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國各地文言文閱讀試題及答案匯編 部編人教版九年級總復(fù)習(xí)_第1頁
2013年全國各地文言文閱讀試題及答案匯編 部編人教版九年級總復(fù)習(xí)_第2頁
2013年全國各地文言文閱讀試題及答案匯編 部編人教版九年級總復(fù)習(xí)_第3頁
2013年全國各地文言文閱讀試題及答案匯編 部編人教版九年級總復(fù)習(xí)_第4頁
2013年全國各地文言文閱讀試題及答案匯編 部編人教版九年級總復(fù)習(xí)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fèi)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2013年全國各地文言文閱讀試題及答案匯編 部編人教版九年級總復(fù)習(xí) 2013年全國各地文言文閱讀試題匯編 編選人:湖北麻城陶建軍 (一)【福建莆田中考試卷】 (二)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2-5題。(17分) 五柳先生傳 陶淵明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huán)堵蕭然,不蔽風(fēng)日;短褐穿結(jié),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贊曰:黔婁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逼溲云澣羧酥畠壓?/p>

2、?銜觴賦詩,以樂其志,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 、解釋下列加點(diǎn)字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好讀書,不求甚解 (2)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3)造飲輒盡,期在必醉 (4)短褐穿結(jié),簞瓢屢空 、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分) (1)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 _ (2)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 _ 、文中介紹五柳先生的哪三大愛好?(可用原文回答)(3分) 答:_。 、結(jié)合文章談?wù)勀銓ξ辶壬安荒綐s利”的看法?(4分) 答:_ _。 答案: 2、喜愛體會期望經(jīng)常 3、五柳先生不知道是哪里人,也不知道他的姓名和表字。 不為貧賤而憂愁,不熱衷于發(fā)財做官 4、好讀書性嗜酒著文章 5

3、、示例:在當(dāng)時的社會風(fēng)氣下,五柳先生雖然生活貧困卻淡泊名利,為了保持內(nèi)心的高尚情操,不與世俗同流合污。這種安貧樂道的精神是難能可貴的。 (二)【貴州貴陽中考試卷】 文段(三) 陳涉世家(節(jié)選) 攻大澤鄉(xiāng),收而攻蘄。蘄下,乃令符離人葛嬰將兵徇蘄以東。攻銍、酂、苦、柘、譙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陳,車六七百乘,騎千余,卒數(shù)萬人。攻陳,陳守令皆不在,獨(dú)守丞與戰(zhàn)譙門中。弗勝,守丞死,乃入據(jù)陳。數(shù)日,號令召三老、豪杰與皆來會計事。三老、豪杰皆曰:“將軍身被堅執(zhí)銳,伐無道,誅暴秦,復(fù)立楚國之社稷,功宜為王?!标惿婺肆橥?,號為張楚。當(dāng)此時,諸郡縣苦秦吏者,皆刑其長吏,殺之以應(yīng)陳涉。 17解釋文段中加點(diǎn)的字。(

4、4分) 下:乃: 兵:刑: 18翻譯文段中畫線的句子。(2分) 將軍身被堅執(zhí)銳,伐無道,誅暴秦, 翻譯: 19起義軍從“至陳”到“計事立王”的這部分內(nèi)容可分為四個階段,請從文段中找出能高度概括另外兩個階段的詞組,并依次填寫在下面方框內(nèi)。(每空兩字)(2分) 至陳計事立王 20在陳涉世家一文中,陳勝在起義前分析天下各種形勢時,提出了“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的策略,得出了起義“宜多應(yīng)者”的判斷。文段中的哪兩句話可以證明陳勝的這個判斷是正確的?(寫出句子的序號即可)(4分) 答案: 17、下:攻下乃:于是,就兵:兵員,士兵刑:懲罰 18、將軍您親自披甲上陣,手拿武器,討伐殘暴無道的秦國。 19、攻陳

5、,據(jù)陳 20、(1)(2)(11) (三)【浙江杭州中考試卷】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2題。 (一) (許)衡字仲平,懷之河內(nèi)人也。七歲入學(xué),授章句,問其師曰:“讀書何為?”師日:“取科第耳!”曰:“如斯而已乎?”師大奇之。每授書,又能問其旨義。久之,師謂其父母日:“兒穎悟不凡,他日必有大過人者,吾非其師也。”遂辭去,如是者凡更三師。稍長,嗜學(xué)如饑渴,然遭世亂,且貧無書。嘗從日者家見書疏義,因請寓宿,手抄歸。夜思晝誦,身體而力踐之,方勸必揆諸義而后發(fā)。家貧,食糠核菜茹,處之泰然,謳誦之聲聞戶外。 (二) 李德輝,字仲實(shí),通州潞縣人。適歲兇,家儲粟才五升,其母舂蓬稗、炊藜莧而食之。德輝天

