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學校教學管理工作的反思_第1頁
對學校教學管理工作的反思_第2頁
對學校教學管理工作的反思_第3頁
對學校教學管理工作的反思_第4頁
對學校教學管理工作的反思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jié)束,剩余5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對學校教學管理工作的反思魯從文教學是學校的中心工作,教學質(zhì)量又是立校的根本,而教學管理的優(yōu)劣直接影響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我作為主管教學的副校長,反思和剖析學校教學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有利于提高自身教學管理水平,促進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和學校長遠發(fā)展。一、教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1、在制度建設方面,各項教學管理制度經(jīng)過多年的實踐和探索已經(jīng)比較齊全、完善,但在執(zhí)行的過程中打了折扣,缺乏規(guī)范、高效的管理運行機制和自我掌控的方法。2、在教學檢查方面,工作布置、安排的多,督促檢查的少;在辦公室坐的時間多,深入課堂聽的時間少;常規(guī)教學強調(diào)得多,教研教改工作見實效的少,教研活動沒有新意,只求完成某一方面的任務,

2、工作中相互推諉、只求平穩(wěn)的思想時有存在,缺乏開拓精神。4、在教師隊伍建設方面,組織開展的活動少,教師生活單一,由于部分學科教師數(shù)量不足,學科不配套,造成有些教師工作量較重,在職鉆研業(yè)務的時間少,知識更新慢,體現(xiàn)不出教研氣氛,缺乏培養(yǎng)研究型的教學骨干人員和較多的有分量的學科帶頭人。5、在課外活動方面,由于部室建設少,場地小,經(jīng)費沒有保障,學科發(fā)展缺少特色,一些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的益智活動不能正常開展,學生的一些潛能難以發(fā)掘,師生的文化生活沒能得到足夠的重視,與體音美相關的活動不能正常開展,管理機制有待進一步加強和完善。二、改進教學管理工作的設想1、以人為本,完善學校管理機制,優(yōu)化學校組織環(huán)境,以

3、此增強教職工對學校發(fā)展前途的信心,調(diào)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和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迫切性,從而為教師充分發(fā)揮專業(yè)特長創(chuàng)造條件。2、建設一支年輕有為、德才兼?zhèn)?,團結(jié)向上、樂于奉獻的領導班子隊伍,班子成員分工明確,責任到人,績效掛鉤,獎罰分明。創(chuàng)造性的開展教學檢查,要把重心由常規(guī)檢查的量遷移到課堂教學效果質(zhì)的上來,盡快完善教師教學效1果與績效工資的合理有效掛鉤。3、強化教育科研,促進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通過教學研究、校本教研、電子備課活動,建設本校骨干教師團隊。有針對性地開展傳幫帶活動,注重教師在職業(yè)務進修和崗位培訓,使新教師在經(jīng)驗豐富教師的指導下,盡快投入工作c建立完整的教師個人檔案,設立年輕教師成長記錄,通過

4、學生評議、年級組考核、學校把關的方式,對教師的德、勤、能、績進行公平的評價。制訂教師個人專業(yè)發(fā)展計劃,加強教師繼續(xù)教育工作,促進教師專業(yè)水平和學術(shù)水平的提Mi。4、完善教學管理體系,強化并創(chuàng)新教學質(zhì)量的過程管理和教學效果的認可機制,重視常規(guī)教學和信息化教學的有機結(jié)合。加強教師校際之間的交流活動,鼓勵教師從自己的工作實際出發(fā),針對自身在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問題,真正有效的與同行自覺的進行學科對話交流,取長補短,不斷提高教學水平。5、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解決教師如職稱評定、子女就業(yè)等問題,使教師安心工作,不斷提高教師的職業(yè)幸福指數(shù)。充分利用現(xiàn)有條件,提高校園文化品味,創(chuàng)設優(yōu)雅的育人環(huán)境和生活環(huán)境??傊?,教學管

