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數學分層次教學的嘗試與體會_第1頁
高中數學分層次教學的嘗試與體會_第2頁
高中數學分層次教學的嘗試與體會_第3頁
高中數學分層次教學的嘗試與體會_第4頁
高中數學分層次教學的嘗試與體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高中數學“分層次教學”的嘗試與體會咸豐縣第一中學 楊元華 高中學生在生理發(fā)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對數學的興趣和愛好,對數學知識的接受能力的差異也是客觀存在的,繼續(xù)在教學中采用“一刀切”的教學方法,已不能適應我?!按竺娣e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要求, “分層次教學”是我們針對我校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法,它能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創(chuàng)造條件,有利于學生數學素質的普遍提高。分層次教學與以往分快慢班有著本質的區(qū)別。以往重點班、普通班是以學生的學習成績劃分的,所以往往可以通過一般性的考試選拔,而分層次教學就是根據學生的數學基礎知識、學習能力的差異和提高學習效率的要求,結合教材和學生學習的可能性

2、,按教學大綱所要達到的基本目標、中層目標、發(fā)展目標這三個層次的教學要求,將學生依次分為A、B、C三個層次。分層次教學中的層次設計,就是為了適應學生認識水平的差異,根據人的認識規(guī)律,利用學生的個別差異把學生的認識活動劃分為不同的階段,在不同的階段完成適應認識水平的教學任務,進行因材施教,逐步遞進,以便“面向全體,兼顧兩頭”,逐漸縮小學生間的差距,達到提高整體素質的目的,這完全符合變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的要求。由于學生基礎知識狀況、興趣愛好、智力水平、潛在能力、學習動機、學習方法等存在差異,接受教學信息的情況也就有所不同,所以教師必須從實際出發(fā),因材施教,循序漸進,才能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原

3、有程度上學有所得,逐步提高,最終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目前普通高中,面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有不少困難。首先,現行高中數學教材理論性強,運算能力要求高,課本習題及復習題量大,但學生基礎普遍較差,對大部分學生來說“學不進去”,“學了也無用”,導致教與學陷入困境。其次,就普通高中目前的狀況,若依大綱規(guī)定按部就班完成授課,根本無法保證使全部學生“一步到位”地通過會考,于是平時加課時、節(jié)假日補課,極力壓縮知識的形成過程,以達到及早進行統(tǒng)考、高考復習之目的,使教與學陷入苦境。再次,對普通高中,以高考升學率的高低去衡量辦學的成敗的觀念至今未打破,于是,多數教師往往不惜血本,絞盡腦汁,采用多種手段,使大多數學生,陪

4、同幾個所謂“有希望”的“尖子”,為之而“奮斗”,這樣就使大多數“陪”讀生“勞師無功”,大大挫傷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也嚴重影響了普通高中的教育教學質量,這顯然與素質教育背道而馳。分層次教學中的分法是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其指導思想是變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是成績差異的分層,而不是人格的分層。為了不給差生增加心理負擔,必須做好分層前的思想工作,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講情道理:學習成績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分層次教學的目的不是人為地制造等級,而是采用不同的方法幫助他們提高學習成績,讓不同成績的學生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他們的潛力,以逐步縮小差距,達到班級整體優(yōu)化。分層次教學的原則是在完成大綱任務的前提下,對學生個

5、體要求有所不同,使學生心理平衡,互相幫助,形成一個團結友愛的集體。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數學基礎、學習能力、學習態(tài)度、學習成績的差異和提高學習效率的要求,結合教材和學生的學習可能性水平,再結合高中階段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及性格特征,按教學大綱所要達到的基本目標、中層目標、發(fā)展目標這三個層次的教學要求,可將學生依下、中、上按2:5:3的比例分為A、B、C三個層次:A層是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即能在教師和C層同學的幫助下掌握課文內容,完成練習及部分簡單習題;B層是成績中等的學生,即能掌握課文內容,獨立完成練習,在教師的啟發(fā)下完成習題,積極向C層同學請教;C層是拔尖的優(yōu)等生,即能掌握課文內容,獨立完成習題