6、性孝悌,操履清慎,既就外傅,嗜讀書,束于貧,無以自資,乃輟業(yè)。年十六,監(jiān)酒豐州,祿食充足,甘旨,有余則市筆札錄書,夜誦不休。已乃厭糟曲,嘆曰:“志士顧安此耶!仕不足以匡君福民,隱不足以悅親善身,天地之間,人壽幾何,惡可無聞,同腐草木也!”乃謝絕所與游少年,求先生長者講學(xué),以卒其業(yè)。 【注】日者:以占侯卜筮為業(yè)的人。揆(ku):揣度。操履:操行。外傅:老師。監(jiān)酒:監(jiān)管制酒。惡可:怎么能,如何能。 19.下列句子中加點(diǎn)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3分) A如是者凡更三師(更換)B.夜思晝誦,身體而力踐之(親身) C.有余則市筆札錄書(購買)D.隱不足以悅親善身(值得) 20.下列句子中加點(diǎn)詞的意思相

7、同的兩項是()()(4分) A然遭世亂,且貧無書北山愚公,年且九十 B因請寓宿,手抄歸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C嗜讀書,束于貧貨惡其棄于地也 D.仕不足以匡君福民誠宜開張圣呼,以光先帝遺德 21.用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兒穎悟不凡,他日必有大過人者,吾非其師也。 乃謝絕所與游少年,求先生長者講學(xué),以卒其業(yè)。 22.許衡與李德輝在志趣方面有哪些相同之處?請結(jié)合兩文內(nèi)容,作簡要分析。(4分) 23.閱讀下面這首古詩,完成(1)(2)兩小題。 金陵三遷有感 宋.梁棟 憔悴城南短李紳,多情烏帽染黃塵。 讀書不了平生事,閱世空存后死身。 落日江山宜喚酒,西風(fēng)天地正愁人。 任他蜂蝶黃花老,明月園林是小春

8、。 【注釋】這首詩寫于南宋滅亡前夕,當(dāng)時作者因被讒在金陵(今江蘇南京)屢遭貶官,有感而作。李紳:中唐詩人,身材短小,秉性性剛直,忠于朝廷。詩在人此處以李紳自比。 (1)五六兩句中的“喚酒”“愁人”與開頭兩句中的“憔悴”“多情”相呼應(yīng),寫出了詩人怎樣的心理狀態(tài)? (2)結(jié)尾兩句是全詩的點(diǎn)晴之筆,請作賞析。 答案:19.D20.BD 21. 22.許衡與李德輝兩人的家庭都很貧困,但他們都喜歡讀書且胸有大志。許衡抄書而讀,又善于思考提問,讀書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科舉及第;李德輝抄錄書籍,讀誦不息,又謝絕與朋友的交往,專心求教,立志于做一個為國效力、造福于民、孝順父母且有修養(yǎng)的人。 23.(1)詩人因關(guān)

9、心南宋末年動亂時局而多愁善感,憂心如焚,感情十分沉痛。 (2)這兩句詩借景抒情,以“蜂蝶黃花老”寫出秋色愁人,轉(zhuǎn)而寫在“明月”照臨下,“園林”的景色充滿春意,透露生機(jī),從而形成對比,表明作者身處逆境仍然滿懷希望的積極人生態(tài)度。 (四)【湖北黃岡中考試卷】 閱讀下面文言文選段,完成2529題 甲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nèi)外異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fèi)祎、董允等,此皆良實(shí),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補(bǔ)闕漏,有所廣益。 將軍向?qū)?,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p>

10、于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yōu)劣得所。親賢臣,遠(yuǎn)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yuǎn)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jié)之臣,愿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節(jié)選自諸葛亮出師表) 乙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quán)制,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游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煉,物理其本,循名責(zé)實(shí),虛偽不齒;終于邦域之內(nèi),咸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可

11、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 注釋儀軌:禮儀制度。約:省減,簡約。權(quán)制:合乎適宜的制度。服罪輸情:認(rèn)罪并表示悔改。物:指人,百姓。亞匹:同一流人物。亞:同類。 25.下面選項中加點(diǎn)的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2分) A.先帝稱之曰能諸葛亮之為相國 B.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終于邦域之內(nèi) C.悉以咨之徒以有先生也 D.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 26.解釋下列加點(diǎn)詞語。(4分)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 撫百姓() 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 27.用給下面句子斷句,斷兩處。(2分) 咸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 28.將下列語句翻譯成現(xiàn)

