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五年級上冊科學教案【最新】_第1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12/d9b23676-663a-4fea-b3b1-579fb8af97be/d9b23676-663a-4fea-b3b1-579fb8af97be1.gif)
![蘇教版五年級上冊科學教案【最新】_第2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12/d9b23676-663a-4fea-b3b1-579fb8af97be/d9b23676-663a-4fea-b3b1-579fb8af97be2.gif)
![蘇教版五年級上冊科學教案【最新】_第3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12/d9b23676-663a-4fea-b3b1-579fb8af97be/d9b23676-663a-4fea-b3b1-579fb8af97be3.gif)
![蘇教版五年級上冊科學教案【最新】_第4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12/d9b23676-663a-4fea-b3b1-579fb8af97be/d9b23676-663a-4fea-b3b1-579fb8af97be4.gif)
![蘇教版五年級上冊科學教案【最新】_第5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12/d9b23676-663a-4fea-b3b1-579fb8af97be/d9b23676-663a-4fea-b3b1-579fb8af97be5.gif)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五年級上冊科學教案第一單元白天和黑夜第 1 課、太陽和影子教學目標:(一)過程與方法:1、能夠通過辨認影子了解物體和影子的關系。2、能夠通過玩影子游戲感受陽光和影子的關系。(二)知識與技能:1、認識到影子的方向和長度隨時間變化而變化;2、知道這種變化是太陽( 視 ) 運動造成的。(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1、體驗到平常事物的變化中包含著科學的規(guī)律。2、有意識地關注身邊的科學。教學準備:教師準備:標桿、粉筆學生準備:卡紙、鉛筆等記錄材料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1、 猜謎語:你走它也走,你停它也停,白天跟著你,晚上離開你。(影2、 你知道影子和什么有關嗎?3、 今天我們來研究這些問題。(板書課題)4
2、、 室外活動:在有陽光的地方放上標桿,畫上它的影子,進入教室。二、自主學習1、 這是誰的影子?(1) 小組討論:你認為這是誰的影子?(2) 匯報。(3) 在活動記錄卡上畫出樹和電桿的影子。2、 認識影子是怎么形成的(1) 小組交流:影子是怎么形成的?(2) 匯報。(3) 小結:物體擋住光形成影子。3、 觀察陽光下物體影子的變化規(guī)律(1) 室外活動:再次畫出標桿的影子。(2) 觀察:你發(fā)現(xiàn)影子變化有什么規(guī)律嗎?(3) 小組交流。匯報。(4) 小結:陽光下,物體影子的長短和方向在發(fā)生變化。三、鞏固應用1、 影子是怎么形成的。2、 影子的變化規(guī)律是什么。3、 課后繼續(xù)研究影子,你還能發(fā)現(xiàn)什么?第 2
3、 課、太陽鐘教學目標:(一)過程與方法:1、設計、制作太陽鐘,并用它計時。2、嘗試做一個沙漏。(二)知識與技能:1、知道太陽鐘的計時原理。2、認識多種多樣的古代計時工具。(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1、意識到掌握和運用自然規(guī)律,可以為人類和社會發(fā)展帶來好處2、體會到科學技術是不斷發(fā)展的。教學準備:教師準備:有關日晷和其他計時工具的圖片或音像資料。學生準備:制作日晷模型的材料( 學具袋中有備) 、手表。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1、有經(jīng)驗的老農(nóng)會根據(jù)天上的太陽來判斷時間,這是怎么回事呢?2、 太陽的確可以當作一個鐘來計算時間。今天我們來學習太陽鐘。(板書課題)二、學習新課1、認識太陽鐘及各種各樣的計時
4、器(1) 太陽鐘又叫日晷,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chuàng)造的。(2) 認識地平日晷、赤道日晷。(3) 認識各種各樣的古代計時器。2、 看手掌日晷1) 到陽光下看手掌日晷,注意要面向正南方。(2) 學生室外活動,看手掌日晷,方法按照書上的樣子。3、 做太陽鐘1) 你在不同時間里畫過物體的影子嗎?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2) 我們來做在個太陽鐘。(3) 學生室外活動,畫不同時間里物體的影子,在每條影子旁標上時間。三、總結應用1、 小結課文。2、課后利用星期六時間,按照這種方法做一個整點時間的太陽鐘。第 3 課 晝夜的交替一、教學手段 多媒體課件、動畫片斷、演示實驗二、知識目標1、地球的自轉.地球自轉的中心.地球自轉
5、的方向(包括從北極俯視).地球自轉的周期.地球自轉產(chǎn)生的星空現(xiàn)象2、晝夜交替的成因.產(chǎn)生晝夜的原因.產(chǎn)生晝夜交替的原因.白天中日影的變化3、計時工具.日的定義.古代計時工具.現(xiàn)代計時工具4、中國古代著名天文學家(生平與杰出貢獻)張衡.祖沖之.一行.郭守敬第 4 課、看月亮一、教學目標過程與方法:1、模擬月相變化的實驗。2、連續(xù)一個月觀察月亮,給月亮記日記。3、觀察一天中的月亮移動,并且給月亮的移動作記錄。知識與技能:1、了解月相的變化規(guī)律。2、知道月亮在天空的運行模式。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1、能夠堅持做長期觀察。2、能夠克服恐懼感。3、能夠實事求是地觀察。二、教學準備:學生準備:月相觀察記錄本
