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保險原則與慣例3_第1頁
第十章保險原則與慣例3_第2頁
第十章保險原則與慣例3_第3頁
第十章保險原則與慣例3_第4頁
第十章保險原則與慣例3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四篇國際貿易保險慣例與規(guī)第四篇國際貿易保險慣例與規(guī)則則第十章 保險原則與慣例第十一章 國際海運貨物保險保障的范圍第十二章 中國海運貨物保險條款分析第十三章 倫敦保險協(xié)會海運貨物保險條款分析第十四章 海上保險單據(jù)一、可保利益原則一、可保利益原則 n 保險利益原則是保險的基本原則,保險利益原則是保險的基本原則,其實質內容是要求投保人必須對投保的其實質內容是要求投保人必須對投保的標的具有標的具有保險利益保險利益。(一)可保利益的概念(一)可保利益的概念n可保利益指投保人或被保險人在保險標可保利益指投保人或被保險人在保險標的上,因具有某種利害關系而享有的為的上,因具有某種利害關系而享有的為法律所承認

2、,法律所承認,可以投保的經(jīng)濟利益可以投保的經(jīng)濟利益。n在保險合同中,被保險人要求保險人給在保險合同中,被保險人要求保險人給予保障的,不是保險標的本身,而是被予保障的,不是保險標的本身,而是被保險人對保險標的保險人對保險標的所享有的經(jīng)濟利益所享有的經(jīng)濟利益。n可保利益是保險合同的可保利益是保險合同的效力要件效力要件。不具。不具有保險利益的,合同無效。有保險利益的,合同無效。(二)可保利益的來源(二)可保利益的來源1. 來源于保險標的的所有權或來源于保險標的的所有權或經(jīng)營管理權經(jīng)營管理權。若保險標的被毀損,他們的利益將蒙受若保險標的被毀損,他們的利益將蒙受損失。損失。2. 保險標的的保險標的的擔保

3、物權擔保物權。包括質權、抵押。包括質權、抵押權等。如在保管、抵押過程中與標的有權等。如在保管、抵押過程中與標的有直接利益關系,而具有可保利益。直接利益關系,而具有可保利益。3. 對保險標的承擔對保險標的承擔一定的風險和責任一定的風險和責任。如。如倉儲公司保管商品,報關行報關時。倉儲公司保管商品,報關行報關時。4. 基于合同而產(chǎn)生的可保利益?;诤贤a(chǎn)生的可保利益。(三)可保利益的構成條件(三)可保利益的構成條件n1可保利益必須是可保利益必須是合法的合法的利益利益n2 可保利益必須是可保利益必須是用貨幣計算的用貨幣計算的經(jīng)濟利益經(jīng)濟利益n3可保利益必須是確定的、可以實現(xiàn)的利可保利益必須是確定的

4、、可以實現(xiàn)的利益。益。(四)可保利益必須存在的時間(四)可保利益必須存在的時間n1、在海上貨物運輸中,要求、在海上貨物運輸中,要求在保險事故在保險事故發(fā)生時發(fā)生時,被保險人須具有可保利益。,被保險人須具有可保利益。n2、對于人身保險,要求投保人、對于人身保險,要求投保人在投保時在投保時具有可保利益具有可保利益n3 、對于一般財產(chǎn)保險,、對于一般財產(chǎn)保險,投保時和保險事投保時和保險事故發(fā)生時故發(fā)生時均要求被保險人具有可保利益。均要求被保險人具有可保利益。(五)可保利益原則的意義和作(五)可保利益原則的意義和作用用n1 可以防止變保險合同為賭博合同。兩者在目的、手段、結果方面都有所不同。n2 可以

5、防止 被保險人的道德危險??梢苑乐贡槐kU人出于不正當目的騙取款項,而具有可保利益的保險人不會希望損失發(fā)生,因為保險人給付的保險金不超過被保險人的保險金額。n3 可以限制保險賠款或保險金的給付(六)可保利益在國際貿易中的(六)可保利益在國際貿易中的應用應用n可保利益轉移的時間與風險轉移的時間是一樣的。n1 EXW:在工廠將貨物置于買方的控制之下,可保利益就轉移給了賣方。n2 D組術語:以風險轉移為界來劃分買賣雙方的可保利益的轉移。n3 FAS:裝貨港船邊交貨n4 FOB和CFR:賣方承擔貨物越過船舷之前的風險,對貨物享有可保利益;買方承擔貨物越過船舷之后的風險,對貨物享有可保利益。n5 CIF:

