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級下冊語文古詩三首教案_第1頁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語文古詩三首教案_第2頁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語文古詩三首教案_第3頁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語文古詩三首教案_第4頁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語文古詩三首教案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jié)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1古詩三首教學目標:1 .熟悉“融、燕等7個生字;會寫“鴛、鴦等12個生字.2 .聯(lián)系生活實際,利用圖文結(jié)合等方法了解“蘆芽、河豚、陰等詞語的意思,初知古詩大意.3 .能正確朗讀、背誦古詩并默寫?絕句?.感受詩中蘊藏的春天的情趣.教學重點:能正確朗讀、背誦古詩;默寫?絕句?.教學難點:能用聯(lián)系生活實際、利用圖文結(jié)合等方法了解古詩大意.教學準備:教師準備:課件學生準備:預習課文、找有關(guān)春天的詩句.教學時數(shù):3課時教學課程:第一課時1、古詩三首惠崇?春江晚景?教學設(shè)計學習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2、借助注釋和有關(guān)資料,結(jié)合插圖展開聯(lián)想,理解詩意,感受詩人對畫面生動的描述和對

2、生活熱愛的情感.3、借助此詩的學習,初步了解題畫詩的特點.教學重點與難點能借助注釋和有關(guān)資料,結(jié)合插圖展開聯(lián)想、理解詩意,學習詩人對畫面生動的描述,感受詩人對生活熱愛的情感.教學理念1、遵循古詩的教學規(guī)律,以讀促學.2、把握古詩的特點,因材施教.3、挖掘教學資源,拓展延伸學習內(nèi)容.4、循序漸進,螺旋上升.教學準備掛圖、蘇軾的相關(guān)資料教學過程一、導入課題,板書課題1、小黑板出示小知識.課外知識積累: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書畫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學識淵博,多才多藝,在書法繪畫、詩詞、散文等各方面有很高的造詣.他的書法與蔡襄、黃庭堅、米芾合稱“宋四家;散文與

3、歐陽修齊名,詩歌與黃庭堅齊名.他與南宋辛棄疾合稱“蘇辛.2、板書課題:惠崇?春江晚景?3、出示惠崇?春江晚景?的教學掛圖.引導學生讀懂詩題,指導學生觀察教學掛圖上的內(nèi)容;讓學生知道這是一首題畫詩,是蘇軾為北宋名僧惠崇所作之畫?春江晚景?而題詩,寫的是江南初春的景象.二、初讀古詩1、小黑板出示自學提示一自由讀古詩,要求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能熟悉“簍蒿二字,正確書寫“崇、“軾二字.2、學生自學.3、檢測學生的學習情況相機出示教學掛圖.識字“簍蒿、“崇、“軾指多名學生讀詩,集體評價,用“/畫出詩中停頓的地方,再齊讀.惠崇/?春江晚景?宋蘇軾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簍蒿/滿地/蘆芽

4、短,正是/河豚/欲上時.三、再讀古詩,讀懂詩意1、出示自學提示二 再讀古詩,結(jié)合注釋,利用工具書逐行理解詩意.了解詩人是如何描繪?春江晚景?這幅畫上的內(nèi)容.2、學生按自學提示自學,教師行間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并適時點拔.3、教師檢測學生的學習情況.指多名學生述說每行詩的意思,教師及時點評.“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生:竹林外兩三枝桃花初放,鴨子在水中嬉戲游玩,好似它們最先發(fā)覺了初春江水的回暖.師:“桃花三兩枝說明了什么?兩三枝桃花開放,給我們報告了春的的信息生:“鴨先知說明鴨子最先知道初春的江水回暖,所以迫不急待地在水中嬉戲.“簍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生:這名話的意思是:河灘上已

5、滿是簍蒿,蘆筍也開始抽出嫩芽,此時正是鮮美的河豚上市之時.師:“簍蒿滿地蘆芽短表達怎樣的景象?春天的活力惹人喜愛,“河豚是畫中的事物嗎?河豚不是畫中的事物.你能結(jié)合課文和圖畫進行聯(lián)想嗎?指導學生展開豐富的聯(lián)想. 在師生共研中讓學生知道這首詩詩人由江邊一一江中一一江岸一一想象,其中第3行是詠畫的景物,描繪竹林、桃花、江水、鴨、簍蒿、蘆芽這此景物突出了江南初春的美麗景色,第4行詩由畫面景物跳出畫面,展開了極為豐富的想象,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熱愛.四、三讀古詩,背誦古詩1、出示自學提示三 三讀古詩了解題畫詩的特點.背誦古詩.2、學生進入第三次先學,在學習中做到自主、合作、探究.3、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情

6、況. 引導學生概括題畫詩的特點.出示?題畫蘭?這首詩.“身在千山頂上頭,突巖深縫妙香稠.非無腳下浮云鬧,來不相知去不留.讓學生結(jié)合這兩首詩來了解題畫詩的特點.比一比,看誰背得又對又快.學生背誦古詩.五、課堂練習1、辯字組詞:崇蘆豚蒿崇廬逐篙2、這首詩中寫詠畫面景物的詩句是:作者展開想象的詩句是:3、古詩賞析:這是一首詩,詩的作者是朝詩人. 這首詩描寫了時節(jié)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學生完成練習,教師了解學生的練習情況.六、總結(jié)師:學了這首詩,從古詩的內(nèi)容和思想上你有哪些感受?從詩人描給的圖畫的方法上你受到哪些啟發(fā)?板書設(shè)計:桃花j鴨子、畫中?美麗的春江晚景婁高工戶牙畫外河豚聯(lián)想教學反思:對古詩的教學