6、,月相觀察紙若干張。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1、 前一個月我們用了一個月的時間觀察月球的,你的觀察怎樣?2、 今天我們來學習整理下我們的觀察記錄。二、學習新課1、 畫出你記憶中月亮的形狀。(1) 你看過月亮嗎?你還記得它是什么樣子的嗎?(2) 畫出你記憶中月亮的形狀。33(3) 月球明亮部分的形象叫月相。2、 觀察模擬的月相變化。(1) 裝實驗裝置,分小組實驗。(2) 觀察模擬的月相變化。(3) 小組交流、描述實驗現(xiàn)象。3、 整理我們的觀察記錄(1) 把我們的觀察記錄資料整理一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2) 分享交流我們的記錄,比一比誰記的最好、最準確。(3) 小結:月相在不斷地發(fā)生變化,月球在天空中
7、的位置也在發(fā)生變化,包括同一天中和一個月中月球的位置變化兩種情況。4、 閱讀:月球相對于太陽的位置變化,形成不同的月相。三、總結應用( 1)小結課文。( 2)課后繼續(xù)觀察月球的運動,你還能發(fā)現(xiàn)什么?第 5 課 晝夜對動植物的影響教學目標:過程與方法:1、能提出并識別晝夜對郁金香、合歡樹等的影響以及時差對人的影響,并設法這些問題可能的答案和解決方法;2、能用圖表記錄晝夜交替對動植物的影響,如用圖表記錄蒲公英的變化;3、能設計一些調(diào)查活動,回答和解決哪些動物適合晝間活動,哪些動物適合夜間活動;4、會描述生物每天在行為或特征方面的變化,如夜行性動物的行為、某種植物和花的變化。知識與技能1、 知道有的
8、動物適合晝間生活,如蜜蜂、蜻蜓等;2、知道有的動物適合夜間生活,如蝙蝠、貓頭鷹等;3、建立事物之間存在普遍的聯(lián)系的初步認識。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體會到晝夜交替對生物的奇妙影響,并以一定的方式贊美,如美文等。教學準備:有關晝夜對動植物產(chǎn)生影響的圖片或影像資料,明暗對比明顯的紙盒。教學過程設計一、導入1、生活中有些現(xiàn)象很奇特,比如:我們到了晚上想睡覺,早上沒人叫卻也會按時醒來,夜來香傍晚時花朵才會綻放,發(fā)出陣陣香氣,這一切都與什么有關呢?到底是什么在影響動物和植物的生活呢?2、學生發(fā)表各自意見。3、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研究晝夜對動植物的影響。二、探究晝夜對植物的影響。1、觀察郁金香、合歡樹、酢槳樹、牽
9、?;?、夜來香等植物在一天中不同時段的圖片(媒體出示)。思考:這些植物在一天中在什么變化?是什么在影響著它們發(fā)生變化?2、學生討論并交流。3、從這些植物的變化中可以發(fā)現(xiàn)什么規(guī)律嗎?4、學生討論并交流。5、小結:每種植物的生活習性都是受著節(jié)律的支配,這種節(jié)律有時按24小時變化著,和鐘的周期一樣。這種影響植物的節(jié)律我們也稱作生物鐘。6、正因為晝夜對植物的影響,有位科學家就利用不同植物開花時間的不同做了一個花鐘。(多媒體展示有關花鐘的詳細內(nèi)容)7、我們能不能利用晝夜對植物的影響規(guī)律來改造植物,比如,讓郁金香在晚上也能開花。8、學生討論并交流。三、探究晝夜對動物的影響。1、既然晝夜對植物有影響,那么對動
10、物也有影響嗎?能不能舉例說明。2、學生交流各自解釋。3、多媒體展示:獾、蜻蜓、壁虎、貓頭鷹、刺猬、狐貍,這些動物哪些在晝間活動?哪些在夜間活動?4、學生交流各自見解。5、我們可以通過什么途徑了解答案?6、學生討論、交流各自的研究方法。7、師生共同確定研究方法并進行調(diào)查訪問。8、交流調(diào)查訪問結果。四、探究蝸牛、螞蟻等動物哪些是在白天活動,哪些是在夜間活動。1、蝸牛、螞蟻等動物哪些是在白天活動,哪些是在夜間活動。2、我們可以采用什么樣的方法進行研究?3、學生討論并交流研究方法。4、學生探究。5、交流各自研究發(fā)現(xiàn)。作業(yè):選擇一種夜間活動的動物,查資料了解它為什么喜歡在夜間活動,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
11、下來。第二單元光與色彩1. 光怎樣行進教學目標:過程與方法1、能夠根據(jù)常見的光傳播現(xiàn)象對光怎樣行進作出合理的假設;2、能夠想辦法證明自己的假設;3、能夠聯(lián)系生活實際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知識與技能1、知道發(fā)光的物體叫做光源,會區(qū)分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2、知道光是沿著直線行進的;3、會制作簡易的小孔成像儀。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1、在研究光怎樣行進的過程中體驗到科學探究的樂趣;2、體會到科學就在我們身邊;3、通過制作小孔成像儀,形成認真細致的科學態(tài)度。教學過程設計一、朗讀科學小詩,渲染學習氣氛1談話:同學們,讓我們先來朗讀黑板上的這首小詩:是誰,為花兒披上斑斕的舞衣?是誰,把山林點染得青蔥翠綠?是誰,
12、將七彩虹橋架上藍天?是誰,讓我們的世界如此繽紛絢麗?2猜一猜:是誰,讓我們的世界如此繽紛絢麗?3談話:每當我們朗讀這些科學小詩的時候,大家就想接著寫下去,做一回小詩人。下面就讓我們接著寫下去,每小組選出你們認為寫得最好的,一會兒全班交流。4小結:今天就讓我們進入色彩斑斕的光的世界吧!二、認識光源1、教師出示各種光源的圖像資料。2、提問:這些畫面漂亮嗎?它們有什么共同的地方?3、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觀點。4、談話:我們把這些發(fā)光的物體叫做光源。5、提問:你還能說出哪些光源呢?6、判斷:月亮、鏡子是不是光源?7、討論:你們能按照一定的方法給這些光源分類嗎?8、學生交流:是怎么分類的?9、談話:我們也能把
