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州教科版八年級物理上冊期中綜合測試題_第1頁
達州教科版八年級物理上冊期中綜合測試題_第2頁
達州教科版八年級物理上冊期中綜合測試題_第3頁
達州教科版八年級物理上冊期中綜合測試題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期中綜合測試題(時間:45分鐘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1同學們知道提高估測能力對物理學習幫助很大,下列與實際情況比較接近的是( C )A中學生的身高約1.7×103 cm B人的心臟跳動一次的時間約為10 sC中學生正常步行時的速度約為1.2 m/s D教室里課桌的高度約為1.5 m2用如圖所示的刻度尺來測量金屬塊的長度,下列測量結果正確的是( B )A8.60 cm B1.60 cm C1.6 cm D以上讀數(shù)都不正確,第2題圖),第3題圖)3如圖所示,我們觀察到同步通信衛(wèi)星是靜止的,這是因為我們選擇的參照物是( B )A太陽 B地球 C

2、月亮 D火星4為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某市舉辦了全市中學生漢字聽寫大賽。下列詞語中涉及的物理現(xiàn)象和對它的解釋相符的是( D )A清澈見底光的反射 B坐井觀天光的折射C海市蜃樓光的直線傳播 D波光粼粼光的反射5下列關于聲現(xiàn)象的說法正確的是( D )A只要物體在振動,人就一定能聽到聲音B工廠用的防噪聲耳罩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C“公共場所不要大聲說話”是要求人們說話的聲音音調要低一些D利用超聲波進行金屬內部探傷,說明聲音能夠傳遞信息6在學校組織的文藝演出中,小希用二胡演奏了二泉映月,演奏過程中,她不斷變換手指在琴弦上的位置,其目的是改變( C )A聲音的響度 B聲音的音色 C聲音的音調 D琴弦的振幅7下列

3、各例中,屬于防止平面鏡成像的是( B )A家庭裝修中,常利用平面鏡來擴大視野空間B夜間行駛時,車內的燈必須關閉C牙醫(yī)借助平面鏡看清牙齒的背面D舞蹈演員利用平面鏡矯正自己的姿勢8如圖所示,若入射光線與平面鏡成30°夾角,則( A )A反射角是60°B反射光線與鏡面的夾角是60°C入射角是30°D入射角增大5°,反射角增大10°9小東在百米賽跑中第1秒內通過的路程是3米,第2秒內通過的路程是5米,第3秒內通過的路程是7米,則他在這3秒內( B )A前2秒內的平均速度為5 m/s B后2秒內的平均速度為6 m/sC3秒內的平均速度為7 m/

4、s D最后1秒內的平均速度為5 m/s10甲、乙兩物體同時同地向東運動,運動的v­t圖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A0t1時間內,以甲為參照物,乙是向東運動的Bt1t3時間內,甲做勻速直線運動,t2時刻甲、乙兩物體相遇C0t2時間內,甲行駛的路程小于乙行駛的路程D0t4時間內,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平均速度大二、填空題(本大題共8小題,每空1分,共22分)11我國古書套買曜上記載有:“人在舟中閉牖(門窗)而坐,舟行而人不覺”這是運動與靜止的_相對性_的生動描述,其中“舟行”是以_河岸_為參照物,“人不覺”是以_舟_為參照物。12“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一年一度的春節(jié)

5、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佳節(jié),人們常常燃爆竹、放焰火、玩龍燈、舞獅子、敲鑼打鼓慶新春。爆竹聲是由于空氣的_振動_產生的;鼓聲是通過_空氣_傳到人耳的;我們能分辨出鑼聲和鼓聲是根據(jù)_音色_不同。13利用超聲波可以清洗眼鏡說明聲波能夠傳遞_能量_;在一些建筑物爆破中采用了“微爆破”技術,爆破中產生的聲音很小,這是在_聲源_處減弱噪聲,最大限度的控制了聲音的_響度_(選填“音調”“響度”或“音色”)。14如圖所示,不透明的容器中有一只鐵制玩具青蛙,人的眼睛在S位置時剛好看不到青蛙,這是_光的直線傳播_的緣故;向容器中注入適量的水,眼睛就能夠看到青蛙了,這是_光的折射_造成的。,第14題圖),第15題圖),第

6、18題圖)15夜晚水面清澈平靜,岸邊的樹枝B點上歇著一只螢火蟲,它發(fā)出光的其中一條入射光線BO與水面成60°角,且反射光線與折射光線的夾角為130°。那么該折射光線的折射角大小為_20°_;若水下有一條射水魚,剛好能夠看到這只螢火蟲,它想吃到這只蟲,必須射出水擊中這只蟲,那么魚射出水的高度與它看到螢火蟲的高度相比較,應當_偏低_(選填“偏高”“相同”或“偏低”)。16人與平面鏡的距離為2 m,當人以0.5 m/s的速度向豎直放置的平面鏡走近,人在平面鏡中像的大小_不變_(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經過2 s,像與人的距離為_2_m。17某市中心城區(qū)第一座高

7、架橋通車,以行駛在橋上的轎車為參照物,高架橋是_運動_(選填“靜止”或“運動”)的。橋上限速36 km/h,合約_10_ m/s。高架橋全長約1.8 km,若一輛轎車以最高限速勻速行駛,大約需要_3_ min通過。為了不影響附近居民的生活,高架橋主要橋面外側都安裝了隔音墻,這實際上是從聲音的_傳播_環(huán)節(jié)減小了噪聲的影響。18甲、乙兩同學在平直的路面上同向行進,他們運動的s­t圖像如圖所示,由此可判斷_甲_同學運動較快,開始運動時兩同學相距_10_m。a點表示_甲、乙同學相遇_。三、作圖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3分,共6分)19如圖所示,平面鏡上方有一豎直擋板P,在AB和CD之間的區(qū)

