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認識自己》教學設計1_第1頁
《正確認識自己》教學設計1_第2頁
《正確認識自己》教學設計1_第3頁
《正確認識自己》教學設計1_第4頁
《正確認識自己》教學設計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正確認識自己教學設計教學目標通過本課的學習,要讓學生了解自己作為青少年的身心發(fā)展特征,以及促進自己身心健康發(fā)展的途徑。讓學生們明白,自己的社會角色已經(jīng)發(fā)生了變化,已經(jīng)不再是小學生,而是初中生了,相應地增加了很多社會責任。教學生用恰當?shù)姆椒▽ψ约哼M行全面、正確的評價,認清自己的優(yōu)點和局限,讓學生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彌補自己的不足,從而學會熱愛生命、做到自尊自信。教材分析1.邏輯分析與小學階段相比,初中生有了更復雜的角色和更大的責任,而剛剛開始初中生活的學生們可能還不適應這種角色的變化,也不明白為什么要負責任。他們還會根據(jù)某些信息片面地認識自己,而產(chǎn)生種種自卑或自滿的心理。青少年

2、正處于形成自我同一性的關鍵時期,學生在嘗試不同的角色,并希望找到一種適合自己的角色。 本課主要介紹的就是如何正確認識自己的角色和責任、如何正確認識自己,并為學生提供了幾個既系統(tǒng),又切合實際的正確認識自己的途徑。本課共分為兩站。第一站:角色與責任。本站主要讓學生明確:每個人因其社會地位不同,會有不同的角色,一個人可以同時扮演很多種角色,而這些角色都要求他們承擔一定的責任。包括兩層含義:(1) 步入初中,我們的社會角色發(fā)生了變化。(2) 正確認識我們的責任。這兩個問題有很強的內在邏輯關系。步入初中后,學生就進入了人生發(fā)展的新階段, 這必然會導致個體的社會角色發(fā)生巨大變化。而這種社會角色的變化又會使

3、學生承擔更多的責任。第二站:認識自己。剛剛步入初中的學生,對如何認識自己還很迷茫。學生的潛能是有差異的,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優(yōu)點和不足。然而, 生活中卻常有人只看到自己的優(yōu)點,卻看不到自己的弱點;也有些同學??吹阶约旱暮芏鄦栴},卻看不到自己的長處。所以,正確認識自我也是一種本領、一種技能,需要學習和討論。本站就是告訴學生,如何從實踐中、從別人的態(tài)度里、通過多重比較和自省正確認識自己。2 .內容分析第一站:角色與責任本站講的是學生進入初中后,角色和責任的變化。一些新生入學后,心理不太適應這一角色轉變,從而導致心理失衡。對此, 新生首先要逐步接受自己的新角色,接納自我。在本站開始的“想一想”中,學生

4、拿出自己以前的照片,對比過去的自己和現(xiàn)在的自己,看看自己有什么變化。這主要是為了讓學生明白地看到自己的成長歷程, 從而明白自己已經(jīng)步入初中了,跟在幼兒園、小學的時候相比已經(jīng)有了很大的不同。接下來的“知識鏈接”這一欄目中,呈現(xiàn)了“社會角色”這個詞的概念,在讓學生理解了這個概念后,就告訴學生,步入了初中后,我們進入了人生發(fā)展的新階段,有了新的社會角色,這些社會角色的特征是要求學生學會自立、助人、守則。學生了解了自己社會角色的變化后,就會明白,針對這些新角色,有了新的責任。學生要對學習負責、對生活負責、對集體負責、對社會負責,還必須承擔一定的道德和法律責任。藍極速網(wǎng)吧的事件就證明了,人必須為自己的行