13、光源分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那么哪些是自然光源,哪些是人造光源呢?10、談話:對于光你有什么想研究的問題嗎?11、揭題:你知道,光是怎樣行進的嗎?三、探究光是怎樣行進的1談話:請大家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猜測一下,光可能是怎樣行進的。2學生交流,說自己猜測的理由。3教師出示各種光直線行進現(xiàn)象的圖像。4談話:這些光現(xiàn)象的圖像對你有什么啟發(fā)嗎?5 談話: 剛才大家對光是怎樣行進的進行了猜測,你的猜測對嗎?怎樣證明?6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觀點。7討論:如果要使手電筒的光穿過所有紙板中間的孔照到墻上,該怎么辦?8學生小組活動。9學生小組交流:你們是怎么做的?發(fā)現(xiàn)了什么?實驗說明了什么?10討論:假如光會轉彎,可能會
14、出現(xiàn)哪些奇怪的現(xiàn)象?四、引導學生了解“小孔成像”1教師演示“小孔成像”實驗,在屏幕上投射出蠟燭火焰的倒像。2提問: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3學生回答。4談話:其實,早在兩千多年前,我國古代的學者墨子就曾發(fā)現(xiàn)了這個有趣的現(xiàn)象光線從窗戶上的小孔射進來,會在對面的墻上形成外面景物的倒像,這個現(xiàn)象被稱為“小孔成像”。五、總結全課,學習制作小孔成像儀1談話:原來光線通過小孔還能成像,讓我們也來試一試做個小孔成像儀,好嗎?2教師介紹小孔成像儀的制作方法、步驟。(課本P16)3學生制作小孔成像儀,并玩一玩,試一試怎樣在屏幕上呈現(xiàn)一個的清晰的像。4學生交流本課的學習體會、感想。2照鏡子教學目標如下:過程與方法1、能從照
15、鏡子的游戲中知道鏡子的作用;2、能用自己最擅長的方式表達自己的研究過程和發(fā)現(xiàn),并進行交流;3、能聯(lián)系生活說說能照出影像的物體有什么共同特征;4、能在游戲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5、能描述探究過程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知識與技能1、了解鏡子可以改變光的傳播路線;2、認識各種各樣的鏡子并了解鏡子的用途;3、能動手制作簡易的萬花筒或潛望鏡。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1、愿意合作與交流,分享合作游戲的快樂;體會探究的樂趣;2、意識到生活中處處有科學和科學知識給人類與社會發(fā)展帶來的好處,樂于 用學到的科學知識改善生活,提高生活的質量。教學過程設計:第一課時一、導入新課1、提問(出示鏡子):這是什么?你用它做過游戲嗎?怎
16、么做的? 二、師生共同游戲,了解鏡子的作用1、談話:我們一起再來玩照鏡子的游戲,好嗎?2、游戲一:(玩一面鏡子)照鏡子。3、提問:通過照鏡子,你在鏡子中還看到了什么?仔細看一看,比一比,誰 的發(fā)現(xiàn)多?4、游戲二:(玩兩面鏡子)改變兩面鏡子的角度,觀察鏡中物體的變化。5、談話:說說有什么新發(fā)現(xiàn)。6、游戲三:(玩多面鏡子)日光接力打靶游戲。(注意:選幾組學生上去,一位學生站在陽光下,另一位站在陰影里,讓學生想辦法怎樣使陰影里的同學也有陽光射到桌肚里,比一比哪一組最快想出辦法,最后全班分組玩這個游戲。)三、動手制作萬花筒和潛望鏡1、教師出示萬花筒和潛望鏡,問學生想不想制作。2、教師介紹制作萬花筒和潛
17、望鏡的方法和步驟。3、學生選擇一種最想做的進行制作,并玩一玩。4、小組活動:用語言或圖畫解釋用潛望鏡看到物體的原理。第二課時一、導入新課1、 談話: 上堂課我們玩了照鏡子的游戲,生活中你還見過比較特別的鏡子嗎?2、學生思考并回答問題。二、玩凹面鏡和凸面鏡1、教師講述:鏡面彎曲,就是凹面鏡或者凸面鏡。2、小組活動:玩凹面鏡和凸面鏡,你們有什么發(fā)現(xiàn)?并把你們的發(fā)現(xiàn)記在記錄紙上。3、學生匯報研究結果。4、談話:生活中哪些地方看到過這樣的鏡子?哪些地方用到了這樣的鏡子?三、找出身邊能照出影像的物體1、提問:生活中除了鏡子外還有哪些物體能照出物體的影像?它們有什么相同的特點呢?2、教師出示一些能照出影像
18、的物體的圖像。四、本課小結(略)3玩放大鏡教學目標:過程與方法1、學會做凸透鏡成像的實驗;2、嘗試制作望遠鏡。知識與技能1、了解凸透鏡和凹透鏡可以改變光的傳播路線;2、了解凸透鏡的應用;3、初步了解望遠鏡的構造。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1、體驗到人類對光學規(guī)律的認識與利用會為我們帶來許多方便;2、樂于用所學的知識改善生活;3、意識到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會給人類和社會發(fā)展帶來好處。教學過程設計一、玩水游戲,激趣導入1談話:同學們,喜歡玩水嗎?我們來玩幾種新的關于水的游戲,好嗎?2講解玩水游戲方法(實物投影):用滴管滴一滴水在畫報紙的一個字上,透過水滴看字有什么變化?透過盛水的玻璃杯看畫報紙上的字有什么變化?
19、把裝水的玻璃透明碟放在有字的畫報紙上,觀察紙上的字有什么變化?3學生進行玩水游戲。4學生交流在游戲過程中的發(fā)現(xiàn)及問題。5提問:在生活中,你還見過類似的現(xiàn)象嗎? 二、親密接觸,認識凸透鏡1談話:大家都見過放大鏡嗎?你知道它是什么樣的嗎? 2學生描述自己所知道的放大鏡。3學生觀察各種凸透鏡片:用看、摸等多種方法。4學生匯報觀察結果。5認識凸透鏡:這樣中間厚、邊緣薄的透明鏡片叫放大鏡。 三、親手實踐,認識凸透鏡的作用1提問:你們知道凸透鏡有什么作用嗎? 2學生討論、匯報。3學生分組實驗:凸透鏡成像實驗。4學生匯報交流實驗結果:凸透鏡既可形成放大的像,又可形成縮小的像。5提問:現(xiàn)在,你知道凸透鏡有哪些
