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復(fù)習 古代詩歌鑒賞課件_第1頁
專題復(fù)習 古代詩歌鑒賞課件_第2頁
專題復(fù)習 古代詩歌鑒賞課件_第3頁
專題復(fù)習 古代詩歌鑒賞課件_第4頁
專題復(fù)習 古代詩歌鑒賞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第四部分:專題復(fù)習課件古代詩歌鑒賞高考對古詩詞鑒賞的要求: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把握作品內(nèi)容,注意傳統(tǒng)文化底蘊和表現(xiàn)方法,從歷史發(fā)展的角度,全面理解,深刻領(lǐng)悟。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nèi)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用現(xiàn)代觀念審視作品,評價其積極意義和歷史局限。備考綜述考生備考這類題目時,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把握: 鑒賞古詩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 詩歌作品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 復(fù)習詩歌的語言,一要理解詩歌中含義深刻的語句,二要對富有詩歌特色的語言進行品味。 古代詩歌的表達技巧主要指表達方式、表現(xiàn)手法和修辭手法。表現(xiàn)手法有用典、聯(lián)想、想象、襯托或烘托、對比、對照、直抒胸臆、借景

2、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等。表達方式有渲染、烘托、動靜結(jié)合、虛實相生、白描等。修辭手法主要有比喻、比擬、象征、起興、夸張、反復(fù)等。 評價古詩的思想內(nèi)容和詩人的觀點態(tài)度。 評價古詩詞,讀懂作品,首先要學會利用已有的信息,如標題、注釋、作者生平經(jīng)歷等來理解詩歌。題目就是引發(fā)作者情思的端點,展開詩歌內(nèi)容的引子。標題一般能揭示詩歌的內(nèi)容與情感,提示詩歌的類別。其次,詩詞曲的語言是“意象語言”,生動感性的外觀蘊涵著豐富的情感內(nèi)涵,“意”藏在“象”的背后。解題時要透過語言層、形象層去揭示作品的內(nèi)容以及作者所持的觀點態(tài)度。再次,要注意詩詞的用典,寫典故是有用意的,答題時要注意。第一節(jié) 鑒賞古詩的形象考點解讀

3、 一般說來,詩歌作品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 高考詩歌形象的考查類型為: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義。一、鑒賞人物形象 詩歌中的人物形象又包括兩類:(1)作品中描寫的人物。包括英雄、名流、親屬、友人等。(2)詩人自我形象。一般抒情主人公就是詩人自己,且往往與寫景結(jié)合在一起。 在敘事詩中,詩人是通過筆下的人物形象,委婉含蓄地表達自己的性格、志氣、情感或思想觀念;而在抒情詩中,則是通過直接抒寫自己的主觀情緒,來完成對自我形象的塑造。經(jīng)典例析(二)詩人自我形象【例2】(2011四川卷).閱讀下面的宋詩,然后回答問題。懷天經(jīng)、智老,因訪之陳與義今年二月凍

4、初融,睡起苕溪綠向東??妥庸怅幵娋砝?,杏花消息雨聲中。西庵禪伯還多病,北柵儒先只固窮。忽憶輕舟尋二子,綸巾鶴氅試春風。 (選自陳與義集校箋)【注】天經(jīng),姓葉,名 懋;智老,即大圓洪智和尚。詩中“禪伯”指大圓洪智,“儒先”指葉天經(jīng)。 請簡要概括詩中詩人的形象特點。 【解析】此題考查學生對古詩歌中人物形象的分析歸納,解答這類題要有整體意識,先仔細審讀題目、詩句,然后看注釋,在運用平時所學知識,抓住關(guān)鍵句子或詞語分析。從“客子光陰詩卷里”可以想象詩人每日吟詩度日,是一個“情趣高雅”之人;從詩歌的題目及“西庵禪伯還多病”“忽憶輕舟尋二子”中可以分析得知詩人掛念著自己的朋友,可以看出他珍視友情;從“綸巾

5、鶴氅試春風”一句可分析得知,詩人裝束高雅,迎風而立,是一個風流飄逸之人。參考答案:詩人形象:情趣高雅、珍視友情、風流飄逸。 【方法技巧】詩歌人物形象的鑒賞技巧1、知人論世,關(guān)注背景。 了解詩人的有關(guān)資料是鑒賞詩歌形象的前提。詩人的有關(guān)資料主要包括生平經(jīng)歷、代表作、所處時代特征、作者的政治主張、詩歌具體的創(chuàng)作背景等。吟詠物象的詩更需關(guān)注詩人的生平經(jīng)歷。2、結(jié)合描寫方法,分析人物特點。 要結(jié)合作者對人物的描寫,概括出人物的特點。一般來說作者在塑造人物時往往綜合運用描寫手法,如語言、動作、肖像,特別是細節(jié)描寫,還有正面、側(cè)面描寫。【解析】此題考查學生對古詩歌中事物形象的分析歸納,解答這類題要有整體意