5、為負責。教材第36頁的“活動平臺”中的“新角色定位”這一活動,可以讓學生明白每個人都有很多種不同的角色。學生通過這個活動,可以明確自己的各種角色,以及自己要為這些角色所負的責任。通過對社會角色和責任的進一步討論,引出下一站的內容:學生要如何認識自己,如何對自己和社會負責。第二站:認識自己本站講的是個體正確認識自己的各種途徑。本站開始的 “想一想”讓學生回想一下自己是否了解自己,以及自己是通過什么途徑來了解自己的。 “各抒己見”讓學生在課堂上討論正確認識自己對學生的重要性。從而引出下面的內容,即如何正確認識自己,課文中描述了認識自我的四種途徑:(1) 在實踐的檢驗中認識自己。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

6、標準。認識自己絕不能完全依靠想像和感覺。要正確地認識自己,必須在生活實踐中體驗成功和失敗。分析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比較成功, 哪些方面做得不夠好,自己適合或擅長的是什么,不擅長的是什么,等等。但是, 我們不應該因為一時的失敗而氣餒,也不能因一時的成功而驕傲。要全面地看待自己。(2) 從別人的態(tài)度中認識自己。由于別人是從旁觀者的角度來看待你,所以, 往往比自己帶著某種情緒看自己更加客觀、公正、全面。我們可以參考別人對自己的態(tài)度來認識自己。唐太宗李世民“以史為鏡,以人為鏡”就是很好的例子。(3) 在多重比較中認識自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但是, 由于受到各種條件的限制, 往往

7、得不到正確的答案,使得他們對一些問題的看法似懂非懂,對自己的認識也是常常找不對位置,不是過高就是過低??兹负椭炷鹊睦泳驼f明了這一點。 在這里, 我們要教會學生如何正確地與別人做比較。學生在認識自我的過程中,應積極與他人做比較,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自己的優(yōu)缺點,恰當?shù)卦u價自我,發(fā)揮加強自身的長處,克服弱點,所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就是這個道理。只有正確與他人比較,才能獲得自信、發(fā)展自身。(4) 在自我觀察和內省中認識自己。認識自己,關鍵在于自己的觀察和內省,只有自己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真正了解自己,才能對自己作出正確的評價。偉大的思想家孔子就非常重視內省,他提出了“吾日三省吾身”,這是認識自己的最好方法

8、。對自己的評價不要太高,也不要太低。對自己有一個清楚全面的認識,才能準確地對自己進行重新的角色定位,也才能很快地適應環(huán)境,克服心理失衡。教材第40頁的活動平臺中的“小記者在線”這一活動,通過讓學生以記者的身份對身邊的人進行采訪,歸納自己的優(yōu)缺點和潛力,從而更加了解自己,更好地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本課最后的擴展閱讀所選的文章講的是認識自己與成功之間的關系,這篇文章通過講述很多名人的事例來告訴學生:只有正確認識自己,接納自己,揚長避短,才能獲得成功。K教學建議R1 .重點難點分析掌握認識自己的技能,正確審視自己,客觀全面地認識自己,不盲目自卑或 驕傲。這既是本課的教學重點,也是教學難點。俗話說:人貴有

9、自知之明。從人的身心發(fā)育規(guī)律看,青少年正處在長知識、 長身體的階段,發(fā)生不能正確認識自我的情況, 也是不可避免的。但如果不加以 矯正,再加上一些地方放松警惕,就會后患無窮。許多同學由于不能正確認識自 己,導致能力下降,心理不健全,以至引發(fā)諸如輕生、出走、暴力襲擊他人之類 的行為發(fā)生。由此可見,正確認識自己是何等重要。同樣,正確認識自己的方法 也很重要?,F(xiàn)實中沒有人是全才全能,清醒、正確地認識自己的優(yōu)勢和劣勢、 長處和短 處,實在是一個人走向成功的最好保障。以付出同樣的努力而論:揚長避短的人, 事半而功倍;揚短避長的人,事倍而功半。生活中沒有人愿意做無效勞動,付出 無謂的犧牲,但實際上經(jīng)常走彎路

