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酒二十首(其五)詩詞賞析._第1頁
飲酒二十首(其五)詩詞賞析._第2頁
飲酒二十首(其五)詩詞賞析._第3頁
飲酒二十首(其五)詩詞賞析.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飲酒陶淵明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1. 結廬:建造住宅,這里指居住的意思。人境:人世間,人類居住的地方。2. 車馬喧:指世俗交往的喧擾。3. 君:指作者自己。何能爾:為什么能這樣。 爾:如此、這樣。這句和下句設為問答之辭,說明心遠離塵世,雖處喧囂之境也如同居住在偏僻之地。4. 悠然:自得的樣子。南山:泛指山峰,一說指廬山。見: (讀 ji n),動詞5. 日夕:傍晚。相與:相交,結伴。這兩句是說傍晚山色秀麗,飛鳥結伴而還。6. 相與還:結伴而歸7. 此中有真意,欲辨己忘言:這里面蘊藏著人生的真正意義,想要辨明

2、,卻忘了怎樣用語言表達。此中:此時此地的情境,指山中景象,也指隱逸生活。此中:即此時此地的情和境, 也即隱居生活。 真意:人生的真正意義,即“迷途知返”。這句和下句是說 辨:辨識。 1白話譯文居住在人世間,卻沒有車馬的喧囂。問我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遠,自然就會覺得所處地方僻靜了。在東籬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間,那遠處的南山映入眼簾。山中的氣息與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飛鳥,結著伴兒歸來。這里面蘊含著人生的真正意義,想要辨明,卻忘了怎樣用語言表達。結廬在人境, 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這四句寫詩人擺脫世俗煩惱后的感受, 表現(xiàn)了詩人鄙棄官場, 不與統(tǒng)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采菊東籬下,悠

3、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這后六句為一層,寫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詩人從中獲得的無限樂趣。表現(xiàn)了詩人熱愛田園生活的真情和高潔人格。千古名句: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表達了詩人悠然自得、寄情山水的情懷。2007 棗莊市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56 題飲酒(其五)陶淵明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 ?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1下列對詩句理解有誤的一項是A “而無車馬喧”意思是沒有那些人來人往的喧囂,沒有世俗的困擾B “心遠地自偏”意思是只要居所偏僻安靜,心就會遠離喧鬧的塵世C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寫出了心與自

4、然的會意與親近,達到了一種物我合一的境界D“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句寫出了詩人面對良辰美景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2下列 賞析有誤的一項是A 飲酒 ( 其五 ) 主要表達了詩人如何從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正意義,獲得恬靜的心境這一內容B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句與杜甫( 望岳 ) 中“蕩胸生層云,決眥人歸鳥”都借歸鳥來寫詩人陶醉自然而不愿做官的感受C “此中有真意” 與歸園田居 ( 其三 ) 中“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都表達了詩人返樸歸真的人生理想D陶淵明愛菊,菊花成了遠離塵俗、潔身自好的品格象征;周敦頤說蓮,蓮花象征著君子美好的品德他們都托物言志,寄托了一種高潔的情致。3詩人在與大自然的親

5、近中獲得了的心境4前人在評論這首詩時說“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中的“見”字用得非常精妙,換成“望”字就沒有這種效果,請你說說為什么?5. 請找出詩中描繪傍晚時分山中美麗景色的詩句(1 分)6. 有人說“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一句寫出了門庭冷落的景象,表現(xiàn)出詩人的孤獨與寂寞你同意這種觀點嗎?請談談你的看法( 2 分)7. 請從煉字角度說說“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妙在何處(2 分)8.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什么?答案: 1. B 2.B 3. 悠然,閑適,恬淡,自然 4. “見”字表現(xiàn)出悠閑不經(jīng)意,體現(xiàn)出與自然融為一體,而“望”字是有意的向遠處看,體現(xiàn)不出物我合一的境

