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邗江區(qū)教師招聘教師資格證《高中生物知識與教學能力》模擬試卷和答案解析_第1頁
揚州邗江區(qū)教師招聘教師資格證《高中生物知識與教學能力》模擬試卷和答案解析_第2頁
揚州邗江區(qū)教師招聘教師資格證《高中生物知識與教學能力》模擬試卷和答案解析_第3頁
揚州邗江區(qū)教師招聘教師資格證《高中生物知識與教學能力》模擬試卷和答案解析_第4頁
揚州邗江區(qū)教師招聘教師資格證《高中生物知識與教學能力》模擬試卷和答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 頁 揚州邗江區(qū)教師招聘教師資格證高中生物知識與教學能力模擬試卷和答案解析一、單選題1關于PCR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需要耐熱DNA聚合酶B.Tag酶催化DNA鏈合成的方向為35C.應用PCR與探針雜交技術可以檢測基因突變D.新合成的DNA又可以作為下一輪反應的模板答案:B解析:PCR技術是在實驗室中以少量DNA制備大量DNA的技術,其技術原理是DNA在解旋酶作用下打開雙鏈,每條DNA單鏈可作為母鏈,以4種游離脫氧核苷酸為原料,合成子鏈。因DNA聚合酶不能從頭開始合成DNA,而只能從3端延伸DNA,因此PCR過程需要引物。在引物作用下,DNA聚合酶從引物3,端開始延伸DNA鏈,即D

2、NA的合成方向是從子鏈的5端向 3端延伸的。PCR過程分為變性(當溫度上升到90以上時,雙鏈DNA解旋為單鏈)、復性(溫度下降到50左右,兩種引物通過堿基互補配對與兩條單鏈DNA結合)和延伸(72左右時,酶有最大活性,使DNA新鏈由5端向3端延伸)三個步驟。綜上可知PCR是在高溫條件下進行,DNA聚合酶必須是耐熱的,A項正確;殉酶催化DNA鏈合成的方向為53,B項錯誤:應用PCR技術實現(xiàn)DNA的擴增,然后用探針雜交技術可以檢測基因突變,C項正確;新合成的DNA可以作為下一輪反應的模板,D項正確。 2運用數(shù)學統(tǒng)計方法和遺傳學原理,嘗試進行雜交實驗設計是“雜交育種”一節(jié)教學目標之一。關于該教學目標

3、的敘述正確的是( )。A.該目標是知識目標,屬于了解水平B.該目標是知識目標,屬于理解水平C.該目標是能力目標,屬于模仿水平D.該目標是能力目標,屬于獨立操作水平 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三維教學目標,依據(jù)層次水平確定該目標是能力目標。模仿水平是原型示范和具體指導下完成操作。行為動詞一般是嘗試,模仿。獨立操作水平是獨立完成操作,進行調整與改進,與已有技能建立聯(lián)系等。行為動詞一般是運用、使用、制作、操作、進行、測定等。故本題選擇C選項。 3關于遺傳信息及其傳遞過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遺傳信息只能儲存于細胞核,通過復制傳遞給下一代B.同一細胞在不同時期的轉錄產(chǎn)物可以不同C.轉錄和翻譯時的

4、模板及堿基互補配對方式都相同D.真核細胞與原核細胞共用一套密碼子,說明真核生物由原核生物進化而來 答案:B解析:原核生物的遺傳信息在擬核,不在細胞核;真核細胞的遺傳信息主要存在于細胞核中,線粒體和葉綠體中也含有少量的遺傳信息,A項錯誤。同一細胞因為在不同時期基因的選擇性表達,轉錄產(chǎn)物可能不同,如紅細胞,B項正確。轉錄時堿基互補配對有C-G、T-A,但翻譯時堿基互補配對有C-G、U-A;轉錄時的模板為DNA,翻譯時的模板為mRNA,C項錯誤。真核細胞與原核細胞共用一套密碼子,說明生物有共同的祖先,D項錯誤。 4以下育種方法未使用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的是( )。 A.花藥離體培養(yǎng)獲得單倍體植株B.秋水

