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芋栽培技術(shù)講課PPT課件_第1頁
魔芋栽培技術(shù)講課PPT課件_第2頁
魔芋栽培技術(shù)講課PPT課件_第3頁
魔芋栽培技術(shù)講課PPT課件_第4頁
魔芋栽培技術(shù)講課PPT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一.選種標準與操作 選縱橫徑基本相等的球莖(淘汰扁圓形者),芽窩小而淺,肩寬,球莖充實,頂芽粗壯,表面光滑,無病無傷,花魔芋頂芽鮮紅色,重量在500克以下、白魔芋100克以下的球莖和重量在5克以上的根狀莖。根狀莖長達20cm以上可切為23段。各類種芋各自的大小基本一致,分類、分齡栽植。良種基本要求為上端口淺,窩眼要小,球莖充實,頂芽粗壯,色澤正常,形體飽滿,頂芽呈錐形、無損傷和病蟲害,整個魔芋的形狀如同碓臼。 種芋的選擇標準概括為:1、無病;2、無傷或傷口已愈合者;3、球莖形圓或長圓(扁圓者為劣質(zhì));頂芽肥壯;4、葉柄痕較小,凡超過球莖直徑1/2者為劣質(zhì);5、芽窩不宜太深;6、商品芋的種芋重花

2、魔芋為500g以下,白魔芋為100g以下,每類種芋大小基本一致,以便分類分齡栽培;7、根狀莖應(yīng)充實、無病害,以2年生植株上的根狀莖為好。 栽種前進行種芋的消毒和催芽處理,可以大大提高魔芋成活率和產(chǎn)量。病菌以菌絲和菌核形式在土壤、球莖、病殘體和雜草根際越冬,并為來年的初次侵染病源。病株和病殘體燒毀或深埋;4、葉柄痕較小,凡超過球莖直徑1/2者為劣質(zhì);魔芋的徑膨大成球莖,稱球狀莖。有花芽的芋叫公魔芋。三、病害的防治重點軟腐病、白絹病專題51小時后,取出曬晾1天2天;90年代推出的防治細菌病害的來菌感(或稱殺菌王、消毒靈)可按說明書試用。若有白絹病發(fā)展,立即對該地塊遍撒石灰,便土壤pH值達到8。4月

3、份栽種,選上端口平、無病蟲害的芋塊作種芋,大小以220300克個為宜。前10天溫度保持在2025,后10天保持在15,濕度保持在75,要特別注意防止魔芋種干縮。因此除了在整地下種前用敵百蟲殺蟲外,在其生長期間要經(jīng)常查看魔芋植株根部,發(fā)現(xiàn)有地下害蟲要及時防治,可用樂斯本、百事達等殺蟲劑兌水澆灌殺死地下害蟲。中國的魔芋種對軟腐病的抗性弱,白絹病的蔓延也很嚴重,此二種病是中國魔芋栽培的防治重點。一般方法:魔芋留種繁殖包括根狀莖繁殖,小球莖繁殖,切塊繁殖和分芽繁殖等。魔芋種的保存二、種植前的處理用下列方法進行消毒,凡浸種者不能混入帶病的種芋,不然將助長傳病。1、鏈霉素是防治細菌性病害的特效藥,污染也輕

4、。用1000萬單位農(nóng)用鏈霉素可濕性粉劑兌水20kg液浸種芋0.51小時后,取出曬晾1天2天;90年代推出的防治細菌病害的來菌感(或稱殺菌王、消毒靈)可按說明書試用。2、用40%福爾馬林加水200倍250倍液浸種20分鐘30分鐘,或用0.1%高錳酸鉀液浸種芋10分鐘,均取出曬晾1天2天。3、將種芋芽向上擺在地面,50%多菌靈水溶劑500倍液,每m2噴藥150ml,或用50%甲基托布津400倍液,按150ml200ml/ m2用量均勻噴霧主芽周圍,藥液在臨用時配備。4、用甲基托布津或多菌靈粉劑做種芋粉衣消毒,用藥量為種芋重量的2%3%,用填充劑石膏或草木灰與藥混勻,在浸種后取出趁濕裹上粉衣。以上4

