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筑工程施工工藝(工程部)_第1頁
砌筑工程施工工藝(工程部)_第2頁
砌筑工程施工工藝(工程部)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砌筑方案一、工程概況本工程為地下一層 /地面十五層的高層辦公樓, 建筑面積為 26942 平方米。根據(jù)設計要求± 0.00標高以下用 240厚 MU10 機制紅磚, M7.5 水泥砂漿砌筑。 ±0.00標高以上用加氣混凝土砌塊, 內(nèi)墻為 200 厚,外墻 250厚, M7.5 混合砂漿砌筑。二、砌筑用料及施工準備條件1、用料(1)磚:±0.00標高以下用 240厚 MU10 機制紅磚, M7.5 水泥砂 漿砌筑。± 0.00標高以上用加氣混凝土砌塊。加氣混凝土砌塊 干容重為 600kg/m3。(2)水泥:采用 32.5Mpa 普通硅酸鹽水泥, 不同水泥品

2、種不得混合 使用。(3)砂:采用中砂,不得含有草根等雜物。(4)水:采用自來水。(5)摻合料:采用石灰膏,要求使用前已熟化不少于 7 天,嚴禁使 用脫水硬化石灰膏。(6)以上材料進場前應具備出廠合格證及試驗報告, 不合格的材料 不準進場。2、條件(1)砌筑前應做好砂漿配合比工作,技術交底及配料的計量準備。(2)砌體施工前應先彈好建筑物的主要軸線及砌筑控制邊線, 經(jīng)檢 查合格后,方可施工。(3)墻柱拉結鋼筋采用植筋加固法。(4)墻柱拉結鋼筋長度不滿足圖紙要求的要焊接加長。三、操作工藝1、 拌制砂漿:(1)根據(jù)試驗室提供的砂漿配合比進行配料稱量, 在拌制過程中應 注意砂、石灰膏的含水率并及時作出調

3、整,確保投料準確,砂 漿的稠度控制在 710cm。(2)砂漿應采用機械拌合,投料順序應先加入部分砂子、水和全部 摻合料把塑化材料打開后,再投入其余砂的和全部的水泥。拌 和時間自投料完畢算起,不得少于 2 分鐘。(3)砂漿應隨拌隨用, 水泥砂漿或混合砂漿必須分別在拌成后 3 小 時至 4 小時內(nèi)使用完畢。(4)砂漿不能直接放于樓面上,應墊上鐵皮或放在槽內(nèi)。2、 組砌方法:(1)磚墻砌筑應上下錯縫,內(nèi)外搭砌,砌塊搭砌長度不應小于砌塊 長度的 1/3,豎向通縫不應大于 2 皮。( 2)灰縫平直、飽滿,紅磚墻水平灰縫飽滿度不低于 95%,豎向灰縫飽滿度不低于90%,灰縫寬度控制在812伽。加氣砼塊墻

4、水平縫飽滿程度不得低于 80%,豎直縫不低于 80%?;铱p厚度 水平灰縫厚度宜為 15mm 豎向灰縫宜為 20mm。( 3)磚墻的轉角處和交接處應同時砌筑, 對不能同時砌筑而又必須 留置的臨時間斷處應砌成斜槎, 斜槎長度不應小于高度的 2/3, 如臨時間斷處留槎 確有困難時,除轉角外,也可留直槎 ,但 必須做成陽槎,并加設拉結筋的數(shù)量按每 90mm 墻厚放一根 6mm的鋼筋,間距沿墻不得超過 500mm,符合砌塊模數(shù)埋入 長度從墻的留槎處算起,每邊不應小于 500m m,對抗震設防 烈度6度、7度的地區(qū),不應小于1000mm,末端應有90度彎 鉤。(4)墻的頂面與上部結構接觸處宜用立磚斜砌擠緊

5、。3、磚墻砌筑:(1)排磚:砌筑前根據(jù)已彈出的門窗洞口位置墨線核對門窗間墻是 否符合排磚模, 若不符合模數(shù)時, 則考慮好砍磚及排放的計劃。 所砍的磚或丁磚應在窗口中間或其它不明顯的部位。(2)盤角:砌墻前應先盤角,每資助盤角砌筑的磚墻角度不要超過 五皮,并及時進行吊靠,如發(fā)現(xiàn)偏差應及時修整,盤角時應拉 制好灰縫大小使灰縫均勻一致。每次盤角砌筑后檢查,平整和 垂直完全符合條例要求后才可以持線砌墻。( 3) 掛線:砌筑一磚厚度以下者,采用單面掛線。(4)砌磚:砌磚宜采用擠漿法,或采用三一砌磚法。三一砌磚法的 操作要點是一鏟灰一塊磚, 一擠揉,并隨手將擠出的砂漿刮去, 操作時磚塊要放平,跟線。(5)

