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最新滬粵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第1章單元測試卷(100分,90分鐘)題號一二三總分得分一、選擇題(每題3分,共36分)1下列各物體的長度接近8 cm的是()A籃球的直徑B乒乓球的直徑C手掌的寬度D物理課本的長度2在體育課上,為了測量投擲鉛球的距離,應選用()A三角板 B1.5 m的皮尺 C200 cm的皮尺 D15 m的皮尺312歲的李明一年內明顯長高了,他增長的高度可能是()A8 cm B8 mm C8 dm D8 m4測量是科學研究的基礎和前提,測量的真實性和精確程度直接決定了研究的成敗。在下列關于測量的幾種說法中,選出你認為最優(yōu)的一項()A測量前要觀察測量工具的量程,以選擇合適的測量工具B測量
2、前要觀察測量工具的分度值,以滿足測量精度的要求C測量前要觀察零刻度,以確定零刻度是否磨損D測量前上述三種做法都是必要的5某同學用刻度尺測量長度時,測得某物體的長度為320.0 mm,若換用 cm為單位,應是()A320 cm B32.00 cm C32.0 cm D32 cm6某同學根據(jù)家里擺鐘的擺球在擺動的現(xiàn)象想到,擺球擺動的快慢可能與擺球質量的大小有關,并設計和進行了實驗。上述過程中,“擺球擺動的快慢可能與擺球質量的大小有關”屬于科學探究中的()A提出問題 B猜想與假設 C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jù) D分析與論證7學校的跳遠比賽,裁判員測量成績時要將卷尺拉直,因為若拉不直,測量成績就比真實成績()
3、A偏大 B偏小 C沒影響 D無法判斷8某同學正確測量出某物體的長度是36.67 cm,則他所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此數(shù)據(jù)的準確值和估計值分別是()A1 mm,36.60 cm,0.07 cm B1 cm,36.6 cm,0.07 cmC1 cm,36.0 cm,0.67 cm D1 mm,36.6 cm,0.07 cm9下面是小虎同學寫的長度單位換算的幾個算式,其中正確的是()A5.2 m5.2 m100 cm520 cm B6.5106 m6.51061066.5 mC36 m361 000 m36 000 nm D480 mm480eq f(1,1 000) m0.48 m10為了讓同學們
4、養(yǎng)成關注生活和社會的良好習慣,物理老師讓同學們對身邊一些常見的物理量進行估測。以下是他們交流時的一些估測數(shù)據(jù),你認為數(shù)據(jù)明顯不符合實際的是()A中學生的脈搏跳動一般每分鐘75次左右B一塊橡皮從課桌表面掉到地上的時間約為4 s C物理課本中一張紙的厚度約0.075 mmD教室里的黑板長約4 m11小星和小華分別購買了兩只不同品牌的乒乓球,為了比較兩只乒乓球的彈性大小,他們設計了幾種方案,你認為能夠解決這個問題的最好方案是()A讓兩球置于乒乓球桌面上方同一高度自由落下,比較它們反彈的高度B把兩球向墻擲去,比較它們反彈后離墻的距離C用乒乓球拍分別擊打兩球,比較兩球飛出去的距離D用手捏乒乓球,比較它們
5、的硬度12采用密繞法測銅絲的直徑時,把銅絲在木棍上繞50匝,然后用毫米刻度尺量出50匝銅絲的總寬度L,則可得出一根銅絲的直徑deq f(L,50)。用此法先后測量三次,每次都將銅絲重新繞過,并置于刻度尺上不同位置,結果三次測得的銅絲直徑不同,則誤差產生的原因是()A只是由于銅絲間繞得緊密程度不同 B只是由于銅絲的粗細不均勻C只是由于刻度尺的刻度不均勻 D以上三種因素都有可能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31分)13完成下列單位換算: (1)1.2 m_dm_mm_nm;(2)0.6104dm_km_m;(3)0.5 h_min_s;(4)120 s_min_h。14坐在溫馨的物理考場仔細想想:你平時
6、走路的步幅約為50_,上體育課時你跑100 m所需時間約為16_。(填上合適的物理量單位)15有六名同學,使用同一把刻度尺測量同一作業(yè)本的長度,六次測量記錄是:L118.82 cm、L218.83 cm、L317.28 cm、L418.81 cm、L518.80 cm、L618.805 cm。(1)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2)其中一位同學的測量結果寫錯,該數(shù)據(jù)是_;(3)一位同學測量結果不合理,該數(shù)據(jù)是_;(4)這本作業(yè)本的長度是_。16如圖所示,某同學測量一片完整樹葉的長度,讀數(shù)為_cm。(第16題圖)(第18題圖)(第19題圖)17小慧等同學在探究擺的奧秘,他們將實驗中收集到的數(shù)據(jù)進行對
7、比分析,得出一個結論:擺錘擺動一次的時間只跟_有關,而跟_無關。擺的這個運動特性,叫做擺的_原理。18某同學用量程為10 mL的量筒量取某液體,讀數(shù)時視線偏高(如圖所示),該同學所得讀數(shù)是_,正確讀數(shù)是_。19有一個T形工件,如圖所示。根據(jù)你的觀察,上面一橫(ab)的長度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面一豎(cd)的高度;你用什么來檢驗觀察結論是否正確?答:_;檢驗結果是:上面一橫的長度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面一豎的高度;從以上的經歷中,你能悟出的道理是:_。20如圖所示,同學們在進行“降落傘比賽”的實驗時,找來了學生用塑料直尺、游標卡尺、皮卷尺這些測量工具,測量降落傘降落
8、的高度最好使用_。(第20題圖)(第21題圖)21沿長廊AB方向鋪有30塊完整的相同的正方形地磚,如圖甲。(1)小明用分度值是1 mm的刻度尺測量其中一塊地磚長度如圖乙所示,則每塊地磚的長度是_m。(2)小明用停表測量自己從長廊的A端走到B端所用的時間,停表的讀數(shù)如圖丙表示,他所用的時間是_s。22小紅發(fā)現(xiàn)媽媽曬衣服時,總是要用衣服架子將衣服撐開,并盡量放在通風、太陽能直接照射到的地方。小紅準備探究其中的奧妙,請你幫她選定一個探究題目,同時提出兩個猜想供小紅參考。 (1)要探究的題目:_。 (2)猜想:_;_。三、實驗與探究題(23題7分,24題10分,25,26題各8分,共33分)23在“測