12、代漢語。(4分) 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yōu)劣得所。 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 29.乙文中稱贊諸葛亮是“識治之良才”,請結(jié)合甲文加以說明。(2分) 答案: 25.D(2分) 26.彰顯(顯示)痛心遺憾安撫,撫慰親人(親近的人)(4分) 27.咸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2分) 28.(4分) 全部來詢問他們,就一定能使軍隊上下團(tuán)結(jié)、和睦,才能高和才能差一點(diǎn)的人都能得到妥善的安排。(2分) 善的(好的)沒有(因為)微小而不獎賞;惡的(壞的)沒有(因為)輕微而不懲罰。(2分) 29.示例甲文中諸葛亮要求后主做到了嚴(yán)明賞罰、親賢遠(yuǎn)佞,并舉薦一批忠臣良將,這充分展示了諸葛亮

13、治國的雄才大略。 (五)【湖北荊門中考試卷】 三、閱讀文言文,按要求回答問題(每題3分,共9分) 愛蓮說 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dú)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dú)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yuǎn)益清,亭亭凈植,可遠(yuǎn)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10下列語句中加點(diǎn)的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可愛者甚蕃(多)B牡丹之愛,宜乎眾矣(應(yīng)當(dāng)) C不蔓不枝(長枝)D亭亭凈植(種植) 11下列各組中加點(diǎn)的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可遠(yuǎn)觀而不可

14、褻玩焉且焉置土石 B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芳草鮮美 C予獨(dú)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D濯清漣而不妖水落而石出者 12對愛蓮說內(nèi)容和寫法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選文以愛蓮之情表達(dá)了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tài)度,同時還表達(dá)了對追名逐利、趨炎附勢的惡濁世風(fēng)的鄙棄。 B文章濃墨重彩描繪了蓮的氣度,蓮的風(fēng)節(jié),描寫了蓮花的超凡脫俗,寄托了作者對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 C文中以“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yuǎn)益清”來比喻君子通達(dá)事理,行為端正的高尚品質(zhì)。 D文章還運(yùn)用了對比、反襯的手法,將牡丹的富貴和蓮花的高潔相對比,表達(dá)了作者 對雍容華貴的牡丹的贊美之情。 第卷(非選擇題共90分) 四、古詩

15、文表述題(共10分) 13將選文中劃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可遠(yuǎn)觀而不可褻玩焉。(2分) 。 蓮之愛,同予者何人?(2分) ? 14按要求默寫名篇中的名句(6分) 木蘭詩中描寫戰(zhàn)事頻繁而慘烈,木蘭經(jīng)歷了漫長的戰(zhàn)斗歲月而最終英雄般凱旋的兩句詩是:,。 王灣的次北固山下一詩中包含“包含”舊事物中孕育新事物的哲理名句是: ,。 陶淵明在飲酒中表現(xiàn)自己俯仰之間悠然自得,與自然融為一體的詩句是:,。 曹操的觀滄海抒發(fā)氣吞山河的博大胸襟的詩句是: ,。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中分析亡國原因的句子是: ,。 鄒忌諷齊王納諫一文中,鄒忌分析齊王受蒙蔽原因的句子是: ,。 五、閱讀古詩,按要求回答問題(共5分) 登

16、幽州臺歌 (唐)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 后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 獨(dú)愴然而涕下。 15這是一首吊古傷今,吟詠嘆惋的生命悲歌。詩人通過書寫的感慨,抒發(fā)了的思想感情。(2分) 16“念天地之悠悠,獨(dú)愴然而涕下?!眱删湓姞I造了一種極其特殊的意境。請簡要談?wù)勀銓@兩句詩的理解(3分) 答案: 10D11C12D 13.(1)(2分)只能站在遠(yuǎn)處欣賞,不能以輕浮的態(tài)度走近去撫摸。 (2)(2分)對于蓮花的喜愛,像我一樣的還有什么人呢? 14.(6分,每句詩0.5分) (1)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2)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3)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或“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17、?!保?(5)入則無法家佛士,出則無敵國外患。(6)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15.(2分)登樓遠(yuǎn)眺,憑今吊古(1分)懷才不遇,理想破滅,孤寂沉郁(三個詞答對一 個即給1分) 16(3分)把個人置放到廣漠無邊的宇宙背景中,使個人顯得渺小孤寂,從而產(chǎn)生一種蒼 茫的孤獨(dú)感。(意思答對即可給分) (六)【湖北咸寧中考試卷】 (四)閱讀文言文隆中對(節(jié)選),完成2226題。(12分) 時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愿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笔唬骸按巳丝删鸵?,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因屏人曰:“漢室傾頹

