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電源 畢業(yè)設計論文_第1頁
移動電源 畢業(yè)設計論文_第2頁
移動電源 畢業(yè)設計論文_第3頁
移動電源 畢業(yè)設計論文_第4頁
移動電源 畢業(yè)設計論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XXXX學院畢 業(yè) 設 計(論 文) 題目 移動電源的設計與研究 系部 專業(yè) 姓名 學號 指導教師 年 月 日 摘 要截止2012年3月,中國智能手機用戶數已達到2.52億人。這充分表明了智能手機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我們撥打電話,聽歌、上網、看電影、導航、記事等等都需要用到它,尤其在目前3G和wifi等暢通的網絡環(huán)境下,智能手機儼然已經成為了生活中的“萬能俠”。不過就是這樣的“萬能俠”也有著致命的弱點:就是“電量不足”,這也是智能手機高速發(fā)展至今的一個技術瓶頸,而移動電源的出現恰恰成智能手機的最佳后盾。目前不少智能手機的用戶,都會配備一個移動電源,以備不時之需。本文主要完成對

2、移動電源進行硬件和軟件設計。硬件部分,本設計的控制器采用意法半導體的ARM(STM32F103);用BQ24010對移動電源充電和對充電進行過充和過放保護;用LM3478將移動電源電壓升為5V,然后給手機等便持設備供電,且其有輸出過電流保護功能;電量顯示用五個發(fā)光LED來表示。本設計的軟件用KEIL編譯軟件,并用ST-LINK仿真器對系統進行在線仿真和下載程序。關鍵詞:移動電源、STM32F103、BQ24010、LM3478ABSTRACTAs of March 2012, the number of smart phone users in China has reached 252 mi

3、llion . This fully shows that the smart phone has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tool in our daily lives. Call, listening to music, Internet, watching movies, navigation, Notepad, etc. need to use it, especially in 3G and wifi open network environment, the smartphone seems to have become a life "Gette

4、r Robo". But is this "Mazinger has a fatal weakness:" low battery ", which is the smartphone rapid development of a technical bottleneck since precisely the emergence of mobile power into the best smartphone backing. At present many smartphone users, will be equipped with a mobil

5、e power, to prepare for contingencies.This thesis completed the hardware and software design of mobile power. Hardware part of the design of the controller STMicroelectronics ARM (STM32F103); BQ24010 mobile power charge and the charge, overcharge and over-discharge protection; promoted to 5V with LM

6、3478 mobile power supply voltage, and then to the phone they the holding equipment supply, and output overcurrent protection; power five light-emitting LED. The design of the software the KEIL compiler software, and the ST-LINK emulator system to Online Simulation and download the program.Keywords:

7、mobile power supply, the STM32F103, BQ24010, the LM3478I目錄摘要.ABSTRACT.第一章 緒論.1 1.1 概述.1 1.2 課題分析.2 1.3 設計思路.2 1.4 制作過程.3第二章 系統方案設計.3 2.1 系統需求分析.3 2.2 原理分析.4 2.3 系統硬件方案選擇.4第三章 系統硬件電路設計.7 3.1 控制器電路.8 3.2 市電到5V降壓電路.9 3.3 移動電源充電及過充、過放保護電路.9 3.4 電池電量檢測電路.10 3.5 電源電量顯示電路.10 3.6 系統供電管理電路.11 3.7 移動電源電池電壓到5V

8、輸出升壓電路.12 3.8 輸出電壓檢測和輸出斷路保護電路.12 3.9 硬件電路元件清單.13第四章 系統軟件設計.15 4.1程序結構分析.15 4.2主程序設計.15 4.3 A/D模數轉換程序段.16 4.4定時器程序段.17 4.5電量LED顯示程序段.17第五章 系統結果分析.18第六章 系統改進.19結束語.19致謝.20參考文獻.21附錄.22第一章 緒論1.1概述一、 課題背景:隨著全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隨身攜帶式的電子產品也越來越多,如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手機、數碼相機、攝像機、便攜式DVD、PDA、MP3、MP4、GPS、保暖設備、醫(yī)療保健設備等。