5、法,第1法必用,其余3法用一種即可,但如加用第4法更為安全。對病芋切除病疤塊,破損魔芋切掉破損面,然后用石灰涂抹傷口。選好的種芋應(yīng)在晴天曝曬2天,再用多菌靈和農(nóng)用鏈霉素液浸泡種芋30分鐘以上。對病疤芋和破損魔芋要分開存放,單獨浸種,單獨播種。對通過精選后的種芋,用石灰水通過24小時浸泡,除去表皮病菌。栽種前進行種芋的消毒和催芽處理,可以大大提高魔芋成活率和產(chǎn)量。一般催芽方法:在播種前15天20天,將種芋置于溫室或陽畦中,溫室床上鋪濕沙,將魔芋種排放好后,其上再鋪一層濕沙,如此最多只能放置三層芋種。前10天溫度保持在2025,后10天保持在15,濕度保持在75,要特別注意防止魔芋種干縮。2.無性

6、繁殖法育種(無性繁殖12年后可采挖) 一般方法:魔芋留種繁殖包括根狀莖繁殖,小球莖繁殖,切塊繁殖和分芽繁殖等。4月份栽種,選上端口平、無病蟲害的芋塊作種芋,大小以220300克個為宜。下種前日曬 l2天后用50多菌靈4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浸種1520分鐘。如種芋單個重在500克以上可豎切成塊,并保證每個種塊必須有側(cè)芽。下種時,芽頭朝上,上面覆蓋細土34厘米,再覆蓋1層薄草保濕。加速種芋無性繁殖有以下五種途徑可在生產(chǎn)上選用: 用魔芋根狀莖繁殖。魔芋的徑膨大成球莖,稱球狀莖。球莖上面圍繞頂芽生長10多條如根樣的莖就叫根狀莖,是繁殖種芋的好種源。利用根狀莖繁殖種芋,可全條繁殖,也可

7、分段繁殖,但切段要保留23個節(jié),保證有活芽12個。切莖后用草木灰抹切口,并在陽光下曬12天,隨即分窩播種。管理得當(dāng),當(dāng)年可培育成100克以上的小球莖,就可作種用。 用花芽魔芋球莖繁殖。有花芽的芋叫公魔芋。公芋是母芋種植23年后所形成的,公芋雖不能做種,但可繁殖種芋。方法是刮除公芋頂芽上的花芽,促使頂芽周圍的側(cè)芽成苗。每窩播1個公芋,做好苗齊后的管理,當(dāng)年即可長出310個植株,形成10多個小球莖,此小球莖即可作種。用頂芽直接繁殖。此方法多用于加工芋地再利用。在加工芋未清洗前,切出帶頂芽的一塊(或者摳出一塊),要求頂芽帶蒂厚實,有利于培育壯苗。在播前曬12天,且用草木灰涂抹傷口,防治病菌感染。栽后

8、當(dāng)年可長成400500克以上的塊莖 用小球莖繁殖。一般100150克以下的球莖可直接作種芋,小球莖無刀傷,不易感染病菌,且發(fā)芽率高、長勢好,能繁殖大量種芋。 用魔芋球莖切塊繁殖。一般個體重超出1公斤的大魔芋,可采用切塊繁殖的方法。魔芋具有頂芽周圍有多個側(cè)芽(也稱隱芽,魔芋表層突起的疙瘩)的特性,一個側(cè)芽切成一塊,迫使側(cè)芽成苗。切塊選晴天進行,切后應(yīng)用草木灰涂抹傷口,并在陽光下曬兩天,有利傷口愈合。播后加強田間管理,及時防治病蟲害。3.果實做種繁殖(種子繁殖23年可采挖) 可于8月下旬將采回的種子,拌沙子搓揉,去果肉,選取飽滿的種子拌23倍量的濕潤河沙沙藏。翌年34月份露白時取出挖穴點播。不用未

