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網絡課程設計--虛擬局域網(共21頁)_第1頁
計算機網絡課程設計--虛擬局域網(共21頁)_第2頁
計算機網絡課程設計--虛擬局域網(共21頁)_第3頁
計算機網絡課程設計--虛擬局域網(共21頁)_第4頁
計算機網絡課程設計--虛擬局域網(共21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yōu)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摘要由于計算機與網絡技術的特殊性,網絡建設需要考慮以下一些因素:系統(tǒng)的先進性、體統(tǒng)的穩(wěn)定性、系統(tǒng)的可擴展性、系統(tǒng)的可維護性、應用系統(tǒng)和網絡系統(tǒng)的配合度、與外界網絡的連通性、建設成本的可接受度等。局域網(Local Area Network,LAN)是指傳輸距離有限,傳輸速率較高,以共享網絡資源為主要目的的網絡系統(tǒng),它僅包括OSI參考模型的底部3層協(xié)議。將一個網絡限制在物理上較小的區(qū)域之內,可以減少從網絡上一臺計算機發(fā)送數(shù)據(jù)到最遠處計算機的時延。 虛擬局域網功能: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虛擬局域網)是指在交換式局域網的基礎上,采用

2、網絡管理軟件構建的可跨越不同網段、不同網絡的端到端的邏輯網絡。一個VLAN組成一個邏輯子網,即一個邏輯廣播域,它可以覆蓋多個網絡設備,允許處于不同地理位置的網絡用戶加入到一個邏輯子網中。同時,在同一臺交換機上也可以劃分多個VLAN。關鍵詞:網絡 虛擬局域網交換機VLAN目 錄1 課程設計目的12 課程設計要求13 參考案例13.1需求分析.13.2網絡拓撲設計方案23.3設備的配置方案.53.4.子網的設計方案5 4. 課程設計分析.74.1.工作原理.74.2.系統(tǒng)拓撲結構.94.3.劃分網段、IP地址與VLAN104.設備介紹.115.設備的配置與驗證.115.1.配置.115.2.驗證.

3、156.結果分析.187心得體會188.參考文獻.19校園網絡構建方案設計和實現(xiàn)1.課程設計目的(1)對計算機網絡基本理論知識的加深理解。(2)通過設計對計算機網絡的應用有所了解。 (3)掌握基本cisco基本配置命令并熟練運用。2.課程設計要求(1)分析具體情況,結合實驗室條件,完成需求分析;(2)列出所需設備,設計完成網絡拓撲結構圖;(3)在實驗環(huán)境下完成設備的具體配置;(4)調試驗證。3.參考案例3.1需求分析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校園網已經成為現(xiàn)代教育背景下的必要基礎設施,成為學校提高水平的重要途徑。能通過與Internet的互聯(lián),為全校師生提供國際互聯(lián)網上的各種服務。教師可以制作多媒體

4、課件以及在網上保存和查詢教學資源,能對學生進行多媒體教學和通過網絡對學生進行指導與考查等。學生也可以通過在網上瀏覽和查詢網上學習資源,從而可以更好地進行學習,校園網能為學校的信息化建設打下基礎。根據(jù)本校園實際情況主要應用需求分析如下:用戶的應用需求:所有用戶可以方便地瀏覽和查詢局域網和互聯(lián)網上的學習資源,通過WWW服務器、電子郵件服務器、文件服務器、遠程登錄等實現(xiàn)遠程學習,此外為教務處提供教務管理、學籍管理、辦公管理等。通信需求:通過E-mail及網上BBS以及其它網絡功能滿足全院師生的通信與信息交換的要求,提供文件數(shù)據(jù)共享、電子郵箱服務等。信息點和用戶需求:按照要求本校園網內信息點總數(shù)為N個

5、,其中教學區(qū)為(XX個),生活區(qū)為(XX個),電子郵件服務器、文件服務服務器等為內部單位服務,WWW服務器、遠程登錄等實現(xiàn)遠程學習,從外部網站獲得資源。性能需求:此校園網絡支持學校的日常辦公和管理,包括:辦公自動化、圖書管理、檔案管理、學生管理、教學管理、財務管理、物資管理等。支持網絡多媒體學習的信息傳輸要求。安全與管理需求:學生基本信息檔案和重要的工作文件要求對數(shù)據(jù)存儲、傳輸?shù)陌踩缘男阅茌^高,如圖書管理、檔案管理、學生管理、教學管理、財務管理、物資管理等可以通過分布式、集中式相集合的方法進行管理。網絡安全對于網絡系統(tǒng)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它直接關系到網絡的正常使用。應該采用一定的技術來控制網絡