6、識,先仔細審讀題目,然后重點分析所寫事物象征意義。鳳凰,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百鳥之王,和龍一樣為漢族的民族圖騰。羽毛一般被描述為赤紅色,鳳凰和麒麟一樣,是雌雄統(tǒng)稱,雄為鳳,雌為凰,其總稱為鳳凰。鳳凰齊飛,是吉祥和諧的象征,是一種代表幸福的靈物。但是阮籍在這首詩中所寫的鳳凰羽毛已為秋風所傷,無法飛翔。聯(lián)系到阮籍的生平,可以知道阮籍一生志向遠大,并且才能出眾,可是因為他品行高潔,不隨波逐流,所以壯志難酬,極度憂憤。詩人表面寫鳳凰,實際借鳳凰寫自己。參考答案:品行高潔,志向遠大,才能出眾。【方法技巧】 詩歌事物形象的鑒賞技巧1、熟記特定物象的象征意義。 在閱讀古典詩歌時,對于詩中出現(xiàn)的草木花果、鳥獸蟲

7、魚以及月露風云等物象,我們要注意沉淀于其中的特定含意和文化內(nèi)涵。2、關(guān)注色調(diào)色彩,辨析意象特征。(1)關(guān)注時令色彩。古典詩詞中,不同季節(jié)的景物往往帶有詩人不同的感情色彩,早春的事物是欣欣向榮的,流露出的多半是喜悅,暮春則是感傷、惋惜和留戀,秋冬則是凄清、肅殺和悲涼。(2)關(guān)注冷暖色調(diào)。古詩中所寫物象有冷暖之分。暖色調(diào)物象流露出的作者情感往往是喜悅和歡快,冷色調(diào)物象流露出的作者情感往往是憂郁和愁緒。3關(guān)注虛實動靜。 古詩中所寫意象有動靜虛實之分。只有關(guān)注古詩意象的虛實動靜,發(fā)揮想象,才能把握意象特征。4解讀藝術(shù)手法,把握詩歌形象。 詩歌的傳情達意,往往還要借助一定的藝術(shù)手法,如比喻、擬人、借代、

8、雙關(guān)、襯托等修辭手法及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表達技巧。了解詩歌這方面的特色,有助于對內(nèi)容的理解和對語言妙處的品味。三、鑒賞景物形象 景物形象指寫景詩或雜詩中的一般景物。抒情詩往往借助客觀事物來表達感情,這種承載主觀感情的客觀事物也是景物形象。詩中的景物主要有:景物描寫(季節(jié)、時令、地域等),場面描寫(農(nóng)事、戰(zhàn)爭、狩獵、離別等),色彩描寫。備考指南鑒賞詩歌形象,主要應(yīng)注意:1. 了解傳統(tǒng)的審美習慣(1)望月懷遠。如李白的“床前明月光”,蘇軾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等。(2)傷春悲秋,或因見秋而思鄉(xiāng)。如馬致遠的“枯藤老樹昏鴉”。(3)見流水則思年華易逝。如蘇軾看“大江東去”而嘆“人生如夢”。(4

9、)折柳送別。如柳永的“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5)聞雁思歸。如王灣的“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6)聽梧桐而心悲涼。如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2. 明確意象的作用(1)營造氛圍。如琵琶行(并序)中的“楓葉荻花秋瑟瑟”句,就營造出與朋友離別時的蕭瑟、落寞的氛圍。(2)借景抒情。一切景語皆情語,凡詩歌中描寫的景物,一般都具有抒情作用。(3)塑造背景或環(huán)境。通過多個意象組合成意象群,為人物的活動提供背景或環(huán)境,這種作用在山水詩、邊塞詩中運用較多,如王昌齡的從軍行之“青海長云暗雪山”。(4)塑造意境。意境是作者抽取自然景物中的多個特定景物以進行描繪而表現(xiàn)出來的境界和情

10、調(diào),它展現(xiàn)給讀者的是一幅立體感強的畫面,目的是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如王維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5)襯托人物節(jié)操或性格。常用象征手法或比喻修辭,用雪、竹、梅、松、鶴、荷、金風玉露等,襯托人物品行的高潔、性格的堅毅、情感的純潔等。(6)奠定情感基調(diào)。如柳永的雨霖鈴開頭三句“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為全詞奠定了凄涼、傷感的基調(diào)。(7)以景襯境。這一作用在山水詩中運用最多,以鬧景襯靜境,如“竹喧歸浣女”;以動景襯靜境,如“蓮動下漁舟”;以暖景襯冷境,如“日色冷青松”;以亮景襯暗境,如“返景入深林,復(fù)照青苔上”;以滿景襯空境,如“雁字回時,月滿西樓”;以物語(或物態(tài))襯心境,如“廢池喬

11、木,猶厭言兵”,等等。(8)以景襯情。詩人用意象顏色的濃淡襯托情意的濃淡,這種方法又往往與諧音雙關(guān)的表達技巧相關(guān)聯(lián)。如李白的春思中“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句,就是用桑草之“碧”、“綠”襯托相思情濃,“絲”、“枝”分別與“思”、“知”諧音。還有用悲景襯悲情、用喜景襯喜情或用喜景襯悲情,如杜甫的登高一詩,是用悲景襯悲情,而其絕句江碧鳥逾白則是用喜景襯悲情。3.分析景與情的關(guān)系 分析景與情的關(guān)系,首先找出詩歌中的個體意象或是意象群,再進行揣摩感知。如是個體意象,須賦予意象以人文情感。如劉禹錫石頭城中的“潮水”,它總是一來一回,來時似乎很激越、狂野,充滿著一股激情,返回時,卻顯得平和,似乎有些癱軟或