9、它們都要用到電池,但這些設備的原配電池都會因為電池容量低而不能滿足設備的正常使用時間。當出差或旅游時又是這些設備的工作高峰期,經常在關鍵時刻電池沒有電了,特別是在手機正在打電話時,數碼相機正在拍照時,PSP游戲機玩的正起勁時,PDA正在工作時等等,讓您感覺很無奈和無助。而您也不可能把每種設備都配一個備用電池,不但成本高而且也不方便?;诖耍瑸榱私鉀Q人們的這種煩惱問題,移動電源應運而生。移動電源最早出現在2001年的CES展覽上,那時只是在CES沙攤館的一地攤似的展覽位上,是一個留學生用幾節(jié)AA電池再帶一個控制電路而拼湊起來的。當時這個不起眼的東西,因它能在任何地方給數碼產品充電而引起許多參展商

10、的關注。被探子們發(fā)現后,許多人士跟風而上,大有要把盞這個新產品-移動電源大炒一把之勢。移動電源概念是隨著2012年數碼產品的普及和快速增長而發(fā)展起來的,其定義就是方便易攜帶的大容量隨身電源。從2012年起數碼產品功能日益多樣化,使用也更加頻繁,如何提高數碼產品使用時間,發(fā)揮其最大功用的問題就凸顯重要了。移動電源,就是針對并解決這一問題的最佳方案。擁有一塊電源,就可以在移動狀態(tài)中隨時隨地為多種數碼產品提供電能(供電或充電)。移動電源一種集供電和充電功能于一體的便攜式充電器,可以給手機等數碼設備隨時隨地充電或待機供電。一般由鋰電芯或者干電池作為儲電單元。區(qū)別于產品內部配置的電池,也叫外掛電池。一般

11、配備多種電源轉接頭, 通常具有大容量、多用途、體積小、壽命長和安全可靠等特點,是可隨時隨地為手機、數碼相機、MP3 、 MP4 、PDA 、掌上電腦、掌上游戲機等多種數碼產品供電或待機充電的功能產品。移動電源的安全性也是一直以來受到人們重視的問題,然而在市場雜亂無章的情況下移動電源的不安全因素也是越來越多的。移動電源一定要具備:短路、過充、過放、恒流、恒壓等保護措施,還應有高性能電源管理技術。二、課題研究意義有了移動電源可以解決眾多移動設備的電源供給問題,從而徹底解決缺電之苦,使工作和旅游無憂無慮。市面上有的產品容量高,單機容量可達14000mAh到20000mAh,智能電量指示,一般采用聚合

12、物鋰離子電芯,廣泛用于5V的設備。1.2課題分析一、課題研究內容鋰離子電池是一種應用廣泛的可充電電池,它具有單體工作電壓高、體積小、重量輕、能量密度高、循環(huán)使用壽命長,可在較短時間內快速充足電以及允許放電溫度范圍寬等優(yōu)點。此外,鋰離子電池還有自放電電流小、無記憶效應和無環(huán)境污染等優(yōu)點。但是,鋰電池也是極其脆弱的,對鋰電池過充、過放、過電流及短路都會對其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害。因此,我們需要對其充放電過程進行全面的保護。二、本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幾項任務:移動電源的設計具體要求:A.內部電池使用18650鋰電池;B.充電電路使用降壓方式,放電電路可使用升壓方式;C.該裝置帶有電量指示;D.該裝置對電池有

13、防止過充、過放及輸出斷路等保護;E.該裝置適用于手機便攜充電,成本低、實用性較強、體積小和續(xù)航能力強等特點。1.3 設計思路(1)主要任務:查閱相關資料,完成系統整體電路設計,并完成軟件調試。(2)預期成果: 在預期的時間內,滿足系統的要求。 (3)論文的結構安排如下:第一部分,介紹本設計的背景,分析移動電源系統的發(fā)展現狀以及實用意義,同時闡明本文的機構安排。第二部分,分析移動電源系統的原理,并完成系統的方案選擇。第三部分,完成整個系統的硬件電路設計,并對所用控制器芯片進行介紹。第四部分,完成本設計的系統調試,并分析解決調試中遇到的問題。最后,對文章進行了總結與展望。1.4制作過程看懂移動電源

