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勞動關系的立體調整模式_第1頁
構建勞動關系的立體調整模式_第2頁
構建勞動關系的立體調整模式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構建勞動關系的立體調整模式 在我國建立市場經濟體制的過程中,勞動關系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即由計劃經濟體制下行政化的勞動關系轉變?yōu)槭袌鼋洕w制下市場化、契約化的勞動關系。適應這一變化,如何來構建勞動關系的法律調整模式呢?勞動法調整的勞動關系具有平等性和隸屬性相結合、財產性和人身性相結合的特性,這一極其復雜的特性決定了勞動法對勞動關系的調整既不是單純采用民法調整平等關系時所采用的“意思自治”方式,也不是單純采用行政法調整行政關系時所采用的立法者直接決定當事人的具體權利(或權力)義務的方式,而是綜合運用公法和私法的調整方式,將兩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創(chuàng)造出了一種獨特的“立體調整模式”。正是由于這種創(chuàng)新,

2、勞動法才得以脫離民法,自立門戶,成為獨立的法律部門。具體來講,勞動法的調整模式由宏觀調整、中觀調整、微觀調整三個層次構成。進行宏觀調整的法律是勞動基準法和勞動監(jiān)察法,調整對象是整個國家的個體勞動關系和集體勞動關系。勞動基準法是規(guī)定勞動關系雙方的實體性權利義務的實體法,勞動監(jiān)察法是為了運用強制性的行政手段保障勞動基準法的實施而制定的勞動行政法,具有行政實體法和行政程序法相接合的特點。勞動基準法主要是針對勞動關系所具有的隸屬性和人身性,通過傾斜立法的方式以強制性規(guī)范規(guī)定工資、工時、勞動安全衛(wèi)生、職業(yè)培訓、保險福利、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護等方面的最低勞動標準,其作用在于在全國范圍內為勞工權益劃定一

3、條不可逾越的底線,以限制勞動關系雙方的契約自由,保障勞動者最基本的權益。勞動基準法既防止了勞動者最基本的權益被雇主損害,又給勞動關系的雙方當事人留下了充分的自主協(xié)商、意思自治的空間,沒有過分干預市場化的勞動關系。勞動基準法在三個調整層次中居于最高層次,中觀調整和微觀調整均以勞動基準法的宏觀調整為基礎,違反勞動基準法的集體合同和勞動合同條款是無效的。進行中觀調整的法律是集體合同法和集體勞動爭議處理法,調整對象是整個國家的集體勞動關系。集體合同法是規(guī)定勞動者團體和雇主雙方在集體勞動關系中的實體性權利義務的實體法,集體勞動爭議處理法是為了及時解決集體勞動爭議,保障集體合同法的實施而制定的程序法。勞動

4、關系所具有的財產性和平等性決定了應當允許勞動關系的雙方當事人通過平等協(xié)商來自主地確定雙方的權利義務和利益。但是,由于經濟地位的差異,個體勞動者在勞動關系中處于明顯的弱勢地位,基于意思自治和雇主計價還價 很難得到公平的結果。因此,集體合同法允許個體勞動者團結起來成立自己的團體,由能夠與雇主方相抗衡的勞動者團體(一般情況下是工會)與雇主進行協(xié)商談判,簽訂集體合同,在不低于勞動基準法所確定的全國最低勞動標準的前提下根據本行業(yè)、本區(qū)域、本單位的具體情況確定本行業(yè)、本區(qū)域、本單位在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wèi)生、保險福利等方面的最低勞動標準。集體合同法在勞動基準法的基礎上,既防止個體勞動者的

5、權益受到雇主的過分侵害,又給個體勞動關系的雙方當事人留下了一定的自主協(xié)商、意思自治的空間,沒有完全剝奪個體勞動關系雙方的契約自由。集體合同法在三個調整層次中承上啟下,一方面以勞動基準法的宏觀調整為基礎,另一方面又為勞動合同法的微觀調整奠定了基礎,勞動合同的條款不得違反集體合同所確定的最低勞動標準。進行微觀調整的法律是勞動合同法和個體勞動爭議處理法,調整對象是全國的個體勞動關系。勞動合同法是規(guī)定個體勞動者和雇主雙方在個體勞動關系中的實體性權利義務的實體法,個體勞動爭議處理法是為了及時解決個體勞動爭議,保障勞動合同法的實施而制定的程序法。勞動合同法允許個體勞動者與雇主在勞動基準法所確定的全國最低勞

6、動標準和集體合同所確定的本行業(yè)、本區(qū)域、本單位最低勞動標準的基礎上協(xié)商確定雙方之間的具體權利義務或者特殊性問題。勞動法的這種多層次“立體調整模式”通過層層限制勞動關系雙方的契約自由的方式使個體勞動關系中的弱勢主體——個體勞動者的權益受到三個調整層次的重重保障,以實現社會公平、社會正義。為了保障尚未進入勞動關系的“潛在勞動者”的就業(yè)權和已經進入勞動關系的“現實勞動者”以及已經退出勞動關系的“既往勞動者”享受社會保險權的實現,還應當制定就業(yè)促進法和社會保險法。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由勞動關系前、勞動關系中和勞動關系后三個階段組成的保護社會勞動力、保障勞動者

7、生存權的鏈條。除了這些法律之外,勞動法的體系當中還必須有一個基于憲法制定的勞動基本法作為各種勞動立法的“龍頭”和依據?;谏鲜龇治?,可以認為,一個比較健全的勞動法體系至少應當包括勞動基本法、就業(yè)促進法、勞動基準法、勞動監(jiān)察法、集體合同法、勞動合同法、勞動爭議處理法(集體勞動爭議處理法、個體勞動爭議處理法在實際立法時從立法技術上考慮可以合并為一部法律)、社會保險法這8部法律。反觀現實,我國已經制定了哪些法律呢?到目前為止,在勞動立法方面我國已經制定了勞動法、工會法、職業(yè)教育法(該法包含職業(yè)培訓方面的內容)、礦山安全法、安全生產法(該法包含著勞動安全方面的內容)、職業(yè)病防治法這6部法律。在這6部法

8、律之中,礦山安全法、安全生產法、職業(yè)病防治法在一定意義上具有勞動安全衛(wèi)生方面的勞動基準法的性質。但是,勞動基準法應當全面地規(guī)定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wèi)生、保險福利等方面的勞動標準。所以,尚不能認為我國已經制定了勞動基準法??梢姡粋€比較健全的勞動法體系至少應當包括的8部法律中,我國迄今為止僅僅制定了勞動基準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其余7部法律全部“缺位”。我國的勞動立法速度實在太慢,嚴重滯后于我國勞動關系的現實需要。早在1997年,原勞動部制定的中國21世紀勞動事業(yè)發(fā)展戰(zhàn)略就確定我國勞動立法的目標是“到2010年,建立起比較完善的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勞動法律體系。”可是,迄今已經五六年過去了,除了當時已經制定出來的勞動法之外,幾年中只制定了一部安全生產法,而這部安全生產法還不能完全代替勞動安全衛(wèi)生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