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武術名家大全-_第1頁
中國近代武術名家大全-_第2頁
中國近代武術名家大全-_第3頁
中國近代武術名家大全-_第4頁
中國近代武術名家大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國近代武術名家大全 - 中國近代武術名家大全 釋永信釋永信法師,俗姓劉,名應成,法名永信,1965年出生,安徽潁上人?,F(xiàn)為少林寺方丈、少林慈善福利基金會會長、河南省佛教協(xié)會會長、中國佛教協(xié)會常務理事、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全國青年聯(lián)合會委員。永信法師出生于佛教家庭,幼即穎悟,好靜喜佛。1981年,父母遂其志,至嵩山禮少林寺方丈行正長老為師,披剃出家,旦暮依侍,親炙師教,錘煉有年,慧行俱進。后又參學江西云居山、安徽九華山、北京廣濟寺等處,開闊眼界。1984年回寺,仍侍奉長老左右,時值少林寺成立寺院民主管理委員會,被推選為成員之一,協(xié)助行正方丈處理日常寺務,任勞任怨,兢兢業(yè)業(yè)。本年9月,赴

2、江西普照寺受具足戒。永信法師少年壯志,以恢復少林、振興祖庭為己任。1986年,即組織人力物力,開展挖掘、整理、出版少林武術典籍工作,成立少林寺拳法研究會,任副會長;第二年,又發(fā)起成立少林寺武術隊,后發(fā)展為武僧團,任團長。1987年8月,行正長老圓寂,得師衣缽,接任少林寺管理委員會主任,全面主持寺院工作。其間除了繁重的日常寺務、接待和外訪,還親自主持了法堂、鐘樓、鼓樓、白衣殿等重建工作,從查找原始資料,到籌集資金,廢寢忘食,勞苦功高。10月,被選為河南省佛教協(xié)會常務理事。1988年2月,為解除寺院周邊地區(qū)群眾病痛,成立少林寺紅十字會。10月,創(chuàng)立少林書畫研究院。 1989年6月,帶領少林寺武僧團

3、在全國巡回表演,宣揚少林文化,并為黃河游覽區(qū)炎黃二帝巨型塑像籌集資金義演;并先后帶團訪問日本、韓國、香港、臺灣、澳門、俄羅斯、英國、加拿大、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阿聯(lián)酋等國家和地區(qū),為傳播中國傳統(tǒng)文化,增進中外友誼和理解,作出很大貢獻。特別是1993年6月份,應臺灣中國文化大學邀請,率少林寺佛教文化團訪問臺灣,這是海峽兩岸宗教界隔絕四十年以來,第一個訪問臺灣寶島的佛教團體,訪 問的效果和意義都特別重大;訪問期間,與臺灣佛教界著名高僧悟明、凈心、圣嚴等法師共同主持法事,并受到俞大維、蔣緯國、郝柏村等名士接見,成為島內(nèi)一大盛事, 中央電視臺、臺灣電視臺、日本電視臺及韓國電視臺等作了報道。1993

4、年3月,當選為河南省政協(xié)委員。1993年5月,成立“中華禪詩研究會”,每年編輯出版中華禪詩年集o 10月,當選為中國佛教協(xié)會理事。1994年2月,創(chuàng)立少林慈善福利基金會,任會長。基金會成立以來,積極開展扶貧助殘救災活動,包括為“希望工程”募捐義演,定期資助貧困學生就學,為缺水村莊打深井,為少數(shù)民族貧困村民發(fā)放救濟糧,向貧困鄉(xiāng)村衛(wèi)生院捐贈藥品,組織義診團在省內(nèi)巡回義診,資助學術團體,向洪水災區(qū)群眾捐錢捐物等,得到上級有關部門高度贊揚和社會各界好評。1995年9月,少林寺喜逢建寺1500周年大慶。策劃、籌備并主持“少林寺建寺1500周年慶典法會”大型活動。法會為期5天,邀請外賓1000多人,內(nèi)賓1

