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應用語言學教案第一章 緒論第一節(jié) 應用語言學的性質和特點一、應用語言學的性質研究語言應用的種種問題的學問就是應用語言學(applied linguisitics),應用語言學作為學科是跟語言本體研究、理論語言學(普通語言學)相對應的。對應用語言學的理解:狹義:專指語言教學,特指外語教學和第二語言教學。應用語言學發(fā)展最早和最充分的一個分支。廣義:應用于各實際領域的語言學,即指語言學知識和研究成果所應用的一切領域和方面。二、應用語言學的特點1、相對獨立性 明確的研究任務、明確的研究對象、有獨特的學科基礎、創(chuàng)建了大量專門的研究機構。2、實用性 是應用語言學存在與發(fā)展的基本條件。3、實驗性 調查和實驗
2、室應用語言學研究的重要方法。4、綜合性 第二節(jié) 應用語言學的學科地位和學科體系一、應用語言學的學科歸屬 是語言學的組成部分。二、應用語言學的學科體系(一)國外應用語言學的主要研究領域(二)我國應用語言學的研究領域(三)我國應用語言學主要研究領域分析(四)應用語言學的主要研究領域 語言教學、對外漢語教學、社會語言學、語言規(guī)劃和語言調查、計算語言學、兒童語言發(fā)展第三節(jié) 應用語言學簡史一、國外應用語言學研究(一)應用語言學的萌芽和起源 1870年,波蘭語言學家博杜恩德庫爾特內提出要區(qū)分純粹語言學和應用語言學,首次提出“應用語言學”這個術語。(二)應用語言學的正式形成和發(fā)展1、應用語言學的正式形成 1
3、946,弗賴斯等專家 出版雜志語言學習(language learning),副標題為“應用語言學雜志:(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itics),是世界上第一本應用語言學雜志。1964年第一屆國際應用語言學大會召開和應用語言學協(xié)會的成立標志著應用語言學科的正式形成。2、應用語言學的發(fā)展二、我國應用語言學簡史(一)萌芽 起源于先秦(二)發(fā)展1、現(xiàn)代語文運動與應用語言學20S前50年 白話文運動和國語統(tǒng)一運動20S初 語言文字規(guī)劃和語言教學2、文字改革運動與應用語言學(三)正式形成和發(fā)展1、正式形成 1984年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的成立,是我國第一個國家級應用語言學研究機構
4、,標志著應用語言學在中國正式形成。2、發(fā)展 1992年應用語言學雜志語言文字應用的創(chuàng)刊。2001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頒布實施,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關于語言文字的法律,是我國的語言文字政策和語言文字規(guī)劃的里程碑式成果。第四節(jié) 應用語言學的研究方法一、調查和比較(一)語言材料的調查“調查“指收集和考察語言事實、語言使用者、語言使用環(huán)境等材料,調查就是要收集材料,尤其是第一手材料。1、訪談法 個別訪談 集體訪談2、觀察法 直接觀察研究對象的言語行為,分為隱蔽觀察和參與觀察3、問卷法 封閉式和開放式(二)語言材料的比較分析二、定量方法和定性方法(一)定量方法的產(chǎn)生(二)定量方法和定
5、性方法的關系定性方法是對所研究的對象進行“質“的分析;定量研究通過量化來說明事實。(三)抽樣統(tǒng)計1、抽樣 又叫取樣,是從一個總體中選取一部分作為樣本進行觀察。2、隨機抽樣和非隨機抽樣3、統(tǒng)計和分析三、試驗方法(一)試驗方法的意義(二)試驗方法的特點1、系統(tǒng)性2、邏輯性3、經(jīng)驗性4、簡約性5、重復性和傳遞性(三)實驗的步驟1、實驗的設計2、實驗的實施3、實驗的解釋第二章 語言教學第一節(jié) 語言教學的性質和基本過程一、語言教學的性質與目標(一)語言教學的性質語言教學(language teaching)是指運用特定的方法,將語言知識和相關的理論通過教育者有目的、有計劃地傳授給學習者,以達到使學習者掌
6、握一門具體語言并用于交際目的的教學活動,它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本族語教學和外族語教學即第一語言教學和第二語言教學。此外,語言教學還包括雙語教學和多語教學。雙語或多語是指在多民族聚居區(qū)里有些人從小就習得兩種或多種以上的語言,同時使用兩種或多種語言進行交際。雙語或多語教學是指針對多民族地區(qū)的特殊語言狀況而開展的雙語或多語種教學活動。綜上所述,語言教學是一種以語言為內容,運用特定方法,有目的有計劃的教學活動。(二)語言教學的目標我們應當把語言教學的目標確定為培養(yǎng)和提高學習者的語言能力和交際能力。二、語言教學的類型與基本過程(一)語言教學的類型教學類型是根據(jù)語言教學的某些綜合特點劃分出來的與
