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學八年級上冊第一章 第4、5節(jié)同步訓練_第1頁
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學八年級上冊第一章 第4、5節(jié)同步訓練_第2頁
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學八年級上冊第一章 第4、5節(jié)同步訓練_第3頁
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學八年級上冊第一章 第4、5節(jié)同步訓練_第4頁
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學八年級上冊第一章 第4、5節(jié)同步訓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Word文檔,下載后可任意編輯 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學八年級上冊第一章 第4、5節(jié)同步訓練登錄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浙教版科學八年級上冊第一章 第4、5節(jié)同步訓練一、單項選擇題1如圖所示是甲、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將t2時等質量的甲、乙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到t1 時()A兩種溶液仍是飽和溶液B兩種溶液的質量仍相同C乙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比甲大D乙溶液中溶劑的質量比甲多2(2013湖州) 配制硝酸鉀溶液時得到下表數(shù)據(jù)。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分析,不正確的是()序號 溫度/ 水的質量/克 所加硝酸鉀的質量/克 所得溶液的質量/克 28 10 4 14 28 10 6 14 60 10 8 18A28時1

2、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鉀4克B60時等質量水中能溶解的硝酸鉀比28時多C所得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相等D所得溶液一定是硝酸鉀的飽和溶液3(2013衢州)如圖,是A、B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t時A物質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40Bt時B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后仍然飽和CB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更大DA物質的溶解度大于B物質4周末,感到有點餓的甲同學泡了一杯白糖開水,他用筷子充分攪拌杯中的白糖后,將杯子放在一邊待糖水變涼,喝糖水時,發(fā)現(xiàn)杯底有少量未溶解的白糖(如圖所示)。下列操作或現(xiàn)象能說明糖水一定屬于飽和溶液的是( )A泡糖水時進行了充分攪拌 B糖水熱的時候白糖全部溶解C涼的糖

3、水 底部有剩余的白糖 D喝糖水時感到很甜5右圖是甲、乙兩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若分別將100克甲、乙飽和溶液的溫度從t2降至t1,對所得溶液的敘述正確的是( )A兩溶液都仍為飽和溶液B兩物質的溶解度:甲乙C兩溶液的質量:甲乙D兩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甲乙6根據(jù)如圖所示的溶解度曲線,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硝酸鉀的溶解度比氯化鈉大Btl時,氯化鈉和硝酸鉀的溶解度相等Ct2時,80克硝酸鉀溶于l00克水中得到的溶液為飽和溶液Dt1硝酸鉀的飽和溶液溫度升高到t0,溶液質量分數(shù)增大7如圖是A、B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30時,向100克水中加入25克A物質,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飽和

4、溶液BA物質的飽和溶液從30降溫到10,變成不飽和溶液CB物質的飽和溶液從30降溫到20,其溶質質量分數(shù)減小D30時,將B物質的不飽和溶液轉變?yōu)轱柡腿芤?,可以采取恒溫蒸發(fā)溶劑的方法8(2020杭州模擬)20時,將等質量的a、b兩種不含結晶水的固體物質,分別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燒杯中,充分攪拌后,現(xiàn)象如圖甲;然后升溫到50時,現(xiàn)象如圖乙;a、b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丙。由這一過程可知 ()A圖甲中a溶液溶質質量分數(shù)比b溶液大B圖乙中a、b溶液一定都是飽和溶液C圖丙中表示a的溶解度曲線是MD30時a、b溶液溶質質量分數(shù)不相等9今有60g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10%的NaNO3溶液,欲將其溶質的質量分

5、數(shù)增大一倍,應采用的方法是()A把溶劑蒸發(fā)掉一半 B加入6gNaNO3晶體C把溶劑蒸發(fā)掉30g D加入20%的NaNO3溶液30g10(2017八上海寧月考)如圖,用下列實驗操作可完成兩個實驗。甲實驗為粗鹽中難溶性雜質的去除,乙實驗為 配制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 10%的氯化鈉溶液。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甲實驗的步驟是,其中去除雜質的關鍵步驟是蒸發(fā)B甲實驗各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都是相同的C乙實驗若按照的步驟進行操作,中稱取食鹽為 5g,則配制的溶液濃度偏大D乙實驗中,若所用的燒杯內壁沾有水,對配制的溶液濃度無影響11(2018八上義烏月考)甲、乙兩種固體物質(不含結晶水)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

6、下列說法 正確的是()A甲物質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質的溶解度Bt1時,甲、乙兩種物質各50g分別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的溶液質量都是140gCt2時,甲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Dt2時甲、乙的飽和溶液降溫到t1時,析出晶體的質量甲一定大于乙12(2020八上蒼南期末)M是硝酸鉀或氯化銨其中的一種,硝酸鉀和氯化銨在不同溫度(t013(2018八上紹興月考)如圖是 a、b、c 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由圖示判斷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在 t1時,a 的溶解度等于 c 的溶解度Bc 的溶解度隨著溫度升高而減少Ca 的飽和溶液從 t2降溫至 t1時變?yōu)椴伙柡腿芤篋當 a

7、中含有少量 b 時,可以用降溫結晶的方法提純 a14如圖是甲、乙兩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t1時,甲、乙兩物質的溶解度相等B將t1的甲、乙兩物質的飽和溶液升溫到t2時,兩溶液仍然都是飽和溶液C當溫度小于t1時,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D將t2的甲、乙兩物質的飽和溶液升溫到t3時,兩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都減小15一定溫度下,向一定量的不飽和食鹽水中加入食鹽并充分攪拌,用縱坐標表示溶液中食鹽的質量分數(shù)(a%),用橫坐標表示實驗進行的時間(t),其中正確的是()A BC D16 甲、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t1時,甲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大于乙飽和溶液B