12、者懊喪、失落。結(jié)合后面的“寂寞回”便可知曉,原來作者是用潮水反襯“故國”的荒涼冷落;同時,也流露出作者對歷史滄桑的感慨,是情景交融。如是意象群,須進入多個意象組合構(gòu)造的畫面以各種感官加以感知。如杜甫登高一詩中的“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句,詩人調(diào)動聽覺、視覺組織了“秋風”、“高天”、“猿嘯”、“沙渚”、“江鳥”這些意象構(gòu)筑了一幅精美的圖畫?!芭R其境”,便有視覺開闊、聽覺凄婉之感,為全詩奠定了傷感的情感基調(diào);同時,視覺的恢廓,又襯托出了作者顛沛流離的孤苦,是以景襯情。第二節(jié) 鑒賞古詩的語言考點解讀 詩歌是語言的藝術(shù),對詩歌進行藝術(shù)分析的依據(jù)首先就是語言。詩歌語言與其他文學樣式的語言相比,

13、更具有抒情性、含蓄性、精煉性、跳躍性。一首詩里面的詞語數(shù)量并不多,但蘊含的思想感情卻非常豐富。近幾年高考試題考查詩歌語言鑒賞包括三個方面:煉字、詩眼和語言特色。經(jīng)典例析一、鑒賞詩歌的煉字藝術(shù) 古人作詩講究煉字,這種題型是要求品味這些經(jīng)過錘煉的字所深藏的情思或品味其更為形象生動的效果。答題時不能把該字孤立起來品味,要放在句中,并結(jié)合全詩的意境情感來分析。煉字主要是錘煉詩中的動詞、形容詞和虛詞?!痉椒记伞吭姼锜捵诸}的解題技巧1.選準關(guān)鍵詞。把該詩歌中的重要詞語予以標注,然后反復(fù)比較,看看有哪些字詞最為傳神。2.結(jié)合語境品味煉字的妙處。結(jié)合語境分析語法特點或修辭方法。3.不把該字孤立起來?;卮饡r,

14、不能把該字孤立起來,要根據(jù)題目要求,把該字放到具體的詩句之中,并結(jié)合全詩的結(jié)構(gòu)、意境情感特別是主旨來分析。但是也不必面面俱到,要重點突出。二、鑒賞詩歌的詩眼 鑒賞詩歌的詩眼就是抓住詩句中最精煉傳神的詞語進行品味,看其在拓深詩的意境、傳達詩人情感上所起的作用。【例2】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過香積寺 王 維不知香積寺,數(shù)里入云峰。 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 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 【注】安禪:佛家語,指閉目靜坐,不生雜念。毒龍:指世俗欲念。 古人評詩時常用“詩眼”的說法,所謂“詩眼”往往是指一句詩中最精煉傳神的一個字。你認為這首詩第三聯(lián)兩句中的“詩眼”分別是哪

15、一個字?為什么?請結(jié)合全詩簡要賞析。【解析】要準確地回答本題,應(yīng)重點答出四個要點:一是找出并理解詩中第三聯(lián)的兩個字“咽”和“冷”;二是此二字運用了擬人、通感的修辭,使詩文更為生動;三是描繪出了山中寂寥的景象;四是此二字襯寫出了作者本身禪寂的心境。參考答案:“詩眼”分別是“咽”、“冷”二字。山中的流泉由于巖石的阻攔,發(fā)出低吟,仿佛嗚咽之聲,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顯得陰冷,運用了通感的修辭手法?!把省?、“冷”兩字繪聲繪色,精煉傳神地顯示出山中幽靜孤寂的景象(意境),襯寫出了作者本身禪寂的心境?!痉椒记伞吭姼琛霸娧邸鳖}的解題思路1.著眼全篇。 讀懂全詩,標出該句

16、的關(guān)鍵字詞,要著眼全篇,不要孤立地評析某一詩句。2.概括內(nèi)容。 細讀全篇后,結(jié)合詩句進行梳理,概括該詞或該句寫了哪些內(nèi)容。3.分析作用。 結(jié)合表達技巧去分析該詞或該句在詩歌結(jié)構(gòu)上和表達主旨方面和所起的作用。 三、鑒賞詩歌的語言特色 不同詩人的作品,或者同一詩人不同的詩歌,往往呈現(xiàn)出不同的語言風格。鑒賞詩歌的語言特色,也就是對詩歌語言的格調(diào)、色彩、境界、情味等方面的賞析,要記憶一些常用術(shù)語,如沉郁頓挫、綺麗典雅、清新質(zhì)樸、簡潔明快、雄奇奔放、樸素自然、清新明麗等?!纠?】(2009湖南卷)閱讀下面的詩詞,根據(jù)提示,完成賞析。三月晦日偶題秦 觀節(jié)物相催各自新,癡心兒女挽留春。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

17、陰正可人。點絳唇元好問醉里春歸,綠窗猶唱留春住。問春何處,花落鶯無語。渺渺予懷,漠漠煙中樹。西樓暮,一簾疏雨,夢里尋春去。 詞多富情趣,而宋詩多理趣。請從作品中作者對春逝態(tài)度的角度,分析秦詩之理趣、元詞之情趣是如何表現(xiàn)的。(1)秦詩之理趣(2)元詞之情趣【解析】本題考查對詩歌風格的比較。答題思路是:風格例子簡析。例子最好是關(guān)鍵詞,不必完整引用。要抓住區(qū)別點“理”、“情”入手,結(jié)合具體詩句。 參考答案:(1)作者闡述了季節(jié)更替、風物變化乃自然之理,認為春天固然美好,“留春”的癡心兒女對春逝無需遺憾,夏天深幽的樹陰也足以怡人。(2)作者用“綠窗猶唱”“花落”“鶯無語”“煙中樹”“暮”“疏雨”“夢”