7、教學對象、教學目的、教學內容、教學組織形式等有關的類別。1、第一語言教學和第二語言教學2、常規(guī)教學和業(yè)余教學3、長期教學和短期教學4、班級教學和個別教學5、兒童教學和成人教學6、初級、中級和高級階段教學還可以分出單語教學和雙語教學、正常人的語言教學和聾啞語教學。(二)語言教學的基本過程1、制定語言教學政策2、進行語言教學的總體設計3、編寫語言教學的教材4、師資選拔和培訓5、課堂教學6、語言測試7、語言教學研究第二節(jié) 語言教學的歷史和現(xiàn)狀一、語言教學的歷史回顧(一)國外語言教學的歷史主要語言教學特征可以分為四大派:1、強調自覺掌握的認知派;2、強調習慣養(yǎng)成的經(jīng)驗派;3、強調情感因素的人本派;4、
8、強調交際運用的功能派。(二)我國語言教學的歷史(三)特殊群體語言教學二、語言教學的現(xiàn)狀三、語言教學改革第三節(jié) 第一語言教學和第二語言教學一、第一語言與第一語言教學(一)第一語言及相關概念1、第一語言第一語言(first language)是指一個人出生之后最先接觸并獲得的語言。2.、母語母語就是指父母乃至多代以前一直沿用下來的語言。母語具有繼承性。第一語言是語言學的概念,而母語更多的牽涉到民族學問題。3、本族語本族語(native language)是指語言習得者自己的民族所使用的語言,也稱民族語。(二)第一語言獲得(三)第一語言教學1、第一語言教學第一語言教學(first language
9、teaching)通常是本族語教學或母語教學,它主要是指兒童習得第一語言之后有意識地繼續(xù)學習第一語言而進行的正規(guī)的學校課堂教學活動。2、第一語言教學特點二、第二語言與第二語言教學(一)第二語言及相關概念1、第二語言第二語言(second language)是指一個人掌握了第一語言之后所學的另一種或多種其他語言。2、目的語目的語(target language)是指人們正在學習并希望通過學習獲得的任何語言。3、外語外語(foreign language)指外國的語言。(二)第二語言的學習第二語言獲得的主要途徑是接受學校的正規(guī)課堂教育,其次是家庭教育和自學等。(三)第二語言教學1、第二語言教學第二
10、語言教學(second language teaching)通常指人們在習得掌握第一語言后,在學校環(huán)境里進行的正規(guī)的學習其他語言的教學活動。2、第二語言教學的特點1)主要是培養(yǎng)學習者的交際能力為目標2)以技能訓練為中心3)以集中強化訓練為主要教學形式4)重視基礎階段的教學5)注重語言對比6)重視母語對目的語的遷移7)更注重文化教學三、第二語言教學與第一語言教學的比較(一)共性(二)差異1、教學起點不同2、學習者學習動機不同3、教學環(huán)境氛圍不同4、受其他語言的影響不同5、文化對語言教學的影響不同6、教學對象不同7、教學目的和要求不同8、教學內容及教學重點和難點不同9、教學方法和教學技巧不同10、
11、接觸的語言材料不同第四節(jié) 中國語言教學的諸方面一、語文教學二、外語教學三、雙語教學(一)什么是雙語教學 (bilingual teaching)廣義:一種教育模式狹義:一種教學方法現(xiàn)在我國的雙語教學可理解為:將母語以外的另外一種語言直接應用于語言學科以外的其他學科的教學,使第二語言的學習與各學科知識獲取同步。兩種類型:1)英語和漢語的教學;2)部分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漢語和少數(shù)民族語言教學。在雙語教學中,外語教學是一種獲取知識的手段,它具有獲得知識和提高語言技巧的雙重功能。(二)中小學雙語教學(三)高校雙語教學四、少數(shù)民族的漢語教學第三章 對外漢語教學第一節(jié) 對外漢語教學的性質、特點和任務一、對外漢
12、語教學的學科性質和學科名稱(一)學科性質三層含義:1)對外漢語教學活動或教學行為;2)作為一門學科的對外漢語教學學科;3)作為一項國家和民族事業(yè)的對外漢語教學事業(yè)。1、對外漢語教學是語言教學2、對外漢語教學是第二語言教學3、對外漢語教學是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教學4、對外漢語教學是針對外國人的第二語言教學本質屬性(二)學科名稱1、對外漢語教學2、漢語教學3、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或外語)教學4、對外漢語教育5、對外漢語二、對外漢語教學的學科特點(一)對外漢語教學是一門獨立的學科1、具有明確的研究目標和研究對象2、具備較為完整的學科理論體系3、具有準確的學科定位4、具有成熟的研究隊伍和豐碩的研究成果(二