14、電路原理圖,并購買電路圖上所需要的元器件,準備好電烙鐵,焊錫絲及必要工具。先將所有元器件插在印刷版對應的位置上,然后進行焊接,焊接前應熟悉各芯片的引腳,焊接時參照電路圖,仔細地連接引腳。按照以下原則進行焊接:(1)先焊接各芯片的電源線和地線,這樣確保各芯片有正確的工作電壓;(2)同類的芯片應順序焊接,在一片焊接并檢查好之后,其他的同類芯片便可以參照第一片進行焊接。這樣便可大大節(jié)省時間,也可降低出錯率。最后接入220V單相交流電,對其進行調試,調試完畢后,制作機箱, 并將整個裝置電路安裝在機箱中。第2章 系統方案設計2.1 系統需求分析本設計是基于控制器的移動電源系統的設計,在熟練掌握控制器的基

15、礎知識之外,要求完成以下任務:A.內部電池使用18650鋰電池;B.充電電路使用降壓方式,放電電路可使用升壓方式;C.該裝置帶有電量指示;D.該裝置對電池有防止過充、過放及輸出斷路等保護;E.該裝置適用于手機便攜充電,成本低、實用性較強、體積小和續(xù)航能力強等特點。2.2 原理分析 圖移動電源系統結構框圖 如圖1所示為移動電源系統結構框圖。該系統硬件電路結構比較復雜,主要包括市電到5V降壓電路、移動電源充電及過充、過放保護電路、移動電源電池電壓到5V輸出升壓電路、系統供電管理電路、輸出斷路保護電路、電池電量檢測電路、控制器電路、輸出電壓檢測電路和電源電量顯示電路。其中,市電到5V輸出降壓電路中,

16、輸入為220V交流市電,經過此電路,轉化為5V直流電輸出。移動電源充電及過充、過放保護電路主要是在對移動電源進行充電電過程中,對移動電源進行保護,防止因過充或過放對電源電池造成損傷。系統供電管理電路,是對移動電源電池電壓進行管理,然后,給控制器供電。通過電池電量檢測電路,控制器可以得到移動電源電池電壓,根據電池電壓對應電量的算法,將電池電量計算出來,然后在電源電量顯示電路中進行顯示。當控制器通過輸出電壓檢測電路,檢測到5輸出口的電壓為0時,控制器給輸出斷路保護電路保持關閉,移動電源沒有電壓輸出;當控制器通過輸出電壓檢測電路,檢測到5V輸出口接有需要充電的手機等便攜設備時,控制器給輸出斷路保護電

17、路一個開啟信號,這樣,移動電源就可以完成對便攜設備進行充電的目的。2.3 系統硬件方案選擇2.3.1 控制器電路方案選擇 控制器模塊選擇,可以用PLC、工控機和單片機,但本設計中,前兩種器件明顯是不需要考慮,價格極其昂貴,且不適合用于手持設備,一款單片機就完全可以達到系統的要求。在這里選用意法半導體的ARM內核的STM32F103,此款ARM價格低廉,資源非常豐富,且功耗低,易于功能擴展。2.3.2 市電到5V降壓電路選擇選擇 基于任務需求,市電到5降壓電路方案選擇分析如下: 因為需要將市電變?yōu)?直流電,直接將市電整流,然后經過buck電路,顯示不合理,因為那樣占空比太小,不宜對脈寬進行控制。

18、所以,采用先用工頻變壓器將市電進行降壓,整流后,變壓到12V直流電,然后,經過buck降壓電路,變?yōu)?V直流電??梢杂幸韵聨追N方案選擇,方案一:用分立元件構成buck降壓電路方案。如用脈寬控制芯片TL494、功率管IRF540等及一些外圍器件,組成buck降壓電路,此方案結構技術成熟,結構比較簡單,功率可以達到幾瓦到上百瓦,但調試有些繁瑣。方案二:直接帶buck電路的集成芯片方案。如LM2596,其內部集成有脈寬控制電路和MOSFET,此方案,輸出功率不能太大,只有幾瓦到十幾瓦,但是其應用簡單,外圍只需要加幾個元器件,就可以達到要求,且輸出效果很好,價格低廉,體積小,適用于手持便攜設備。綜合以