5、0000多人,參予活動的信眾和群眾達10萬多人次。來自17個國家和地區(qū)的近百家新聞單位,共派出四百多名采訪人員,對法會作了報道,盛況空前。為全面、深入宣傳少林文化,作出了杰出貢獻。1996年1月,朝拜印度、尼泊爾佛教圣跡,包括佛陀誕生地蘭毗尼、開悟地菩提伽耶、初轉(zhuǎn)*地鹿野苑、涅 地拘尸那羅,以及靈鷲山、竹林精舍、那爛陀等。5月,創(chuàng)辦禪露雜志。1997年1月,再次當選為少林寺寺務委員會主任,主持少林寺工作。1998年3月,當選為第九屆全國人大代表,積極建議加強宗教法制意識,促進宗教法制建設。7月,當選為河南省佛教協(xié)會會長。1999年8月,榮升少林寺方丈。10月,應英國白金漢宮邀請帶團訪問英國,受

6、到了伊麗莎白女王、菲利普親王的親切接見。11月,創(chuàng)辦少林文化研究所,致力少林文化學術研究。2000年2月,應澳洲國家旅游委員會邀請,率領訪問團參加在悉尼舉行的“龍騰澳洲賀千年,中華文化大匯演”大型演出。國際奧委會副主席格斯帕先生受薩馬蘭奇主席之托專程前來觀看,對節(jié)目給予高度評價,認為此次演出增加了中國申辦2008年奧運會的說服力。8月,組建少林寺網(wǎng)站,前期工作已經(jīng)展開。永信法師精力充沛,勤奮好學,每日只睡五六小時,不論日常寺務多忙,每日總要抽出時間閱讀,還勤于著作,近年已出版專著禪露集(第一輯)、 禪露集 (第二輯),主編和合編著作少林寺、禪林意趣詩、 國際禪文化研討會論文集等,并組織出版大型

7、圖書少林武功醫(yī)宗秘笈,被國家圖書館收藏。蔡龍云蔡龍云教授,中共黨員;我國著名的技擊家、全國武術協(xié)會副主席、上海體育學院教授,中國武術九段;1928年11月生于山東濟寧,1944年畢業(yè)于上海市博仁中學;原國家體委武術研究院副院長;出身于武術世家,是我國武術前輩蔡桂勤的兒子。濟寧地近梁山,盛習武之風,多義士俠客。蔡家歷代好武,相傳武藝,享有盛譽。蔡桂勤身材不高,外貌不揚,看似瘦骨嶙峋,實卻武藝高強。他的拳,出手敏捷如電,力似千鈞,打遍山東,未逢敵手,人稱“拳魔”。他還精熟長短兵器和擒拿諸技。使用暗器快似閃電流星,也是他的絕招。本世紀初,在晉、陜、甘、寧及大江南北,說起蔡桂勤,武術愛好者無一不曉。蔡

8、桂勤十八歲應招到蘇州錦源鏢局效力,曾屢次到強盜出沒的西北一帶走鏢,從未出過差錯。蔡龍云就是在這種環(huán)境中長大的。 四十年代,上海人民受著國民黨反動派和帝國主義的雙重壓迫,那些洋人向來看不起中國人,更看不起中國武術。他們恥笑中國人是“東亞病夫”,那些搞武術的人是“走江湖”、“耍拳頭”的,“中國武術是沒有實用價值的?!币虼?,西洋拳擊界的一伙人曾多次向中國武術界進行挑戰(zhàn),試圖比個高低。1943年12月,又正式提出要與中國武術界進行對抗賽,這一挑戰(zhàn),激怒了整個上海武術界,以著名武術家王子平、蔡桂勤為首的武林前輩,為了給中華民族爭氣,依然決定應戰(zhàn),并選出八名選手和他們決一勝負。在這八名選手中,年齡最小的就

9、是蔡龍云,當時他剛年滿十四歲。蔡龍云出生在武術世家,四歲時便跟隨父親習武,受著嚴格的家教和訓練。他練起“迎面三腳”、左右腿,常常一練就是一百次,一口氣三百腿,有時摔倒在地,也要爬起來再練?!榜R步樁”一練就是半個小時。由于他的好學肯練,打下了扎實而深厚的功底。十九歲那年,蔡龍云的拳術已相當精熟。迎面三腳、八步連環(huán)、羅漢十八手、少林瘋魔棍,這些難度較大的功夫,他都練得得心應手。當他還在念初中時,就已練得一身好武藝。以后,蔡龍云來到上海,廣拜名師,又學會了各種少林、形意、八卦套路。當然,他最拿手的還是祖?zhèn)鞯娜A拳。華拳是唐代流傳下來的古老拳種。蔡龍云操練的一套華拳,講究動迅靜定,式正招圓,心動形隨,意

