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文學翻譯中的化境_第1頁
談談文學翻譯中的化境_第2頁
談談文學翻譯中的化境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談談文學翻譯中的化境談談文學翻譯中的化境一、前言關于翻譯的標準,清代翻譯家嚴復提出:優(yōu)秀的譯文應該做到信達雅。即忠實于原文,筆譯流暢,文字雅典。自嚴復信、達、雅三字說問世以來,我國譯界對此問題的討論幾乎從未連續(xù)過。大體上可分三類:一是主張繼承沿用信、達、雅標準,同時賦予它新的含義,如勞隴1983?雅義新釋?,周煦良1982?還是信、達、雅好?;二是主張揚棄譯界爭議最大的雅字,在信達的根底上對嚴復的標準加以開展,給前人的理論注入新的內(nèi)容,如:劉重德1979的信、達、切信于內(nèi)容,達如其分,切合風格,許淵沖2022信、達、優(yōu)信指確:正確、準確、明確;達指三用:通用、連用、慣用;優(yōu)指三勢:發(fā)揚優(yōu)勢、改

2、變優(yōu)勢、爭取均勢。,海外學者思果的信、達、貼等;第三種主張是在對嚴復的信、達、雅全面剖析之后,用新的標準取而代之,如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陳西瀅的神韻說,傅雷的神似說,錢鐘書的化境說等。在上述譯論中,錢鐘書先生的化境說尤為引人注目,譯界對它的理解和評價也特別耐人尋味。二、化境的內(nèi)涵1964年,錢鐘書在?林紓的翻譯?中提出:文學翻譯的最高理想可以說是化。把作品從一國文字轉(zhuǎn)變成另一國文字,既能不因語文習慣的差異而露出僵硬牽強的痕跡,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風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17世紀,一個英國人贊美這種造詣高的翻譯,稱之為為原作的投胎轉(zhuǎn)世thetransigratinfsuls,軀體換了一個,而精魂仍然故

3、我。換句話說,譯本對原作應該忠實得以致于讀起來不像譯本,因為作品在原文里決不會讀起來像翻譯出的東西。錢先生提出的化,是從?說文解字?的一段訓詁文字中引申出來的。?說文解字?卷六口部第二十六字:囮,譯也。從口化聲。率鳥者系生鳥以來之,名曰囮,讀假設譌。南唐以來,小學家都申說譯就是傳四夷及鳥獸之語,好比鳥媒對禽鳥所施的引誘譌訛化和囮是同一個字。譯誘媒訛化這些一脈通連、彼此照應的意義,組成了研究詩歌語言的人所謂的虛涵數(shù)意anifldeaning,把翻譯能起的作用誘、難于防止的缺點訛、所向往本文由論文聯(lián)盟.LL.搜集整理的最高境界化,一一透示出來了。顯而易見,錢先生提出的化,指的是翻譯所向往的最高境界

4、。三、文學翻譯中的化境文學翻譯是指將一種語言的文學類作品翻譯成另一種語言的行為。文學作品是用語言創(chuàng)造出來的,文學翻譯是要用另一種語言工具,把原作的藝術意境傳達出來,使讀者在讀譯文的時候可以像品讀原著一樣從中受到啟發(fā)、獲得感動和美的感受。翻譯不應是單純技術性的語言外形變易,而是要求譯者深切體會原作者藝術創(chuàng)造的過程,進而在自己思想、情感、生活體驗中找到關于原作內(nèi)容的最合適的印證。同時還必須運用合適于原作風格的文學語言,把原作的內(nèi)容與形式正確無誤地再現(xiàn)出來。文學是語言的藝術,喪失了藝術的文學翻譯,也就失去了其自身。因此,當原作的語言被譯作別的語言重新表達時,即一種語言記錄經(jīng)歷的方式被另一種語言記錄經(jīng)

5、歷的方式所交換的時候,其結果必然是一種力圖超越原作藝術魅力的藝術力的顯示。一個能寫作或自信能寫作的人從事文學翻譯,難保不像林紓那樣的手癢。他根據(jù)自己的寫作標準和企圖,要充當原作者的凈友,自信有點鐵成金、以石攻玉或移橘為枳的義務和權利,把翻譯變成借體寄生的、東鱗西爪的寫作。錢鐘書?林紓的翻譯?在上述這段話中,錢鐘書指出作家在翻譯時常犯的錯誤,同時清楚地說明翻譯不是借體寄生、東鱗西爪的寫作。在西方翻譯史上,人們認為文學翻譯是和寫作等同的,無視了翻譯的特點。另外,錢鐘書還詳細分析了翻譯作為藝術的特點,指出文學研究和文學翻譯不同的性質(zhì)和研究焦點。我們研究一部文學作品,事實上往往不可以而且不需要一字一句

6、都透徹理解。有些字、詞、句以致無關重要的章節(jié),都可以不求甚解,寫得出頭頭是道的論文,完全不必聲明對某字、某句和某節(jié)缺乏理解,以表示自己特別老實。翻譯可就不同,原作里沒有一個字可以滑溜過去,沒有一處困難躲閃得了。一部作品讀起來很順暢,到翻譯時可能會出現(xiàn)疑難,而這種疑難常常并非翻翻字典所能解決。所以,要到達翻譯的化境,就意味著文學作品本身形的超越,即一件完美的文學翻譯作品,能讓讀者忘記其采用的語言形式。讀者欣賞化境的文學譯文,只會感覺到譯文與原文內(nèi)在精神上的完全和諧,不辨彼此的融洽,而不會注意到譯文終究選用了什么樣的字詞句,也不會注意到譯文之形與原文之形似與不似的問題?;车姆g,把作品從一國文字

7、轉(zhuǎn)變成另一國文字,經(jīng)歷了形式之變,又讓讀者不敢確定這是翻譯它既像翻譯又像原作。說是原作,它又經(jīng)過了文字的轉(zhuǎn)換;說是翻譯,它又讀起來不像翻譯:譯作與原作是水乳交融的。為了使文學翻譯到達化的理想狀態(tài),或好的翻譯的標準,譯者應該像錢鐘書一樣具有作家的睿智、學者的嚴肅和社會學家的淵博。翻譯者應該認清原作的存在、生命和精神,然后改變原作的外在形式以保存它的精華。在理解階段,翻譯者必須把自己融入原文的語境,深入領悟原文的語境意義,并超越時空界限,打破語言和文化的壁壘。譯者只有深入體會原作者的藝術創(chuàng)造過程,把握原作的精神,才能把自己和原作者合而為一。在表達階段,譯者應該化出,用自己融入原文語境場后所領悟、感受到的一切來設置譯文的語境場,將原文化為最接近其語境意義的譯文,輸出傳遞給譯文讀者。在校對階段,譯者的融入和化出應是相輔相成的,能在原作者和譯文讀者之間穿梭。融入的時候,翻譯者像一個忠實的讀者,跟原作者產(chǎn)生共鳴,對原作亦步亦趨;化出的時候,翻譯者又要對讀者的理解才能和知識面非常熟悉,為滿足讀者的期望,抑制自己的藝術創(chuàng)作,才能譯出到達化境這樣理想狀態(tài)的譯本。四、結語錢鐘書先生的化境說建立在其英漢翻譯的豐富理論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