18、等詞語刻意營造春逝之氛圍,用“留春”“問春”“尋春”等傳達出他對春逝的悵惘意緒?!痉椒记伞胯b賞詩歌語言風格的答題技巧1.多角度入手。鑒賞語言風格,要從詩歌語言的格調(diào)、色彩、境界、情味等角度入手。2.品味整首詩。這種題型不是要求揣摩個別字詞運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詩表現(xiàn)出來的語言風格。3.了解相關(guān)知識。不同的詩人語言風格不同,同一詩人不同時間的作品語言風格也不同,要了解相關(guān)的語言風格。4.聯(lián)系主旨。語言是為內(nèi)容服務(wù)的,內(nèi)容決定語言風格,切忌脫離詩歌主旨而空談?wù)Z言。備考指南鑒賞古詩的語言,主要應(yīng)注意:一、著名詩人的語言風格 陶淵明的樸素自然,白居易的通俗易懂,杜甫的沉郁頓挫,李白的豪邁飄逸,王

19、昌齡的雄健高昂,溫庭筠的綺麗香艷,李商隱的朦朧隱晦,杜牧的清健俊爽,王維的詩畫一體,李清照的纏綿悱惻,辛棄疾的慷慨悲壯,高適的悲壯蒼涼,陸游的悲壯愛國,蘇軾的豪放曠達。二、語言特色類 1. 豪邁雄奇:多用具有氣勢和節(jié)奏奔放的語言來塑造博大新奇的形象,營造恢弘闊遠的意境,表現(xiàn)積極向上的思想感情。如“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黃云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2. 沉郁頓挫:詩人似乎有千言萬語積壓在胸,而后沉吟再三,勃發(fā)于筆端。如“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杜甫登高)。 3. 悲壯慷慨:含思悲壯,出語高昂,充滿著對時代的感慨

20、,或雄才不得志于時,或感時傷亂,憂國憂民,心中郁結(jié),憤慨不平。如“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陳子昂登幽州臺歌)。 4. 樸素自然:語言力求平淡,不追求詞藻的華麗,顯現(xiàn)出質(zhì)樸無華的特點,但于平淡中蘊含著深意。如“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陶淵明飲酒)。 5. 婉約細膩:具有“曲、細、柔”的特點,曲徑通幽,情調(diào)纏綿,表達感情細如抽絲。如“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wù)f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6. 含蓄委婉:即含有深意,藏而不露。這種風格往往不把意思直接說出來,而是藏在

21、形象中,讓讀者自己展開想象,思而得之。如“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妝罷低眉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朱慶馀閨意獻張水部)。 7. 清新明麗:用清麗的語言來營造優(yōu)美的意境,表達怡然喜悅的感情。其藝術(shù)境界多如大雨過后的青青柳色、荷葉上顫動著的晶瑩水珠。如“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周邦彥蘇幕遮)。 8. 幽默諷刺:在詩中多指詼諧、風趣或辛辣的筆調(diào)和趣味。如“竹帛煙銷帝業(yè)虛,關(guān)河空鎖祖龍居??踊椅蠢渖綎|亂,劉項原來不讀書”(章碣焚書坑)。 9. 生動形象:詩歌的語言往往以其生動形象而感人至深。如蘇軾的“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赤壁懷古),既是詩又是畫,有形有聲有色地展

22、現(xiàn)了赤壁的壯麗景色,氣勢雄偉,境界開闊;又如王安石“春風又綠江南岸”之“綠”。動詞使用得恰當通常具備這樣的效果。 10. 絢麗飄逸:絢麗飄逸即色彩繽紛、景象綺麗、變幻莫測。如李白的望廬山瀑布、杜牧的山行呈現(xiàn)出俊逸秀美的特色。 三、煉字類(一)動詞 1.一般動詞 陶潛飲酒:“悠然見南山。”(聯(lián)系修飾語“悠然”考慮) “見”字表現(xiàn)出自然而然的悠閑。 宋祁玉樓春:“紅杏枝頭春意鬧?!?感受情趣) “鬧”字把無聲的姿態(tài)描摹得好像有聲音,寫盡一派盎然的春意、蓬勃的生機。 2.活用為動詞的詞 周邦彥滿庭芳:“風老鶯雛,雨肥梅子。”“老”和“肥”都是形容詞用作動詞。這兩個字,把江南初夏的景色寫得生動迷人:雛

23、鶯在風中長成了,梅子在雨中肥大了。既寫出了其形態(tài),又見其動態(tài)。(二)修飾詞 1. 形容詞 王之渙的涼州詞:“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一個“孤”字,寫盡環(huán)境之孤寂,人心之孤苦。 王昌齡的閨怨:“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一個“忽”字,突出闖入眼簾的柳色,使她想起了當年與丈夫折柳送別的場景,想起了丈夫,不禁傷感?!昂觥弊謱⑦@種情緒上的變化寫得淋漓盡致。 2. 數(shù)詞 齊己的早梅:“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數(shù))枝開。” “一枝”比“數(shù)枝”更能突出梅花先于百花開的特點,更能突出詩題中的“早”字。 (三)特殊詞1. 疊詞:增強語言的韻律感,或起強調(diào)作用。

