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腸鉤口線蟲和美洲板口_第1頁
指腸鉤口線蟲和美洲板口_第2頁
指腸鉤口線蟲和美洲板口_第3頁
指腸鉤口線蟲和美洲板口_第4頁
指腸鉤口線蟲和美洲板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教學課題:十二指腸鉤口線蟲和 美洲板口線蟲(鉤蟲)教學目標: 1.掌握鉤蟲形態(tài)、生活史、致病作用。 2.熟悉鉤蟲的實驗診斷。 3.了解鉤蟲的流行與防治。教學重點: 鉤蟲卵、生活史特點、致病作用 指腸鉤口線蟲和美洲板口鉤蟲是鉤口科線蟲的統(tǒng)稱,發(fā)達的口囊是其形態(tài)學的特征。寄生人體的鉤蟲主要有二種:十二指腸鉤口線蟲(Ancylostoma duodenale)和美洲鉤口線蟲(Necator americanus)。鉤蟲呈世界性分布,全球感染人數(shù)估計有9億之多。鉤蟲病是我國五大寄生蟲病之一,對人危害極大。 鉤蟲(hookworm) 簡介指腸鉤口線蟲和美洲板口一、形態(tài)1 成蟲(Adult ):約1cm,

2、肉紅色,死后為 灰白色。其前端較細,有一口囊。腺體:頭腺1對,主要分泌抗凝素咽腺3對,主要分泌乙酰膽堿酯酶;膠原酶排泄腺1對,主要分泌蛋白酶兩種鉤蟲成蟲體形比較指腸鉤口線蟲和美洲板口 兩種鉤蟲成蟲鑒別:鑒別點十二指腸鉤蟲 美洲鉤蟲、體形“”形 “”形2、口囊 兩對鉤齒 一對板齒3、交合傘 圓形 扁圓形4、背輻肋 遠端分支,每支分3小支 基部分支,每支分2小支5、交合刺 兩刺末端分開 兩刺合攏指腸鉤口線蟲和美洲板口美洲鉤蟲口囊美洲鉤蟲外形十二指腸鉤蟲外形十二指腸鉤蟲口囊犬鉤蟲口囊指腸鉤口線蟲和美洲板口兩種鉤蟲成蟲的口囊區(qū)別 美洲鉤蟲十二指腸鉤蟲指腸鉤口線蟲和美洲板口鉤蟲交合傘、刺 指腸鉤口線蟲和

3、美洲板口 鉤蟲體內有三種單細胞腺體 頭腺 主要分泌抗凝素及乙酰膽堿酯酶, 阻止宿主腸壁傷口血液凝固,有利 于鉤蟲的 吸血。 咽腺 分泌乙酰膽堿酯酶,蛋白酶和膠 原酶,影響神經介質的傳遞作用,降 低宿主腸壁的蠕動,有利于蟲體的 附著。 排泄腺指腸鉤口線蟲和美洲板口 鉤蟲指腸鉤口線蟲和美洲板口 2蟲卵 橢圓形,無色透明,大小約56763540m,卵殼薄,內含有48個卵細胞,卵殼與卵細胞之間有明顯的空隙,或卵內細胞可分裂為多個,成為桑椹期,甚至發(fā)育為幼蟲期。蟲卵口訣:鉤蟲卵長橢圓, 無色透明暗光看; 卵殼很薄象條線,四個細胞在里面。 指腸鉤口線蟲和美洲板口3、幼蟲: 1)桿狀蚴:前端鈍圓后端尖細,有

4、口孔 2)絲狀蚴(感染期蚴): 口孔封閉指腸鉤口線蟲和美洲板口2. 幼蟲 通稱鉤蚴,分為桿狀蚴和絲狀 蚴兩個階段。桿狀蚴絲狀蚴指腸鉤口線蟲和美洲板口2 二、生活史1.發(fā)育過程 成蟲(人小腸)蟲卵隨糞排出 ,體外發(fā)育、 (24H) 孵出幼蟲 ,(48H)第一期桿狀蚴、蛻皮 5-6天 第二期桿狀蚴,蛻皮絲狀蚴,口孔封閉, 感染期蚴接觸皮膚,鉆入人體 ,入血,到右心 , 經肺,肺泡 ,支氣管,咽胃小腸成蟲。 指腸鉤口線蟲和美洲板口 2.生活史特點 1)成蟲寄生部位 小腸上段 2)感染階段 絲狀蚴 3)感染方式 經皮膚粘膜 4)具有移行現(xiàn)象 皮膚粘膜循環(huán)系統(tǒng) 呼吸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指腸鉤口線蟲和美洲板口三、

5、致?。ㄒ唬┯紫x致病1、鉤蚴性皮炎(對皮膚損傷): 好發(fā)部位: 手、足背指趾間燒灼、奇癢感丘疹水皰疹膿皰結痂、脫皮、自愈指腸鉤口線蟲和美洲板口鉤蚴性皮炎指腸鉤口線蟲和美洲板口2、對肺損傷: 鉤蚴性肺炎、鉤蚴性哮喘指腸鉤口線蟲和美洲板口(二)成蟲致病作用1、貧血 : 本身吸血、邊吸血邊排血 1)原因 分泌抗凝血物質,延長凝血時間 常更換咬附部位,新舊傷不斷滲血 鐵質、蛋白質不能及時補充 2)性質:低色素小細胞性貧血 3)癥狀: 輕者:皮膚蠟黃、粘膜黃白、頭昏眼花等 嚴重: 兒童:影響發(fā)育、侏儒癥 女性:月經紊亂、閉經、不孕 孕婦:流產、早產或死胎 男性:不育 指腸鉤口線蟲和美洲板口 2、損傷腸粘膜

6、、引起消化道癥狀3、異食癥:與缺鐵有關4、嬰兒鉤蟲?。ǘ┏上x致病作用指腸鉤口線蟲和美洲板口指腸鉤口線蟲和美洲板口 四、實驗診斷 1.糞便檢查蟲卵: 1)飽和鹽水漂浮法 2)直接涂片法 3)蟲卵計數(shù)法 2.鉤幼培養(yǎng)法 3.查成蟲 4.免疫學檢查法(ID、IFA、ELISA 等)指腸鉤口線蟲和美洲板口鉤蟲五、流行 1.分布 有蟲卵污染土壤的機會 2.流行因素 有蟲卵發(fā)育的條件 有人與鉤蚴接觸的機會指腸鉤口線蟲和美洲板口 鉤蟲六、防治原則1.控制傳染源 包括病原治療與對癥治療,驅蟲可選廣譜驅腸道線蟲藥:如阿苯達唑,甲苯咪唑、噻嘧啶、噻乙吡啶。嚴重貧血的鉤蟲病患者,首先要糾正貧血,如服硫酸亞鐵或10%枸櫞酸溶液,加服稀鹽水或維生素C,有利于鐵劑吸收,貧血糾正后進行驅蟲。 2.切斷傳播途徑3.保護易感人群指腸鉤口線蟲和美洲板口思考題 1.描述鉤蟲卵形態(tài)。 2.十二指腸鉤蟲外形呈 ,口囊內有 鉤齒;美洲鉤蟲外形呈 ,口囊內有 板齒。 3.鉤蟲具有一對 ,可分泌 。 4.鉤蟲的生活史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