20、作用?6討論:凸透鏡為什么會有這樣神奇的作用呢?7小結:光線射入凸透鏡時,方向發(fā)生了偏折。 四、聯(lián)系生活,認識凸透鏡的用途1談話:小小凸透鏡真神奇,那在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用到它呢? 2學生討論交流。3出示圖象資料:凸透鏡的應用。4出示照相機實物,重點介紹凸透鏡成像作用在照相機中的應用。 五、制作望遠鏡,拓展延伸1談話:剛才,我們觀察研究了凸透鏡,認識了它的外形特點和作用,那大 家再來看看這個透鏡(出示凹透鏡),比較一下,它與凸透鏡有什么不同?你能 給它起個名字嗎?2學生觀察、比較。3學生匯報、起名。4學生活動:透鏡組合看事物。5匯報、交流活動結果。6結合望遠鏡實物,小組討論、制作一架望遠鏡。4
21、七色光教學目標:過程與方法1、學會做日光的色散與合成實驗;2、嘗試做在單色光下觀察物體顏色的實驗;3、能夠對所觀察的現(xiàn)象作出合理的解釋。知識與技能1、知道光是有顏色的,了解陽光的色散現(xiàn)象;2、初步了解光與色彩的關系。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感受光學世界的無限奧妙,欣賞大自然的繽紛色彩。教學過程設計一、制造彩虹,激趣導入1出示圖像資料:夏天雷雨過后,天空出現(xiàn)了一條七色的彩虹。2談話:請學生談談彩虹是怎樣形成的?它有哪幾種顏色組成?3討論:你們想不想自己制造彩虹?4帶領孩子們制造彩虹。二、分解陽光,研究色散的原理1討論:我們還可以怎樣制造彩虹?(學生小組討論后交流)2講述關于牛頓發(fā)現(xiàn)七色光的故事。3組內(nèi)
22、交換意見并動手實驗:利用三棱鏡利用平面鏡和水利用光盤4提問:剛才研究的時候有沒有碰到什么要注意的問題呀?如果有的可以提出來大家一起交流。三、混合色光,研究逆色散原理1出示圖像資料:牛頓把七色光合成白光2討論: 怎樣證明日光是由七色光組成的?3游戲:玩七色陀螺4解釋現(xiàn)象。5提問:那我們能不能想出更多的方法來證明日光是由七色光組成的?四、初步了解光與色彩的關系(一)色彩的形成(出示錄像資料:繽紛絢麗的自然界)1談話:自然界中繽紛絢麗的色彩又是怎樣形成的?2學生組內(nèi)討論并請他們上來交流。3教師演示:為什么該物體呈現(xiàn)紅色?把紅、橙、黃、綠、藍、靛、紫、黑、白這幾種顏色的紙分別放在七色光下,孩子們將看到
23、當七色光投到紅紙上,光譜中只剩下了紅光,而其他色光不見了。4學生實驗:綠色物體、黑色物體和白色物體。5學生交流心得體會。(二)“透過彩色玻璃紙看物體”游戲1玩“透過彩色玻璃紙看物體”游戲。2玩戴各色太陽鏡游戲。3學生解釋原理。五、課內(nèi)總結,課外延伸1教師出示事先準備好的末端分別貼有紅、綠、藍三色玻璃紙的長紙筒。2教師演示:實驗時先混合其中兩種色光,然后再把三種色光混合起來。3講述:紅、綠、藍就是光的三原色。4課后延伸:繼續(xù)探究光的三原色和色彩的三原色是不是一回事。(學生剛剛知道七色光能合成白光,當他們看到紅、綠、藍三種色光也能合成白光時,他們感到特別驚奇,課后探究的欲望再次被點燃。)教學手記在
24、科學教學中,當學生把探究作為一種學習的需要,逐步成為學習的行為習慣時,課堂教學就會化被動為主動,學習就會成為學生的一種內(nèi)驅動力。在本堂課的教學中,我根據(jù)小學中年級學生年齡小、好玩的心理特征,引導學生在“玩”中學,在“玩”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在“玩”中經(jīng)歷探究七色光秘密的全過程,在“玩”中激發(fā)繼續(xù)探究的興趣,從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教學目標。當然,這種“玩”并不是放羊式的、盲目的、無目的的玩,它與學生課余時 間自發(fā)的游戲活動有著本質的區(qū)別。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以下三點:首先,要 在教師的安排和引導下“玩”,教師要精心選擇實驗材料,合理調(diào)控活動時間, 靈活處理突發(fā)情況等。第二,要
25、讓學生有目標地“玩”,帶著問題去“玩”,在 “玩”中逐步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第三,要讓學生在“玩”中親身經(jīng)歷科 學探究的過程,讓學生在帶有游戲性的活動中“真刀實槍”地搞科學。這樣,學 生才會在“玩”中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得,才會終生受益。第三單元電和磁1 .簡單電路一、教學目標:1、能夠連接基本電路,并畫出電路圖。2、學會制作簡易開關,接入電路,并畫出電路圖。3、能夠根據(jù)電路圖連接簡單電路,制作簡單的紅綠燈。4、愿意與同學一起去探討有關電路的問題。二、教學重點、難點:重點:通過連接電路,知道一個連通的電路的基本組成部分。難點:將連通的電路轉化為電路圖,根據(jù)電路圖組裝電路。三、教學活動:一、
26、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思考1、課件演示“宜園”夜景讓學生說說宜園的燈美不美?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2、談話:你知道這些美麗的彩燈是怎樣亮起來的呢?如果給你小電珠,你會 接亮它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簡單電路”,老師相信大家通過今天的學習, 一定能懂得這么多的彩燈是怎么接亮的,大家有沒有信心!二、實踐活動,學習新知1、認識簡單電路(1) 了解簡單電路的構成。提問:你知道接亮小電珠需要哪些材料?一個簡單電路由電池、導線、小電珠組成,我們就一起來觀察這些材料。課件逐一演示介紹電池、導線和小電珠。電池:是給小電珠供電的,它有正極(+)和負極(-)兩端。導線:它外表有一層橡膠外皮,中間是銅芯,使用時要把外面的