24、王駕的晴景:“雨前初見花間蕊,雨后全無葉底花。蜂蝶紛紛過墻去,卻疑春色在鄰家?!痹娪谩帮w來”,只表現(xiàn)出蜂蝶從別處飛到此處的情景,而“紛紛”則表現(xiàn)出眾多蜂蝶一起“過墻”、追尋春光的情景,語意表達得更充分。 杜甫的江畔獨步尋花:“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詩中“時時”“恰恰”為疊詞。“時時”表現(xiàn)不是偶爾一見,把春意鬧的情趣渲染出來;“恰恰”為象聲詞,形容嬌鶯啼鳴的婉轉(zhuǎn)清脆,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聽覺形象。 表達出詩人迷戀在花、蝶之中,忽又被鶯聲喚醒的剎那間的快意,并讓人領(lǐng)略到漢語的音樂美。2. 擬聲詞:有些擬聲詞就屬于疊詞,因為其出現(xiàn)頻率很高,特單列一條。作用有:使詩文更生動形象,使人有身臨

25、其境之感。 李煜的浪淘沙:“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 杜甫的登高:“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3. 表顏色的詞:這些詞有時作謂語用,有時作定語用,有時作主語或賓語用。但是作用只有一個,顏色一般表現(xiàn)心情,增強描寫的色彩感和畫面感,渲染氣氛。例如: 邊塞詩:多以黃色與白色相對,表現(xiàn)出一種悲愴、蒼涼、空曠、寥廓、廣袤、蕭瑟的意境。 如:“黃塵足今古,白骨亂蓬蒿?!?王昌齡) 感懷詩:多以青色與白色相對,表現(xiàn)歲月流逝、感慨世事滄桑,烘托出一種孤獨寂寞的意境。 如:“白發(fā)悲花落,青云羨鳥飛。”(岑參) 田園詩:多以紅色與綠色相對,構(gòu)成富有情調(diào)的和諧畫面,表現(xiàn)大自然的絢麗多彩。如:

26、“桃紅復(fù)含宿雨,柳綠更帶朝煙?;浼彝礆w,鶯啼山客猶眠?!?(王維) (四)注意含有修辭方法的詞。 古代詩歌常用的修辭手法有比喻、夸張、擬人、對比,如張先的天仙子:“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來花弄影?!币粋€“弄”字寫出了月下花枝在輕風中舞動的美,寫活了月下之“花”,盡顯擬人之妙處。第三節(jié)鑒賞古詩的表達技巧考點解讀 表達技巧是一個非常寬泛的概念,指詩人塑造形象、創(chuàng)設(shè)意境、表達情感所使用的各種手法。 從詩歌鑒賞的角度說,詩歌的表達技巧包括三方面的內(nèi)容:表現(xiàn)手法、表達方式和修辭手法。一、表現(xiàn)手法 常見的表現(xiàn)手法有用典、聯(lián)想、想象、襯托或烘托、渲染、象征、對比、對照、抑揚、照應(yīng)、動靜、正側(cè)、直抒胸臆、

27、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等。經(jīng)典例析描寫手法手法簡介渲染對環(huán)境、景物進行多方面的描繪形容,以突出形象,增強藝術(shù)效果 烘托(襯托)即“烘云托月”, 分正襯和反襯,借描繪別的事物以突出主要對象 動靜結(jié)合主要有以靜寫動、以動寫靜、以動襯靜等手法。動靜的結(jié)合往往和襯托相關(guān) 虛實相生所謂實,就是正面寫,直接寫,寫眼前所見所聞;所謂虛,就是側(cè)面寫,間接寫,寫想象中的,寫所感。虛實相生,相輔相成,就能避免方法上的刻板平直,更能準確傳情達意 白描指用最簡潔的筆墨,不加烘托和細致的修飾,描畫出鮮明生動的形象 【例】(2011新課標全國卷)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后面的題。春日秦國懷古 周樸荒郊一望欲消魂,涇水

28、縈紆傍遠村。牛馬放多春草盡,原田耕破古碑存。云和積雪蒼山晚,煙伴殘陽綠樹昏。數(shù)里黃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注周樸(?878):字太樸,吳興(今屬浙江)人。消魂;這里形容極其哀愁。涇水:渭水支流,在今陜西省中部,古屬秦國??M紆:旋繞曲折。 你認為這首詩在寫作上是如何處理情景關(guān)系的?【解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的能力。可先明確該詩寫了哪些景物,然后歸納這些景物的特點,最后分析表達技巧。這是一首懷古詩,首句統(tǒng)攝全篇點明作者的情感極其哀愁,這哀愁是由荒郊中看到的景色引起的??吹竭@荒涼的景色,想當年秦國何等強盛,再回想唐王朝的國勢日衰,眼前一片荒涼,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詩歌用了觸景生情