5、仙素處理萌發(fā)的種子或幼苗獲得多倍體植株C.基因工程培育抗蟲棉植株D.細胞工程培育番茄一馬鈴薯雜種植株 答案:B解析:多倍體植株是萌發(fā)的種子或幼苗經(jīng)過秋水仙素處理,染色體加倍形成的,沒有使用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 5父親表型正常的一名男嬰,從母親處遺傳到一個隱性致病基因,若該男嬰表現(xiàn)出相應的病癥,不可能的原因是( )。A.該基因在常染色體上B.該基因在X染色體上C.父親是該基因的攜帶者D.該基因在Y染色體的非同源區(qū)上 答案:D解析:知識點:伴性遺傳的相關知識。男嬰父親表現(xiàn)型正常,該男嬰從母親遺傳到一個隱性基因而患病,母親不含有Y染色體,故該基因不可能存在于Y染色體的非同源區(qū)段,D項錯誤。 6下列對人

6、體細胞生命歷程的描述,錯誤的是( )。 A.細胞生長:細胞體積增大,核糖體數(shù)量增加B.細胞分化:細胞形態(tài)結構改變,功能趨向專門化C.細胞衰老:細胞核體積變小,色素積累增多D.細胞凋亡:特定基因表達,細胞自動結束生命 答案:C解析:細胞生長過程中細胞體積增大,合成蛋白質增加,故核糖體數(shù)目增加,A項正確。細胞分化的實質是基因的選擇性表達,表現(xiàn)為一類細胞分化為形態(tài)、結構、生理功能不同的細胞,功能趨向專門化,B項正確。細胞衰老后,細胞核體積增大,細胞膜通透性改變,色素積累增多,C項錯誤。細胞凋亡是由基因決定的細胞自動結束生命的過程,D項正確。故本題選C。 7下列植物中,屬于C4植物的是( )。 A.棉

7、花B.小麥C.水稻D.玉米 答案:D解析:知識點:光合作用暗反應的物質轉換相關知識。光合作用時CO2中的C直接轉移到C3( 3-磷酸甘油酸)里的植物,叫作C3植物。C3植物的維管束鞘細胞無葉綠體,CO2的固定不需能量僅需酶,與CO2的還原發(fā)生在同一細胞的同一葉綠體內。常見的C3植物有:小麥、水稻、大麥、大豆、棉花和菠菜等溫帶植物。光合作用時CO2中的C直接轉移到C4(草酰乙酸)里,然后再轉移到C3中的植物,叫作C4,植物。C4植物的維管束鞘細胞內含無基粒的葉綠體,且細胞比較大。C4植物的CO2的第一次固定需要消耗能量,第一次固定與還原不在同一細胞內完成。C4植物能在CO2濃度較小的情況下固定而

8、生成有機物。常見的有玉米、甘蔗、高梁等。故選D項。 8與酶活性無關的是( )。A.底物B.溫度C.pH值D.抑制劑 答案:A解析:知識點:影響酶活性的因素。影響酶活性的因素包括:溫度、pH值和酶抑制劑。 9一個ATP分子中所含的高能磷酸鍵和磷酸基團的數(shù)目分別為( )。A.1和2B.1和3C.2和3D.3和3 答案:C解析:知識點:ATP的結構組成。一個ATP分子含有2個高能磷酸鍵和3個磷酸基團,一個腺苷,故選C項。 10高中生物課堂中,對如“洋蔥細胞質壁分離和復原演示模型”“人體膝跳反射過程模擬演示器”等教具、學具制作的研究屬于( )。 A.基礎理論研究B.應用性研究C.比較性研究D.開發(fā)性研

