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自治組織名稱調查表_第1頁
群眾自治組織名稱調查表_第2頁
群眾自治組織名稱調查表_第3頁
群眾自治組織名稱調查表_第4頁
群眾自治組織名稱調查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標準名稱涇河鎮(zhèn)涇河社區(qū)居民委員會簡稱別名類型社區(qū)所在行政區(qū)涇河鎮(zhèn)人口5448人面積0.71平方公里電話區(qū)號0514聯系電話郵政編碼225802建立年份2003 年廢止年份下級組織定量組、農業(yè)組、閘南、涇河、 湯莊、湯東、新建、閘北轄區(qū)范圍東接涇農村,南接錢莊村, 西接大運河,北接楚州區(qū)地名含義漢代開挖的古涇河,源于大運河東岸,西通漕運,東入湖蕩, 地名由這條河名而取。歷史沿革解放前隸屬淮安第六區(qū),解放后屬寶應縣涇河區(qū),1958年建立涇河居 委會,1999年區(qū)劃調整時,涇農村涇河組、閘南組、2003年涇河村閘北組、 新建組、湯莊組劃歸涇河居委會管轄。2003年定名為涇河鎮(zhèn)涇河社區(qū)居委 會。多媒體

2、 信息其他信息地處縣城北13公里,水陸交通十分便利。登記單位:涇河社區(qū)居委會 登記人:王曉晴 登記時間:2009年8月8日(蓋章)驗收人標準名稱涇河鎮(zhèn)黃浦社區(qū)居民委員會簡稱別名類型社區(qū)所在行政區(qū)涇河鎮(zhèn)人口3092人面積0.85 平方公里電話區(qū)號0514聯系電話郵政編碼225806建立年份2003 年廢止年份下級組織黃浦、劉莊、潘南、潘西轄區(qū)范圍東至黃浦村,南至黃浦村 北至黃浦村,西至大運河地名含義據明嘉清寶應縣志記載,黃浦原名黃蒲堰,置白莆至黃莆500余里,捍鹽通商。歷史沿革1998年成立黃浦居委會,1998年原黃浦村4個村民小組并入黃浦居委 會。2003年成立涇河鎮(zhèn)黃浦社區(qū)居委會。多媒體 信

3、息其他信息位于寶應縣城北9.5公里處,大運河東側,水陸交通便利。登記單位:黃浦社區(qū)居委會 登記人:楊永成 登記時間:2009年8月8日(蓋章)驗收人標準名稱涇河鎮(zhèn)張橋社區(qū)居民委員會簡稱別名類型居委會所在行政區(qū)涇河鎮(zhèn)人口1901人面積2.89 平方公里電話區(qū)號0514聯系電話郵政編碼225802建立年份2000 年廢止年份下級組織寶塔莊、盧莊、前場、玉莊、 老莊、張橋、蘇莊、唐莊、樓黃轄區(qū)范圍東接蔡橋村,北接楚州區(qū) 南接陳橋村,西接涇農村地名含義古時此處涇河兩岸,張姓較多,后為交通方便架一橋,取名 張橋,故以橋得名。歷史沿革解放前屬淮安第六區(qū),解放后屬寶應縣涇河區(qū)。1958年建立張橋大隊, 19

4、83年體改時成立張橋村,2000年原張橋、陳橋、樓黃三個村13個村民 小組合并成立張橋居委會。多媒體 信息其他信息登記單位:張橋社區(qū)居委會 登記人:陳艾華登記時間:2009年8月8日(蓋章)驗收人標準名稱涇河鎮(zhèn)涇河村民委員會簡稱別名類型村委會所在行政區(qū)涇河鎮(zhèn)人口2137人面積3.93平方公里電話區(qū)號0514聯系電話郵政編碼225802建立年份2000 年廢止年份下級組織楊莊、謝莊、橋東、譚橋、伏 興、翁莊、新華、場東、東風轄區(qū)范圍東接張北村,南接涇安河 西接涇居,北接楚州區(qū)地名含義因緊依涇河集鎮(zhèn)而得名。歷史沿革解放前隸屬淮安第六區(qū)涇河鄉(xiāng),解放后隸屬寶應縣涇河區(qū),1958年9 月建立涇河公社涇河