9、量物體長度”的實驗時,小可和同學們躍躍欲試,都想要測出最準確的數(shù)據(jù)。小可說:“我只要認真按老師的要求去做就不會有實驗誤差?!毙≤娬f:“我只要遵守操作規(guī)則就不會產生實驗誤差?!毙〖t說:“我對同一個量測量幾次,求出它們的平均值,就不會有誤差了?!毙←愓f:“只能減小實驗誤差,即使老師測量也會有誤差?!蹦阃鈅同學的觀點。你認為可以采取什么方法盡量減小誤差?說出兩種即可:(1)_;(2)_。24某校八年級1、2兩班的課外探究小組的同學,在課外探究鐘擺擺動一次的時間與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時,記錄了如表一、表二所示的數(shù)據(jù),請你根據(jù)表中的內容回答下列問題:表一表二從表一數(shù)據(jù)你可以得出的結論是_;(2)從表二數(shù)
10、據(jù)你可以得出的結論是_;(3)從表一和表二的結論中,歸納起來可以得出的結論是_;(4)因此我們發(fā)現(xiàn)家中的擺鐘變慢時,可以采取_的方法,使它走時準確,而發(fā)現(xiàn)擺鐘變快時,又可以采取_的方法,使它恢復走時準確。25小軍同學通過高倍望遠鏡觀察月亮,發(fā)現(xiàn)月球表面是凸凹不平的,如圖甲所示。這是由于流星在太空中運行到靠近月球時,在月球的引力作用下墜落到月球表面,與月球表面發(fā)生碰撞而形成的坑洞,叫做月坑。小軍同學猜想月坑的深度可能與流星的質量、體積及下落的高度有關。于是,他設計了一個用一只鋪滿厚厚的細沙的盤子和幾個不同的小球及刻度尺進行探究影響月坑深度的模擬實驗,如圖乙所示。經過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如下表:(第25
11、題圖)實驗序號質量m/g體積V/cm3下落高度h/cm坑的深度d/mm1207.5502.62207.5603.53207.5705.04202.57011.35201.87012.46607.57014.67857.57015.9請你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并回答下列問題:(1)由1、2、3三組數(shù)據(jù)可得:“月坑”的深度與流星的_有關。(2)由_ 三組數(shù)據(jù)可得:“月坑”的深度與流星的質量有關。(3)“月坑”的深度還與流星的體積有關:體積越大,“月坑”的深度_。(4)請你結合小軍的研究過程,就“影響月坑深度的因素”的問題提出另外一個猜想:_?26夏天烈日曝曬過的汽車,車內溫度可達50 以上。針對這一情況,
12、市場上出現(xiàn)了一些汽車遮陽簾,汽車遮陽簾是否真的有遮陽效果?研究人員選取了普通型、加厚型和折疊反射型三款汽車遮陽簾進行了以下實驗。實驗步驟如下:選取三輛小轎車,并排朝南停放在陽光充足的空曠地方。將三款汽車遮陽簾分別安裝在汽車的前擋風玻璃后,關上車門,并編號。一段時間后,用靈敏溫度計分別測量車內的溫度。(1)該實驗選取的三輛小轎車應該保持型號、_、顏色相同。(2)該實驗所用的探究方法是_。(3)進行實驗的最佳時間是_。(填字母)A早晨B中午C傍晚(4)15分鐘后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三個溫度計示數(shù)如下表所示:遮陽簾普通型加厚型折疊反射型溫度/454030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結論:_遮陽簾的遮陽效果最好。第一章達
13、標檢測卷一、1.C點撥:回想生活中的乒乓球的直徑、手掌的寬度、物理課本的長度及籃球的直徑,進而能分析出該題的正確答案。2D點撥:由于測量中存在誤差,為了盡量減小誤差,在測量時應盡量使用一次性測量,為此要求尺的量程應大于被測物體的長度。投擲鉛球的距離一般在10 m左右,應選擇量程較大的15 m的皮尺,從而減小誤差,故D選項符合題意。故選D。3A4.D5.B6.B7.A8D點撥:物體的長度是36.67 cm,所以36.6 cm是準確值,0.07 cm是估計值,分度值是0.1 cm1 mm。9D10B點撥:一塊橡皮從課桌表面掉到地上的時間約為0.5 s。11A點撥:A.讓兩球置于乒乓球桌面上方同一高
14、度自由落下時,它們反彈的高度能說明各自彈性的大小,所以此方案可行;B.把兩球向墻擲去,它們反彈后離墻的距離除了與它們的彈性大小有關外,還可能與用力的大小有關,所以此方案無法比較;C.用乒乓球拍分別打擊兩球,兩球飛出去的距離除了與它們的彈性大小有關外,還可能與用力的大小有關,所以此方案無法比較;D.用手捏乒乓球,它們的硬度不能反映彈性的大小,所以此方案無法比較。故選A。12D二、13.(1)12;1 200;1.2109(2)0.6;6108(3)30;1 800(4)2;eq f(1,30)14cm;s15(1)1 mm(2)17.28 cm(3)18.805 cm(4)18.82 cm點撥:
15、由測量結果來看,估計值的前一位數(shù)字對應的單位是mm,故分度值是1 mm;17.28 cm與其他測量結果相差甚大,因此是記錄的錯誤數(shù)據(jù);由于分度值為1 mm,故保留到分度值下一位即可,這樣18.805 cm就不合理了;作業(yè)本的長度應取L1、L2、L4、L5四個測量結果的平均值,由此可得作業(yè)本的長度:Leq f(L1L2L4L5,4)eq f(18.82 cm18.83 cm18.81 cm18.80 cm,4)18.815 cm。18.815 cm不是最后要的結果,平均值的位數(shù)要與記錄結果的位數(shù)相同或者說保留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故這本作業(yè)本的長度應取18.82 cm(四舍五入)。162.6517擺
16、長;擺錘的重和擺動的幅度;等時性點撥:根據(jù)課本上的實驗可知擺錘擺動一次的時間只與擺長有關,與擺動的幅度和擺錘的重都沒有關系,這個特性稱為擺的等時性原理。185.2 mL;5.0 mL19小于;用刻度尺測量;等于;有時感覺不可靠,需要準確測量20皮卷尺21(1)0.600 0(2)20點撥:(1)刻度尺分度值為1 mm,由圖乙所示刻度尺可知,其示數(shù)為60.00 cm,則每塊地磚長度L60.00 cm0.600 0 m;(2)由圖丙所示停表可知,停表分針示數(shù)為0 min,秒針示數(shù)為20 s,則停表示數(shù)為20 s,小明的運動時間為20 s。22(1)水蒸發(fā)的快慢與哪些因素有關(或濕衣服變干受哪些因素