9、究 答案:D解析:應用性研究著重研究如何把教育科學的基礎理論知識轉化為教學技能、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開發(fā)性研究涉及教具、學具制作,課程資源的選擇與利用等。 11以學生本身觀察和經(jīng)驗為基礎,在學習情境中通過自己的探索自我發(fā)現(xiàn)學習內容要點的探究性學習屬于( )。 A.發(fā)現(xiàn)式探究B.推理性探究C.實驗式探究D.啟發(fā)式探究 答案:A解析:發(fā)現(xiàn)式探究,以學生本身觀察和經(jīng)驗為基礎,在學習情境中通過自己的探索自我發(fā)現(xiàn)學習內容的要點。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由老師將預先準備的教具交給學生,根據(jù)教具的質、量,讓學生單獨或分組集體操作這些教具;第二階段讓各組學生開發(fā)他們的操作方式和他們的發(fā)現(xiàn),并鼓勵全班學生討論他

10、們剛才所獲得的學習經(jīng)驗。 12在教學中的課堂提問、平時測驗屬于哪種教學評價?( ) A.配置性評價B.診斷性評價C.形成性評價D.終結性評價 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教學評價的分類。配置性評價的目的是了解學生的背景、性向和學習興趣,以便根據(jù)學生的個別差異,安排適當?shù)膶W習過程,施與適當?shù)慕虒W和輔導如性向測驗、綜合如下考試等。診斷性評價旨在發(fā)掘學生的學習困難或教學缺失,供調整教學方案參考,如教學過程中課堂提問、平時測驗等。形成性評價旨在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展狀況以及教學的可能缺失,作為調整課程、改進教學和學習的依據(jù),如年段考試、期中考試等。終結性評價旨在評定學習的進展和成就,作為成績報告或教育決策的

11、參考,如期末考試。 13水稻患“惡苗病”后,會出現(xiàn)瘋長,比正常植株高50%以上,結實率降低。引起此現(xiàn)象的物質是( )。 A.乙烯B.赤霉素C.生長素D.細胞分裂素 答案:B解析:赤霉素的主要作用:促進細胞伸長,引起植株增高;促進種子萌發(fā)和果實發(fā)育?!皭好绮 钡某霈F(xiàn)可能與赤霉菌產(chǎn)生的某種物質有關。故選B。 14經(jīng)甲基綠-吡羅紅染色處理后的人口腔上皮細胞,其細胞核大部分呈( )。 A.紅色B.藍紫色C.綠色D.藍色 答案:C解析:甲基綠和吡羅紅兩種染色劑對DNA和RNA的親和力不同,甲基綠對DNA親和力強,使DNA呈現(xiàn)出綠色;而吡羅紅對RNA的親和力強,使RNA呈現(xiàn)出紅色。DNA主要分布在細胞核,

12、所以細胞核大部分呈綠色。 15關于鳥類適應飛行生活特征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開放式骨盆,產(chǎn)羊膜卵 B骨輕便、堅固,有些骨中空 C胸骨上有龍骨突,胸肌發(fā)達 D體表覆蓋羽毛,身體呈流線型 答案:A解析:多數(shù)鳥類營飛行生活,其結構特征總是與其生活方式相適應的,主要包括以下幾點:前肢特 化為翼,適于飛行;身體呈流線型,可以減少飛行時的阻力;體內有氣囊,輔助肺完成雙重呼吸,可以為飛行提供 充足的氧氣;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直腸很短,能減輕體重;胸肌發(fā)達,利于牽動兩翼完成飛行動作。A 項是 鳥類適應陸地生活的特征,B、C、D 三項都屬于鳥類適應飛行生活的特點。 16下圖是甲、 乙兩個家族系譜圖。

13、甲家族有Z遺傳病患者,乙家族有紅綠色盲(B-b)患者。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乙家族中的I-1既含有基因B,又含有基因B.B.甲家族中的乙遺傳病,屬于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C.若甲家族-8與-7為異卵雙生,則-8表現(xiàn)型正常D.若甲家族-8與乙家族-5結婚,不可能生下兼患兩病的男孩 答案:A解析:知識點:遺傳系譜圖等相關知識。乙家族5號為紅綠色盲患者,故其母親4號為紅綠色盲致病基因的攜帶者,且該致病基因一定來自母親1號,故1號為雜合子,既含有B基因,又含有b基因,A項正確。B項:由甲家族1、2、5,可知該病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B項錯誤。與題干不符,排除。C項:若甲家族7號與8號為異卵雙生,因-