8、t2時,甲、乙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都為30%Ct2時,甲、乙的飽和溶液分別降溫至t1,甲溶液飽和,乙溶液不飽和Dt2時,質量相同的甲、乙飽和溶液分別升溫至t3,為達飽和狀態(tài),需加入甲的質量大于乙17 甲、乙兩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t2時,向100g甲中加入100g水后形成溶液的質量為200gBt1時,甲、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等C甲的溶解度比乙大D將t2時甲、乙的飽和溶液分別降到t1時,兩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相等18 如圖是A、B、C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A50時,三種物質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ABCB50時,把50g A放入50g水

9、中形成75g A的飽和溶液C20時,A和C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等D分別將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從50降至20時,所得溶液溶質質量分數(shù)大小關系是BC=A19 如圖是甲、乙兩種固體物質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10時,甲、乙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濃度相同B保持20,蒸發(fā)溶劑可使接近飽和的乙溶液變成飽和溶液C30時,將40g甲物質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質量為80gD10時,將兩種飽和溶液升溫至30,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都增大20 下列曲線能正確表達對應的反應或過程的是()A向一定量的水中加入生石灰B紅磷在裝有空氣的密閉容器中燃燒C向一定質量的燒堿溶液中滴入鹽酸D向飽和KNO3溶液中

10、加入KMnO4固體二、填空題21t時,兩個裝有100克水的燒杯中,分別加入不帶結晶水的甲、乙物質各80克,充分攪拌。根據(jù)如圖溶解度曲線判斷,此時 溶液是飽和溶液,甲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是 。22(2014麗水)概念圖能清晰地反映概念之間的聯(lián)系,如圖表示溶液中部分概念的相互聯(lián)系。請回答:(1)圖中“?”是指 ;(2)將5克食鹽固體放入盛有20克蒸餾水的燒杯中,充分攪拌后完全溶解。你是如何確定食鹽固體“完全溶解”的? 。23 20時,將等質量的甲、乙兩種固體(不含結晶水),分別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燒杯中,充分攪拌后現(xiàn)象如圖1所示,加熱到50時現(xiàn)象如圖2所示,甲、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3所示請回

11、答下列問題:(1)圖1中一定是飽和溶液的是 溶液(填“甲”或“乙”);圖2中乙溶液一定是 溶液(填“飽和”或“不飽和”)(2)圖3中表示乙的溶解度曲線的是 (填“M”或“N”);圖2中乙溶液降溫至30 析出晶體(填“會”或“不會”)(3)50時甲的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 (計算結果精確到0.1%)24 如圖1是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回答下列問題:(1)P點的含義是 (2)t2時,將50g a物質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溶液的質量為 g(3)將t2時,a、b、c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至t1,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由大到小的順序是 (4)t1時,將盛有c的飽和溶液的小試管放入盛水的

12、燒杯中(如圖2),向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氫氧化鈉固體后,試管中的溶液變渾濁,原因是 25 如圖為甲、乙、丙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1)圖中A點表示的乙溶液為 (填“飽和”或“不飽和”)溶液;(2)t3時,將40g甲物質加入到50g水中,所得溶液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 ;(3)t3時,將等質量甲和丙的飽和溶液降溫到t2,所得溶液質量大小關系為:甲 丙(填“”、“”或“=”);(4)將t1時丙的不飽和溶液變?yōu)轱柡腿芤嚎刹扇〉姆椒?(填一種即可)26 實驗室要配制100g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10%的氯化鈉溶液需氯化鈉的質量為 某同學按如圖所示步驟依次操作:其中操作錯誤的步驟是 (填字母序號)操作E中用玻璃棒攪拌,其目

13、的是 三、實驗探究題27 我國海岸線長達3.2萬千米,海洋專屬經濟區(qū)幅員遼闊,海洋資源豐富,開發(fā)的前景十分遠大(1)我國海鹽年產量3千多萬噸,居世界第一位,目前從海水中提取實驗的方法主要為“鹽田法”,生產流程如下:在蒸發(fā)池中促進水分蒸發(fā),主要是利用了下列各項中的 (填選項序號)潮汐能 生物能 電能 太陽能 化學能(2)金屬鎂廣泛應用于生活、生產和國防工業(yè),從鹵水中提取鎂的過程如圖所示:在上述轉化過程中,處發(fā)生的反應屬于 反應(填“中和”“復分解”“氧化”“化合”“分解”之一)(3)海水中除了蘊含大量的鈉元素和鎂元素外,還含有大量的鉀元素KCl和KNO3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試回答下列問題:t1

14、時,KCl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 KNO3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填“大于”“小于”“等于”之一)已知20時,KNO3的溶解度為31.6g;80時,KNO3的溶解度為169g,在20時,向盛有200g水的燒杯中加入80gKNO3,充分溶解,得到該溫度時KNO3的 (填“飽和”“不飽和”之一)溶液,若使燒杯內物質緩慢升溫至80,在該溫度下,最后所得溶液中溶質與溶劑的質量之比為 (填最簡整數(shù)比)28(2019八上新昌期中)放在普通環(huán)境里的雞蛋容易變質。鮮雞蛋密度約為1.08克/厘米3,變質蛋密度可降至1.03克/厘米3以下。生活中,我們可以把雞蛋放入密度為1.03克/厘米3的鹽水中來判斷雞蛋是否

15、變質。(1)如圖甲、乙、丙三個雞蛋靜止在鹽水中,其中最有可能已變質的是 雞蛋(選填“甲”、“乙”或“丙”);(2)在配制一定質量分數(shù)的氯化鈉溶液實驗過程中要用到圖2所示的儀器、細口瓶和一種玻璃儀器 (填名稱);(3)在配制一定質量分數(shù)的氯化鈉溶液實驗中,用已調平的天平稱取食鹽固體時,發(fā)現(xiàn)指針偏右,接下來的操作是 食鹽(選填“增加”或“減少”);(4)配制好溶液后,發(fā)現(xiàn)溶質質量分數(shù)偏小,其原因可能是 (選填序號)。食鹽晶體不純配制溶液的燒杯用少量蒸餾水潤洗用量筒量取水時俯視讀數(shù)將配好的溶液轉移到細口瓶時,有部分灑出29(2018八上杭州期中)某化學實驗小組的同學要配制100g質量分數(shù)為18%的氯