5、大隊、丁集大隊、翁莊大隊,1959年5月屬虹橋人民 公社,1962年1月虹橋公社分為涇河、黃浦兩個公社,隸屬涇河公社,1983 年體改時成立涇河鄉(xiāng)涇河村民委員會,1997年丁集村、翁莊村合并為新集 村,2000年涇河村、新集村合并為涇河村。多媒體 信息其他信息登記單位:涇河村委會登記人:高順華 登記時間:2009年8月8日(蓋章)驗收人標準名稱涇河鎮(zhèn)涇農村民委員會簡稱別名類型村委會所在行政區(qū)涇河鎮(zhèn)人口2593人面積5.00 平方公里電話區(qū)號0514聯系電話郵政編碼225802建立年份2000 年廢止年份下級組織劉李、顧莊、邵莊、紅旗、朱陶、 衛(wèi)星、同心、合心、齊心、紅星、 光明轄區(qū)范圍東接張居

6、,南接錢莊、大同、 松竹,西接涇居,北接涇居、 涇河村地名含義1958年屬涇河大隊,1959年建立涇河農場,后撤銷農場改 為大隊,故定名為“涇農。歷史沿革解放前隸屬淮安第六區(qū),解放后隸屬寶應縣涇河區(qū)。1958年9月為涇 河人民公社涇農大隊、涇陽大隊、光明大隊,1959年建涇河農場,1981年 光明大隊更名沈大莊大隊,1983年體改稱涇農村、涇陽村、沈大莊村,1999 年由原涇農村、涇陽村合并為涇農村。2000年3月由原涇農村、沈大莊村 合并為涇農村。多媒體 信息其他信息登記單位:涇農村委會登記人:郭榮昌 登記時間:2009年8月8日(蓋章)驗收人標準名稱涇河鎮(zhèn)錢莊村民委員會簡稱別名類型村委會所

7、在行政區(qū)涇河鎮(zhèn)人口2168人面積5.23 平方公里電話區(qū)號0514聯系電話郵政編碼225802建立年份2000 年廢止年份下級組織董橋、錢莊、雙南、鄉(xiāng)雍主、 張莊、合心、沈莊、高莊、 童莊、唐莊、陳莊轄區(qū)范圍東至涇農村南至黃浦村 西至大運河北至涇農村地名含義I960年定名勝利大隊,1981年因本村境內有雙涵洞,更名“雙錢” 村。2000年區(qū)劃調整由雙錢村和張莊村合并,各取兩村的后一個字而得名 “錢莊”村。歷史沿革解放前屬淮安第六區(qū)涇河鄉(xiāng),解放后屬寶應縣涇河區(qū)涇河鄉(xiāng),1960年, 定名涇河公社勝利大隊、張莊大隊,1981年勝利大隊更名為雙錢大隊,1983 年體改改稱雙錢村、張莊村。2000年由雙

8、錢、張莊合并為錢莊村。多媒體 信息其他信息登記單位:錢莊村委會登記人:陳玉寶 登記時間:2009年8月8日(蓋章)驗收人標準名稱涇河鎮(zhèn)大同村民委員會簡稱別名類型村委員所在行政區(qū)涇河鎮(zhèn)人口1565人面積2.88 平方公里電話區(qū)號0514聯系電話郵政編碼225802建立年份1983 年廢止年份下級組織童東、倪莊、丁莊、張莊陳莊、姚莊、岳莊、余莊轄區(qū)范圍東接松竹村,西接錢莊村 南接黃浦、虹橋村 北接涇農村地名含義建隊時沿用原大同鄉(xiāng)名定名大同大隊。歷史沿革解放后屬涇河區(qū)涇河鄉(xiāng),合作化時期建兩個高級社,仍屬涇河區(qū)。1958 年建立大同大隊。1983年體改時更名大同村。多媒體 信息其他信息登記單位:大同村

9、委會登記人:童寶祥 登記時間:2009年8月8日(蓋章)驗收人標準名稱涇河鎮(zhèn)松竹村民委員會簡稱別名類型村委員所在行政區(qū)涇河鎮(zhèn)人口2207人面積4.9 平方公里電話區(qū)號0514聯系電話郵政編碼225802建立年份2000 年廢止年份下級組織一組、二組、三組、四組 五組、六組、七組、八組轄區(qū)范圍東至陳橋村,西至大同村 南全虹橋村,北至涇農村地名含義建隊時沿用原松竹鄉(xiāng)名定名松竹大隊,2000年松竹、祝陽 合并建村時沿用原松竹大隊名定名松竹村。歷史沿革解放前屬淮安第六區(qū)松竹鄉(xiāng),解放后屬涇河區(qū)松竹鄉(xiāng)。合作化時期建 立4個高級社,仍屬涇河區(qū)。1958年建立松竹大隊、竹楊大隊。1983年體 改時改為松竹村、

