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化學教學醛和酮_第1頁
有機化學教學醛和酮_第2頁
有機化學教學醛和酮_第3頁
有機化學教學醛和酮_第4頁
有機化學教學醛和酮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會計學1有機化學教學醛和酮有機化學教學醛和酮2第十章 醛和酮 第二節(jié) 化學性質(zhì) (三、氧化和還原) 上頁下頁首頁甲 醛相同劑量時毒性比為甲醇:甲醛:甲酸 = 1:30:6福爾馬林:含甲醛3537%、甲醇10%的水溶液,可防止甲醛的聚合。不適宜在冰箱中冷藏,否則容易發(fā)生凝聚。阻止細胞核蛋白的合成,抑制細胞分裂及抑制細胞核和細胞漿的合成,導致微生物的死亡。甲醛能與蛋白質(zhì)的氨基結合,使蛋白質(zhì)凝固,因此在醫(yī)藥上可做為檢驗時的組織固定劑、以及防腐劑等。在濃度與劑量足夠時,此特性對大部分微生物都具破壞能力,所以也常做為一種消毒劑和漂白劑。福爾馬林在醫(yī)學上也是有極大用途的,尸體解剖前,為了完好保存,也要浸泡

2、在福爾馬林里面。毒性:人體皮膚直接接觸福爾馬林時,可能會引發(fā)過敏反應、皮膚炎或是濕疹3第十章 醛和酮 第二節(jié) 化學性質(zhì) (三、氧化和還原) 上頁下頁首頁甲醛揮發(fā)性很強,對眼睛有強刺激性,具有傷害力,若不慎福爾馬林液接觸眼部時,請速用大量清水沖洗至少15分鐘以上。致癌和致畸形物質(zhì),其已被列為是一類致癌物質(zhì)。 與我們生活相關的應用: 1 木材工業(yè)用的脲醛樹脂及酚醛樹脂(膠黏劑),由甲醛與尿素按一定摩爾比混合進行反應生成脲醛樹脂。 居室裝飾材料如貼墻布、貼墻紙、化纖地毯、油漆和涂料等和家具中的膠合板、纖維板、刨花板等人造板材中含有大量以甲醛為主的脲醛樹脂,各類油漆、涂料中都含有甲醛。4第十章 醛和酮

3、 第二節(jié) 化學性質(zhì) (三、氧化和還原) 上頁下頁首頁 2 一些不法分子以甲醛為食品添加劑,如養(yǎng)魚時,按比例稀釋水中,可以激活疲憊魚只,使其更加活躍,但不適宜入口及接觸臉面。酒類飲料中加入甲醛防止渾濁、增加透明度。 3 服裝的面料生產(chǎn),為了達到防皺、防縮、阻燃等作用,或為了保持印花、染色的耐久性,或為了改善手感,就需在助劑中添加甲醛。用甲醛印染助劑比較多的是純棉紡織品,因為純棉紡織品容易起皺,使用含甲醛的助劑能提高棉布的硬挺度。含有甲醛的紡織品,在人們穿著和使用過程中,會逐漸釋出游離甲醛,國家規(guī)定:不能使用使直接與皮膚接觸的紡織品的甲醛量超過30ppm和使所有其它紡織品的甲醛量超過300ppm的

4、紡織助劑,如含超標甲醛量的羊毛保護劑、固色刑、交聯(lián)劑、粘合劑等。5第十章 醛和酮 第二節(jié) 化學性質(zhì) (三、氧化和還原) 上頁下頁首頁 來自于其它情況的甲醛 甲醛可來自清潔劑、殺蟲劑、消毒劑、防腐劑、印刷油墨、紙張等 泡沫板條作房屋防熱、御寒與絕緣材料時,在光與熱高溫下使泡沫老化、變質(zhì)產(chǎn)生合成物而釋放甲醛。 烴類經(jīng)光化合能生成甲醛氣體,有機物經(jīng)生化反應也能生成甲醛,在燃燒廢氣中也含有大量的甲醛,如每燃燒1000L汽油可生成7kg甲醛氣體,甚至點燃一支香煙也有0.17mg甲醛氣體生成。 甲醛還來自于車椅座套、坐墊和車頂內(nèi)襯等車內(nèi)裝飾裝修材料,以新車甲醛釋放量最突出。 甲醛也來自室外空氣的污染,如工

5、業(yè)廢氣、汽車尾氣、光化學煙霧等在一定程度上均可排放或產(chǎn)生一定量的甲醛。6第十章 醛和酮 第二節(jié) 化學性質(zhì) (三、氧化和還原) 上頁下頁首頁酮體(ketone body):在肝臟中,脂肪酸氧化分解的中間產(chǎn)物乙酰乙酸、-羥基丁酸及丙酮,三者統(tǒng)稱為酮體。CH3CCH3CH3CCH2COOHCH3CHCH2COOHOHOO3-羥基丁酸乙酰乙酸丙酮I2 NaOH+CHI3酮體其重要性在于,由于血腦屏障的存在,除葡萄糖和酮體外的物質(zhì)無法進入腦為腦組織提供能量。饑餓時酮體可占腦能量來源的25%-75%7Carbonyl groupCOCarbonyl groupCarbonyl groupCOCO O 醛醛

6、(aldehyde)和酮和酮(ketone)是分子中含是分子中含有有羰基羰基(carbonyl group)官能團的有機物。官能團的有機物。羰基至少和一個氫原子結合的為醛羰基至少和一個氫原子結合的為醛(-CHO又叫醛基又叫醛基), 羰基和兩個烴基結合的為酮。羰基和兩個烴基結合的為酮。第十章第十章 醛和酮醛和酮第十章 醛和酮 R C HOH C HOKetoneshave alkyl or aryl groups but nohydrogens attached to carbonyl groupKetoneshave alkyl or aryl groups but nohydrogens a

7、ttached to carbonyl groupRCRORCRORCArORCArOArCArOArCArO醛和酮互為異構體。飽和一元醛酮具有通式 CnH2nO。醛醛 酮酮 上頁下頁首頁8第一節(jié)第一節(jié) 分類和命名分類和命名芳香醛酮的羰基直接連在芳香環(huán)上芳香醛酮的羰基直接連在芳香環(huán)上第十章 醛和酮 第一節(jié) 分類和命名 (一、分類) RCHORCROAr CHOAr CArOAr CR O脂脂 肪肪 醛醛脂脂 肪肪 醛醛脂脂 肪肪 酮酮脂脂 肪肪 酮酮芳芳 香香 醛醛芳芳 香香 醛醛芳芳 香香 酮酮芳芳 香香 酮酮CH2COCH3RCCH3O甲基酮甲基酮 上頁下頁首頁9二、命名二、命名第十章 醛