6、,完成教師布置的復習參考題及補充題,可主動幫助和解答B(yǎng)層、A層的難點,與A層學生結成學習伙伴。分層次教學的主體是班級教學為主,按層次教學為輔,層次分得好壞直接影響到“分層次教學”的成功與否。為此,對學生進行分層要堅持尊重學生,師生磋商,動態(tài)分層的原則。首先,要向學生宣布上述分層方案的設計,講清分層的目的和意義,以統(tǒng)一師生認識;其次,教師應指導每位學生實事求是地估計自己,通過學生自我評估,完全由學生自己自愿選擇適應自己的層次;最后,教師根據學生自愿選擇的情況進行合理性分析,若有必要,在征得學生同意的基礎上作個別調整之后,公布分層結果。這樣使部分學生既分到了合適的層次上,又保留了“臉面”,自尊心也

7、不至于受到傷害,也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但學生的層次也不是永遠不變的,經過一段學習后,由學生自己提出要求,教師根據學生的變化情況,作必要的調整(一般是半個學期或一個學期為一次),最終達到A層逐步解體,B、C層不斷壯大的目的。分清學生層次后,要以“面向全體,兼顧兩頭”為原則,以教學大綱、考試說明為依據,根據教材的知識結構和學生的認識能力,將知識、能力和思想方法融為一體,合理地制定各層次學生的教學目標,并將層次目標貫穿于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對于教學目標,可分五個層次:識記。領會。簡單應用,簡單綜合應用。較復雜綜合應用。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學目標要求是不一樣的:A組學生達到;B組學生達到;C組學生

8、達到。例如,在教“兩角和與差的三角函數公式”時,應要求A組學生牢記公式,能直接運用公式解決簡單的三角函數問題,要求B組學生理解公式的推導,能熟練運用公式解決較綜合的三角函數問題,要求C組學生會推導公式,能靈活運用公式解決較復雜的三角函數問題。針對高中生閱讀理解能力相對提高,學習的目的性、自覺性明顯增強的特點,只要教師能深鉆教材,領會一“綱”兩“說明”之精神,把握其彈性,根據己定的教學目標,明確提出各層次的預習目標,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看書預習方法,就會獲得滿意的預習效果。比如,讓高一學生預習時,可要求A層學生主動復習舊知識,基本看懂預習內容,試著完成相應的練習題,不懂時主動求教于別組的學習伙伴,

9、帶著疑問聽課;B層學生初步理解和掌握預習內容,會參照定理、公式、例題的推演自行論證,并據此完成練習題,遇阻時,能自覺復習舊知識,能主動求教或幫助別組;C層學生深刻理解和掌握預習內容,定理、公式要主動推導,例題要先行解答,能獨立完成相應的習題,力求從理論和方法上消化預習內容,并能自覺幫助別組同學。課堂教學是教與學的雙向交流,調動雙邊活動的積極性是完成分層次教學的關鍵所在,課堂教學中要努力完成教學目標,同時又要照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保證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學有所得。在安排課時的時候,必須以B層學生為基準,同時兼顧A、C兩層,要注意調動他們參與教學活動的比率,不至于受冷落。一些深難的問題,課堂上可以不

10、講,課后再給C層學生講。課堂教學要始終遵守循序漸進,由易到難,由簡到繁,逐步上升的規(guī)律,要求不宜過高,層次落差不宜太大。要保證C層在聽課時不等待,A層基本聽懂,得到及時輔導,即A層“吃得了”,B層“吃得好”,C層“吃得飽”。從舊知識到新知識的過渡盡量做到銜接無縫、自然,層次分明。例如,高一“函數概念”一課的教學過程中,要學生復習完相應的舊知識后,可設計如下一組問題: 什么叫函數?映射? 為什么說:“自變量x有一定取值范圍?” 為什么說:“函數y有確定的范圍與之對應?” x、y的取值范圍可分別構成集合嗎?它們有何特點與關系? 你能從映射的角度重新定義函數嗎? 函數記號如何?新定義與原定義相同嗎?