5、理要關注細節(jié),注重實效,管理者要深入第一線,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并且及時解決問題,才能有效的服務教學,促進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山水之行,心靈之旅過小孤山大孤山教學一得彭本強山水之美,既在于山水自身之奇絕,亦在于登臨者之審美品位。二者風云際會,便相得益彰,便碰撞出璀璨奪目的火花。形諸文字,遂成絕唱。我國南宋偉大的愛國詩人陸游的過小孤山大孤山便是這樣一篇令人回味無窮的絕佳的山水小品。宋孝宗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陸游被起用為夔州(今重慶奉節(jié))通判,由故鄉(xiāng)山陰(今浙江紹興)出發(fā)赴任,一路沿長江西行,飽覽兩岸奇山異水,因作入蜀記以記其勝。過小孤山大孤山為入蜀記中農(nóng)歷八月一日和八月二日的兩則日記。作者以洗練生動

6、的文筆描繪了小孤山大孤山的江山美景,記述了與之相關名勝古跡、地名沿革等情況,并將有關地形防戍、傳聞軼事、前人詩句穿插其間。不僅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濃淡相宜、境界雄闊的長江山水畫卷,而且以其豐富的內(nèi)容,厚重的歷史人文積淀給人深刻的啟迪和教益,妙趣橫生,回味無窮。品讀作品,既是一次山水之行,也是一次心靈之旅。試舉二。首先,作者在抓住小孤山大孤山及其大江兩岸的景物特征進行描繪之外,更以其手法的靈活,色彩的濃淡,視線的遠近,景象的變幻來展現(xiàn)江山的壯麗雄闊和萬千氣象。如寫烽火磯,著重于在色彩的敷設和對比中突顯其奇麗,山巖“怪奇萬狀,色澤瑩潤”;巨石“丹藤翠蔓,羅絡其上,如寶裝屏風”。寫小孤山,則著重于從時空

7、的縱深上突顯其“峭拔秀麗”:遠望,“碧峰嚕然孤起,上干云霄”,而近觀,則是“愈近愈秀,冬夏晴雨,姿態(tài)萬變”。而寫大孤山則突出其疏朗雄闊的特點:”四際渺彌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一一至此,一幅立體的、濃墨重彩的、意境深遠的長江山水畫便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使人心馳神往,仿佛我們也跟隨作者飽覽了長江壯麗的山水一般。其次,作者在景物的描繪過程中間以相關的前人詩句以及地名沿革、地形戍守、古跡興廢等情況,讀來或妙趣橫生,或引人深思,顯示出作者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深厚的人文底蘊,以及以天下為己任的報國胸懷。如,過烽火磯,穿插“南朝自武昌至京口,列置烽燧,此山當是其一也”一句,看似信手拈來,漫不經(jīng)心,細細琢磨,方體察

8、作者用意所在:一、以歷史知識推測眼前烽火磯地名之由來;二、在冷兵器時代,地理形勢對戰(zhàn)爭進程的影響不言而喻,更何況當時南北對峙,北方的金人隨時可能大舉南侵,作為一個有強烈愛國精神的人,豈可對江防要塞不予關注?此種情況,文中尚有幾處,不再贅述。再如,過澎浪磯、小孤山,穿插蘇軾“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的詩句,讀之讓人感到意趣橫生,同時也提醒并告訴讀者小孤山實乃因江中獨山而得名,澎浪磯則因江流至此“雖無風亦浪涌”而得名也。由此也足見作者治學態(tài)度之嚴謹、做人態(tài)度之認真。再如,作者白天游覽小孤山之后,似意猶未盡,當夜又在微雨中再游小孤山,其中一段文字,極富韻味:南望武昌、都昌諸山,煙雨空濠,鷗鷺

9、滅沒,極登臨之勝,徙倚久之而歸。方立廟門,有俊SI拎水禽,掠江東南去,甚可壯也。廟祝云,山有棲SI甚多。讀至此,你不會隨作者的視線一覽我們祖國壯麗的河山嗎?你不會象作者一樣“徙倚久之”、心潮逐浪嗎?更奇異的是“俊胃肘專水禽”這一勁健肅厲的特寫鏡頭,你也應該能從中窺見作者“待從頭,收拾舊山河”的報國宏愿,并產(chǎn)生出一種搏擊長空的豪情壯志!高潮之后是平靜。收尾處,貌是可有可無;然而,有慧心的讀者通過琢磨就會發(fā)現(xiàn),作者這樣寫其實是寫出他自己心中的訝異,同時也意在消除聰明的讀者心中的一個疑惑:有如此巧遇嗎?“山有棲鶻甚多”解開了我們心中的疑團。在外人,自是不解,而在廟祝,卻屬平常。所以,看似乎淡,實乃水