27、橡膠剝?nèi)ィ?它靠中間的銅芯傳送電池的電。小電珠:從外表看不到它里面的構造,如果把它剖開會看到里面的燈絲連接 著上、下兩個接觸點。如果有電流過燈絲,小電珠就發(fā)亮了。有了這些材料,我們就可以來做一項實踐活動,請看實驗要求。(2)實踐活動(一)課件出示實驗要求:每人用1節(jié)電池,1個小電珠和幾根導線,把小電珠接亮。學生實驗活動。填寫實驗報告(一)全班交流。請接亮小電珠的同學說說是怎么連接的。讓學生到黑板上用圖片擺一擺,再 連一連。歸納方法 課件出示連接方法:連接小電珠的導線兩端應分別接在電池的正 極(+)和負極(-)上,形成電流的通路,小電珠才會發(fā)亮。2、認識其他電器、電路連接方法:(1)教師演示除了
28、小電珠外,我們家里還有許多用電器,例如:小喇叭、小電機等,他們 是怎樣連接的呢!教師出示生日卡片,并讓生日卡片中的喇叭發(fā)出聲音,簡單介紹卡片中喇叭 的電路連接(投影)(2)實踐活動(二)課件演示實驗要求:在剛才接亮小電珠的電路中,如果換掉小電珠,給你一個小電機,你會把它接到電路中,使小電機轉動嗎?(請同桌 2人合作完成)學生實踐活動。匯報活動結果。說說你是怎樣連接的?它的連接和小電珠的連接電路相同嗎?課件出示小結:其它用電器的電路連接和小電珠是一樣。(1)提問:你有辦法讓小電機停下來嗎?當學生提出,把導線斷開,用開關等方法后,老師肯定學生的方法,并出示 小電扇,如果把小電機做成小電風扇,用時讓
29、它轉,不用時讓它停,用什么方法 最方便?來源:同學們想不想自己做一個開關呢?先把導線斷開,讓小電機停下來。下面老 師介紹制作簡易開關的方法,認真看清制作過程,待會我們要學著做哦?。?)制作簡單開關課件演示制作開關過程。實踐活動(三)課件演示實驗要求:用一塊木板,兩枚圖釘,兩根導線,兩人合作做一個開關。學生制作。(3)實踐活動(四)課件演示實驗要求:a、把制作的開關接入電路中,并控制小電機的轉與停。b、把小電機換成小電珠,并控制小電珠的亮與滅。c、完成實驗報告(二)學生實驗。請你說開關有什么作用?小結:開關能方便地控制小電珠的亮與滅。三、回顧總結,鞏固新知四、拓展新知,課件延伸1、老師展示自制簡
30、單紅綠燈。這是老師自制的簡單紅綠燈,并能用開關來控制紅綠燈的亮和滅。2、布置課后制作。來源:所需用材料和制作方法請大家看書 32頁,請同學們課后準備材料,自己制作 一個簡單的紅綠燈或其他電控小玩具,比一比誰制作的好!五、板書設計:(略)2 .導體和絕緣體、過程與方法1、對物體的導電性進行預測,并說明依據(jù);2、能自主設計方案對物體的導電性進行檢驗,并記錄研究情況。知識與技能1、知道物體有的是容易導電,有的是不容易導電的;2、知道導體和絕緣體在生活中的應用;3、知道與物體導電性相關的安全用電知識。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1、體驗探究過程,在研究中尊重事實、實事求是,愿意交流與合作;2、體驗到物體導電性是
31、相對的,不是絕對的;3、體會到科學學習可以改善生活質量,并愿意改進安全用電方面的不足。二、教學過程設計一、對問題進行預測,交流驗證做法1 .教師提出問題:我們周圍的物體都導電嗎?2 .學生發(fā)表見解,并說明依據(jù)。3 .講述:剛才,同學們對物體是否導電進行了預測, 并說明了其導電的依據(jù), 但我們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預測的結果還需要經(jīng)過實驗的檢驗。接下來,我們要進行驗 證。怎樣驗證物體是否導電?4 .學生分組交流。5 .交流驗證做法,全班達成一致。二、設計驗證實驗方案,分組進行驗證1 .講述:每個小組要利用電路材料設計一個“物體導電檢驗器”,同時要設 計一張實驗記錄單,記錄你們的驗證過程。記錄單的形式不限,
32、但記錄單上至少 可以讓別人看出:你們組設計的“物體導電檢測器”的電路圖、對物體能否導電 的預測、檢驗結果、最終結論等。小精靈兒童 (2 .學生分組設計方案,教師參與學生活動,適當指點。3 .全班交流、評價驗證方案,選取最佳方案。4 .修改完善各自的方案。5 .選取電路元件和檢驗材料,結合方案驗證物體能否導電,并做好記錄。6 .教師巡視指導,及時引導學生反思預測和驗證的結果。三、交流驗證結果1 .學生匯報對物體導電性的驗證結果。(匯報內(nèi)容:容易導電的材料有哪 些?不容易導電的材料有哪些?驗證過程中有什么新發(fā)現(xiàn)或新想法或問題)2 .學生反思和交流:為什么檢驗結果和預測結果有不同?其中可能的原因是
33、什么?3 學生分組操作:逐漸增加電池的節(jié)數(shù),再檢測不導電的物體一一濃鹽水。4 .教師和學生一起進行“人體導電試驗”(先用學生制作的檢測器檢測人體 是否導電,然后,教師提供驗電球,讓學生再檢測人體的導電性)。5 .學生談試驗后的想法。6 .講述:物體導不導電不是絕對的,是有條件的;導體和絕緣體概念。四、了解導體和絕緣體的應用及安全使用1 .學生討論: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導體和絕緣體?它們有什么用?2 .學生觀察與辨認:廢舊電路板及元件、電料和工具上的導體和絕緣體3 .學生就如何安全使用電器、電料和工具進行交流。(對學生樹立安全使用電器的觀念很重要。)五、課后延伸活動生活中,濕木頭是容易導電的物體
34、,但在我們的檢測中卻不容易導電, 請你(最好和你的家長合作)研究:濕木頭在什么情況下才容易導電,將研究報 告上交給科學老師。(提示:使用簡單材料,不要用 220v市電進行實驗)3.探測暗盒里的電路一、教學目標:過程與方法1、能夠利用檢測器檢測暗箱中的電路;2、能夠根據(jù)在檢測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對暗箱做假設性的解釋;3、能對檢測過程和結果進行評議與反思;4、能利用簡單表格、圖形、統(tǒng)計等方法整理檢測結果。知識與技能1、知道解暗箱也是科學探究的重要組成部分;2、知道不同的電路連接可以產(chǎn)生不同的現(xiàn)象;3、知道解暗箱的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1、尊重證據(jù),實事求是;2、愿意去探究暗箱中的秘密;3、體會到合作與