6、的安全性,從內部和外部同時對網絡資源的訪問進行控制。實用與經濟性:校園網的特點決定了網絡系統(tǒng)必需要有實用與經濟性。實用性使得網絡便于管理、維護,以減少網絡使用人員運用網絡的難度。由于學校的建設資金有限,所以一般都要求網絡具有較高的性價比,所以在建設校園網時一定要使用性價比高的網絡技術和網絡設備,以節(jié)約建設資金。3.2網絡拓撲設計方案(1)層次拓撲結構考慮到地理位置和服務點等因素,將網絡中心設在主樓,以主樓為中心,用光纖連接到其它建筑物,構成江寧校區(qū)校園網光纖主干。通過 DDN專線將整個校園網連入教育科研網CERNET,即連入國際互聯(lián)網,同時接入電信網。網絡結構分成三層:核心層、匯聚層、接入層。

7、考慮傳輸高速率和擴展的需求,校園網整體采用光線傳輸。網絡主干采用6芯多模光纖。網絡中心到主建筑物結點采用六芯多模光纖連接,在全雙工條件下傳輸距離可達兩公里。光纖布線采用星形拓撲結構,這樣當過渡到ATM時,不需要重新布線可使整個網絡保持原有的拓撲結構本校園網網絡系統(tǒng)的設計采用層次化的設計方法,即核心層、分布層(匯聚層)和接入層。網絡設計的層次可如右圖所示:核心層 高速傳輸與交換匯聚層 基于策略的連接接入層 本地與遠程工作組用戶以上特點分層網絡結構可以獲得良好的擴展性,根據(jù)實際需求,整個校園網采用星型結構,并分為核心層(分布于網管中心內)和訪問層(分布在各宿舍樓、教學樓內,包括分布廣泛的各種低端網

8、絡連接/交換設備及各種終端設備)二層。對于整個網絡的拓撲結構為混合型結構,以快速交換機為網絡中心的星型結構,各部門以二級交換機為主結點的樹型結構。本校園網絡設計的層次拓撲結構圖如下圖所示:(2)網絡系統(tǒng)設計原則由于計算機與網絡技術的特殊性,網絡建設需要考慮以下一些因素:系統(tǒng)的先進性、體統(tǒng)的穩(wěn)定性、系統(tǒng)的可擴展性、系統(tǒng)的可維護性、應用系統(tǒng)和網絡系統(tǒng)的配合度、與外界網絡的連通性、建設成本的可接受度等。選擇帶寬高的網絡設計校園網應用的具體要求決定了網絡必須采取高帶寬網絡。多媒體課件包含了大量的聲音、圖象和動畫等信息,需要高帶寬的網絡通信能力的支持。在構建校園網時,不能由于網絡傳輸速率的不足,而影響整

9、個網絡的整體性能,使傳輸速率成為網絡傳輸?shù)钠款i。所以校園網盡可能地采用最新的高帶寬網絡技術。選擇可擴充的網絡架構校園網絡的用戶數(shù)量或服務功能是逐步提高的,網絡技術也是日新月異的,新技術新產品不斷地涌現(xiàn)。一般情況下,校園網絡的建設資金用量非常大,對于學校來說,辦學資金是比較緊張的,所以在校園網構建是,宜采用當時最新的網絡技術,結合學校財力,實行分步實施,循序漸進。這就要求在網絡構件時要選擇具有良好可擴展性能的網絡互連設備,有效地保護現(xiàn)有的投資。充分共享絡資源組建計算機網絡的主要目的是實現(xiàn)資源共享,這個資源包括硬件資源、軟件資源。網絡用戶通過網絡不僅可以實現(xiàn)文件共享、數(shù)據(jù)共享,還可以通過網絡實現(xiàn)網