10、的人并不少。除了可能對形勢判斷有誤以外, 更多的因素也許是:不了解自己。但要正確地認識自己,卻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首先,要幫助學生拋棄自負。自負的學生大多是比較聰明,或者在某一方面 有特長,或者是家庭生活比較寬裕。因此,在同學面前自以為是,常常喜歡炫耀 自己,好嘩眾取寵,其結果往往是適得其反,招致同學反感。在與人交往的過程 中,自信是絕不可缺少的,但這得有個度。自信恰到好處,同學們便會因為這個 學生自信所散發(fā)出來的魅力而喜歡并靠近他。 但自信一旦過了頭,變成自負,別 人就會對這個學生有種排斥心理。自然,這個學生便不受歡迎,不能與同學相處 得愉快。因此,要幫助那些自負的同學正確認識自己這一缺點,

11、趕快改正。其次,要引導學生走出自即。自卑的同學大多數(shù)是因為自己的家庭狀況不太 好,或者是在學習等方面不如其他同學, 便覺得自己處處不如別人,認為自己無 用,也無能,把一次小小的失敗歸結到自己的智力低下,父母遺傳基因不好,家 庭生活水平不高等原因上。在學習和生活中不積極主動,平日沉默寡言,缺乏開 拓進取精神,長此以往,惡性循環(huán),就會越來越消極。其實,大可不必這么悲觀。 這樣的學生這一方面不如別人,另一方面也許就比別人強;此時無用,并不代表 他將永無用處。關鍵是要讓這樣的學生正確認識自己、 接納自己、重新樹立信心, 努力改變自己,使自己變得更優(yōu)秀。第三, 要讓學生遠離虛榮心和嫉妒。有虛榮、 嫉妒心

12、的學生大多是在一定的優(yōu)越環(huán)境中成長起來的,在某些地方有些天分,或者有一定的優(yōu)越性,害怕別人超過自己,因此產(chǎn)生畸形心理,對比自己優(yōu)秀的同學嫉妒,有的甚至對別人進行誹謗,惡性攻擊,這種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這樣我們就必須要提醒學生,面對強有力的對手, 不要用卑鄙的手段,不正當?shù)姆绞脚c其競爭。我們應該讓學生正確認識到,競爭無處不在,無時不有,通過公平,公正的方法打敗對手,這才是正確的勝利。 虛榮, 嫉妒心人人都會有,我們要引導學生把這種心理壓力化作不斷完善自己的力量,而不是讓它支配學生做錯事。第四, 要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意識。有些學生從小就生活在父母的掌心中,或者長期在父母,老師的包辦、專制中成長。衣來伸手,飯

13、來張口,有事依賴父母、老師, 而從來不自己用大腦去思考問題,從來不主動、積極地去做某一件自己想干的事。畢竟,學生要長大,都要獨立。人生道路漫長,還要學生們自己去走。我們應向美國、日本這些國家學習,從現(xiàn)在開始,就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性和獨立能力,讓他們盡量不要再依賴別人,做到力所能及的獨立。2 .教學過程第一站:角色與責任(1) 不同時期的變化。課前讓學生準備嬰兒、學前、小學和初中時期共四張照片。上課后,先讓學生完成教材第33頁“想一想”里的問題:瞧瞧照片中不同時期的你,發(fā)現(xiàn)有什么變化?好好思考一下,自己最大的變化是什么?學生分組討論、交流一下,教師再做出總結:“就像剛才同學們討論中所說的那樣, 從呱

14、呱墜地的嬰兒到天真活潑的小學生,再到現(xiàn)在意氣風發(fā)地步入初中,我們的身心都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那么,怎樣更好地理解這個變化呢?”引出教材第34頁知識鏈接中“社會角色”這一概念,并加以解釋:社會角色是一定的社會文化在各種社會關系上的體現(xiàn),是人們社會價值觀的集結; 社會角色是人們的社會地位的外在表現(xiàn);社會角色是一種社會性的行為模式, 它由社會體系通過一定的權利和義務關系加以規(guī)范;社會角色是社會對特定社會關系上的同一種社會位置的價值與意義期望;社會角色是人們社會行動的依據(jù)和基礎,人總是根據(jù)自己所扮演的特定社會角色進行自己的社會行動。角色可以解釋人類社會是如何建構起各種各樣復雜而又有序的社會關系的;可以解