16、化鈉溶液,下面是他們配制溶液的實驗操作示意圖,如圖(1)該實驗正確的操作順序為 。(填序號)(2)在用托盤天平稱取氯化鈉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指針偏向分度盤的右側,同學們接下來的操作應該是 。同學們量取水最好選擇合適的量筒,為精確量取還需另外儀器是 。(3)實驗操作稱量固體的質量及所量取的蒸餾水的體積如圖所示,實際稱取食鹽質量為 ,實際配置的氯化鈉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 .30(2020八上嘉興月考)實驗室需要配制15%的氯化鈉溶液50g,實驗操作如圖所示:(1)配制該溶液需要稱取的氯化鈉為 g,選用的量筒規(guī)格為 (填:20、50或100)ml。(2)當用托盤天平稱量所需的氯化鈉時,發(fā)現(xiàn)天平的指針偏向

17、左邊,接下去的操作是 。(3)將A、B、C、D、E按正確操作順序排列: 。(4)小娜同學所配制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偏小,原因可能是 。(可多選)用生銹的砝碼稱量;氯化鈉與砝碼的位置放反了;氯化鈉藥品不純;用俯視法量取水;裝瓶時溶液飛濺出一部分;紙上還有氯化鈉顆粒剩余;31(2020八上秀洲月考)如下圖是配制50g質量分數(shù)為10的氯化鈉溶液的操作過程示意圖。試回答:(1)B操作中放好砝碼和游碼后,向托盤中加入氯化鈉時,若指針偏向分度盤的左邊,應進行的操作是 。(2)E操作的作用是 。(3)配制好的上述10%的氯化鈉溶液50克,欲將其溶質質量分數(shù)增加到20,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加入5克氯化鈉固體

18、把水蒸 發(fā)掉25克 加入6.25克氯化鈉固體 把溶液中的水蒸發(fā)掉一半A B C D32(2020八上越城期中)小華實驗操作考試的題目是: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碳酸鈉溶液考試時,小華進行了如圖1所示的操作:(1)稱量時C出現(xiàn)了右盤低的現(xiàn)象,則接下來小華的操作是 。(2)以上實驗的正確操作順序為 (用字母表示)。(3)小華量取蒸餾水的體積如圖2所示,則小華配制的碳酸鈉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 。(4)下列原因能導致溶質質量分數(shù)偏低的是 (填序號)。碳酸鈉不純 稱量時,砝碼和藥品放錯向燒杯中倒水時,有水灑出 量取水仰視凹液面最低處讀數(shù)四、解答題33一定溫度下,將425 g含有A物質的溶液蒸發(fā)掉300

19、g水后,溶液恰好飽和;若另取85 g原溶液,加入25 g A物質和40 g水充分攪拌后,溶液也恰好飽和求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是多少?34(2019八上衢州期中)下表為硫酸密度與硫酸溶液中的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對照表(20)密度(g/ml) 1.01 1.07 1.14 1.22 1.30 1.40 1.50 1.61 1.73 1.81 1.84質量分數(shù)(%) 1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98有一物塊A,其體積為250cm3,密度為1.30g/cm3。一只容器中盛有某硫酸溶液5千克,將物塊A放入該溶液中靜止后如圖所示,此時物塊A有2/15的體積露出液面。(1)求物塊

20、A靜止時受到的浮力大?。?)求這種硫酸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是多少(3)要使物塊A全部浸入溶液中,至少需要往容器中加水多少千克 (容器足夠大,加水后溶液不溢出。)35(2018八上長興月考)下表為20鹽酸的密度和鹽酸中溶質質量分數(shù)對照表。20時,小明量取50毫升質量分數(shù)為36的濃鹽酸以配制稀鹽酸。試回答:密度(克/厘米3) 1.025 1.05 1.075 1.1 1.125 1.15 1.18溶質質量分數(shù)(%) 5 10 15 20 25 30 36(1)根據(jù)上表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 。(2)50毫升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36的濃鹽酸中含有溶質為 克。(3)小明用50毫升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36的濃鹽酸可配制

21、l0的稀鹽酸多少毫升 (寫出計算過程,計算結果保留2位小數(shù))36(2018八上柯橋月考)下表為硫酸的密度與硫酸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對照表(20):密度(g/ml) 1.01 1.07 1.14 1.22 1.30 1.40 1.50 1.61 1.73 1.81 1.84質量分數(shù)(%) 1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98現(xiàn)有一物塊A,其體積為500cm3,密度為1.30g/ cm3。一只容器中盛有某硫酸溶液5千克,將物塊A放入該溶液中靜止后如圖所示,此時物塊A有2/15的體積露出溶液面。(1)求物塊A靜止時受到的浮力大小?(2)求這種硫酸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是多少?(

22、3)要使物塊A全部浸入溶液中,至少需要往容器中加水多少千克?(容器足夠大,加水后溶液不溢出,g取10N/Kg)37(2020八上秀洲月考)如表是氯化鈉(NaCl)和硝酸鉀(KNO3)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回答問題。溫度/ 10 20 30 40 50 60溶解度/gNaCl 35.8 36.0 36.3 36.6 37.0 37.3KNO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0(1)兩種物質中,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變化較大的是 。(2)60時,按圖示操作:A中溶液是 (填“飽和”或“不飽和”)溶液,C中溶液的總質量是 克。(3)50 時,將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各100克,分別

23、加熱蒸發(fā)10克水后,再恢復到50 ,剩余溶液的質量:NaCl溶液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KNO3溶液。(4)10時,分別將兩種物質各40克加入100克水后,求此時NaCl溶液的質量是多少?加熱升高20后KNO3的溶液的質量溶質分數(shù)是多少?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識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相互轉變;固體溶解度的概念;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及相關計算【解析】【分析】A、據(jù)甲、乙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情況分析降溫后溶液狀態(tài)變化;B、甲的溶解度隨溫度降低而減小,要析出晶體,溶液質量減小,乙的溶解度隨溫度降低而增大,溶液質量不變;C、據(jù)二者溶解度隨溫度變化及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

