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燭之武退秦師左傳一言之辯,重于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于百萬之師 劉勰文心雕龍時代背景 秦、晉圍鄭發(fā)生在公元前630年(僖公三十年)。導致事情發(fā)生的原因有二點。其一,鄭國曾二次得罪過晉國,一是晉文公當年逃亡跑過鄭國時,鄭國沒有以禮相待。二是公元前632年時晉、楚之戰(zhàn)中,鄭國出兵助楚國,結果城濮之戰(zhàn)以楚國失敗告終。后鄭國雖然即派人出使晉國,與晉結好,鄭伯甚至與晉侯“盟于衡雍”,但最終沒有感化晉國。其二,晉秦兩國聯(lián)合圍攻鄭國,是因為晉秦都要爭奪霸權,均需要向外擴張,晉國發(fā)動對鄭國的戰(zhàn)爭,自然要尋找這樣得力的伙伴,秦晉歷史上關系一直很好,所以秦晉聯(lián)合也就必然了。 春秋時期形勢圖 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
2、于晉,且貳于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課文串講以:因為于:對無禮于晉=于晉無禮(介賓短語后置,譯:對晉文公無禮)軍:駐扎。名動(貳:從屬二主) 佚之狐言于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惫珡闹?。課文串講言于鄭伯=于鄭伯言使:派若:如果師:軍隊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惫唬骸拔岵荒茉缬米?,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痹S之。 之: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助詞。猶:尚且為:做(什么)用:重用而:表承接是:這過:過錯然:可是(燭之武)許之辭:推辭 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燭
3、之武)曰夜:在夜里。名狀(燭之武)夜縋而出既:已經(jīng)亡:使滅亡。使動用法 冒昧地以(這事)煩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越:跨過。以:而。鄙:把當作邊邑。名意動其:這件事焉:哪里 怎么以:而陪:增加厚:變雄厚?。合魅跻詾椋喊眩ㄋ┳鳛闁|道主:東方道路上的主人行李:使者共:通“供”乏困:缺少的(東西)。所害:所+動嘗:曾經(jīng)為:給之:取獨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惟君圖之?!鼻夭f,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
4、乃還。濟:渡河(晉君)許君焦、瑕版:防御工事所知:所+動夫:發(fā)語詞何厭之有:有何厭厭:滿足之:賓語前置的標志東:向東。名狀封:使作疆界。使動肆:擴張。闕:削減焉:哪里以:而惟:希望圖:考慮說:通“悅”盟:結盟戍:守衛(wèi)乃:于是 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币嗳ブ?。之:代指秦軍微:如果沒有夫人:那人及:達到因:依靠而:卻敝:損害所與:所親附的人。所+動知:通“智”亂:混亂相攻易:取代武:勇武其:還是。表商量語氣去:離開之:代鄭國燭之武( )退秦師 請在“退”前加上一個詞或短語,概括全文內(nèi)容。梳理內(nèi)容說危在旦夕臨危受命
5、 深入危境智說秦伯 晉軍退去危難解除(12段) (3段) (4段)燭之武的游說藝術迂回戰(zhàn)術不暴露游說目的 燭之武閉口不談鄭國的利益得失,言談中似乎處處在為秦國利益著想:先講明秦晉圍鄭,即使攻下鄭國,秦國亦無大裨益;存鄭對秦倒有好處,曉之以害,動之以利,使秦伯覺得枉費心機。18巧施攻心術先對方之憂而憂 燭之武善于利用秦晉同床異夢的矛盾,抓住秦伯擔憂“幫晉滅鄭后反而惹火燒身”之心理,步步深人,層層逼緊,透辟分析晉侯出征目的在于擴張領土,本性貪而負義,且欲壑難填。使秦君頓感危機所在。于是,燭之武“一心為秦”地挑撥離間了“秦晉之好”。燭之武的游說藝術用婉言相勸忠言順耳更利于聽 雖然燭之武年歲已高,但在
6、秦穆公眼前豈敢倚老賣老,婉言以說,處處尊重對方:“鄭既知亡矣”“敢以煩執(zhí)事”“君知其難也”“君之所知也”“唯君圖之”。侃侃而談,不卑不亢,不刺激對方,創(chuàng)造和諧的談話氛圍?!傲佳砸痪淙?,秦穆公怎能不愛聽,又怎能不依計行事。燭之武的游說藝術善于分析利弊講究語言藝術善于揣摩心理 燭之武的游說藝術善于利用矛盾機智善辯的外交家以“利”巧攻心理以“害”巧析形勢以“史”巧施離間志士勇士辨士以國家利益為重,深明大義的愛國志士兩軍交戰(zhàn),生死未卜;出使秦師,成敗難料;勇入秦營,知難而上。不卑不亢,機智善辯形象總結燭之武的形象 討論:有人說左傳一個突出的成就就是寫人,作者通過政治、軍事、外交等活動的描述,刻畫