8、和酮 第一節(jié) 分類和命名 (二、命名) (一) 習慣命名法 醛類按分子中碳原子數(shù)稱醛類按分子中碳原子數(shù)稱某醛某醛(與醇相似與醇相似)。包含。包含支鏈的醛支鏈的醛, 支鏈的位次用希臘字母支鏈的位次用希臘字母,表明表明。-甲基戊醛甲基戊醛-methylpentanalCH3CH3CHCH2CH2CHOOCH3CH CHCH2-丁烯醛丁烯醛 2-butenal 苯甲醛(苦杏仁)Benzaldehyde CHOCHO上頁下頁首頁10 簡單酮按羰基所連的兩個烴基來命名簡單酮按羰基所連的兩個烴基來命名(與醚相似與醚相似)。含有芳烴含有芳烴基的酮,命名時把芳烴基作為取代基,且放在名稱的前面基的酮,命名時把芳

9、烴基作為取代基,且放在名稱的前面。 CH3COCH2CH3OO甲甲(基基)乙乙(基基)酮酮methyl ethyl ketone 甲基環(huán)己基酮 methyl cyclohexyl ketone二苯酮diphenyl ketone CH2CCH3O芐基甲基酮(苯基丙酮)芐基甲基酮(苯基丙酮)benzyl methyl ketone 第十章 醛和酮 第一節(jié) 分類和命名 (二、命名) 上頁下頁首頁11CH3CH2CCH2CHCH2CH3HO-CHCH3O O 結構比較復雜的醛、酮,多用系統(tǒng)命名法命名。結構比較復雜的醛、酮,多用系統(tǒng)命名法命名。選選含羰基的最長碳鏈為主鏈含羰基的最長碳鏈為主鏈, 從靠近

10、羰基一端給主鏈編號。從靠近羰基一端給主鏈編號。(二) 系統(tǒng)命名法 CH3CH2CHCH3CHOCH3CHCH3CH2COCH3CH3O2-甲基丁醛2-methylbutanal4-甲基-2-戊酮4-methyl-2-pentanone苯乙酮acetophenone3-庚酮庚酮 5-乙基乙基-6-羥基羥基-第十章 醛和酮 第一節(jié) 分類和命名 (二、命名) 上頁下頁首頁12 命名多元醛、酮時,應選取含羰基盡可能多的碳鏈命名多元醛、酮時,應選取含羰基盡可能多的碳鏈為主鏈,注明羰基的位置和羰基的數(shù)目。為主鏈,注明羰基的位置和羰基的數(shù)目。 命名脂環(huán)酮命名脂環(huán)酮時,從羰基碳原子開始編號,在名稱前加時,從羰

11、基碳原子開始編號,在名稱前加“環(huán)環(huán)”字。字。 H COCH2CH2CH2COHCH3COCH2COCH3CH3OOO戊二醛 (pentanedial) 2,4-戊二酮(乙酰丙酮)2,4-pentanedione3-甲基環(huán)己酮3-methylcyclohexanone1,4-環(huán)己二酮1,4-cyclohexanedione第十章 醛和酮 第一節(jié) 分類和命名 (二、命名) 上頁下頁首頁CH CHCHO肉桂醛Cinnamaldehyde(俗名)13肉桂醛應用:肉桂醛應用:1 在香精香料中的應用在香精香料中的應用:沸點高用作定香劑,香皂、洗衣粉和:沸點高用作定香劑,香皂、洗衣粉和洗發(fā)水、糖果、冰淇淋、

12、飲料、口香糖、蛋糕及煙草洗發(fā)水、糖果、冰淇淋、飲料、口香糖、蛋糕及煙草2 在日用化學品中的應用在日用化學品中的應用2.1 美容護膚品:促進血液循環(huán),對皮膚的疤痕、纖維瘤的軟美容護膚品:促進血液循環(huán),對皮膚的疤痕、纖維瘤的軟化與清除等均有較好效果,按摩液、美容產(chǎn)品化與清除等均有較好效果,按摩液、美容產(chǎn)品2.2 口腔護理產(chǎn)品:殺菌和除臭的雙重功效,牙膏、口香糖、口腔護理產(chǎn)品:殺菌和除臭的雙重功效,牙膏、口香糖、口氣清新劑口氣清新劑3 在食品添加劑領域中的應用在食品添加劑領域中的應用:食品防霉劑對人體無毒或低毒:食品防霉劑對人體無毒或低毒,而對微生物的繁殖能起到較強的抑制作用,方便面、口香糖、而對微

13、生物的繁殖能起到較強的抑制作用,方便面、口香糖、檳榔等休閑食品及面包、蛋糕、糕點等焙烤食品中檳榔等休閑食品及面包、蛋糕、糕點等焙烤食品中,用作食品用作食品的防霉劑、蔬菜的保鮮劑。的防霉劑、蔬菜的保鮮劑。含有肉桂醛的水果防霉保鮮紙。含有肉桂醛的水果防霉保鮮紙。提高記憶的功能性食品。提高記憶的功能性食品。第十章 醛和酮 第一節(jié) 分類和命名 (二、命名) 上頁下頁首頁14CH3OOCH3OOCH3-C-CH-CH2-CH2-CH3C=CH2CH3OCH3-C-CH-CH2-CH2-CH3C=CH2CH3O O4-戊烯戊烯-2-酮酮4-甲基甲基-3-丙基丙基-4-甲基甲基-1,3-環(huán)己二酮環(huán)己二酮CH

14、3CHCH2CH2CHCHOClCH32-甲基甲基-5-氯己醛氯己醛3-penten-2-one 第十章 醛和酮 第一節(jié) 分類和命名 (二、命名) 上頁下頁首頁15第二節(jié) 結構和物理性質(zhì) 第十章 醛和酮 第二節(jié) 結構和物理性質(zhì) (一、結構) 比較比較平面分子平面分子116.6o121.7o121pmHHOCCH3109o143pmCH3109o109o143pm 羰基碳為羰基碳為sp2雜化,碳原子的雜化,碳原子的3個個sp2雜化軌道分別與氧(雜化軌道分別與氧( sp2雜雜化)及其它化)及其它2個原子形成個原子形成 3個個 鍵,鍵,這這 3個個 鍵處于一個平面,羰基鍵處于一個平面,羰基碳余下的碳