7、,我們必須遵循教學規(guī)律,在把握古詩特點的根底上,有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教學活動,并使古詩教學到達生活化,努力地構(gòu)建高效課堂.在惠崇?春江晚景?這首詩的教學上,我依據(jù)語文教學的根本思想,結(jié)合這首題畫詩的根本特點,采取了自讀自悟,以讀促學的根本理念.首先讓學生把古詩讀正確、流利、有感情,然后再讀古詩,讀懂詩意,了解蘇軾是如何描繪?春江晚景?這幅圖上的內(nèi)容.在充分解讀古詩后,讓學生能了解題畫詩的特點,從而在學習中讓學生能讀會背會說.切實使學生的學習做到循序漸進,螺旋上升.其次,在教學中要充分表達古詩教學的大語文觀,在充分地解讀文本、解讀學生的基礎(chǔ)上,要讓教學生活化,學生的學習自主化,教師的指導系統(tǒng)化.為此我

8、將本課的教學目標分解為三個階段目標,力爭實現(xiàn)“三維目標.在每一個階段目標的實現(xiàn)下讓學生能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能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讀書、表達、分析、理解水平,掌握課堂內(nèi)外的相關(guān)知識,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通過對詩的感情與深入探討激發(fā)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最后,在教學策略上,我通過學生對課外知識的了解與積累,以此來豐富學生的知識,開闊學生的視野.通過學生對古詩的賞析、品讀、感悟,進一步培養(yǎng)語感,能感受到語言文字的豐富多彩,魅力四射,讓師生在課堂活動中,與詩人達成共鳴.從而激發(fā)學生樂于表達的情感,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我認為不管是古詩的教學,還是課文的教學,都離不開學生的參與,都離不開學生的體

9、驗,只有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那么才能做到教就是為了不教,讓學生掌握一定的根本技能,為學生終身開展奠定根底.第二課時一、介紹背景,導入新課.l.惠崇是北宋著名的畫家,善于畫鵝、鴨等小動物.2.簡介詩人蘇軾.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惠崇春江晚景?這首詩就是他為好友惠崇的這幅畫題寫的.二、自學自讀,熟讀詩句.出示自學要求:勾畫不理解的字、詞,借助工具書自學.三、深入探究,了解詩意1 .指導學生讀出詩的韻味.提醒學生注意停頓.板書古詩并畫出停頓2 .春江晚景這幅畫描寫的是哪個季節(jié)?你能從這首詩中找到春天的足跡嗎?桃花,鴨子戲水、簍蒿長勢很旺、鮮嫩的蘆芽從土里鉆出來.3 .這幅畫一定很美,邊讀邊想

10、象詩中的畫面.4 1你們熟悉簍蒿、蘆芽、河豚嗎?師解釋.簍蒿:長在洼地的一種野草.蘆芽:蘆葦?shù)哪垩?河豚:味道鮮美但肝臟等部位有劇毒的魚.在近海,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產(chǎn)卵.2學生描述詩中的畫面內(nèi)容.師提問:詩中哪幾句是描寫畫中的內(nèi)容前三句,那最后一句是什么呢?詩人的想象.關(guān)注公眾號:好老師好童學教學團隊每日免費領(lǐng)取教學教輔資料3師生共同總結(jié)古詩意思,當堂背誦.【設(shè)計意圖:鼓勵學生展開想象,結(jié)合注釋了解詩意.】四、當堂小結(jié),生談感受讀了這首詩,你從中感受到了什么?【設(shè)計意圖:根據(jù)詩人抓住春天的景物,讓學生感受詩人對春天的喜愛和贊美之情.】第三課時一、導語引入,揭示課題1 .繼續(xù)學習宋朝詩人

11、曾幾寫的一首古詩,一起感受曾幾筆下的春天.2 .強調(diào)曾是多音字3 .板書課題.解釋課題三衢山的道上二、初讀古詩,補充學法1 .師生回憶學習古詩的方法查字典、看注釋、看插圖.2 .學生根據(jù)古詩學習的方法自學古詩.3 .齊讀1、2句.經(jīng)過自學,你學懂了哪個詞或哪句詩?強調(diào)“泛“盡的意思?【設(shè)計意圖:回憶總結(jié)學習古詩的方法很必要,“善教者授其法也,鼓勵學生提出新的學習古文的方法.】4 .“梅子黃時正是江南梅雨時節(jié),難得有這樣“日日晴的好天氣,因此詩人的心情很好,游興愈濃.指導學生讀出1、2句的,體會詩人的心情.5 .詩人乘小船走到小溪的盡頭,有些失望的時候,卻聽到樹上的黃鵬,于是情不自禁地吟出了下面兩句詩.齊讀3、4句.6 .此時詩人的心情一定是一驚喜的,指導學生讀出詩人的感受?【設(shè)計意圖:通過學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