24、數(shù)計算法分析解答;D、根據(jù)t2時二者的溶解度及溶液質量相等分析溶劑質量多少?!窘獯稹緼、乙的乙的溶解度隨溫度降低而增大,所以降溫后變?yōu)椴伙柡腿芤?,故錯誤;B、甲的溶解度隨溫度降低而減小,要析出晶體,溶液質量減小,乙的溶解度隨溫度降低而增大,溶液質量不變,故錯誤;C、由B可知,甲降溫后溶質減小,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減小,乙中溶質、溶劑質量均不變,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不變,與降溫前相等,根據(jù)飽和時質量分數(shù)的計算式=溶解度/(溶解度+100g)100%,可知溶解度大則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大,而t1時甲的溶解度大于t2時乙的溶解度,故降溫后乙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比甲小,故錯誤;D、t2時甲的溶解度大于乙 的溶解度,所以t

25、2時等質量的甲、乙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中甲溶液中溶劑的質量比乙少,降溫溶劑的質量不變,故正確。故選D。2【答案】D【知識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及相關計算【解析】【分析】對比1、2即可判斷A選項是否正確。對比1、2或2、3即可判斷B選項是否正確。通過對1、2的分析得出C選項是否正確。結合飽和溶液的概念進行分析可得出D選項是否正確。【解答】對比1、2可以看出,28時10克水中溶解了硝酸鉀4克時,再向其中加入多加入2克硝酸鉀,溶液的質量仍舊保持不變,說明加入的2克硝酸鉀不再溶解,即28時1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鉀4克,A說法正確;對比1、2或2、3可知,28時1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

26、鉀4克,60時10克水中至少能溶解硝酸鉀8克,因此60時等質量水中能溶解的硝酸鉀比28時多,B說法正確;通過對1、2的分析可知:水的質量相同,溶解的硝酸鉀的質量也相同,因此所得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相等,C說法正確;在一定溫度下,向一定量溶劑里加入某種溶質,當溶質不能繼續(xù)溶解時,所得的溶液叫做這種溶質的飽和溶液,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60時10克水中溶解了8克硝酸鉀,是否還能繼續(xù)溶解硝酸鉀無法得知,因此無法判斷出所得溶液是否是硝酸鉀的飽和溶液,D說法錯誤。故選D。3【答案】B【知識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固體溶解度的概念;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及相關計算【解析】【分析】A、根據(jù)t時A物質的溶解度為40g進行

27、解答。B、根據(jù)B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降低而減小進行解答。C、根據(jù)由圖可知A物質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更大進行解答。D、根據(jù)沒有指名溫度無法比較A、B兩種物質的溶解度進行解答。【解答】A、t時A物質的溶解度為40g,即t時100g水中最多溶解A物質為40g,t時A物質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100%=28.6%40%,故A錯誤。B、B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降低而減小,所以t時B物質飽和溶液降溫后仍然飽和,故B正確。C、由圖可知A物質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更大,故C錯誤。D、沒有指名溫度無法比較A、B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故D錯誤。故選:B。4【答案】C【知識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解析】【分析】根據(jù)飽和溶液

28、的概念去做,飽和溶液:某一溫度下,當一定量的溶劑中不能繼續(xù)溶解該溶質時稱為飽和溶液?!窘獯稹緼、甲同學泡了一杯白糖開水,他用筷子充分攪拌杯中的白糖后的溶液沒說是否有不溶物,所以不一定飽和,故A錯。B、糖水熱的時候白糖全部溶解,可能剛好飽和,也可能不飽和,故B錯。C、待糖水變涼,喝糖水時,發(fā)現(xiàn)杯底有少量未溶解的白糖,說明此時有不溶物,屬于飽和溶液,故C正確。D、喝糖水時感到很甜與濃度有關,與是否飽和無關,故D錯。所以選C。5【答案】C【知識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溶解度的影響因素;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及相關計算【解析】【分析】A、根據(jù)溶解度的變化來判斷是否飽和。B、根據(jù)溶解度曲線中溶解度與溫度的關系

29、考慮。C、根據(jù)降溫后溶質的變化考慮。D、根據(jù)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計算考慮。【解答】A、將100克甲、乙飽和溶液從t2降到t1,甲物質溶解度減小析出晶體,還是飽和溶液,但乙物質溶解度變大,變?yōu)椴伙柡腿芤?,故A錯。B、因為從t2降到t1時,甲和乙兩物質溶解度相等,故B錯。C、將100克甲、乙飽和溶液從t2降到t1時,由于甲物質析出晶體,所以溶液質量減少。乙物質降溫后變?yōu)椴伙柡停芤嘿|量不變,還是100g,所以甲乙,故C正確。D、甲物質降溫后析出晶體,仍然飽和,質量分數(shù)用t1時溶解度計算即可;乙物質降溫后變?yōu)椴伙柡停匀苜|質量分數(shù)不變,所以乙物質的質量分數(shù)按照t2時乙物質的溶解度計算,所以只要比

30、較出t1時甲物質溶解度與t2時乙物質的溶解度的大小即可,通過圖象可知甲乙,故D錯。所以選C。6【答案】B【知識點】溶解度的影響因素【解析】【分析】A、比較物質的溶解度大小,須要確定溫度;B、根據(jù)溶解度曲線可比較同一溫度下兩物質的溶解度大?。籆、根據(jù)t2時硝酸鉀的溶解度分析回答該問題;D、根據(jù)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分析飽和溶液升溫后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變化?!窘獯稹緼、不知溫度,無法比較二者溶解度大小,如:t1時,氯化鈉和硝酸鉀的溶解度相等,故錯誤;B、t1時,氯化鈉和硝酸鉀的溶解度相等,正確;C、t2時硝酸鉀的溶解度是85g,所以80克硝酸鉀溶于100克水中得到的溶液為不飽和溶液,故錯誤;D、硝酸