19、上兩種方案的優(yōu)缺點,本設計的加熱裝置方案采用方案二,因為電源充電功率只需要幾瓦,方案二可以簡單有效地達到設計的要求。2.3.3 移動電源充電及過充、過放保護電路方案選擇移動電源充電及過充、過放保護電路的方案有如下兩種:方案一:使用分立元件方案。此方案使用分立元件,電路很復雜,實際制作時,需要花大量時間進行調試,且體積大、成本高。方案二:使用集成芯片方案。如用TI公司的單節(jié)鋰電池充電管理芯片BQ24010,此芯片給鋰電池充電,電流可達1A,能夠實時檢測鋰電池的電壓,若電壓大于4.2,為避免對鋰電池過充,則芯片會停止充電,且在外圍接三個發(fā)光LED燈,分別代表,充電中、充電完成和電池良好三種狀態(tài),完

20、全能夠滿足要求。且此方案,外圍元件少,電路簡單,易于硬件制作,體積小。綜合以上兩種方案的優(yōu)缺點,本設計采用方案二。2.3.4電池電量檢測電路選擇因為STM32F103的/D模數轉換器的輸入通道電壓最大值為3.6V,而鋰電池正常電壓為3.7V4.2V,所以,不能用/D模數轉換器對電池電壓直接進行采樣。電池電量檢測電路主要有以下兩種方案:方案一:電阻分壓方案。此方案原理簡單,易于達到測量電池電壓問題,但當控制器不需要測電池電壓時,電阻也有電流通過,這樣浪費了電池的能量。方案二:使用低開啟電壓MOSFET和電阻分壓電阻相串聯的方案。此方案中,在需要測量電源電池電壓時,控制器使MOSFET導通,因為M

21、OSFET的導通電阻很小,基本不影響電阻分壓的結果,當控制器不需要測量電源電池電壓時,控制器使MOSFET關閉,電阻上沒有電流通過,這樣,就可以有效地避免電池能量的浪費。綜合以上兩種方法,選擇方案二。2.3.5電源電量顯示電路選擇方案一:用液晶LCD1602作顯示。LCD1602液晶能顯示26個英文字母和一些簡單的圖標,在人機交互,可以有更多的選擇,靈活多變,且價格低廉,占用控制器的資源少,但在手持設備中,LCD1602耗電量大,價格貴,體積大,不適用于手持設備。方案二:用五個發(fā)光LED二極管顯示。當電量為95%以上時,5個LED全亮;當電量為80%95%,其中有4個LED亮;當電量為60%8

22、0%,其中3個LED亮;當電量為40%60%,其中2個LED亮;當電量為20%40%,其中1個LED亮;當電量為20%以下時,5個LED全滅。此方案簡單,價廉,且體積小,可視性好。綜合以上兩種方案的優(yōu)缺點,本設計采用方案二。2.3.6 系統供電管理電路選擇系統供電管理電路,只需要一個低壓差的電源管理芯片LDO即可,如TI公司的TPS79633,體積小,紋波小,完全能滿足要求。2.3.7 移動電源電池電壓到5V輸出升壓電路方案選擇方案一:使用分立元件方案。此方案使用分立元件,電路很復雜,實際制作時,需要花大量時間進行調試,且體積大、成本高。方案二:使用集成芯片方案。如用TI公司的脈寬控制器LM3