6、由賣方辦理保險,在裝運港越過船舷后以背書的方式將保險單轉移給了買方,買方也可以在貨物越過船舷之后將貨物向保險人索賠越過船舷之前的貨物損失??梢?,買方可以按倉至倉原則向保險人索賠。二二 最大誠信原則最大誠信原則n(一)最大誠信原則n 誠實、信用 n 在一般合同的訂立中只要求一般性的誠信的即可。n 最大誠信原則指在保險合同的簽訂過程中雙方均應本著絕對的誠信、恪守信用,特別是在簽訂保險合同時,雙方均應自動把投保標的有關的重要情況向對方作充分、正確的披露。(二)最大誠信原則確立的依據(jù)(二)最大誠信原則確立的依據(jù)n最早來源于海上保險最早來源于海上保險n原則上說最大誠信原則應適用于簽訂保原則上說最大誠信原

7、則應適用于簽訂保險合同的雙方的當事人,但險合同的雙方的當事人,但絕大多數(shù)的絕大多數(shù)的國家的保險立法都是更多強調了被保險國家的保險立法都是更多強調了被保險人的責任。人的責任。因為保險人對保險標的的認因為保險人對保險標的的認識更少些。識更少些。n但但我國的保險法也特別規(guī)定我國的保險法也特別規(guī)定了對保險的了對保險的的責任確立。追究刑事責任或處以罰款。的責任確立。追究刑事責任或處以罰款。(三)最大誠信原則的內容(三)最大誠信原則的內容n1 告知n 狹義:投保人在簽訂保險合同時應將他所知道的與保險標的有關的重要事實盡量告訴保險人。n 同時,充分告知也是保險人應盡的一項義務。如保險費的支付、保險人的免責條

8、款等應詳細說明。n 被保險人還負有通知的義務在保險標的危險增加的情況下。也稱廣義的告知。n重要事實的規(guī)定:5個(表明標的可能受到比正常風險更大的損失,投保具特殊動機,對保險標的有疑問的事實,損害保險人的代位請求權的事實)n中國海商法對重要事實所下的定義:影響保險人據(jù)以確定保險費率或確定是否同意承保的重要情況。告知方式告知方式n(1)無限告知,又稱客觀告知:法律或保險人對告知的內容沒有明確規(guī)定,對與保險標的危險狀況有關的任何重要事實或情況,投保方需主動將保險標的的狀況及有關事實如實告知給保險人。n 英美法系的國家采用此法。n 我國海商法采用的是無限告知的方式。n(2)詢問回答告知,又稱主觀告知n

9、 保險人在投保單上將自己要了解的事項全部列出,由投保人做答。n 大部分的國家都采用此法。n 我國保險法采用的是詢問告知的方式。n 海運保險中告知基本內容(略)海運保險中告知基本內容(略)n1. 船舶的狀況n2. 貨物裝于甲板上的情況n3. 貨物在運輸開始前有可能遭受損害的情況n4. 貨物裝卸須使用駁船的情況n 對于違反告知義務的法律后果,分為保險合同無效和保險人有權解除保險合同。2. 陳述陳述n含義:保險合同的磋商過程中,又投保人或被保險人將其所知悉的與保險標的有關的事實,向保險人作出的說明。n 陳述可以在保險合同成立之前撤回或改正。n 陳述的3種類型及其要求各不一樣。n(1)對重要事實的陳述

10、:必須做到真實n(2)對一般事實的陳述:要求做到基本正確。n(3)對希望或想法的陳述:即使與事實有出入也不能解除合同。3. 保證保證n含義:指被保險人在保險合同中所做的保證要做或不做某種事情;保證某種情況的存在或不存在;或保證履行某一項條件等。n重要性:保證是保險合同賴以成立的基礎。n與解除合同的關系:只要被保險人在有效期內違反了保證,則無論給保險人是否造成了損害,保險人均可以自保證之日起解除保險合同。n保證的類型:n 英國英國海上保險法將其分為明示保證(在合同中明確約定的事項或保證條款,必須遵守)和默示保證(在合同中未明確約定的事項或保證條款,推定遵守。3個):n 美國的保險法規(guī)定有確認的保

