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錄 HYPERLINK l _TOC_250024 一、篇首1 HYPERLINK l _TOC_250023 二、耐克的發(fā)展歷程回顧3 HYPERLINK l _TOC_250022 (一)60 年代前:“前耐克”運動時代3 HYPERLINK l _TOC_250021 (二)60-90 年代:耐克靠技術與營銷超車4 HYPERLINK l _TOC_250020 (三)90 年代后:多品牌與單品牌探索期6 HYPERLINK l _TOC_250019 三、耐克的市值與估值分析7 HYPERLINK l _TOC_250018 (一)1980-1990:反超銳步、站穩(wěn)本土,市值抬頭7
2、HYPERLINK l _TOC_250017 (二)1991-1997:亞洲崛起、全球雙霸、估值拉升9 HYPERLINK l _TOC_250016 (三)1998-2003:增速放緩,市值震蕩,估值低位11 HYPERLINK l _TOC_250015 (四)2004-2009:需求回暖,金融危機,觸底修復12 HYPERLINK l _TOC_250014 (五)2010 至今:中國領漲,市值新高14 HYPERLINK l _TOC_250013 四、耐克與阿迪的財務對比分析15 HYPERLINK l _TOC_250012 (一)成長性:主品牌增長相仿,耐克更加穩(wěn)定,大中華區(qū)均
3、領漲15 HYPERLINK l _TOC_250011 (二)盈利能力:耐克毛利率/費用率更低,凈利率持續(xù)領先19 HYPERLINK l _TOC_250010 (三)營運能力:耐克存貨周轉更優(yōu)21 HYPERLINK l _TOC_250009 五、從兩大視角看耐克的競爭性21 HYPERLINK l _TOC_250008 (一)主要市場的競爭格局21 HYPERLINK l _TOC_250007 (二)不同品類的競爭能力23 HYPERLINK l _TOC_250006 六、從四大維度看耐克的成功要素26 HYPERLINK l _TOC_250005 (一)產品:精準把握趨勢,
4、技術賦能產品26 HYPERLINK l _TOC_250004 (二)營銷:挖掘潛力球星,營銷效率為先29 HYPERLINK l _TOC_250003 (三)渠道:加強渠道管控,提升購物體驗32 HYPERLINK l _TOC_250002 (四)供應鏈:全球化+集中化+信息化34 HYPERLINK l _TOC_250001 七、投資建議35 HYPERLINK l _TOC_250000 八、風險提示37圖表目錄圖表 1: 2007-2018 年我國運動鞋服市場規(guī)模(億元)1圖表 2: 中國與美日韓英德法人均運動鞋服消費對比1圖表 3: 2009-2018 年全球主要運動公司全球
5、市占率對比1圖表 4: 2009-2018 年中國市場運動鞋服公司 TOP6(%)1圖表 5: 1981 年至今耐克市值情況以及與同業(yè)對比情況2圖表 6: 1990 年以來耐克和阿迪達斯的PE 對比2圖表 7: 狹義的運動鞋服行業(yè)劃分3圖表 8: 歷史上運動鞋的技術突破列舉4圖表 9: 體育賽事活動對于運動品牌發(fā)展至關重要4圖表 10: 耐克成立以來上世紀代表性技術和產品5行業(yè)深度報告報告圖表 11: 2017-2019Q1 美國運動鞋銷量 TOP10(耐克旗下款加粗)5圖表 12: 2000 年前耐克營業(yè)收入情況6圖表 13: 1988 年后耐克在美國本土實現(xiàn)對銳步的反超6圖表 14: 19
6、88-2013 年耐克的品牌并購及出售情況6圖表 15: 耐克集團旗下三大品牌定價簡要梳理6圖表 16: 1981-1989 年耐克市值(億美元)7圖表 17: FY1979-1990 耐克在美國的營收增速(億美元)8圖表 18: FY1979-1990 耐克的歸母凈利潤增速(億美元)8圖表 19: FY1986-1990 耐克各類鞋品的美國營收增速9圖表 20: FY1986-1990 耐克在美國收入結構(分品類)9圖表 21: FY1981-1990 耐克美國和海外收入增速對比9圖表 22: FY1981-1990 耐克收入按地區(qū)結構9圖表 23: 1990-97 年耐克市值及PE10圖表
7、 24: 1988-99 年耐克、阿迪達斯、銳步營收(億美元)10圖表 25: 1994-1999 年耐克和阿迪達斯營收增速10圖表 26: FY1991-1997 耐克各區(qū)域收入增速對比11圖表 27: FY1990-1997 耐克收入按區(qū)域結構11圖表 28: 1998-2003 年耐克市值和PE11圖表 29: 1998-2003 年阿迪達斯市值和PE11圖表 30: FY1998-2003 耐克和阿迪達斯營收增速對比12圖表 31: FY1998-2003 耐克和阿迪達斯凈利潤增速對比12圖表 32: FY1997-2003 耐克各區(qū)域收入增速12圖表 33: FY1997-2000
8、耐克供應來源占比12圖表 34: 1994-2010 年耐克市值和PE13圖表 35: 1998-2003 年阿迪達斯市值和PE13圖表 36: FY2004-2010 耐克和阿迪達斯營收增速對比13圖表 37: FY1998-2003 耐克和阿迪達斯凈利潤增速對比13圖表 38: 2010 年至今耐克市值和PE14圖表 39: 2010 年至今阿迪達斯市值和PE14圖表 40: FY2010 以來耐克和阿迪達斯營收增速對比15圖表 41: FY2010 以來耐克和阿迪達斯凈利潤增速對比15圖表 42: FY2010-2017 耐克主品牌各地區(qū)營收增速15圖表 43: FY2017-2019