15、釋社會地位是通過什么而得以表現(xiàn)的;可以解釋每個社會的社會規(guī)范為什么是統(tǒng)一的和具有普遍約束力的;可以解釋人們在社會生活中的行動依據(jù)問題。(2) 步入初中后,我們的社會角色發(fā)生了變化。讓每位同學在紙上寫下自己對角色的理解,教師的指導語如下:“同學們,你們在社會上扮演著什么樣的角色,這些角色又對我們有怎樣的要求呢?請寫在紙上,越多越好!”寫完后,讓同學進行分組討論,最后進行報告,教師進行歸納。(3) 正確認識我們的責任。了解了我們的社會角色發(fā)生變化之后,我們還要知道,每種社會角色都有相應的責任。這包括對自己負責、對班級負責、對社會負責等等。(4) 小品表演:讓學生填寫教材第36頁的圖表,回答這些問題

16、,并分組進行討論。討論結束后,讓每一組的同學表演學生在學校、家庭、班級和社會上扮演的不同角色,以及同學們日常生活中扮演這些角色時做出的行為。表演結束后,組織學生討論:這些表演出來的行為哪些是正確的,哪些是錯誤的?大家討論結束后,教師給予總結。最后得出自己的多種社會角色以及與之相伴的責任??傊?,在教學和討論中,要讓學生自己充分發(fā)揮想像力,自行討論、學習并得出結論,這樣才能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防止單純說教。第二站:認識自己(1) 你了解自己嗎?提問: 你了解你自己嗎?我想請一名學生向大家介紹一下自己,并歸納出自己的外貌、性格、興趣愛好,優(yōu)缺點等。這些歸納到底全不全面呢?我們要如何全面、深刻地認識

17、自己呢?教師找?guī)酌麑W生對自己進行評價。這樣可以了解一些學生對自我的錯誤或不當?shù)脑u價,有針對性地進行引導、教育。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先不要對學生做出的評價提出任何指導意見,留下懸念,讓同學對學習接下來的課程更有興趣。提問: 認識自己,對我們到底有多重要呢?教師給學生講述小孩抓糖的故事:一個小孩跟他爸爸去鄰居家玩,鄰居很喜歡這個小家伙,就拿出糖罐說:“ 來,抓一把。”小孩兩眼看著糖罐,手卻一動不動,鄰居催促了幾次,小孩就是不伸手。最后,鄰居只好自己動手,抓了一大把糖果塞到小孩的衣袋里。在回家的路上,小孩的爸爸問他:“平時你最愛吃糖果了,今天為什么自己不伸手?”如果你是那個小孩,你會怎樣回答?是因為害羞嗎

18、?不是。故事中的小孩是這樣告訴他爸爸的: “我的手小,抓一把抓得太少。他的手大得多,還是讓他抓好一些?!碧釂枺哼@個小孩的聰明之處在哪里?( 知道自己的短處并巧妙地避開,從而為自己爭取更大的好處。)“認識你自己”, 這是幾千年前鐫刻在古希臘阿波羅廟宇上的一句話,作為神對人的忠告,這被當時的哲學家認為代表了人類的最高智慧。在我國春秋戰(zhàn)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孫武把“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作為一條軍事箴言寫入孫子兵法以傳之后世??梢?,正確認識自己是多么重要。我們不妨閉目想一想:我知道自己每一天生活的價值和意義嗎?我知道自己在別人心目中是什么形象嗎?我知道自己真正的能力專長嗎?我們看到很多同學不分晝夜地在努