11、證和承諾的保證。n對違反保證的處理:n 英國的處理最嚴格:被保險人如不遵守,保險人可以在違反保證之日起,解除保險合同。n 中國法律規(guī)定相對寬松:可以解除合同,也可以要求修改承保條件,增加保險費等。n 美國則對違反確認的保證和承諾的保證的法律后果采用不同的方法。三、補償原則三、補償原則(一)含義及意義n含義:是指當被保險人發(fā)生損失時,通過保險人的補償使被保險人的經(jīng)濟利益恢復到原來水平,被保險人不能因損失而得到額外收益的原則。補償原則主要適用于賠償性保險合同,對人身險合同卻不適用。 n 補償性合同:指財產(chǎn)保險合同n 給付性合同:指人身保險合同(二)補償原則的法律適用(二)補償原則的法律適用1. 超

12、額保險中超額部分無效2. 重復保險的賠償金額總和不得超過保險價值(三)補償原則的應用(三)補償原則的應用n1 按保險金額或實際損失進行補償。(保險金額是對保險標的的實際投保金額,它是確定保險費率的依據(jù)。)n2 實際損失的確定n3 據(jù)保險合同約定的方式進行補償。分為4種方法,如下:n(1)比例賠償方式:)比例賠償方式:適用于不足額保險。適用于不足額保險。如如果被保險人投保的是不足額保險,則支付的保果被保險人投保的是不足額保險,則支付的保險費就少于足額保險的費用。險費就少于足額保險的費用。n(2)第一損失賠償方式:保險人只對小于或)第一損失賠償方式:保險人只對小于或等于保險金額的部分承擔賠償。等于

13、保險金額的部分承擔賠償。n(3)定值保險賠償方式:按保險合同約定的價值定值保險賠償方式:按保險合同約定的價值進行賠償。適用于海運貨物保險或貴重物品保進行賠償。適用于海運貨物保險或貴重物品保險。險。n(4)限額責任賠償方式限額責任賠償方式:又稱固定責任賠償方式。又稱固定責任賠償方式。四、代位追償原則四、代位追償原則(一)代位追償?shù)母拍頽指當保險標的發(fā)生指當保險標的發(fā)生保險責任范圍內保險責任范圍內的的由由第三者責任第三者責任造成的損失,保險人向被保造成的損失,保險人向被保險人履行損失賠償險人履行損失賠償全部損失的金額全部損失的金額后,后,有權在其已經(jīng)有權在其已經(jīng)賠付金額的限度內賠付金額的限度內取得

14、被取得被保險人在該項損失中向第三人責任方要保險人在該項損失中向第三人責任方要求賠償?shù)臋嗬G筚r償?shù)臋嗬?(保險人代替被保險人向第三方追償。)(二)代位追償原則產(chǎn)生的根源(二)代位追償原則產(chǎn)生的根源n 此原則此原則根源于補償性的保險合同根源于補償性的保險合同。n 因為保險人及第三方都會對被因為保險人及第三方都會對被 保險人保險人進行賠償,導致被保險人有可能獲得雙進行賠償,導致被保險人有可能獲得雙重賠償。而代位追償原則可以讓保險人重賠償。而代位追償原則可以讓保險人代替被保險人向第三方追償,具有對被代替被保險人向第三方追償,具有對被保險人的補償性,保險人的補償性,使其獲得可保利益的使其獲得可保利益