9、耐克主品牌各地區(qū)營收增速15圖表 44: FY2000-19 耐克、阿迪達斯營收對比(億美元)16圖表 45: FY2000-19 耐克、阿迪達斯營收增速對比16圖表 46: FY2000-2019 耐克主品牌營收情況17圖表 47: FY2000-2019 匡威營收情況17圖表 48: 2000-2019H1 阿迪達斯主品牌營收情況17圖表 49: 2000-2019H1 阿迪達斯集團各品牌收入占比17圖表 50: 2000-2019H1 泰勒梅-阿迪達斯高爾夫營收情況17圖表 51: 2000-2019H1 銳步收入情況17行業(yè)深度報告報告圖表 52: FY2000-2019 耐克主品牌收
10、入品類結構18圖表 53: 2001-2019H1 阿迪達斯總收入品類結構18圖表 54: FY08-FY20Q1 耐克主品牌各地區(qū)營收占比18圖表 55: FY08-FY19Q1 耐克主品牌各地區(qū)營收增速18圖表 56: 2008-2017 年阿迪達斯總營收各地區(qū)占比19圖表 57: FY2010-FY2017 主品牌各地區(qū)營收增速19圖表 58: FY2000-19 耐克、阿迪達斯毛利率對比19圖表 59: 全球主要運動品牌公司毛利率對比19圖表 60: FY2001-2019 耐克銷售&管理費用率20圖表 61: 2000-2018 年阿迪達斯銷售&管理費用率20圖表 62: FY200
11、0-19 耐克、阿迪達斯歸母凈利潤(億美元)20圖表 63: FY2000-19 耐克、阿迪達斯歸母凈利潤增速對比20圖表 64: FY2001-2019 耐克、阿迪達斯凈利率對比20圖表 65: 2010-2018 年運動品牌公司凈利率對比20圖表 66: FY2007-2019 耐克、阿迪達斯存貨對比(億美元)21圖表 67: FY2007-2019 耐克、阿迪達斯存貨周轉天數(天)21圖表 68: 2009-2018 年全球運動鞋服 TOP6(按公司,%)21圖表 69: 2009-2018 年全球運動鞋服 TOP6(按品牌,%)21圖表 70: 2007-2018 年全球運動鞋服規(guī)模(
12、億美元)22圖表 71: 2007-2018 年全球運動鞋服市場結構22圖表 72: 2009-2018 年美國運動鞋服 TOP6(按公司,%)22圖表 73: 2009-2018 年美國運動鞋服 TOP6(按品牌,%)22圖表 74: 2009-2018 年西歐運動鞋服 TOP6(按公司,%)23圖表 75: 2009-2018 年西歐運動鞋服 TOP6(按品牌,%)23圖表 76: 2009-2018 年中國運動鞋服 TOP6(按公司,%)23圖表 77: 2009-2018 年中國運動鞋服 TOP6(按品牌,%)23圖表 78: 2010 年以來全球運動鞋市場規(guī)模24圖表 79: 201
13、8 年全球運動鞋全球市場結構24圖表 80: 2016 年全球運動鞋品牌格局24圖表 81: 2018-2019 賽季各品牌 NBA 球鞋占有率24圖表 82: 2018 年NBA 球星簽名鞋銷售額(百萬美元)24圖表 83: 2018 年俄羅斯世界杯品牌贊助球員數25圖表 84: 2018 年俄羅斯世界杯各階段品牌贊助球隊數25圖表 85: 2018/19 賽季五大聯(lián)賽及歐冠所有球員球鞋品牌占比25圖表 86: 2016 年 IRONMAN KONA 世錦賽跑鞋占比26圖表 87: 2018 年 IRONMAN KONA 世錦賽跑鞋占比26圖表 88: 耐克主品牌與阿迪達斯在專業(yè)運動鞋類的價
14、格對比26圖表 89: Air Jordan 1 復古鞋款27圖表 90: Air Max 系列經典復古款Air Max1/9727圖表 91: 主要運動品牌的聯(lián)名合作情況27圖表 92: 耐克部分鞋品科技屬性28圖表 93: 1999 年以來各年耐克和阿迪達斯申請專利情況29圖表 94: 耐克和阿迪達斯專利結構比較29圖表 95: 運動品牌中國區(qū)娛樂明星代言情況29圖表 96: 喬丹腳穿 AJ 鞋飛翔扣籃30圖表 97: 耐克在劉翔重要時刻始終表示支持31圖表 98: FY2000-FY2018 耐克和阿迪達斯廣宣費用率比較31圖表 99: 耐克“活出你的偉大”系列廣告32圖表 100: 2
15、017 年以前NBA 球衣贊助商情況32圖表 101: FY2010 年以來耐克主品牌經銷和直營收入32圖表 102: FY2004 以來耐克主品牌的直營店數量32圖表 103: FY2013 以來耐克主品牌電商收入情況33圖表 104: 耐克+ Run Club app 中的豐富功能33圖表 105: 紐約 House of Innovation 概念店中APP 取貨點33圖表 106: 上海概念店中會員感應測試電子屏33圖表 107: 耐克的供應鏈控制體系34圖表 108: 耐克鞋類供應商集中度逐漸提升34圖表 109: FY2002-19 耐克鞋品供應商區(qū)域結構(按產量)34圖表 110
16、: 耐克工廠數量分布(截止 2019 年 2 月)35圖表 111: 耐克各國提供產品種類數(截止 2019 年 2 月)35圖表 112: 信息系統(tǒng)升級對于耐克供應鏈各環(huán)節(jié)的促進35一、篇首運動行業(yè)規(guī)模大、景氣度高,行業(yè)競爭格局好,能誕生大市值公司。高景氣:我國運動鞋服行業(yè)規(guī)模 2018 年達 2647.6 億元,2007-2018 年 CAGR 為 11.6%,據 Euromonitor預測未來五年 CAGR 仍將保持 10.4%雙位數水平。中國人均運動消費 2018 年約 29 美元/年,相比于美國 357 美元/年,西歐英法德等國 130-170 美元/年,提升空間大。圖表1: 200