13、)對外漢語教學是一門綜合性、邊緣性學科(三)對外漢語教學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結合的學科(四)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的一般性和特殊性三、對外漢語教學的學科任務(一)對外漢語教學作為教學活動這一教學活動包括總體設計、教材編寫、課堂教學、語言測試四個部分。(二)對外漢語作為一門學科1、對外漢語教學研究1)面向對外漢語教學的漢語研究2)對教學活動主體的研究3)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習得和認知規(guī)律研究4)對外漢語教學理論和方法的研究5)對外漢語教學基礎理論的研究2、對外漢語學科建設(三)對外漢語教學作為一項國家和民族的事業(yè)第二節(jié) 對外漢語教學的歷史和現(xiàn)狀一、1949年以前的對外漢語教學二、1949年后對外漢
14、語教學的幾個發(fā)展階段(一)初創(chuàng)階段1、初創(chuàng)階段的概況和特點2、初創(chuàng)階段的學校教育3、初創(chuàng)階段的理論研究與教材編寫1958年我國第一部對外漢語教材漢語教科書正式出版,為建立“對外漢語教學語法”體系奠定了基礎。4、初創(chuàng)階段的對外漢語教學法(二)鞏固和發(fā)展階段1、概況和特點外國留學生工作試行條例(草案)是我國第一個外國留學生工作的政策法規(guī)。1963年高教部召開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次全國留學生工作會議。2、專門學校的創(chuàng)建與教學規(guī)模的進一步發(fā)展1)外國留學生高等預備學校1962年,北京外國語學院外國留學生辦公室和出國留學生部合并,成立“外國留學生高等預備學?!?,是對外漢語教學事業(yè)發(fā)展的重要標志。2)北京
15、語言學院3、理論研究與教材編寫1965年外國留學生基礎漢語教學通訊創(chuàng)刊,是我國第一個對外漢語教學的專業(yè)刊物。4、教學法(三)恢復階段1、概況與特點2、對外漢語教學的恢復和北京語言學院復校3、理論研究和教材編寫1977年出版漢語課本1980年出版基礎漢語課本,是那時最成熟的教材。4、教學法(四)蓬勃發(fā)展階段1、建立國家專門的領導管理機構1987年國務院批準成立國家對外漢語教學領導小組。2、擁有較為完善的教學體制1)出現(xiàn)了學歷教育2)非學歷教育有了新的類型:開辦短期漢語進修班和接收高級進修生3、研制并推行漢語水平考試4、開展較為廣泛的國際交流5、確定對外漢語教學學科6、創(chuàng)辦專門學術團體、學術機構和
16、科研機構7、創(chuàng)辦專業(yè)刊物,成立專業(yè)出版社1979年北京語言學院內部刊物語言教學與研究正式出版,公開發(fā)行,是我國第一個對外漢語教學的專業(yè)刊物。8、開始培養(yǎng)專職對外漢語師資9、從學科建設的高度開展教學理論研究1)進行了對外漢語教學的宏觀研究 包括:論述本學科的性質和特點;提出了學科建設的任務;提出了總體設計理論。2)對教學過程各個環(huán)節(jié)和各項教學活動展開了全面的研究3)對教學法原則的研究進一步深化 包括:引進了“交際性原則”的概念;揭示了語言內容、語言技能、交際技能及文化背景知識相關性和一致性;提出了結構、情景及功能相結合的原則。4)提出了用不同的方法訓練不同的語言技能10、基礎理論研究得到重視11
17、、教學法研究開始深入、全面發(fā)展三、對外漢語教學的現(xiàn)狀和發(fā)展趨勢第三節(jié) 對外漢語教學的基本過程一、對外漢語教學的總體設計(一)對外漢語教學總體設計的含義(二)程序和方法1、明確教學類型 目前教學類型主要是依據(jù)教學期限和教學組織形式劃分的2、分析教學對象教學對象的特點主要包括自然特征、學習目的、學習起點、學習時限等。自然特征包括學習者的國別、年齡、文化程度、第一語言及文化背景等。學習目的大體可分為受教育目的、職業(yè)工具目的、職業(yè)目的、學術目的和臨時目的五種。學習起點(水平)一般根據(jù)學習者的目的語水平而定。學習時限3、確定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是指要培養(yǎng)學生具備什么樣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具備什么樣的語言能