15、余下的1個未雜化的個未雜化的 p 軌道與軌道與氧的氧的 2p 軌道彼此平行重疊,形軌道彼此平行重疊,形成成鍵。鍵。上頁下頁首頁16羰基平面羰基平面C=O極性較大,醛、酮是強極性分子極性較大,醛、酮是強極性分子(=2.32.8D).醛、酮分子間無氫鍵,但偶極醛、酮分子間無氫鍵,但偶極-偶極作用力大,沸點偶極作用力大,沸點低于醇低于醇 、高于烷烴和醚;羰基氧能與水成氫鍵,低、高于烷烴和醚;羰基氧能與水成氫鍵,低分子醛、酮易溶于水。分子醛、酮易溶于水。 第十章 醛和酮 第二節(jié) 結構和物理性質(zhì) (一、結構) 上頁下頁首頁17l 醛、酮醛、酮沸點沸點比相對分子質(zhì)量相同的烴類高比相對分子質(zhì)量相同的烴類高,

16、 比比相應的醇低。除甲醛是氣體外相應的醇低。除甲醛是氣體外, 12C 以下的脂肪以下的脂肪醛、酮是液體醛、酮是液體, 高級醛、酮是固體。高級醛、酮是固體。l 醛、酮的醛、酮的水溶度水溶度比相應的烴或醚大。低級醛比相應的烴或醚大。低級醛酮如酮如甲醛、乙醛、丙酮能與水混溶甲醛、乙醛、丙酮能與水混溶, 其它醛酮水其它醛酮水溶度隨相對分子質(zhì)量增加而下降。溶度隨相對分子質(zhì)量增加而下降。l 某些中級醛和一些芳香醛具有愉快的香味。可某些中級醛和一些芳香醛具有愉快的香味??捎糜诨瘖y品及食品工業(yè)。用于化妝品及食品工業(yè)。第十章 醛和酮 第二節(jié) 結構和物理性質(zhì) (一、物理性質(zhì)) 上頁下頁首頁18OCR (H)CH

17、+ - 醛、酮分子中含有活潑的醛、酮分子中含有活潑的羰基(高度極化),羰基(高度極化),堿和親堿和親核試劑可以進攻缺電子的羰核試劑可以進攻缺電子的羰基碳正離子,發(fā)生基碳正離子,發(fā)生親核加成、親核加成、氫化、還原反應氫化、還原反應第二節(jié)第二節(jié) 醛、酮的化學性質(zhì)醛、酮的化學性質(zhì)第十章 醛和酮 第二節(jié) 化學性質(zhì) 18上頁下頁首頁19一、親核加成反應 第十章 醛和酮 第二節(jié) 化學性質(zhì) (一、親核加成) C=O 與烯鍵與烯鍵C=C 在結構上有相似之處,能發(fā)生在結構上有相似之處,能發(fā)生一系列加成反應。但一系列加成反應。但烯烴的加成屬于親電加成;羰基的加烯烴的加成屬于親電加成;羰基的加成屬于親核加成。成屬于

18、親核加成。親核加成是醛酮最為特征的反應。親核加成是醛酮最為特征的反應。OC - +:Nu-( )H+ (E+)OCNu-上頁下頁首頁20親核試劑親核試劑:NuA與羰基與羰基C=O發(fā)生親核加成反應的機制如下:發(fā)生親核加成反應的機制如下: Nu:()slowNuNuH+fastH+fastNuHNuH親核加成的難易與親核試劑的親核加成的難易與親核試劑的親核能力、羰基親核能力、羰基碳的正電性(供碳的正電性(供/吸電基團)吸電基團)以及以及空間位阻空間位阻有關,有關,后者影響更大。后者影響更大。酮通常比醛難加成酮通常比醛難加成。第十章 醛和酮 第二節(jié) 化學性質(zhì) (一、親核加成) 上頁下頁首頁負氧離子中

19、間體負氧離子中間體21第十章 醛和酮 第二節(jié) 化學性質(zhì) (一、親核加成) 上頁下頁首頁親核能力強:親核能力強:堿性強、體積小、可極化性強,不容易堿性強、體積小、可極化性強,不容易被溶劑化的試劑被溶劑化的試劑 羰基碳原子:羰基上連吸電基,使羰基碳正電荷,有利親核試劑進攻,反應活性 ;供電基使羰基碳進行親核加成的反應活性減弱;若相連基團與羰基形成共軛體系,共軛作用使羰基穩(wěn)定化,親核加成速度減慢,反應活性減弱.22第十章 醛和酮 第二節(jié) 化學性質(zhì) (一、親核加成) 上頁下頁首頁羰基碳相連烴基體積,空間位阻 ,不利親核加成。(碳雜化類型由 sp2sp3,鍵角120 109,空間變的擁擠,烷基體積越大,

20、相互之間的斥力就越大)取代基的體積將影響反應速率和平衡。空間位阻作用(立體效應)HC=OHHC=OHRC=OHRC=OHCH3C=OR()231. 加HCN a-羥腈(氰醇 )增碳R CORR CCO-RNC N +H+ -CH3COH + HCN-羥基丙腈羥基丙腈CH3COHCNH氰醇+ H+R CCOHRNCH3pH 91077-78%CH3 C=O + HCNCH3CH3 CCNOHCH3pH 91077-78%CH3 C=O + HCNCH3CH3 CCNOHCH3CH3 CCNOH第十章 醛和酮 第二節(jié) 化學性質(zhì) (一、親核加成) 上頁下頁首頁24OHCNRC+ NCRCHOHHOH

21、CNRC+ NCRCHOHHCNRC+ NCRCHOHH+外消旋體外消旋體 CNORCCNORCNCORCNCORCHCNH+ CN-HCNH+ CN- R R+ :CN-slowslowH+FastH+Fast第十章 醛和酮 第二節(jié) 化學性質(zhì) (一、親核加成) 上頁下頁首頁25 HCN與醛酮的加成反應為與醛酮的加成反應為接長碳鏈的方法之一接長碳鏈的方法之一。 -CN經(jīng)水解可形成經(jīng)水解可形成羧酸羧酸,經(jīng)還原又可生成經(jīng)還原又可生成胺類胺類化合物?;衔?。CH3C CH3CH3CCH3OHCHC NNOH-H2OH2OCH2CCH3C N 不飽和腈CH3CCH3OHCH2NH2 -羥基胺CH3CC