17、7-2018 年我國運動鞋服市場規(guī)模(億元)圖表2: 中國與美日韓英德法人均運動鞋服消費對比資料來源:Euromonitor, 資料來源:Euromonitor, 好賽道:2018 年全球運動鞋服公司 CR6 達到 37.4%,相比于 2009 年提升 9.8pct。其中耐克與阿迪達斯遙遙領先,合計市占率從 2009 年 23.3%提升 4.3pct 至 2019 年的 27.6%,龍頭強者恒強,主要原因:一是運動鞋服標品屬性帶來的供應鏈規(guī)模效應強,以申洲國際為代表;二是產品技術壁壘高、尤其是運動鞋更看重功能性;三是優(yōu)質賽事營銷資源稀缺,往往被龍頭品牌搶占。圖表3: 2009-2018 年全球
18、主要運動公司全球市占率對比圖表4: 2009-2018 年中國市場運動鞋服公司 TOP6(%)資料來源:Euromonitor, 資料來源:Euromonitor, 出牛股:耐克自 2000 年逐漸拉開與阿迪達斯的差距后,站穩(wěn)全球運動服飾第一大品牌,在收入規(guī)模、全球市占率以及總市值等方面全面領先。FY2018/19 耐克收入規(guī)模約阿迪達斯(2018 年)1.5 倍,凈利潤約阿迪達斯 2 倍,全球市占率較阿迪達斯高出 4.6 個 pct,市值為阿迪達斯 2-2.5 倍。FY1999/20-2018/19 年,耐克收入規(guī)模由 87.8 億美元增至 391.2 億美元,CAGR 為 8.2%,市值由
19、 150 億美元左右升至 1500 億美元以上。相比同期(1999-2018 年)阿迪達斯收入規(guī)模由 57 億歐元增至 259 億歐元,CAGR 為 8.3%,市值由 40 億美元左右升至 600 億美元以上。圖表5: 1981 年至今耐克市值情況以及與同業(yè)對比情況資料來源:Bloomberg, ,截止 2019.10.171990-2018 年間耐克 PE 估值中樞基本在 10-30 倍,2017 年以來伴隨基本面回暖,估值抬升至 30 倍以上, 屬于歷史高位。1990-1997 年耐克估值上行,1998-1999 年業(yè)績下滑致估值飆升至 50 倍,此后至 2008 年的調整期估值在 20
20、倍上下震蕩,直到金融危機加劇估值下調至 10 倍底點,2010 年起估值穩(wěn)步提升至現(xiàn)如今 30 倍以上。阿迪達斯的估值中樞亦在 10-30 倍,2009 年前阿迪的估值趨勢與耐克基本一致,但整體估值水平低于耐克。2010 年后阿迪的估值波動性高于耐克,一是阿迪推出時尚系列導致業(yè)績波動,二是全球兩大龍頭直面競爭,尤其是 2016 年后兩者估值呈現(xiàn)明顯的此消彼長反向變動。圖表6: 1990 年以來耐克和阿迪達斯的 PE 對比資料來源:Bloomberg, 行業(yè)深度報告報告從期間其他國際主要運動品牌情況看,大多品牌估值亦呈現(xiàn)上升,但由于業(yè)績波動較大,使得 PE 劇烈震蕩。PUMA 由 2000 年
21、15-20 倍緩慢提升至 2017 年以來 40 倍左右;斯凱奇剔除業(yè)績大幅波動的影響,從上世紀 90年代 15-20 倍到 2015 年至今仍在 20 倍上下。較年輕品牌中,露露檸檬估值相對穩(wěn)定,2007-2013 年間PE 由 40-60倍降至 20-40 倍,此后再緩慢提升至目前約 50 倍。安德瑪 2008 年后收入業(yè)績持續(xù)高增,帶動估值從 20 倍一路上漲至高點超過 100 倍,放緩后剔除業(yè)績突變影響,估值落在 50-60 倍。二、耐克的發(fā)展歷程回顧(一)60 年代前:“前耐克”運動時代相比于休閑時尚鞋服,運動鞋服具有場景特殊性、強功能屬性、相對標品性等特點。狹義的運動鞋服主要針對室
22、內或室外正常環(huán)境,可進一步劃分為專業(yè)運動與運動風兩類;廣義的運動鞋服還包括戶外鞋服,即針對室外特殊地理環(huán)境下的登山、滑雪、越野、沖浪等活動,對專業(yè)技能與器械的要求更高。專業(yè)運動鞋服:根據人群不同分為職業(yè)運動與大眾專業(yè)運動兩類,職業(yè)運動鞋服的功能性要求高,且多為職業(yè)運動員定制,而大眾運動鞋服的標品屬性更強,意味著在制造端具有規(guī)模效應。運動風鞋服:全民運動風潮盛行的背景下,運動概念開始被應用到休閑時尚鞋服。兼重功能與時尚的品牌 FILA、PUMA、Kappa 等;時尚與個性化更高的運動潮牌 VANS、Kenzo、Superme 等;傳統(tǒng)休閑品牌或運動品牌的跨界合作,如 CK、Uniqlo、H&M
23、等。圖表7: 狹義的運動鞋服行業(yè)劃分資料來源: 整理運動鞋對于鞋底與面料的技術要求更高,尤其是專業(yè)競技鞋,19-20 世紀有多項運動鞋的技術創(chuàng)新突破。行業(yè)深度報告報告圖表8: 歷史上運動鞋的技術突破列舉資料來源:搜狐, 運動鞋服行業(yè)的發(fā)展與品牌的創(chuàng)立,與體育賽事的推動密不可分。19 世紀下半葉是現(xiàn)代體育行業(yè)的萌芽期, 大部分現(xiàn)代體育項目的理念、規(guī)則等均誕生于該時期,包括足球、羽毛球、網球、籃球等運動項目。在 1896 年首屆奧運會中,諸多田徑項目、游泳、體操等初步確立。隨著行業(yè)的規(guī)范化發(fā)展,20 世紀職業(yè)運動進入蓬勃發(fā)展期,職業(yè)俱樂部和賽事相繼涌現(xiàn),大眾運動參與度迅速提升。在運動市場滲透率提升
24、和對運動鞋服專業(yè)性要求不斷提高的推動之下,運動鞋服的市場需求激增,20 世紀上半葉進入運動鞋服品牌快速孵化與成長階段。圖表9: 體育賽事活動對于運動品牌發(fā)展至關重要資料來源:公司官網, (二)60-90 年代:耐克靠技術與營銷超車20 世紀中期體育行業(yè)進入盛行階段,全球運動鞋服呈現(xiàn)德、美、日三足鼎立的局面,包括以阿迪達斯、PUMA 為代表的德國品牌,以 New Balance、匡威等為代表的美國品牌,和以鬼?;榇淼娜毡酒放?。耐克則于 1962 年由會計師菲爾奈特和運動教練比爾鮑爾曼創(chuàng)立,前身為藍絲帶體育用品公司,主要在美國代理日本鬼冢跑鞋。1966 年耐克自主研發(fā)的Cortez 跑鞋被鬼冢