15、的賠償賠償。(三)代位追償原則的法律依(三)代位追償原則的法律依據(jù)據(jù)n中國:以法律(立法)為依據(jù)中國:以法律(立法)為依據(jù)n國外:立法或合同約定或司法裁判為依國外:立法或合同約定或司法裁判為依據(jù)據(jù)(四)代位追償權的條件(四)代位追償權的條件1. 保險合同必須具有補償性2. 第三者應負損害賠償責任(因第三者的疏忽或過失產(chǎn)生的)3. 第三者的損害或違約行為又是保險合同承保范圍內的責任(第三者免責除外)4. 保險人必須賠付被保險人的全部損失(之后才可以向第三者追償。)(五)代位追償權的特點(五)代位追償權的特點1. 與代位追償權相關的被保險人的兩個索賠請求權是基于同一保險標的所產(chǎn)生的2. 保險人取得

16、代位追償權一般為債權的法定轉移(只要保險人繳付了保險賠款即可取得對第三方的追償權)3. 代位追償權以保險人實際賠付的金額為限(保險人不得擁有額外的收益,若有獲得也應將額外款項退還給被保險人)(六)代位追償?shù)膶ο蠹捌湎蓿┐蛔穬數(shù)膶ο蠹捌湎拗浦苙對象:對保險事故的發(fā)生及保險標的的損失負有民事賠償責任的第三者,它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n中國保險法及很多國家法律都規(guī)定:除被保險人的家庭成員或組成人員故意造成本法的保險事故外,保險人不得對其家人行使追償權。因為 這不利于對被保險人利益的保護,無異于“左手賠付,右手返還”(七)代位追償權行使的時間(七)代位追償權行使的時間n保險人只有在賠付(包括

17、預付賠款)之日起才能行使代位追償權。n 若保險人采用預付賠款的方式,則在預付賠款之日起就可以行使追償權。n追償還應在法律所規(guī)定的時效內向第三方提出,否則時效屆滿,保險人會取消相關權益。(如承運人享有一年的訴訟時效保護)(八)保險人的代位追償權與被保險人(八)保險人的代位追償權與被保險人對第三者索賠權的順序對第三者索賠權的順序n在不足額保險中存在這個問題,有三種不同的觀點:1)保險人的代位追償權優(yōu)先行使(很少采用此法)2)保險人的代位追償權與被保險人對第三者索賠權平等行使。3)被保險人對第三者的索賠權優(yōu)先行使(美國采用此法。被保險人的利益可以充分補償。)(九)代位追償權的保護(九)代位追償權的保

18、護1. 保險人賠款之后1)被保險人對第三者的債權法定轉移n一旦保險人支付了保險賠款,被保險人對第三者的損害賠償請求權當然轉移給保險人,無論被保險人在獲賠后是否放棄對第三者的請求權。2)被保險人對第三者的債權并不當然轉移n有些國家合同規(guī)定來行使追償權,就存在保險人進行賠償后,對第三方的賠償請求權還在投保人手中。n對被保險人原因造成的保險人喪失追償權,可以根據(jù)喪失比例,保險人扣除部分保險賠款甚至拒絕賠償。2. 保險人賠款之前n保險人未賠償保險金之前,被保險人放棄對第三者的請求賠償?shù)臋嗬?,保險人不承擔賠償保險金的責任。(十)代位追償權中被保險人的(十)代位追償權中被保險人的義務義務1)提供必要的提

19、供必要的文件文件和有關情況和有關情況2)協(xié)助協(xié)助保險人向第三者保險人向第三者追償追償3)不得不得因放棄或過失而因放棄或過失而侵害保險人行使代侵害保險人行使代位追償權。位追償權。 我國的法律規(guī)定,以上三項義務是法定我國的法律規(guī)定,以上三項義務是法定義務,屬于強制性規(guī)范。義務,屬于強制性規(guī)范。(十一)以誰的名義來行使追償(十一)以誰的名義來行使追償權權n有一些不同的觀點:以保險人各義,以被保險人名義,以“真正受益人”的名義來行使該權利n我國法律沒有規(guī)定,實踐中都可以。(十二)代位追償權在海上保險(十二)代位追償權在海上保險中的應用中的應用n適用于海上保險,包括:n全損及部分損失,不足額保險,船舶碰