22、H3OHCOOH -羥基酸第十章 醛和酮 第二節(jié) 化學性質(zhì) (一、親核加成) 上頁下頁首頁26第十章 醛和酮 第二節(jié) 化學性質(zhì) (一、親核加成) 上頁下頁首頁氫氰酸屬于劇毒類。急性氰化氫中毒的臨床表現(xiàn)為患者呼出氣中有明顯的苦杏仁味,輕度中毒主要表現(xiàn)為胸悶、心悸、心卒加快、頭痛、惡心、嘔吐、視物模糊。重度中毒主要表現(xiàn)呈深昏迷狀態(tài),呼吸淺快,陣發(fā)性抽搐,甚至強直性痙攣。 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納粹德國常把氰化氫作為毒氣室的殺人毒氣使用。急救措施用清水和0.5%硫代硫酸鈉沖洗受污皮膚,經(jīng)口中毒可用0.2%高錳酸鉀,5%硫代硫酸鈉或3%過氧化氫徹底洗胃注意鎮(zhèn)靜,保暖及吸氧,亞硝酸異戊酯吸入及時注射3%亞硝酸鈉

23、1015ml,心跳及呼吸驟停應施行人工呼吸,直至送到醫(yī)院。27 由于由于HCN是一種極易揮發(fā)的劇毒液體是一種極易揮發(fā)的劇毒液體,一般采用,一般采用NaCN 或或 KCN 水溶液與醛酮混合,再慢慢滴加硫酸。水溶液與醛酮混合,再慢慢滴加硫酸。這樣可使反應產(chǎn)生的這樣可使反應產(chǎn)生的HCN隨即與醛酮反應。即使這樣隨即與醛酮反應。即使這樣操作也必須在通風柜中進行。操作也必須在通風柜中進行。 NaHSO3C=OHCHSO3NaOHNaCNH2OCHCNOH第十章 醛和酮 第二節(jié) 化學性質(zhì) (一、親核加成) l *也可采用以下方法制備氰醇: 上頁下頁首頁28第十章 醛和酮 第二節(jié) 化學性質(zhì) (一、親核加成)

24、上頁下頁首頁292. 加醇加醇形成縮醛形成縮醛(或縮酮或縮酮) 在在干燥干燥HCl(吸水)(吸水)存在下,醇與醛的羰基加成生成存在下,醇與醛的羰基加成生成半半縮醛縮醛,半縮醛還可以與另一分子醇反應,半縮醛還可以與另一分子醇反應, 失水生成失水生成縮醛縮醛(acetal)。R COH + HOR干HCl半縮醛R COHHORR CORHORHOR縮醛+ H2O干HClCOH + 2 CH3CH2OHHClCHOCH2CH3OCH2CH3苯甲醛縮 二乙醇 (60%) (hemiacetal) 第十章 醛和酮 第二節(jié) 化學性質(zhì) (一、親核加成) 上頁下頁首頁30 盡管多數(shù)半縮醛易釋放出醇并轉(zhuǎn)變?yōu)轸驶?/p>

25、化合物, 但是或易自發(fā)地發(fā)生分子內(nèi)的親核加成, 且主要以穩(wěn)定的環(huán)狀半縮醛(酮)的形式存在。HHO-CH2-CH2-CH2-C=OOH HOH H89%HHO-CH2-CH2-CH2-CH2-C=O94%OH H第十章 醛和酮 第二節(jié) 化學性質(zhì) (一、親核加成) 上頁下頁首頁31 酮與醇反應生成酮與醇反應生成縮酮縮酮(ketal)比醛困難。但酮容易比醛困難。但酮容易與與乙二醇乙二醇作用,生成具有五員環(huán)狀結構的作用,生成具有五員環(huán)狀結構的縮酮縮酮。 RCRO +HOHO干燥HClOCORR+ H2O縮酮O O+HOCH2CH2HOCH3-SO3H85%OOOO第十章 醛和酮 第二節(jié) 化學性質(zhì) (一

26、、親核加成) 上頁下頁首頁32 縮醛或縮酮性質(zhì)與醚相似,對堿、氧化劑、還原劑穩(wěn)定,但。因此常常,再用稀酸水解脫掉保護基。CH2=CHCH2CH2CHOOCH3CH2CH2CH2CHdry HClCH3OHCH2=CHCH2CH2CH(OCH3)2 NiCH3(CH2)3CH(OCH3)2稀稀酸酸第十章 醛和酮 第二節(jié) 化學性質(zhì) (一、親核加成) 上頁下頁首頁33 S的親核能力比的親核能力比O強強, 故硫醇與羰基的加成比醇容易。故硫醇與羰基的加成比醇容易。RCROHSHS+H+CSSRR 縮硫醛縮硫醛/酮酮很難分解為原來的醛酮,不能用于保護很難分解為原來的醛酮,不能用于保護酮羰基,但可經(jīng)催化加氫

27、還原為烴。酮羰基,但可經(jīng)催化加氫還原為烴。這是將這是將羰基轉(zhuǎn)變羰基轉(zhuǎn)變成亞甲基成亞甲基的簡便方法,在有機合成中常被應用。的簡便方法,在有機合成中常被應用。 RCH2RRa(Ni)H2 CH3CH3 H2SCSSRR第十章 醛和酮 第二節(jié) 化學性質(zhì) (一、親核加成) 上頁下頁首頁343. 加加水水形成水合醛(酮)形成水合醛(酮) 水與羰基加成形成醛、酮的水合物。由于水與羰基加成形成醛、酮的水合物。由于H2O的的親核能力比親核能力比ROH弱弱, 生成的生成的偕二醇一般是不穩(wěn)定的偕二醇一般是不穩(wěn)定的, 容易失水容易失水, 水的加成反應平衡主要偏向反應物一方。水的加成反應平衡主要偏向反應物一方。偕偕二

28、二醇醇RCOR(H)+H2OCOHR(H)ROHH+ or OH-CH3C=OCH3+ H-OHCH3HO COHCH30.1%CH3C=OCH3+ H-OHCH3HO COHCH3CH3HO COHCH30.1%第十章 醛和酮 第二節(jié) 化學性質(zhì) (一、親核加成) 上頁下頁首頁35 甲醛在水溶液中幾乎全部變成水合物,但它甲醛在水溶液中幾乎全部變成水合物,但它在分離過程中容易失水,所以無法分離出來。在分離過程中容易失水,所以無法分離出來。 HC=OH+ H-OHHHOCOHH99%HC=OHHC=OH+ H-OHHHOCOHHHHOCOHH99% 當羰基與當羰基與強吸電子基團強吸電子基團(_CO