17、影響)(2)溫度可能影響水蒸發(fā)的快慢;風速可能影響水蒸發(fā)的快慢;衣服撐開的面積可能影響水蒸發(fā)的快慢(任選兩條即可)三、23.小麗;(1)選擇精密的儀器(2)多次測量求平均值24(1) 鐘擺擺動一次的時間與擺錘種類無關(2) 鐘擺擺動一次的時間與擺長有關,擺長越長,擺動一次所用時間越長(3)鐘擺擺動一次的時間與擺錘的種類無關,與擺長有關(4)縮短擺長;增大擺長點撥:通過表一可知:木球和鋁球,在相同的時間內擺動的次數(shù)相同,故鐘擺擺動一次的時間與擺錘種類無關。通過表二可知:鐘擺擺動一次的時間與擺長有關,擺長越長,擺動一次所用時間越長。鐘擺走得慢了,說明鐘擺的周期變長,由擺長越短時擺動周期越短可知:要
18、把它調準,應將它的擺長縮短。同理,發(fā)現(xiàn)鐘擺變快時,應將它的擺長增大。25(1)下落高度(2)3、6、7(3)越淺(4)月坑深度可能與流星運動的快慢有關方法規(guī)律:本題采用控制變量法。根據(jù)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結合問題中涉及的物理量,通過質量、體積、下落高度和坑的深度的變化,找出其中的物理規(guī)律并進行總結,得出結論。最后一問中,需要根據(jù)物理常識提出猜想。(1)從實驗1、2、3三組數(shù)據(jù)可得,小球下落高度越大,坑的深度越大。(2)由實驗3、6、7三組數(shù)據(jù)可得,當小球體積和下落高度不變時,質量越大,坑的深度越大。(3)從實驗3、4、5三組數(shù)據(jù)可得,當小球質量和下落高度相同時,體積越大,坑的深度越淺。26(1)大小
19、(2)控制變量法(3)B(4)折疊反射型點撥:實驗所用的探究方法是控制變量法;探究汽車遮陽簾是否真的有遮陽效果,選取的三輛小轎車應保持型號、大小、顏色相同;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當使用折疊反射型的遮陽簾時,車內的溫度最低,因此折疊反射型的遮陽簾的遮陽效果最好。最新滬粵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第2章單元測試卷(100分,90分鐘)題號一二三四總分得分一、選擇題(每題3分,共33分)1關于聲現(xiàn)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聲音可以在固體中傳播 B聲音傳播的速度與溫度無關C聲音在真空中傳播的速度最快 D只要物體振動,我們就一定能聽到聲音2據(jù)說,德國音樂家貝多芬失聰后,為了“聆聽”譜寫的樂曲,將硬棒的一端抵住琴板,另
20、一端咬在嘴中。這說明()A只有固體才能傳聲 B固體能將聲音放大C固體傳聲效果好 D以上說法都不正確3“教室外狂風暴雨,雷聲大作”,這里的“雷聲大作”指的是聲音特征中的()A響度 B音調 C音色 D反射4如圖所示,小麗唱不上去的原因是“高原”的()(第4題圖)A響度大 B音調高 C音色好 D聲速快5經超聲波探傷儀檢測,已建成的三峽大壩壩體無一結構性裂縫,創(chuàng)造了人類水利建筑史上的奇跡。探傷儀發(fā)出的超聲波無法為人耳所察覺,原因是超聲波的()A速度太快 B響度太小 C頻率太高 D頻率太低6關于下列四個情景的說法錯誤的是()(第6題圖)A甲:發(fā)聲揚聲器旁的燭焰晃動,說明聲波能傳遞能量B乙:不能聽到真空罩
21、中鬧鐘的鬧鈴聲,說明聲波的傳播需要介質C丙:發(fā)聲的音叉將乒乓球彈開,說明發(fā)聲的物體在振動D丁:8個相同玻璃瓶裝不同高度的水,敲擊它們時發(fā)出聲音的音色不同7關于聲現(xiàn)象,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聲音具有能量 B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C通常情況下,聲音在空氣中傳播得最快 D聲音是一種波8下列對聲現(xiàn)象的描述,應用物理知識解釋正確的是()A“悅耳動聽”說明聲音的響度較大B“隔墻有耳”說明墻體可以傳播聲音C“聞其聲而知其人”說明根據(jù)音調可以辨別來人是誰D“大雪過后,萬籟俱寂”說明大雪會使聲音完全消失9在實際生活中,人們常常利用回聲來測距離。一座高山,看上去很近,走了好久還走不到,“望山走死馬”,距離有多遠呢
22、?不妨請“回聲阿哥”來幫個忙:對著高山大喊一聲,聽一下回聲,記下兩聲之間的時間間隔,就可以估算出距離了。如果一人對著高山呼喊,若經過10 s后聽到回聲(聲速為340 m/s),那么我們可以斷定()A高山距離我們1 700 m B高山距離我們3 400 mC高山距離我們170 m D高山距離我們340 m10星光中學有一個150 m70 m大小的操場,廣播室在操場兩端架起兩個音箱S1和S2(如圖),吳老師繞操場一周試聽了一下,在甲、乙、丙、丁四處(它們分別是各邊的中點),覺得有兩處聲音含混不清,則這兩處是()A乙和丁 B甲和乙 C丙和丁 D甲和丙(第10題圖)(第11題圖)11如圖所示,相同的水
23、下錄音裝置A、B錄下在海里同一位置的鯨發(fā)出的同一段聲音。A錄到的有高、低音,B錄到的只有低音,由此可以推測:在海洋中傳播較遠距離的聲音是()A頻率較低的 B音調較高的 C能量較小的 D響度較小的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2分)12把一根長管的一頭插入水中,另一頭放入耳中,就能聽到遠處船只航行的聲音,這說明_、_能夠傳聲,聲能夠傳遞_。13如圖所示,接通電源,此時能聽到電鈴發(fā)出的聲音?,F(xiàn)用抽氣設備逐漸抽出其中的空氣,聽到的聲音會逐漸_(填“變大”“變小”或“不變”),甚至最后聽不到聲音。這個實驗說明了聲音的傳播需要_。這種研究方法叫實驗推理法,又叫理想實驗法。(第13題圖)(第14題圖)(第15
24、題圖)(第16題圖)14如圖所示,蒙住雙眼的小王能辨別周圍同學的聲音,這是因為不同人聲音的_不同,同時還可以根據(jù)聲音的_來大致判斷周圍同學離他的遠近。(均填“響度”“音調”或“音色”)15.小麗用兩把傘做“聚音傘”的實驗,如圖所示,地面上有兩把傘,在右邊傘柄的A點掛一塊機械手表,當她的耳朵位于B點時聽到了手表的嘀嗒聲,當把左邊傘拿走后,她的耳朵位于B點時聽不到表聲,這個實驗表明聲音也可以發(fā)生反射現(xiàn)象,“聚音傘”增大了人聽到聲音的_,生活中的_應用與這一原理相同;手表聲在兩傘之間傳播依靠的介質是_。16雅西高速公路在靠近村莊的公路兩旁安裝有高大的隔音板,這是在_減弱噪聲。在城市某些街道旁安裝有如
25、圖所示的標志,這是在_減弱噪聲。三、實驗與探究題(每題12分,共36分)17下表是某些介質的聲速v:介質v/(ms1)介質v/(ms1)水(5 )1 450冰3 230水(15 )1 470軟橡膠(常溫)4050水(20 )1 480軟木500海水(25 )1 531鐵(棒)5 200(1)分析表格中的信息,推斷:聲速大小可能跟_有關;依據(jù)是:_。聲速大小可能跟_有關;依據(jù)是:_。(2)設海水溫度為25 ,在海面用超聲測位儀向海底垂直發(fā)射聲波,經過2 s后收到回波,根據(jù)公式s_,計算出海水深度為_ m。18在學習二胡演奏的過程中,小華發(fā)現(xiàn)弦發(fā)聲音調高低受各種因素影響,他決定對此進行研究。經過和
