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蘇軾詞風的婉約與豪放_第1頁
論蘇軾詞風的婉約與豪放_第2頁
論蘇軾詞風的婉約與豪放_第3頁
論蘇軾詞風的婉約與豪放_第4頁
論蘇軾詞風的婉約與豪放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3/13目 錄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79323750 引 言 PAGEREF _Toc79323750 h 2HYPERLINK l _top一、蘇軾詞風的形成HYPERLINK l _top”(一)蘇軾的生平及思想 PAGEREF _Toc79323752 h 2 HYPERLINK l ”_Toc79323753 (二)蘇軾的詞作概況及成就 PAGEREF _Toc79323753 h 3二、蘇軾詞的風格類型豪放與婉約(一) 豪放風格(二)婉約風格 I2(三)蘇詞其它風格的補充 HYPERLINK l _Toc79323760 結 論 PAG

2、EREF _Toc79323760 h 4 HYPERLINK l ”_Toc79323761 主要參考文獻 PAGEREF _Toc79323761 h 1論蘇軾詞風的婉約與豪放摘要 蘇軾的豪放詞氣勢雄渾、風格超拔,曠達灑脫,豪邁不羈,蘊涵著人生深深的無奈與孤寂,墊定了他在詞上的崇高地位。蘇軾以抒情和詠物為主的婉約詞突破了傳統(tǒng)的“婉約詞”的香艷儂軟的詞風,表現(xiàn)出剛柔相濟、剛健婀娜、高遠典雅、婉約蘊藉等特點,所抒之情遠遠超出了男女之情的范圍。本文從蘇詞的豪放和婉約的風格特點作了分析,明確了蘇詞豪放與婉約并舉,多種風格并存的特點.關鍵詞:蘇軾 詞風 豪放 婉約引 言蘇軾是宋代文化孕育出來的曠世奇

3、才,歷經(jīng)磨難而笑對人生,思想自由、品格堅貞、坦蕩曠達,其文如行云流水,行于所當行,止于不可不止;其詩如天地奇觀,于境無所不收,于情無所不暢;其詞如天風海雨逼人,指出向上一路.無論從哪個方面衡量,他都是宋文學發(fā)展到尖峰時期的偉大的代表作家。蘇軾詞歷來頗受尊崇.陳延焯白雨齋詞話中說:“人知東坡古詩古文卓絕百代,不知東坡之詞尤出詩文之右。蓋仿九品論字之例,東坡詩文縱列上品,亦不過為上之中、下,若詞則幾為上之上矣.”【1】人們對蘇詞的推崇,又以其豪放詞為盛。宋人俞文豹吹劍錄中記載的那個著名的紅牙檀板和銅琶鐵板的故事:東坡在雪堂日,有幕士善謳,因問:“我詞比柳詞如何?對曰:“柳郎中詞,只好比于十七八女孩

4、執(zhí)紅牙拍板,唱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詞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公為之絕倒.在豪放詞的發(fā)展史上,蘇軾確有創(chuàng)制之功,也鑄就了他“豪放詞人這一美譽,公亦以此為豪.事實上,綜觀蘇詞,豪放詞所占比例并不大.相反,作為詞的固有風格,他的婉約詞卻占到了詞總數(shù)的三分之一以上,婉約也是其詞不可忽視的另一重要風格。豪放與婉約作為蘇詞最為鮮明的兩個風格特征,雙峰對峙。除此之外,蘇軾詞中還有相當數(shù)量的表現(xiàn)農(nóng)村生活的農(nóng)村詞,以及少量的戲謔詞、回文詞和集句詞,形成了多樣性的風格特點,極大地開拓了詞心詞境,蘇軾也成為詞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人物.正 文一 蘇軾詞風的形成(一)蘇軾的生平及思想蘇軾,北宋初人,號

5、東坡居士,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散文家、書法家、詩人和詞人.他的詞較之于其詩表現(xiàn)了更大的藝術獨創(chuàng)性,在我國詞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他擴大了詞的題材,豐富了詞的內(nèi)容,開辟了豪放派的詞風,成為豪放派詞人的鼻祖。蘇軾一生坎坷不平,歷盡磨難,造就了蘇軾曠達超脫的博大胸襟和豁達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這是蘇軾詞風格形成的生活和思想基礎。其父蘇洵是著名的散文家和學者,蘇軾自幼就受到了豐富的文化教養(yǎng)和薰陶,具有遠大的志向和過人的才識.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蘇軾登進士第,他的“無所藻飾”(蘇軾文集卷四十九謝梅龍圖書)的文風,一反當時“奇怪奇澀”的“太學體”(宋史歐陽修傳)的“浮剽”習氣,受到了當時執(zhí)文壇牛耳的知貢舉歐

6、陽修的特別青睞,從此步入仕途,可謂一帆風順、青云直上。30歲時,原配王弗病逝。31歲父蘇洵病逝;36歲,軾因在新法上與王安石意見不合被迫離京,通判杭州。39歲,知密州。42歲改知徐州。44歲(元豐二年,1079)知湖州。同年,即因“烏臺詩案”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居黃州五年,蘇軾思想轉變很大。一方面他沒有放棄儒家經(jīng)世濟民思想,繼續(xù)關心國家政局,因壯志未酬而苦悶;另一方面他閉門思過,又時時向佛老思想尋求解脫之法.49歲移汝州團練副使;同年八月,神宗卒,哲宗立,太皇太后高氏聽政,又起用反對新法的對新法持異議的守舊派舊臣,是年六月知登州。元佑元年(1086)為中書舍人、翰林學士;元佑四年,知杭州;六年入