18、,奸臣竊命,主上蒙塵。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于天下,而智術(shù)淺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來,豪杰并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shù)。曹操比于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qiáng)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quán)據(jù)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jù)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yè)。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于四

19、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jié)好孫權(quán),內(nèi)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yè)可成,漢室可興矣?!?先主曰:“善!”于是與亮情好日密。 22、下列語句中,加點(diǎn)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由是先主遂詣亮(告訴)B此人可就見(接近、趨向) C先主器之(器重,重視)D欲信大義于天下(通“伸”,伸張) 23、下列語句中加點(diǎn)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2分) A則名微而眾寡而其主不能守 B此用武之國或置酒而招之 C因屏人曰:“漢室傾頹”高祖因之以成帝業(yè) D信義著于四海出

20、沒于鯨波萬仞中 24、翻譯下面文言語句。(4分) 將軍宜枉駕顧之。 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 25、下列有關(guān)選段的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從分析天下形勢,并提出對策、藍(lán)圖中,可見諸葛亮是具有遠(yuǎn)見卓識的政治家、軍事家,具有天才的預(yù)見能力。 B談到建立“霸業(yè)”根基,諸葛亮先集中論述了占據(jù)荊州、益州的可能性,再緊承論述占據(jù)兩州的必要性。 C選段層次清晰、結(jié)構(gòu)謹(jǐn)嚴(yán),圍繞“隆中對”的“對”前、“對”中、“對”后依次寫來,且詳略十分得當(dāng)。 D選段語言“言簡而意豐,文省而深刻”,如結(jié)尾一個“善”字,就把劉備對諸葛亮的高度評價準(zhǔn)確地表達(dá)了出來。 26、在諸葛亮的對策里,對不同的對象所采取的對策

21、不同。根據(jù)文意,分別用一個字概括對下列對象所采取的對策(不能用原文中的詞)。(2分) 孫權(quán):益州: 答案:(四)12分 22、A(2分?!霸劇保菰L) 23、D(2分。A依次表順接、反接;B依次為助詞、代詞;C依次為“于是”、“憑借”) 24、將軍(指劉備)應(yīng)該屈尊親自前去拜訪他。然而(我的)志向(到現(xiàn)在)還沒有罷休,你說該采取怎樣的辦法?(4分。每小題2分。第題“枉駕”“顧”各0.5分,句意1分;第題“已”“安”各0.5分,句意1分) 25、B(2分。先論述“必要性”,再論述“可能性”) 26、聯(lián)(合);奪(取,占)(2分。每空1分) (七)【湖南婁底市中考試卷】 (一)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22、孟子 舜發(fā)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 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10.下列句子中朗讀節(jié)奏劃分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B.至若/春和景明 C.賢者/能勿喪耳D.策之/不以其道 11.下列句子中如點(diǎn)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舜發(fā)于畎畝之中(介詞,從)B.必先苦其心志(代詞,

23、他的) C、曾益其所不能(益處)D.人恒過,然后能改(犯錯誤) 12、下面對選文內(nèi)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選文第一段列舉古代圣君賢臣起于微賤的事例作為論據(jù)。 B、選文第二段對所舉事例加以概括,得出要增長才干,必須先經(jīng)受艱苦磨煉的觀點(diǎn)。 C、文章的中心論點(diǎn)是: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D、選文先談人,主要體現(xiàn)“死于安樂”;后論國,主要體現(xiàn)“生于憂患”。 13、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文言語句的大意(4分) 所以動心忍性 譯文:_ 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譯文:_ 14、選文在論證上最大的特色是什么?(2分) 答:_ (二)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

24、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15、“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用“_”“_”寫出了一種充滿活力的動態(tài)美,把春天的美寫活了。(2分) 16、詩中直接抒情的是哪兩句?抒發(fā)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 答:_ 答案:10、A(定語和中心詞之間不能停頓) 11、C(“益處”應(yīng)改為“增加” 12、D(談人體現(xiàn)“生于憂患”,論國體現(xiàn)“死于安樂” (以上3道選擇題均為2分) 13、用這些來激勵他的心志(1分),使他的性情堅忍(1分)。 這樣就知道憂愁患害使人生存發(fā)展(1分),安逸享樂使人萎靡滅亡。(1分) 14、文章層層推進(jìn),步步深入(

25、1分),結(jié)構(gòu)清晰,論證極為有力(1分) 15、鶯爭暖樹(1分),燕啄春泥(1分) 16、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1分)對西湖美景的喜愛之情(1分) (八)【吉林省中考試卷】 (一)文言文閱讀(15分) (甲)閱讀下文,回答問題。(10分) 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fēng)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于負(fù)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yīng),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