25、引入市場大獲成功。1969 年鬼冢為尋找更大的代理商而分道揚鑣。1972 年正式更名為耐克,推出品牌標志“Swoosh”并沿用至今,1980 年上市。行業(yè)深度報告報告作為后起之秀,耐克憑借產品技術創(chuàng)新與頂級球星宣傳,精準把握消費需求,分享行業(yè)擴容紅利。啟初耐克靠產品技術創(chuàng)新突圍。耐克成立當年便推出 Waffle Trainer 訓練鞋,首創(chuàng)“華夫格外底”技術, 因抓地力強、彈性和緩沖效果好而成爆款。70 年代末又首創(chuàng)空氣軟墊 Air 技術,是緩震技術的革新并被耐克壟斷,1987 年推出 Air Max 1 鞋,此后 Air 系列成為耐克增長的重要驅動力,且暢銷至今。據The NPD Group
26、 調查:2017-19H1 美國 TOP10 熱銷運動鞋款中,耐克優(yōu)勢明顯且包攬前三。圖表10: 耐克成立以來上世紀代表性技術和產品時間鞋款技術圖示70 年代初耐克 Waffle Trainer70 年代末技術革新華夫格鞋底:抓地力更強、增強緩沖功能、提高舒適度空氣軟墊 Air 技術:增強緩震功能、提高舒適度1984 年Air Jordan 系列籃球鞋-1987 年耐克 Air Max 1空氣軟墊 Air 技術:增強緩震功能、提高舒適度數據來源:公司官網,搜狐, 圖表11: 2017-2019Q1 美國運動鞋銷量 TOP10(耐克旗下款加粗)排名2017 年2018 年2019H11耐 克 T
27、anjun耐 克 Tanjun耐 克 Air Max 2702Converse Chuck Taylor All Star Low耐 克 Air Max 270耐 克 Tanjun3耐 克 Air HuaracheConverse Chuck Taylor All Star LowAir Jordan 6 RINGS4阿迪達斯 SuperstarAir Jordan XI耐克 Air Force 15耐 克 Revolution 3耐 克 Air HuaracheJordan VI6Air Jordan IVVans WardJordanIV7Jordan XIII耐 克 Revolution
28、 4阿迪達斯 NMD R18阿迪達斯 Tubular Shadow耐 克 Flex ContactConverse Chuck Taylor All Star Low9Air Jordan XI阿迪達斯 YEEZY BOOST 350 V2Vans Ward10Jordan VI耐 克 Air Force 1 Low耐 克 Revolution 4數據來源:The NPD Group, 耐克強調品牌精神、簽約頂級球星營銷,品牌力與市占率同步提升。1980 年耐克在北美份額第一次超過阿迪達斯,達到 50%。1984 年簽約邁克爾喬丹為耐克 Air 代言人,并推出 Air Jordan 系列籃球鞋
29、。1988 年提出“Just Do It”廣告語深入人心,幫助品牌在 80 年代遭受銳步沖擊后,1988 年在美國市占率再次反超躍居第一。1987-1996 年,耐克銷售額從 8.8 億美元增至 64.7 億美元,CAGR 為 24.8%;1996 年耐克在美國市占率達到 43%,相比于 1987 年低潮期提升了 25 個 pct。行業(yè)深度報告報告圖表12: 2000 年前耐克營業(yè)收入情況圖表13: 1988 年后耐克在美國本土實現(xiàn)對銳步的反超注:1992-1994 年放緩主因美國運動休閑風潮短暫性降溫,導致運動鞋服市場整體不景氣,行業(yè)增速降至低單位數。資料來源:Bloomberg, 注:銳步
30、 80 年代進入美國,份額迅速上升超越耐克,1987 年美國收入 9.91 億美元,達到頂峰。資料來源:全國品牌網, (三)90 年代后:多品牌與單品牌探索期1988 年耐克收購Cole Haan,開啟多品牌布局之路。1994 年收購冰球品牌Bauer,1998 年自創(chuàng)子品牌耐克 Golf。 2002-2007 年間,耐克加快收購步伐,相繼收購 Hurley、Converse、Starter 和 Umbro 共四個品牌。但 2008 年金融危機爆發(fā)促使公司調整戰(zhàn)略,重新聚焦主品牌耐克,通過品牌瘦身以整合優(yōu)勢資源,隨后的三年間相繼出售Umbro、Starter、Bauer、Cole Haan,并
31、重新定位品牌 Converse,削弱運動屬性,強化復古與潮流等內涵。圖表14: 1988-2013 年耐克的品牌并購及出售情況資料來源:公司公告, 剝離后,耐克聚焦 Nike、Jordan Brand、Converse、Hurley 四大品牌,分別專注于綜合運動、專業(yè)籃球、運動潮流與戶外運動。從價格帶看,耐克品牌覆蓋較寬的中高端市場,科技含量越高價格越高;Jordan 系列價格較高,主要是明星效應及設計科技帶來溢價;Converse 品牌聚焦時尚,產品價格與設計及限量聯(lián)名有關。圖表15: 耐克集團旗下三大品牌定價簡要梳理普通發(fā)泡材質Air Max、Zoom、React 等ZoomX、vapor
32、 zoom、vapor Max 等449-669 元629-1299 元999-2099 元耐克專業(yè)跑鞋行業(yè)深度報告報告普通材質、基礎款搭載 AirMax、Air force 等349-799 元799-1499 元運動時尚搭載 Zoom、react 等科技的非 AJ 系列未搭載專業(yè)跑鞋科技的 AJ搭載 Zoom、AirMax720 科技的 AJ 系列AJ 系列復刻款Jordan專業(yè)籃球699-899 元899 元1599 元Converse運動時尚基礎款(復古高幫、低幫等)潮流設計(chuck 70、ERX 系列)限量聯(lián)名款(如川久保玲款)320 元599 元599 元839 元899 元1