14、4為患病者,攜帶顯性致病基因,故-8表現(xiàn)型不一定正常,C項錯誤。與題干不符,排除。D項:-8可能患Z遺傳病,而-5是紅綠色盲患者,其兒子一定患色盲,故二人結婚有可能生下同時患兩病的孩子,D項錯誤。與題干不符,排除。 17圖1為研究滲透作用的實驗裝置,放置一段時間后的液面差為h,下列敘述正確的為( )。 A滲透平衡時,膜內外溶液濃度相同B半透膜是一種選擇透過性的生物膜C若S2溶液為蔗糖溶液,則S1溶液為清水D若濃度差增大,S1溶液可能從漏斗口上端漏出 答案:D解析:滲透平衡時,因為有高度差的存在,仍然是S1S2,A錯誤;半透膜不是生物膜,不具有生物活性,只是相當于生物膜,B錯誤;滲透作用是水從低

15、濃度溶液通過半透膜進入到高濃度溶液,若S2溶液為蔗糖溶液,水向燒杯內滲透,漏斗內液面降低,C錯誤;如果漏斗不夠長,S1溶液可能從漏斗口漏出,D正確。故選D。 18“形成人體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基本觀點”是“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一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之一,該教學目標屬于()。 A知識目標B肩皂力目標C過程與方法目標D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答案:D解析: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準(實驗)中關于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具體目標之一是:初步形成生物的結構與功能、局部與整體、多樣性與共同性相統(tǒng)一的觀點,生物進化觀點和生態(tài)學觀點,樹立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逐步形成科學的世界觀。 19在“鳥類的生殖與發(fā)育”一節(jié)的教學中,教師給學

16、生播放翠鳥交配視頻,隨后提問:翠鳥的受精過程與前面學習過的兩棲類動物的受精過程有什么不同 該提問屬于()。 A回憶提問B分析提問C應用提問D評價提問 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提問類型。應用提問是建立一個簡單的問題情境,讓學生運用新獲得的知識和回憶過去所學過的知識來解決新的問題。許多生物學的概念分析要求學生識別條件與原因,或者找出條件之間、原因與結果之間的關系常用這類提問。根據(jù)定義,題干中,教師在一定的情境中,根據(jù)新學的翠鳥的知識和回憶兩棲動物的類型來學習鳥類的生殖類型,屬于應用提問。故答案選C。 20胰島A細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造成這兩種細胞上述差異的最可能原因是()。

17、AtRNA種類不同BmRNA堿基序列不同C核糖體成分不同D同種氨基酸密碼子不同 答案:B解析:胰高血糖素和胰島素屬于蛋白質類激素,翻譯是以tuRNA為模板,合成蛋白質的過程,mRNA堿基序列不同導致氨基酸的種類與排列順序也不同。故選B。 21在講解細胞分裂時,演示自制的細胞分裂動感模型說明了直觀教具在教學中的哪個作用 () A設置懸念B鞏固舊知識C突破難點D引導學生提出問題 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直觀教具在教學中的作用。細胞分裂的過程是本節(jié)內容的重難點,又是比較抽象的知識,通過模型的演示可以直觀的將這個過程表現(xiàn)出來,從而突破難點。 22新物種形成的最顯著的標志是( )。A.具有一定的形態(tài)結

18、構B.具有一定的生理功能C.產(chǎn)生了生殖隔離D.改變了基因頻率 答案:C解析:物種是指能夠在自然狀態(tài)下相互交配并且產(chǎn)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也就是說,不同物種之間一般不能相互交配,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產(chǎn)生可育后代,不同物種之間的這種現(xiàn)象稱為生殖隔離。所以新物種形成的最顯著的標志是產(chǎn)生了生殖隔離。 23下列關于細胞衰老與凋亡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細胞衰老就會產(chǎn)生癌變B.細胞衰老,其形態(tài)萎縮C.細胞凋亡對個體發(fā)育有利D.細胞凋亡有特異蛋白合成 答案:A解析:細胞的癌變是由于基因突變導致細胞異常分化的結果.并不是由于細胞衰老產(chǎn)生的;衰老細胞會發(fā)生萎縮:細胞凋亡是細胞程序化死亡的結果,對個體發(fā)育