10、竹楊村。2000年松竹村與祝陽村合并定名松竹村。多媒體 信息其他信息登記單位:松竹村委會登記人:夏愛云 登記時間:2009年8月8日(蓋章)驗收人標準名稱涇河鎮(zhèn)張北村民委員會簡稱別名類型村委員所在行政區(qū)涇河鎮(zhèn)人口1428人面積2.59 平方公里電話區(qū)號0514聯系電話郵政編碼225802建立年份2000 年廢止年份下級組織郎莊、三星、大陶、丁倪 小舍、小良、徐橋、農興轄區(qū)范圍東接蔡橋村,南接涇安河 西接涇河村,北接楚州區(qū)地名含義因地處張橋、涇安河之北而得名。歷史沿革解放前屬淮安第六區(qū)張橋鄉(xiāng),解放后屬涇河區(qū)張橋鄉(xiāng),合作化時期建 立兩個高級社,1958年建樓黃大隊、聯合大隊,文革時期樓黃大隊改為向

11、 陽大隊,1982年向陽大隊、聯合大隊改名樓黃大隊、大陶大隊,1983年體 改時為婁黃村、大陶村,2000年婁黃村、大陶村合并為張北村。多媒體 信息其他信息登記單位:張北村委會登記人:陳正松 登記時間:2009年8月8日(蓋章)驗收人標準名稱涇河鎮(zhèn)陳橋村民委員會簡稱別名類型村委會所在行政區(qū)涇河鎮(zhèn)人口2601人面積5.4 平方公里電話區(qū)號0514聯系電話郵政編碼225802建立年份2000 年廢止年份下級組織婁莊、六坪、邵興、程郝、松 元、居莊、陳橋、西黃、頭壩、 界溝崖、發(fā)莊、王莊、周莊轄區(qū)范圍東至蔡橋村,西至松竹村 南至灶戶村,北至涇安路地名含義建隊時屬張橋大隊,1960年劃大隊時以境內有陳

12、橋莊定名陳橋大隊。2000年建村時沿用原陳橋大隊名定名陳橋村。歷史沿革解放前屬淮安第六區(qū)張橋鄉(xiāng),解放后屬涇河區(qū)張橋鄉(xiāng),合作化時期建 立一個高級社,仍屬涇河區(qū)。1958年起為陳橋大隊、頭壩大隊,文革中頭 壩大隊更名為永紅大隊,1983年體改時稱陳橋村、永紅村,2000年由原陳 橋、張橋部分村民小組及永紅村合并為陳橋村。多媒體 信息其他信息登記單位:陳橋村委會登記人:梁永標 登記時間:2009年8月8日(蓋章)驗收人標準名稱涇河鎮(zhèn)灶戶村民委員會簡稱別名類型村委會所在行政區(qū)涇河鎮(zhèn)人口2543人面積5.55 平方公里電話區(qū)號0514聯系電話郵政編碼225802建立年份2000 年廢止年份下級組織灶戶、

13、三壩、楊莊、前李 丁莊、劉莊、徐莊、東場轄區(qū)范圍東至左堡村,南至東紅村 東南全黃塍小垛村西至松竹村,北至陳橋村地名含義據說古時此地靠近海邊,陳姓均以鍋灶熬鹽為生,遂取名灶 戶陳。歷史沿革解放前屬淮安第六區(qū)戶興鄉(xiāng),合作化時期建1個高級社,屬涇河區(qū)戶 興鄉(xiāng),公社化時期建立灶戶大隊、興農大隊,文革時期灶戶大隊改為紅旗 大隊,1981年恢復原名,1981年興農大隊改為丁劉大隊,1983年體改時 改稱灶戶村、丁劉村,2000年與丁劉村合并定名灶戶村。多媒體 信息其他信息登記單位:灶戶村委會登記人:王慶民 登記時間:2009年8月8日(蓋章)驗收人標準名稱涇河鎮(zhèn)蔡橋村民委員會簡稱別名類型村委會所在行政區(qū)涇