9、腐熟的農(nóng)家肥料以免燒根或引來地下害蟲咬傷植株;每窩播1個公芋,做好苗齊后的管理,當(dāng)年即可長出310個植株,形成10多個小球莖,此小球莖即可作種。要選擇高稈作物與魔芋套種,如玉米等,可以起到遮陰的作用,防止太陽光直射灼傷魔芋葉片,易于軟腐病菌侵入。公芋是母芋種植23年后所形成的,公芋雖不能做種,但可繁殖種芋。無性繁殖法育種(無性繁殖12年后可采挖)因此除了在整地下種前用敵百蟲殺蟲外,在其生長期間要經(jīng)常查看魔芋植株根部,發(fā)現(xiàn)有地下害蟲要及時防治,可用樂斯本、百事達等殺蟲劑兌水澆灌殺死地下害蟲。各類種芋各自的大小基本一致,分類、分齡栽植。栽后當(dāng)年可長成400500克以上的塊莖利用根狀莖繁殖種芋,可全

10、條繁殖,也可分段繁殖,但切段要保留23個節(jié),保證有活芽12個。也可挖深約10cm的種植溝,施堆肥及基肥,斜放種芋后,蓋土,或待芋開始出土?xí)r結(jié)合中耕培土?xí)r才施基肥,并在其上培土。一般方法:魔芋留種繁殖包括根狀莖繁殖,小球莖繁殖,切塊繁殖和分芽繁殖等。徹底清除病殘體,雜草,田園清潔;對通過精選后的種芋,用石灰水通過24小時浸泡,除去表皮病菌。根狀莖長達20cm以上可切為23段。將肥料置種芋之上,是適應(yīng)魔芋弦狀根均從種芋頂端長出,上面的肥料仍能被吸收利用。最新育苗方法魔芋組織培養(yǎng)第二節(jié) 播種與施肥一、嚴格選地,土壤消毒,合理輪作(一)選地:魔芋宜選擇半陰、溫暖、濕潤的地塊栽培,魔芋喜溫耐蔭,喜涼怕熱

11、,不耐強光和雨澇,應(yīng)選擇背風(fēng)向陽,易排水,光照條件較好但又無強光照的半陰半陽的緩坡,山間谷地為宜,要求土層深厚,疏松肥沃,富含有機質(zhì)和腐殖質(zhì)的中性偏酸的沙壤土種植(二)、整地冬前深耕改土,春后深耕細整,開廂理溝。魔芋根系淺,需氧氣充足,忌漬水,務(wù)使整塊地四周及畦間相通,排水順暢。在雨水充足地區(qū),采用高畦窄廂種植,廂寬1m包溝;在夏秋季降水較少,常遭旱災(zāi)地區(qū),采用寬廂淺溝種植。若采用間套作方式,應(yīng)根據(jù)間套作物根系分布,適當(dāng)安排其位置,并對魔芋施肥上給予照顧,如與玉米或高果間套,應(yīng)選高桿及株型緊湊品種,視該地塊所需的蔭蔽度在每畦或隔畦的畦旁另開播種行及施肥窩播玉米或高梁。二者均屬深耕作物,且播栽期

12、均早于魔芋,這樣就可避免與淺根作物魔芋根系發(fā)展和搶肥的矛盾而達糧芋雙豐收。若與幼齡經(jīng)濟林木間作,應(yīng)依林木的行距決定行間種幾行魔芋,以調(diào)節(jié)魔芋的蔭蔽度達60%以上。種植行不能緊挨樹干及其主根,以免傷樹根并與林木爭肥。 (三)土壤消毒:冬季深耕時,每畝用50公斤生石灰,甲敵粉或硫酸銅1公斤消毒土壤,敵百蟲1公斤殺滅地下害蟲。(四)合理輪作:在魔芋種植中要采用合理輪作,一般輪作的間隔期34年,同時,在種植中還要注意不要與薯芋類、茄果類作物連作,減輕病蟲危害。二、一般栽種標準 (一)、時間冬種是在1112月時,邊挖收,邊栽種,收大留小,較均勻地將小球莖埋在土里,待明年自然蔭芽出土。冬種只適合于冬季氣候