23、478,只需要外加一個MOSFET、一個電感和一個二極管,就可以構成一個從電池電壓到5輸出的boost電路,此方案外圍元件少,電路簡單,易于硬件制作,體積小。綜合以上兩種方案的優(yōu)缺點,本設計采用方案二。2.3.8 輸出電壓檢測電路和輸出斷路保護電路方案選擇輸出電壓檢測電路方法同電源電池電壓檢測方案原理一樣。 第三章 系統硬件電路設計如圖2為系統硬件框圖,其中,主要包括九個部分:市電到5V降壓電路、移動電源充電及過充、過放保護電路、移動電源電池電壓到5V輸出升壓電路、系統供電管理電路、輸出斷路保護電路、電池電量檢測電路、控制器電路、輸出電壓檢測電路和電源電量顯示電路。圖2系統硬件框圖3.1控制器

24、電路如圖3所示為STM32F103控制器電路,按鍵K1為復位按鍵,XT1為32.768k晶振,為系統實時時鐘等提供脈沖,XT2為8M晶振,為系統主時鐘。此電路中,電容C1、開關K1、電阻R7和二極管D2組成復位電路,此控制器為低電平復位,單片機上電時,電容C1和R7組成的RC電路中電容緩慢充電,使RST端保持一個到幾個微秒的低電平,使單片機上電復位,當電容C1充滿電后RST腳變?yōu)楦唠娖?,單片機開始進入運行狀態(tài),復位已經完成;當平時控制器工作,按鍵K1未按下時,VCC經過電容C1和電阻R7到地,故控制器STM32F103的RST端為高電平,控制器STM32F103能夠工作;當按鍵S3按下時,電阻

25、兩端電壓從VCC變?yōu)?,則控制器STM32F103復位。電路中為了計時方便計算,本設計的晶振選用8MHz和32.768k無源外部晶振。配合兩個起振電容C9,C11和C12,C13。形成晶體諧振電路為單片機提供一個8MHz和32.768k的穩(wěn)定的時鐘源。為了方便起振,起振電容選用22pF。圖3控制器電路3.2 市電到5V降壓電路 如圖4為市電到5V降壓電路圖,首先把市電220V經過工頻變壓器T1,經整流橋D11整流濾波后,變壓12V直流電。然后采用DC-DC電路,將12V直流電變?yōu)?V,此處使用buck降壓電路。此處,buck降壓使用降壓芯片LM2596,其內部集成脈寬反饋控制和MOSFET,只

26、需要在外面加一個電感L2和一個二極管1N5824,即可構成buck電路。開關S2開關閉合時,開始充電,斷開時,停止充電。后面F2為1A保險管,防止后面發(fā)生短路,使電流過大,影響系統安全。圖4市電220V到5V降壓電路3.3 移動電源充電及過充、過放保護電路 如圖5所示為移動電源充電及過充、過放保護電路。此電路中,使用了 TI的高性能單節(jié)鋰電池充電管理芯片BQ24010,其原理簡單。當系統接入市電時,BQ24010有5V直流電輸入時,發(fā)光二極管D10發(fā)出紅光;當BQ24010檢測到有電池,且在對電池進行充電,電池電壓小于4.2V時,發(fā)光二極管D8發(fā)出紅光,表明正在充電中;當BQ24010檢測到有

27、電池電壓達到4.2V時,發(fā)光二極管D8熄滅,發(fā)光二極管D9發(fā)出綠光,表明充電完成。圖5移動電源充電及過充、過放保護電路3.4 電池電量檢測電路如圖6所示為電池電量檢測電路。其中,MOSFET采用SPP2341,其開啟電壓最小可為1.8V,且導通電阻僅為65m,封裝為SOT-23,適用于低電壓手持設備中。當控制器端口BAT_VCON端輸出為低電平時,三極管J9截止,電阻R25兩端電壓為0,即P溝通MOSFET的VGS約為0,MOSFET不導通,控制器A/D模數轉換端口BAT_DET電壓幾乎為0;當控制器端口BAT_VCON端輸出為高電平時,三極管J9導通,電阻R25兩端電壓為2V左右,MOSFE