10、絡設備的共享,如打印機、存儲設備的共享等。網絡可管理性,降低網絡運行及維護成本降低網絡運營成本和維護成本是網絡設計過程中必須考慮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只要在網絡設計時選用支持網絡管理功能的網絡設備,才能為將來降低網絡運行及維護成本打下堅實的基礎。網絡系統(tǒng)與應用系統(tǒng)的整和校園網絡構建了校園內部通暢的數(shù)據(jù)流通路了,為應用系統(tǒng)發(fā)揮更大的作用打下了基礎。網絡系統(tǒng)與應系統(tǒng)要能夠很好的融合,才能發(fā)揮校園網的效率和優(yōu)勢,構建校園網的目的并不是只為了人們?yōu)g覽Internet的方便。校園網平臺要能夠為學校的圖書資料管理、網絡考試、課件制作、教師檔案管理、校長辦公系統(tǒng)、多媒體教學等提出技術的支持和幫助。應用系統(tǒng)應能夠在網絡

11、平臺上,與硬件平臺很好的結合,發(fā)揮出網絡的優(yōu)勢。建設成本考慮校園網工程在建設方面都希望成本較低,整個網絡系統(tǒng)有較高的性價比,在設備選型等方面選用性價比高的網絡產品。高可靠性網絡要求具有高可靠性、高穩(wěn)定性和足夠設備冗余和備份,防止局部故障引起整個網絡系統(tǒng)的癱瘓,避免網絡出現(xiàn)單點失效的情況。在網絡干線上要提供備份鏈路。在網絡設備上要提供適當?shù)娜哂嗯渲谩2捎酶鞣N有效的安全措施,保證網絡系統(tǒng)和應用系統(tǒng)安全運行。安全包括4個層面-網絡安全,操作系統(tǒng)安全,數(shù)據(jù)庫安全,應用系統(tǒng)安全。由于Internet的開放性,世界各地的Internet用戶也可訪問校園網,校園網將采用防火墻、數(shù)據(jù)加密等技術防止非法侵入、防

12、止竊聽和篡改數(shù)據(jù)、路由信息的安全保護來保證安全。同時要建立系統(tǒng)和數(shù)據(jù)庫的磁帶備份系統(tǒng)。各主要樓節(jié)點的交換機分別用光纖與網絡中心的中心交換機相連接,構成校園網千兆位以太網的主干網絡,各節(jié)點交換機至桌面采用超5類雙絞線100Mbps交換。因此本校園網絡設計的拓撲結構圖如下所示:3.3設備的配置方案系統(tǒng)軟件在整個軟件架構中處于最底層,直接與各種類型的硬件設備交互,主要作用是有效地支配和管理系統(tǒng)中的各種硬件資源。系統(tǒng)軟件的選擇,從理論上講,可以采用Unix,Linux,Windwos或NetWare。但是系統(tǒng)軟件的選擇又是跟硬件平臺的選擇緊密關聯(lián)的。如果硬件平臺采用的是IBM公司的小型機,則操作系統(tǒng)十

13、有八九就是采用IBM的AIX;如果硬件平臺采用HP的Unix服務器,則一般采用HP-UIX。對于PC服務器,操作系統(tǒng)可以采用微軟的Windows系列、Linux系統(tǒng)或Sun公司的Solaris86。經比較,決定服務器采用微軟Windows2000Server。工作站的系統(tǒng)最好采用Windows2000 Professional或WindowsNT Workstation,安全性比Windows98好一些。此外,與微軟操作系統(tǒng)平臺配合,選用MicrosoftSQL Server2000 作為數(shù)據(jù)庫平臺軟件。3.4子網設計方案IP地址合理規(guī)劃在網絡規(guī)劃中,IP地址方案的設計至關重要,好的IP地址方

14、案不僅可以減少網絡負荷,還能為以后的網絡擴展打下良好的基礎。IP地址的合理是保證網絡順利運行和網絡資源有效利用的關鍵。校區(qū)IP地址的分配應該盡可能地利用申請到的地址空間,充分考慮到地址空間的合理使用,保證實現(xiàn)最佳的網絡內地址分配及業(yè)務流量的均勻分布。IP地址空間的分配與合理使用與網絡拓撲結構、網絡組織及路由政策有非常密切的關系,將對校區(qū)網的可用性、可靠性與有效性產生顯著影響,應充分考慮本地網對IP地址的需求,以滿足未來業(yè)務發(fā)展對IP地址的需求。IP地址規(guī)劃根據(jù)互聯(lián)網絡技術發(fā)展的趨勢,結合學校網絡目前真實IP地址的現(xiàn)實情況,我們建議IP地址規(guī)劃遵循如下原則來設計:1、服務器區(qū)采用私IP地址,NA