35、交流的重要價值。二、教學過程設計一、提出問題,創(chuàng)設研究情境上課時教師直接向學生提出問題:我們已經(jīng)能夠設計和連接簡單的電路, 今天我們再來認識一種電路,是我們看不到的電路,看看我們大家有沒有信心和 能力想辦法去解決。二、利用檢測器檢驗暗箱的電路1 .提問:看不到的電路我們怎樣研究呢?2 .學生在小組內(nèi)交流他們的一些意見和想法。3 .教師提供暗箱讓學生研究,引導學生可以借助一種裝置來檢測,通過 在暗箱外部觀察到的現(xiàn)象判斷暗箱內(nèi)電路的連接。4 .教師講解:這種用導線連接的一節(jié)電池和一個小燈泡的裝置就是檢測器。 以上內(nèi)容源自小精靈兒童資訊站5 .讓學生通過研討,確定檢測器的組成。6 .學生設計驗證的方
36、案,教師指導學生在驗證的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和 事項。關鍵是在檢測中的驗證記錄,最終學生要根據(jù)驗證記錄來判斷暗箱的電路。7 .學生用檢測器檢驗暗箱電路活動。三、活動記錄的整理與交流匯報1 .教師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研究和記錄進行整理, 畫出暗箱中的電路圖示2 .小組間進行交流,引導說出本組驗證的想法和依據(jù)。3 .教師引導學生說出他們是怎樣檢驗的、在檢驗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問 題和困難、是怎樣解決的、是根據(jù)什么現(xiàn)象來判斷暗箱內(nèi)的電路、為什么會出現(xiàn) 這樣的現(xiàn)象等。四、打開暗箱驗證自己的判斷1 .學生打開暗箱驗證自己的判斷。2 .學生找出判斷正確與否的原因所在。3 .學生說出自己的探究體會和驗證后的反思。4
37、 .教師布置在今后探究中的注意事項和操作要求。5 .研究磁鐵教學目標:過程與方法1、能夠設計實驗探究出磁鐵的性質;2、能利用各種方法測出兩塊磁鐵磁力的大?。?、能夠對磁鐵在生活中的用途作相關的解釋。知識與技能1、知道磁鐵的一些基本性質;2、知道磁鐵磁力大小的一些測量方法;3、知道指南針的作用。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1、對探究日常生活中的磁現(xiàn)象有濃厚的興趣;2、意識到磁現(xiàn)象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好處;3、樂于探究、善于發(fā)現(xiàn)。教學過程設計一、導入1談話:同學們,老師今天給大家?guī)砹艘粋€小玩具,你們想看嗎?(想)2教師演示:唐老鴨磁性玩具。3提問:唐老鴨為什么會翩翩起舞呢?(有吸鐵石吸著)二、探究活動1認識各
38、種形狀的磁鐵。( 1)講述:吸鐵石在科學上稱作磁鐵,這一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磁鐵(板書課題),你們在平時看到過哪些形狀的磁鐵?( 2)學生匯報:環(huán)形磁鐵( 3)提問:還有哪些形狀的磁鐵?( 4)教師出示:條形磁鐵、蹄形磁鐵、菱形磁鐵(指南針),學生辨認。2探究磁鐵的基本性質。( 1)談話:剛才我們一起認識了幾種形狀的磁鐵,你們知道磁鐵有哪些性質呢?( 2)學生匯報:磁鐵會吸鐵。( 3)談話:磁鐵還有哪些性質?你們想研究嗎?(想)老師為每一個小組提供了一些回形針和裝了一些水的燒杯,你們想怎樣研究?(小組內(nèi)交流)( 4)學生分小組探究,做好記錄。(記錄在書后“活動記錄”上)( 5)匯報:磁鐵同極相斥,
39、異極相吸;隔著物體能吸鐵。(記錄在“活動記錄”上)( 6)教師出示:指南針。(向學生介紹指南針就是一塊小磁鐵,它總是一端指南,一端指北。指南的一端成為南極,用“ S”表示,指北的一端成為北極,用 表示。指南針是中國古代四大發(fā)明之一,戰(zhàn)國時被稱為司南。磁鐵和指南針都有一樣的性質。)( 7)提問:那么磁鐵是否也可以指南北方向呢?我們用什么方法來驗證好呢?(學生思考、議論)( 8)講述:懸浮法和懸掛法。下面我們懸掛法來驗證一下。( 9)學生小組內(nèi)探究。(用細線把條形磁鐵懸掛起來)( 10)匯報:磁鐵可以指南北方向。(記錄在“活動記錄”上)( 11)再問:磁鐵還有哪些性質呢?(學生匯報)3了解磁鐵在生
40、活中的應用。( 1)談話:磁鐵有了這么多的性質,它在生活中有哪些用途?( 2)學生小組內(nèi)交流。( 3)學生匯報:磁懸浮列車、門吸、冰箱門、磁性鉛筆盒。4探究兩塊磁鐵磁力的大小。( 1)我們來猜一猜這塊條形磁鐵和這塊環(huán)形磁鐵的磁力誰大誰???(學生猜測)( 2)點撥:要想知道這兩塊磁鐵的磁力大小,用什么方法可以測量出來?( 3)學生小組內(nèi)交流。( 4)匯報:比吸回形針的數(shù)量;比吸鐵的距離遠近。( 5)每一個小組自選一種方法進行實驗。( 6)匯報交流。思考:通過本課的學習,你們有哪些收獲和體會?(學生談體會和收獲)5電磁鐵教學目標:過程與方法能夠根據(jù)所給的材料制作一個電磁鐵;能夠做電磁鐵的磁力大小跟
41、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能夠對電磁鐵的兩極變化進行探究。知識與技能知道什么是電磁鐵;知道電磁鐵的磁力大小與電池的電量、導線纏繞的圈數(shù)有關;知道電磁鐵的兩極是可變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積極主動地研究電磁鐵,體會探究的樂趣;樂于合作與交流。教師準備:導線、鐵釘(用火燒過的)、大頭針、指南針、電視資料學生準備:電池教學過程設計一、制作電磁鐵(出示一包大頭針與牙簽的混合物)1教師提問:怎樣快速的分開它們?學生可能提出用磁鐵把大頭針吸上來。2教師給予肯定后,說:我還有一種辦法。演示(像魔術師一樣):先用鐵釘去吸,不行;再用導線去吸,也不行;把導線按照一個方向纏繞在鐵釘上又去吸,還是不行;最后,把電池接通到導