18、力和語言交際能力,能夠使用目的語從事什么樣的工作。包括:使用目的語的范圍和目的語水平等級4、確定教學內容5、確定教學原則1)處理好語言要素、言語技能和言語交際技能三者之間的關系2)選擇好言語技能訓練方式3)選擇好言語交際技能訓練方式4)處理好語言要素之間的關系6、規(guī)定教學途徑7、明確教師分工和對教師的要求二、對外漢語教學的教材編寫(一)教材的重要地位(二)對外漢語教材的編寫原則1、針對性 2、實用性 3、科學性 4、趣味性 5、系統(tǒng)性(三)對外漢語教材的類型1、按遵循的教學原則區(qū)分1)課文型 2)結構型 3)功能型 4)結構功能型 5)功能結構型6)話題型 7)文化型2)按教材的體例區(qū)分1)綜
19、合型和分科型2)直線式和螺旋式三、對外漢語課堂教學(一)對外漢語課堂教學的地位(二)對外漢語課堂教學的基本環(huán)節(jié)1、組織教學2、復習檢查3、講解新課4、鞏固新課5、布置作業(yè)(三)對外漢語課堂教學的技巧1、備課和教案備課時必須注意的三個方面的問題:1)分析教材;2)分析教學對象;3)確定教學方法。2、課堂的組織3、教師的語言4、板書四、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測試與評估(一)語言測試的類別1、水平測試水平測試(proficiency test)的目的是測量測試對象的第二語言水平。2、成績測試成績測試(achievement test)是一門課程或課型的測試,又叫課程測試。3、診斷測試診斷測試(diagn
20、ostic test)是檢查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掌握情況,目的是發(fā)現(xiàn)學生在學習某一具體內容或語言知識中的困難和不足,同時也檢查教學效果是否達到教學大綱的預期要求。4、潛能測試潛能測試(aptitude test)也叫學能測試或素質測試,目的是檢查測試對象學習第二語言的潛在能力,包括模仿能力,記憶能力和理解能力。(二)語言測試的內容和類型1、多項選擇題2、綜合填空題3、口試4、寫作(三)語言測試的試卷設計1、卷面構成卷面構成是指一個卷面包括哪些測試項目和測試內容。2、試題類別(1)標準化試題和非標準化試題(2)主觀性試題和客觀性試題(3)分立性試題和綜合性試題2、測試的質量保證(1)效度,也叫有效性
21、,即測試的內容和方法是否達到了測試的目的。(2)信度,也叫可靠性,指測試結果的可靠程度和穩(wěn)定性。(3)區(qū)分度,即測試區(qū)分受試者的水平差異的性能。(4)反饋作用,即測試對教學所產(chǎn)生的影響。第四節(jié) 對外漢語教學研究一、第二語言教學理論和學習理論研究(一)第二語言教學理論研究四種理論:語法-翻譯理論、行為-結構主義理論、轉換生成語法-認知理論、交際教學法理論。1、行為-結構主義理論基礎是美國行為主義心理學和美國結構主義語言學。華生提出了“行為主義”的觀點。斯金納1957年發(fā)表主要著作言語行為。語言學習就是一個模仿、重復、操練并通過強化形成習慣的過程。布龍菲爾德行為-結構主義教學理論的基本特征是強調語
22、言是人的一種行為,這種行為經(jīng)由習慣的養(yǎng)成而學會,認為語言學習就是通過強化獲得語言行為。2、轉換生成語法-認知理論美國著名語言學家喬姆斯基創(chuàng)立了轉換-生成語法,提出了語言能力和語言行為兩個不同的概念。認知心理學重視感知、理解、邏輯思維等智力活動在獲得知識中的作用。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創(chuàng)立了發(fā)生認知論。3、交際教學法理論該理論認為語言的本質在于它的社會性和交際性,語言教學的任務除了要使學生獲得語言能力,更要讓學生獲得交際的能力。著名社會語言學家海姆斯提出了“交際能力”這一概念,包括四個方面:語法性、可行性、得體性和現(xiàn)實性。實踐證明,第二語言教學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培養(yǎng)學習者獲得語言知識并發(fā)展其有效地交際
23、能力。韓禮德認為語言具有三大功能,即認知功能、交際功能和語篇功能。(二)第二語言學習理論研究1、輸入假說輸入假說是由美國語言學教克拉申提出的。包括:1)習得和學習區(qū)分假說2)監(jiān)控假說3)自然順序假說4)輸入假說 克拉申認為,理想的輸入應具備四個特點:可理解性、輸入的語言既有趣又有關聯(lián)、語言習得要有足夠的可理解的輸入、非語法程序的安排。5)情感過濾假說 情感因素包括動機、信心和焦慮等。2、文化適應模式由美國應用語言學家蘇曼于20世紀79年代后期提出。二、對外漢語教學法和課堂教學技巧研究(一)對外漢語教學法研究1、20世紀80年代前的對外漢語教學法研究1979年,語言教學于研究試刊發(fā)表了鐘梫196