15、T后供人員遠程訪問;2、與internet 互聯(lián)設備IP地址采用真實IP地址;3、部分內部互連采用私有IP地址;4、面向用戶的私有IP地址,由統(tǒng)一出口的邊緣設備(路由器、防火墻)進行地址翻譯。即出口路由器(防火墻)互聯(lián)采用合法IP地址;公共服務器如WWW/FTP/DNS/資源服務器等均采用合法地址(或從安全角度考慮采用私有IP);部分接入用戶采用私有保留IP地址相連。這樣設計,既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公網IP地址,解決了IP地址空間不足的,既可以方便的實現(xiàn)互通互連,而且將地址翻譯(NAT)這種耗費設備資源的工作由網絡邊緣設備分擔,提高網絡數(shù)據(jù)傳輸整體性能。網絡VLAN設計在校園網絡的整個網絡規(guī)劃當

16、中,VLAN 的劃分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很好的利用VLAN技術的功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整個網絡的性能也是事關重要的。主要突出為以下幾點:VLAN 劃分,可以避免廣播風暴,在骨干網絡中尤為突出,在多媒體、視頻點播等很容易引起廣播信息;劃分之后,VLAN 是廣播只在子網中進行,不會做無意義的廣播,消除了廣播風暴產生的條件。VLAN 劃分,可以增加網絡的安全性,在不同的VLAN之間不能隨意通訊,只限與本子網間通訊,不會對其他的子網產生干擾。要進行訪問,需要通過三層交換,這樣信息流就得到相當好的控制。網絡管理系統(tǒng)采用完全獨立的IP子網和VLAN,實現(xiàn)更加安全的對所有網絡設備進行管理。建立VLAN

17、 和IP 子網的對應關系。提高管理效率,實現(xiàn)虛擬的工作組,減少站點的移動和改變的開銷。VLAN 間的子網訪問,可以在三層交換機上實現(xiàn),子網間的通訊也可以在匯聚設備上實行,分流核心交換機的三層交換,優(yōu)化了組網。VLAN及IP編址方案如下:VLAN號VLAN名稱起始IP子網掩碼說明VLAN 1WGZX網管中心VLANVLAN 10JWC教務處VLANVLAN 20YXBGS院辦公室VLANVLAN 30TSG圖書館V

18、LANVLAN 40LXL理學樓VLANVLAN 50YAL致用樓VLANVLAN 60YBL致用樓VLANVLAN 70GAL致高樓VLANVLAN 80GBL致高樓VLANVLAN 90YT圓廳VLANVLAN 100ZL主樓VLANVLAN 110BHL192.16.

19、12.1電氣樓VLANVLAN 120SHQ生活區(qū)VLANVLAN 130FWQ服務器 VLAN4、課程設計分析4.1工作原理局域網概述局域網(Local Area Network,LAN)是指傳輸距離有限,傳輸速率較高,以共享網絡資源為主要目的的網絡系統(tǒng),它僅包括OSI參考模型的底部3層協(xié)議。將一個網絡限制在物理上較小的區(qū)域之內,可以減少從網絡上一臺計算機發(fā)送數(shù)據(jù)到最遠處計算機的時延。局域網是共享介質的廣播式分組交換網。在局域網中,所有的計算機都連接到共享的傳輸介質上,任

20、何計算機發(fā)出的數(shù)據(jù)包都會被其他計算機接收到。由于局域網是共享介質的通信系統(tǒng),所以共享介質的信道分配技術是局域網的核心技術。拓撲結構和傳輸介質決定了各種局域網的數(shù)據(jù)類型、數(shù)據(jù)傳輸速率、通信效率等特點,也決定了局域網的應用。VLAN概述 傳統(tǒng)的局域網中,通常一個工作組(Workgroup)是在同一個網段上,每個網段可以是一個邏輯工作組或子網。多個邏輯工作組之間通過實現(xiàn)互連的網橋或路由器來交換數(shù)據(jù)。因此,邏輯工作組的組成要受節(jié)點所在網段的物理位置限制。虛擬局域網功能: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虛擬局域網)是指在交換式局域網的基礎上,采用網絡管理軟件構建的可跨越不