31、鉀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t1硝酸鉀的飽和溶液溫度升高到t2,溶液為不飽和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不變,故錯誤。7【答案】B【知識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相互轉變;溶解度的影響因素;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及相關計算【解析】【分析】A、根據(jù)30時,A物質的溶解度進行分析;B、根據(jù)A物質的飽和溶液從30降溫到10,溶解度減小,會析出晶體考慮;C、根據(jù)B物質的飽和溶液從30降溫到20,會析出晶體,溶質減少進行分析;D、根據(jù)不飽和溶液與飽和溶液的轉化方法考慮?!窘獯稹緼、30時,A物質的溶解度是20g,是在30時,100g水中最多溶解20gA物質,所以30時,向100克水中加入25克A物質,充分溶解后所

32、得溶液是飽和溶液,還有5g溶質沒有溶解,故A說法正確。B、A物質的飽和溶液從30降溫到10,溶解度減小,會析出晶體,仍然是飽和溶液,故B說法錯誤。C、B物質的飽和溶液從30降溫到20,會析出晶體,溶質減少,溶劑不變,溶質質量分數(shù)減少,故C說法正確。D、30時,將B物質的不飽和溶液轉變?yōu)轱柡腿芤海梢圆扇『銣卣舭l(fā)溶劑、加入溶質、降低溫度等方法,故D說法正確。故選B8【答案】C【知識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固體溶解度的概念;溶解度的影響因素;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及相關計算【解析】【分析】 A在相同質量的溶劑中,溶解溶質的質量越多,溶質質量分數(shù)就越大,據(jù)此可解答。B飽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條件下,不能再溶解同

33、種溶質的溶液,據(jù)此可解答。C從甲圖可知,20時a的溶解度小于b,據(jù)此可解答。D當兩條溶解度曲線相交于一點時,表示此溫度下它們的溶解度相等,配成的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shù)也一定相等,據(jù)此可解答?!窘獯稹緼圖甲中a溶液溶質質量分數(shù)比b溶液大是錯誤的敘述,因為甲物質沒有溶解完而乙物質溶解完;B圖乙中a、b溶液一定都是飽和溶液是錯誤的敘述,根據(jù)丙中甲乙物質的溶解度曲線,都是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故一定是不飽和溶液 ;C圖丙中,由20時甲的溶解度小,可以確定表示a的溶解度曲線是M;D.30時a、b溶液溶質質量分數(shù)不相等是錯誤的敘述,二者的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在飽和狀態(tài)時就相等。故選項C符合題意。9【答案】C【知識

34、點】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及相關計算【解析】【解答】A、把溶劑蒸發(fā)掉一半,則溶液的質量=60g60g(110%)=33g,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100%18.2%;故A不正確;B、加入6gNaNO3晶體,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100%18.2%;故B不正確;C、把溶劑蒸發(fā)掉30g,則溶液的質量=60g30g=30g,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100%=20%;即蒸發(fā)溶劑質量為原溶液質量一半時,由于溶質質量不變而溶液質量減小一半,因此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增大一倍;故C正確;D、加入20%的NaNO3溶液30g,則所得混合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100%13.3%;故D不正確;故選C【分析】欲將60g溶質的質

35、量分數(shù)為10%的NaNO3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增大一倍,即通過改變溶液的組成使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變?yōu)?0%的溶液;分析所采用的方法對溶液組成的改變,利用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計算式求出改變后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做出判斷10【答案】C【知識點】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及相關計算;一定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溶液的配制【解析】【分析】(1)甲實驗是粗鹽的提純,實驗主要有溶解、過濾、蒸發(fā)結晶三步組成;(2)在粗鹽的提純實驗中多次用到玻璃棒,不同實驗中玻璃棒的作用存在不同,歸納起來主要有,攪拌、引流和轉移三個作用;(3)乙實驗是溶液的配制,主要步驟有計算、稱量、溶解三個步驟。根據(jù)42克水計算需要多少克氯化鈉才能配制成10%的氯化鈉

36、溶液。(4)根據(jù)溶質質量分數(shù)=溶質的質量溶液總質量可知溶液質量偏大會使溶質質量分數(shù)偏小?!窘獯稹緼、甲實驗的步驟是,其中去除雜質的關鍵步驟是蒸發(fā),去除雜質的關鍵步驟是過濾,A錯誤;B、甲實驗各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都是相同的,粗鹽提純實驗中多次用到玻璃棒,不同實驗中玻璃棒的作用存在不同,歸納起來主要有,攪拌、引流和轉移三個作用,B錯誤;C、乙實驗若按照的步驟進行操作,中稱取食鹽為 5g,則配制的溶液濃度偏大,由操作可知水的質量為42g,5g食鹽溶解到42g水中的質量分數(shù)為:(5g/47g)100%=10.6%10%,所以配制的溶液濃度偏大,C正確;D、乙實驗中,若所用的燒杯內壁沾有水,對配制的

37、溶液濃度無影響,根據(jù)溶質質量分數(shù)=溶質的質量溶液總質量可知溶液質量偏大會使溶質質量分數(shù)偏小。D錯誤。故選C11【答案】B【知識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固體溶解度的概念【解析】【分析】(1)溶解度曲線反映了某物質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變化關系;(2)曲線上的任意一點都表示該溫度下的飽和溶液?!窘獯稹緼、甲物質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質的溶解度,這句要正確需要一定的條件,當溫度大于t1時,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當溫度小于t1時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A錯誤;B、t1時,甲、乙兩種物質各50g分別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的溶液質量都是140g,由圖可知t1時,甲和乙的溶解度相同,所以100g水