8、域內可以看見擋板左側一個發(fā)光點S在平面鏡中的像,在圖中找出這個發(fā)光點S的位置。(保留作圖痕跡),第19題圖),第20題圖)20如圖所示,畫出光線SA經水池壁反射后的反射光線和該反射光線射出水面后折射光線的大致方向。四、實驗探究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空1分,共24分)21小明在“測小車的平均速度”的實驗中,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小車從帶刻度(分度值為1 cm)的斜面頂端由靜止下滑,圖中的圓圈是小車到達A、B、C三處時電子表的顯示,分別為:A(15:35:20)、B(15:35:22)、C(15:35:23)(數(shù)字分別表示“小時:分:秒”)。(1)該實驗是根據(jù)公式_v_進行測量的。(2)實驗中

9、為了方便計時,應使斜面的坡度較_小_(選填“大”或“小”)。(3)實驗前必須學會熟練使用電子表,如果讓小車過了A點才開始計時,則會使所測AC段的平均速度偏_大_(選填“大”或“小”)。(4)小明通過計算得出小車在AB段的平均速度為_0.2_m/s;BC段的平均速度是_0.5_m/s;整個過程小車的平均速度為_0.3_m/s。(保留一位小數(shù))22如圖所示,將一把鋼尺緊壓在桌面上,尺的一端伸出桌面,用手撥動使其上下振動,發(fā)出聲音。(1)利用該裝置“探究影響聲音高低的因素”時,每次實驗應保持鋼尺上下振動的振幅要_相同_(選填“相同”或“不相同”)。此研究方法叫_控制變量_法。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鋼尺伸出桌

10、面的長度越長,振動得越_慢_(選填“快”或“慢”),發(fā)出聲音的音調越_低_(選填“高”或“低”)。(2)如果保持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不變,改變撥動鋼尺的力度大小,可以驗證_響度_和_振幅_之間的關系。23為了探究“光的反射規(guī)律”,小明用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把一塊可沿ON折疊的白色硬紙板豎直放置在平面鏡上。(1)在實驗中使用白色硬紙板能顯示_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_,也能方便地測量_反射角和入射角_。(2)以法線ON為軸線,將白色硬紙板的F面繞法線 ON向后旋轉,此時反射光線的位置_不發(fā)生_(選填“發(fā)生”或“不發(fā)生”)變化,這樣操作的目的是探究_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是否在同一平面內_ 。(3)

11、課后,某同學利用同一套實驗器材,選擇入射角分別為15°、30°、45°的三條光線進行實驗,結果得到了不同的數(shù)據(jù)記錄在表格中(如表所示)。經檢查三次實驗中各角度的測量值都是準確的,但總結的規(guī)律卻與反射定律相違背。你認為其中的原因應該是_將反射光線與反射面(或鏡面)的夾角_作為反射角。實驗次數(shù)123入射角15°30°45°反射角75°60°45°24如圖所示,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豎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與玻璃板垂直;兩支相同的蠟燭A、B豎立于玻璃板兩側的直尺上,以A蠟燭為成像物體。

12、(1)為便于觀察,該實驗最好在_較黑暗_(選填“較明亮”或“較黑暗”)環(huán)境中進行;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鏡,雖然成像不如平面鏡清晰,但卻能在觀察到A蠟燭像的同時,也能觀察到_B蠟燭_。(2)實驗中選擇兩根完全一樣的蠟燭A和B,是為了比較像與物的_大小_關系。(3)實驗時,小明應在_A_(選填“A”或“B”)側觀察蠟燭A經玻璃板所成的像。點燃A蠟燭,小心地移動B蠟燭,直到與A蠟燭的像完全重合為止。這種確定像與物大小關系的方法是_等效替代法_(選填“控制變量法”或“等效替代法”)。但小虎無論怎么移動B,都不能與A蠟燭的像重合,可能是因為_玻璃板沒有豎直放置_。(4)細心的小芳透過玻璃板觀察蠟

13、燭A的像時,看到在像B處的后面還有一個較模糊、與像B有部分重疊的像,出現(xiàn)兩個像的原因是_玻璃板太厚_。五、計算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18分)25(8分)一列火車長120 m,勻速通過長360 m的山洞,從火車進洞到車尾離洞共用1 min,則火車行駛的速度是多少?以相同速度通過6700 m的南京長江大橋,所用的時間是多少?解:火車通過山洞經過的路程ss車s洞120 m360 m480 m,t1 min60 s,v8 m/s;火車過橋的路程ss橋s車6700 m120 m6820 m,由v得,t852.5 s。26(10分)聲吶被稱為潛艇的“耳目”,其發(fā)出的聲波在水中遇到潛艇、水雷、魚群等目標,會被反射回來,回聲被聲吶接收,根據(jù)聲信號往返時間可確定目標的距離。(1)停在海水中的潛艇A經10 s接收到其發(fā)出又經潛艇B反射回來的信號,求此時潛艇B距潛艇A的距離?(聲音在該段水域內的速度為1500 m/s)(2)停在海水中的潛艇A繼續(xù)監(jiān)控潛艇B,過了5 min后突然接到潛艇B反射回來的聲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