29、、寓情于景的手法,借涇水、春草、古碑、蒼山、殘陽、綠樹、黃沙等凄涼敗落的景物,表達了自己的懷古傷今之情。在情景處理上,用極富特征的荒涼景物抒發(fā)了對唐王朝國勢日衰的悲嘆。頸聯(lián)采用擬人,寫景細致入微。參考答案:觸景生情;寓情于景; 寫哀景抒哀情。二、表達方式 鑒賞古代詩歌的表達方式,主要是鑒賞側(cè)面描寫中的渲染、烘托、動靜結(jié)合、虛實相生、白描等?!纠浚?010全國卷)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詠素蝶詩 劉孝綽注隨蜂繞綠蕙,避雀隱青薇。映日忽爭起,因風乍共歸。出沒花中見,參差葉際飛 。芳華幸勿謝,嘉樹欲相依。注劉孝綽(481539):南朝梁文學家,彭城(今江蘇徐州)人。文名頗盛,因恃才傲物,而為

30、人所忌恨,仕途數(shù)起數(shù)伏。 這首詠物詩描寫了素蝶的哪些活動?是怎樣描寫的?【解析】這道題的第二問考查詩歌的表達技巧。細讀全詩,可發(fā)現(xiàn)本詩運用動作描寫和襯托的方法描寫了素蝶的活動,如追隨著蜜蜂圍繞著綠色的蕙蘭飛,為了躲避黃雀藏在綠葉之中,在太陽的映照之下忽然爭著飛起,趁著風一起歸去。在花中出沒,順著高低不同的綠葉飛翔。詩句從遠近高低不同方位描寫,以蜂、雀、日、風、花、葉作襯托。整合答案,要先寫出素蝶的活動,然后點明描寫方法。第一問只需具體描述,難度較低;第二問首先判斷作者描寫素蝶使用的表達方式,然后結(jié)合具體詩句進行分析即可。 參考答案:(1)這首詩描寫了素蝶的遠近高低不同方位的動作:素蝶隨蜜蜂飛,

31、遇黃雀而躲藏,在陽光下飛起,趁風返回,在花中出沒,順著綠葉飛翔。(2)寫素蝶的動作,采用細節(jié)描寫的方式,以蜂、雀、日、風、花、葉作襯托。 三、修辭手法 古人十分注重修辭手法的運用,采用比喻、比擬、象征、起興等手法使描寫的事物更為形象生動;采用夸張、襯托、對比、婉曲、設(shè)問、反問等手法來突出詩的主旨;采用通感、借代、雙關(guān)、疊字、對偶、反復(fù)等手法使詩中字句更為精巧。 幾種常考的修辭手法,其作用如下:修辭手法表達作用比喻使事物生動形象、具體可感、給人以鮮明、生動、深刻的印象 夸張增強表達效果,引起讀者豐富的想象和強烈的共鳴 對比把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生活現(xiàn)象、不同的思想感情區(qū)分得更加鮮明 擬人把物人格化

32、,使描繪生動形象,表意更加豐富 【例】(2011福建卷)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回答問題。 曉至湖上 清歷鶚出郭曉色微, 臨水人意靜。水上寒霧生, 彌漫與天永。 折葦動有聲,遙山淡無影。稍見初日開, 三兩列舴艋。 安得學野鳧, 泛泛逐清景。 (選自清詩選)注湖:杭州西湖。折:彎曲。景:影。 請從表達技巧的角度對“折葦動有聲,遙山淡無影”進行賞析?!窘馕觥勘绢}考查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的能力。該題結(jié)合賞析煉句進行考查,設(shè)題相當開放,不管從哪個角度分析,都可以,只要能有根有據(jù),言之成理即可,關(guān)鍵要圍繞表達技巧答題。先熟讀全詩,然后重點分析“折葦動有聲,遙山淡無影”這兩句詩。這兩句是寫景名句,從表達技巧的角度

33、看,采用了對比的手法,以有聲與無影對比;同時采用了對偶的手法,以折葦對遙山,以動有聲對淡無影。構(gòu)建了開闊、淡雅、幽靜、清新的意境。解答此題,首先點明使用的修辭手法,然后結(jié)合具體內(nèi)容分析該手法的具體運用,最后點明效果。參考答案:對比:以“有聲”與“無影”對比,遠寫視覺,突出層次的遠近的景致的深闊。對偶:以“折葦”對“遙山”,近景與遠景相結(jié)合;以“動有聲”對“淡無影”,聽覺與視覺相結(jié)合;節(jié)奏優(yōu)美(或形象豐富,或?qū)哟畏置鳎?,意境深闊、淡雅(或幽靜、清新)。(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詩歌表達技巧題的答題思路第一步:總說,準確指出運用何種表達技巧。即回答是什么。第二步:分說,結(jié)合作品具體詩句分析為什么

34、用了這種方法。即回答為什么。第三步:小結(jié),該方法有什么突出的效果和好處,表達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即回答怎么樣?!痉椒记伞總淇贾改弦?、細致審題,強化四個注意 1. 細讀題干,注意辨析不同的說法。如“藝術(shù)手法”多側(cè)重藝術(shù)構(gòu)思和創(chuàng)造,“寫作特色”要多從描寫方法和篇章結(jié)構(gòu)來考慮。 2. 鑒賞表達技巧,注意必須和具體的詩詞形象、語言和詩詞內(nèi)容、主旨等結(jié)合起來。 3. 注意表達技巧具有多樣性,不同詩詞可能各有側(cè)重,要根據(jù)題干要求,選取具體技巧作答。 4. 注意回答技巧時要具體、完善,特別是要結(jié)合詩詞的具體詩句來分析,不要僅羅列術(shù)語,搞“空對空”式的分析。二、重點突破(一)景與情 詩歌中只要有景語,就一定