6、砌筑時應向砌筑面適量澆水, 含水率以不大于 20%為宜,砌塊 含水深度以表層 810mm 為宜。炎熱干燥時可適當灑水后再砌 筑。( 6)墻底部應先砌高度為 200mm 同墻厚機制紅磚的坎臺,在磚墻 的頂面與上部結構接觸處約 190mm 高的砌體,須下部砌體變 形穩(wěn)定后(至少間隔 7 天)再用磚立磚呈 60 度,斜砌擠緊板 底或梁底并灌漿堵實。4、構造結構:(1) 紅磚墻沿高度方向500沿墻設2© 8拉結筋。加氣混凝土 墻離地面500mm高設第一道2© 6拉結筋,其余沿高度方向 600 沿墻設 2© 6 拉結筋伸入填充墻全長。鋼筋伸入墻內(nèi) 每邊不小于 700 mm。

7、( 2) 拉結筋錨入柱采用植筋加固法, 施工工序: 鉆孔清孔鋼筋處理注膠鋼筋植入。a、鉆孔:按施工要求定位定孔徑,鉆孔深度為 15d。b、清孔:成孔后用吹氣筒吹凈孔內(nèi)粉塵。c、鋼筋處理:需植入的鋼筋表面打磨出金屬光澤并擦凈。d、注膠:從孔底向外慢慢注膠直至孔深 2/3。e、鋼筋植入:把處理好的鋼筋沿同一方向旋轉慢慢植入孔 底。(3) 門窗、洞口過梁:凡門窗洞口尺寸寬V 1000,結構未做過梁 者,做鋼筋磚過梁,紅磚墻做法:洞口上方配 3© 6 鋼筋, 埋于 30 厚 M7.5 水泥砂漿中,兩端各伸入墻體 370mm 上部 用 M7.5 水泥砂漿平砌六皮磚。 加氣混凝土墻做法: 2&#

8、169; 8 鋼 筋埋于30厚M7.5混合砂漿中,兩端伸入墻體 500mm,具 體做法詳見 87SJ139。(4)構造柱:a、加氣混凝土墻中構造柱的設置條件:隔墻長度超過 5m 時在墻的中部及轉角處設。外墻窗間填充墻寬度不大于 700mm 時在墻中部加設。砌女兒墻高度超過 500mm 時 每 3m 及轉角處設。b、構造柱斷面同墻厚,縱筋4© 12,箍筋© 6200構造柱 縱筋上下錨入梁 35d。c、在構造柱中沿墻高每 600mm 設置 2© 6 拉結筋,伸入填 充墻全長,錨入構造柱中 200mm。(5)圈粱:當填充墻的墻高超過 4m 時,在墻高中部設置一道圈粱QL

9、,梁底、面筋為2© 10,箍筋© 6200四、質量標準:遵照國家標準 GB50203-2002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及87SJ13加氣混凝土砌塊墻建筑構造的有關規(guī)定。五、施工注意事頊(一)、 避免工程質量通病(1)墻身軸線位移造成的原因:在砌筑操作中,沒有檢查校核砌砌 體的軸線與邊線的關系, 以及掛線過長而未能達到平直通光一 致的要求。( 2) 同一磚層的標高差一皮磚厚度造成原因: 砌筑前由于基礎頂面 或樓板面標高偏過大而沒有找平理順,應同細石砼找平樓面。皮數(shù)桿不能與磚層吻合,在砌筑時,沒有按皮數(shù)桿控制磚的皮 數(shù)。(3)水平灰縫厚薄不均造成原因: 在立皮數(shù)桿(或框架上畫水

10、平線) 標高不一致,砌磚盤角的時候每道灰縫控制不均勻,砌磚準線 沒拉緊。( 4) 墻面粗糙造成原因: 砌筑時半頭磚集中使用造成通縫一磚墻 背平直偏較大。溢出墻面的灰漬未刮平平順。(5)門窗洞口構造不合理造成原因: 門窗洞邊的砌體無用實心磚砌 筑,窗臺無用實心磚砌筑或無加設鋼筋混凝土窗臺板。(6)雨期施工時,砌塊不應露天貼地堆放,應做好遮雨措施。(7)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日砌筑高度控制在 1.5 米以內(nèi)。(8)當雨量較大且無遮蓋時,應停止砌筑,并對已砌筑的墻體采取 遮雨措施,防止雨水侵入墻體,繼續(xù)施工時,必須復核墻體的 垂直度。(二)、砌體最上一皮施工質量控制。砌塊組砌應合理, 砌筑前按砌塊尺寸

