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胡派三代經方病案解析思路鮑艷舉醫(yī)案鮑艷舉醫(yī)案小柴胡加生石膏治感冒后低熱案徐某,女,23 歲, 2007 年 1 月 20 日初診。低熱 8 天?;颊? 天前受涼后出現(xiàn)發(fā)熱、惡寒等癥狀。就診于某醫(yī)院急診科,給予退熱抗感染等對證治療后,熱勢減退,呈低熱狀態(tài)。他醫(yī)予銀翹散加減方治療5 天后無效。請余診治?,F(xiàn)癥見: 低熱, 自測體溫37.6 , 乏力, 口干渴欲飲,咽痛,偶咳黃痰,晨起刷牙時干嘔明顯,無惡寒,口苦,二便調,食納不佳,眠可,舌質淡紅,舌苔薄白,脈弦細。脈弦細,干嘔、口苦,咽痛,食納不佳,乏力,為少陽病。口干渴欲飲,偶咳黃痰,為里熱之陽明病?;颊哂捎凇把?、氣盡、 腠理開”, 外感病邪不解
2、,傳人半表半里,而出現(xiàn)干嘔、乏力、咽痛、納呆、低熱不退。綜合分析:該患者六經辨證為少陽陽明合病。予小柴胡湯加生石膏加減:小柴胡湯和解少陽,生石膏清解陽明里熱,又用生薏苡仁、桔梗清熱化痰,排膿利咽。柴胡 12g ,黃芩 10g ,清半夏12g ,黨參 10g ,炙甘草6g,生石膏(同煎)45g ,桔梗 10g 生薏苡仁18g,生姜 5 片,大 棗 4 枚。結果:患者服用1 劑后低熱癥狀消失,咽痛亦明顯減輕,又 服用 1 劑,諸癥消失。按:關于經方的加減問題,馮老告誡我們:經方不加減,固守一方而無變化,都是不對的,要根據(jù)癥狀變化進行加減。關于這一點,張仲景已經給我們做了很好的示范,只要方證對應,就
3、是一個好方,中醫(yī)治病有無療效就是看方證是否對應,辨方證是否準確。因此,胡老和馮老都十分強調方證相應,并提出“辨方證是辨證的尖端”。指導臨床實踐,效如桴鼓。麻杏石甘湯合半夏厚樸湯治感冒后干咳案曲某,女,25 歲, 2007 年 1 月 20 日初診。咳嗽 10 天?;颊?0 天前,受涼后出現(xiàn)發(fā)熱、惡寒,體溫38.7C ,就診于某醫(yī)院急診,服用退熱藥后,熱退,但遺留有頑固性干咳,后又服用甘草片、急支糖漿及輸液后均無效?,F(xiàn)癥見:干咳,無痰,口干渴,無口苦、不發(fā)熱、不惡寒,胸前區(qū)憋悶,二便調,眠安,食納可。舌質淡,舌苔薄白,脈滑數(shù)。脈數(shù),口干渴欲飲,為里有熱,即陽明病。脈滑,胸前區(qū)憋悶,為痰濕內阻而呼
4、吸不暢。干咳無痰,為患者痰濕膠結于支氣管, 為痰濕遇熱。無口苦, 非少陽病。不惡寒、 不發(fā)熱,非太陽病。結合分析:該患者辨證為陽明病兼有痰濕內阻。結合患者此前曾出現(xiàn)發(fā)熱、惡寒的太陽病,分析疾病的轉變過程為:外邪內飲,郁而化熱?;颊呖诟煽实汝柮鞑∶黠@,故用麻杏石甘湯去麻黃清陽明里熱;痰濕內結,故用半夏厚樸湯祛痰化飲。處方用麻杏石甘湯合半夏厚樸湯加味:半夏 12g,厚樸 l0g,茯苓 15g,蘇子 l0g,生薏苡仁18g,桔梗 l0g,杏仁l0g,生石膏(同煎)45g,炙枇杷葉l0g,柯子 6g ,生姜 5 片, 2 劑,水煎服。按:開方時關于是否用麻黃我思考了半天,麻杏石甘湯中的麻黃是專用來解表
5、的嗎?是否還有宣肺定喘之效?因為患者現(xiàn)在已無惡寒、發(fā)熱等表證,我暫時只考慮麻黃的前一種功效,去掉麻黃,又加入了生薏苡仁、桔梗清熱化痰排膿,柯子收斂肺氣以止咳,炙枇杷葉宣肺止咳,以觀療效。二診: 患者服上方2 劑后, 胸前區(qū)憋悶大減,而咳嗽僅稍減。在前方的基礎上加上麻黃6g ,繼服2 劑。結果:患者服用后,咳嗽大減,僅偶有一聲咳嗽,又繼服2劑而愈。按:通過這個病例我有三方面的體會。麻黃的功效,它可以解表,又可以宣肺止咳。若表證明顯時,麻黃劑量一般為10 18g; 若表證不明顯,咳嗽明顯,兼有里熱證時,可用生麻黃6g 左右以止咳定喘。關于生石膏的用法,一提到生石膏,我們往往就想到白虎湯的四大證(大