6、界。 5.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6. 不同意這一句是寫詩人雖身居鬧市,卻遠離俗世,不受世俗煩擾,表達了詩人陶醉于自然, 恬淡愉悅的心情 7. :“悠然”形象地寫出了詩人遠離世俗后心靈的自得、閑適、恬淡“見”寫出了詩人看到南山美景時的隨意與自然, 體現(xiàn)了作者心靈的自由和愜意。8. 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諦1.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2.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這兩句詩是說理句。請說說你的理解。3、 請發(fā)揮你的想象,描述“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這兩句詩的意境。4. 對這首詩賞析有誤的一項()A 這首詩最大的特點就是說理、抒情、寫景交融一體。B “結廬在人境”是寫景,“而無車馬喧”是

7、抒寫超脫塵世的感受,是抒情,說明了“心遠地自偏”的道理。C“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兩句,既是寫景又是抒情,將詩人淡泊的心境和優(yōu)美的環(huán)境水乳交融,歷來為后世所稱道。D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是間接抒情,同時又蘊涵了豐富的人生哲理。1. 這首表達了詩人歸隱田園后的悠然自得的心境。2. 用設問,自問自答:因為心情閑適,心志高遠, 所以居所也顯得偏僻安靜。3. 山林中的霧靄在夕陽之下紫氣升騰,若有若無,繚繞于峰際;成群的鳥兒相伴飛回鳥巢,歸隱上林。4. D5. 詩人在與大自然的親近中獲得了 恬靜(悠然、閑適) 的心境。6. 前人評述這首詩時曾說,“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敝小耙姟弊钟玫姆浅>?/p>

8、,換成“望”字就沒有這種效果。請你說說為什么?(因為“見”字生動的描繪了作者在東籬下采菊時的悠閑,不是有意去“望”,而是無意所“見”,從而很好地表現(xiàn)了詩人悠閑恬靜的心境。7. 詩中最能體現(xiàn)詩人隱逸生活情趣的一個詞是:心遠(悠然)8. 詩中描寫的景物突出了寧靜(和平、閑適、恬淡)的特征。9. 怎樣理解“心遠地自偏”?一句的含義?(道出了感覺與處境之間的辯證關系,因為心情閑適,心志高遠,所以居所也顯得偏僻安靜。)10. 詩人在與大自然的親近中 , 獲得了 _的心境 .11. 文中“ _, _”_是詩人心與自然的會意和親近 , 達到物我兩忘的境界 .12. 詩人身處“人境”,并沒有隱居山林,可他卻說

9、“而無車馬喧”,其原因是“ _”。13. 詩的前四句構成一個“方陣”,通過 _和 _(表達方式),定下全篇的基調。以下四句主體隱去,進入“寫景區(qū)”,其中“山氣日夕佳”承上句“悠然見南山”而來,作者從飛鳥結伴而還中悟出 _的人生真諦。14.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刻畫了一個怎樣的詩人形象?包含了作者怎樣的志趣?15古人往往以喜愛的花來表明自己的志趣。你覺得詩中的“采菊”與“真意”之間有什么內在聯(lián)系?“采菊”一方面說明作者愛菊,追求菊那樣高尚的品格;另一方面采菊這種自得其樂的生活正體現(xiàn)作者清高、自潔、不慕榮利。作者認為具有菊花般品格的人和擁有采菊這種舒適生活的人生才是真正有意義的。16. 下面

10、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姷那八木涞莱隽俗髡叩捏w驗:要擁有心靈的純凈,就應該脫離喧囂的環(huán)境,投身到大自然中,盡情體會生活的樂趣。B“山氣日夕佳”中的“佳”字,寫出了作者對山氣繚繞、夕陽西下這景象的贊美,表現(xiàn)了詩人歸隱田園的愜意情懷。C最后兩句的意思是: 這種生活讓人體會到人生的真正意義,但無法用語言表達,只能用心靈去感受。D本詩描寫了恬靜、閑適的生活,表現(xiàn)了詩人與自然相親相融的境界。17理解“心遠地自偏”的含義?!靶倪h”謂心境高遠,因為作者心情閑適,心志高遠,所以居所也顯得偏僻。答案: 10. 恬靜11.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12心遠地自偏13.敘事議論返樸歸真14. 悠然自得超

