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鍵合技術(shù)及其在光電器件中的應(yīng)用_圖文_第1頁(yè)
金屬鍵合技術(shù)及其在光電器件中的應(yīng)用_圖文_第2頁(yè)
金屬鍵合技術(shù)及其在光電器件中的應(yīng)用_圖文_第3頁(yè)
金屬鍵合技術(shù)及其在光電器件中的應(yīng)用_圖文_第4頁(yè)
金屬鍵合技術(shù)及其在光電器件中的應(yīng)用_圖文_第5頁(yè)
已閱讀5頁(yè),還剩3頁(yè)未讀, 繼續(xù)免費(fèi)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qǐng)進(jìn)行舉報(bào)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jiǎn)介

1、 中國(guó)光學(xué)期刊網(wǎng) Vol.44, No.1Jan. 2007www. opticsjournal. net Vol.44, No.1Jan. 2007激光與光電子學(xué)進(jìn)展 aser &Optoelectronics Progress 中國(guó)光學(xué)期刊網(wǎng) www. opticsjournal. net 中國(guó)光學(xué)期刊網(wǎng) Vol.44, No.1Jan. 2007www. opticsjournal. net Vol.44, No.1Jan. 2007激光與光電子學(xué)進(jìn)展 aser &Optoelectronics Progress 中國(guó)光學(xué)期刊網(wǎng) www. opticsjournal. n

2、et 中國(guó)光學(xué)期刊網(wǎng) Vol.44, No.1Jan. 2007www. opticsjournal. netVol.44, No.1 Jan. 2007 L 激光與光電子學(xué)進(jìn)展 aser & Optoelectronics Progress 改善 光學(xué) DBR 的 反 射 率 25, 而 Ni 起阻擋鍵合層 Au-Ge 的缺陷 進(jìn) 入 Au 或半導(dǎo)體 , Au-Ge 的 熔 點(diǎn) 只 有 并 280 ,可 實(shí) 現(xiàn) 低溫 金屬鍵合, 且 不 會(huì) 導(dǎo) 致 光學(xué) 膜 Si/Al2O3 DBR 發(fā)生分解而影響其光學(xué)性質(zhì)。 把 金屬鍵合應(yīng)用 到 VCSEL 器 件 結(jié)構(gòu) 的制 作 中的 關(guān) 鍵

3、是 選擇 低 熔 點(diǎn)、 高反射率、 易 與 半導(dǎo)體 形成 歐姆 接 觸 、 擴(kuò)散 系 數(shù) 大 的金屬膜。 并 且 在鍵合 退火 處 理時(shí) , 退火 溫 圖 6 金屬鍵合光 抽 運(yùn) VCSEL 平 均 光 輸出功率曲 線 , 其 中 內(nèi) 插圖 為閾值附 近激 射光譜圖 27 度一般高于金屬或合金共熔溫 度 , 這 樣可利 用 擴(kuò)散 和 熔融兩個(gè) 作 用, 增加 鍵合 強(qiáng)度 。但 同時(shí)退火 溫 度 也 不 能 過 高 ,否 則 可 能 導(dǎo) 致 材料的光學(xué) 性質(zhì) 發(fā)生 改 變 ,甚至 發(fā)生材料分解 。 率 DBR 反 射 鏡 , InP 基 材料 熱 性 能 劣 于 GaAs 基材料, 因 此長(zhǎng) 波

4、 長(zhǎng) InP 基 VCSEL 研究 進(jìn) 展 緩慢 。為 了 改 善 長(zhǎng) 波 長(zhǎng) InP 基 VCSEL 的 這些 性 能, 目前 主要有以下 幾 種 方法: 1 高溫 直接 鍵合 InP 基 有 源 區(qū) 到 GaAs/AlGaAs DBR 腔 鏡 ; 2 低溫 鍵合 組 合 腔 鏡 辦 法, 如 蒸 鍍光學(xué) 介 質(zhì) DBR 。 最近 , 法國(guó)科學(xué) 家 Levallois C 等 27 成 功 地利 用金 屬 鍵 合 把 VCSEL 器 件 鍵 合 到 硅 襯底上, 從 而改善 了 VCSEL 的器 件的 導(dǎo)熱性 能。并 且 金屬鍵合 對(duì) 6.5 對(duì) Si/Al2O3 DBR Cr Au Ni