33、100 元注:價格均只考慮原價,不考慮促銷情況。資料來源:各品牌天貓旗艦店, 三、耐克的市值與估值分析(一)1980-1990:反超銳步、站穩(wěn)本土,市值抬頭因銳步在美國市場強勢,1987 年前耐克市值受壓制,基本在 4 億美元以下運行。1988 年迎來向上拐點, FY1988-1991 耐克營收均保持 30%以上高增,歸母凈利潤 CAGR 達 68%,美國本土市占率超 30%;1989 年市值相比于 1987 年近翻 4 倍,PE 亦由 10 倍提升至 20 倍,主要原因:一是市場對于新品、營銷及改革看好,加上存貨減值計提充分,基本面向好預期強,1988 年重新站穩(wěn)本土第一;二是公司積極拓展海
34、外渠道,成為拉動增長的重要驅動力;三是耐克于 1988 年收購 Cole Haan,屬于最早拓展多品牌的運動公司,市場給予估值溢價。圖表16: 1981-1989 年耐克市值(億美元)資料來源:Bloomberg, 行業(yè)深度報告報告1、1980-1987:銳步反超,業(yè)績承壓70 年代耐克在美國超越阿迪達斯位居第一,但 80 年代銳步品牌進入美國市場后,耐克面臨巨大挑戰(zhàn)。銳步精準把握三大趨勢“健美運動興起、婦女運動熱情高漲、田徑鞋轉向休閑鞋”,聚焦于有氧運動和女性休閑運動,在美銷售額從 1981 年的 150 萬美元增至 1987 年的 9.91 億美元,美國市占率達 30%,超越耐克成為全美乃
35、至全球第一大運動品牌。同期耐克在美國的營收增速持續(xù)下滑,F(xiàn)Y1984-1987 年間連續(xù)負增長,市占率縮小至18%,銷售放緩帶來庫存積壓、計提減值、折價促銷等,F(xiàn)Y1984-1985 利潤大幅下滑。圖表17: FY1979-1990 耐克在美國的營收增速(億美元)圖表18: FY1979-1990 耐克的歸母凈利潤增速(億美元)注:本章耐克 FY1990 指 1989.5.31-1990.5.31,其他年份以此類推。資料來源:公司公告,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 2、1988-1990:收復失地,拓展海外FY1988 耐克在美國營收大增 40.5%至 9 億美元,美國市占率回升至 25%,略高于銳
36、步,吹響反攻號角,自此耐克站穩(wěn)美國 TOP1 運動品牌。1988 年耐克在美國本土市場發(fā)力,再加以歐洲為主的海外市場增長拉動,耐克與銳步的差距逐漸縮小,并于 1990 年在全球市場超過銳步,成為全球最大的運動品牌。耐克在組織架構、產品、營銷等方面積極調整以應對銳步的沖擊:(1)1987 年進行矩陣式組織架構變革、任命新管理層等;(2)1984 年喬丹代言、1988 年“Just Do It”廣告語等傳播效果極佳,開始與頭部營銷資源綁定,助力品牌力顯著提升;發(fā)力 AirJordan、Air Max 等拳頭鞋品,AirJordan 后勁足,喬丹代言后銷售大熱,而 Air Max 是 1988年反超
37、的最大功臣,因該系列 ASP 更高,拉動毛利率提升與業(yè)績反彈;為順應健身風潮,1985 年推出健身鞋,貢獻營收從 FY1985 的 0.12 億美元增至 FY1990 的 3.52 億美元,CAGR 達 96.5%;加快拓展服裝品類,服裝營收從 FY1880 的 0.22 億美元增至 FY1990 的 2.66 億美元,CAGR 達 41.8%(鞋為 19.8%),收入占比最高超 20%。行業(yè)深度報告報告圖表19: FY1986-1990 耐克各類鞋品的美國營收增速圖表20: FY1986-1990 耐克在美國收入結構(分品類)資料來源:公司公告,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 1981 年成立全資子
38、公司耐克國際,正式開啟國際化步伐。1981-1982 年相繼在荷蘭、波多黎各、香港設立辦公室,分別負責歐洲、中南美、亞洲(除日本)市場。在英國、法國、德國、加拿大、日本等國直營,其他市場則由經銷商或特許經營,此時耐克生產供應鏈已實現(xiàn) 90%海外生產。FY1981-1990 耐克海外營收由 0.17 億美元增至 4.80 億美元,CAGR 達 40%,歐洲市場持續(xù)穩(wěn)增,海外市場占比最高達 27%。圖表21: FY1981-1990 耐克美國和海外收入增速對比圖表22: FY1981-1990 耐克收入按地區(qū)結構資料來源:公司公告, 注:日本 FY1987 轉為經銷后不再單獨披露。資料來源:公司公
39、告, (二)1991-1997:亞洲崛起、全球雙霸、估值拉升該時期為耐克拓展亞洲深化全球化,徹底超越同行,登頂全球運動品牌龍頭的高光時期。1988 年耐克在美國本土超越銳步后重回穩(wěn)健增長,雖然總收入仍落后于銳步,但得益于龐大的美國運動市場以及歐洲銷售高增長,兩者差距不斷縮進,至 1990 年,耐克以 22.4 億美元的總收入略超銳步,成功登頂全球銷售規(guī)模最大的運動品牌,開啟下一階段新篇章。整體看該期間為耐克市值和估值的突破期,至 1997 年公司市值首次超過 200 億美元,估值觸及 30 倍,后因亞洲金融危機波及美股大盤系統(tǒng)性風險而有所回調。期間 1992 年前超越銳步登頂全球第一、1995
40、 年開始全球化戰(zhàn)略下亞洲市場崛起為兩波市值與估值上揚期,而中間美國運動市場周期性波動使得公司放緩,并反映到股價上。行業(yè)深度報告報告圖表23: 1990-97 年耐克市值及 PE資料來源:公司公告, 1、1992-1994:內外低迷、估值回撤FY1992-1994 耐克美國營收增速從雙位數高增放緩至 6.0%、11.4%、-3.8%,主要是美國運動休閑風潮階段性降溫導致市場不景氣,同期行業(yè)增速降至 5%以下。同時耐克與銳步并未徹底拉開差距,市場競爭激烈。再加歐洲經濟不景氣,F(xiàn)Y1993-1994 耐克歐洲市場負增長擴大至中雙位數。綜上因素,使得耐克市值與估值大幅回撤,1994 年 PE 重回 1