13、溫和無霜凍或霜凍輕微的低山地帶;春種是在清明節(jié)前后,氣溫回升到15正當(dāng)種芋開始萌芽時栽種,春種更為適當(dāng)。(二)密度一般依種芋橫徑的6倍為行距,4倍為株距,決定栽植距離時,應(yīng)再參考種植地塊的條件和品種來調(diào)整。如為向南斜坡或低海拔處,因易受高溫、強日照危害,宜較密植;相反,在高寒地區(qū),日照較少,宜稍稀植;花魔芋生長勢旺宜較稀植;白魔芋植株矮小,生長勢較弱,宜較密植。種植密度以達到葉定形時,葉片有約三分之一相互重疊為適當(dāng)。(三)方法安放種芋時鄰近兩行應(yīng)錯開位置;種芋以45斜放溝中,以免芽窩積水,并防止新芋底部皮層龜裂和腐爛。斜坡地則頂芽向上;種芋為根狀莖者,頂芽順一個方向連續(xù)安放。種芋上覆土69cm

14、,土壤及氣候干燥和有暴雨的地方覆土較厚。 播種方法示意圖一蛞蝓及蝸牛:用蝸克星撒施在植株葉片及莖基部誘殺。芋鞭貯藏可分層放入潮砂土,也可切成小段,每段保留2-3個芋眼。清除土中和周圍雜草,田園清潔;利用根狀莖繁殖種芋,可全條繁殖,也可分段繁殖,但切段要保留23個節(jié),保證有活芽12個。魔芋的主要病害有白絹病、軟腐病、葉枯病、根腐病等。栽種前進行種芋的消毒和催芽處理,可以大大提高魔芋成活率和產(chǎn)量。挖收宜選晴天,挖后曬于田間,攤晾于通風(fēng)遮雨之處待售,或待失水15%后可貯藏。中國的魔芋種對軟腐病的抗性弱,白絹病的蔓延也很嚴重,此二種病是中國魔芋栽培的防治重點。貯存時中間稍留空隙,這樣一層砂一層芋鞭。病

15、菌以菌絲和菌核形式在土壤、球莖、病殘體和雜草根際越冬,并為來年的初次侵染病源。菌核萌發(fā)17小時后,即可侵入植株,23天后,病菌分泌的毒素劇增,使植株基部腐爛并倒伏,菌絲能隨土壤及腐爛物蔓延數(shù)米,并在植株間相互傳染,菌核可隨灌溉水或因農(nóng)事操作而傳播。一般方法:魔芋留種繁殖包括根狀莖繁殖,小球莖繁殖,切塊繁殖和分芽繁殖等。魔芋應(yīng)重視基肥,以施肥總量的70%80%作基肥在栽種時施于種植溝內(nèi)或在溝旁另挖施肥溝施下,或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有少數(shù)萌芽伸出地表時施于土表,然后培土。冬種是在1112月時,邊挖收,邊栽種,收大留小,較均勻地將小球莖埋在土里,待明年自然蔭芽出土。若留種可適當(dāng)延遲收獲。播種示意圖二

16、 每公頃約7000kg10000kg,種芋愈小,用種量愈少,膨大系數(shù)愈高;種芋愈大,用種量愈大,膨大系數(shù)愈低。下種量每公頃7500kg,產(chǎn)量能達每公頃30000kg;下種量每公頃10000kg,產(chǎn)量能達每公頃40000kg。均重(克) 行 距(cm)株距(cm)種芋量重量(公斤)100 60 25 67000 6700 150 60 31 54000 8100 200 60 38 44000 8800 300 60 50 33000 10000 (四)播種量三、一般施肥說明魔芋是喜肥怕貧瘠,需肥力強的塊莖作物,在施肥中應(yīng)以農(nóng)家肥為主,化肥為輔,施足底肥,早施追肥。肥足,肥料優(yōu)才能滿足魔芋200

17、天生育期營養(yǎng)的需要,魔芋在生長期缺肥,會導(dǎo)致病害和減產(chǎn)。魔芋吸收鉀的量最多,大約為氮素的2倍,施足鉀肥,能有效地促成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和運轉(zhuǎn),可健壯植株,增強抗病抗旱的能力,提高品質(zhì)。施基肥 魔芋的根為弦狀根,淺根系,吸收力不強,必須肥培土壤和科學(xué)施肥。魔芋對有機質(zhì)有特殊的愛好,因此肥培土壤的重要手段是大量施入腐熟堆肥,每公頃約施2萬kg,堆肥的漚制以稿桿、不帶種子的青草為主要材料,適量加入畜糞及苦土石灰(含CaO45%、MgO18%)和磷肥。應(yīng)在前一年夏秋季節(jié)即開始漚制,待充分腐熟后使用。 一般“三要素”的施肥量為每公頃各120kg180kg,若以復(fù)化肥含NP2O5K2O為10822計,每公頃