38、中最多都只能溶解40g水,得到的溶液質量都是140g,B正確;C、t2時,甲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此時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但由于選項中甲乙溶液都沒有明確是否是飽和溶液所以無法比較,C錯誤;D、t2時甲、乙的飽和溶液降溫到t1時,析出晶體的質量甲一定大于乙,未明確甲、乙飽和溶液的質量是多少所以析出的晶體無法比較,D錯誤。故選B12【答案】D【知識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及相關計算【解析】【分析】根據(jù)圖示中所給溶液中溶質和溶劑質量關系與溶解度對比確定出M為硝酸鉀,再由一定溫度下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定值且大于不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shù)分析。【解答】A、

39、由圖示可知,150克水中 t1 時60克M能全部溶解,蒸發(fā)50克水即00克水后 t2 時沒有溶質析出,降溫后析出溶質,氯化銨 t2 時溶解度為41克,60克時不能全部溶解,硝酸鉀 t2 時溶解度為60克,所以M為硝酸鉀,正確,不符合題意;B、 溶液為不飽和溶液,溶液剛好飽和,溶液為有固體剩余,為飽和溶液,正確,不符合題意;C、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正確,不符合題意;D、溶液中,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37.5%,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的質量分數(shù)要比2小,不一定比大,錯誤,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13【答案】C【知識點】溶解度的影響因素【解析】【分析】根據(jù)固體的溶解度曲線可以:比較不同物質在同一溫度下的溶解

40、度的大小,判斷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變化情況,從而確定通過降溫還是升溫的方法使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相互轉化,確定通過降溫還是蒸發(fā)溶劑的方法達到提純物質的目的?!窘獯稹緼、由兩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可知,在t時,a的溶解度等于c的溶解度,故A正確,但不符合題意;B、由圖可知,C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故B正確,但不符合題意;C、由于a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a的飽和溶液從t降溫至t時就會有晶體析出,但溶液仍為飽和溶液,故C錯誤,但符合題意;D、由于a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明顯增大,而b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很小,因此可以通過降溫結晶的方法來提純混有少量b的a,故D正確,但不符合題意;故答案

41、為:C。14【答案】B【知識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固體溶解度的概念;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及相關計算【解析】【分析】A、根據(jù)溶解度曲線的交點的含義考慮;B、根據(jù)將t1時甲、乙兩物質的飽和溶液升溫到t2溶解度的變化考慮;C、根據(jù)溶解度大小的比較方法考慮;D、根據(jù)將t2時甲、乙兩物質的飽和溶液升溫到t3,是否析出溶質進行判斷?!窘獯稹緼、溶解度曲線的交點表示在該溫度下,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等,所以t1時,甲、乙兩物質的溶解度相等,故A說法正確;B、將t1時甲、乙兩物質的飽和溶液升溫到t2,甲物質的溶解度變大,溶液變?yōu)椴伙柡腿芤海胰芙舛茸冃?,仍為飽和溶液,故B說法錯誤;C、溫度小于t1時,甲物質的溶解曲

42、線在乙物質溶解度曲線的下邊,所以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故C說法正確;D、將t2時甲、乙兩物質的飽和溶液升溫到t3,甲的溶解度變小,析出晶體,溶質質量分數(shù)變小,乙的溶解度變小,析出晶體,溶質質量分數(shù)變小,故D說法正確。故選B15【答案】B【知識點】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及相關計算【解析】【分析】根據(jù)不飽和溶液加溶質變飽和,溶質質量分數(shù)增加,直到飽和為止分析,選擇圖像時要注意起點、轉折點?!窘獯稹恳欢囟认?,向一定量的不飽和食鹽水中加入食鹽并充分攪拌,食鹽溶解,溶液溶質質量分數(shù)在原有值的基礎上增大,直到達到飽和后,食鹽不再溶解,溶液溶質質量分數(shù)保持不變;故答案為:B。16【答案】D【知識點】溶質的質量

43、分數(shù)及相關計算【解析】【解答】A、t1時,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甲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小于乙飽和溶液,該選項說法不正確;B、t2時,甲、乙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相等,都為:100%=23.1%,該選項說法不正確;C、甲和乙的溶解度都是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大,t2時,甲、乙的飽和溶液分別降溫至t1,甲和乙仍然都是飽和溶液,該選項說法不正確;D、因為t3時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因此t2時,質量相同的甲、乙飽和溶液分別升溫至t3,為達飽和狀態(tài),需加入甲的質量大于乙,該選項說法正確故選:D【分析】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 ;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之間可以相互轉化17【答案】B【知識點】溶質的質量

44、分數(shù)及相關計算【解析】【解答】A、t2時,甲的溶解度是80g,向100g甲中加入100g水后,只能溶解80g,形成溶液的質量為100g+80g=180g,錯誤;B、t1時,甲、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等,正確;C、在同一溫度下比較不同的物質的溶解度的大小,沒提溫度,不能比較,錯誤;D、將t2時甲、乙的飽和溶液分別降到t1時,甲的溶解度減小,有晶體析出,溶質質量分數(shù)是t1時的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而乙的溶解度隨溫度的降低而增大,故溶液組成不變,溶質質量分數(shù)是t2時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根據(jù)圖象可以看出,兩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是甲的大于乙,錯誤;故選B【分析】根據(jù)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可以:某物質在某溫度下的

45、溶解度,判斷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變化情況,比較不同物質在同一溫度下的溶解度的大小,判斷通過降溫還是升溫的方法是晶體析出,據(jù)此解答18【答案】D【知識點】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及相關計算【解析】【解答】A、由溶解度曲線可知:50時,三種物質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ABC正確,正確但不符合題意,故選項錯誤;B、50時,把50gA放入50g水中形成75gA的飽和溶液正確,因為該溫度下,A的溶解度是50g,正確但不符合題意,故選項錯誤;C、20時,A和C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等正確,因為在該溫度下,它們有交點,正確但不符合題意,故選項錯誤;D、分別將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從50降至20時,所得溶液溶質質量分數(shù)大小