21、同網段、不同網絡的端到端的邏輯網絡。一個VLAN組成一個邏輯子網,即一個邏輯廣播域,它可以覆蓋多個網絡設備,允許處于不同地理位置的網絡用戶加入到一個邏輯子網中。同時,在同一臺交換機上也可以劃分多個VLAN。IEEE于1999年頒布用以標準化VLAN實現(xiàn)方案的IEEE 802.1q協(xié)議標準草案。利用以太網交換機可以很方便地實現(xiàn)虛擬局域網VLAN。這里要指出,虛擬局域網其實只是局域網給用戶提供的一種服務,而并不是一種新型局域網。由于虛擬局域網是用戶和網絡資源的邏輯組合,因此可按照需要將有關設備和資源非常方便地重新組合,使用戶從不同的服務器或數(shù)據(jù)庫中存取所需的資源。VLAN在網絡管理中具有以下三個優(yōu)

22、點:控制廣播風暴:采用VLAN技術,可將交換機的某個交換端口劃分到某個VLAN中,一個VLAN的廣播風暴不會影響到其他VLAN的性能。提高網絡整體安全性:共享式局域網中的用戶只要連接到一個集線器的端口,就能訪問集線器所連接網段上的所有其他用戶,因而很難保證網絡的安全性。而VLAN能限制個別用戶的訪問以及控制廣播組的大小和位置,甚至鎖定某臺設備的MAC地址。方便的網絡管理:網絡管理員能借助VLAN技術輕松地管理整個網絡。網絡管理員只需設置幾條命令就能很快地建立一個VLAN,并將分布在不同地方的用戶設置到VLAN中。VLAN的劃分方式VLAN劃分的方式分為靜態(tài)VLAN和動態(tài)VLAN。靜態(tài)VLAN靜

23、態(tài)VLAN是基于端口的VLAN,它是將端口強制性地分配給VLAN。這是一種最經常使用的配置方式。靜態(tài)VLAN容易實現(xiàn)和監(jiān)控,而且比較安全。這是一種最簡單的VLAN。劃分靜態(tài)VLAN時,既可以把同一交換機的不同端口劃分為同一VLAN;也可以把不同交換機的端口劃分為同一VLAN??梢园盐挥诓煌锢砦恢谩⑦B接在不同交換機上的用戶按照一定的邏輯功能和安全策略進行分組,根據(jù)需要將其劃分為同一或不同的VLAN。靜態(tài)VLAN通常使用網絡管理軟件來配置和維護端口。若需要改變端口的屬性,必須手動重新配置,所以具有很號的安全性。同一交換機、不同交換機劃分VLAN動態(tài)VLAN動態(tài)VLAN是一種較為復雜的劃分方法。它

24、可以分為:基于MAC地址的VLAN劃分,根據(jù)每個主機的MAC地址來劃分?;贗P地址的VLAN,新站點在入網時無需進行太多配置,交換機則根據(jù)各站點網絡地址自動將其劃分成不同的虛擬局域網。在靜態(tài)VLAN和動態(tài)VLAN的實現(xiàn)技術中,基于IP地址的虛擬局域網智能化程度最高,實現(xiàn)起來也最復雜。一般采用基于端口和基于MAC地址配合使用。4.2系統(tǒng)拓撲結構網絡拓撲圖4.3劃分網段、IP地址與VLAN劃分網段類型網段默認網關LAN1LAN2WAN劃分IP地址主機ip地址默認網關PC1192.

25、168.18.11PC22PC33PC41PC52PC63PC74PC81PC92PC103劃分VLANVLAN號VLAN名稱網段默認網關10V

26、LAN111312220VLAN2420VLAN334.4設備介紹設備型號數(shù)量報價Cisco805路由器23000Cisco2950交換機34000主機 線路若干Cisco Catalyst 2950系列交換機 Cisco Catalyst 2950系列智能以太網交換機是一個固定配置、可堆疊的獨立設備系列,提供了線速快速以太網和千兆位以太網連接。這是一款最廉價的Cisco交換產品系列,為中型網絡和城域接入應用提供了智能服務。作為

27、思科最為廉價的交換產品系列,Cisco Catalyst 2950系列在網絡或城域接入邊緣實現(xiàn)了智能服務。 Cisco805路由器作為Cisco 805系列的最新成員,Cisco 805串行路由器集成了Cisco IOS(技術,它通過幀中繼、專線、X.25或異步撥號網絡提供安全可靠的Internet訪問,為小型辦公室進行大型企業(yè)聯(lián)網提供所需的一切。選擇通過串行線路連接上網的小型辦公室可以將Cisco IOS軟件的功能用于安全的Internet訪問、治理性網絡服務和虛擬專用網絡(VPN)等高級應用。Cisco 805路由器非凡適合擁有多個頻繁上網用戶的小型辦公室,而且成本有效,因為它是一個獨立的