42、線的兩端,終于吸上了大頭針。教師介紹這個裝置叫電磁鐵。3學生嘗試制作并驗證電磁鐵吸鐵。4教師提示:如果切斷電流,會怎樣?學生猜想并驗證。5小結:永久磁鐵與電磁鐵的異同。二、研究電磁鐵的磁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1教師統(tǒng)計各小組吸上大頭針的數(shù)量后,提問:為什么各組吸上的大頭針數(shù)有多有少?電磁鐵的磁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2學生做出假設。3指導學生設計實驗驗證:你們認為與什么因素有關?該怎樣做實驗?需要注意什么?4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共同設計實驗方案,然后在班級內(nèi)討論、交流。5學生分組實驗,觀察記錄。6學生匯報實驗現(xiàn)象與結果,得出結論。三、研究電磁鐵的兩極1 .談話:磁鐵有南極和北極,電磁鐵有嗎?(學生做出
43、假設)2 .怎樣判斷呢?(學生會想到利用同極相斥,異極相吸的原理)3 .學生實驗判斷、匯報結果。4 .教師提問:為什么有的組釘尖是南極,有的組釘尖是北極?大家互相看一 看,你們的做法有什么不同?5 .學生互相觀察,找出原因。教師可以讓各組重新驗證一下。四、電磁鐵在生產(chǎn)、生活中的應用1 .談話:你們知道電磁鐵在生產(chǎn)、生活中都有哪些應用嗎?學生根據(jù)經(jīng)驗談2 .播放電視資料,增加學生的見識。3 .談話:請你設想一下,你還能把電磁鐵應用到哪些地方?4 .學生暢所欲言。第四單元呼吸和血液循環(huán)1.測量呼吸和心跳一、教學目標:1、知道呼吸和心臟跳動之間的關系;2、知道運動對呼吸和心臟跳動的影響。二、教學過程
44、:一、談話導入1 .談話:在以前的生活中,你對自己的身體有了哪些方面的了解?你還想知 道些什么?2 .提問:剛剛參加過一些運動,你感覺自己的身體發(fā)生了哪些變化?3 .講述: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測量我們的呼吸、心跳和脈搏。二、測量呼吸、心跳和脈搏1 .測量活動指導。(1)提問:怎么樣算呼吸一次?指名讓學生講解并演示。怎么樣可以測量到 呼吸?(2)提問:你有沒有聽到過自己心跳的聲音?教師講述:利用合適的工具我們可以更清楚地聽到自己和他人心跳的聲音。分發(fā)課前制作好的簡易聽筒,分組聽一聽自己和同桌的心跳聲音。有力的心跳聲音是一個人身體健康的標志。(3)談話:除了心臟在有力地跳動之外,我們身體上還有脈
45、搏也在一刻不停 地跳動著。怎么樣來測量脈搏呢?(4)講解:在同一個時間內(nèi),心跳的次數(shù)和脈搏的次數(shù)是一樣的。所以在測 量時,我們只需要通過測量脈搏的跳動次數(shù)就可以知道心臟的跳動次數(shù)了。2 .預測:你靜坐時一分鐘呼吸和脈搏跳動的次數(shù)是多少?在活動記錄上作好 記錄。3 .布置任務:每兩個人組成一個小組,合作為自己和對方測量1分鐘呼吸和脈搏跳動的次數(shù),并在科學活動記錄上作好記錄。建議可以一人測量自己的呼吸 次數(shù),另一人幫助測量脈搏的跳動次數(shù)。測量結束后交換。4 .小組活動:分組測量。5 .匯報測量數(shù)據(jù),并交流與你預測的數(shù)據(jù)一樣嗎?6 .提問:參加活動后我們的呼吸次數(shù)和脈搏跳動又會有什么變化呢?7 .三
46、分鐘熱身活動。各組一位學生根據(jù)音樂的節(jié)奏做“坐下一一起立一一揚臂一一坐下”的循環(huán) 動作?;顒右唤Y束,小組內(nèi)合作馬上測量運動后的呼吸和脈搏跳動次數(shù),并作好記 錄。8 .播放舒緩、柔和的音樂,讓學生休息三分鐘以后,第三次測量呼吸和脈搏 的跳動次數(shù)。9 .組內(nèi)交換,另一位學生參加活動熱身活動和休息,再分別測量呼吸和脈搏 的跳動次數(shù)。10 .休息時間相機安排學生認識人體的呼吸器官和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圖。)三、分析、整理數(shù)據(jù)1 .閱讀自己的活動記錄表,提問:比較一下你測量的這三組數(shù)據(jù),有什么發(fā) 現(xiàn)?2 .小組內(nèi)分析收集到的數(shù)據(jù),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3 .總結。4.調(diào)查:哪些人在休息3分鐘后呼吸
47、和脈搏的次數(shù)已經(jīng)接近平靜時的次數(shù)了? 四、拓展延伸1 .小資料:不同年齡層次的人平靜時的呼吸和心跳參照數(shù)2 .提問:通過上面的測量和比較,你有哪些感興趣的問題想進一步研究?2.肺和呼吸一、教學目標:1、知道人呼吸時,主要吸入空氣中的氧氣,呼出二氧化碳;2、知道身體的各個部位都有跳動的脈搏;3、知道肺是人進行呼吸的重要器官;4、知道心臟是人進行血液循環(huán)的重要器官;5、了解呼吸和血液循環(huán)之間的聯(lián)系。二、教學時間:一課時三、教學過程:一、復習談話1.談話:通過上節(jié)課的測量研究,關于呼吸和心跳,你知道了些什么?2、講述:這節(jié)課開始我們一起來研究人體的呼吸和血液循環(huán),(板書課題, 讀題)讓我們更加深入地
48、來了解我們自己的身體。二、研究人體的呼吸現(xiàn)象1 .談話:人每時每刻都在呼吸,這一簡單的過程需要很多器官協(xié)同工作。2 .認識人的呼吸器官。(1)自我感覺一下,你呼吸的過程中有哪些器官參與了活動?(2)學生交流。(3)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人的呼吸器官,認一認。(4)匯報并小結:人體的主要呼吸器官包括鼻、咽、喉、氣管、支氣管、肺。 肺是人進行呼吸的重要器官。(5)學生在呼吸的過程中感知并體會各個器官所在的位置和所發(fā)揮的作用。3.談話:關于呼吸,我們想研究的問題一定有很多。大家想研究哪些問題呢?(1)分小組討論,在紙上寫下你們想研究的問題。(2)交流,出示探究問題:空氣是如何進入肺部又是如何從里面出來的
