b)所示,有: (20)式(20)中,當K點位于第一緩和曲線上,按式(9)計算;當K點

25、位于圓曲線段,按式(4)計算。f為符號函數(shù),右轉取“+”,左轉取“-”。3第二緩和曲線段點AZL、AZR的計算如圖2所示,有: (21)式(21)中,按式計算;f為符號函數(shù),右轉取“-”,左轉取“+”。(四)算例如圖3設某高速公路立交匝道(右轉)的非完整緩和曲線段起點Q的樁號K8+249.527,曲率半徑RQ=5400m,切線沿前進方向的坐標方位角,坐標為(91412.164,79684.008);終點Z樁號K8+329.527,曲率半徑RZ=1800m。中樁K8+309.527到左、右邊樁的距離dL=18.75m,dR=26.50m,試計算K8+309.527的中、邊樁坐標。1完整緩和曲線起

26、點O的計算由公式(8)(15)計算得:, ,。2中樁坐標的計算由式(2)(14)(16)計算得:m,m; 軸的坐標方位角;,。3邊樁統(tǒng)一坐標的計算由式(9)(20)得: ,式(20)中Ai-1i即 軸的坐標方位角。再由式(17)(18)得,;,。(五)結束語通過坐標轉換的方法,在傳統(tǒng)測設的各個局部坐標系與線路統(tǒng)一坐標系間建立了紐帶,通過編程能實現(xiàn)各個中樁邊樁坐標的同步計算。對于復曲線、回頭曲線、喇叭形立交、水滴形立交等復雜線形,可將其分解成直線、非完整非對稱緩和曲線、圓曲線形式,再按文中的方法進行計算。用線路統(tǒng)一坐標進行放樣,測設靈活方便,不必在實地標定交點(JD)位置,這對于交點位于人無法到

27、達的地方(如山峰、深谷、河流、建筑物內),是十分方便的。應用中,以樁號L為引數(shù),建立包括中樁、邊樁、控制點在內的坐標數(shù)據(jù)文件。將坐標數(shù)據(jù)文件導入全站儀或GPS接收機,應用坐標放樣功能,便可實現(xiàn)中、邊樁的同時放樣。特別是GPS的RTK技術出現(xiàn)后,無需點間通視,大大提高了坐標放樣的工作效率,可基本達到中、邊樁放樣的自動化。參考文獻:1 宋文.公路施工測量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2 侯國富等.建筑工程測量M.北京:測繪出版社,1990.3 鐘孝順,聶讓.測量學M.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三公路中樁測設的局部極坐標法(1)以曲線起點(ZH或ZY)為原點,切線指向JD為x軸正向,再

28、順時針旋轉90°為y軸正向,建立切線支距法坐標系。(2)用切線支距法同樣的方法求出各中樁P在該坐標系中的坐標。見公式(2)(3)(4)。(注意:y坐標的正負符號。)(3)在ZH(或ZY)架儀,輸入測站點坐標(0,0),后視x軸正向,輸入方位角,測出一任意點ZD在該坐標系中的坐標。(4)在ZD點設站,后視ZH(或ZY)點,根據(jù)各中樁P的坐標用全站儀坐標放樣功能,放樣出各中樁。若使用經(jīng)緯儀,則可先用坐標反算公式,求出P點至ZD點的距離D及轉角(方位角之差),再進行撥角、量邊。第三部分: CASIO FX-4800P程序一程序名:HUAN QIE (緩切)1用途:該程序是“完整對稱帶緩和曲

29、線的圓曲線”的切線支距法詳細測設坐標計算程序。2程序數(shù)學模型:按切線支距法建立的緩和曲線局部坐標系。即以曲線起點或終點為坐標原點,切線方向為X軸正向,圓心方向為Y軸正向。3程序清單:A“ZH”:R:S“LS”:Lbl 1 L,B:Lbl 2C=Abs(L-A):D=RS:X=C-C5÷40D2+C9÷3456D4-C13÷599040D6+C17÷17542600D8Y=C3÷6D-C7÷336D3+C11÷42240D5-C15÷9676800D7+C19÷3530097000D9 Goto 1Lbl