26、同學們討論,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弦發(fā)聲的音調高低可能與弦的橫截面積有關。猜想二:弦發(fā)聲的音調高低可能與弦的長短有關。猜想三:弦發(fā)聲的音調高低可能與弦的材料有關。為了驗證上述猜想是否正確,他們找到了下表所列出的不同規(guī)格的弦,還借來一個測量振動頻率的儀器進行實驗。(1)為了驗證猜想一,應選用編號為_、_、_的弦進行實驗。(2)為了驗證猜想二,應選用編號為_、_、_的弦進行實驗。(3)表中有的材料規(guī)格沒有填全,為了驗證猜想三,必須知道該項內容。請在表中填上所缺數(shù)據(jù)。編號材料長度/ cm橫截面積/ mm21銅600.52601.03601.54800.5561000.57鋼801.58尼龍801.
27、591001.519.小華學了有關聲音的知識后,對材料的隔音性能很感興趣,于是他設計了如下實驗進行探究。實驗步驟如下:先搜集各種材料,如衣服、報紙、平裝書、塑料袋、襪子;把鬧鐘放到一個盒子里,將衣服蓋在鬧鐘上方,然后逐漸遠離盒子直到聽不到嘀嗒聲,記下此時人離盒子的距離;依次將各種材料蓋在鬧鐘上方重復以上實驗,得到如下表的數(shù)據(jù)。材料衣服報紙平裝書塑料袋襪子聽不見鐘聲的距離/m2.12.83.75.21.2請你回答問題:(1)小華設計的實驗利用了離聲源越遠,聽到的聲音響度越_(填“大”或“小”)的原理。(2)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待測材料隔音性能由好到差的順序為_。(3)根據(jù)小華的實驗結果,請你提出一個猜
28、想:_。四、綜合應用題(20題9分,21題10分,共19分)20汽車駛出高速公路后,進入某國道,如圖為此國道某直線路段的一處測速儀,測速儀內有能發(fā)射和接收超聲波的傳感器。在汽車以某一速度v遠離測速儀某段距離L64 m時,測速儀發(fā)出超聲波經汽車反射后接收到超聲波信號的時間為0.4 s。已知此路段限速為80 km/h,超聲波的速度為340 m/s。試計算并說明汽車在此路段是否超速?(第20題圖)21閱讀下面的短文,回答問題:潛艇的“耳目”聲吶潛艇最大的特點是它的隱蔽性。潛艇作戰(zhàn)時需要長時間在水下潛航,這就決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達觀察,而只能依靠聲吶進行探測,所以聲吶在潛艇上的重要性更為突出,被稱
29、為潛艇的“耳目”。聲吶是利用水中聲波對水下目標進行探測、定位和通信的電子設備,是水聲學中應用廣泛的一種重要裝置。聲吶能夠向水中發(fā)射聲波,聲波的頻率大多在10 kHz30 kHz之間,由于這種聲波的頻率較高,可以形成較好的指向性。聲波在水中傳播時,如果遇到潛艇、水雷、魚群等目標,就會被反射回來,反射回來的聲波被聲吶接收,根據(jù)聲信號往返時間可以確定目標的距離。聲吶發(fā)出聲波碰到的目標如果是運動的,反射回來的聲波(下稱“回聲”)的音調就會有所變化,它的變化規(guī)律是:如果回聲的音調變高,說明目標正向聲吶靠攏;如果回聲的音調變低,說明目標遠離聲吶。(1)人耳能夠聽到聲吶發(fā)出的聲波的頻率范圍是_kHz到_kH
30、z。(2)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潛艇A發(fā)出的聲波信號在10 s內接收到經B潛艇反射回來的信號,且信號頻率不變,潛艇B與潛艇A的距離s1是多少?(設聲波在海水中傳播速度為1 500 m/s)(3)停在海水中的潛艇A繼續(xù)監(jiān)控潛艇B,突然接收到潛艇B反射回來的聲波頻率是變低的,且測出潛艇B的速度是20 m/s,方向始終在潛艇A、B的連線上,經過1 min后潛艇B與潛艇A的距離s2為多少?(4)在月球上能否用聲吶技術來測量物體間的距離?為什么?第二章達標檢測卷一、1.A2.C3.A4.B5.C6D點撥:8個相同玻璃瓶裝不同高度的水,敲擊時,發(fā)出聲音的音色相同。7C點撥:一般情況下,聲音在氣體中的傳播速度小于
31、在液體中的傳播速度,聲音在液體中的傳播速度小于在固體中的傳播速度。8B9A點撥:高山與我們的距離svt/2340 m/s10 s/21 700 m。10D點撥:由圖可見,乙和丁距離兩個聲源一樣遠,聲音同時到達,不會產生干擾,會聽起來比較洪亮;而甲和丙兩處則不同,距離兩個聲源的遠近明顯不同,兩個聲源傳來的聲音相互干擾,導致聽不清楚。11A點撥:近處的A能錄到高音、低音,遠處的B只能錄到低音,說明音調低的聲音傳播得遠;音調的高低與聲音振動的頻率有關,頻率越低,音調越低,故頻率低的聲音傳播距離遠。二、12.液體;固體;信息13變??;介質14.音色;響度15響度;喇叭(聽診器);空氣16傳播過程中;聲
32、源處三、17.(1)溫度;聲音在5 、15 、20 的水中的速度不同介質種類;聲音在水、海水、冰、鐵等不同介質中速度不同(2)vt/2;1 53118(1)1;2;3(2)1;4;6(3)80;1.5點撥:由控制變量法的思想可知,要驗證猜想一:聲音的音調高低與弦的橫截面積的關系,應改變弦的橫截面積,控制弦的材料和長度不變;可見,選用編號為1、2、3的弦可以完成實驗。應選擇材料和橫截面積相同、長度不同的弦1、4、6驗證猜想二。應選擇長度和橫截面積相同、材料不同的弦驗證猜想三,因此編號5的材料長度為80 cm,橫截面積為1.5 mm2。19(1)小(2)襪子、衣服、報紙、平裝書、塑料袋(3)表面粗
33、糙多孔的材料隔音性能好四、20.解:依題意可得如圖行程線段圖,可見,聲音在t/2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s聲與L和s車之間存在如下關系:s聲Ls車,即v聲eq f(t,2)Lv車eq f(t,2),則340 m/s0.4 s/264 mv車0.4 s/2,解得v車20 m/s72 km/h80 km/h,故該車不超速。(第20題圖)21解:(1)10;20(2)s1eq f(vt,2)eq f(1 500 m/s10 s,2)7 500 m。(3)反射回來的聲波頻率變低,說明B潛艇在遠離潛艇A,則1 min后兩潛艇之間的距離s2s1s37 500 m20 m/s60 s8 700 m。(4)不能;因