10、發(fā)神傳。十二套拳路,具有剛猛、飄逸、挺拔、俊美的風格。一位武術老前輩,曾這樣稱贊蔡龍云的查拳:“動如本獺,靜如潛魚,進如風雨,退若山岳?!焙髞?,蔡龍云擊敗馬索洛夫,應用的就是華拳和少林拳的拳法和腿法。在他的身上確有著一股“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勁頭。 聽說要與外國人打擂,壓抑在蔡龍云心頭的怒火和激情一下子爆發(fā)了出來。他激動地對父親說:“讓我參加吧?!备赣H說:“你的年齡還小,等長大了再說,仗有你打的。”“不,咱得為中華民族爭這口氣!”蔡龍云斬釘截鐵地說。滿懷民族自信心的父親被他說通了??墒沁€有母親。因為蔡龍云是獨生子,母親對他登臺打擂,實在放心不下,板著面孔說:“出個萬一怎么辦?”蔡龍云請來父親幫忙

11、,在父親的耐心勸導下,母親終于被他說通了,他積極準備,決心戰(zhàn)勝洋人,為中國人爭口氣。1943年的12月8日,上海各報紙發(fā)出這樣一條消息:“國術亦為國人所重,惟中西同冶一爐,則殊屬空前之創(chuàng)舉。十三日晚八點在回力球場國術與西洋拳舉行對抗賽?!毕⒁话l(fā)出,頓時轟動了整個上海。五十、七十、一百、一百五十元四種門票被一搶而空??礋狒[的,助威的,把一個三千多人的回力球場擠得滿滿的。 經(jīng)過抽簽,蔡龍云的對手是西洋拳擊界名手、俄籍拳師馬索洛夫。馬索洛夫年約三十,體格魁梧,技術全面。當他步入賽臺,那股傲慢的神情,使得不少觀眾為蔡龍云提心吊膽:“這么小的孩子能對得過我么個大個子嗎?”而蔡龍云面對強手,面不改色,不

12、心跳。他牢牢記住父親在比賽之前對他講的話:“為了咱中國人的尊嚴,要靈活多變,沉著應戰(zhàn),一定得把洋人打敗?!?“當”的一聲,鑼聲響了,馬索洛夫憑借他那高大的身材象猛虎一樣向蔡龍云撲來。蔡龍云為了試探對方的實力,有意露出破綻。接著馬索洛夫用直拳連續(xù)猛擊蔡龍云的臉部。機智靈活的蔡龍云一面左躲右閃,一面注意觀察對方的拳路。抓住對方的破綻后,用少林拳的“連環(huán)”手法和華拳的“迎面三腿”向?qū)Ψ椒磽簟KL短拳法兼用,上下連環(huán)兼攻,虛中有實,實中有虛,剛?cè)嵯酀兓媚獪y。“迎面三腿”用得更為精妙,使對方防不勝防,馬索洛夫的頭部不時地受到重擊。在蔡龍云的連續(xù)重擊下,馬索洛夫難以招架,一次又一次地被擊倒在地,上場時

13、的那種傲慢勁已無影無蹤。這時,蔡龍云抓住有利時機,步步逼進,趁勝追擊。不出五分鐘,剛打了兩個半回合,馬索洛夫已被摔倒十三次。第三個回合即將結(jié)束時,馬索洛夫孤注一擲,傾盡全力,猛然突擊,朝蔡龍云腦門狠狠沖出一拳。蔡龍云早有準備,一個下蹲,避開拳鋒,爾后看準破綻,乘隙飛起一腳,正中對方腹部,只聽得“啊”一聲,馬索洛夫高大的身軀晃了兩晃,倒了下去?!捌?、八、九、十”,裁判員數(shù)到十秋,馬索洛夫躺在地上仍無反應,蔡龍云獲得了勝利,回力球場內(nèi)爆發(fā)出一陣陣雷鳴般的掌聲。 比賽全部結(jié)束后,新聞日報以“中西拳擊對抗,中華隊獲大勝”為標題,發(fā)表了:“中國隊以五勝二負一和獲得大勝”的消息。他們?yōu)橹袊顺隽艘豢跉?,?/p>