30、3E=180(Abs(L-A)-S)÷R÷+180S÷(2R):P=S2÷24÷R-S4÷2688÷R3:Q=S÷2-S3÷240÷R2X=RsinE+QY=R-RcosE+PGoto 14程序說明:ZHZH點樁號(里程);R圓曲線半徑;LS緩和曲線長;L待測設樁的樁號(里程);B當待測設中樁位于緩和曲線段,則輸入“1”,當待測設中樁位于圓曲線段,則輸入“1”以外的數(shù)值。X切線支距法的X值;Y切線支距法的Y值。二程序名:ZHUAN HUAN (轉換)1用途:該程序是“兩平面坐標系間坐標轉換”的計

31、算程序。2程序數(shù)學模型:(略)3程序清單:C“X0”:E“Y0”:D“ANGLE”:F“SIGN” Lbl 0 A,BF1A=A:B=-B X=C+AcosD-BsinDY=E+BcosD+AsinDGoto 04程序說明:X0,Y0施工坐標系(A-O-B)的原點O在統(tǒng)一坐標系(x-o-y)中的坐標。ANGLE為統(tǒng)一坐標系的x軸順時針旋轉至施工坐標系的A軸的角值。SIGN為符號函數(shù),若輸入“1”時,則表明x-o-y為左手系,且A-O-B也為左手系;若輸入“1”之外值,則表明x-o-y為左手系,而A-O-B為右手系。A,B某點在施工坐標系中的縱、橫坐標。X,Y該點在相應統(tǒng)一坐標系中的縱、橫坐標。

32、第四部分:路橋類全站儀培訓班理論與實操習題集一 應知部分1在左轉的帶緩和曲線的圓曲線中樁測設中,設起點ZH樁號為K5+219.63,其坐標為(31574.163,62571.446),其切線方位角為,緩和曲線長為120m,圓曲線的半徑為1000m,試計算:(1)直線上中樁K5+160 、K5+180、K5+200 的坐標。(2)緩和曲線上中樁K5+260、K5+280 、K5+300的坐標。(3)圓曲線上中樁K5+340、K5+360、K5+380的坐標。(4)若將題目的“左轉”改為“右轉”,試計算直線上中樁K5+180、緩和曲線上中樁K5+300、圓曲線上中樁K5+340的坐標。部分參考答案

33、:左轉時,有:K5+180:x=31551.259 , y=62603.787K5+300:x=80.36417853 ,y=0.7209861767 ,x=31620.020,y=62505.446。K5+340:x=120.3261366 ,y=2.421637931 ,x=31641.728 , y=62471.850。2用CASIO fx-4800P或CASIO fx-4500PA編程計算器編制程序,使其實現(xiàn)以上計算功能。二應會部分1 輸入棱鏡常數(shù)PSM為-30mm,氣溫T為350C,氣壓P為760mmHg。2 將傾斜改正的X、Y均打開。3 將豎盤讀數(shù)V的顯示由目前的“望遠鏡水平時盤左

34、為900”改為“望遠鏡水平時盤左為00”(即顯示的V直接為豎直角。)4 將測量模式由目前的“精測(Fine)”改為“粗測(coarse)”,再改回“精測”。5 將距離單位由目前的“米”改為“英尺”,再改回“米”。6 在地面上任取2個點,為A和B,在B 點架全站儀,后視地面上任一點A,用“距離放樣方式(S.O)”在BA直線上找到一點,使其與B點的距離等于23.115m。7 在地面點上任意選3個點,分別為D1、D2、D3,在D2架儀,后視D1,用“測角模式”中的“盤左盤右取平均的方法”(測回法),測出所夾的水平角。然后在“距離測量模式”中,測出D2至D3的水平距離。8 在地面點上任意選3個點,分別