14、河鎮(zhèn)人口3007人面積6.19平方公里電話區(qū)號0514聯系電話郵政編碼225802建立年份2000 年廢止年份下級組織羅西、談莊、孟莊、合心、胡楊 東莊、龍河、后莊、前莊、蘆林 蔡橋、蔡莊、健康、張莊、雙程轄區(qū)范圍東至曹甸鎮(zhèn),南至左堡村 西至陳橋村,北至楚州區(qū)地名含義因境內有一個村莊叫蔡橋而得名。歷史沿革解放前屬淮安第六區(qū)蔡湖鄉(xiāng),解放后屬寶應縣涇河區(qū)蔡湖鄉(xiāng),合作化 時期建兩個高級社屬古塔鄉(xiāng)。1958年9月起稱蔡橋大隊、西湖大隊、龍河 大隊,1981年龍河大隊更名清水河大隊,1983年設立蔡橋村、西湖村、清 水河村。2000年由蔡橋、西湖、清水河三村合并為蔡橋村。多媒體 信息其他信息登記單位:蔡

15、橋村委員登記人:劉連偉 登記時間:2009年8月8日(蓋章)驗收人標準名稱涇河鎮(zhèn)左堡村民委員會簡稱別名類型村委會所在行政區(qū)涇河鎮(zhèn)人口2422人面積4.71平方公里電話區(qū)號0514聯系電話郵政編碼225802建立年份1999 年廢止年份下級組織東舍、胥莊、街北、街中、 街西、街南、南圩、橋西、 嚴莊、舍西、塔莊轄區(qū)范圍南至黃塍小垛村 東至蔡橋村,北至蔡橋村 西至灶戶村地名含義相傳春秋戰(zhàn)國時期,為保衛(wèi)白雀寺,寺左側砌一堡,稱左堡。歷史沿革解放前屬淮安第六區(qū)左堡鄉(xiāng),解放后屬寶應縣涇河區(qū)左堡鄉(xiāng),合作化 時期建5個高級社屬涇河區(qū)。1958年撤區(qū)建鄉(xiāng)時屬古塔鄉(xiāng),1958年成立左 堡大隊、古塔大隊,1981

16、年古塔大隊更名白果塔大隊,1983年體改時稱左 堡村、白果塔村,1999年白果塔村與左堡村合并定名為左堡村。多媒體 信息其他信息登記單位:左堡村委會登記人:陳志廣 登記時間:2009年8月8日(蓋章)驗收人標準名稱涇河鎮(zhèn)黃浦村民委員會簡稱別名類型村委會所在行政區(qū)涇河鎮(zhèn)人口2984人面積5.2平方公里電話區(qū)號0514聯系電話郵政編碼225806建立年份2000廢止年份下級組織陳莊、林莊、汪莊、祝莊、付 莊、潘莊、中心、閆莊、尹喬、 張莊、鄭莊、合心、沈莊轄區(qū)范圍東至虹橋村,南全曹壩村 西至黃浦社區(qū),北至錢莊村地名含義因緊依黃浦集鎮(zhèn)而得名。歷史沿革解放前屬寶應縣第四區(qū)黃浦鄉(xiāng),解放后屬涇河區(qū)黃浦鄉(xiāng),

17、合作化時期 建潘莊、躍進兩個高級社,1958年撤區(qū)建鄉(xiāng)時屬黃浦鄉(xiāng),公社化時期稱黃 浦大隊、和平大隊,文革時期和平大隊改為紅旗大隊,1981年紅旗大隊又 更名為閆莊大隊,1983年體改時稱黃浦村、閆莊村,2000年黃浦村與閆莊 村合并定名為黃浦村。多媒體 信息其他信息登記單位:黃浦村委會登記人:劉越先 登記時間:2009年8月8日(蓋章)驗收人標準名稱涇河鎮(zhèn)虹橋村民委員會簡稱別名類型村委會所在行政區(qū)涇河鎮(zhèn)人口2405人面積3.94平方公里電話區(qū)號0514聯系電話郵政編碼225806建立年份2000廢止年份下級組織房圩、塘圩、劉興、包家、虹 橋、許莊、中心、安心、楊橋轄區(qū)范圍東接東紅村,南接曹壩村