19、有利,在該過程中有特異性蛋白的產(chǎn)生。故選A。 24河豚毒素能有效抑制神經(jīng)細胞的鈉離子內流,經(jīng)河豚毒素處理,神經(jīng)纖維受刺激后( )。A.靜息電位升高B.靜息電位降低C.動作電位升高D.不產(chǎn)生動作電位 答案:D解析:河豚毒素可完全暫時性中斷鈉離子流透入細胞膜,然而穩(wěn)定狀態(tài)的鉀離子外流則完全不受影響。受刺激后,Na+不能內流,神經(jīng)細胞不能產(chǎn)生動作電位,膜兩側的電位表現(xiàn)沒有發(fā)生變化。 25將基因型為AaBbCc和AABbCc的向日葵雜交,按基因自由組合規(guī)律,后代中基因型為AABBCC的個體比例應為( )。 答案:A解析:26選擇性除草劑2,4-D是一種常用的生長素類似物,它是水稻田問的良好除草劑。為探

20、究2,4-D對稻田中鴨跖草防治的適宜濃度,科研人員進行了相關實驗,實驗結果如下表。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該實驗設置A組的目的是減小實驗誤差B.該實驗的自變量只有2,4-D的濃度,無關變量是植物的高度C.選擇性除草劑2,4-D的作用原理是利用生長素作用的兩重性D.由該實驗結果可以判斷出2,4-D對稻田中鴨跖草防治的適宜濃度 答案:C解析:本實驗中的A組為對照組,設置對照組的作用在于通過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對比,消除無關變量對于實驗組的影響,增強實驗的可信度,A項錯誤。本實驗的自變量是2,4-D的濃度和不同的植物,因變量是植物的高度,B項錯誤。利用生長素作用的兩重性,噴灑不同濃度的2,4-

21、D可以促進單子葉植物(水稻)的生長,而抑制雙子葉植物(雜草)的生長,從而達到生物防治的目的,C項正確。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并不能反映20100gmL的2,4-D對鴨跖草生長的抑制作用,因此無法判斷出2,4-D對稻田中鴨跖草防治的適宜濃度,D項錯誤。 27已知一段DNA分子的一條鏈中堿基數(shù)量之比為則其互補鏈上的該比值是( )。 A.05B.1C.15D.2 答案:D解析:DNA分子的雙鏈中,A=T,G=C。由題干DNA分子的一條鏈中可知,其互補鏈中所以其互補鏈上 28圖4為甲、乙、丙、丁四個物種的進化關系樹(圖中百分數(shù)表示甲、乙、丙各物種與丁的DNA相似度)。DNA堿基進化速率按1百萬年計算,下列相關論

22、述合理的是( )。A.四個物種都由共同祖先通過基因突變而形成B.丙與丁的DNA差異經(jīng)歷了約99萬年的累積C.生殖隔離是物種朝不同方向發(fā)展的決定性因素D.乙和丁的親緣關系與乙和甲的親緣關系的遠近相同 答案:B解析:29若用玉米為實驗材料驗證孟德爾分離定律,下列因素對實驗結果影響最小的是()。 A所選實驗材料是否為純合子B所選相對性狀的顯隱性是否容易區(qū)分C所選相對性狀是否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D是否嚴格遵守實驗流程和正確運用統(tǒng)計分析方法 答案:A解析:雜合子也可驗證分離定律,這個影響最小。所選相對性狀的顯隱性不易于區(qū)分,則很難做雜交實驗和統(tǒng)計實驗結果,如果所選相對性狀受兩對以上等位基因控制,則會出現(xiàn)不