20、撞,及共同海損中的代位追償。五、重復保險分攤原則五、重復保險分攤原則(一)重復保險的含義n投保人對同一保險標的、同一保險利益、同一保險事故與兩個以上兩個以上保險人分別訂立數(shù)個保險合同的行為,且各保險合同約定的保險金額總和超出保險標的價額。n類型:可分為超額、足額和不足額的保險。我們主要研究狹義的重復保險即超額保險。 n 即重復保險的構成條件在投保人、保險標的、保險人、保險合同這四個方面有所要求。n 一個投保人、一個保險標的、兩個或以上的保險人、兩個或以上的保險合同。(二)重復保險的構成條件(二)重復保險的構成條件1. 必須是對同一保險標的和同一保險事故投保。用火災這個例子加以說明。2. 必須是

21、同一投保人對同一可保利益投保3. 必須是同兩個以上保險人訂立兩個以上的保險合同4. 必須是保險期間重疊的投保(全部重疊和部分重疊:與數(shù)個保險人訂立合同起訖時間完全相同或并非完全相同。)5. 必須是每個保險人都對損失負責的投保(三)重復保險的分攤(三)重復保險的分攤1. 分攤原則n在重復保險下,被保險人獲得的保險金額總和不超過保險標的的受損價值,保險標的的損失在于保險人之間進行分攤。n分攤原則只適用于補償性保險合同n英國保險法規(guī)定,當被保險人向其中某一保險人索賠時,保險人只有在支付賠款后才能請求其他保險人分攤。 2. 分攤的方式 ( 1)比例責任分攤:將各保險人的保險金額相加作為分母,各保險人承

22、保的金額為分子,計算出各保險人應分攤的比例。對被保險人不太有利。 (2)責任限額分攤:以各保險人應負的最高責任限額為分母,保險人的最高責任限額為分子。n(3)連帶責任分攤n當被保險人向其中某一保險人提出請求,該保險人有義務將所有賠償責任向被保險人賠付。 (4)順序責任分攤n該方法是各保險人所負責任依簽訂保單時間的先后順序而定,由其中先出立保單的保險人首先負責賠償,當其賠償不足以彌補被保險人的損失時,再由其他保單在各自的保險金額限度內依次承擔不足的部分。(5)平均分攤n這種方法適用于責任保險中。各保險人對保險責任一般平均分攤,而不是按比例分攤。六、近因原則六、近因原則(一)近因原則的含義n指依據(jù)

23、近因的標準去判定導致?lián)p失的數(shù)個原因中哪個是近因,以判明近因是否屬于承保風險,從而確定保險人對保險標的損失是否要負賠償責任的原則。(二)近因的含義(二)近因的含義n引起事故發(fā)生的最直接的、最有效的、起主導作用或支配性作用的原因。(三)近因原則的應用(三)近因原則的應用n近因的判斷鏈條規(guī)則:從事件的發(fā)生到最終結果,其中的各個事件如同一節(jié)節(jié)的鏈環(huán),若這些鏈環(huán)環(huán)環(huán)相扣,聯(lián)系緊密,則該鏈環(huán)的頂部(第一個原因)是導致保險事故發(fā)生的近因。近因該如何判斷近因該如何判斷1. 單一事件導致的損失:惟一的原因且屬于保險單承保的風險。2.并立事件(同時發(fā)生)但不涉及除外風險而導致的損失(這些并立原因屬于承保風險也有非

24、承保原因,保險人只承擔承保風險導致的損失)3.并立事件(同時發(fā)生)且涉及除外風險而導致的損失4. 多種事件連續(xù)發(fā)生而導致的損失,起決定和支配作用的原因是近因。5. 因果關系的事件中,介入新的、相對獨立的事件而導致的損失(新的事件是近因,還需考慮新事件是否屬于承保風險的范圍)一、可保利益原則案例一、可保利益原則案例n 德國金泰戈爾有限責任公司承租中國瑞其銷售有限責任公司一座樓房經(jīng)營,為預防經(jīng)營風險,德國金泰戈爾有限責任公司將此樓房在中國保險公司保險公司投保500萬元。中國靜安保險公司同意承保,于是,德國金泰戈爾有限責任公司交付了一年的保險金。9個月后德國金泰戈爾有限責任公司結束租賃,將樓房退還給