19、力學習,卻始終無法取得好成績;可是還有另外一種同學,這些人學習起來很輕松,但卻很成功。不努力肯定不能成功,但努力也未必一定能成功。很多人雖然很努力,也很勤奮,但可惜的是,成功似乎總是在遙不可及的天之盡頭。是他們沒有天分么?不是這樣的,如果這樣的學生能在每天努力學習的過程中,稍微停下來,抽出一點時間來進行深入的內省和思考,花一點時間來重新定位自己努力的方向,也許成功的幾率就會大大增加。一個人如果能夠深入了解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揚長避短,再加上勤奮努力,也許離成功就不遠了。(2) 在實踐的檢驗中認識自己。“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實踐的檢驗中認識自己指的就是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認識、體驗自我。

20、提問: 同學們, 現(xiàn)在請你們回顧一下,對自己影響比較大的成功或者失敗經(jīng)歷, 在體驗這些成功或失敗的時候,你是怎樣認識你自己的?成功時有沒有覺得特別自信?失敗時有沒有感到自卑?我們應該如何正確面對這些成功和失敗呢?教師作出總結:一個人不可能永遠成功,也不可能永遠失敗。所以,不必為暫時的失敗而灰心喪氣,以免加重自卑,形成惡性循環(huán),也不必為一時的成功而過分沾沾自喜,產(chǎn)生優(yōu)越感。優(yōu)越感是自卑的另一表現(xiàn)形式,越是自卑的人越想體驗優(yōu)越的快感。另外, 在這部分的教學中,要對在提問中表現(xiàn)出對自己評價不當或自卑的學生予以適當?shù)墓膭?,讓他們說一說成功的事情。教師在教授這部分內容的時候,還可以模擬實際情景,讓學生表

21、演小品,在不同的情況下對自己進行評價,這樣可以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更好地達到課程目標。(3) 從別人的態(tài)度中認識自己。討論:找出自己的特點和優(yōu)、缺點,并讓同一小組的同學對這些特點和優(yōu)、缺點進行分析討論。這樣討論可以讓學生達到正確認識自己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要提醒學生,在通過別人來了解自己時,最好是主動些,態(tài)度要虛心和誠懇。整天被老師、家長表揚的同學,難免過于自信,甚至可能會變成自大狂:相信離開了他地球就不再以每天四萬公里的速度旋轉、人類就會陷于水深火熱;整天被老師點名、家長批評的學生,又難免會過于低估自己,安于 “差生” 的現(xiàn)狀,不再努力和奮斗,只是嘆息著把自己的未來交給完全不可知的命運

22、。所以, 雖然我們要從別人的態(tài)度中認識自己,但也不能完全依賴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在接受別人評價的同時,也要有自己的分析和思考。(4) 在多重比較中認識自己。學生的潛能是有差異的,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優(yōu)點和不足。然而, 生活中卻常有人只看到自己的優(yōu)點,卻看不到自己的弱點;也有些人??吹阶约旱暮芏鄦栴},看不到自己的長處。著名作家勞倫斯說過:“每個人都有一個與眾相同的自我和一個與眾不同的自我,只是所占比例不同?!彼?,在比較時,一定要頭腦清醒, 真正看清自己的優(yōu)勢和弱勢,切不可只看到別人的長處,忽視了自己的優(yōu)點,這樣只會讓自己變得自卑,進而導致失敗。教師給學生講下面的上帝沒有看輕卑微這個故事:一位父親帶

23、著兒子去參觀凡高故居,在看過那張小木床及裂了口的皮鞋之 后,兒子問父親: “凡高不是位百萬富翁嗎?”父親答: “凡高是位連妻子都沒娶 上的窮人。第二年, 這位父親帶兒子去丹麥,在安徒生的故居前,兒子又困惑地問: “爸爸,安徒生不是生活在皇宮里嗎?”父親答: “安徒生是位鞋匠的兒子,他就生活在這棟閣樓里?!边@位父親是一個水手,他每年往來于大西洋各個港口,他的兒子叫伊東. 布拉格,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獲普利策獎的黑人記者。20年后,在回憶童年時,他說: “那時我們家很窮,父母都靠出苦力為生。有很長一段時間,我一直認為像我們這樣地位卑微的黑人是不可能有什么出息的。好在父親讓我認識了凡高和安徒生,這兩個