29、OH、 _ COR、-CHO 、-COCl3)連接時,由于連接時,由于羰基碳的正電性羰基碳的正電性增大增大,生成較穩(wěn)定水合物生成較穩(wěn)定水合物。CCl3COHHOH水合氯醛CCl3COH+ H2O第十章 醛和酮 第二節(jié) 化學性質(zhì) (一、親核加成) 首頁催眠藥抗驚厥藥灌腸36 作為作為-氨基酸氨基酸和蛋白質(zhì)顯色劑的和蛋白質(zhì)顯色劑的水合水合茚三酮茚三酮(ninhydrin)也是羰基的水合物。也是羰基的水合物。 OOHOHO水合茚三酮(ninhydrin) OOO茚三酮 H2O 第十章 醛和酮 第二節(jié) 化學性質(zhì) (一、親核加成) 上頁下頁首頁37氨基酸與茚三酮的顯色反應氨基酸與茚三酮的顯色反應 氨基酸

30、與水合茚三酮在溶液中共熱, 經(jīng)過一系列反應, 最終生成藍紫色的化合物, 稱為。OOOHOHH2N CHCO2-RO-ONOORCHOCO2OH-3H2O 根據(jù)生成化合物顏色的深淺程度,或根據(jù)放出CO2氣體的體積,可對 -氨基酸 進行定量分析。也常用于層析實驗中氨基酸的顯色。上頁下頁首頁38機理:首先是氨基酸被氧化分解,放出氨和二氧化碳機理:首先是氨基酸被氧化分解,放出氨和二氧化碳并生成醛,水合茚三酮則生成還原型茚三酮。在弱酸并生成醛,水合茚三酮則生成還原型茚三酮。在弱酸性溶液中,還原型茚三酮、氨和另一分子茚三酮反應,性溶液中,還原型茚三酮、氨和另一分子茚三酮反應,縮合生成藍紫色物質(zhì)縮合生成藍紫

31、色物質(zhì)。所有氨基酸及具有游離所有氨基酸及具有游離-氨基的肽都產(chǎn)生藍紫色氨基的肽都產(chǎn)生藍紫色,但,但脯氨酸和羥脯氨酸與茚三酮反應產(chǎn)生黃色物質(zhì),因其脯氨酸和羥脯氨酸與茚三酮反應產(chǎn)生黃色物質(zhì),因其-氨基被取代,所以產(chǎn)生不同的衍生物。氨基被取代,所以產(chǎn)生不同的衍生物。此反應十分靈敏,根據(jù)反應所生成的藍紫色的深淺,此反應十分靈敏,根據(jù)反應所生成的藍紫色的深淺,在在570nm波長下進行比色就可測定樣品中氨基酸的含波長下進行比色就可測定樣品中氨基酸的含量。也可在分離氨基酸時作為顯色劑定性、定量地測量。也可在分離氨基酸時作為顯色劑定性、定量地測定氨基酸。定氨基酸。第十章 醛和酮 第二節(jié) 化學性質(zhì) (一、親核加

32、成) 上頁下頁首頁394. 加Grignard試劑制備醇 Grignard 試試劑劑RMgX 是是極極性性較較強強的的有有機機金金屬屬化化合合物物,與與Mg相相連連的的C帶帶部部分分負負電電荷荷,有有很很強強的的親親核核性性。 OC - +R-MgXnucleophilicaddition - +OCRMgX- +H3O+OHCR+ HOMgXC OC6H5H + CH3CH2MgX乙醚CC6H5HOMgXCH2CH3H2OCH3CH2CHC6H5OH第十章 醛和酮 第二節(jié) 化學性質(zhì) (一、親核加成) 上頁下頁首頁40 Grignard試劑對醛酮的加成是不可逆反應。試劑對醛酮的加成是不可逆反應

33、。利用利用此反應可以制備具有更多碳原子及新碳架的醇此反應可以制備具有更多碳原子及新碳架的醇。伯醇伯醇仲醇仲醇叔醇叔醇CHHORMgXEtOEtCROMgXHHH3O+CROHHHCRHORMgXEtOEtCROMgXRHH3O+CROHRHCRRORMgXEtOEtCROMgXRRH3O+CROHRR第十章 醛和酮 第二節(jié) 化學性質(zhì) (一、親核加成) 上頁下頁首頁415. 與氨衍生物的加成與氨衍生物的加成 親核加成親核加成-消除機制消除機制 醛或酮的羰基與氨的衍生物醛或酮的羰基與氨的衍生物 (H2N-G) 加成,并進加成,并進一步失水,生成含有一步失水,生成含有 CN- 結構的結構的 N-取代

34、亞胺取代亞胺。 這種加成這種加成 消除實際上可以看成由分子間脫去消除實際上可以看成由分子間脫去1 1分子水分子水: :RRC=O+ H2NGGRR-C=NGG + H2O第十章 醛和酮 第二節(jié) 化學性質(zhì) (一、親核加成) 上頁下頁首頁CO+H2NGH+-CONHR-H+COHRN消除-H2OCNGN 取代亞胺親核加成H42l 這些氨衍生物 () 是含N親核試劑(羰基試劑)H2NOHhydroxylamine羥羥胺胺H2NNH2hydrazine肼肼NO2H2NNH-NO22,4-dinitrophenylhydrazine2,4-二二硝硝基基苯苯肼肼NO2NO2H2NNH-NO22,4-din

35、itrophenylhydrazine2,4-二二硝硝基基苯苯肼肼H2NNHphenylhydrazine苯苯肼肼H2NNHphenylhydrazine苯苯肼肼H2NNHCNH2semicarbazide氨氨基基脲脲OH2NNHCNH2semicarbazide氨氨基基脲脲OH2NGGGeneral formula H2NGGGeneral formula H2NRprimary amine伯伯胺胺C=ORR第十章 醛和酮 第二節(jié) 化學性質(zhì) (一、親核加成) 常用2,4-二硝基苯肼檢驗羰基43RRC=ORRC=O+H2NRH2NOHH2NNH2H2NNHOH2NNH-C-NH2RRC = N