25、中國瑞其銷售有限責任公司。在保險期的第10個月該樓房發(fā)生了火災,損失300萬元。德國金泰戈爾有限責任公司根據(jù)保險合同的約定向中國靜安保險公司主張賠償,并提出保險合同、該樓房受損失的證明等資料。n請問:n(1)該樓房是否可以投保n(2)金泰公司的索賠是否合理,理由何在?n1、該樓房可以投保。2、德國金泰戈爾有限責任公司提出賠償?shù)恼埱鬀]有法律依據(jù)。3、中國靜安保險公司拒絕賠償?shù)姆梢罁?jù)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保險法第11條第3項的規(guī)定。n1、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十一十一條明確規(guī)定:“投保人對保險標的應當具有保險利益。投保人對保險標的不具有保險利益的,保險合同無效。保險利益是指投保人對保險標的具有的法

26、律上承認的利益。保險標的是指作為保險對象的財產(chǎn)及其有關利益或者人的壽命和身體?!钡聡鹛└隊栍邢挢熑喂緭碛袑υ摌欠康某凶鈾?,所以具有保險利益,承租的樓房可以投保。n2、德國金泰戈爾有限責任公司提出賠償?shù)恼埱鬀]有法律依據(jù),因為其租賃法律關系已經(jīng)結束,對原來使用的樓房不再具有保險利益。n3、德國金泰戈爾有限責任公司提出賠償?shù)恼埱髸r,對原來使用的樓房不再具有保險利益。中國靜安保險公司拒絕賠償?shù)姆梢罁?jù)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十一條規(guī)定:“投保人對保險標的應當具有保險利益。投保人對保險標的不具有保險利益的,保險合同無效。二、最大誠信原則案例二、最大誠信原則案例n 1996年年3月,某廠月,某廠45歲

27、的機關干部龔某因患歲的機關干部龔某因患胃癌胃癌 (親屬因害怕其情緒波動,末將真實病情親屬因害怕其情緒波動,末將真實病情告訴本人告訴本人)住院治療,手術后出院,并正常參住院治療,手術后出院,并正常參加工作。加工作。8月月24日,龔某經(jīng)吳某推薦,與其一日,龔某經(jīng)吳某推薦,與其一同到保險公司投保了簡身險,辦妥有關手續(xù)。同到保險公司投保了簡身險,辦妥有關手續(xù)。填寫投保單時沒有申報身患癌癥的事實。填寫投保單時沒有申報身患癌癥的事實。n 1997年年5月,龔某舊病復發(fā),經(jīng)醫(yī)治無效死月,龔某舊病復發(fā),經(jīng)醫(yī)治無效死亡。龔某的妻子以指定受益人的身份,到保險亡。龔某的妻子以指定受益人的身份,到保險公司請求給付保險

28、金。保險公司在審查提交的公司請求給付保險金。保險公司在審查提交的有關證明時,發(fā)現(xiàn)龔某的死亡病史上,載明其有關證明時,發(fā)現(xiàn)龔某的死亡病史上,載明其曾息癌癥并動過手術,于是拒絕給付保險金。曾息癌癥并動過手術,于是拒絕給付保險金。龔妻以丈夫不期自己患何種病并未違反告知義龔妻以丈夫不期自己患何種病并未違反告知義務為由抗辯,雙方因此發(fā)生糾紛。務為由抗辯,雙方因此發(fā)生糾紛。n 根據(jù)保險法的一般理論,告知義務要求告知內容是對事實的陳述,而非準確地闡明觀點。它并不苛刻地要求投保人的告知完全準確無誤,只要在投保人認知范圍內盡最大可能地履行了這項義務即可 n 被保險人在投保時可能有對自己健康狀況有一個準確了解(患

29、某種疾病),也可能不清楚自己究竟患何種疾病。在前一種情況下,投保人對自己患何種疾病的陳述必須是一種觀點的陳述。在本例中,龔某不知自己巳患有胃癌,僅從他末聲明自己已患胃癌的角度看,并不算并不算違反告知義務。違反告知義務。但是,龔某對自己幾個月前住過院,動過手術的事實 (這一事實對保險人來說無疑是很重要的)是不可能不知道的,他卻沒有加以說明,犯有末適當告知重要事實的過錯,問題的關鍵恰恰在這里。 n 所以,對本例的處理中,保險人因此獲得抗辯權,拒絕給付保險金,并視故意和過失的動機不同,決定是否退還保費。三、補償原則案例三、補償原則案例n劉某為自己投保了醫(yī)療費用報銷保險,由于生病住院花去醫(yī)療費用500