18、西接黃浦村 北接大同村與松竹村地名含義因境內有個虹橋莊而得名。歷史沿革解放前屬寶應縣第四區(qū)老塘鄉(xiāng),解放后屬涇河區(qū)新塘鄉(xiāng),1958年稱虹 橋大隊、楊橋大隊,1983年體改更名為虹橋村、楊橋村,2000年虹橋村與 楊橋村合并定名為虹橋村。多媒體 信息其他信息登記單位:虹橋村委會登記人:王學成 登記時間:2009年8月8日(蓋章)驗收人標準名稱涇河鎮(zhèn)東紅村民委員會簡稱別名類型村委會所在行政區(qū)涇河鎮(zhèn)人口1864人面積3.67 平方公里電話區(qū)號0514聯系電話郵政編碼225806建立年份1983 年廢止年份下級組織虹星、大同、中心、同莊 居興、朱莊、四合轄區(qū)范圍東至黃塍鎮(zhèn),南至劉上村 西至虹橋村,北至灶

19、戶村地名含義1958年公社化時期建立大隊時,因在當時著名的虹橋東邊, 取諧音定名為東紅。歷史沿革解放前屬寶應縣第四區(qū)老塘鄉(xiāng),解放后屬涇河區(qū)新塘鄉(xiāng),合作化時建 四合、大同兩個高級社,仍屬新塘鄉(xiāng)。1958年稱東紅大隊。1983年體改定 名東紅村至今。多媒體 信息其他信息登記單位:東紅村委會登記人:李群飛 登記時間:2009年8月8日(蓋章)驗收人標準名稱涇河鎮(zhèn)劉家潭村民委員會簡稱別名類型村委會所在行政區(qū)涇河鎮(zhèn)人口2444人面積4.04 平方公里電話區(qū)號0514聯系電話郵政編碼225806建立年份2000 年廢止年份下級組織八淺、吉莊、姜西、張壩、官 田、魯西、錢莊、錢東、劉莊轄區(qū)范圍東接曹壩村,西

20、接大運河 南接八淺大溝,北接泄水河地名含義1981年以境內有劉家潭而得名。歷史沿革解放前屬寶應縣第四區(qū)官田鄉(xiāng),解放后屬涇河區(qū)官田鄉(xiāng),合作化時期 建官田鄉(xiāng)錢莊高級社,1958年稱錢莊大隊,1981年改名劉家潭大隊,1983 年體改定為劉家潭村。2000年劉家潭村與原官田村兩個組合并為劉家潭村。多媒體 信息其他信息登記單位:劉家潭村委會 登記人:錢學龍 登記時間:2009年8月8日(蓋章)驗收人標準名稱涇河鎮(zhèn)曹壩村民委員會簡稱別名類型村委會所在行政區(qū)涇河鎮(zhèn)人口3052人面積4.1 平方公里電話區(qū)號0514聯系電話郵政編碼225806建立年份2000 年廢止年份下級組織學田、喬新、高莊、接圩、 鈕橋

21、、黃元、曹壩、房橋、 魯莊、孫東、孫西轄區(qū)范圍東至劉上村,南至安宜鎮(zhèn) 西至劉家潭,北至黃浦村地名含義1958年建立大隊時因境內曹壩久負盛名而取名。歷史沿革解放前屬寶應縣第四區(qū)官田鄉(xiāng),解放后屬涇河區(qū)官田鄉(xiāng),合作化時建 官田鄉(xiāng)曹壩、孫莊兩個高級社,1958年建立曹壩大隊、官田大隊,文革時 期分別改名為朝陽大隊、向陽大隊,1981年恢復為曹壩大隊、官田大隊, 1983年體改定名曹壩村、官田村。2000年曹壩村與原官田村兩個組合并為 曹壩村。多媒體 信息其他信息登記單位:曹壩村委會登記人:黃鴿伯 登記時間:2009年8月8日(蓋章)驗收人標準名稱涇河鎮(zhèn)劉上村民委員會簡稱別名類型村委會所在行政區(qū)涇河鎮(zhèn)人口2798人面積4.56 平方公里電話區(qū)號0514聯系電話郵政編碼225806建立年份2000 年廢止年份下級組織瓦屋、楊小、劉上、尹莊 竇小、劉下、蔡元、寶心 李莊、侯家、周莊、范田轄區(qū)范圍東接臺許村、陳東村 西接曹壩村,南接安宜鎮(zhèn) 北接東紅村、虹橋村地名含義由境內有劉上莊而得名。歷史沿革解放前屬寶應縣第四區(qū)老塘鄉(xiāng),解放后屬涇河區(qū)新塘鄉(xiāng),合作化時期 建新塘鄉(xiāng)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