36、-OH oxime(肟肟)RRC = N-OH oxime(肟肟)RRC=N-NH2hydrazone(腙腙)RRC=N-NH2hydrazone(腙腙)RRC = N-R Schiff baseRRC = N-R Schiff baseRR-C=N-NH-CO-NH2(縮氨脲縮氨脲)RR-C=N-NH-CO-NH2(縮氨脲縮氨脲)RR-C=N-NH-C6H5 phenylhydrozoneRR-C=N-NH-C6H5 phenylhydrozone 由于上述N-取代亞胺易氧化,以鹽酸鹽儲存,醋酸鹽易游離。有固定的形狀和熔點,易通過結晶進行純化, 經(jīng)酸水解得到原來的醛或酮。用于醛、酮的分離及精

37、制。RCRNG第十章 醛和酮 第二節(jié) 化學性質(zhì) (一、親核加成) 白色晶體黃色晶體(苯腙)黃色晶體白色晶體44RRC = N-R Schiff baseRRC = N-R Schiff base第十章 醛和酮 第二節(jié) 化學性質(zhì) (一、親核加成) 席夫堿主要是指含有亞胺或甲亞胺特性基團(RC=N),由胺和活性羰基縮合而成,用作有機合成試劑和液晶材料。醫(yī)學領域:具有抑菌、殺菌、抗腫瘤、抗病毒的生物活性;催化領域:其鈷和鎳的配合物應用于聚合反應;分析領域:作為配體,用來檢測、鑒別金屬離子,并可借助色譜分析、熒光分析、光度分析等手段達到對某些離子的定量分析;腐蝕領域:某些芳香族的希夫堿由于含有C=N雙

38、鍵,再加上含有的-OH極易與銅形成穩(wěn)定的絡合物,從而阻止了金屬的腐蝕;光致變色領域:許多共軛聚合物主鏈可視為擴展到生色團,它們表現(xiàn)出似燃料的光物理性質(zhì),如光致變色、光電導。452,4-DinitrophenylhydrazinePropanone2,4-dinitrophenylhydrazone(yellow or light orange crystals)OCCH3CH3+H2NNHNO2NO2+ H2OCCH3CH3NNHNO2NO22,4-Dinitrophenylhydrazine2,4-DinitrophenylhydrazinePropanone2,4-dinitropheny

39、lhydrazonePropanone2,4-dinitrophenylhydrazone(yellow or light orange crystals)(yellow or light orange crystals)OCCH3CH3CCH3CH3CH3+H2NNHNO2NO2+ H2OCCH3CH3CCH3CH3CH3NNHNO2NO2NNHNO2NO2CHOH2N-NH-C-NH2OCH=N-NH-C-NH2O合成己內(nèi)酰胺環(huán)己酮肟環(huán)己酮肟(白色結晶白色結晶 mp90)丙酮丙酮 2,4-二硝基苯腙二硝基苯腙(黃色結晶黃色結晶 mp126) 苯甲醛縮氨脲苯甲醛縮氨脲 第十章 醛和酮 第二節(jié)

40、 化學性質(zhì) (一、親核加成) 上頁下頁首頁O+H2NOHNOH+H2O46二二、-碳及碳及-氫的反應氫的反應第十章 醛和酮 第二節(jié) 化學性質(zhì) (二、 -碳及-氫的反應) 羰基的羰基的極化極化使使-H變得活潑變得活潑,易成為質(zhì)子離去(這一離去傾易成為質(zhì)子離去(這一離去傾向也因向也因spsp超共軛超共軛效應而加強)效應而加強)R CHHCOR(H)OH-R C COR(H)-負碳離子-HOHR CH COR(H)-負烯醇離子上頁下頁首頁-I-p共軛堿(p-共軛) -H離解成H+后, 醛、酮可通過形成負碳離子或經(jīng)電子離域成負烯醇離子,將負電荷離域到-C或O 上(p-共軛)而趨于穩(wěn)定。 47OH-CH

41、2=CHH2HCCH H CHH-C=OROHH HOHH RSHH ArOHH HH2CO3pKa36 251916 15.711106.3R CHHCOR(H)OH-R C COR(H)-R CH COR(H)-負碳離子負烯醇離子第十章 醛和酮 第二節(jié) 化學性質(zhì) (二、 -碳及-氫的反應) 上頁下頁首頁481. 醇醛縮合() 在稀堿(10%NaOH)溶液中, 含的醛的可以與另一醛的羰基碳加成形成新的碳碳鍵,生成類化合物,該反應稱為。OH3CCHOH3CCHHOCH2CHHOCH2CHHOCH2CH+-羥基丁醛羥基丁醛 OH-/H2O5, 45hOHCH3CHCH2CHO第十章 醛和酮 第二

42、節(jié) 化學性質(zhì) (二、 -碳及-氫的反應) 上頁下頁首頁用作有機合成中間體;用來制取丁烯醇、防老劑AH、防老劑AP、香料、礦物浮選劑、藥物鎮(zhèn)靜劑和安眠藥49RCH2COH + RCH COH-l堿催化的醇醛縮合堿催化的醇醛縮合反應機制:反應機制:RCH2COH + OH-H2ORCH COH-RCHCHO-負碳離子慢HC COHCHRRCH2O-+ H2O快+ OH- -羥基醛HC COHCHRRCH2O-HC COHCHRRCH2OH第十章 醛和酮 第二節(jié) 化學性質(zhì) (二、 -碳及-氫的反應) 上頁下頁首頁50醛相對分子質(zhì)量,反應速度;升高溫度能加速反應但易使產(chǎn)物脫水()2-丁烯醛丁烯醛 或或

43、OH-80100OHCH3CHCH2CHOCH3CH=CHCHO + H2O第十章 醛和酮 第二節(jié) 化學性質(zhì) (二、 -碳及-氫的反應) 上頁下頁首頁故進行醇醛反應時需要加熱,且產(chǎn)物即只能得到縮水產(chǎn)物 ,醇醛縮合產(chǎn)物51第十章 醛和酮 第二節(jié) 化學性質(zhì) (二、 -碳及-氫的反應) 上頁下頁首頁52第十章 醛和酮 第二節(jié) 化學性質(zhì) (二、 -碳及-氫的反應) 上頁下頁首頁53OCH CH2CHOOHCH-CH2CHO OCHOCHOCH CH2CHO CH2CHOOHCH-CH2CHOOHCH-CH2CHO H2OCH=CH-CHOCinnaldehyde肉桂醛肉桂醛 H2OCH=CH-CHOC