30、0元,劉某在社會醫(yī)療保險和其他報銷機構已經(jīng)報銷了2600元,隨后劉某又向保險公司申請報銷全部的醫(yī)療費用5000元,請問保險公司應如何對劉某進行賠付,具體的賠付金額應為多少?n應為2400元。n當保險標的發(fā)生保險責任范圍內的損失時,通過保險賠償,使被保險人恢復到受災害前的經(jīng)濟原狀,但不能因損失而獲得額外收益。這條原則包含兩層含義:一是補償以保險責任范圍內損失的發(fā)生為前提;二是補償以被保險人的實際損失為限。在本案例中,被保險人已在社會醫(yī)療保險和其他報銷機構報銷2600元,若保險公司賠償劉某5000元,那么劉某就重復獲利2600元,便因保險而“賺錢”了,這樣就有違保險的“損失補償原則”。因此保險公司

31、只需要賠付2400元就足以彌補劉某的損失。 四、代位追償權原則案例四、代位追償權原則案例n 張某將其所有的貨車向保險公司投保機動車輛損失險、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第三者責任險,保險公司簽發(fā)了保險單,交強險項下死亡傷殘賠償限額為11萬元,第三者責任險的責任限額為10萬元,保險期限為2009年10月9日至2010年10月8日。 2009年12月19日,張某駕駛保險車輛為他人送貨,車輛在行駛過程中,路人郭某騎自行車突然橫穿馬路。張某由于疏于注意路面情況,直到其駕駛的車輛與郭某的自行車接近時才引起警覺,慌亂中急忙打方向盤避免與郭某相撞。張某駕駛的車輛逆行沖入非機動車道,將騎自行車的李某撞倒,致其

32、當場死亡。n張某向保險公司報案,保險公司即派員查勘現(xiàn)張某向保險公司報案,保險公司即派員查勘現(xiàn)場,并經(jīng)過大量走訪事故發(fā)生地周圍群眾,確場,并經(jīng)過大量走訪事故發(fā)生地周圍群眾,確定了上述交通事故事實。李某家屬向張某提出定了上述交通事故事實。李某家屬向張某提出了喪葬費、死亡賠償金共計了喪葬費、死亡賠償金共計269855.5元,張某元,張某即向保險公司提出索賠。即向保險公司提出索賠。 該案引起的二個問題:該案引起的二個問題:1.該案中,張某對李該案中,張某對李某的死亡怎樣承擔賠償責任?某的死亡怎樣承擔賠償責任?2.該案中,保險該案中,保險公司對于郭某有無代位追償權?該追償權如何公司對于郭某有無代位追償權

33、?該追償權如何行使?行使?n1、對于李某的死亡,郭某、張某承擔同等責任為宜2、據(jù)保險法第六十條規(guī)定:“因第三者對保險標的的損害而造成保險事故的,保險人自向被保險人賠償保險金之日起,在賠償金額范圍內代位行使被保險人對第三者請求賠償?shù)臋嗬!?如果張某向李某的家屬承擔了269855.5元賠償責任,則張某有權向郭某要求賠償134927.75元。而張某已經(jīng)通過購買保險,將自己的賠償責任轉嫁給了保險公司,如果保險公司向張某賠償269855.5元,則保險公司有權代位行駛張某向郭某的請求權 n 所以,保險公司就只對張某承擔的134927.75元負責賠償,后保險公司在交強險項下承擔賠償責任11萬元,在第三者責任險項下承擔賠償責任萬元結案,其它險別下承擔的責任為.萬元。五、重復保險分攤原則案例五、重復保險分攤原則案例n 林紅于1996年5月11日向甲保險公司投保了家財險及附加盜竊險,保額為1萬元。同年7月5日,林紅所在單位為全體職工在乙保險公司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