11、塵脫俗、熱愛自然16. (A)中考重點詩詞賞析之漁家傲秋思參考譯文:邊境上秋天一來風景全異,向衡陽飛去的雁群毫無留戀的情意。從四面八方傳來邊地特有的聲音隨著號角響起。重重疊疊的山峰里,長煙直上落日斜照孤城緊閉喝一杯陳酒懷念遠隔萬里的家鄉(xiāng),可是燕然還未刻上平胡的功績,回歸無法預計。羌人的笛聲悠揚,寒霜灑滿大地。征人不能入寐,將軍和戰(zhàn)士們愁白了頭發(fā),流下了眼淚?!驹娫~賞析】上片寫景,描寫的自然是塞下的秋景。 起句“塞下秋來風景異”,“塞下”點明了延州的所在區(qū)域。當時延州為西北邊地,是防止西夏進攻的軍事重鎮(zhèn),故稱“塞下” “秋來”,點明了季節(jié)?!帮L景異”,概括地寫出了延州秋季和內地大不相同的風光。作

12、者用一個“異”字概括南北季節(jié)變換之不同,這中間含有驚異之意?!昂怅栄闳o留意”。雁是候鳥,每逢秋季,北方的雁即飛向南方避寒。古代傳說,雁南飛,到衡陽即止,衡山的回雁峰即因此而得名。“無留意”是說這里的雁到了秋季即向南展翅奮飛,毫無留戀之意,反映了這個地區(qū)到了秋天,寒風蕭瑟,滿目荒涼。寒風蕭瑟,滿目荒涼。 下邊續(xù)寫延州傍晚時分的戰(zhàn)地景象:“四面邊聲連角起”。 起謂“邊聲”,總指一切帶有邊地特色的聲響。這種聲音隨著軍中的號角聲而起,形成了濃厚的悲涼氣氛,為下片的抒情蓄勢?!扒п掷铮L煙落日孤城閉”,上句寫延州周圍環(huán)境,它處在層層山嶺的環(huán)抱之中;下句牽挽到對西夏的軍事斗爭。“長煙落日”,頗得王維名句

13、“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之神韻,寫出了塞外的壯闊風光。而在“長煙落日”之后,緊綴以“孤城閉”三字,把所見所聞諸現(xiàn)象連綴起來,展現(xiàn)在人們眼前的是一幅充滿肅殺之氣的戰(zhàn)地風光畫面,隱隱地透露宋朝不利的軍事形勢。 上片一個“異”字,統(tǒng)領全部景物的特點:秋來早往南飛的大雁,風吼馬嘯夾雜著號角的邊聲,崇山峻嶺里升起的長煙,西沉落日中閉門的孤城 , 作者用近乎白描的手法,描摹出一幅寥廓荒僻、蕭瑟悲涼的邊塞鳥瞰圖。邊塞,雖然經(jīng)過了歷史長河的淘洗,但在古詩人的筆觸下,卻依然留著相同的印跡。下片起句“濁酒一杯家萬里”,是詞人的自抒懷抱。他身負重任,防守危城,天長日久,難免起鄉(xiāng)關之思。這“一杯”與“萬里”數(shù)字之間

14、形成了懸殊的對比,也就是說,一杯濁酒,銷不了濃重的鄉(xiāng)愁,造語雄渾有力。鄉(xiāng)愁皆因“燕然未勒歸無計”而產(chǎn)生。 “羌管悠悠霜滿地”,寫夜景,在時間上是“長煙落日”的延續(xù)。羌管,即羌笛,是出自古代西部羌族的一種樂器,發(fā)的是凄切之聲,深夜里傳來了抑揚的羌笛聲,大地上鋪滿了秋霜,耳聞目睹盡皆給人以凄清、悲涼之感。“人不寐”,補敘上句,表明自己徹夜未眠,徘徊于庭?!皩④姲装l(fā)征夫淚”,由自己而及征夫總收全詞??傊缕闱?,將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相結合,抒發(fā)的是作者壯志難酬的感慨和憂國的情懷。這首邊塞詞既表現(xiàn)將軍的英雄氣概及征夫的艱苦生活,也暗含著對宋王朝重內輕外政策的不滿,愛國激情,濃重鄉(xiāng)思,兼而有之,構成了將