46、關系是BAC,不是BC=A,錯誤符合題意,故選項正確故選D.【分析】根據(jù)題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線可知:A、B兩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都是隨溫度升高而增大,而C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少;50時,三種物質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ABC正確;50時,把50gA放入50g水中形成75gA的飽和溶液正確,因為該溫度下,A的溶解度是50g;20時,A和C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等正確,因為在該溫度下,它們有交點;分別將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從50降至20時,所得溶液溶質質量分數(shù)大小關系是BAC,不是BC=A19【答案】D【知識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相互轉變【解析】【解答】A、10時,甲、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同,故飽和

47、溶液濃度相同,正確;B、保持20,蒸發(fā)溶劑可使接近飽和的乙溶液變成飽和溶液,正確;C、30時,甲的溶解度為60g,將40g甲物質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只能溶解30g,后溶液的質量為80g,正確;D、10時,將兩種飽和溶液升溫至30,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不變,錯誤;故選D【分析】固體溶解度曲線所能表示的意義:根據(jù)已知的溫度可以查出有關物質的溶解度;根據(jù)物質的溶解度也可以查出它所對應的溫度;可以判斷或比較相同溫度下,不同物質溶解度的大小(或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的大?。?;根據(jù)溶解度曲線,選擇分離、提純某些可溶性混合物的方法(即選用蒸發(fā)結晶還是降溫結晶、加上升溫結晶);并且,還可以判斷或比較析出

48、晶體的質量大小,即曲線越陡,析出的晶體就越多;兩條溶解度曲線的交點表示該點所示的溫度下,兩物質的溶解度是相同的;并且,此時兩種物質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也相同的可以據(jù)此以上幾點來完成解答20【答案】B【知識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及相關計算【解析】【解答】A、向一定量的水中加入生石灰,生石灰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放出大量的熱,氫氧化鈣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減小,溶質質量開始增大,后減??;當冷卻至室溫后,溫度降低,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增加,反應停止后,質量不變,故錯誤;B、紅磷與氧氣反應產物為五氧化二磷,氧氣被消耗,氮氣化學性質穩(wěn)定,質量不變,故正確;C、燒堿溶液呈堿性,pH7,故

49、錯誤;D、向飽和KNO3溶液中加入KMnO4固體,KMnO4固體會溶解,溶液質量增加,硝酸鉀質量不變,溶質質量分數(shù)變小,故錯誤答案:B.【分析】A、根據(jù)向一定量的水中加入生石灰,生石灰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解答;B、根據(jù)紅磷與氧氣反應產物為五氧化二磷,氮氣化學性質穩(wěn)定解答;C、根據(jù)燒堿溶液呈堿性,pH7解答;D、根據(jù)向飽和KNO3溶液中加入KMnO4固體,KMnO4固體會溶解解答21【答案】乙;44.4%【知識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溶解度的影響因素;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及相關計算【解析】【分析】(1)溶解度曲線上的點代表該溫度下100克溶劑中最多能夠溶解的溶質的質量,當所給溶質大于或等于該質量時形

50、成飽和溶液,小于時形成不飽和溶液;(2)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通過分析出溶質和溶劑的質量再進行計算?!窘獯稹浚?)t時甲的溶解度是11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110g甲,乙的溶解度是6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60g乙,兩個裝有100克水的燒杯中,分別加入不帶結晶水的甲、乙物質各80克,所以乙物質達到了飽和,甲物質不飽和;(2)甲物質所形成的不飽和溶液中溶質為80克,溶劑為100克,溶液質量=80克+100克=180克,甲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100%=44.4%。22【答案】(1)溶劑(2)燒杯底部觀察不到食鹽固體顆粒【知識點】溶液的組成及特點;溶解現(xiàn)象與溶解原理【解析】【分析】(1)根據(jù)

51、溶液的組成分析;(2)根據(jù)不溶解的固體會沉積在燒杯底部判斷?!窘獯稹浚?)溶液由溶質和溶劑組成,所以圖中“?”是指溶劑;(2)不溶解的固體會沉積在燒杯底部,所以燒杯底部觀察不到食鹽固體顆粒,可以確定食鹽固體“完全溶解”。故答案為:(1)溶劑 (2)燒杯底部觀察不到食鹽固體顆粒23【答案】甲;不飽和;N;不會;44.4%【知識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及相關計算【解析】【解答】解:(1)圖1中甲燒杯底部有不溶解的晶體存在,說明在該溫度下甲溶液飽和,而乙溶液可能飽和也可能不飽和;因為兩種物質的溶解度均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大,故升溫后所得圖2中的乙一定不飽和;故填:甲;不飽和;(2)根據(jù)

52、圖1中信息可以知道20時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而圖3中在20時,N曲線的溶解度大于M曲線的溶解度,故N表示的是乙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因為乙在20時沒有晶體存在,故降溫至30也不會出現(xiàn)晶體;故答案:N;不會;(3)50時甲的溶解度為80g,則此溫度下甲的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44.4%,故填:44.4%【分析】(1)根據(jù)燒杯底部是否有不溶解的固體存在以及溫度升高后,溶解度的變化情況來分析;(2)圖1中20時,將等質量的甲、乙兩種固體物質(不含結晶水),分別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燒杯中,甲有固體剩余,說明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結合圖3完成解答;(3)根據(jù)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計算方法來分析2

53、4【答案】t1時,a與c的溶解度相同;75;bac;NaOH溶于水放熱,c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知識點】溶解時的吸熱或放熱現(xiàn)象;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及相關計算【解析】【解答】(1)據(jù)圖可以看出,P點時ac相交于一點,表示在t1時,a與c的溶解度相同,故填:t1時,a與c的溶解度相同;(2)t2時,a物質的溶解度是50g,將50ga物質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只能溶解25g,得到溶液的質量為75g,故填:75;(3)將t2時,a、b、c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至t1,ab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降低而減小,析出晶體,仍然是飽和溶液,且在此溫度下b的溶解度大于a,故b的質量分數(shù)大于b,而c物質的溶解度隨溫