18、可施1t1.5t。若施肥過多特別是氮肥過多,易造成發(fā)病多,其種芋貯藏不安全,所以應(yīng)依地區(qū)、土壤及種齡等適當(dāng)掌握。魔芋應(yīng)重視基肥,以施肥總量的70%80%作基肥在栽種時施于種植溝內(nèi)或在溝旁另挖施肥溝施下,或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有少數(shù)萌芽伸出地表時施于土表,然后培土。凡春季升溫慢,秋季降溫快,生長季短的山區(qū)或后期易受干旱、風(fēng)害威脅的地方,均應(yīng)以80%以上甚至全量作基肥施用,但以緩釋性肥料為主;凡斜坡地、土壤保肥力弱者宜留20%30%作追肥?;实氖┯靡话阍谠苑N前10天15天,在兩行種植溝之間挖施肥溝,將基肥與堆肥混勻施于溝內(nèi)或先挖深約12cm15cm的種植溝,在溝底施堆肥,在其上斜放種芋,上施基肥

19、,約3cm厚,再蓋土。也可挖深約10cm的種植溝,施堆肥及基肥,斜放種芋后,蓋土,或待芋開始出土?xí)r結(jié)合中耕培土?xí)r才施基肥,并在其上培土。幾種方法的共同點是基肥集中施用,接近種芋,但又不直接接觸,其肥料利用率高,但又不傷種芋。將肥料置種芋之上,是適應(yīng)魔芋弦狀根均從種芋頂端長出,上面的肥料仍能被吸收利用。 具體要求:1、施肥以基肥為主,遲效肥與速效肥結(jié)合,氮、磷、鉀肥配合,前期以氮肥為主,中后期以鉀、磷為主;分階段補充追肥。2、每公頃施肥量:基肥為農(nóng)家肥(腐熟堆肥、廄肥、圈肥)15噸以上,氮磷鉀復(fù)合肥150200kg,鈣鎂磷肥150200kg;追肥為氯化鉀150200kg,腐熟人畜糞尿液750擔(dān)。

20、葉面追肥用0.5%磷酸二氫鉀噴灑。施基肥方法:每廂栽2行者,在廂面兩邊各開一施肥溝,若栽34行,在中間再加12條溝,溝深、寬約1215cm,溝施混勻的基肥,與土混勻淋入腐熟人畜糞尿,蓋土3cm,準備栽種。 3、兩大施肥機遇期:(一)種肥:畝施充分腐熟農(nóng)家肥30004000千克,畝施鈣鎂磷肥或普鈣30千克,鉀肥10千克,三元復(fù)合肥20-30千克,一半作為溝(塘)的底肥一半作為蓋種肥。(二)追肥: 魔芋展葉封行前(6月上旬)畝施三元復(fù)合肥20-30千克,鉀肥10千克,兌水澆施或撒施在距離魔芋莖基部10cm左右的地方,提溝土蓋嚴。在底肥施用不足的情況下,尿素作追肥每畝不得超過10公斤, 尿素施用過多

21、地上部生長過旺葉色過綠披軟容易引發(fā)軟腐病,而且魔芋膨大倍數(shù)小,因此在魔芋的施肥中,尿素盡量不施或少施。第三節(jié) 田間的管理魔芋生長過程中,在前期要注意田間除草,后期要做好開溝排水外,要盡量減少農(nóng)事操作。在魔芋的整個栽培管理過程中要盡量避免人為弄斷、拆斷植株,植株造成機械損傷后極易導(dǎo)致軟腐病的發(fā)生。因此,一次性施足底肥后,前期做好除草,后期做好排水,盡量減少人為管理活動。1.除草魔芋的根群平行分布于土壤上層,中耕鋤草很易傷根,導(dǎo)致發(fā)病。雜草繁生的地塊,應(yīng)在春季整地后栽種前用除草劑百草枯20%水劑每公頃36kg加50%莠去律水劑38 kg噴霧土壤,徹底清除雜草。魔芋展葉后,只能用手扯除雜草,也應(yīng)防止