49、?吸進和呼出的氣體有什么不同?吸進去的空氣到哪里去了?(3)布置任務:我們分小組來對不同的問題展開研究。介紹教室里準備的相關模型和實驗用品,大家可以根據(jù)需要有選擇地使用這 些器材和用品。4.小組活動。各個小組根據(jù)各自不同的探究問題,選用不同的模型和實驗 用品,設計實驗并搜集相關實驗數(shù)據(jù)。保證每個問題都有兩個小組在開展研究。5.探究“我們呼出和吸進的空氣有何不同”的小組活動。(1)提問:我們吸進和呼出的空氣是不同的嗎?(2)我們呼出的氣體和吸進的氣體分別是什么?用什么辦法可以證吸進的和 呼出的空氣是不同的?學生在組內(nèi)發(fā)表意見并把假設記錄下來。(3)師生共同設計實驗。(4)實驗需要用哪些器材和用品
50、?合理選用材料開展實驗。(5)實驗活動:選用一杯清石灰水,先用打氣筒注入空氣,觀察實驗現(xiàn)象; 再用塑料管用嘴向水內(nèi)吹氣,觀察現(xiàn)象有什么變化。(6)交流實驗現(xiàn)象,討論并作好實驗記錄。(7)大組交流實驗方法和過程并小結:實驗現(xiàn)象告訴我們呼出和吸入的空氣 是不同的,吸進的是氧氣,呼出的是二氧化碳。(8)教師講解:杯子里的水并不是什么神奇的東西,而是清石灰水,它遇到 二氧化碳就會產(chǎn)生白色的不溶于水的沉淀物,石灰水變渾濁了就是這個原因。(9)閱讀:我們呼吸的空氣的主要成分。(10)談話:我們呼出的空氣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但里面還是有一小部 分氧氣的。你可以結合生活中的例子來說說嗎?小精靈兒童網(wǎng)站出品6
51、.探究“空氣是如何進入肺部又是如何從里面出來的”的小組活動。(1)具體活動過程與上面的研究活動相似,這個研究活動更加突出的是對學 生已有知識、經(jīng)驗的調(diào)查和了解,然后借助合適的模型讓學生模擬呼吸的過程, 從而弄明白“空氣是如何進入肺部又是如何從里面出來的"。小精靈兒童網(wǎng)站出 品(2)在跟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我們了解到,一般學生都認為空氣是因為肺部像氣 球一樣張開了空氣就進入里面??諝馐侨绾芜M入身體內(nèi)部的?空氣進入身體內(nèi)部 的動力來自于哪里?通過操作呼吸模型,學生很容易就可以認識到:胸部肌肉的 運動使胸腔內(nèi)的空間大小發(fā)生變化,在胸部擴張和收縮的過程中空氣就很自然地 被壓進肺部了。(3)另外,
52、在操作過呼吸模型以后可以指導學生更好地利用自己的身體去體 會呼吸的兩種不同方式: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體會在這些過程中身體內(nèi)部各器 官的相互協(xié)調(diào)和作用。7.探究“吸進去的空氣到哪里去了”的小組活動。(略)這一小組的匯報活動放到下一節(jié)研究循環(huán)問題的過程中,以指導學生把人的 呼吸與循環(huán)很好地結合起來看待與分析。三、總結深化1 .談話:通過今天的研究,你有哪些收獲?哪些認識與你原來的觀點是不同 的?2 .閱讀教材P52(上)介紹“人的呼吸”的一段話。3 .心臟和血液循環(huán)教學內(nèi)容:心臟和血液循環(huán)教學目標:1 .知道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組成及其作用。2 .知道心臟的形態(tài)和功能。3 .會測量自己的脈搏,知道心跳和
53、脈搏的關系4 .知道堅持體育鍛煉有利于心血管的健康。教學重點:認識心臟及血液循環(huán)意義。教學難點:認識心臟的功能。教材分析:心臟和血液循環(huán)是蘇教版科學五上第四單元呼吸和血液循環(huán)的 第三課。是在學習了測量呼吸和心跳、肺和呼吸基礎上進一步學習,也 是本單元的結束課和總結課,將呼吸器官和血液循環(huán)器官緊密的聯(lián)系起來,讓學 更深入的了解自己的身體。這課是在學生學會了測量呼吸和心跳,認識了人體的 肺等呼吸器官的基礎上,認識人體的血液循環(huán)及其意義。來認識人體的心臟、心 跳;心臟的功能及血液循環(huán)的意義,讓學生了解自己的身體,關注自己的身體, 學會保護自己的身體。學情分析:心臟的構造是復雜的,如果是深入的去認識和了解心臟的構造,即使是成人, 也不一定能完全弄明白的。所以在設計時就是去繁就簡,僅僅讓學生了解心臟的形狀、大小、位置等方面來認識心臟。通過把拳頭反復握緊、松開來模擬心跳,借助這個簡單而有效的模擬活動,讓學生把手上的感覺遷移到思維上,認識到心臟是由肌肉組成的,從而很容易理解心跳其實就是心臟的收縮和舒張,而心臟每收縮舒張一次就是一次心跳。教學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心臟模型、空塑料瓶、水、紅墨水、臉盆、聽診器、課件、記錄單課時 : 一課時教學課時: 一課時教學預設一、 導入:1. 上節(jié)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時尚產(chǎn)業(yè)辦公空間裝修協(xié)議
- 游泳池裝修終止合同
- 化妝品店內(nèi)部裝修合同細則
- 海上夜游航線乘客協(xié)議
- 智能園區(qū)砂石運輸服務合同
- 潤滑油國內(nèi)運輸協(xié)議
- 2025年度安防設備展覽會專業(yè)展臺搭建合同
- 醫(yī)療器械配送服務合同
- 物業(yè)小區(qū)翻新服務方案
- 外架工勞務合同范例
- (康德一診)重慶市2025屆高三高三第一次聯(lián)合診斷檢測 英語試卷(含答案詳解)
- 2025年福建泉州文旅集團招聘24人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建筑行業(yè)砂石物資運輸方案
- 腫瘤全程管理
- 融資報告范文模板
- 桃李面包盈利能力探析案例11000字
- GB/Z 30966.71-2024風能發(fā)電系統(tǒng)風力發(fā)電場監(jiān)控系統(tǒng)通信第71部分:配置描述語言
- 污泥處置合作合同模板
- 腦梗死的護理查房
- 2025高考數(shù)學專項復習:概率與統(tǒng)計的綜合應用(十八大題型)含答案
- 2024-2030年中國紫蘇市場深度局勢分析及未來5發(fā)展趨勢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