24、5年寫成的十五年漢語教學總結。2、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對外漢語教學法研究1)宏觀研究的新領域 總體設計理論的提出,教學過程的四大環(huán)節(jié)的概括,為整個對外漢語教學的教學體系和學科建立奠定了基礎。2)微觀研究方面的進展突出的方面就是用不同的方法訓練不同語言技能。3、對外漢語教學法研究的方法(二)對外漢語課堂教學技巧研究1、什么是課堂教學技巧課堂技巧通常包括:一是教師的行為;二是學生的行為。2、課堂教學技巧的構成(1)教學單元(2)教學環(huán)節(jié)(3)教學步驟(4)教學行為 是課堂教學中最核心的單位。3、對外漢語教學課堂教學技巧的選擇使用(1)更具教學目的選擇教學技巧(2)選擇交際性強的技巧(3)優(yōu)先選擇
25、節(jié)省時間的技巧三、語言教學中的對比分析研究(一)什么是對比分析對比分析(contrastive analysis)是把兩種語言進行對比,從而確定兩者之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這種分析主要是為了預測母語對第二語言的學習可能造成的影響。語言教學領域的對比分析始于拉多1957年發(fā)表的跨文化的語言學。傳統(tǒng)對比分析的語言學基礎是布龍菲爾德的結構主義語言學,心理學基礎是行為主義心理學。對比分析的語言理論前提主要是:1)各種語言之間存在很多相同點,也有很多不同點;2)各種語言之間的異同點是可以描述的;3)各種語言之間的異同點是學習者在第二語言學習中產(chǎn)生遷移的根源。(二)對比分析的步驟方法和難度等級模式1、對比分
26、析的步驟方法1)描寫;2)選擇 3)對比 4)預測2、對比分析的難度等級模式布拉圖的模式:零級:遷移(transfer)一級:合并(coalescence)二級:差異不足(under differentiation)三級:再解釋(reinterpretation)四級:超差異(over differentiation)五級:分裂(split)(三)對比分析的作用和不足四、偏誤分析研究(一)偏誤分析的產(chǎn)生和理論基礎1、偏誤分析的產(chǎn)生偏誤分析得益于認知心理學的發(fā)展。認知心理學主要在三個方面不同于行為主義心理學:認知心理學認為語言是一個轉換生成的創(chuàng)造系統(tǒng);認知心理學認為語言只能通過有意義的學習獲得;
27、認知心理學認為語言學習是一個不斷假設、求證的過程,錯誤是不可避免的。所謂偏誤分析(error analysis)就是對學生學習第二語言過程中所犯的偏誤進行分析,從而發(fā)現(xiàn)第二語言學習者產(chǎn)生偏誤的規(guī)律,包括偏誤的類型、偏誤產(chǎn)生的原因等。其目的是研究第二語言的學習過程,使得第二語言教學更有針對性。2、偏誤分析的理論基礎偏誤分析的理論基礎是中介語(interlanguage)理論。中介語指第二語言習得者所形成的與母語和目的語兩者都不相同的個人獨特的語言系統(tǒng)。中介語的特點可以概括為:1)中介語是獨立的語言系統(tǒng),是介于母語和目的語之間的過渡形式;2)中介語中包含了大量的偏誤;3)中介語具有一定的穩(wěn)定性;4
28、)中介語是一個動態(tài)的語言系統(tǒng),逐步由母語向目的語靠近。(二)偏誤的來源和偏誤的類型1、偏誤的來源1)語際遷移(interlingual transfer),即母語知識向目的語遷移。2)語內遷移(intralingual transfer),也稱語內干擾,指在第二語言學習過程中,目的語內部規(guī)則的相互遷移。3)學習語境(context of learning)4)交際策略(conmmunication strategies)5)文化遷移(cultual transfer),即母語文化對目的語的學習產(chǎn)生干擾。2、偏誤的類型(三)對外漢語教學中的偏誤分析五、中介語理論研究(一)中介語理論的提出和發(fā)展1
29、、Selinker對“中介語“理論的貢獻中介語(interlanguage)這個術語是美國學者Selinker于1972年首先使用的,他的中介語一文標志著中介語理論的形成。Selinker關于中介語的觀點可以概括為“自主的語言系統(tǒng)”觀,他認為中介語是一個獨立的語言系統(tǒng),有其內在的規(guī)律性,即認為學習者的語言系統(tǒng)是可以觀察到的,以言語輸出為基礎的、獨立的語言系統(tǒng)。Selinker還進而分析討論了中介語的五個產(chǎn)生過程:1)語言遷移;2)目的語規(guī)則的過分概括;3)訓練遷移;4)第二語言習得策略5)交際策略Selinker還提出了“僵化”的概念。Selinker的研究使得第二語言習得研究領域有了自己獨立
30、的研究方向,也標志著第二語言習得開始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2、中介語理論的發(fā)展Corder和Nemser的觀點可概括為“以目的語為參照的過渡觀”。Corder和Ellis持“共時和歷時觀,從橫向的角度看,中介語指的是學習者在特定的時點建構的語言系統(tǒng);從縱向角度看,中介語指的是學習者經(jīng)過的不同發(fā)展階段。Sharwood的觀點可概括為“認知的觀點”。Adjemian認為中介語指的是作為生成學習者目的語話語基礎的“語言知識”。Torane則持“可變能力的觀點”,認為中介語是由不同的語體風格構成的連續(xù)體。(二)國內對中介語理論的引進和研究國內最早介紹中介語理論的是魯健驥,他在1984年發(fā)表了中介語理論與