22、傷根傷葉。魔芋下種后出苗前可用除草劑除草,以禾耐斯或撲草凈、威霸、蓋草能除草劑效果較佳,用量30毫升/畝兌水4050kg噴霧,不影響魔芋生長。魔芋出苗后除草要手工拔除,展葉封行后田間很難再長雜草,少量的雜草可起地面覆蓋作用,8月中旬后不進行除草作業(yè)。2.培土魔芋種植后約一個月才開始萌芽出土,此時應(yīng)抓住時機,趁根群尚未布滿前進行淺中耕破除土表板結(jié)層,增進土壤空氣通透,同時進行培土或培土與施基肥相結(jié)合。培土是將畦溝中土壤培于種植溝上,可使土壤有更大的通氣面以促進根狀莖生長并保護上層根群。培土厚度應(yīng)依立地條件、種齡及氣象等綜合考慮,若培土過深,影響出芽,初期生長及根狀莖發(fā)生和生長等,一般宜培7cm1

23、0cm。3.廂面覆蓋 這是魔芋栽培的一項特殊而重要的管理工作,覆土可防止暴雨造成的土壤流失,避免根群暴露,保護土壤團粒結(jié)構(gòu),增進地力,調(diào)節(jié)土壤溫度和濕度,防止雜草為害,減輕病害發(fā)生及發(fā)展,提高產(chǎn)量,日本常將秋季或早春在畦邊播的直立型燕麥或大麥(播種量5kg/hm2),長出的麥桿刈鋪于土表,另一種是用無霉的杉葉、野干草、谷草、落葉等為覆蓋材料。為防止土表被密閉,可先在土表鋪些枯枝、竹枝,再鋪覆蓋材料。覆蓋的厚度為5cm10cm,用量一般是干料7500kg10000kg/hm2。凡易遇旱災(zāi)和暴雨的地方覆蓋宜較厚,而陰濕地、低溫地較薄。鋪草宜在展葉之前完成,以免傷及葉部。9月以后氣溫漸低時,宜撤除鋪

24、草,讓土表接受日曬以保土溫,利于植株生長及球莖發(fā)育,高海拔地區(qū)種植期及生長前期地溫過低,在栽種時,可用黑色地膜覆蓋地表以保溫保濕,還能保蓄土壤水分,防止暴雨沖刷及減輕草害。 相面蓋草4.追肥魔芋的追肥原則是生育前半期應(yīng)供給充足養(yǎng)分以確保地上部生長旺盛,而后半期(7月下旬至以后)在維持有效供給必要的養(yǎng)分條件下,應(yīng)減少施肥,使植株逐漸減少吸肥量,以求獲得干物質(zhì)含量高、肥大而充實的球莖和根狀莖,為保證生育期中持續(xù)供給營養(yǎng),保持后期植株健壯,特別是斜坡地養(yǎng)分易流失,至少應(yīng)將肥料總量的20%30%作為追肥分期施用。一般第一次追肥在5月下旬,主要促進地上部生長,第二次在6月下旬,主要促進地下部發(fā)育,應(yīng)配合

25、三要素。雖然球莖是在7月開始迅速膨大,8月9月大量吸收養(yǎng)分,但不能在此時才大量施肥,不然球莖質(zhì)量下降,特別是對種用球莖不利。此外,由于魔芋展葉后,田間操作易傷植株,加重病害,所以在病重地區(qū),寧可不施追肥,而在噴藥時加入0.3%磷酸二氫鉀加0.1%尿素作葉面追肥。5、清除病株 除在冬季翻耕土壤時徹底清除病殘體和雜草外,在萌芽出土后,發(fā)現(xiàn)有種芋帶病株,立即拔除,7月以后隨時檢查病情,發(fā)現(xiàn)中心病株,立即帶土挖除深埋或燒毀,并在窩內(nèi)及周圍撒石灰,踩緊土壤,防止雨水帶走病菌擴大傳染。若有白絹病發(fā)展,立即對該地塊遍撒石灰,便土壤pH值達到8。6、灌水排水天旱時淋水,溝灌的水面必須低于廂面10cm,快灌快排