5、Au-Ge Au-Ge Ni Au Cr 530 nm 50 nm 100 nm 100 nm 100 nm 50 nm 530 nm Si 襯底 圖 7 AuGeNiCr 金屬鍵合區(qū)結(jié)構(gòu) 12 這 VCSEL 的光學(xué) 性質(zhì)影響不大 , 對(duì) VCSEL 器 件 結(jié) 構(gòu) 的 制 作 是 有 利 的。 圖 5(a 是 他 們 金屬鍵合的 1.55 mm VCSEL 結(jié)構(gòu)整個(gè) 截 面 簡(jiǎn) 圖, 而 圖 5(b 則 顯 示 了其中的金 屬膜 區(qū) 結(jié)構(gòu) 。此 VCSEL 采 用 腔 長(zhǎng) 為 1.5l 的 InGaAs/InGaAsP 量 子 阱 為 有 源 區(qū), 上 下 DBR 用 磁控濺 射 折 射

6、率 相 差 1.9 的 a-Si/ a-SiNx 的光學(xué) DBR 。 濺 射 上的 Au 具有 高反射 率, 有 助 于 提高 DBR 的 整 體反射率 25 5 結(jié)束語(yǔ) 隨 著 對(duì) 金屬鍵合 機(jī)理 的 逐漸 認(rèn)識(shí) 和金屬鍵合工藝技術(shù)的 逐漸 成 熟 , 多 種 不 同 材料的 晶片 之 間 已 經(jīng) 能 夠通過 金屬膜 實(shí) 現(xiàn) 鍵 合, 從 而可 形成 一 些 有 特 殊 用 途 的光 電器件,這 有 待 于進(jìn) 一步的研究 和 開 發(fā)。以后 的光電器件 結(jié)構(gòu) 制 作 中, 有 望 越 來 越 多 地利 用金屬 鍵合技術(shù)。 收稿 日期: 2006-08-10 基金項(xiàng)目: 973 計(jì) 劃 (200

7、3CB314903項(xiàng) 目資助。 作 者 簡(jiǎn) 介 : 謝 正 生 (1981 - , 男, 江西 人, 中 國(guó) 科 學(xué) 院上 海 微 系 統(tǒng) 與 信 息 技 術(shù) 研 究所 研 究 生, 主要 從 事光電 子材 料與器件工藝研究。 E-mail: xiezs 。 導(dǎo)師簡(jiǎn)介: 吳 惠 楨 (1959- , 男, 浙江 人, 中 國(guó) 科 學(xué) 院上 海 微 系 統(tǒng) 與 信 息 技 術(shù) 研 究所 研 究 員 , 主要 從 事光電 子材 料、 物 理 與器件研究。 。熱蒸發(fā)熔點(diǎn)只有 157 金屬 In, 隨 后 采 取 金屬鍵 合的工藝流程,加 壓 5 kg/cm2 在 240 退火 20 min。鍵合 后

8、 的器 件 性 能 良好 ,其 抽 運(yùn) 光 輸 出 功 率 曲 線 和 激射 光 譜圖如圖 6 所 示 。 在長(zhǎng) 波 長(zhǎng) VCSEL 器件 結(jié)構(gòu) 制 作中,除了用 TiAuIn 進(jìn)行 金屬鍵 合 外 , 也 有 用其 它 金屬膜, 這 由 VCSEL 的 結(jié) 構(gòu) 材 料 和 工 藝 來 決 定。前面 提到 的 Lin H C 等11,12則 用金屬 AuGeNiCr 進(jìn)行 金屬鍵合, 其金屬鍵合區(qū)結(jié)構(gòu)如圖 7 所示。 其 中蒸鍍的 Cr 是很好的 半導(dǎo)體材料 黏 接層 和 擴(kuò)散 阻擋 層 , Au 可 用 來 100 nm 36 中國(guó)光學(xué)期刊網(wǎng) www . opticsjournal . ne

9、t 綜合 評(píng)述 Review 光學(xué)器件 參考文獻(xiàn) Vol.44, No.1 Jan. 2007 1 Lasky J B, Stiffler S R, White F R et al. Silicon-on-insulator (SOI by bonding and etch-backJ. Proc. IEDM, 1985, 28 (4:684689 2 Albaugh K B, Cade P E, Rasmussen D H et al. Mechanisms of anodic bonding of silicon to pyrex GlassC. Hilton Head Island SC