28、T開啟,控制器A/D模數轉換端口BAT_DET電壓為電池電壓一半。圖6 電池電量檢測電路3.5電源電量顯示電路 如圖7為電源電量LED顯示電路。當電量為95%以上時,5個LED全亮;當電量為80%95%,其中有4個LED亮;當電量為60%80%,其中3個LED亮;當電量為40%60%,其中2個LED亮;當電量為20%40%,其中1個LED亮;當電量為20%以下時,5個LED全滅。當控制器端口為高電平時,三極管導通,二極管發(fā)光,當控制器端口為低電平時,三極管截止,二極管熄滅。圖7電源電量LED顯示電路3.6 系統供電管理電路如圖8為系統供電管理電路。其使用了TI公司的高性能系統電源管理芯片TPS

29、79633。當開關S1閉合,即用戶開機時,電池經過TPS79633給控制器供電,整個系統開始工作;當開關S1斷開,即用戶關機時,電池不能經過TPS79633給控制器供電。 圖8系統供電管理電路3.7 移動電源電池電壓到5V輸出升壓電路如圖9為移動電源電池電壓到5V輸出升壓電路。其中,LM3478為TI的高性能脈寬控制器芯片,LM3478、低開啟電壓的MOSFET(IRF7807)、10uH電感L1和快恢復二極管1N4148一起組成BOOST升壓電路。其中電阻R20和電容C7決定電路的開關頻率為100KHz;電阻R14和電阻R21構成分壓電路,把輸出5反饋給脈寬控制器,從而使在負載變化時,輸出保

30、持不變;電阻R22用于限制電流為2A,若負載電流大于2A,則LM3478輸出關閉,MOSFET不導通,輸出5V變?yōu)?,這樣,就可以保護電源電池和電路,避免輸出電流過大帶來的損傷。圖9移動電源電池電壓到5V輸出升壓電路3.8 輸出電壓檢測和輸出斷路保護電路如圖10所示為輸出電壓檢測和輸出斷路保護電路,其工作原理同電源電池電壓檢測電路。其中,當控制器端口VOUT_CON端輸出為低電平時,三極管J2截止,電阻R3兩端電壓為0,即P溝通MOSFET的VGS約為0,MOSFET不導通,控制器A/D模數轉換端口VOUT_DET電壓幾乎為0;當控制器端口VOUT_VCON端輸出為高電平時,三極管J2導通,電

31、阻R3兩端電壓為2V左右,MOSFET開啟,控制器A/D模數轉換端口VOUT_DET電壓為輸出電壓一半。當電源電池電壓檢測芯片檢測到電池電壓小于3.7時,控制器給輸出斷路保護電路一個關斷信號,從而實現電源電池過放保護;當需要檢測輸出電壓時,控制器給輸出斷路保護電路一個開啟信號,就可以測出輸出信號。圖10輸出電壓檢測和輸出斷路保護電路3.9 硬件電路元件清單本章已完成系統硬件電路設計。系統硬件電路元件清單如表1所示。表1 硬件電路元件清單器件值元件名標號封裝屬性數量0.1uFCapacitorC1, C5, C6, C15, C21CAP_16080603CAP_SOP5104Capacitor

32、C2, C19CAP_16080603CAP_SOP210uFCapacitorC3, C4, C14, C20CAP_A_TANCAP_A_TAN422nF陶瓷電容C7CAP_16080603CAP_SOP1100uF陶瓷電容C8CAP_16080603CAP_SOP122pF陶瓷電容C9, C11, C12, C13CAP_16080603CAP_SOP40.01uF陶瓷電容C10, C18CAP_16080603CAP_SOP22.2uF陶瓷電容C16CAP_16080603CAP_SOP11uF陶瓷電容C17CAP_16080603CAP_SOP1470uF電解電容C22RB7.6-1

33、5Cap Pol110.1uF陶瓷電容C23RAD-0.3Cap1220uF電解電容C24RB7.6-15Cap Pol111N4007二極管D1, D3, D4, D5, D7, D8, D10DIODE_0603_REDDIODE71N4148快恢復二極管D2, D6DIODE - duplicateDIODE21N4007二極管D9DIODE_0603_GREEDIODE1Bridge2整流橋D11E-BIP-P4/X2.1Bridge211N5824肖特基二極管D12SMBD Schottky11A熔斷器F1, F2RES_32161206Res228050NPN三極管J1, J2,

