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上學(xué)期語文文言文閱讀重點知識練習(xí)題_第1頁
六年級上學(xué)期語文文言文閱讀重點知識練習(xí)題_第2頁
六年級上學(xué)期語文文言文閱讀重點知識練習(xí)題_第3頁
六年級上學(xué)期語文文言文閱讀重點知識練習(xí)題_第4頁
六年級上學(xué)期語文文言文閱讀重點知識練習(xí)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 PAGE 頁碼 6 / NUMPAGES 總頁數(shù) 6六年級上學(xué)期語文文言文閱讀重點知識練習(xí)題班級:_ 姓名:_ 時間:_1. 閱讀下文,回答問題。梁國楊氏子九歲,甚_。孔君平_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_,果有楊梅??字敢允緝涸唬骸癬?!眱簯?yīng)聲答曰:“_。”1按原文內(nèi)容填空。梁國楊氏子九歲,甚_??拙絖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_,果有楊梅??字敢允緝涸唬骸癬?!眱簯?yīng)聲答曰:“_?!?判斷對錯“為設(shè)果”是說孔君平給孩子端來了水果。(_)文中“家禽”的意思和現(xiàn)在所說的“家禽”的意思相同。(_)“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边@句話點明了文章要講的主要人物以及人物的特點,有總起全文的作用。(_)3“兒

2、應(yīng)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闭f一說,孩子的回答巧妙在哪里。_2. 文言文閱讀。蜀之鄙有二僧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貧者語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缽足矣?!备徽咴唬骸拔釘?shù)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富者有慚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節(jié)選自為學(xué))(注釋)鄙:邊遠的地方 去:距離 顧:難道1解釋下面句中加點的詞。 吾欲之南海_越明年_2翻譯句子:子何恃而往?_3作者分別舉“貧者”“富者”的例,采用的是一種_方法,這樣寫,是為了說明人之為學(xué),關(guān)

3、鍵在_。4讀了這段短文,你得到了什么啟示?_3. 課內(nèi)閱讀選文。伯牙絕弦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日:“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fù)鼓。1給下列加下劃線字選擇正確的解釋:志在高山( )A.記B.記號C.志向D.心情2給下列加下劃線字選擇正確的解釋:伯牙謂世再無知音( )A.告訴B.說C.稱為D.認為3對“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理解正確的是()。A.伯牙想要什么,鐘子期一定想方設(shè)法幫他得到。B.不管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鐘子期都能準確地道出他的心意。C.伯牙每次想到鐘

4、子期,鐘子期也一定會想到他。D.不管伯牙念什么,鐘子期都能清楚地聽到。4“伯牙絕弦”這個故事贊揚了()。A.朋友間相互理解和欣賞的真摯友情。B.戀人間始終如一、忠貞不渝的愛情。C.伯牙精湛的琴技和鐘子期高超的音樂鑒賞力。D.伯牙和鐘子期志趣高遠,情操高尚。4. 閱讀文言文,回答下面的問題。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吹肋吚顦涠嘧诱壑ΓT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比≈湃?。1解釋下列句子中“之”的含義。諸兒競走取之(_)人問之(_)取之,信然(_)2文章開頭交代“王戎七歲”有()作用。A.王戎驕傲自大,從不把別人放在眼里B.暗示王戎年幼,間接寫出了他的聰慧

5、C.夸贊、欣賞王戎人為人3翻譯句子:(1)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譯:_。(2)取之信然。譯:_。4從“信然”一詞看,旁人對王戎所述理由抱有怎樣的態(tài)度?()A.信服B.征服C.服從5這個故事使你獲得了什么啟示?_。5. 閱讀文本,完成后面的問題。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孔子不能決也。1孔子不能決也?!皼Q”的意思是:_。2綜觀上義所述,第一個小孩的觀點是:_;第二個小孩的觀點是_。他們?yōu)榱俗C實自己的觀點,都在_。6. 閱讀文言文,回答問題。薛譚學(xué)謳薛譚學(xué)謳于秦青,未窮青之技,自謂盡之,遂辭

6、歸。秦青弗止,餞行于郊衢,撫節(jié)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云。薛譚乃謝求反,終身不敢言歸。(譯文:薛譚向秦青學(xué)習(xí)唱歌,還沒有學(xué)完秦青的技藝,就以為學(xué)盡了,于是就告辭回家。秦青沒有勸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給他餞行,秦青打著節(jié)拍,高唱悲歌。歌聲震動了林木,聲響止住了行云。)1解釋劃線的詞。未窮青之技_自謂盡之_秦青弗止_薛譚乃謝求反_2翻譯句子。薛譚乃謝求反,終身不敢言歸。_3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_7. 讀文言文伯牙鼓琴,按照要求做各題。伯牙鼓琴,鍾子期聽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鍾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鄙龠x之間而志在流水,鍾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湯湯乎若流水?!辨R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fù)鼓