7、了許多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試結合燭之武退秦師一文,來分析一下本文中其他人物形象,感受一下左傳高超的人物刻畫技巧。 鄭 伯從諫如流,勇于自責。佚之狐識人才的伯樂。秦 伯以利為重,亦敵亦友,變化難測,政 治手腕了得。晉 侯以利為重,以”不仁”為借口,沉著 應對,有隱忍不發(fā)、頭腦清醒政治家的風度。燭之武退秦師連環(huán)畫課 堂 練 習詞語解釋1、且貳于楚也。貳:2、晉軍函陵,秦軍氾南。軍:3、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辭:4、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若:5、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鄙:6、焉用亡鄭以陪鄰?陪:7、行李之往來。行李:從屬二主駐扎推辭假如把當作邊邑增加出使的人8、共其乏困。共:9、且君嘗為晉
8、君賜矣。賜:10、朝濟而夕設版焉。 濟:11、又欲肆其西封。 肆:12、闕秦以利晉。 闕:13、秦伯說。 說:1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微: 夫:通“供”,供給恩惠渡河延伸、擴張侵損、削減通“悅”,高興(如果)沒有那 1、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 因為鄭國曾對晉文公無禮,并且在與晉國結盟的情況下又與楚國結盟。 2、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 越過晉國把遠方的鄭國作為秦國的邊境,您知道那是困難的。 3、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 已經(jīng)把鄭國當作東部的疆界,又想擴張西部的疆界。 4、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 削減秦國而有利于晉國,希望您考慮這件事。詞句翻譯 1、通假字已,通“矣”, 了。共,通“供”,
9、 供給、供應。說,通“悅”, 高興。知,通“智”, 明智,聰明。(1)今老矣,無能為也已 (2)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3)秦伯說,與鄭人盟 (4)失其所與,不知古漢語常識2、詞類活用 晉軍函陵,秦軍汜南若亡鄭而有益于君越國以鄙遠鄰之厚,君之薄也即東封鄭若不闕秦因人之力而敝之共其乏困軍,名詞作動詞,駐軍。亡,使動用法,使滅亡。鄙,名詞意動,把當作邊邑;遠,形容詞作名詞,遠地。厚,薄,形容詞作動詞,變雄厚、變薄弱。東,名詞作狀語,向東;封,名詞意動用法 使成為疆界。闕,動詞使動用法,使削弱。敝,形容詞用作動詞,損害。乏困,形容詞作名詞,缺少的東西。3、古今異義(1)東道主(2)行李(3)乏困(4)
10、夫人古義:東方道路上(招待過客)的主人。 例:若舍鄭以為東道主。今義:請客的主人。古義:出使的人。例:行李之往來。今義:出門時所帶的包裹等。古義:缺少的東西。例:共其乏困。今義:疲勞。古義:那人。 例: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今義:對已婚女子的尊稱。4、特殊句式 1、判斷句 (1)是寡人之過也 (“也”表示判斷)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否定判斷) 2、省略句 (1)晉軍(于)函陵,秦軍(于)汜南 (省略介詞“于”) (2)(燭之武)辭曰:“臣之壯也” (省略主語“燭之武”) (3)若舍鄭以(之)為東道主 (省略介詞“以”的賓主“之”) 3、賓語前置 夫晉,何厭之有? (“有”的賓語“何厭”前
11、置, “之”作為標志。 翻譯時要調整為“有何厭”) 4、狀語后置 以其無禮于晉 (介賓短語“于晉”作狀語,后置, 翻譯時要調整為“于晉無禮”) 4、闕 qu 古代宮殿前兩邊的高建筑物。 qu城樓。 qu皇宮,引申為朝廷。 qu通“缺”。 ju挖掘,引申為侵損,削減。 重要實詞例釋 一詞多義1、貳 “二”的大寫。 (例:國不堪貳,君將若之何?左傳隱公元年) 副職。(例:其內(nèi)任卿貳以上。梁啟超少年中國說) 不專一。(例:貳則疑惑。荀子解蔽) 離心,背叛。 (例:夫諸侯之賄,聚于公室,則諸侯貳。左傳) 再,重復。(例:不遷怒,不貳過。論語雍也) 從屬二主。(例: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 2、鄙