6、汗出,大渴,大熱,脈洪大)好像只有見到這四大證時才可用生石膏,其實不然。在跟馮老學習過程中,馮老一般見到口干、煩躁等里熱證時均用生石膏,無需僅限制在“四大證”上。馮老在臨床上治療咳嗽常用半夏厚樸湯,咳喘常用小青龍湯??人远嗍翘碉嬙斐桑食S冒胂暮駱銣抵箍?;而哮喘則常是由外邪侵犯,表不解,影響肺的正常功能所致,常用小青龍湯解表化飲定喘。注意傷寒論中喘有兩種:一是“喘而胸滿”, 多有表不解所致,需要解表定喘;二是“腹?jié)M而喘”,多是由大便干、腹氣不通所致,需要通腹定喘。但也不是絕對的,還要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而定。五苓散加味治腰肌勞損案陳某,男,31 歲, 2007 年 3 月 15 日初診。腰酸
7、困 2 個月余。由于長期伏案坐立工作,患者兩月前開始出現(xiàn)腰酸困、乏力等癥狀,西醫(yī)診斷為“腰肌勞損”,未予治療,建議多活動,做理療。無奈找中醫(yī)診治,他醫(yī)認為是“腎虛”,與金匱腎氣丸,服用兩月仍無效,而找余診治?,F(xiàn)癥見:口、唇、鼻干,不欲飲水,汗出多,活動后尤甚,腰酸困、乏力,晨起刷牙時覺酸困加重,食納可,二便調,眠安,舌質淡,舌體浮胖水滑,齒痕明顯,舌苔薄白,脈沉細。汗出多、活動后尤甚,當責為營衛(wèi)不和之表證。脈沉細,苔薄白, 舌體浮胖水滑有齒痕,口干、 唇干、 鼻干, 不欲飲水,當為水飲內停證。綜合分析:辨證為營衛(wèi)不和、水飲內停之表里同病,而患者的腰酸困乏力則是該病機的一個癥狀而已。治療當調和營
8、衛(wèi),溫化水飲,首選表里雙解的五苓散。因患者腰酸困乏力明顯,又加干姜一味,合腎著湯之意,又加車前子以增強利水飲之功。處方:桂枝 10g 茯苓 12g ,豬苓 15g ,澤瀉 15g ,蒼術 l0g,干姜6g,車前子(包)15g,炙甘草6g03 劑,水煎服。結果: 患者服用上方3 劑后, 腰酸困明顯減輕,口干、 唇干、鼻干好轉,又繼服3 劑,諸癥痊愈。按:中醫(yī)認為“腰為腎之府”,一些中醫(yī)大夫一見到腰膝酸軟無力或腰痛,不細加辨證,即謂“腎虛”,即給予補腎壯陽藥治之,其結果往往使疾病遷延不愈。苓桂術甘湯合澤瀉湯治眩暈案張某,女,51 歲, 2006 年 12 月 3 日初診。眩暈反復發(fā)作10 年余,
9、加重 4 天。 患者 10 年無明顯誘因出現(xiàn)頭暈目眩、不能睜眼,閉目則覺全身旋轉,西醫(yī)診斷為“梅尼埃綜合征”, 每因勞累、情緒不暢時發(fā)作。此次緣于4 天前過度勞累,晨起出現(xiàn)頭暈目眩,自服暈可平等藥,癥狀未減,而找中醫(yī)診治?,F(xiàn)癥見:面色乏華,精神倦怠,頭暈目眩,視物旋轉,不能 站立,閉目畏睜,動則如乘舟車,食納可,舌質淡,舌苔薄 白水滑,脈沉細。脈沉細,舌苔薄白、水滑,當為水飲內停證。水飲上逆、侵犯清竅容易導致眩暈。故以苓桂術甘湯、澤瀉湯合方:茯苓 15g,桂枝 l0g,蒼術 12g,炙甘草6g,澤瀉 30g。 3劑,水煎服。結果:患者服用上方3 劑后,眩暈明顯減輕,精神好轉,睡眠良好,已能正常
10、工作。上方又繼服7 劑,諸癥痊愈。隨訪至今未再復發(fā)。按:細讀傷寒論和金匱要略原文,筆者體會到引起眩暈的原因多是水飲上逆、侵犯清竅所致,其根本在于陽虛水飲內停,如傷寒論第67 條:“傷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滿,氣上沖胸,起則頭眩,脈沉緊,發(fā)汗則動經,身為振振搖者,茯苓桂枝白術甘草湯主之?!眰摰?160條:“傷寒吐下后,發(fā)汗,虛煩,脈甚微,八九日心下痞硬,脅下痛,氣上沖咽喉,眩冒,經脈動惕者,久而成痿。”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第 16 條:“心下有痰飲,胸脅支滿,目眩,苓桂術甘湯主之?!苯饏T要略痰飲咳嗽病第 25 條:“心下有支飲,其人苦冒眩,澤瀉湯主之?!睂τ谒嬌蠜_所致的眩暈,當宗“病痰飲者