34、為月球表面是真空,而真空不能傳播聲音。最新滬粵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第3章單元測試卷(100分,90分鐘)題號一二三四五總分得分一、選擇題(每題3分,共36分)1下列有關聲與光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聲”和“光”總是沿直線傳播B光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約為340 m/sC“蟋蟀在鳴叫”說明蟋蟀是聲源;“金光閃閃”說明金子是光源D超聲波和次聲波的傳播都需要介質2下列光現(xiàn)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是()A小孔成像 B水中樹影 C日食、月食 D海市蜃樓3光射到平面鏡上反射后,反射角為30,則入射角為()A10 B15 C30 D604某同學站在平面鏡前,在他遠離平面鏡的過程中,他在鏡中的像()A逐漸變大 B逐漸
35、變小C與平面鏡的距離逐漸變小 D與平面鏡的距離逐漸變大5如圖所示,在下列光現(xiàn)象中,說法正確的是()6某同學進入泳池前以為池水很淺,踩下去后卻有一種“踏空”的感覺,即水的實際深度要比看上去的深一些,其原因是()A光的直線傳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路可逆7一凸透鏡的焦距為6 cm,若將物體放在凸透鏡前15 cm處,可得到()A倒立放大的實像 B倒立縮小的實像C正立放大的實像 D正立放大的虛像8電動車的反光鏡是用來觀察車后情況的平面鏡,在某次行駛時,發(fā)現(xiàn)左側反光鏡中看到的是車后的樹梢和天空,卻看不見路面的情況。為確保行駛安全,左側反光鏡的鏡面應該()9王派晚自習下課回家的路上,她發(fā)現(xiàn)某行人在
36、路燈下經過時,行人影子的變化情況應該是()A逐漸變短 B逐漸變長C先變長后變短D先變短后變長(第10題圖)10如圖所示為小明用透鏡觀察字的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字與透鏡的距離大于透鏡的焦距 B此透鏡只能成虛像C此透鏡可以用作近視眼鏡 D此透鏡可以用作照相機的鏡頭11某同學為了探究“視力矯正”原理,利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裝置做了以下實驗。如圖所示,光屏上得到的是模糊的倒立實像,他將一個眼鏡片放在凸透鏡和燭焰之間,發(fā)現(xiàn)光屏上的像變清晰了,他移走眼鏡片,稍微將光屏遠離凸透鏡,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則該眼鏡片是()A遠視眼鏡片,對光線有會聚作用 B遠視眼鏡片,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C近視眼鏡片,對光
37、線有會聚作用 D近視眼鏡片,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第11題圖)(第12題圖)12如圖是顯微鏡和望遠鏡原理示意圖,下面關于它們成像的說法正確的是()顯微鏡先成放大的實像,再成放大的虛像;顯微鏡先成縮小的實像,再成放大的虛像;望遠鏡先成縮小的實像,再成放大的虛像;望遠鏡先成放大的實像,再成放大的虛像。A B C D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5分)13如圖所示的漫畫說的是一個成語,你知道這個成語嗎?_;這個成語說明的光學原理是_。(第13題圖)(第14題圖)(第15題圖)14如圖所示,小明想通過A、B兩張紙片上的小孔看見燭焰,他應將燭焰、兩個小孔和人眼調到_上,這樣操作的依據(jù)是_。操作過程中他還在B紙片
38、上看到了一個燭焰的像,這個像是_(填“正立”或“倒立”)的。15如圖所示,是光在空氣和玻璃之間發(fā)生折射的光路圖,從圖中可以看出,空氣在界面的_(填“左”或“右”)側,此過程中還有部分光發(fā)生了反射,反射角的大小是_。16永州陽明山國家森林公園風景秀麗,園內嚴禁游客隨地丟棄飲料瓶,這不僅是為了保護環(huán)境,更重要的是因為透明飲料瓶裝水后相當于一個_鏡,它對太陽光有_作用,可能引起森林火災。17如圖是“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裝置示意圖。小麗用焦距為5 cm的凸透鏡進行實驗,當她把蠟燭放在位置A時,光屏應向M點的_(填“左”或“右”)側移動,才能接收到一個清晰的像。調好后,在光屏上得到燭焰的像是倒立、
39、_(填“放大”“等大”或“縮小”)的實像,此成像特點常應用在_(填“放大鏡”“照相機”或“投影儀”)上。(第17題圖)(第18題圖)18如圖是小陽制作的多用途手電筒,AB處是可插入膠片的小插口,CD、EF是可左右伸縮的套筒,DF處裝入凸透鏡。當手電筒作照明用時,調節(jié)套筒,使燈泡燈絲處于_位置,射出平行光線;在此基礎上,作幻燈機使用時,在AB處插入幻燈片,接下來應把套筒向_(填“左”或“右”)移動,才能在前方屏幕上觀察到_(填“正立”或“倒立”)放大的實像。三、作圖題(每題5分,共10分)19“井底之蛙”這個成語大家都很熟悉。如圖所示,在一個干枯的井底正中央P點有一只青蛙,它的視野范圍如圖a所示
40、。大雨將井全部灌滿水,若青蛙仍在P點,請你在圖b中畫出青蛙視野發(fā)生變化后的大致情況。(第19題圖)(第20題圖)20如圖所示,是一枝菊花的花頂S反射出的三條特殊光線SA、SB和SC。其中,SA平行于主光軸,SB經過光心,SC經過左焦點,請畫出這三條光線通過凸透鏡折射后的出射光線。四、實驗與探究題(每題8分,共24分)21為了探究光反射時的規(guī)律,某同學將一個平面鏡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紙板ENF放置在平面鏡上,如圖甲所示。(1)使一束光貼著紙板EON沿某一角度入射到O點,紙板FON上沒有觀察到反射光,原因可能是_。(2)正確操作實驗,并在紙板上記錄每次光的徑跡,如圖乙所示。取下紙板,接下來進行的操
41、作是_,將數(shù)據(jù)記錄在表格中,并比較_。(3)紙板ENF是用兩塊紙板連接而成的,這樣做的目的是_。(第21題圖)(第22題圖)22某實驗小組在探究光的折射規(guī)律時,讓一束光從空氣斜射入玻璃水槽內的水中,看到如圖所示的現(xiàn)象:(1)請在圖中分別作出入射角(用字母i表示)和折射角(用字母r表示)。(2)為了探究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時折射角和入射角的關系,以下方案中正確的是()A只測量圖中的入射角和折射角,分析并得出結論B保持入射角不變,進行多次實驗,測量入射角和每次實驗的折射角,分析并得出結論C改變入射角,進行多次實驗,測量每次實驗的入射角和折射角,分析并得出結論23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第