12、邊遠的地方。(例:蜀之鄙有二僧。為學) 庸俗,鄙陋。 (例:肉食者鄙,未能遠謀。左傳 莊公十年) 看不起,輕視。 (例:我皆有禮,夫猶鄙我。左傳 昭公十六年) 3、許 準許。 (同現(xiàn)代漢語) 答應,聽從。 (例:“許之。”、“許君焦、暇”) 贊同。 (例:雜然相許。愚公移山) 約數(shù)。 (例:潭中魚可百許頭。小石潭記) 表處所。 (例:先生,不知何許人也。陶淵明五柳先生傳)5、微細小,輕微。(同現(xiàn)義) 衰敗,國勢衰微。 卑賤。 (例:參始微時,與蕭何善。史記) 幽微,精妙。(例:微言大義) 隱蔽,不顯露。(例:見微知著) 如果沒有。(例:微斯人,吾誰與歸?岳陽樓記) 6、敝 壞,破舊。 (例:使
13、史更敝衣草屨。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謙詞,敝人。 疲憊。(例:曹操之眾,遠來疲敝。資治通鑒) 損害,衰敗。(例:因人之力以敝之。本文)重要虛詞例釋1、而 今急而求子(才,連詞,表順承) 夜縋而出(表修飾,連詞) 若亡鄭而有利于君(表順承,連詞) 朝濟而夕設版焉。(表轉折,連詞)2、以 以其無禮于晉(因為,連詞) 敢以煩執(zhí)事(拿,用,介詞) 越國以鄙遠(表順承,連詞) 焉用亡鄭以陪鄰?(表順承,連詞) 若舍鄭以為東道主(把,介詞) 3、焉 子亦有不利焉。(語氣詞,表陳述) 焉用亡鄭以陪鄰?(疑問副詞,為什么) 若不闕秦,將焉取之(疑問副詞,怎么能) 且焉置土石(疑問代詞,哪里) 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14、(代詞,之) 永之人爭奔走焉(兼詞,于此) 4、之 唯君圖之 (代詞,指闕秦以利晉) 子犯請擊之 (代詞,代秦軍)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助詞“的”) 臣之壯也 (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5、其 君知其難也 (他的,代詞) 吾其還也 (表希望的語氣副詞) 以其無禮 (鄭國,代詞)文學常識 一、史書常見的幾種體例 (一)編年體:是一種按年月日順序編寫史書的體例 (1)春秋,我國最早的編年體史書(相傳孔丘依據(jù)魯國史官所編的春秋加工整理修訂而成)。 (2)左傳,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一部記事詳明的編年史(相傳春秋時期左丘明所著)。 (3)資治通鑒,我國古代最大的編年體通史(北宋歷史學家司馬光主編)。 (二)國別體:是一種先分不同國家,再在一國之內(nèi)按年代編寫史書的體例。國語戰(zhàn)國策等均采用這種體例。 (三)紀傳體:是由司馬遷開創(chuàng)的以人物記傳為中心的史書體例。史記漢書后漢書三國志直至清史的二十四史均采用這種體例 3、十三經(jīng) 易經(jīng)、書經(jīng)、詩經(jīng)、 周禮、儀禮、禮記、 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 春秋谷梁傳、論語、 孝經(jīng)、爾雅、孟子。 4、春秋三傳 左傳公羊傳谷梁傳 因為這三部都是為解說春秋而作,所以它們又被稱作“春秋三傳”,左傳又名春秋左氏傳。5、二十四史指舊時稱為正史的二十四部紀傳體史書,即: 史記(漢司馬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幕墻抗風抗震加固工程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度文化娛樂品牌授權使用許可
- 2025年度出租車司機職業(yè)操守與信息保密合同
- 2025年度墓地陵園墓地使用權購買協(xié)議3篇
- 2025年度肉類產(chǎn)品加工與銷售一體化合同3篇
- 2025年度餐飲加盟店品牌授權與維護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寵物貓寵物用品代理銷售合同3篇
- 2025版基因編輯技術合作項目建議書編制范本3篇
- 2025年KTV主題房間租賃及定制服務協(xié)議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國際展覽中心物業(yè)展覽服務合同范本3篇
- 成長小說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2024年
- 紅色革命故事《王二小的故事》
- 海洋工程用高性能建筑鋼材的研發(fā)
- 蘇教版2022-2023學年三年級數(shù)學下冊開學摸底考試卷(五)含答案與解析
- 英語48個國際音標課件(單詞帶聲、附有聲國際音標圖)
- GB/T 6892-2023一般工業(yè)用鋁及鋁合金擠壓型材
- 冷庫安全管理制度
- 2023同等學力申碩統(tǒng)考英語考試真題
- 家具安裝工培訓教案優(yōu)質資料
- 在雙減政策下小學音樂社團活動有效開展及策略 論文
- envi二次開發(fā)素材包-idl培訓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