11、,當以溫藥和之”之法治之。柴胡桂枝干姜湯合當歸芍藥散治感冒后乏力失眠案李某,女,27 歲, 2007 年 4 月 3 日初診。不明原因乏力1 周余。 患者 1 周前由于外感出現(xiàn)惡寒、發(fā)熱、頭痛、 咽痛等癥狀,自服阿奇霉素等抗生素后,發(fā)熱、 頭痛、咽痛等癥狀消失,但遺留有全身乏力、眠差、多夢、精神差等癥狀, 不能正常工作。西醫(yī)各項檢查均正常,診斷為“亞健康狀態(tài)”,因無對癥藥物可服用,而找中醫(yī)診治?,F(xiàn)癥見:全身酸軟,疲乏無力,精神差,眠差,口干微渴,不欲飲水,時有心悸、頭暈,食納少,二便調,舌質淡,舌苔薄白,脈沉細。脈沉細,全身酸軟,疲乏無力,精神差,為血虛水盛之證。心悸,頭暈,眠差,多夢,為水飲
12、上凌于心及清竅??诟晌⒖识嬎欢?,為水飲內停郁而化熱之象。四肢厥冷,心下微結,小腹脹滿,便溏, 為下寒癥狀;口干或苦,咽干,心煩,胸脅脹滿疼痛,背部發(fā)熱,上熱癥狀。綜合分析:辨證為上熱下寒之厥陰病,即半表半里的陰證。馮老師在臨床上遇到血虛水盛、水飲郁而化熱之證,常用柴胡桂枝干姜湯合當歸芍藥散,清上溫下,養(yǎng)血利水。因該患者眠差、夢多癥狀較明顯,故在上方的基礎上又加入炒酸棗仁15g ,養(yǎng)血安神。處方:柴胡12g ,黃芩 l0g,天花粉 12g ,生龍骨(同煎)15g ,生牡蠣(同煎)15g ,干姜6g,當歸 10g,茯苓 12g,澤瀉 15g,蒼術 15g,川芎 6g,炙甘草 6g,炒酸棗仁15
13、g02 劑,水煎服。患者服用上方2 劑后,精神明顯好轉,眠差、夢多減輕,心悸、頭暈癥狀消失,已能正常工作,又繼服上方3 劑,諸癥痊愈。按:對于傷寒論之“千古疑團”厥陰病的理解,經方大家胡希恕、馮世綸兩代臨床家經過不斷的深入分析、研究,取得了層次的飛躍,為我們臨床應用開辟了新的道路。胡希恕先生認為:厥陰病是病位在半表半里的陰性證,與少陽病相對。陰性病就應該是“寒性”為主。胡老分析傷寒論第326 條:“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饑而不欲食,食則吐蛔,下之利不止?!闭J為: 消渴為熱證,厥陰病為半表半里陰證據(jù)“無熱惡寒者,發(fā)于陰也”,三陰病不應有熱, 厥陰理當不該有熱,所以胡老認為該條文可能有錯簡。在胡希恕先生研究的基礎上,馮世綸先生結合自己的臨床,再度反復研討烏梅丸方證,認為胡老分析的“厥陰病為半表半里陰證,三陰病不應有熱”,這個大原則沒錯。但是,病在半表半里不同于在表或在里:病在表或里,則邪有直接出路,可從汗、吐、下解,所以,少陰表、太陰里不見熱證。而半表半里厥陰邪無從出,邪無直接出路,就極易寒郁化熱。所以, 馮世綸在胡希恕先生認為“厥陰病是病位在半表半里的陰性證,應該寒性為主”的基礎上,又對厥陰病增添了新的認識:厥陰病以寒為主,但同時也會出現(xiàn)寒郁化熱得熱證。下 (中)寒上熱,寒多熱少。如此一來,就能夠更完美地解釋條文:因是下寒、中寒,故“饑而不欲食,食則吐蛔”;因有上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醫(yī)用線纜購買合同范本
- 關于施工安全合同范本
- 承辦論壇合同范本
- 主播和合同范本
- 光伏ppp模式合同范本
- 助理聘用合同范本
- 醫(yī)院電力安裝合同范本
- 勞資補償合同范本
- 住宅大樓租房合同范本
- 醫(yī)院簡短采購合同范例
- 市場消防安全課件
- 名師工作室建設課件
- 腹膜透析管理標準操作規(guī)程
- 2025-2025學年度人教版小學五年級美術下冊教學計劃
- 新人教版四年級數(shù)學下冊全冊教案 完整
- 2025年行政執(zhí)法人員執(zhí)法資格考試必考題庫及答案(共232題)
- 浙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勞動》全冊教學課件
- 午休安全紀律教育
- 《電力建設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導則》(NB∕T 10096-2018)
- 2024-2025學年廣東省部分學校高一(上)第一次聯(lián)合考試物理試卷(含答案)
- 法律盡職調查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