35、為D1、D2、D3,在D2架儀,后視D1,設D2的三維坐標為(1367.357,2568.854,58.348),D2至D1的坐標方位角為,用盤左測出D3點的三維坐標。9 在地面上任取2個點,為A和B,在B 點架全站儀,后視地面上任一點A,設B點的平面坐標為(3458.129,9761.275),坐標方位角,用“偏心測量方式(OFSET)”,測出一棵樹中心的平面坐標。10 在地面上任取2個點,為A和B,在B 點架全站儀,后視A點,設B點三維坐標為(1035.447,3316.815,52.617),坐標方位角,D點的三維坐標為(1038.000,3307.509,52.505),試放樣出點D的

36、平面位置及需填挖的深度。11 利用全站儀“面積測量”功能,測出地面上一個花池的平面面積。12 利用全站儀的“懸高測量”功能,測出某一棟建筑物的高度。13 利用全站儀的“對邊測量”功能,測出地面上兩點間的距離、高差。14 用全站儀的“坐標輸入”(COORD.INPUT)功能,在全站儀上建立一個“坐標數(shù)據(jù)文件”,文件名為“ZBSJWJ1”。輸入文件的內容為:D1(209.232,100.199, 12.551)、D2(200.736,100.458, 10.458)、D3(189.345,120.441,11.512)、K0+000(207.334,105.465, 10.700)、K0+020(

37、212.521,111.664, 10.700)、K0+040(214.629,117.384, 10.900)、K0+060(218.542,122.442, 10.900)、K0+080(224.331,129.214, 11.200)、K0+100(230.615,132.671, 11.400)、K0+120(235.986,133.900, 11.400)、K0+140(240.333,138.262, 11.500)、K0+160(245.326,140.341, 11.500)。15 在電腦上利用TOPCON通訊軟件“T-COM”,將內容為:D1(209.232,100.199,

38、 12.551)、D2(200.736,100.458, 10.458)、D3(189.345,120.441,11.512)、K0+000(207.334,105.465, 10.700)、K0+020(212.521,111.664, 10.700)、K0+040(214.629,117.384, 10.900)、K0+060(218.542,122.442, 10.900)、K0+080(224.331,129.214, 11.200)、K0+100(230.615,132.671, 11.400)、K0+120(235.986,133.900, 11.400)、K0+140(240.3

39、33,138.262, 11.500)、K0+160(245.326,140.341, 11.500)的坐標數(shù)據(jù)文件上傳至全站儀,文件名為“ZBSJWJ2”。16 用全站儀在地面上放樣出一段距離8.5m,架儀點為D2,另一點為D1,利用第14題的坐標數(shù)據(jù)文件ZBSJWJ1,放樣出K0+000、K0+020、K0+040、K0+060、K0+080點的平面位置及填挖深度。17 利用全站儀“坐標放樣”中“NEW POINT”下的“SIDE SHOT”功能,先放樣出一點TP1,再在TP1點架儀,放樣K0+100、K0+120兩點的平面位置及填挖深度。18 利用全站儀“坐標放樣”中“NEW POINT

40、”下的“RESECTION”(自由設站)功能,在任一TP2點架儀,放樣出點K0+140、K0+160兩點的平面位置及填挖深度。以下為附加題:19 為數(shù)據(jù)采集取一文件名為“SJCJ1”,利用第16題的D2、D1在地面上的點位,在D2架儀,后視D1點,進行數(shù)據(jù)采集,采集出2棟建筑物、1條路、2個花池的坐標數(shù)據(jù),并繪制“點號及連接關系草圖”。注:測站點、后視點的坐標輸入,采用現(xiàn)場輸入到全站儀中的方法。20 為數(shù)據(jù)采集取一文件名為“SJCJ2”,利用第16題的D2、D1在地面上的點位,在D2架儀,后視D1點,進行數(shù)據(jù)采集,采集出2棟建筑物、1條路、2個花池的坐標數(shù)據(jù),并繪制“點號及連接關系草圖”。注:測站點、后視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