34、J3, J4, J5, J6, J9SOT23NPN_SOT237USBUSB端口J7miniUSBUSB1miniUSBUSB端口J8miniUSBminiUSB1STM32_JTAG10針端口J10JTAG_H20PINSTM32_JTAG1KEY按鍵K1button_2PINKEY110uH電感L1, L20402-AInductor2Header, 2-Pin電源端口P1HDR1X2Header 21SPP2341PChannel MOSFETQ1, Q3E3MOSFET-P2IRF7807NChannel MOSFETQ2E3MOSFET-N1Single-Pole單路開關S1SPS

35、T-2SW-SPST1Double-Pole雙路開關S2DPST-4SW-DPST1Trans Cupl變壓器T1TRF_4Trans Cupl1LM3478LM3478U1SOP-8LM34781STM32F103C4STM32F103C4U2TSQFP50P900X900X160-48NSTM32F103C41BQ24010BQ24010U3BQ24010BQ240101TPS79633TPS79633U4SOT223-6TPS79633118650mA/h3.7V鋰電池U51/2AA-2Battery1LM2596LM2596U6SPST-5LM2596132.768k無源晶振XT1XT

36、AL_32.768KCYSTAL18M無源晶振XT2XTALCYSTAL1Res2電阻R1, R2, R3, R4, R5, R6, R7, R8, R9, R10, R11, R12, R13, R14, R15, R16, R17, R18, R19, R20, R21, R22, R23, R24, R25, R26, R27, R28, R29, R30, R31, R32, R33, R34, R35, R36, R37RES_0603Res237第四章 系統軟件設計4.1 程序結構分析本設計中軟件部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設計的是否完美主要取決于軟件的設計。本設計的軟件需要完成的任

37、務是:A.內部電池使用18650鋰電池;B.充電電路使用降壓方式,放電電路可使用升壓方式;C.該裝置帶有電量指示;D.該裝置對電池有防止過充、過放及輸出斷路等保護;E.該裝置適用于手機便攜充電,成本低、實用性較強、體積小和續(xù)航能力強等特點。通過任務細分可將本設計中所要完成的任務分配在相應的程序段中完成。各程序段,主要包括A/D模數轉換程序段、定時器程序段、電量LED顯示程序段。4.2 主程序設計主程序流程圖如圖11所示。圖11 主程序流程圖 主程序中,首先對系統進行初始化。初始化所完成的是對系統中所用到的資源的控制寄存器等賦初值(如相關I/O口方向進行初始化、定時器初始化、A/D模數轉換程序段

38、初始化等)。4.3 A/D模數轉換程序段A/D模數轉換程序段部分如下:void ADC1_configuration(void)ADC_InitTypeDef ADC_InitStructure; ADC_DeInit(ADC1); ADC_InitStructure.ADC_Mode = ADC_Mode_Independent;/ADC工作模式:ADC1和ADC2工作在獨立模式ADC_InitStructure.ADC_ScanConvMode = DISABLE;/模數轉換工作在單通道ADC_InitStructure.ADC_ContinuousConvMode = DISABLE;/

39、模數轉換工作在單次轉換模式ADC_InitStructure.ADC_ExternalTrigConv = ADC_ExternalTrigConv_None;/轉換由軟件而不是外部觸發(fā)啟動ADC_InitStructure.ADC_DataAlign = ADC_DataAlign_Right;/ADC數據右對齊ADC_InitStructure.ADC_NbrOfChannel = 1;/順序進行規(guī)則轉換的ADC通道的數目ADC_Init(ADC1, &ADC_InitStructure);/根據ADC_InitStruct中指定的參數初始化外設ADCx的寄存器 ADC_Cmd(A

40、DC1, ENABLE);/使能指定的ADC1/* Enable ADC1 reset calibaration register */ ADC_ResetCalibration(ADC1);/重置指定的ADC1的校準寄存器/* Check the end of ADC1 reset calibration register */while(ADC_GetResetCalibrationStatus(ADC1);/獲取ADC1重置校準寄存器的狀態(tài),設置狀態(tài)則等待/* Start ADC1 calibaration */ADC_StartCalibration(ADC1);/開始指定ADC1的校