15、軍與征夫復雜而又矛盾的情緒。這種情緒主要是通過全詞景物的描寫,氣氛的渲染,婉曲地傳達出來。綜觀全詞,意境開闊蒼涼,形象生動鮮明,反映出作者耳聞目睹、親身經(jīng)歷的場景,表達了作者自己和戍邊將士們的內心感情,讀起來真切感人1 這首詞中描寫邊地荒涼冷落景色的句子是。2下面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 這首詞是作者邊地生活經(jīng)歷的寫照,反映了邊塞生活的艱苦,表達了戍邊將士思念家鄉(xiāng)、為國建功的情懷。B 這首詞通過“塞下”“長煙落日”“霜”等詞語寫出了邊塞秋季的景色特點。C “衡陽雁去無留意”一句是說,衡陽的大雁飛去,沒有絲毫想留下來的意思。D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揭示了詞人和征夫們的矛盾

16、心理:思鄉(xiāng)而不能回,因為尚未達到建立軍功、勒石燕然的目的。3 、該詞是范仲淹駐守西北邊防時所作。詞的上闋寫寫,筆力雄健,感情沉郁。(下闋2 分)4、“千障里,長煙落日孤城閉”,寫出了塞外怎樣的景致?試加以描述。5、下面對這首詞的理解,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海ǎ〢“塞下秋來風景異”中的“異”字,寫出了邊塞秋天的景物與江南一帶不同。B“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很多像壁障一樣并列的山峰。C“濁酒一杯家萬里”形象地寫出了戍守邊關的將士們的思鄉(xiāng)之情。D“羌管悠悠霜滿地”寫出了邊關雖寒冷,但有羌管鳴奏,生活并不艱苦。6 、“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抒發(fā)了將士們怎樣的情懷?7、( 1)詞的上片間接點明季節(jié)的詞語是

17、_ (限 2 個字)。( 1分)8、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2 分)A. 詞的上片重在寫景,主要描寫了塞下秋景之 異 ;詞的下片集中抒情,主要抒發(fā)了征人思鄉(xiāng)愛國之情。B. 詞的上片中 長煙落日孤城閉 ,與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的意境相似。C. 詞的下片中 羌管悠悠霜滿地 ,以如霜的月光為背景,烘托了征人凄婉的愁思。D. 這首詞的意境悲涼、壯闊,形象鮮明、生動,語言質樸、凝練,是宋詞中的精品。9、全詞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復雜感情?(2 分)10、請揣摩 霜滿地 在表達上的作用。( 1 分)11 、請賞析 長煙落日孤城閉 的妙處。( 2 分)12、上、下闋分別以什么表達方式為主?全詞表達

18、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1. 千幛里,長煙落日孤城閉2.C 3、邊塞秋色思鄉(xiāng)之情4 、群山連綿,炊煙裊裊,夕陽西下,一座孤城,表現(xiàn)了邊塞的悲涼。5、D 6、抒發(fā)了將士們壯志難酬、思鄉(xiāng)憂國的情懷。(言之成理即可)7 、雁去( 1 分)8、( 2)C(2 分) 9 、參考答案:本題2 分,一點 1 分。 a、慨嘆功業(yè)未立;b、思念家鄉(xiāng)。其它如 壯志難酬、有家難歸 、 愛國的情懷、思鄉(xiāng)的苦悶 之類的意思也得全分。10 、參考答案:本題1 分。借邊地夜景表達凄清悲涼之感;在時間上是 長煙落日 的延續(xù);表現(xiàn)了守邊將士寒夜戍守的艱辛。(答對其中一點得全分,若答 交代時令特征 借景抒情 、 渲染氣氛 之類的內

19、容,也得 1 分) 11 、參考答案:本題 2 分。寫出了塞外的奇異(壯闊)風光;反映宋朝守軍力量薄弱,軍情緊急;為下闋抒情作鋪墊。 12 、參考答案:上闋側重于描寫,下闋側重于抒情。全詞表達了戍邊將士建功力業(yè)的英雄氣概和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側面反映了邊塞生活的艱苦。( 1)下面對這首詞的理解,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海?)A“塞下秋來風景異”中的“異”字,寫出了邊塞秋天的景物與江南一帶不同。B“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很多像壁障一樣并列的山峰。C“濁酒一杯家萬里”形象地寫出了戍守邊關的將士們的思鄉(xiāng)之情。D “羌管悠悠霜滿地”寫出了邊關雖寒冷,但有羌管鳴奏,生活并不艱苦。( 2)“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