23、符合分離定律的性狀分離比例,不遵守實驗操作流程和統(tǒng)計分析方法,就不能得出正確結果,因此B,C,D都對得出正確實驗結論影響很大,故選A。 二、問答題30某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變化如下圖。圖A中曲線a表示染色體的著絲點與紡錘絲的相應極之間的平均距離;圖B中表示有絲分裂染色體數(shù)目變化曲線;圖C中表示上述過程中染色質與染色體的變化。分析回答:(1)圖A中,曲線b表示_。(3分)(2)從_分鐘后,細胞分裂進入后期,相當于圖B曲線的_段,該細胞染色體數(shù)目最多時有_條。(6分)(3)圖C中一發(fā)生在圖B的_階段,圖C中。發(fā)生在有絲分裂的_期。(6分) 解析:(1)分別移向兩極的染色體著絲點之間的距離(2)

24、10;4n(3);前期;解析:(1)圖A中曲線a表示染色體的著絲點與紡錘絲的相應極之問的平均距離結合染色體在細胞分裂過程中的行為特征,可推知曲線b表示分裂后期染色體之間的距離。(2)由圖A可知10分鐘后細胞分裂進入后期,相當于B圖中的段。有絲分裂后期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目最多,依據(jù)圖示可知為4n。(3)圖c中為DNA復制時期,對應圖B的,圖c中染色質變成染色體,該變化發(fā)生在有絲分裂的前期,是染色質、是染色體,兩者是同一種物質在不同時期的兩種存在狀態(tài)。 31為研究植物之間的信息是通過地上還是地下部分進行交流,有研究者設計了如下實驗。將11株盆栽豌豆等距排列,611號植株在根部有管子相通,16號的根部不

25、聯(lián)系(圖6)。用高濃度的甘露醇(一種天然糖類,模擬維管植物干旱刺激的常用物質)澆灌來刺激6號植株,15min后,測定所有植株的氣孔開放度。結果如圖7所示。 請回答27-27題 問題: (1)為了使實驗結果更具有說服力,需要另外一組實驗,用清水替代甘露醇澆灌6號植株,該處理的作用是_。(3分) (2)當6號植株接受刺激15min后,與911號植株相比,68號植株的氣孔開放度_,氣孔開放度這種變化的適應意義是_。(6分) (3)在對6號植株進行干旱誘導后1h,再次測定所有植株的氣孔開放度。發(fā)現(xiàn)實驗組611號植株的氣孔大多數(shù)都關閉了。推測6號植株遭受干旱脅迫的信息在植株之間傳遞的可能機制是_。(6分

26、)解析:(1)排除其他因素對實驗結果的干擾(2)較低減少水分的散失(3)在干旱脅迫下,植物通過根部的聯(lián)系進行信息交流(1)設置對照實驗的目的是排除其他因素對實驗結果的干擾。(2)由題圖7中的白色柱狀對比可以看出,當6號植株接受刺激后,68號植株的氣孔開放度比911號植株的低。用高濃度的甘露醇來澆灌刺激6號植株,此時細胞外液的滲透壓升高,導致細胞失水,為了減少水分的散失,植株的氣孔開放度降低。(3)本實驗的目的是研究植物之間的信息是通過地上還是地下部分進行交流。實驗發(fā)現(xiàn),在對6號植株進行干旱誘導1h后,實驗組611號植株的氣孔大多數(shù)都關閉了,由此可以得出結論:在干旱脅迫下,植物通過根部的聯(lián)系進行信息交流。三、簡答題32圖6為記錄離體神經(jīng)細胞電生理裝置示意圖。A為刺激儀。B為記錄儀,其中一個電極插入細胞內,另一電極至于細胞外并接地(令其電位為零)。C為離體的神經(jīng)細胞。請據(jù)圖回答問題:(1)A不給予刺激,B記錄到的電位比膜外電位_(高低),此時膜主要對_離子通透。(6分)(2)當A給予有效刺激,B記錄到的電位波動叫作_電位。該電位波動的形成,主要是膜先后對_離子和_離子選擇性通透的結果。(9分) 答案:解析:(1)低:鉀(2)動作;鈉:鉀解析: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