31、外國人學習漢語的語音偏誤分析一文,首次引進了“中介語”和“偏誤”兩個概念。1、關于中介語可變性論爭的評介中介語可變論中最有代表性的為語言能力連續(xù)體范式和可變語言能力模式。2、關于中介語某些特點的分析及起因的探索中介語中的僵化指的是第二語言習得中由母語向目的語轉化過程中的一種特殊語言形式。第二語言習得中母語對目的語學習的遷移也是第二語言習得理論研究的重要課題。3、關于中介語產(chǎn)生的認知、心理原因的分析4、關于中介語特征的探索1)開放性2)靈活性3)系統(tǒng)性5、對外漢語學界關于中介語的主要認識(三)中介語理論與對外漢語教學1、關于母語遷移的研究與應用母語遷移包括正遷移和負遷移規(guī)律的分析和研究,是對外漢
32、語學界關于中介語問題討論的主要方面。2、關于目的語知識遷移的研究與應用3、關于學習策略和交際策略的研究與應用4、關于學習環(huán)境5、中介語理論對對外漢語教學觀念的影響第四章 社會語言學第一節(jié) 社會語言學的性質和特點一、社會語言學的研究對象和研究范圍(一)語言與社會1、語言與社會的關系1)語言的存在和發(fā)展離不開社會2)社會的構成需要語言3)語言行為同時也是社會行為4)語言通訊的問題、對語言的態(tài)度問題等都是可能產(chǎn)生嚴重社會后果的問題2、語言和社會結構的共變“共變”論是美國學者布賴特在社會語言學中第一次提出。語言和社會具有共變關系,語言離不開社會,社會離不開語言,社會促進了語言的發(fā)展,語言反映了社會的發(fā)
33、展。(二)社會語言學的研究對象社會語言學就是研究語言與社會或社會與語言的關系。通俗的說,社會語言學主要研究的是:何人在何地何時對何人如何說何種話。(三)社會語言學的研究范圍1、關于宏觀社會語言學和微觀社會語言學宏觀社會語言學也稱大社會語言學,重在研究社會中的語言問題,主要指語言接觸和語言規(guī)劃,包括雙語、雙方言或多語的交際與教育,語言政策與語言規(guī)劃,標準語選擇,語言的相互接觸與影響,語言沖突等問題。微觀社會語言學也稱小社會語言學,主要研究語言的各種變異,并且聯(lián)系社會因素來探討語言變異發(fā)生的原因和規(guī)律,其經(jīng)常性課題包括語言與社會,語言與階級,語言與環(huán)境,語言與性別,語言與種族集團等,討論各種社會因
34、素對語言變異的影響。早期以拉波夫的“城市社會方言學派”為代表。2、中國社會語言學研究的主要內容二、社會語言學的學科特點及與鄰近學科的關系(一)社會語言學的學科特點1、社會語言學具有綜合性2、社會語言學具有應用性3、社會語言學具有實驗性4、社會語言學的語言學性質(二)社會語言學與鄰近學科的關系1、社會語言學與方言學2、社會語言學與修辭學三、社會語言學的方法論和研究程序(一)社會語言學的方法論1、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相結合的原則定性研究是人文科學慣用的研究方法,它是從研究對象的屬性出發(fā)對其內在規(guī)定性進行研究。定量研究的方法主要是通過對研究對象的數(shù)量特征、數(shù)量關系和數(shù)量變化的分析,從而把握其量的屬性進
35、而認識其內在規(guī)定性。2、客觀性原則體現(xiàn)在:一是材料的真實性;二是研究態(tài)度的客觀性。(二)社會語言學的研究程序1、選定課題,建立假設2、確定研究范圍和調查對象3、調查實驗,搜集材料4、整理分析資料,得出結論四、社會語言學研究的價值及應用(一)社會語言學研究的價值和意義1、理論意義2、實用價值(二)社會語言學研究的應用第二節(jié) 社會語言學的興起和發(fā)展一、國外的社會語言學(一)社會語言學的誕生和發(fā)展20世紀60年代誕生于美國。1、早期的社會語言研究2、社會語言學術語的出現(xiàn)多數(shù)文獻認為sociolinguistics這一術語最早出現(xiàn)在美國學者哈佛庫力1952年的論文社會語言學的設計:語言和社會階層的關系
36、3、1964年的社會語言學學術活動1964年,第一次社會語言學會議于這一年的5月在美國洛杉磯的加利福尼亞大學召開。會議接受了“社會語言學”這一術語,標志著這門新的獨立的語言學分支學科的興起。布賴特將會議的論文匯編成冊出版(sociolinguistics: Proceedings of the UCLA Sociolinguistics Conference),這應該是最早的社會語言學論文匯編。論文集反映了當時社會語言學研究的七個重要方面:說話者(交際雙方)的社會身份;與交際過程有關的聽話者的身份;言語事件發(fā)生的社會環(huán)境;社會方言的歷時和共時分析;說話者對言語行為形式的不同社會估價;語言變異的