42、23題圖)(1)實驗裝置正確安裝并調節(jié)后,小芳同學某次實驗情景如圖所示,此時她在光屏上看到了燭焰清晰的像。生活中的_就是利用這一原理制成的。(2)如果保持蠟燭和凸透鏡的位置不變,把光屏向右移動一小段距離后,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可在蠟燭與凸透鏡之間放一個_(填“近視眼鏡”或“遠視眼鏡”)。(3)實驗過程中,燃燒的蠟燭在不斷縮短,導致光屏上的像向上移動,為了使燭焰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在不更換實驗器材的情況下,請寫出一種可行的方法:_。五、綜合應用題(24題5分,25題10分,共15分)24為了捕捉到一條魚,猩猩用矛對準看到的魚拼命地刺向水里卻沒有成功,請你說明其中的物理道理。25小柯生日
43、那天,爸爸送給他一架“傻瓜”相機(鏡頭焦距為35 mm)。它不需要調焦(根據(jù)景物的遠近調節(jié)鏡頭到底片的距離)就能拍照。這是為什么呢?小柯去請教老師。老師說:“你的照相機鏡頭可以看成一個凸透鏡。凸透鏡成像時,物距、像距和焦距之間有一個定量關系。我告訴你公式,你自己算出一組數(shù)據(jù),再看看吧?!毙】掠霉剿愠隽讼铝袛?shù)據(jù):物距和像距的變化(f35 mm)u(m)0.10.51.01.52.02.53.0v(mm)53.8537.9536.2835.8435.6235.5035.41u(m)3.54.04.55.05.56.06.5v(mm)35.3535.3135.2735.2535.2235.2035
44、.18他還是找不到答案,但當他看到說明書上“拍攝時,景物要在3 m以外”的提醒時,一下子找到了答案。你知道“傻瓜”相機為什么不需要調焦嗎?第三章達標檢測卷一、1.D2D點撥:“小孔成像”“日食、月食”都是由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水中樹影”是平面鏡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3C點撥:光的反射現(xiàn)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4D點撥:平面鏡成的像到平面鏡的距離和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當物體與平面鏡的距離增大時,像與平面鏡的距離也增大。5A點撥:黑板反光是由于光的鏡面反射形成的,故B錯誤;彩虹是光的色散現(xiàn)象,屬于光的折射,故C錯誤;照相機的鏡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照相機底片上形成的是倒立、縮小的實像,故D
45、錯誤。6C點撥:池底的光線由水中進入空氣時,在水面上發(fā)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線進入人眼,人眼逆著折射光線的方向看去,會覺得池底變淺了,所以水的實際深度要比看上去的深一些。7B點撥:當物距大于凸透鏡的二倍焦距時,物體通過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8C點撥:發(fā)現(xiàn)左側反光鏡中看到的是車后的樹梢和天空,說明樹梢的反射光線經平面鏡反射后進入眼睛,因此要將反光鏡向下旋轉。9D10D點撥:圖中通過透鏡看到的字是正立、放大的像,應用了凸透鏡成像時uf時,通過凸透鏡能看到一個正立、放大的虛像,故A錯誤;由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可知,凸透鏡可以成虛像,也可以成實像,故B錯誤;凹透鏡是矯正近視眼的眼鏡,故C錯誤;
46、此透鏡是凸透鏡,u2f時,在另一側光屏上得到倒立、縮小的實像,照相機是利用此原理來工作的,故D正確。11A點撥:由題中“移走眼鏡片,稍微將光屏遠離凸透鏡,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知,眼鏡片對光有會聚作用,是遠視眼鏡片。12A點撥:顯微鏡物鏡和目鏡都是凸透鏡,把標本放在物鏡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會得到一個放大的實像,這個放大的實像正好成在目鏡焦點以內,由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可知,當uf時,成正立放大的虛像,可見顯微鏡的物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目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故正確,錯誤;用望遠鏡觀察遠處物體時,物體通過物鏡成的是倒立、縮小的實像,這個像通過靠近眼睛的目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故正確,錯誤。二、
47、13.一葉障目;光沿直線傳播14同一直線;光在空氣中沿直線傳播;倒立點撥: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要通過A、B兩張紙片上的小孔看見燭焰,應將燭焰、兩個小孔和人眼調到同一直線上;物體通過小孔成的是倒立的實像。15左;60點撥:如圖所示,畫出垂直于界面的法線,可以發(fā)現(xiàn),入射角1903060,則反射角也等于60。由圖可知折射角21,故光是從空氣斜射入玻璃中的,則界面左側是空氣。(第15題圖)16凸透;會聚17左;縮?。徽障鄼C18凸透鏡焦點;右;倒立三、19.解:如圖所示。(第19題圖)點撥:當井里灌滿水后,光線照到水面會發(fā)生折射現(xiàn)象,由于光是從空氣射向水,故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因此井底之蛙看到
48、的視野范圍比沒有水時大。20解:如圖所示。點撥:對于凸透鏡,入射光線平行于主光軸,經凸透鏡折射后過焦點;通過焦點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軸;過光心的光線經凸透鏡后傳播方向不變。(第20題圖)四、21.(1)紙板沒有與平面鏡垂直(2)測量入射角和對應反射角的大??;反射角與入射角(3)驗證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是否在同一平面內點撥:(3)紙板ENF是用兩塊紙板連接而成,這樣可通過將FON紙板沿ON向后折,觀察FON上是否能夠發(fā)現(xiàn)反射光線,來探究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是否在同一平面內。22解:(1)如圖所示。(2)C(第22題圖)點撥:(2)只進行一次實驗就得出結論,偶然性太大,A錯誤;保