41、0 倍。2、1995-1997:亞洲崛起、雙雄爭霸大幕開啟1995 年美國重啟運動時尚潮,行業(yè)增速恢復至雙位數。再加亞洲市場崛起,接力歐洲擔當海外增長主力, FY1990-1997 耐克亞洲營收增速 CAGR 達 71%,全面領先美國的 18%與歐洲的 28%,亞洲收入占比大幅提升至FY1997 的 13.6%。相繼收回日本和韓國經銷權而轉直營,持續(xù)大拓亞洲市場,促使銷售額與銳步的差距逐漸拉大,耐克規(guī)模已是銳步的 2.5-3 倍,站穩(wěn)全球運動龍頭。FY1995-1997 耐克營收與利潤CAGR 提速至 34.3%、38.6%, 同期市值持續(xù)增長 178%至近 220 億美元,PE 從 10 倍
42、再次修復至 30 倍。80 年代阿迪達斯因運動時尚風潮推進滯后而低迷,90 年代起高度重視并持續(xù)發(fā)力運動時尚潮,并于 1996 年推出 Originals 復古系列,市場反響良好,從而拉動品牌復蘇,1994 年起阿迪持續(xù)保持 20%以上高增。再加1998 年收購薩洛蒙品牌,收入規(guī)模再上臺階,亦全面超越銳步,自此正式進入耐克與阿里雙雄爭霸的行業(yè)格局。圖表24: 1988-99 年耐克、阿迪達斯、銳步營收(億美元)圖表25: 1994-1999 年耐克和阿迪達斯營收增速注:耐克 FY1999 指 98.6.30-99.6.30,阿迪和銳步均為自然年,下同。資料來源:公司公告, 注:1998 年阿迪
43、達斯收購薩洛蒙,公司收入大增。資料來源:公司公告, 行業(yè)深度報告報告圖表26: FY1991-1997 耐克各區(qū)域收入增速對比圖表27: FY1990-1997 耐克收入按區(qū)域結構資料來源:公司公告,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 (三)1998-2003:增速放緩,市值震蕩,估值低位該時期耐克面臨多方壓力,主要是需求端受影響較大。業(yè)績低位運行下,市值在 100-180 億美元震蕩,且未突破 1997 年高點。估值上看,亞洲金融危機系統(tǒng)性風險使 1997 年底公司 PE 拉低至 15 倍?;ヂ?lián)網泡沫將估值推高至 60 倍,泡沫破裂后迅速再調回 15 倍。此后業(yè)績因供應鏈投資而較為波動,估值位于 20-
44、25 倍,至 2003年開始股價呈現(xiàn)良好增長,當年收入提速,計提 Bauer 商譽減值后為業(yè)績彈性提供基礎。對比阿迪達斯,受益收購薩洛蒙的增厚以及品牌力提升,1997-2003 年收入 CAGR 為 10.6%,明顯高于耐克,業(yè)績雖因并購整合導致波動,但整體仍較耐克穩(wěn)定,尤其是 2001 年后雙位數增長,促使市值從 20 億美元增至 50 億美元,PE 在 10-20 倍區(qū)間,低于耐克,反映出耐克的龍頭品牌力依然穩(wěn)固深厚。圖表28: 1998-2003 年耐克市值和 PE圖表29: 1998-2003 年阿迪達斯市值和 PE資料來源:Bloomberg, 資料來源:Bloomberg, 1、1
45、998-2000:亞洲金融危機、日本經濟低迷等影響海外需求和供應鏈FY1998-2003 耐克收入 CAGR 放緩至 2.6%,業(yè)績波動加劇,主要原因是需求放緩疊加供給困境:1998 年亞洲金融危機;美國運動鞋服市場成熟致增速下行;2000-2001 年美元強勢影響海外收入;日本經濟低迷致亞洲需求滑坡,F(xiàn)Y1998-1999 亞洲收入同比+0.8%、-32.7%;東南亞供應商受金融危機影響出現(xiàn)資金鏈斷裂,供應端失靈導致滯銷庫存累積及暢銷品無法及時補貨,拖累毛利率與業(yè)績。行業(yè)深度報告報告2、2001-2003:著手改革,加大信息化供應鏈投入,以增速換取未來經營效率面對供應鏈沖擊及亞洲銷售下滑,公
46、司積極推動改革措施包括大規(guī)模裁員(超 1000 人)、縮小香港亞太總部與日本配送中心的業(yè)務規(guī)模、減少部分代言合同、出售部分制造子公司等,F(xiàn)Y1998 業(yè)績觸底后開始回升。同時加強與中國供應商的合作以緩解部分壓力,期間中國占比提升 6pct 至 FY2000 的 43%。更重要的是,公司認識到傳統(tǒng)供應鏈的脆弱性,開始于 FY2000 著手進行全球供應鏈信息化改革,至 FY2003 完成美國、EMEA 兩大主要市場的第一批新系統(tǒng)上線。由于系統(tǒng)升級范圍廣、力度大,故對當期整體供應和銷售增速有所犧牲,耐克在 FY2002 和 2003 年報中坦言當時供應鏈處于受干擾/中斷狀態(tài)(supply chain
47、 disruption),因此雖然 2000 年后美國、亞太需求有所起色,但增速受供應端壓制,難以匹敵此前 FY1995-97 高增狀態(tài)。圖表30: FY1998-2003 耐克和阿迪達斯營收增速對比圖表31: FY1998-2003 耐克和阿迪達斯凈利潤增速對比資料來源:公司公告,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 圖表32: FY1997-2003 耐克各區(qū)域收入增速圖表33: FY1997-2000 耐克供應來源占比注:各區(qū)域增速根據公司收入統(tǒng)計口徑變化進行調整。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 (四)2004-2009:需求回暖,金融危機,觸底修復該時期亞洲需求復蘇,尤其是中國經濟崛起