35、與作者的情感有關(guān),即所謂一切景語皆情語。閱讀鑒賞詩歌,就要通過這些“景語”來體會作者的“情語”。 一般情況下,是樂景寫樂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樂景襯哀情或哀景寫樂情的寫法。如唐代謝渾的謝亭送別:“勞歌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鄙下?lián)以“紅葉青山”這樣亮麗詩意的景色,反襯詩人的離愁別恨,這種情況要引起高度注意,往往是命題的重點內(nèi)容。(二)物與情 詩歌中寫物,往往是托物言志,即作者借助對某種事物的刻畫來含蓄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或某種品格志向。這種手法也叫象征,它不同于比喻。象征是從整個作品而言,是將作者的心志寄托在物上,而比喻只是就某個句子而言,目的是將句子寫得

36、生動形象。(三)虛與實1.詩歌中的“虛”:(1)神仙鬼怪世界和夢境。詩人往往借助這類虛無的境界來反襯現(xiàn)實。這就叫以虛象顯實境。例如夢游天姥吟留別中的仙境就是一個虛象。詩云:“日月照耀金銀臺”、“霓為衣兮風為馬”、“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李白描繪了一幅美好的圖景,圖景的美好反襯出現(xiàn)實的黑暗。(2)已逝之景之境。這類虛景是作者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或歷史上曾經(jīng)發(fā)生過的景象,但是卻不在眼前。例如李煜的虞美人中“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只是朱顏改”,句中“故國”的“雕欄玉砌”是存在的,但此時并不在眼前,也是虛象。作者將“雕欄玉砌”與“朱顏”對照著寫,頗有故國凄涼、物是人非之感。(3)設(shè)想的未來之境,這類虛

37、境是還沒有發(fā)生的,它表現(xiàn)的情將一直延伸到未來而不斷絕。故寫愁,將倍增其愁;寫樂將倍增其樂。例如柳永的雨霖鈴中云:“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边@是設(shè)想的別后的景物:一舟離岸,詞人酒醒夢回,只見習習曉風吹拂蕭蕭疏柳,一彎殘月高掛柳梢。2.詩歌中的“實”: 詩歌中,“實”是指客觀世界中存在的實象、實事、實境。例如夢游天姥吟留別中的黑暗現(xiàn)實,虞美人中的“春花秋月何時了”,念奴嬌赤壁懷古中的“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雨霖鈴中“寒蟬凄切,對長亭晚”、“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等。 3.虛實相生: “虛實相生”,是指虛與實二者之間互相聯(lián)系,互相滲透與互相轉(zhuǎn)化,以達到虛中有實、實中有虛的境界

38、,從而大大豐富詩歌的意象,開拓詩歌的意境,為讀者提供廣闊的審美空間,充實人們的審美趣味。 虛景和實景的關(guān)系,有時是相反相成形成強烈的對比,從而突出中心的。例如姜夔揚州慢中的虛景是指“春風十里”,寫往日揚州城十里長街的繁榮景象;實景是“盡薺麥青青”,寫詞人今日所見的凄涼情形。這一虛一實兩幅對比鮮明的圖景,寄寓著詞人昔盛今衰的感慨。虛景和實景的關(guān)系,有時則是相輔相成形成渲染烘托,從而突出中心的。如歐陽修的踏莎行:“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薰風暖搖征轡。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闌倚。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上闋寫實,通過初春景象反襯“行人”的離愁別緒。下

39、闋寫虛,通過“行人”想妻子憑欄遠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象,來寫愁思。妻思夫,夫想妻。虛實相生,從而將離愁別緒抒發(fā)得淋漓盡致。第四節(jié)評價古詩的思想內(nèi)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考點解讀 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就是詩人用詩化的語言所反映的社會現(xiàn)實,并由此所表現(xiàn)出來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生活態(tài)度、個人理想和政治傾向等。高考對此項內(nèi)容的考查,概括起來主要有三個方面:概括內(nèi)容主旨、分析思想情感、評價觀點態(tài)度。經(jīng)典例析一、概括內(nèi)容主旨 詩歌內(nèi)容主旨指詩歌中描寫的人、事、物的總和,是詩人寫作的主要用意或目的。分析詩歌的內(nèi)容要結(jié)合詩歌中的意象、人物、事件等因素,綜合觀照,這樣才能順利地解讀詩歌,領(lǐng)會詩作的內(nèi)容,

40、體味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纠浚?011重慶卷)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渡 江 明張 弼揚子江頭幾問津,風波如舊客愁新。西飛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孤枕不勝鄉(xiāng)國夢,敞裘猶帶帝京塵。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對沙鷗一愴神。 “客愁”在詩中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請加以概括。【解析】這道題考查對詩歌的內(nèi)容的理解能力?;卮鹪擃},要在反復(fù)閱讀的基礎(chǔ)上,抓住每一句的關(guān)鍵性詞語,聯(lián)系全詩,整體把握。由“幾問津”“忙于我可知”可知作者奔波忙碌;由“客愁”“孤枕”可知作者孤身在外;由“鄉(xiāng)國夢”可知作者思念家鄉(xiāng), 由“交游落落”可知作者朋友很少。參考答案:奔波忙碌(幾問津、忙于我),孤身在外(孤枕),思念家鄉(xiāng)(鄉(xiāng)國夢),