49、持入射角不變進行多次實驗,但得到的折射角是相同的,得不出客觀的結論,B錯誤;多次改變入射角大小,測量每次實驗時入射角和折射角,發(fā)現(xiàn)折射角隨入射角變化的規(guī)律,可得到普遍性的結論,C正確。23(1)照相機(或攝像機、攝像頭)(2)近視眼鏡(3)將蠟燭向上調節(jié)(或將凸透鏡向下調節(jié)或將光屏向上調節(jié))五、24.解:猩猩看到的魚是水中魚變淺的虛像,猩猩用矛刺向魚的虛像,所以抓不到魚。25解:用“傻瓜”相機拍照,當景物在3 m以外時,物距變化時,像距變化極小,故在不調焦的情況下,得到的像仍然比較清晰。最新滬粵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第4章單元測試卷(100分,90分鐘)題號一二三四總分得分一、選擇題(每題3分,共3
50、6分)1攝氏溫標規(guī)定,在標準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A0 B10 C40 D100 2下列物體屬于晶體的是()A鋼鐵 B玻璃 C蠟塊 D瀝青3我們生活在炎炎的夏日里,多么期盼環(huán)境的涼爽;但真正到了深冬時節(jié),卻又是滴水成冰的寒冷。對于“滴水成冰”這一過程,有關物態(tài)變化和吸放熱,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物態(tài)變化是凝固,放出熱量 B物態(tài)變化是汽化,吸收熱量C物態(tài)變化是熔化,吸收熱量 D物態(tài)變化是液化,放出熱量(第4題圖)4如圖是邵陽市新寧崀山八角寨美景:峰巒濃霧繚繞,若隱若現(xiàn),令人心曠神怡。其中霧的形成是()A汽化現(xiàn)象 B液化現(xiàn)象C凝華現(xiàn)象 D凝固現(xiàn)象5深秋,屋頂瓦上結了一層霜,霜形成過程的物態(tài)
51、變化是()A凝華 B液化 C熔化 D凝固6剛從冰箱冷凍室拿出冰棍貼緊舌頭,舌頭會被“凍”在冰棍上,這時舌頭上的水發(fā)生了某種物態(tài)變化,與其對應的圖像是()(第6題圖)7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主動利用科技知識改善生活環(huán)境的意識逐漸增強。圖示的四幅圖片場景,是人們應用物理知識改善生活環(huán)境的幾種做法,其中主要是用來降溫的是()8我國北方秋、冬兩季,有時地面和房頂上會出現(xiàn)霜、窗的玻璃上出現(xiàn)冰花、樹枝上出現(xiàn)霧凇,這些都是()A液化現(xiàn)象 B凝華現(xiàn)象 C汽化現(xiàn)象 D升華現(xiàn)象9冰棍是人們喜愛的一種冷飲,有關冰棍的物態(tài)變化過程和現(xiàn)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冰棍制作的最后一個步驟是凝華過程B從冰箱
52、拿出的冰棍包裝袋上“白粉”的形成是凝固過程C打開包裝袋,冰棍周圍出現(xiàn)的“白氣”是汽化現(xiàn)象D冰棍是水凝固形成的10牙科醫(yī)生在給病人檢查時要用到一個小的平面鏡,在放入病人口腔之前總是先放到酒精燈上烤一下,再放入病人口中,這樣做是()A為了衛(wèi)生,放在酒精燈火焰上烤一下,能殺死病菌B為了讓病人不感到太涼,所以要放在火焰上烤一下C純屬職業(yè)習慣,其實不烤也行D防止水蒸氣液化(第11題圖)11市場上有一種“55 保溫杯”,外層為隔熱材料,內層為導熱材料,夾層間有“神奇物質”。開水倒入杯中數(shù)分鐘后,水溫降為55 且能較長時間保持不變。“神奇物質”在55 ()A一定處于固態(tài) B一定處于液態(tài)C一定處于固、液混合態(tài)
53、 D以上情況都有可能12張乾同學做了一個實驗:將碾碎的衛(wèi)生球粉末和小樹枝放入封閉的燒瓶中,然后在酒精燈上微微加熱燒瓶,發(fā)現(xiàn)衛(wèi)生球的粉末越來越少,停止加熱后,一會兒燒瓶內的樹枝上出現(xiàn)了潔白、玲瓏剔透的人造“雪景”。對以上實驗現(xiàn)象,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雪景”是衛(wèi)生球升華而成的B“雪景”是衛(wèi)生球凝華而成的C“雪景”的形成經歷了汽化和液化兩個物態(tài)變化過程D“雪景”的形成經歷了升華和凝華兩個物態(tài)變化過程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8分)13如圖所示,是體溫計和寒暑表的一部分,其中_圖是寒暑表,在甲、乙兩圖中分度值較小(精確度較高)的是_,甲的示數(shù)是_,乙的示數(shù)是_。(第13題圖)(第14題圖)物質(
54、標準大氣壓下)沸點/凝固點/酒精78117水1000水銀35739142016年春節(jié),小明去北方看霧凇,在公園看到溫度計如圖所示,其量程為_,當時氣溫為_,溫度計內測溫液體是表格中的_。15有一種“超聲波噴霧降溫扇”,在風扇轉動時還可噴出水霧,噴霧可以增加空氣中的水分,風扇吹風加快了空氣中水分的_,就加快了從周圍物體_熱量,從而達到降溫的目的。16日光燈管用久了兩端會發(fā)黑,是因為管內鎢絲中的鎢先_后_(兩空均填“升華”“凝華”“汽化”或“液化”)而形成的。鎢是晶體,它的熔點為3 410 ,則它的凝固點為_。17二氧化碳氣體若被加壓、降溫到一定程度,就會_(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成白色的像雪一樣的固體
55、叫干冰。干冰具有很好的致冷作用,在常溫下迅速_(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成為氣體,_熱量,使水蒸氣遇冷凝結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從而達到降雨的條件。18曉月同學看到在沸騰油鍋中取鐵球的表演后,得知鍋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組成的混合液體,油的沸點為287 ,醋的沸點只有60 ,當溫度達到_時液體就沸騰了,繼續(xù)加熱,液體的溫度_升高,表演時鐵球的溫度不可能超過_。三、實驗與探究題(每題7分,共28分)19如圖是“探究物質熔化規(guī)律”的實驗裝置。實驗時先將固體物質和溫度計分別放入試管內,再將試管放入大燒杯的水中,用酒精燈加熱,觀察固體的熔化過程。(第19題圖)(1)將固體物質和溫度計分別放入試管內,再將試管放入大燒