10、靜流深,驚心動魄!尤為難得的是,作者在對山水的審美中還品味出了山水堅貞的性格和氣節(jié),表現(xiàn)了中華文化堅毅不拔,注重操守的崇高品格。作者筆下的山的孤拔自是一種格調(diào),一種獨立不移、頂天立地的象征,就是水,又何嘗不是?試看作者寫船行至彭蠡口(鄱陽湖口)處見到的奇景:江自湖口分一支為南江,(長)江水渾濁,每汲用,皆以杏仁澄之,過夕乃可飲。南江則極清澈,合處(兩江相合處)如引純,不相亂。平淡的語言,似乎沒有什么微言大義,留不下什么深刻的印象。然而,當船行至江州,晚泊渝浦,當所有人似乎都已經(jīng)忘記前面所寫的時候,作者又似乎輕描淡寫地補了一句:水亦甚清,不與江水亂?!按笠粝B?,大象無形?!蔽覀兯坪踹@才恍然大悟:

11、船行至此,而作者的心,一直牽掛著那不與濁流“相亂”的神奇之水??!而事實上,那清澈的江水,一直伴隨他走過江州,走過流浦,走過風雨人生,“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我們能不為這樣的山水而自豪,并為之折腰嗎?我們似乎一下子豁然開朗:作者豈止是在描山摹水,實在是在進行一次心靈的涅槃!他要表現(xiàn)的,是中華民族山一般堅毅的性格,水一般清澈的靈魂!至此,我們似乎大體上方算隨作者完成了一次山水之行,心靈之旅!將“整體感知”落到實處全會英比較課改前和課改后的教學步驟,大家會發(fā)現(xiàn)一個幾乎顛覆“傳統(tǒng)”教學的變化,就是在課改前的課堂教學中,我們總是由部分到整體,亦即讓學生概括每段段意,然后再一段段分析,最后總結(jié)文章的

12、主旨。但在新課程改革后,我們卻要先進行整體感知,然后再賞析,最后總結(jié)全文。整體感知就是要了解主要內(nèi)容,初步透視文章的主旨。例如一篇散文,我們就要初步感知作者所要表達的感情;如果是一篇小說,我們就要初步透視小說的主題,作者想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歌頌什么,批判或揭露什么。為了加深理解,區(qū)分二者的不同,我們可舉一個通俗的例子加以說明,例如要吃一盤美味的烤雞,按課改前的教學思想,就是將雞頭、雞脖、雞身、雞翅、雞爪等各部分分別依次呈上,吃到最后,大家恍然大悟,這是一道麻辣味或酸甜味或自然味的烤雞,亦即由部分到整體。如按新課改的教學思路,就是先要將一盤完整的雞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學生可以嗅、可以觀、可以小口品

13、嘗,對雞的味道有一種大體的感知,然后再細細品味雞頭、雞脖、雞身、雞翅、雞爪等各部分。毫無疑問,新課改后的整體感知更符合我們閱讀欣賞習慣,它也是一種由淺入深認知事物的邏輯思維方式,是一種科學的、合理的教學思路。整體感知在課堂的閱讀欣賞中常常起提挈全文的作用,是教學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但是將“整體感知”落實到教學過程中,卻并非一件易事,在教學中,我們常常脫離文本分析,不能將它落到實處,只是教師和少數(shù)尖子生的整體感知,從而使它成為“空中樓閣,在課堂這個舞臺上,要么是教師的獨舞,要么是尖子生的伴舞,而大部分學生是觀眾。例如講在烈日和暴風雨中,它的主旨是通過描寫敘述祥子苦難的生活反映在舊中國普通老

14、百姓備受欺凌的悲慘的命運,從而將斗爭的矛頭直指剝削階級和那個腐朽的社會。但我們在整體感知小說主旨的時候,常常習慣拋出幾個大問題。1、閱讀課文,概括故事情節(jié)(文章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學生答:在烈日和暴風雨下艱難的討生活。2、他生活環(huán)境怎樣?惡劣、命運悲慘(學生概括出的結(jié)果)3、這反映了什么問題或是什么造成的?社會(學生給出答案)4、概括主旨是的,主旨是概括出來了,但這只是教師和少數(shù)尖子生的整體感悟,脫離了文本,它就是架空的,就象要爬一座高樓,教師和尖子生只用四個臺階,但其他人呢,只能望樓興嘆。所以我們用哪部分內(nèi)容做個堅實的梯子呢,我還是以這篇文章為例吧。教材分析:小說的三要素:環(huán)境、人物、情節(jié)而該節(jié)