26、;暴雨及水澇時理通背溝、廂溝,使排水通暢。由于魔芋根系不發(fā)達,不耐澇,生長期適逢雨季,要搞好開溝排水工作,隨時保持溝渠的通暢。淹水和墑面積水是魔芋生長大忌,淹水和墑面積水的魔芋極易發(fā)生腐爛,在魔芋的整個栽培管理過程中要做好開溝排水工作,特別是雨季一定要保持溝渠暢通,溝渠和墑面無積水。7、 間作套種要合理要選擇高稈作物與魔芋套種,如玉米等,可以起到遮陰的作用,防止太陽光直射灼傷魔芋葉片,易于軟腐病菌侵入。在與玉米進行間作套種時,要實行單行定向套種,主要依據(jù)行向確定玉米栽植的方向。不能與低稈作物套種,如大豆等,不僅不能起遮陰作用,還會因影響魔芋田間的通風(fēng)而增加田間的相對濕度,促進魔芋軟腐病的發(fā)生。

27、第四節(jié) 病蟲害防治魔芋的主要病害有白絹病、軟腐病、葉枯病、根腐病等。其中白絹病、軟腐病危害最大。蟲害主要有魔芋線蟲,甘薯天蛾、豆天蛾等。魔芋病害重在預(yù)防,主要是種子徹底消毒,同時采用農(nóng)業(yè)措施,選用抗菌品種輪作,加強田間管理,深耕整地,改良土壤,及早發(fā)現(xiàn)消滅病株,并結(jié)合藥劑防治,才能達到防治的目的。由于魔芋體內(nèi)含有毒生物堿,目前能危害魔芋的害蟲不多,苗期為藥劑防治害蟲,可在魔芋展葉前進行,用農(nóng)用鏈霉素200ppm噴灑植株近地表的葉柄,消毒殺菌。病害癥狀及多發(fā)期:軟腐病在78月嚴重發(fā)生,使受害葉片或球莖變軟變黑,甚至腐爛,有酒味,病菌易從傷口感染,引起成片倒伏。白絹病常在68月高溫干旱時嚴重發(fā)生,

28、初發(fā)時在葉柄基部距地面3厘米處出現(xiàn)水漬狀暗褐小斑,35天即可長出放射狀的白色絹絲狀菌絲,710天菌絲繼續(xù)向上下左右擴展,使植株基部腐爛、倒伏。病蟲害的防治:病害的預(yù)防:出苗70%時,用70%的百菌清800倍液,配合70%的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澆施,15天后用72%1000萬單位農(nóng)用鏈霉素可溶性粉劑1000倍液,配合70%的甲基托布津1500倍液,噴施,7天噴1次,連續(xù)噴23次,噴灑葉柄周圍地面或灌根,可有效殺死種芋上的病菌。 一、地上害蟲的防治:甘薯天蛾幼蟲等可用40%的樂果乳劑防治,發(fā)現(xiàn)之后,比較少時以人工捕殺,比較多時可用晶體敵百蟲12001500倍液、敵殺死等殺蟲劑噴殺。對于紅蜘蛛:可用

29、40殺螨特1000倍、1.8%愛福丁乳油5000倍、滅掃利1500倍液噴霧。甘薯天蛾:用90晶體敵百蟲8001000倍液或30殺蟲王1500倍液噴霧。蛞蝓及蝸牛:用蝸克星撒施在植株葉片及莖基部誘殺。二、地下害蟲:由于魔芋適生地以山地為主,都是不能水旱輪作的地塊,所以地下害蟲較多,咬食魔芋塊莖,造成軟腐病發(fā)病。因此除了在整地下種前用敵百蟲殺蟲外,在其生長期間要經(jīng)常查看魔芋植株根部,發(fā)現(xiàn)有地下害蟲要及時防治,可用樂斯本、百事達等殺蟲劑兌水澆灌殺死地下害蟲。三、病害的防治重點軟腐病、白絹病專題(一)軟腐病1.病征識別特點是組織腐爛,有惡臭味。初發(fā)時植株的小葉出現(xiàn)水浸狀暗褐色病斑,小葉黃化,以后整個復(fù)