37、程度;社會語言學研究的實際應用。4、社會語言學的發(fā)展美國的社會語言學研究主要分兩個學派:一是以拉波夫為代表的城市方言學派,也稱微觀社會語言學派,代表作是社會語言學模式;另一個是以費什曼為代表的所謂宏觀社會語言學派,代表作是社會語言學初階。(二)社會語言學興起的動因1、社會外部動因和客觀物質條件2、語言學自身的發(fā)展(三)社會語言學也研究的主要類型1、祝畹瑾的歸納1)語言學的社會語言學 研究對象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所說的言語,核心問題是語言變異。以拉波夫、特魯吉爾為代表。2)民族學的社會語言學 從民族文化的角度去考察語言的使用情況以及語言在人類交際活動中的作用。理論核心是人類的交際能力,其最終目標是
38、要建立綜合性的人類交際科學。3)社會學的社會語言學 研究的重點是語言和社會之間的全局性的相互作用。4)社會心理學的社會語言學 研究重點是全社會或某個社會集團對使用某種語言變體的評價和態(tài)度。5)語用學的社會語言學 以會話為主要的研究對象,認為在日常會話中存在支配交談的自然規(guī)則。2、周慶生的歸納1)偏重社會的研究 主要有民族方法論與伯恩斯坦的語碼理論兩種。民族方法論通過分析不同社會成員的日常生活會話或分析非語言交際來揭示人際互動的特征、途徑和規(guī)律,該方法曾被譽為當代現(xiàn)象學研究方法中最主要最完善的研究方法。2)主流社會語言學 主要包括:語言社會學;說話民族志和人類語言學;話語分析;語言的社會心理學。
39、3)世俗語言學 偏重語言的研究,主要包括:城市方言學和社交網(wǎng)理論;認同論。3、徐大明等人的歸納1)交際民族志學2)跨文化的交際研究3)互動社會語言學4)語言社會化5)會話分析二、中國的社會語言學(一)傳統(tǒng)語文學中的社會語言學研究1、有關語言與社會的記載與論述2、方言與文化的研究3、少數(shù)民族語言與社會、文化研究4、語言規(guī)劃的實踐和研究(二)20世紀70年代以來的社會語言學1、社會語言學的引進2、我國社會語言學的建立陳原的研究對中國社會語言學的建立和發(fā)展具有開創(chuàng)意義。1980年出版了語言與社會生活,其社會語言學是最早出版的社會語言學專著。1987年12月第一次全國性的社會語言學學術研討會在北京成功
40、召開,這“標志著我國社會語言學的建立并從建設階段跨入了發(fā)展階段?!?、我國社會語言學的發(fā)展4、我國臺灣、香港、澳門的社會語言學研究(三)社會語言學研究的主要類型1、理論社會語言學和應用社會語言學2、宏觀社會語言學和微觀社會語言學3、共時社會語言學和歷時社會語言學4、描寫社會語言學和動態(tài)社會語言學描寫社會語言學的首要任務是識別各種語言集團或者在許多成員是操雙語的集團里識別兩種或多種語言的使用方法、另一任務是描寫語言集團內被普遍承認的一種或幾種語言的社會結構。動態(tài)社會語言學力求解釋一個語言集團長時期內在語言選擇和使用方面的變化。5、一般社會語言學和個別社會語言學第三節(jié) 語言接觸一、概說語言接觸(l
41、anguage contact)指不同民族、不同社群之間由于社會生活中的相互接觸和影響而引起的語言接觸關系。語言接觸可分為自然接觸和非自然接觸。語言接觸必然會出現(xiàn)語言影響,引起語言演變。語言演變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語言結構的變化;一是語言功能的變化。二、語言影響(一)語言影響的類型1、從影響的程度看可分為淺影響和深影響兩類。2、從影響的時間來看 長型和短型3、從影響的方式看 可分為口語型和書面型。4、從受多少語言影響看(二)語言影響的內容和范圍語言影響的內容主要涉及語言要素和語言應用。1、詞匯影響主要表現(xiàn)是詞匯借用。2、語音影響最常見的是新音位的借用,即從另一語言吸收新的音位,包括輔音、元音、聲
42、調。3、語法影響(三)語言影響的制約因素1、語言外部因素2、語言自身因素三、語言兼用(一)語言兼用的性質語言兼用是指一個語言社團或個人除了使用自己的母語,還同時使用另外的語言。語言兼用是民族接觸的產(chǎn)物。語言兼用又稱雙語現(xiàn)象(bilingualism)。廣義雙語進一步區(qū)分為社會雙語、個人雙語和國家雙語。(二)語言兼用的類型1、從兼用語適用范圍看,可分為全民型和局部型全民型雙語是指一個民族或社會的全部或大多數(shù)人兼用另一語言。局部型雙語指一個民族只有部分人兼用另一種語言。2、從掌握程度上看,可分為熟練型和半熟練型3、從兼用何種語言來看,有境內型和境外型境內型指一國之內一個民族兼用另一民族的語言。境外