56、杯的水中進行加熱固體的好處是_。(2)如圖乙所示為讀取溫度計示數(shù)的方法,正確的是_(填“A”“B”或“C”)。(3)該固體熔化的圖像如圖丙,由圖像可知該物質是_(填“晶體”或“非晶體”),該物質的熔化過程用了_ min,BC段該物質處于_態(tài)。20在做“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實驗中:(1)小姜的操作如圖甲所示,其中錯誤之處是_。(2)他改正錯誤后,繼續(xù)完成實驗。圖丙是他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描繪的溫度時間圖像,通過分析圖像可知,水的沸點是_ ,水在沸騰過程中的特點是溫度保持_,且需要_。(3)小王實驗時在燒杯上加蓋紙片,如圖乙所示,這種做法的優(yōu)點是_。(第20題圖)21請參與以下實驗探究過程:【探究
57、名稱】影響液體蒸發(fā)快慢的因素?!咎岢鰡栴}】液體蒸發(fā)快慢跟哪些因素有關?【猜想與假設】通過觀察圖甲和聯(lián)系生活實際進行猜想。(第21題圖)猜想一:液體蒸發(fā)快慢可能跟液體_的高低、液體_的大小和液體表面_有關。猜想二:相同條件下,將水和酒精同時擦在手臂上,酒精更容易干,猜想液體蒸發(fā)快慢可能還與_有關?!驹O計與進行實驗】小明同學對其中的一個猜想進行了如下實驗:如圖乙所示,在兩塊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別滴一滴質量相等的酒精,通過觀察圖中情景可知,他探究的是酒精蒸發(fā)快慢與_是否有關。此實驗過程中需控制酒精_和其表面上方空氣流動快慢相同?!窘涣髋c評估】我們知道液體蒸發(fā)時要吸熱,請你舉一個應用蒸發(fā)吸熱的事例:_。
58、22在晴朗的冬日,突然,氣溫驟降,雪花飄飛,公路上水泥橋面結冰了,道路維護者迅速行動,“撒鹽除冰”,這種除冰的原理是降低_;某同學上網(wǎng)“百度”“鹽水濃度與凝固點的關系”(見表):鹽水濃度(%)小于0.12.94.311152323.8252636.3凝固點()01.82.67.51121179.41.80分析數(shù)據(jù)得出簡要結論:_;電影泰坦尼克號較真實地還原了游輪在大海上撞到冰山后沉沒的場景,該海域的海水可以看成4.3%的鹽水,難怪許多落水者無法忍受寒冷,因為那里的海水溫度約為_。四、綜合應用題(每題9分,共18分)23欣賞如圖所示的漫畫,回答后面的問題:(1)小朋友誤認為冒煙的冰棒就像冒著“白
59、氣”的開水一樣很燙,故不要“冒煙”的。其實這種看法是錯誤的,請解釋冰棒為什么會“冒煙”。(2)小朋友要結霜的,冰柜中為什么會出現(xiàn)霜呢?請運用學過的物理知識進行解釋。(第23題圖)24有一支溫度計,刻度均勻但刻度線不準。用它測量1標準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時,讀數(shù)為5 ,用它測量1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時,讀數(shù)為95 。(1)如果實際氣溫為20 時,這支溫度計的讀數(shù)是多少?(2)當外界實際溫度為多少時,溫度計的示數(shù)等于實際溫度?第四章達標檢測卷一、1.A2.A3.A4B點撥:霧是空氣中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5A點撥:霜是空氣中水蒸氣遇冷凝華形成的小冰晶。6D點撥:舌頭被“凍”在冰棍上的過
60、程中,水發(fā)生了凝固現(xiàn)象,其凝固點為0 ,與這一過程對應的圖像是D。7A8B點撥:霜、冰花、霧凇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形成的小冰晶。9D點撥:冰棍是水凝固形成的。冰棍包裝袋上的“白粉”是水蒸氣凝華形成的。冰棍周圍的“白氣”是水蒸氣液化形成的。10D點撥:當冷的平面鏡放入溫暖且水蒸氣非常多的口腔內,水蒸氣遇冷會液化形成小水珠附著在平面鏡上,導致醫(yī)生看不清口腔內部情況。給平面鏡加熱一下,可以防止水蒸氣液化。11D點撥:由題知這種“神奇物質”是一種晶體晶體熔化吸熱、凝固放熱溫度保持不變;這種晶體能使水溫降為55 且能較長時間保持不變,故其熔點為55 ,則55 的這種物質可能是固態(tài)(達到熔點尚未熔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0年中國油用電加熱元件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檸檬香蜂草提取物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二零二五ktv裝修工程竣工驗收與交付使用合同樣本3篇
- 二零二四年度新型智能門窗系統(tǒng)研發(fā)、生產與安裝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廚具原材料采購與供應合同4篇
- 2024窯爐承包合同:智能化驗收與維護服務條款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廚師餐飲項目投資服務合同4篇
- 2025版投標保證金代繳代退及風險控制合同范本5篇
- 二零二四年度中小企業(yè)臨時用工勞動合同規(guī)范3篇
- 2025年度存單質押擔保貸款提前還款合同范本4篇
- 2024年中國醫(yī)藥研發(fā)藍皮書
- 廣東省佛山市 2023-2024學年五年級(上)期末數(shù)學試卷
- 臺兒莊介紹課件
- 疥瘡病人的護理
- 人工智能算法與實踐-第16章 LSTM神經網(wǎng)絡
- 17個崗位安全操作規(guī)程手冊
- 2025年山東省濟南市第一中學高三下學期期末統(tǒng)一考試物理試題含解析
- 中學安全辦2024-2025學年工作計劃
- 網(wǎng)絡安全保障服務方案(網(wǎng)絡安全運維、重保服務)
- 現(xiàn)代科學技術概論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jié)答案2024年成都師范學院
- 軟件模塊化設計與開發(fā)標準與規(guī)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