44、H=CH-CHOCinnaldehyde肉桂醛肉桂醛第十章 醛和酮 第二節(jié) 化學性質(zhì) (二、 -碳及-氫的反應) 上頁下頁首頁但無 -H的芳香醛如苯甲醛(它提供羰基)可與含 -H的醛或酮(它提供碳負離子)發(fā)生“交叉”羥醛縮合反應制得 、54含-H的酮也可發(fā)生類似反應但一般產(chǎn)率很低。第十章 醛和酮 第二節(jié) 化學性質(zhì) (二、 -碳及-氫的反應) 上頁下頁首頁20度5%雙丙酮醇70%、-不飽和酮55第十章 醛和酮 第二節(jié) 化學性質(zhì) (二、 -碳及-氫的反應) 2. 酮式烯醇式互變異構(tautomerism)上頁下頁首頁能與能與2,4-戊二酮戊二酮作用的試劑是:作用的試劑是:all (A) HCN

45、(B) 苯肼苯肼 (C) 羥胺羥胺 (D) 溴水溴水 (E)FeCl3CH3COCH2COCH3O HR-CCHROR-CCHR+ H+OHR-C=CHR酮式酮式 56第十章 醛和酮 第二節(jié) 化學性質(zhì) (二、 -碳及-氫的反應) 2. 酮式烯醇式互變異構(tautomerism)O HR-CCHROR-CCHR+ H+OHR-C=CHR酮式酮式 醛、酮在溶液中總是通過而以酮式和烯醇式平衡共存,并互相轉(zhuǎn)化。同分異構體之間以一定比例平衡共存并相互轉(zhuǎn)化的現(xiàn)象稱為。酮式和烯醇式互為。上頁下頁首頁57 理論上,具有以下結構的化合物都可能存在理論上,具有以下結構的化合物都可能存在酮式和烯醇式兩種互變異構體

46、酮式和烯醇式兩種互變異構體, 但比例各有差異。但比例各有差異。C CHOC COHH3CCCH3OCOH(0.00025%)(99.99975%)CH3H2C第十章 醛和酮 第二節(jié) 化學性質(zhì) (二、 -碳及-氫的反應) 上頁下頁首頁C CH2OC CH3OCCHC CH3OOH(99.0%)(1.0%)氫鍵pp_體系有所延伸形成分子內(nèi)氫鍵具有酸性易解離出質(zhì)子58CCOHHCHHO100%烯醇式的平衡含量:0.000 1% 溶劑極性低溶劑極性低有利于互變異構有利于互變異構、濃度和溫度等因素、濃度和溫度等因素也影響烯醇化的程度。也影響烯醇化的程度。 CHCH2OCHO76%OOHCH3C CH2C

47、CH3OOHOCCHCOH3CCH3 各種化合物酮式和烯醇式存在的比例大小主要取決于分子結構,烯醇式異構體的穩(wěn)定性:隨 -H酸性增強而增強 分子內(nèi)氫鍵形成六元螯環(huán) -共軛體系的延伸而增加l-H的酸性的酸性l六員螯環(huán)結構六員螯環(huán)結構l-共軛效應共軛效應l-H的酸性的酸性l六員螯環(huán)結構六員螯環(huán)結構l-共軛效應共軛效應第十章 醛和酮 第二節(jié) 化學性質(zhì) (二、 -碳及-氫的反應) 上頁下頁首頁591. 寫出寫出CH3COCH2CHO的穩(wěn)定烯醇式結構。的穩(wěn)定烯醇式結構。4. 平衡時,平衡時,2,4-戊二酮的另一種烯醇式異構體戊二酮的另一種烯醇式異構體(CH2=C(OH)-CH2-CO-CH3)的含量很少

48、的含量很少, 試解釋。試解釋。2. 烯醇化程度最高的化合物是:烯醇化程度最高的化合物是:CCH3CCH2CHOOHCCH2CH2CHOOCCH2CH(A)(B)(C)OO3. 能與能與2,4-戊二酮作用的試劑是:戊二酮作用的試劑是:all (A) HCN (B) 苯肼苯肼 (C) C2H5MgBr(D) 溴水溴水 (E)FeCl3 (F) Na第十章 醛和酮 第二節(jié) 化學性質(zhì) (二、 -碳及-氫的反應) 上頁下頁首頁603. 鹵代反應 堿催化下, 鹵素(Cl2、Br2、I2)與含有 的醛或酮反應,生成 -C 完全鹵代的鹵代物。 RCH2CHOBr2/OH-Br2/OH-CCHORBrBrRCH

49、CHOBr第十章 醛和酮 第二節(jié) 化學性質(zhì) (二、 -碳及-氫的反應) 上頁下頁首頁61-C 含有3個的醛或酮(乙醛和甲基酮等) 與鹵素的氫氧化鈉溶液 (常用次鹵酸鈉的堿溶液)作用,首先生成 三鹵代物。三鹵代物在堿性溶液中立即分解成三鹵甲烷 (俗稱) 和羧酸鹽, 該反應又稱為,其中以最常用。 OH-OCOR(H)CHX3+CH3COR(H)CX3COR(H)X2OH-第十章 醛和酮 第二節(jié) 化學性質(zhì) (二、 -碳及-氫的反應) 上頁下頁首頁62第十章 醛和酮 第二節(jié) 化學性質(zhì) (二、 -碳及-氫的反應) 上頁下頁首頁633NaIOOH-CH3CONaCHI3+ 3H2O + 3NaIOCH3C

50、CH3O aOI(NaOH + I2)CH3-CH-R(H) aOI(NaOH + I2)CH3-CH-R(H) CH3-C-R(H) CH3-C-R(H) aOI aOICHI3+ (H)RCO2NaCHI3+ (H)RCO2Na常用碘仿反應(次碘酸鈉,鹵素的氫氧化鈉溶液)來鑒定乙醛、甲基酮、甲基醇(O)類結構化合物:CH3-CHO CH3-C-R(Ar)OCH3CH2OH CH3CHR(Ar)OH第十章 醛和酮 第二節(jié) 化學性質(zhì) (二、 -碳及-氫的反應) 上頁下頁首頁64第十章 醛和酮 第二節(jié) 化學性質(zhì) (二、 -碳及-氫的反應) 上頁下頁首頁65(1)乙醇;(2)2-戊醇;(3)3-戊