43、型指兼用另一國家的語言。4、從兼用時間看,有的時間長,有的時間短(三)語言兼用程度的制約因素四、語碼轉換(一)語碼轉換的性質語碼指人們用于交際的語言系統(tǒng),包括語言或語言的各種變體。所謂語碼轉換(code-switching),即在同一次言語交際中說話人從使用一種語言轉換到使用另一種語言的現(xiàn)象。具體地說,它不僅指不同語言之間的轉換,也包括從同一語言的一種方言轉變到另一種方言,或在同一語言的不同語體之間轉換。(二)語碼轉換的類型1、情景型轉換和喻義型轉換1)情景型轉換(situational switching)指那些由于改變話題、參與者、場合等情景因素而引起的語碼轉換。2)喻義型轉換(metap
44、horical switching)指那些在情景不變的情況下,交際者為了表達一定的交際意圖,為了改變說話的語氣、重點或角色關系等而采取的語碼轉換。2、句間轉換、句內轉換和附加轉換1)句間語碼轉換(inter-sentential switching),轉換發(fā)生在兩個句子或分句的分界處。2)句內語碼轉換(intra-sentential switching),句子內部詞匯或短語層次上的轉換,此類又稱為“語碼混用“。3)附加語碼轉換(tag switching)3、從語碼轉換所涉及的語言成分看語碼轉換的類型(三)語碼轉換的制約因素1、與交際參與者有關的主觀因素2、與場景有關的客觀因素3、交際過程中
45、所涉及的話題或內容4、語碼因素語碼的價值大致可分為四個方面:語義價值、關系價值、情感價值和風格價值。(四)語碼轉換的交際功能1、實現(xiàn)說話人的交際意圖1)標志身份和社會地位2)區(qū)分言語交際參與者之間不同層次的人際關系,實現(xiàn)交際參與者之間的趨同與求異3)顯示交際者的言語交際風格2、幫助說話人獲得有效地言語表達形式 便利、引用、復述、突出。五、語言轉用語言轉用(language shift)指一個民族或一個民族的一部分人放棄使用母語而改用另一個民族的語言的現(xiàn)象,又稱語言替換、語言替代或語言更換。(一)語言轉用的類型1、整體轉用整體轉用即一個民族全體轉用另一個民族的語言。2、主體轉用主體轉用即一個民族
46、的主體或大部分人轉用另一種語言。3、局部轉用局部轉用即一個民族的某個局部地區(qū)轉用其他語言。(二)語言轉用的條件1、民族的融合2、分布的變遷由聚居變?yōu)殡s居、散居也促使語言轉用。3、脫離民族主體4、民族間的通婚六、與語言接觸相關的其他社會語言問題(一)語言沖突因語言地位引起的語言沖突,是民族地位和社團地位的沖突在語言上的反映。(二)語言瀕危(三)語言干擾一般認為語言干擾指母語對第二語言的影響,這種語言干擾也叫語言遷移,是第二語言習得研究的重要課題。也有人認為,語言干擾是指兩種語言在語音、詞匯、語法和語用各方面相互干擾、相互影響、相互吸收彼此的語言成分,有時兩種語言產(chǎn)生混合。第四節(jié) 語言變異一、語言變異與變異學派(一)語言變異語言變異(language variation)現(xiàn)象,是社會語言學一個最主要的研究對象。語言變異是指語言因各種社會因素影響而產(chǎn)生的種種差異。(二)變異學派二、語言變異的分類(一)語言變異的成因來分1、來自語言結構系統(tǒng)內部的變異2、來自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度綠色環(huán)保型托管班教師聘用合同協(xié)議書3篇
- 人教版七年級數(shù)學上冊《整式的加減整 理與復習》示范公開課教學課件
- 2024年新款圓管涵訂購合同3篇
- 主題班會課:疫情期間致努力的自己x課件
- 2024年商業(yè)綜合體停車場服務外包及收益分成合同3篇
- 2025透水磚植草磚購銷合同
- 2024年度冬季公共交通樞紐積雪清除與乘客服務合同下載3篇
- 2025物業(yè)管理委托合同范本
- 2024年智能家居系統(tǒng)技術開發(fā)合同
- 金融合同執(zhí)行風險控制
- 《統(tǒng)計學(第二版)》全套教學課件
- 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感染
- 《條形統(tǒng)計圖(以一當一)》教學建議
- 小學英語外研新標準四年級上冊Module教學反思
- 實驗室安全檢查記錄表(實驗場所)
- 國開作業(yè)《公共關系學》實訓項目3:社區(qū)關系建設(六選一)-實訓項目二社區(qū)關系建設方案-參考(含答案)98
- 內科學教學課件:腦梗死
- 阿特拉斯空壓機機工作原理教材
- 高中政治校本課程-趣味哲學
- GB 29201-2020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 氨水及液氨
- 《槍炮、病菌與鋼鐵》-基于地理視角的歷史解釋(沐風學堂)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