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幣碰撞實驗現(xiàn)象及解釋_第1頁
硬幣碰撞實驗現(xiàn)象及解釋_第2頁
硬幣碰撞實驗現(xiàn)象及解釋_第3頁
硬幣碰撞實驗現(xiàn)象及解釋_第4頁
硬幣碰撞實驗現(xiàn)象及解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硬幣碰撞實驗現(xiàn)象及解釋魯建全(鄭州外國語學校,河南鄭州450001)碰撞實驗是非常經(jīng)典的物理實驗,蘊藏著豐富而深刻的物理規(guī)律。我們利用隨手可得的硬幣,也可做各種碰撞實驗。簡單的物件,簡捷的設計,卻巧妙揭示了自然界中兩大守恒思想:動量守恒和能量守恒。讓我們從中體驗到物理帶來的無窮樂趣!實驗一:取二枚一元硬幣A、B,B放在水平桌面中間,做被碰物。用食指在硬幣A上方撥動,使其以較大速度與B發(fā)生正碰(注意碰前食指要離開硬幣A)。可觀察到碰撞后A靜止,B獲得一速度向前運動一段距離,即碰后A、B交換速度現(xiàn)象。如圖1。碰前碰后圖1解釋:兩枚硬幣碰撞瞬間,硬幣間相互作用的內力遠大于桌面對它們的摩擦力,系統(tǒng)動

2、量守恒,硬幣為鋼質合金材質,碰撞前后能量損失很小,可認為碰撞前后兩硬幣的總動能不變。這種類型的碰撞稱之為完全彈性正碰。設A、B質量分別為mA、mB,碰前A的速度為v,碰后A、B速度分別為vA、vB,選ABABA碰前速度方向為正方向。由動量守恒由能量守恒mAv=mAvA+mBvB112mAv2=2mAvA2+2mBvB2mm2m得:V=ABV,V=AVAm+mBm+mABAB討論如下:若mAmB,vA為正值,即碰后A速度方向與碰前相同;ABA兩枚一元硬幣質量相同,所以我們觀察到碰后A、B交換速度現(xiàn)象。實驗二:取三枚一元硬幣A、B、C,B、C放在水平桌面中間,緊靠在一起,做被碰物。用食指在硬幣A上

3、方撥動,使其以較大速度沿B、C中心連線方向與B發(fā)生正碰??捎^察到碰撞后A、B靜止,C獲得一速度向前運動一段距離。如圖2。碰前碰后圖2解釋:我們可認為B、C間有一個微小的縫隙,就把A、B、C同時作用轉變?yōu)橄群笞饔?。與實驗一類似,A、B間是完全彈性正碰,碰后A靜止,B獲得向前的速度v,B、C間也是完全彈性正碰,碰后B靜止,C獲得向前的速度v,所以我們實際觀察到碰后A、B靜止,C獲得一速度向前運動一段距離。實驗三:取三枚一元硬幣A、B、C,C放在水平桌面中間,做被碰物。A、B緊靠在一起,用食指和中指在硬幣A、B上方一起撥動,使A、B一起以較大速度與C發(fā)生正碰(撥動時盡量避免A、B分開)??捎^察到碰撞

4、后A靜止,B、C獲得相同速度一起向前運動一段距離。如圖3。解釋:與實驗二類似,我們可認為A、B間有一個微小的縫隙,就把A、B、C同時作用轉變?yōu)橄群笞饔?。B碰C后B靜止,C獲得向前的速度v,A碰B后A靜止,B獲得向前的速度v。所以我們實際觀察到碰后A靜止,B、C獲得共同速度向前運動一段距離。實驗四:取一枚一元硬幣A,枚一角硬幣B,A放在水平桌面中間,做被碰物。讓B以較大速度與A發(fā)生正碰??捎^察到碰撞后一元硬幣A獲得較大向前速度,一角硬幣B被以較小速度反彈。如圖4。丁、厶、八碰前碰后圖4解釋:一角硬幣質量mB小于一元硬幣質量mA,由實驗一解釋可知,B碰后速度與碰前BA速度相反。實驗五:取一枚一元硬

5、幣A,枚一角硬幣B,B做被碰物。讓A以較大速度與B發(fā)生正碰??捎^察到碰后A、B速度都向前,且B運動的距離遠。如圖5。丁J厶.、八碰前碰后圖5解釋:一角硬幣質量mB小于一元硬幣質量mA,由實驗一解釋可知,碰后A、B速度都BA向前,且B的速度較大。實驗六:取四枚一元硬幣A、B、C、D,枚一角硬幣E,B、C、D與E緊靠在一起沿直線排列,做被碰物。讓A以較大速度沿B、C、D、E連線方向與B發(fā)生正碰??捎^察到碰撞后A、B、C靜止,D、E向前滑動,且E的速度較大。如圖6。碰前碰后圖9 解釋:一角硬幣質量小于一元硬幣質量,我們可認為B、C、D、E間有一個微小的縫隙,A碰B后A靜止,B獲得向前的速度v,B碰C