54、度的降低而增大,溶液組成不變,溶質質量分數(shù)與t2時相同,據(jù)圖可以看出小于a,是最小,故填:bac;(4)t1時,將盛有c的飽和溶液的小試管放入盛水的燒杯中,向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氫氧化鈉固體后,試管中的溶液變渾濁,說明有固體析出,原因是氫氧化鈉溶于水放出熱量,溫度升高,c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的緣故,故填:NaOH溶于水放熱,c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分析】根據(jù)已有的溶解度曲線的意義進行分析解答,交點表示在該溫度下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等,根據(jù)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特點確定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變化,根據(jù)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的轉化方法解答即可25【答案】不飽和;37.5%;加溶質或蒸發(fā)溶劑【知識點】飽

55、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相互轉變;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及相關計算【解析】【解答】(1)圖中A點表示的乙溶液為不飽和溶液,因為A點在乙的溶解度曲線的下方;故答案為:不飽和;(2)t3時,甲的溶解度是60g,將40g甲物質加入到50g水中,所得溶液溶質質量分數(shù)=;故答案為:37.5%;(3)t3時,將等質量甲和丙的飽和溶液降溫到t2,甲要析出溶質,溶液質量減小,而丙則不變,因此所得溶液質量大小關系為:甲丙;故答案為:;(4)將t1時丙的不飽和溶液變?yōu)轱柡腿芤嚎刹扇〉姆椒椋杭尤苜|,蒸發(fā)溶劑;故答案為:加溶質或蒸發(fā)溶劑【分析】根據(jù)題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線可知:甲、乙兩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都是隨溫度升高而增大,而丙的

56、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少;圖中A點表示的乙溶液為不飽和溶液,因為A點在乙的溶解度曲線的下方;t3時,甲的溶解度是60g,將40g甲物質加入到50g水中,所得溶液溶質質量分數(shù)=;t3時,將等質量甲和丙的飽和溶液降溫到t2,所得溶液質量大小關系為:甲丙;將t1時丙的不飽和溶液變?yōu)轱柡腿芤嚎刹扇〉姆椒椋杭尤苜|,蒸發(fā)溶劑26【答案】10g;AB;攪拌,加速固體的溶解【知識點】一定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溶液的配制【解析】【解答】配制100g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10%的氯化鈉溶液,需要氯化鈉的質量為100g10%=10gA是稱量,托盤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碼”的原則,圖中所示操作砝碼與藥品位置放反了,圖中所示操作錯

57、誤;B量取液體時,視線與液體的凹液面最低處保持水平,圖中仰視刻度,操作錯誤;C是向燒杯中加入氯化鈉的操作,圖中所示操作正確;D是加水的操作圖中所示操作正確;E是溶解,使用玻璃棒攪拌,加速固體的溶解圖中所示操作正確;故A、B操作錯誤E中用玻璃棒攪拌,其目的是攪拌,加速固體的溶解答案:10g;AB;攪拌,加速固體的溶解【分析】根據(jù)溶質質量=溶液質量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計算出所需氯化鈉的質量;根據(jù)天平的使用、量筒的使用注意事項考慮;根據(jù)玻璃棒的用法考慮作用;根據(jù)藥品與砝碼位置顛倒的計算方法進行計算.27【答案】(1)(2)復分解(3)大于;飽和;2:5【知識點】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及相關計算【解析】【解答】(

58、1)太陽能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清潔能源,所以在蒸發(fā)池中促進水分蒸發(fā),主要是利用了太陽能,故選:;(2)處發(fā)生的反應是氯化鎂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氫氧化鎂沉淀和氯化鈣,屬于復分解反應;(3)通過分析溶解度曲線,可以看出,t1時,氯化鉀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鉀的溶解度,所以KCl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大于KNO3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20時,KNO3的溶解度為31.6g;80時,KNO3的溶解度為169g,在20時,向盛有200g水的燒杯中加入80gKNO3,溶解的硝酸鉀為63.2g,所以得到該溫度時KNO3的飽和溶液,若使燒杯內物質緩慢升溫至80,在該溫度下,固體全部溶解,所以最后所得溶液中溶質與溶劑的

59、質量之比為80g:200g=2:5故答案為:(1);(2)復分解;(3)大于;飽和;2:5【分析】(1)根據(jù)太陽能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清潔能源進行分析;(2)根據(jù)處發(fā)生的反應是氯化鎂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氫氧化鎂沉淀和氯化鈣進行分析;(3)根據(jù)氯化鉀和硝酸鉀的溶解度曲線進行分析;根據(jù)20時,KNO3的溶解度為31.6g;80時,KNO3的溶解度為169g進行分析28【答案】(1)丙(2)玻璃棒(3)增加(4)【知識點】浮力產生的原因;浮力的變化;一定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溶液的配制【解析】【分析】當浮力和重力相等時,密度越大,排開水的體積越小?!窘獯稹浚?) 如圖甲、乙、丙三個雞蛋靜止在鹽水中,其中最有可

60、能已變質的是丙雞蛋,因為鮮雞蛋密度約為1.08克/厘米3左右,變質蛋密度可降至1.03克/厘米3以下,浮力和重力相等,密度越大,排開水的體積越小,觀察圖片可以得知:其中最有可能已變質的是丙。(2)在配制一定質量分數(shù)的氯化鈉溶液實驗過程中要用到圖2所示的儀器、細口瓶和一種玻璃儀器是玻璃棒,因為玻璃棒攪拌的作用是通過攪拌使氯化鈉加快溶解。(3)用托盤天平稱量所需的食鹽時,發(fā)現(xiàn)托盤天平的指針偏向右,應增加適量食鹽;(4)食鹽晶體仍然不純,食鹽的質量減小,溶質質量分數(shù)偏小,符合題意。配制溶液的燒杯用少量蒸餾水潤洗會使所取水質量增加,導致溶質質量分數(shù)偏小,符合題意。量取水時,俯視讀數(shù),量取的水體積偏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