7、琴,以為世無足復(fù)為鼓琴者。1在文中的橫線上補全原文。2寫出劃線句子的意思:_3故事說明的道理是:_8. 閱讀下文,完成練習(xí)。兩小兒辯日孔子?xùn)|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币粌涸唬骸拔乙匀粘醭鲞h,而日中時近也?!币粌涸唬骸叭粘醭龃笕畿嚿w,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孔子不能決也。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1給下列加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解釋。(填序號)“為”字的解釋:A因為 B同“謂”,說 C是 D認為(1)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_)(2)孰為汝多知乎?(_)2用“/”給

8、下面的句子劃分朗讀的節(jié)奏(標(biāo)三處)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3兩個小孩的觀點分別是什么?他們是怎樣說明自己的觀點的?(最好用文言文回答)_4聽了兩小兒的話,孔子會怎么回答?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孔子曰:“_。”9. 課外閱讀。道旁苦李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吹琅岳顦涠嘧诱壑?,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注釋:王戎:晉朝人,竹林七賢之一。嘗:曾經(jīng)。諸:眾人。游:玩。子:果實。折枝:壓彎了樹枝。競:爭著。走:跑。信然:果真這樣。1文中形容路邊李子樹上李子多的一個詞是()A.折枝B.競C.多子2王戎為什么不去摘

9、李子的原因是()A.道旁而多子B.此必苦李C.取之信然3讀了故事,我知道王戎是一個()的孩子。A.仔細觀察B.依靠猜想C.故弄玄虛10. 課內(nèi)閱讀。蜀中有杜處士,好書畫,所寶以百數(shù)。有戴嵩牛一軸,尤所愛,錦囊玉軸,常以自隨。一日曝書畫,有一牧童見之,拊掌大笑,日:“此畫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兩股間,今乃掉尾而斗,謬矣?!碧幨啃Χ恢?。古語有云:“耕當(dāng)問奴,織當(dāng)問婢?!辈豢筛囊?。1下列加點詞語解釋正確的是( )。A.所寶以百數(shù)(寶貝)B.拊掌大笑(拍手)C.今乃掉尾而斗(翹起尾巴)D.處士笑而然之(認為是錯的)2翻譯下面的句子。牛斗,力在角,尾搐入兩股間,今乃掉尾而斗,謬矣。_3這個故事告

10、訴我們的道理有(_)和(_)。A.藝術(shù)也是源于生活的,要認真、仔細地觀察事物,不能憑空想象。B藝術(shù)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所以可以不符合實際。C不能迷信權(quán)威,要從客觀事實出發(fā),要因事求人,大家都有自己的特長。D知錯就改是一種可貴的精神品質(zhì)。11. 閱讀文言文,回答問題。園中有榆,其上有蟬。蟬方奮翼悲鳴,欲飲清露,不知螳螂之在后,曲其頸,欲攫而食之也。螳螂方欲食蟬,而不知黃雀在后,舉其頸,欲啄而食之也。黃雀方欲食螳螂,不知童子挾彈丸在下,迎而欲彈之。童子方欲彈黃雀,不知前有深坑,后有掘株也。(注)攫:抓。掘株:截斷的樹樁。1解釋字義。園中有榆,其上有蟬。其:_曲其頸,欲攫而食之也。其:_舉其頸,欲

11、啄而食之也。舉:_其:_2翻譯下面的句子。童子方欲彈黃雀,不知前有深坑,后有掘株也。_3請你用一個成語概括上文的大意。_4你從這個故事中獲得了哪些啟示?_12. 閱讀下面的短文,借助注釋,完成練習(xí)。狐假虎威荊宣王問群臣曰:“吾聞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誠何如?”群臣莫對。江一對曰:“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狐日:子無敢食我也!天地使我長百獸。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予以我為不信,吾為子先行,子隨吾后,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⒉恢F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今王之地方五千里,帶甲百萬,而專屬之昭奚恤。故北方之畏昭奚恤也,其實畏王之甲兵也”(注釋)荊宣王:楚國的國君楚宣

12、王。北方:指我國當(dāng)時中原一帶的各個諸侯小國家。昭奚恤:人名,楚國當(dāng)時著名的將領(lǐng)。江一:人名,魏國人,很有智謀,當(dāng)時在楚國做事。長(zhng):長官,做首領(lǐng)的意思。然:就是這個樣子,(回答)“對”的意思。1用自己的話寫出下面這段話的意思?!盎⑶蟀佾F而食之,得狐。狐曰:子無敢食我也!天地使我長百獸。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盻2在“狐假虎威”這個成語中“假”的意思是_。這個成語的本意是_,這個成語常用來比_。13. 閱讀文言文,完成練習(xí)。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庇肿u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yīng)也。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1加點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譽之曰(稱贊)B.于物無不陷也(穿透)C.吾矛之利(好處)D.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句首發(fā)語詞)2“其人弗能應(yīng)也”的原因是什么?_3假如你是楚國商人,你該怎樣來推銷你的“矛”和“盾”?_。4學(xué)習(xí)這則寓言后,你得到什么啟示?_。5在生活中你遇到過像楚國人那樣的人或事嗎?請舉例說說(不超過200字)。_。14. 文言文閱讀。伯牙鼓琴,鐘子期聽之。方鼓琴而志在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