41、朋友零落(交游落落)?!痉椒记伞吭姼鑳?nèi)容主旨題的答題技巧1.綜合考慮。 概括詩歌的內(nèi)容主旨,要結(jié)合詩歌的意象、人物、事件等因素,綜合考慮。2.知人論世。 要結(jié)合作者的生活經(jīng)歷、主要思想傾向以及創(chuàng)作的主要風格。3.結(jié)合時代特點。 詩歌是現(xiàn)實社會的寫照,一個時代的風貌會在同時期的文學作品上都打上印記。4.利用暗示信息。 詩歌的標題、小序、注釋,都是暗示信息,有的提供了時代背景,有的介紹了作者生平,有的介紹了創(chuàng)作動機,甚至有的直接顯示作者的感情基調(diào)。這對于概括詩歌的內(nèi)容主旨至關(guān)重要,因而要細心閱讀,并充分利用。二、分析思想情感 就是理解詩歌所表現(xiàn)的生活內(nèi)容,把握其情感基調(diào),分析其社會意義,評判其深

42、層內(nèi)涵;對古代詩歌中流露出來的復(fù)雜情感,能站在一定的高度進行客觀具體的分析評價。(2011廣東卷)閱讀下面的宋詞,然后回答問題。減字木蘭花 蘇軾鶯初解語,最是一年出好處。微雨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休辭醉倒,花不看開人易老。等待春回,顛倒紅英間綠苔。 結(jié)合全詞,簡要分析詞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窘馕觥窟@道題考查分析詩歌的思想情感的能力?;卮鹪擃},要了解蘇軾的創(chuàng)作風格,抓住關(guān)鍵性詞語,聯(lián)系全詩,整體把握。這首詞的大意可以結(jié)合韓愈的早春來理解,不過蘇軾這一首詞當中差不多有一半化用或者直接引用韓愈的詩,只有下闋表達了自己的一點思想感情。如果把春天分成早春、陽春、晚春的話,那么在花開花落的特征上,與人生的

43、興衰就有可比性。根據(jù)韓愈的意思,早春顯然是春天中最好的時令,蘇軾采用了這一說,并且說要在這個時候“醉倒”,不要等待落花時節(jié),觸目傷懷,顛之倒之。但是,回答該題,要評價其深層內(nèi)涵,蘇軾這一首詞的深層內(nèi)涵,就是趁年輕時瀟灑走一回,及時把握青春年華,珍惜一生 中最好的時光,及時行樂,不要到年老時后悔顛倒,無所作為。這也是分析作者思想感情的重點。參考答案:(1)對早春的喜愛:在作者眼中,早春顯然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節(jié),應(yīng)該倍加珍惜。(2)及時行樂,盡情享受:“休辭”、“人易老”、“莫待”,表達了作者一種珍惜光陰和時間,不要虛度人生,錯過大好時光的感慨!【方法技巧】分析詩歌思想情感題的答題思路1.看背景。

44、 借助創(chuàng)作背景,探求創(chuàng)作動機,把握詩人內(nèi)在的情感。2.品語言。 古代詩歌語言凝練、含蓄,作者常借外物抒情言志。所以要了解詩歌語言,品味語言風格,領(lǐng)會語言蘊藏的情感。3.抓結(jié)構(gòu)。 理清詩歌的結(jié)構(gòu),剖析詩歌畫面,把握作者的感情變化。4.利用暗示信息。 詩歌的標題、小序、注釋,都是暗示信息,有的提供了時代背景,有的介紹了作者生平,有的介紹了創(chuàng)作動機,甚至有的直接顯示作者的感情基調(diào)。三、評價觀點態(tài)度 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包括:對事物、人物的態(tài)度,對社會現(xiàn)實的態(tài)度,對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的態(tài)度,對人生感悟的傾吐,等等。所謂“評價”,是指在把握文中觀點和作者態(tài)度的基礎(chǔ)上,對作者的觀點和態(tài)度作出自己的評價:文章的觀

45、點是否正確,認識是否全面,論述是否透徹,感情是否健康,對讀者有什么有益的啟示,在今天有什么現(xiàn)實意義。另外還需要對別人的評價進行分析比較,作出正確的判斷。【例】(2010安徽卷)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后面的題。歲 暮 唐杜甫歲暮遠為客,邊隅還用兵。煙塵犯雪嶺,鼓角動江城。天地日流血,朝廷誰請纓?濟時敢愛死?寂寞壯心驚! 注本詩作于唐代宗廣德元年(763)末,時杜甫客居閬州(今四川閬中)。雪嶺: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嶺臨近松州、維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詩時,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詩人為什么會發(fā)出“寂寞壯心驚”的感慨?請結(jié)合全詩作簡要分析?!窘馕觥勘绢}考查“評價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本題在鑒賞過程中,不但要細讀本詩,了解詩人境遇、主觀志向,明確注釋中點明時局背景,還要做到知人論世,根據(jù)平時所學習的杜甫的詩歌,了解杜甫的終生志向,然后進行綜合思考,才能不遺漏要點。參考答案:邊境發(fā)生戰(zhàn)爭,時局艱危,朝中無人為國分憂;歲末暮年,漂泊異鄉(xiāng),政治上被冷落,孤獨寂寞;詩人崇高的責任感、強烈的愛國感情與其艱難的處境,報國愿望難以實現(xiàn)形成巨大反差?!痉椒记伞吭u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