20、抒發(fā)了將士們怎樣的情懷?答案:( 1) D (2)抒發(fā)了將士們壯志難酬、思鄉(xiāng)憂國的情懷。2006仙桃市品讀范仲淹的漁家傲秋思,然后答題。(3 分)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 1)詞的上片間接點明季節(jié)的詞語是_(限2 個字)。(1 分)( 2)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2 分)A. 詞的上片重在寫景,主要描寫了塞下秋景之 異 ;詞的下片集中抒情,主要抒發(fā)了征人思鄉(xiāng)愛國之情。B. 詞的上片中 長煙落日孤城閉 ,與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的意境相似。C. 詞的下片中 羌管

21、悠悠霜滿地 ,以如霜的月光為背景,烘托了征人凄婉的愁思。D. 這首詞的意境悲涼、壯闊,形象鮮明、生動,語言質樸、凝練,是宋詞中的精品。答案:( 1)雁去( 1 分) (2)C(2 分)2007 廣西省百色市 (一)閱讀范仲淹漁家傲秋思,回答7-8 題。( 5分)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7下面對這首詞內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2 分)A這首詞的上片描寫詞人身臨目見的景物,下片直接抒發(fā)作者對朝廷腐朽、軟弱的不滿。B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是全詞的核心部分,揭示

22、詞人和征人們的矛盾心理:思鄉(xiāng)而不能回,因為尚未達到建立軍功、勒石燕然的目的。C 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 指士兵久戍不歸,傷心落淚,使白發(fā)的將軍無計可施。D全詞意境豪放、壯闊,形象鮮明、生動。8 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描寫了什么景物?在詞中起到什么作用?( 3 分)答案: 7 、B 8 、此句形象描繪了坐落在崇山峻嶺間的孤城, 夕陽西下時,便緊緊地關閉城門的情景,突出塞下秋景與中原的不同。 ( 2 分)同時點明了戰(zhàn)事吃緊,戒備森嚴的特殊背景。( 1 分)2007廣西遵義市四)漁家傲范仲淹塞下秋來風景異 , 濁酒一杯家萬里,衡陽雁去無留意。 燕然未勒歸無計,四面邊聲連角起。羌管悠悠霜滿地 . 千

23、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19 、你怎樣理解 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 一句中的 寐 ?( 2 分)答:20 、從 長煙落日 ,你想到了學過的哪兩句詩?(2 分)答:21、這首詞的 21. 上、下闋分別以什么表達方式為主?全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4 分)答:答案 19、睡覺( 2 分) 20、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2 分) 21、上闋側重于描寫,下闋側重于抒情。全詞表達了戍邊將士建功力業(yè)的英雄氣概和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側面反映了邊塞生活的艱苦。(答對一種表達方式給 1 分,后一問意思接近即可給 2 分。共 4 分)2007 湖北省孝感市(一)品讀范仲淹的漁家傲.

24、 秋思,然后完成第6 題。( 3 分)塞下秋來風景異, 衡陽雁去無留意。 四面邊聲連角起, 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管悠悠霜滿地, 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6、詞的上片間接點明季節(jié)的詞語是(限 2 個字)。( 1分)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2 分)A 、詞的上片重在寫景,主要描寫了塞下秋景之 異 ;詞的下片集中抒情,主要抒發(fā)了征人思鄉(xiāng)愛國之情。B、詞的上片中 長煙落日孤城閉 ,與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的意境相似。C、詞的下片中 管悠悠霜滿地 ,以如霜的月光為背景,烘托了征人凄婉的愁思。D、這首詞的意境悲涼、壯闊,形象鮮明、生動,語言質樸、凝練,是宋詞中的精品。6、雁去C2007 江蘇泰州 9閱讀范仲淹的漁家傲,完成下列三題。( 5 分)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