28、路由器,能夠給多個用戶提供一個固定的Internet連接。每個人不再需要單獨配置調制調器來訪問信息。 5、設備的配置與驗證5.1配置交換機Switch 1的配置:SwitchenableSwitch#conf tSwitch(config)#host SW1SW1(config)#ena se aaaSW1(config)#line vty 0 15SW1(config-line)#pass bbbSW1(config-line)#int fe 0/1SW1(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SW1(config-if)#int fe 0/2SW1(config-

29、if)#switchport mode accessSW1(config-if)#int fe 0/3SW1(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SW1(config-if)#int fe 0/4SW1(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SW1(config-if)#no shutSW1(config-if)#endSW1#copy run start交換機Switch 2的配置:SwitchenableSwitch#conf t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one per line. End with

30、CNTL/Z.Switch(config)#host SW2SW2(config)#ena se aaaSW2(config)#line vty 0 15SW2(config-line)#pass bbbSW2(config-line)#int fe 0/1SW2(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SW2(config-if)#int fe 0/2SW2(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SW2(config-if)#int fe 0/3SW2(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SW2(config

31、-if)#int fe 0/4SW2(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SW2(config-if)#int fe 0/5SW2(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SW2(config-if)#no shutSW2(config-if)#int fe 0/12SW2(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SW2(config-if)#no shutSW2(config-if)#endSW2#copy run start在Switch2中劃分VLANSW2#vlan databaseSW2(vlan)#vl

32、an 10 name VLAN1VLAN 10 added:Name:VLAN1SW2(vlan)#vlan 20 name VLAN2VLAN 20 added:Name:VLAN2SW2(vlan)#int fe 0/2SW2(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SW2(vlan)#int fe 0/3SW2(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SW2(vlan)#int fe 0/4SW2(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SW2(vlan)#int fe 0/5SW2(conf

33、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0SW2(config-if)#endSW2#copy run start交換機Switch 3的配置:SwitchenableSwitch#conf t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Switch(config)#host SW3SW3(config)#ena se aaaSW3(config)#line vty 0 15SW3(config-line)#pass bbbSW3(config-line)#int fe 0/1SW3(config-

34、if)#switchport mode trunkSW3(config-if)#int fe 0/2SW3(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SW3(config-if)#int fe 0/3SW3(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SW3(config-if)#int fe 0/4SW3(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SW3(config-if)#no shutSW3(config-if)#endSW3#copy run start在Switch3中劃分VLANSW3#vlan databas

35、eSW3(vlan)#vlan 10 name VLAN1VLAN 10 added:Name:VLAN1SW3(vlan)#vlan 30 name VLAN3VLAN 30 added:Name:VLAN3SW3(vlan)#int fe 0/2SW3(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SW3(vlan)#int fe 0/3SW3(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SW3(vlan)#int fe 0/4SW3(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30SW3(config-if)#

36、endSW2#copy run start路由器Route 1的配置:RouterenableRouter#conf t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Router(config)#host R1R1(config)#ena se aaaR1(config)#line vty 0 4R1(config-line)#pass bbbR1(config-line)#int eth 0R1(config-if)#ip add R1(config-if)#no s

37、hut%LINK-3-UPDOWN: Interface Ethernet0, changed state to upR1(config-if)#int se 0R1(config-if)#ip add R1(config-if)#no shut%LINK-3-UPDOWN: Interface Serial0, changed state to upR1(config-if)#end%LINK-3-UPDOWN: Interface Serial0, changed state to down%LINEPROTO-5-UPDOWN:Line

38、protocol on Interface Serial0,changed state to downR1#copy run start在Route1中設置靜態(tài)路由R1#conf t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R1(config)#ip route R1(config)#endR1#copy run start路由器Route 2的配置:RouterenableRouter#conf tEnter configuration c

39、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Router(config)#host R2R2(config)#ena se aaaR2(config)#line vty 0 4R2(config-line)#pass bbbR2(config-line)#int eth 0R2(config-if)#ip add R2(config-if)#no shut%LINK-3-UPDOWN:Interface Ethernet0, changed state to upR2(config-if)#int se 0R2(config-if)#ip add R2(confi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