30、葉枯萎,并引起倒苗,葉柄組織呈條狀腐爛,球莖初起孔洞,最后全部軟腐爛掉。2.病原菌及發(fā)生規(guī)律致病菌軟腐細菌,廣泛危害上千種植物。該細菌生長溫度為840,最適溫度為2530,發(fā)病盛期在6月下旬8月,最適酸堿值7.0。常在球莖上、土壤中、病殘體和雜草根際越冬,成為初次侵染的病原。田間操作不當(dāng),風(fēng)吹雨打,害蟲啃食都能造成植株損傷,為病菌侵入打開門戶。病原菌還能隨雨水反濺、病株摩擦、農(nóng)具和害蟲傳播,帶病種芋還能進行遠距離傳播。魔芋軟腐病3.防治法栽種前用敵克松70%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在傍晚或陰天噴射土壤進行消毒;選用優(yōu)質(zhì)健壯種芋,淘汰帶病和受傷的種芋,凡摸過有軟腐病的種芋必須清洗雙手;種芋

31、貯藏前晾曬失水15%;栽種前種芋消毒,再曬一、二日;不用未腐熟的農(nóng)家肥料以免燒根或引來地下害蟲咬傷植株;生長期間不讓根和葉受傷;病株和病殘體燒毀或深埋;清除土中和周圍雜草,田園清潔;選擇地區(qū)、創(chuàng)造環(huán)境,不讓植株受35以上高溫及強烈日照造成的不良生理影響; 從出苗起用1000萬單位農(nóng)用鏈霉素兌水50公斤灌根1-2次。展葉后,每隔7天左右噴一次相同濃度的農(nóng)用鏈霉素,連續(xù)噴3次以上。噴葉時將藥水順葉柄灌于根部;若以波爾多液0.4%或1%平腐靈水劑500倍液同鏈霉素間隔使用,防效更佳;發(fā)現(xiàn)軟腐病株,立即全株帶土挖走,燒毀或深埋,用相同濃度的鏈霉素液及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灌窩后,踩緊土壤,以

32、免雨水傳播病菌,并灌四周的魔芋植株根部,每株灌鏈霉素藥劑0.51kg;切忌將病株漚于糞池內(nèi);實行三年以上的輪作,最好能實施水旱輪作制度。 (二)白絹病1.病征識別首先發(fā)生在葉柄基部與地面接觸處,呈現(xiàn)淡紅濕腐軟化狀,隨后從此處折斷倒伏,發(fā)病部位纏繞絲絹輻射狀的白色菌絲束及小球狀菌核,菌核色由白變淡黃,再變成棕褐色,最后成形如黑褐色的油菜籽粒狀,病菌隨后危害地下球莖,引起腐爛。2.病原菌及發(fā)生規(guī)律病原真菌為齊整小核菌,生長溫度為1035,最適溫度為2528,最適pH值6.0,如pH值達8.0,菌絲和菌核均不能正常生長萌發(fā)。病菌以菌絲和菌核形式在土壤、球莖、病殘體和雜草根際越冬,并為來年的初次侵染病

33、源。菌核萌發(fā)17小時后,即可侵入植株,23天后,病菌分泌的毒素劇增,使植株基部腐爛并倒伏,菌絲能隨土壤及腐爛物蔓延數(shù)米,并在植株間相互傳染,菌核可隨灌溉水或因農(nóng)事操作而傳播。白絹病果實做種繁殖(種子繁殖23年可采挖)栽種前進行種芋的消毒和催芽處理,可以大大提高魔芋成活率和產(chǎn)量。由于魔芋根系不發(fā)達,不耐澇,生長期適逢雨季,要搞好開溝排水工作,隨時保持溝渠的通暢。0,菌絲和菌核均不能正常生長萌發(fā)。每公頃約7000kg10000kg,種芋愈小,用種量愈少,膨大系數(shù)愈高;二者均屬深耕作物,且播栽期均早于魔芋,這樣就可避免與淺根作物魔芋根系發(fā)展和搶肥的矛盾而達糧芋雙豐收。一般依種芋橫徑的6倍為行距,4倍為株距,決定栽植距離時,應(yīng)再參考種植地塊的條件和品種來調(diào)整。對通過精選后的種芋,用石灰水通過24小時浸泡,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