15、選的文段沒有復雜的情節(jié),人物的性格特點也比較單一,我們看題目:烈日暴風雨,這是自然環(huán)境描寫,文章用大量篇幅進行了環(huán)境描寫,那么我們就將環(huán)境描寫當作我們撬起主題的那支杠桿好了。整體感知步驟:1、介紹小說三要素,引導學生注意標題那是祥子工作生存的自然環(huán)境2、分析環(huán)境描寫-烈日下:沒一絲風,狗舌頭伸地老長,柳條一動不動|暴風雨中:柳條猛烈擺動,白茫茫,祥子舉步難行A定要結(jié)合文本,讓學生找出描寫環(huán)境的關鍵詞或關鍵句;B概括環(huán)境特點:環(huán)境惡劣C詳子生活狀態(tài):環(huán)境惡劣、生活艱難、命運悲慘3、設想詳子最后的結(jié)局:被生活折磨而死4、引導:悲劇分為命運悲劇和社會悲劇,大家思考造成祥子這一悲劇的原因是什么學生討論

16、:在此介紹社會背景5、最后得出主旨在這篇文章中,環(huán)境描寫的分析是整體感知的重頭戲,是撬開主旨的那根杠桿,是我們穿衣服的那個衣領,是我們爬上高樓的那架梯子,一定要結(jié)合文本分析,將它落到實處。當然,不同的文章我們進行整體感知的切入點是不一樣的。從哪方面切入才能初步感知文章主旨,這是我們進行整體感知的瓶頸,在此本人根據(jù)自己幾年工作的積累,梳理出了一點不成文的經(jīng)驗。一、小說A、梳理故事情節(jié),分析人物性格的變化。如林教頭風雪山神廟分析故事情節(jié),梳理出林沖性格變化的軌跡:忍辱一怒起一平息一反抗主旨:官逼民反B、理清文章思路,抓線索。如藥明線:人血饅頭雙線結(jié)構(gòu),暗線:豆諭就義主旨:民眾/不覺醒以及對革命者的

17、歌頌。C、悲劇。如杜十娘怒沉百寶箱了解主要事件,探討產(chǎn)生悲劇的原因。日接原因:李甲的軟弱、負心、始亂終棄。社會悲劇艮本原因:門當戶對的門第觀念,宋代金錢至上,道德淪喪的社會現(xiàn)實。二、散文<A、抓住作者議論抒情的段落或句子。如游褒禪山記、故都的秋B、對一些融情于景,表達含蓄委婉的散文,我們就要分析其景物描寫,體會作者所傳達的感情。如:朱自清的春。C、融情于事的散文,要分析主要情節(jié)及事件。如項脊軒志。概括主要內(nèi)容:敘述自己讀書的時光,回憶祖母和母親。事件都圍繞項脊軒的興廢展開?!岸嗫上?,亦多可悲”感情線索。主旨:圍繞項脊軒的興廢,追述了自己在項脊軒讀書的時光,追憶了一家三代女性,表達了自己或

18、喜或悲的感情。教無定法,以上只是鄙人一孔之見,敬請指瑕。萬紫千紅總是春對高中語文作文批改的教學反思王寶杰縱觀自己高中以來的語文教學,最感無奈的要數(shù)作文批改這一環(huán)節(jié)了。每次作文課后都是收作文、看作文、下評語、講評這幾個“固定招式”,然后又布置新作文,進入下一輪“固定招式”的批改模式。學生翹首以待,等待自己的作文被老師評定為一個等級或分數(shù);老師看著堆得像小山似的作文本,甭提有多愁心了。而且這種批改模式的最大缺點是耗費人力資源又得不到最好的教學效果,事倍而功半。難道就沒有一個更好的批改作文的方法了嗎?我也試圖做過改進,也只是輕批改過程而重講評過程,即輕對個體作文的批改而重對優(yōu)秀作文的表揚和差作文的講