10、 USA: IEEE Solid-State Sensor and Actuator Workshop, 1988. 109110 3 孫元 平 , 付羿 , 渠 波 等. GaAs 襯底生 長(zhǎng) 的 立 方 GaN 晶片 鍵合技術(shù) J. 中國(guó)科學(xué) (E, 2002, 32(5:584589 科學(xué) :出版社 , 1996, 207256 4 黃慶安 . 硅 微 機(jī)械 加 工技術(shù) M. 北京: 1210 6 Laskey J B. Wafer bonding for silicon-on-insulator technologiesJ. Appl. Phys. Lett., 1986, 48(1:

11、7880 7 Shimbo M, Furukawa K, Fukuda K et al. Silicon-to-silicon direct bonding methodJ. J. Appl. Phys., 1986, 60(8:2987 2989 8 Liu Chien -Chih, Lin Yen -Kuang, Houng Mau -Phon et al. The microstructure investigation of flip -chip laser diode bonding on silicon substrate by using indium -gold solder

12、J. 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onents and packaging technologies, 2003, 26(3:635641 9 Shi Frank, Chen Hao, MacLaren Scott. Wafer -bonded semiconductors using In/Sn and Cu/Ti metallic interlayers J. Appl. Phys. Lett., 2004, 84(18:35043506 · 激光 , 2004, 15(7:839841 10 楊 道 虹 , 徐晨 , 李 蘭 等. Si/Ti/Au/Si

13、鍵合技術(shù)研究及其應(yīng)用 J. 光電子 11 Lin H C, Chang K L, Hsieh K C et al. Metallic wafer bonding for the fabrication of long -wavelength vertical -cavity surface-emitting lasersJ. J. Appl. Phys., 2002, 92(7:41324134 12 Lin H C, Chang K L, Hsieh K C et al. Fabrication of 1.55 m VCSELs on Si using metallic bondingJ.

14、Electron. Lett., 2002, 38(11:516517 13 Aspar B, Jalaguier E, Mas A et al. Smart-cut process using metallic bonding: application to transfer of Si, GaAs, InP thinJ. Electron. Lett., 1999, 35(12:10241025 14 Shimatsu T, Mollema R H, Monsma D et al. Metal bonding during sputter film deposition J. J. Vac

15、. Sci. Technol. A, 1998, 16(4:21252133 15 Lee Chin C, Choe Selah. Fluxless In-Sn bonding process at 140 °CJ.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 , 2002, 333: 4550 16 Kim T H, Howlader M M R, Itoh T et al. Room temperature Cu -Cu direct bonding using surface activated bonding methodJ. J. Vac. Sc

16、i. Technol. A , 2003, 21(2:449453 17 Horng R H, Wuu D S, Wei S C et al. AlGaInP light-emitting diodes with mirror substrates fabricated by wafer bondingJ. Appl. Phys. Lett., 1999, 75(20:30543056 18 Maszara W P, Goet G, Caviglia A et al. Bonding of silicon wafers for silicon-on-insulatorJ. J. Appl. P

17、hys., 1989, 64(10: 49434950 19 王翔 , 李婷, 王 瑋 等 . 一種 Au-Si 鍵合 強(qiáng)度 檢測(cè) 結(jié)構(gòu) 與 試 驗(yàn) J. 微納電子技術(shù) , 2003, 7(8:110112 20 Lao Yan-feng, Wu Hui -zhen. Observations of interfaces in direct wafer -bonded InP -GaAs structuresJ. J. Vac. Sci. Technol. B, 23(6:23512356 21 王翔 , 張 大成 , 李婷 等. 壓 阻 加速度 計(jì) 的 Au-Si 共 晶 鍵合 J. 半導(dǎo)體

18、學(xué)報(bào), 2003, 24(3:332336 22 芮松椿 . 低溫 沉積 法金 剛 石 一金屬 化 學(xué)鍵合工藝研究 J. 礦冶工程 , 1994, 14(3:5660 23 Lao Yan -Feng, Wu Hui -zhen, Huang Zhan -chao. Luminescent properties of annealed and directly wafer -bonded InAsP/InGaAsP multiple quantum wellsJ. Semicond. Sci. Technol., 2005, 20:615620 24 勞燕鋒 , 吳惠楨 . 直接 鍵合 InP-GaAs 結(jié)構(gòu) 界 面 的特 性 研 J. 物理學(xué)報(bào) , 2005, 54(9:43344339 25 Huang Zhan-Chao, Wu Hui-Zhen. Design of synthesized DBRs for long-wavelength InP-based vertical-cavity surfa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wú)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qǐng)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qǐng)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yè)內(nèi)容里面會(huì)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kù)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chǔ)空間,僅對(duì)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duì)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duì)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qǐng)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shí)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duì)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píng)論

0/150

提交評(píng)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