51、醇;(4)1-丙醇;(5)2-丁酮;(6)異丙醇;(7)丙醛;(8)苯乙酮 第十章 醛和酮 第二節(jié) 化學性質(zhì) (二、 -碳及-氫的反應) 上頁下頁首頁(1)乙醇;(2)2-戊醇;(3)3-戊醇;(4)1-丙醇;(5)2-丁酮;(6)異丙醇;(7)丙醛;(8)苯乙酮 66BennedictBennedict試劑試劑試劑試劑FehlingFehling 試劑試劑試劑試劑TollensTollens 試劑試劑試劑試劑弱弱弱弱氧氧氧氧化化化化劑劑劑劑三、 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 第十章 醛和酮 第二節(jié) 化學性質(zhì) (三、氧化和還原) 弱氧化劑時弱氧化劑時,醛易被氧化成羧酸,酮則難被氧化醛易被氧化成羧酸,酮則

52、難被氧化??衫???衫糜萌跹趸瘎┭趸┒荒苎趸跹趸瘎┭趸┒荒苎趸奶匦缘奶匦? 方便地鑒別醛與酮。方便地鑒別醛與酮。 A. CuSO4溶液溶液 B. 酒石酸鉀鈉酒石酸鉀鈉+NaOH溶液溶液CuSO4+Na2CO3 + 檸檬酸鈉溶液AgNO3 的氨溶液上頁下頁首頁67第十章 醛和酮 第二節(jié) 化學性質(zhì) (三、氧化和還原) 上頁下頁首頁68 Tollens試劑與醛(脂肪醛、芳香醛、羥基酮)作用時,Ag(NH3)2+ 被還原成金屬銀沉積在試管壁上形成銀鏡, 故稱。 第十章 醛和酮 第二節(jié) 化學性質(zhì) (三、氧化和還原) 上頁下頁首頁(Ar)R CHO+ 2Ag(NH3)2OH + 2Ag +

53、 3NH3 + H2O(Ar)R CO2NH4酮 Ag(NH3)2OH 不不反反應應區(qū)區(qū)別別醛醛和和酮酮+在在這這里里是是a a- -羥羥基基被被氧氧化化,和和醛醛被被性性質(zhì)質(zhì)不不同同69第十章 醛和酮 第二節(jié) 化學性質(zhì) (三、氧化和還原) 上頁下頁首頁 Fehling試劑與醛一起加熱,試劑與醛一起加熱,Cu2+被還原成磚紅色被還原成磚紅色的氧化亞銅沉淀析出。的氧化亞銅沉淀析出。R CHO + Cu2+ R CO2Na + Cu2O堿堿性性溶溶液液ArCHO+ Cu2+ 堿堿性性溶溶液液不不反反應應區(qū)別脂肪醛、芳香醛70第十章 醛和酮 第二節(jié) 化學性質(zhì) (三、氧化和還原) 上頁下頁首頁71酮不

54、與上述弱氧化劑作用酮不與上述弱氧化劑作用( (羥基酮羥基酮除外除外) ),但在劇烈氧化條件下但在劇烈氧化條件下(KMnO4/H+,濃硝酸),濃硝酸) ,在羰基的兩側斷裂,生成小分子羧酸。在羰基的兩側斷裂,生成小分子羧酸。工業(yè)上由環(huán)己酮制備己二酸:工業(yè)上由環(huán)己酮制備己二酸:K2Cr2O7/H2SO4O OHOOC-(CH2)4-COOH環(huán)己酮環(huán)己酮己二酸己二酸第十章 醛和酮 第二節(jié) 化學性質(zhì) (三、氧化和還原) 上頁下頁首頁72 醛和酮都可被還原。用不同的還原劑可以把羰基還原成相應的,或者還原成(-CH2-)。1. 催化氫化催化氫化 (還原成醇)(還原成醇) 催化加氫可將醛和酮還原成相應的伯醇和

55、仲醇。催化加氫可將醛和酮還原成相應的伯醇和仲醇。 RCOH+ H2NiRCH2OHRCOR+ H2NiRCHOHR第十章 醛和酮 第二節(jié) 化學性質(zhì) (三、氧化和還原) 上頁下頁首頁73(97%)O + LiAlH4無無水水乙乙醚醚H3O+OH2-環(huán)己烯-1-酮2-環(huán)己烯-1-醇醇金屬氫化物(等)可選擇性地還原羰基,而不影響烯鍵結構。R CORM+ H-+R CHO-M+RH2OR CHOHRCH3COCH2C(CH3)3CH3CHOHCH2C(CH3)3(85%)4,4-二甲基-2-戊酮4,4-二甲基-2-戊醇NaBH4乙醇第十章 醛和酮 第二節(jié) 化學性質(zhì) (三、氧化和還原) 上頁下頁首頁74

56、第十章 醛和酮 第二節(jié) 化學性質(zhì) (三、氧化和還原) 上頁下頁首頁75 醛、酮與鋅汞齊和濃鹽酸回流,羰基被還原成亞甲基,此反應稱為。2. 還原成烴還原成烴 C17H35COCH3Zn-Hg,HCl+ H2OC17H35CH2- -CH3(100%)OCCH3Zn(Hg)HCl80% yieldCH2CH3第十章 醛和酮 第二節(jié) 化學性質(zhì) (三、氧化和還原) 上頁下頁首頁76 醛、酮與肼反應生成的腙在 KOH 或 EtONa作用下, 分解放出 N2,同時。Wolff-Kishner-還原法(黃鳴龍改進) OC6H5-C-CH2CH385%肼肼,KOH, , 1h三縮乙二醇三縮乙二醇(82%)C6

57、H5-CH2-CH2CH3第十章 醛和酮 第二節(jié) 化學性質(zhì) (三、氧化和還原) 上頁下頁首頁原反應是羰基在鈉(或鉀)存在下與無水肼高壓共熱被還原成亞甲基的反應,后來黃鳴龍改進這一反應,使用一個高沸點的有機溶劑(一般用縮甘醇),反應條件溫和,可使用水合肼代替無水肼,苛性堿代替相應的金屬,且不需高壓77*3. Cannizzaro 反應(歧化反應)反應結果是反應結果是一分子醛失氫被氧化成酸一分子醛失氫被氧化成酸,另一分子另一分子醛得氫被還原成醇醛得氫被還原成醇。這類在同種分子間發(fā)生氫轉(zhuǎn)移。這類在同種分子間發(fā)生氫轉(zhuǎn)移( (氧氧化與還原化與還原) )的反應叫的反應叫歧化反應歧化反應,又叫,又叫Cannizzaro反應反應。ClCHO+KOH(50%)ClCO2- K+ClCH2OH+88% 93%22 HCHO + NaOH(5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