19、評式修改(即講評時邊讀邊指出問題邊修改),還將自己所代兩個班級的優(yōu)秀作文辦成“發(fā)表園地”展出交流,以“激勵優(yōu)秀帶動后進”。這樣總可以提高一點效率,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總覺還不如人意。關鍵是不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潛能,總感到在作文批改這個環(huán)節(jié),只有老師“閉門思過”,最后才在講評時指出學生作文之“過”,學生是否有所感受和領悟,還是未知數(shù)。對這個問題的豁然開朗,還是去年底至今年初的“國培計劃”一一陜西省農(nóng)村骨干教師脫產(chǎn)研修期間。主要是新課程理念的學習,讓我找到了解決這個問題的思想武器。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語文教學應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幫助他們樹立主體意

20、識,根據(jù)各自的特點和需要,調(diào)整學習心態(tài)和策略,探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途徑?!薄罢Z文課程評價一方面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指導學生開展自我評價和促進反思,另一方面要鼓勵同伴、家長等參與到評價之中,使評價成為學校、教師、學生、同伴、家長等多個主體共同積極參與的交互活動?!备咧姓Z文作文批改要有新突破,必須以新課程理念為基礎。那就是在作文批改中也引進“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理念和大膽采取“指導學生開展自我評價、促進反思,并鼓勵同伴參與到評價之中”的高中語文作文批改新思路。具體做法如下:第一步,分好學習小組。一個班分為8個學習小組,每組67人,一般按自然組前后一分為二的分法最為簡便,也最好操作。教師最

21、好對學生水平心中有數(shù),分組時做到先進和后進搭配。若原班級自然小組中不具備這種條件,語文教師可根據(jù)自己教學需要重新調(diào)整。一經(jīng)分定,至少保持半學期不變。第二步,進行作文批改教學。又可分兩步:先由學習小組內(nèi)部交流。利用自習輔導課或作文課,讓小組內(nèi)部圍成一圈,每個成員在小組會上輪流念自己的作文,每念完一篇,其他成員可就該篇作文是否達到了這次作文要求展開評價,這篇作文存在哪些問題,應怎樣修改等方面充分發(fā)表意見,對這篇作文進行一個基本評價,得出是否達到此次作文要求的結(jié)論。然后,在此基礎上,教師指導學生評出本組一例最為優(yōu)秀的作文和最有問題的作文,寫出評語,交給老師,進行全班交流。再由老師對各小組交上來的最優(yōu)

22、秀作文和最有問題作文進行全班講評。學生評出的最優(yōu)秀作文和最有問題作文在此都是相對概念,老師還需要作出基本判斷,對所謂最優(yōu)秀作文還要指出其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修改意見。對最有問題作文同樣不能“一棒子打死”,最大限度地指出一個閃光點,哪怕一個好詞、好句也好,這是對該生的鼓勵,不至于使其對作文喪失信心。然后進行“手術(shù)式”修改,并闡明為什么要這樣修改,讓同類的“問題作文”學生在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明白:哦,原來是這么回事,我知道怎樣寫這類作文了!第三步,針對作文根基差的同學進行個別輔導。先安排其余學生就剛才老師講評到的問題進行自我修改,然后到作文根基差的同學的小組進行座談交流。了解該生對此次作文的想法,為什么

23、沒有寫好的原因,是否有再創(chuàng)作的新思路、新的作文材料,等等。并在這些具體工作的基礎上,要求該組成員共同幫助這個基礎差的同學,爭取每次作文中一點一滴的進步。第四步,辦好“發(fā)表園地”現(xiàn)在網(wǎng)絡技術(shù)發(fā)達,為我們辦好“發(fā)表園地”提供了有力的網(wǎng)絡技術(shù)保障。學生們的信息技術(shù)課又使他們具備了網(wǎng)上發(fā)表的技術(shù)能力??梢赞k一個班級發(fā)表園地的博客,由學生寫作愛好者當主編,當每次作文教學中確有學生佳作時,教師表揚后可錄入該博客,使學生保持旺盛的寫作動力和精益求精的寫作精神。當然,上述過程需要教師的充分準備,要提前設置預案,要精心組織,切不可偷懶,隨意應付;同時教師還需不斷提高自己的寫作素養(yǎng),盡量和學生一起寫寫“下水文”。我堅信,只要做到這幾點,并持之以恒,班級學生整體作文水平的提高是指日可待的。最后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只提倡高中作文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