41、準狀態(tài)/* Check the end of ADC1 calibration */while(ADC_GetCalibrationStatus(ADC1);/獲取指定ADC1的校準程序,設置狀態(tài)則等待/* Start ADC1 Software Conversion */ /ADC_SoftwareStartConvCmd(ADC1, ENABLE);/使能指定的ADC1的軟件轉換啟動功能/獲得ADC值/ch:通道值 03 uint16_t Get_Adc(uint8_t ch) /設置指定ADC的規(guī)則組通道,設置它們的轉化順序和采樣時間ADC_RegularChannelConfig(AD

42、C1, ch, 1, ADC_SampleTime_55Cycles5 );/ADC1,ADC通道ch,規(guī)則采樣順序值為1,采樣時間為239.5周期 /* Start ADC1 Software Conversion */ ADC_SoftwareStartConvCmd(ADC1, ENABLE);/使能指定的ADC1的軟件轉換啟動功能 while(!ADC_GetFlagStatus(ADC1, ADC_FLAG_EOC );/等待轉換結束return ADC_GetConversionValue(ADC1); /返回最近一次ADC1規(guī)則組的轉換結果4.4 定時器程序段定時器程序段部分如下

43、:void TIM3_Configuration(void)/* TIM3 clock enable */RCC_APB1PeriphClockCmd(RCC_APB1Periph_TIM3, ENABLE);/* -TIM3CLK 即PCLK1=36MHzTIM3CLK = 36 MHz, Prescaler = 7200, TIM3 counter clock = 5K,即改變一次為5K,周期就為10K- */* Time base configuration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Period = 5000; /設置在下一個更新事件裝入活動的自動重裝載寄

44、存器周期的值計數到5000為500ms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Prescaler =(7200-1); /設置用來作為TIMx時鐘頻率除數的預分頻值10Khz的計數頻率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ClockDivision = 0; /設置時鐘分割:TDTS = Tck_tim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CounterMode = TIM_CounterMode_Up; /TIM向上計數模式TIM_TimeBaseInit(TIM3, &TIM_TimeBaseStructure); /根據TIM_TimeB

45、aseInitStruct中指定的參數初始化TIMx的時間基數單位/* Enables the Update event for TIM3 */TIM_UpdateDisableConfig(TIM3,ENABLE); /使能 TIM3 更新事件 /* TIM IT enable */TIM_ITConfig( /使能或者失能指定的TIM中斷TIM3, /TIM2TIM_IT_Update | /TIM 中斷源TIM_IT_Trigger, /TIM 觸發(fā)中斷源 ENABLE /使能);/* TIM3 enable counter */TIM_Cmd(TIM3, ENABLE); /使能TIM

46、x外設4.5 電量LED顯示程序段。Void Display_Baterry_LED(uint16 Baterry_Power) if(Battery_Power>=95) Display_LED(5);/5個LED燈全亮 else if(Battery_Power>=80) Display_LED(4);/4個LED燈全亮 else if(Battery_Power>=60) Display_LED(3);/3個LED燈全亮 else if(Battery_Power>=40) Display_LED(2);/2個LED燈全亮 else if(Battery_Power>=20) Display_LED(1);/1個LED燈全亮 else Dispaly_LED(0);/5個LED燈全滅第五章 系統結果分析通過第3章和第4章的系統硬件電路和軟件系統設計,本文已完成基于STM32F103的移動電源系統的整體設計。其相關功能介紹如下:充電過充保護:BQ24010芯片可以檢測電池的電壓,當電池電壓大于4.2V時,BQ24010會自動斷開對電池充電。充電過流保護:在市電到5V降壓電路中,輸出端接有一個1A的保險管。放電過放保護:控制器通過電源電池電壓檢測電路,檢測到電池電壓,若電壓過低,則控制器使輸出斷路保護電路關斷。放電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