11、計算皮數(shù)和排數(shù), 檢查并修 正補齊拉結鋼筋。砂漿要飽滿,特別是砌體豎縫要盡量擠滿,在墻根 部預先澆筑一定高度的與墻體等厚的素混凝土塊, 使最上一皮留出約 190伽高的空隙,以便使用與原砌塊同種材質的實心輔助小砌塊斜砌, 擠緊頂牢,使墻體與四周嵌固良好。(三)、砌筑高度控制 砌體施工時應隔夜噴水,確保砌塊與砂漿結合層有足夠的水分。避免連筑引起墻體不均勻變形或裂縫。日砌高度不超過1.5m,雨天 日砌高度不超過去時1.2m。砌至梁、板底時,必須隔 7日待砂漿沉 實、砌體變形穩(wěn)定后,方可進行斜砌、擠緊工序。(四)、臨時洞口處施工質量控制如需設置臨時施工洞口,其側邊距交接處墻面不應小于 600伽, 且頂

12、部應設過梁,洞側須沿高度每 600伽左右(符合砌塊模數(shù))設置 26拉結鋼筋,鋼筋伸入墻內(nèi)每邊不小于 600伽。填筑施工洞時應采 用強度等級 M5 以上的水泥砂漿。(五)、預留箱盒部位施工質量控制若預留箱盒背面與墻面相平,安裝時應凹進墻內(nèi)1015伽。雙向 布置 爐00鋼筋網(wǎng)片,與墻體錨固或與箱體點焊,該部位應用不低 于 M5 的水泥砂漿打底,次日澆水養(yǎng)護,然后才能進行大面積飾面施 工。(六)、敷設管槽施工質量控制砌體砌筑之前, 應按設計圖紙要求的電線暗管規(guī)格與尺寸, 按設 計長度下料,管內(nèi)穿入 12號鋁線,以備穿線時使用。電線管及形狀盒敷設時, 應待砌體基本完成后在墻面上按線路位 置切割開槽,管

13、道表面應低于墻面 45 mm,并將管道與墻體卡牢, 不得有松動、反彈現(xiàn)象,然后澆水濕潤,填嵌水泥砂漿,補到與墻面 相平,并沿管道敷設方向鋪10 mmX 10 mm的g.8鋼絲網(wǎng)。其寬度應跨 過槽口,每邊不小于50 m,蹦緊釘牢后再進行下道工序。水平照明管路一般埋設在梁的內(nèi)側, 或埋設在磚砌體的坐漿肋上 所開鑿的管線槽口上。 垂直管線隨著砌塊砌筑預埋在墻孔洞內(nèi), 開關 匣、接線匣、插座匣等需用 C15 細石混凝土或 1 : 2 水泥砂漿在砌塊 預留的孔洞內(nèi)嵌填牢固,并填實縫隙。六、主要安全技術:1、施工前準備工作:(1)砂漿拌制:a. 砂漿攪拌機的進料口應裝上鐵柵欄遮蓋保護。嚴禁腳踏在拌和筒 和

14、鐵柵欄上面操作。傳動皮帶和齒輪必須裝防護罩。b. 工作 前應作如下檢查:檢查攪拌頁有無松動現(xiàn)象或刮磨筒身現(xiàn) 象,檢查出料機械是否靈活。檢查機械運轉是不正常。c. 轉頁轉動時,不準用手或棒等其他物體去撥刮拌和筒的灰漿或材 料。d. 出料時必須使用搖手柄,不準用手轉拌和筒。2、 砌磚工程(1)腳手架的高度(站腳處)應低于砌砌磚高度。不準在墻身上留 腳手眼。(2)不準站在墻上做劃線、吊線、清掃、墻面等工作,嚴禁踏上窗 臺出入平。( 3)砌墻在一層以上或高度超過 3m 時,建筑物外邊應搭設排柵平 橋并設置安全網(wǎng)及護欄。七、冬季施工1、 材料要求1)、磚在砌筑前應清除表面污物、冰雪等,不得使用遭水浸和受

15、 凍后的磚砌塊。2)、砂漿宜優(yōu)先采用普通硅酸鹽水泥拌制。 凍期砌筑禁止使用混 合砂漿。3)、拌合砂漿時,水的溫度不得超過 80C,砂的溫度不得超過 40C,砂漿稠度宜較常溫適當增大,且適當按水泥用量的 5%摻入防 凍早強劑。4)拌制砂漿所用的砂,不得含有直徑大于1cm的凍結塊或冰塊。2、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項1)、冬期施工的磚砌體,應按“三一”砌磚法施工,灰縫不應大于 1cm。2)、冬期施工中,每日砌筑后,應及時在砌筑表面進行保護性覆蓋,砌筑表面不得留有砂漿。在繼續(xù)砌筑前,應掃凈砌筑表面。3)、抹灰要隨用隨拌,防止砂漿凍結。砂漿抹灰的環(huán)境溫度不應低于5C。采用抗凍砂漿的強度等級應按常溫施工強度等級提高一級。4)、解凍期間應對砌體進行觀察,當發(fā)現(xiàn)裂縫,不均勻下沉等情 況,應分析原因并采取措施。八、產(chǎ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