24、人告訴我,上帝沒有輕看卑微?!痹瓉?,很多時候,是出身卑微的人自己看低了自己。提問:伊東?布拉格的成功之處在哪里?人在與他人進行比較的時候,一定要懷有一顆自信的、積極進取的心。自己可能和別人相比暫時有一定差距,但只要努力不懈,就一定可以成功的。教師給學生講索菲亞. 羅蘭的故事:著名影星索菲亞. 羅蘭中學畢業(yè)后,一直未能找到工作,有一次她看到招聘演員的廣告,就抱著試試看的心態(tài)去應聘。但幾次試鏡之后,化妝師說她的鼻子太長,臀部過寬,不太理想,要做適當?shù)恼问中g。但是羅蘭拒絕改變自己的容貌, 后來有機會參與了演藝活動,發(fā)揮了自己的長處,終于以自己本來的面目獲得了成功。提問:索菲亞.羅蘭與別人比較是否有

25、優(yōu)勢?如何正確認識自己與別人相比的優(yōu)勢和劣勢?索菲亞 . 羅蘭與別人比較時的劣勢是相對的,而這些劣勢如果應用得當?shù)脑?,恰恰會變成自己的特色,進而成為自己的優(yōu)勢。另外, 在與別人比較時,為了避免自卑心理的產(chǎn)生,大家應該選擇與自己各方面相類似的人或事比較。否則與自己懸殊太大,或者拿自己的弱點與別人的優(yōu)點相比,總免不了自卑感。與人比較時要講究“可比性”,否則只有“人比人,氣死人” 。(5) 在自我觀察和內省中認識自己??追蜃釉唬?“吾日三省吾身”, 每天要抽出三次時間用于自省。也許正因如此,他才在不經(jīng)意間成了后人難以望其項背的思想巨擘,以致于他的真知灼見要用厚厚的一本論語來記載,并光耀中國文化兩千余

26、年。而內省這種方法,也恰恰 是認識自己的最好方法。要認識自己,關鍵在于自己的觀察和內省,只有自己知 道自己在做什么,真正了解自己,才能恰當看待別人的態(tài)度,合理地與別人比較, 這樣才能對自己做出正確的評價。所謂內省,就是讓學生在外界的幫助和督促下,實現(xiàn)自我認識、自我體驗、 自我評價、自我調控、自我完善。剛開始,學生的自我意識較差,談不上什么評 價、調控及如何去實現(xiàn)。教師在教學中應當靈活運用教材,聯(lián)系實際并創(chuàng)設情境, 以提高學生的認識。在現(xiàn)實人生中,許多人一輩子也沒有真正關懷和關注自己, 甚至沒弄清自己 是誰、是干什么的?!澳愕降资钦l",其實是一個關乎心靈走向、關乎事業(yè)抉擇的 人生命題。教師給學生講述下面的這個故事:一位留學英國劍橋大學的學者寫過一篇文章,文章里面敘述了劍橋大學一位 德高望重的教授的故事。該教授歡送又一批學生即將畢業(yè)時,他忽然患了眼疾, 自稱失明了。非常敬仰他的學生們紛紛前來看望他,他問每一個來看望他的學生:“你是誰?告訴我你究竟是誰,從什么地方來?學什么專業(yè)?小時候幻想干什 么?畢業(yè)后準備到什么地方去?將來準備做什么”同學們覺著老教授在眼睛失明之后居然這樣關心他們,都很感動,就把各自的具體情況和想法如實的告訴老教授。老教授一邊聽一邊連連點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