48、帶來龐大的運動鞋服增至潛力,助亞洲收入增速再次超過歐洲。雖然美國本土依低單位數增長,但海外市場的擴張給予耐克又一關鍵增長時期。整體看,市值 2004 年開始先橫盤在上漲,至 2018 年中再達歷史高點;但估值受大盤壓制,先走弱再上揚,2016 年觸底 15 倍后再次回升至 20-25倍。2008 年金融危機影響較大,下半年市值和估值有較大的回落,但 2009H2 開始估值錯殺后先行調整。期間阿迪達斯市值提升幅度高于耐克,2004-08 年其收入/業(yè)績 CAGR 為 21%/25%,推動市值翻三倍至 150 億美元,但估值中樞仍在 15-20 倍,且業(yè)績穩(wěn)定性不及耐克,再加市場對阿迪品牌力的認識
49、仍不明朗:阿迪達斯收入增長很大程度靠亞洲新興市場推動,同時耐克市場份額亦同步提升,兩者直面競爭。同時耐克在阿迪達斯強勢的歐洲市場份額持續(xù)提升,而阿迪達斯卻一直在美國市場增長乏力;2000 年來阿迪達斯凈利率均在6%以下,而耐克基本在 6%以上。圖表34: 1994-2010 年耐克市值和 PE圖表35: 1998-2003 年阿迪達斯市值和 PE資料來源:Bloomberg, 資料來源:Bloomberg, 1、2004-2007:中國帶動亞洲市場復蘇,再迎穩(wěn)健增長期FY2004-2008 耐克收入 CAGR 為 11.0%,重新回到雙位數增長,業(yè)績經過 FY2003 商譽減值輕裝上陣,高價產
50、品占比不斷提升,F(xiàn)Y2004-2008 業(yè)績 CAGR 為 19%。雖然業(yè)績恢復穩(wěn)健增長,但受 2004-2006 年美國加息周期下美股整體估值下移的拖累(標普 500 動態(tài) PE 下跌 20%左右),公司估值由 25 倍降至低點 15 倍,市值上移力度有限,在 200-250 億美元間徘徊。此時公司估值不僅未有龍頭溢價,甚至低于業(yè)績增速,整體處于明顯低估。2007 年公司繼續(xù)穩(wěn)健增長,疊加愈加多品牌的催化下(當年收購 Umbro、2004 年收購匡威),股價始強勢上漲,PE 重回 20-25 倍,市值觸及年底 350 億美元歷史高點。2、2008-2009:金融危機影響較大,但基本面穩(wěn)健下市
51、場先行調整雖然 FY2008 公司收入業(yè)績有所提速,但金融危機突至,2008-09 年初市值下跌超 40%,從 350 億跌至低點200 億美元,PE 從 25 倍跌至約 11 倍。受到惡劣宏觀環(huán)境導致可支配收入下滑的傳導,F(xiàn)Y2009 公司銷售受阻, 收入業(yè)績下滑,但在中國區(qū)動力十足、整體經營效率提升基礎上,F(xiàn)Y09H2(即 09H1)隨大盤觸底,公司股價和估值先于基本面反彈,估值回升至 15-20 倍,市值回升至 300-320 億美元,反映超跌錯殺后的彈性。圖表36: FY2004-2010 耐克和阿迪達斯營收增速對比圖表37: FY1998-2003 耐克和阿迪達斯凈利潤增速對比資料來
52、源:公司公告,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 (五)2010 至今:中國領漲,市值新高金融危機后美國和歐洲的需求開始逐漸恢復,耐克重回增長,更關鍵的是中國躍升為最主要海外市場,為耐克新一輪全球擴張和市值/估值攀高提供最關鍵催化。期間看公司市值和估值整體經歷長期上揚,尤其是2010-205 年間快速攀升。之后經歷競爭對手擠壓,至 2017 年底有所回調,但憑借品牌力優(yōu)勢以及多方面升級調整,2018 年提速增長后,股價繼續(xù)反彈沖高,估值上至 35 倍。對比阿迪達斯,2010 年后股價上漲至歷史高位,同樣受益于中國區(qū)高增催化。2013 年后兩者估值有三次明顯的反向變動,反映兩者股價的聯(lián)動關系越來越明顯:(1
53、)2013-15 年耐克勝:耐克高增,阿迪達斯由于設計脫節(jié)以及安德瑪在美國高增的擠壓,陷入低潮期, 市值和 PE 明顯回落;(2)2016-17 年阿迪達斯勝:再次依靠出色時尚品類重新復蘇,兩年增長顯著高于耐克,而耐克受到擠壓, 兩相競爭下迎來股價增長最有力增長,市值由 150 億增至 550 億美元,PE 同步升至 30-35 倍,第一次估值持續(xù)高于耐克。(3)2018 年耐克勝:耐克 18H1 逐漸恢復起勢,而阿迪達斯雖增速仍高于耐克,但較前兩年放緩,估值有所回調,降至 25-30 倍,再次低于耐克。圖表38: 2010 年至今耐克市值和 PE圖表39: 2010 年至今阿迪達斯市值和 P
54、E資料來源:Bloomberg, 資料來源:Bloomberg, 1、2010-2015:中國區(qū)持續(xù)高增,龍頭壁壘持續(xù)加深,強勢上漲期FY2011-2015 快速增長,收入/業(yè)績 CAGR 均達 11%。金融危機后的估值修復、需求反彈預期、中國區(qū)高增拉動、龍頭壁壘愈加深厚,耐克股價迎來上市后最持久強勁的漲勢,市值近翻 5 倍至 2015 年底近 1400 億美元, PE 亦攀升至 30-35 倍。2、2016-2018H1:競品擠壓,連續(xù)放緩FY2016 因受到阿迪達斯復蘇、安德瑪高增擠壓下中國、北美市場,及子品牌 Converse 拖累,增速連續(xù)三年放緩。期間市值和估值有所回調,分別在 80
55、0-1000 億美元、20-25 倍區(qū)間。3、2018H2 至今:三雙戰(zhàn)略助增速回升,品牌力長盛不衰在“三雙戰(zhàn)略”助力下,產品設計、供應效率、零售體驗全面進步,品牌力繼續(xù)穩(wěn)固,帶動美國和中國收入重新提速,2019 年市值繼續(xù)攀升,突破 1570 億美元歷史新高,估值提升至 30-35 倍。圖表40: FY2010 以來耐克和阿迪達斯營收增速對比圖表41: FY2010 以來耐克和阿迪達斯凈利潤增速對比資料來源:公司公告,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 具體看期間分區(qū)域情況,中國區(qū)為耐克持續(xù)提供關鍵動力,本土運動鞋服滲透率再提升。FY2010-19 耐克營收/業(yè)績 CAGR 達 8.3%/8.7%,期間