14、們?yōu)橹袊湫g界揚眉吐氣。因他的小名叫“大龍”,故蔡龍云被武術界譽為“神拳大龍”??墒?,戰(zhàn)敗了的馬索洛夫并未甘心,他四處揚言,我們西洋拳擊是用拳不用腿的。他向蔡龍云挑釁:“不用腿你敢打嗎?”蔡龍云堅定地回答:“敢!”三年之后,馬索洛夫挑起美國重量級拳手魯塞爾(黑人)與蔡龍云打擂。三年來蔡龍云從未停練,技術上更加嫻熟。經(jīng)過較量,他用中國華拳、少林中的拳法,又戰(zhàn)勝了魯塞爾,再次展示了中華武術的威力。他的武功技藝威震上海十里洋場。著名書法家沈尹默在贈給他的一首詩中這樣寫道:“少林拳擊世莫當,動迅靜定力蘊藏,蔡君得之制強梁;柔非終柔剛需剛,剛者先折柔轉(zhuǎn)強,妙門洞辟唯東方;技與道合乃有此,一洗東亞病夫恥。

15、”全國解放后,民族體育項目受到了黨和國家ZF的重視,蔡龍云才有抬頭之日。1952年,他光榮地參加了全國第二屆青年代表大會。1953年他作為華東區(qū)的代表參加了全國民族形式體育運動會。在這次會上他以“華拳”,“峨眉刀”、“華拳對打”獲得金質(zhì)獎章。1954年他又首批進入國家武術隊,后擔任國家武術隊隊長。自1957年至1960年,他在國家體委同其他同志一起擔任了武術的整理研究工作,和同志們一起起草了第一個武術競賽規(guī)則,進行初級刀槍劍棍拳書籍的編寫,并對廣州、浙江、少林寺、武漢等地的武術進行了考察。1960年1月,他擔任了上海體院武術教研室的負責人,1978年他被提為副教授。1981年,他光榮地加入了中

16、國*。這些年來,在全國的歷次武術比賽和表演賽中,屢任全國及國際武術比賽裁判長、總裁判長。他多年從事武術教學、科研和管理,卓有建樹。培養(yǎng)有邱丕相、王培錕、陳春茗、高雪峰、許金民等一大批著名教授和高級教練。在理論的研究上,蔡龍云也作出了顯著的成績。他撰寫的一至五路華拳、五路查拳、武術運動基本訓練、劍術、少林寺拳棒闡宗等,都博得了廣大武術愛好者的喜愛。尚云祥尚云祥,字霽亭,生于1864年,卒于1937年,“尚氏形意拳”創(chuàng)始人,近代武史上的形意拳三大名家之一,有“鐵佛腳”之稱。尚云祥聰慧過人,嗜武成性,雖缺乏精武之先天條件,但他卻以超人毅力和驚人精神成為一位身懷絕技、名揚武壇的一代師表。投奔名師 苦練

17、功成 尚云祥自幼隨父在京開馬蹬鋪。白天打鐵晚上隨拳師馬天義學功力拳,十載春秋,武功卓著,但卻敗于形意拳名家耿繼善之手。 尚云祥沒有氣餒,他為投名師,歷經(jīng)三年奔走,方得見威震武林的形意拳大家李存義先生。初時,因身材矮小,李先生不同意收徒,認為其難以成材,幸得周明泰先生說情才成就一樁美事。由于其身矮力虧,人戲稱之為“小糖瓜”,激得他發(fā)誓說:“糖瓜雖小,卻要讓他崩牙!”于是不計寒暑,汗洗朝夕,終于功力大進,藝冠群英,倍得老師青睞。 期間,郭云深對他鐘愛有加,傳授他三絕藝:一是大桿子;二是號稱打遍天下的“半步崩拳”;三是腹部的“丹田氣打”。在練大桿子時遇到困難受到老師批評,但他不氣餒,利用護院守夜機會,一練就是幾百下,最后練得兩掌肌肉與繭子難分,已成鐵板之狀,終成神功;練“半步崩拳”時,每日往返三里地,均以拳代步,后與人會拳,所向披靡;“丹田氣打”經(jīng)苦練亦是功深堅實。民國初年,一習“雙跺于腳”的馬拳師,腳蹬墻倒,前力邀戰(zhàn)。尚云祥站了一個“三體式”,那人一蹬未動,再踢反而被震出丈余。尚云祥的聲譽在京華大震。 藝高手善 仁厚待人 尚云樣成名之后,為增閱歷,驗武功,到處尋訪武林名家高手。譽滿武壇后,來訪者亦甚多,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