11、然后讓A層學生回答題,B層學生回答題,C層學生回答題。通過提問分析,既復習了舊知識,充分暴露出概念的形成過程。又可調動各個層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全體學生基本上搞清函數的概念,從而在“成功的體驗”中,不知不覺中突破這一難點。同時,對新知識的理解、知識點的應用和題型的變換等,每個層次的設計都要照顧各層次學生的思維能力。例如,學習了函數概念后,又可設計如下一組問題:函數由哪三個要素組成?與映射有何關系?如何求自變量x取a時的函數值f(a)?并說明f(a)與f(x)的異同。自變量是否一定用x表示?兩個函數相同的條件是什么?說出二次函數f(x)=2x2+2的定義域、對應法則、值域,并求f(0), f(

12、1),f(a),f(x+1)。下列各式能表示y是x的函數嗎?為什么?1) y= 2) y= 3) y= 4) y2=x2下列各組中是否表示同一函數?為什么? 1) y=x2與z=u2 2) y=x與y= 3) y=與y=()2先讓C層學生解決題后,請B層學生解決題,再由A層學生解決題。從而使全體學生悟出道理,學會方法,掌握規(guī)律,提高了信心。此外還要安排好教學節(jié)奏,做到精講多練,消除“滿堂灌”,消除拖泥帶水的成份,把節(jié)省下來的時間讓學生多練。在此基礎上可適當補充些趣味數學,以便活躍課堂,努力做到全體學生動腦、動口、動手參與教學全過程。在教完一個概念、一節(jié)內容后,學生要通過做練習來鞏固和提高,因此

13、課后布置多層次習題是分層次教學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課后作業(yè)一刀切,往往使A組學生吃不消,C組學生吃不飽。為此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能力,布置不同的課后作業(yè),一般可分為三個層次:A層是基礎性作業(yè)(課后練習),B層以基礎性為主,同時配有少量略有提高的題目(課后習題),C層是基礎性作業(yè)和有一定靈活、綜合性的題目(課后復習題)各半。布置作業(yè)要精心安排,一般學生在20至30分鐘內完成,如在“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教學中,布置如下三個層次的作業(yè)供各層次學生選擇: 第一層:解下列不等式: 1) 4x2-4x15, 2) 14-4x2x 3) x(x2)x(3-x)1, 4) -x2-2x+80 第二層:求下列函數中

14、自變量x的取值范圍: l) y= 2) y 3) y= 第三層:已知不等式 kx2-2x+6k0 (k0) 1)如果不等式的解集是x|x<-3或x>-2,求k的值: 2)如果不等式的解集是實數集R,求k的值;分層次布置作業(yè)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能力,并由學生選擇適應自己的作業(yè)題組,克服了“大一統(tǒng)”的做法,使每個學生的思維都處于“跳一跳,夠得著”的境地,從而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A層的學生也沒有過大的壓力,可以減少抄襲作業(yè)的現象,減輕學生的課業(yè)負擔,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每一單元學完后,均安排一次過關考核,它以課本習題為主,著重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根據A、B、C三層次學生的實際水平,同一份試卷擬定出不同層次的單元測試題,提出不同的要求,供三個層次學生按規(guī)定要求自由選擇完成,也可直接注明部分題只要求A層學生完成,部分題只要求C層學生完成(可用附加題形式)。就是在統(tǒng)考中,也可針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目標,如上次考50分的,這次考60分就算達標了。在每次考核后,每層次的人員應作適當的變動,如A、B層中成績最好的兩名學生分別升為B、C層,而B、C層中成績最差的兩名學生分別降為A、B層。這樣一來,基礎差的學生感到有奔頭,基礎好的學生不敢有絲毫放松。教師要做補缺、提高工作,充分利用課余時間,積極開展第二課堂,因材施教,給沒有過關的A層學生補課,給C層學生增加次競賽講座。這樣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