6、后B靜止,C獲得向前的速度v,C碰D后C靜止,D獲得向前的速度v,D碰E后D、E速度都向前,且E的速度較大。實驗七:與實驗二類似,取三枚一元硬幣A、B、C,B、C放在水平桌面中間,緊靠在一起,但用左手食指用力向下按住B,使A以較大速度沿B、C中心連線方向與B發(fā)生正碰??捎^察到碰撞后A、B靜止,C獲得一速度向前運動一段距離。即有無手指按住B,對實驗結果幾乎無影響。如圖7。圖7解釋:用手指按住B時,A、B碰撞過程,地面及手指對系統(tǒng)的摩擦力大大增加,但由于碰撞時間極短,A、B及B、C間的作用力仍遠大于摩擦力(A對B的極大作用力手指能感覺到),仍然滿足動量守恒的條件。所以可看到,有無手指按住B,觀察到

7、的現(xiàn)象幾乎沒有區(qū)別。實驗八:若一排硬幣,中間某一個質量較大,對碰撞結果有何影響?取六枚一角硬幣A、B、C、E、F、G,枚一元硬幣D,B、C、D、E、F、G緊靠在一起沿直線排列,做被碰物。讓A以較大速度沿連線方向與B發(fā)生正碰??捎^察到碰撞后B、C、D幾乎靜止在原處,A反彈,E、F、G分別向前滑動,且G、F間隔是F、E間隔的好幾倍。如圖8。碰前碰后圖8解釋:把硬幣間同時作用轉變?yōu)橄群笞饔谩、B、C先后作用后,A、B靜止,C獲得向前的速度v;C碰D后,D向前,C以較小速度向后反彈;C、B、A再先后作用后,B、C靜止在原處,A反彈。再說碰后的D,D碰E后,D、E都向前,E速度大;E、F、G先后作用后

8、,E、F靜止在原處,G向前;因為D有向前的速度,D第二次碰E后,D、E都向前,E速度大;E、F先后作用后,E靜止在原處,F(xiàn)向前;D第三次碰E后,D、E都向前,E速度大,以后不再碰撞。定量分析:大硬幣與一列小硬幣碰后間距分布情況分析。設n枚小硬幣P、P2、P3、P質量均為m,緊靠在一起沿直線排列。大硬幣Q123n質量M(其中Mm),讓Q以較大速度v沿連線方向與Pn發(fā)生正碰。如圖9。碰前乂D碰后苕曾匸Q 1次碰后,2Mv=vP1M+mM-mv=vQ1M+m2次碰后,vP22M2Mv二M+mQ1M+mvQ2M-mvM+mQ13次碰后J?2MvM+mQ22MM+mvQ3M-mvM+mQ2n次碰后,vP

9、n2Mv2M(M-mn-1M+mQ(n-1)M+m(M+m丿M-mv二vQnM+mQ(n-i)(M+m丿P相對起始位置最終前進距離x,nn有vP2=2“gxP設硬幣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由運動學公式,v2得x=,n2卩g可知P、P間距d1=x1-x,n-1nn-1n-1nd:d:d:.:d=C123(M一m、.M+m丿1-2-vn-1P1P2(M-m、.M+m丿、2(n-1)(MmP、Q間距d,nnd:d=(v2nQPn得2):(v2-v2):.:(vP2P3(M一m、.M+m丿2-v2)P(n-1)Pn(M一m2nQ相對碰撞處前進距離dQ,有(2M丫、M+m丿v2):v2二QnQn-1:

10、1可見,碰后各相鄰硬幣的間距與輕重硬幣的質量比有關。1元硬幣質量約為6.05g,1角硬幣質量3.20g(2005年8月31日起發(fā)行材質為不銹鋼),近似計算,若取M=2m,有d:d:d:.:d12(13丿1-=1:1192n-12193二15:1(1、2(n-1)(12nd:dnQ實驗八中,碰后各相鄰硬幣的間距與定量分析的結果吻合較好。實驗九:取一枚一元硬幣B放在水平桌面中間,做被碰物。用鉛筆在桌面上描出B的圓形邊界,顯示碰前位置,讓A以較大速度與B發(fā)生斜碰??捎^察到碰撞后A、B運動方向相互垂直。若碰的較正,B前進的距離遠,若碰的較偏,則A前進的距離較遠。如圖10。十、人.、F碰前碰后圖10解釋:如圖11,可把入射硬幣A的速度分解相互垂直的兩個方向:沿著A、B圓心連線方向分速度v=vcos0,垂直于A、B圓心連線方向分速度v=vsin0,由運動的獨立性:xyx方向,A、B是完全彈性正碰,碰后vA=0,vB=vcosQ;AxBxy方向,可不計A、B間摩擦,A、B在y方向速度保持不變,所以碰后vAy=vsin。,vBy=0。由以上分析可知,碰后A、B運動方向相互垂直。若碰的較正,即e較小,碰后B獲得的速度較大,B運動距離遠。若碰的較偏,即e較大,碰后A獲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