56、美國收入 CAGR 提升至 7.7%。FY2010 耐克首次單獨披露大中華區(qū)收入為占比 8%。FY2010-2019 中國區(qū)收入 CAGR 為 15%,領漲全球,占比提升 8.7pct 至 16.7%,其中 2010 年因中國運動行業(yè)正值去庫存而增速下滑,但全球運動龍頭的品牌力強,快速清理中國區(qū)經銷商渠道庫存后反彈,中國躍升為最主要的海外市場,為耐克新一輪全球擴張和市值攀高提供催化。圖表42: FY2010-2017 耐克主品牌各地區(qū)營收增速圖表43: FY2017-2019 耐克主品牌各地區(qū)營收增速注:FY2018 耐克修改地區(qū)拆分口徑。資料來源:公司公告,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 四、耐克與
57、阿迪的財務對比分析(一)成長性:主品牌增長相仿,耐克更加穩(wěn)定,大中華區(qū)均領漲耐克 FY2001-19 營收由 90 億美元增至 391.2 億美元,CAGR 為 8.04%。其中 FY2001-08 營收從 90 億美元行業(yè)深度報告報告增至 186.3 億美元,CAGR 為 9.53%,主要得益于主品牌持續(xù)增長以及多品牌收購。FY2009-11 營收 CAGR 下滑至 2.6%,金融危機導致消費疲軟。戰(zhàn)略聚焦主品牌全球化擴張后,F(xiàn)Y2012-15 營收 CAGR 升至 9.46%,但FY2016-18 營收 CAGR 放緩至 6.03%。FY18/19 有所回暖,F(xiàn)Y19/20Q1 同增 7.
58、16%,維持 7%+增速。阿迪達斯 2000-2018 年營收 CAGR 為 9.11%,比耐克高 1.07pct,主因 2006 年收購銳步增厚較大,2006-2018年營收 CAGR 為 6.13%,低于同期耐克增速。而且阿迪達斯增長趨勢更加波動,期間出現(xiàn)三次收入負增長(2003、 2009、2013 年),耐克只在 FY2010 略降 0.8%。從絕對額上看,兩者收入差距先縮小再拉大,世紀初阿迪達斯收入僅約耐克 57%,收購銳步并隨收入增長,2009 年差距最小,為耐克收入 83%,但此后又被拉大差距,至 2018 年為耐克收入的 66%。2015-2017 年增長優(yōu)于耐克,2018 年
59、增速再次落后。19H1 收入同增 5.39%,不及耐克。圖表44: FY2000-19 耐克、阿迪達斯營收對比(億美元)圖表45: FY2000-19 耐克、阿迪達斯營收增速對比注:阿迪達斯營收為根據每年歐元兌美元平均匯率計算。注:耐克 FY18/19 指 18.5.31-19.5.31,阿迪達斯為 2018 自然年。資料來源:公司公告,Bloomberg,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 分品牌看,耐克主品牌(包含 Jordan 系列)是營收貢獻主體。FY2005-10 主品牌營收占比降至約 87%,主要是多品牌策略,經過品牌瘦身后的占比又回升至約 95%。FY2000-19,主品牌營收從 85.9
60、億美元增至 372.2 億美元,CAGR 為 8.02%,與整體營收趨勢一致。子品牌匡威 FY2007-19 營收從 5.5 億美元增至 19.1 億美元, CAGR 為 10.9%,F(xiàn)Y2015 后增速放緩,主因匡威與主品牌渠道拆分,縮減分銷渠道數量等影響。阿迪達斯同樣主要依靠主品牌創(chuàng)收,2000-2018 年主品牌收入由 46.7 億歐元增至 198.5 億歐元,CAGR 為8.37%,略高于耐克主品牌,但波動性明顯更大。2005-08 年、2010-12 年、2015-17 年是銷售雙位數高增時期, 前兩段與耐克較為同步,后一段則勝過耐克,來自自身品牌力提升。子品牌方面,阿迪達斯于 19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遼寧省重點高中沈陽市郊聯(lián)體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4月月考政治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二零二五資產抵押擔保合同
- 順德區(qū)前期物業(yè)服務合同
- 激波管實驗室的主要設備及特點,主要風險及安全注意事項
- 合伙分配協(xié)議
- 離婚后同居協(xié)議合同書范例
- 三方商鋪租賃合同書范例
- 二零二五加盟店合作合同書范例
- 來賓酒廠獨家經銷商合作協(xié)議書
- DB37∕T 4169-2020 大櫻桃避雨防霜栽培技術規(guī)程
- 2025年教師資格師德師風建設試題及答案
- 期中測試卷(1-5單元)(試題)(含答案)-2024-2025學年二年級下冊數學青島版
- 2025屆北京市順義區(qū)高三下學期一模英語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人工智能技術與知識產權保護
- 2025-2030便利店行業(yè)市場發(fā)展現(xiàn)狀及發(fā)展前景與投資研究報告
- 2025屆高三湖北省十一校第二次聯(lián)考英語試卷(含答案詳解)
- 信息技術與小學教育教學融合
- 產品設計研發(fā)費用統(tǒng)計表
- 提高教學管理質量校長講話:“2574”工作實施思路!即兩大抓手五項重點任務七個落實環(huán)節(jié)四個質量目標
- 2025屆廣東省深圳市高三年級第一次調研考試歷史試題
- 清理報廢漁船合同范本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