7、朝為翰林學士承旨,知穎州;七年知揚州,又入朝為兵部尚書、端明侍讀二學士;八年六月知定州。這幾年蘇軾奔波于朝庭和各地之間,辛苦異常。蘇軾在定州謝到任表中書:“筋力疲于往來,日月逝于道路”,說的就是這段生活的寫照。紹圣元年(1094),蘇軾自定州先貶英州,繼貶惠州,接受監(jiān)督改造.此時的蘇軾,經(jīng)歷了那么多的風風雨雨,已經(jīng)看破紅塵。紹圣四年四月,復貶儋州。此時,在復雜政治斗爭中的蘇軾已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他在縱筆三首中寫到:“食無肉、病無藥、居無室、出無車、冬無炭、夏無寒泉”的艱難境地。元符三年(1100)正月哲宗逝,徽宗即位。六月遇赦,北歸,途經(jīng)鎮(zhèn)江時,在金山寺看到李公麟所畫東坡像時,回顧一生,心潮

8、難平,感慨萬千,作自題金山畫像詩:“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問汝平生功業(yè),黃州惠州儋州?!辈痪眉醋溆诔V荨?蘇軾仕宦數(shù)十載,是在復雜激烈的政治斗爭中度過的。幾次入朝,幾次貶官,飽嘗人生的寒涼疾苦,歷盡人生的磨難與打擊,也造就了蘇軾曠達、樂觀、超脫的思想性格. 以貶謫黃州為界,前期他的思想以儒家思想的積極進取精神為主。到了后期盡管他的思想還以儒家忠義思想為主,但已經(jīng)融入了大量的佛、道思想外佛內(nèi)儒,以儒教思想積極入世,以佛道曠達超脫精神而出世,笑對人生。這種在精神領域保持人格的獨立和思想的自由、以及坦蕩堅貞的品格,隨緣放曠的心態(tài)和風流瀟灑的氣度,是其詞豪放與婉約并舉,多種風格兼?zhèn)涞纳罨A和思

9、想根源。 (二)蘇軾的詞作概況及成就蘇軾留存下來的詞有東坡樂府(“疆村叢書”本),計三百五十余首。對于蘇軾的詞,向來褒貶不一,議論殊異。但蘇軾在詞上的地位是獨特而無可代替的,對宋詞的發(fā)展革新有重要意義。蘇詞風格的特征:在氣魄方面雄奇、博大;在“法度”方面突破陳規(guī),不許泛濫。 俞文豹吹劍錄載:東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謳,因問:“我詞何如柳七?”對曰:“柳郎中詞只合十七八女郎,執(zhí)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詞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惫珵橹畠A到. 這一記載,生動形象地說明了蘇軾之詞有別于柳詞的豪放風格。但最早以“豪放”一詞評論蘇詞的當推陸游.老學庵筆記云:世言東坡不能歌,故所作樂府,

10、多不協(xié)律公非不能歌,但豪放,不喜剪裁以就聲律耳。試取東坡諸詞歌之,曲終,覺天風海雨逼人.(歷代詩余卷一百十五引)詞的起源以及詞的本源風格特點決定了“詞為艷科”這一特點.“要眇宜修”、“細美幽約”的體性,說明了“婉約才是詞的本來面貌.直至北宋中葉,在正統(tǒng)文人看來,詞始終被視為小道,不登大雅之堂。“詩莊詞媚”的傳統(tǒng)認識決定了詞鄙俗的地位。詞的創(chuàng)作最先有所突破的是柳永和歐陽修,但也只是增加了羈旅行役和山水之樂以及市井繁華的內(nèi)容。及至蘇軾,詞風突變,其詞“一洗綺羅香澤之態(tài),擺脫綢繆宛轉之度(胡寅題酒邊詞)在宋代即被認為脫去窠臼,“指出向上一路”(王灼碧雞漫志),在詞史上具有重要轉折意義。蘇軾對詞體的全

11、面革新,提高了宋詞的地位,使宋詞能與唐詩并列而無愧色,以至被人們視為有宋一代文學的代表,這是他對宋代文學發(fā)展的大貢獻?!?】其貢獻突出表現(xiàn)兩個方面: 對詞境的拓展。在蘇軾以前,詞為應歌曲子之詞,多寫男女相思、花間酒下的傷別,抒孤獨寂寞惆悵之情,題材狹窄,至蘇軾始擺脫花間詞婉轉綢繆之態(tài),創(chuàng)為激越之聲,昂首高歌,豪放杰出,充分表現(xiàn)作者的人格個性,寫狩獵、寫懷古、尚武的題材,以雄渾博大的境界,表現(xiàn)豪邁奔放的個性及其樂觀曠達的生活態(tài)度。詞之有蘇軾,如同詩之有李白,運用自由的天才創(chuàng)造力,采集新的題材,開辟新的詞境。他用詞展示自已的政治抱負,吐訴了自己的人生感慨,抒寫作者豐富的生活感受,敘述生活中的事件,

12、表現(xiàn)了親人師友之間的深厚情誼,描繪山川景色的農(nóng)村生活聲場景,創(chuàng)作出技巧高度成熟的詠物詞等等,顯示了蘇軾作為文壇領袖在詞壇進行的巨大創(chuàng)新。 以詩為詞。將作詩的本領用于作詞,即“以詩為詞”,是蘇軾革新詞體的關鍵。劉辰翁辛稼軒詞序中說:“詞至東坡,傾蕩磊落,如詩如文,如天地奇觀.”詞所反映的生活內(nèi)容擴大了,蘇軾有意識地將詞看成是與詩具有同地位的文學樣式,有意識地以詩的意境,詩的創(chuàng)作方法入詞,突破音樂對詞體的約束,把依賴于音樂傳播的歌辭變?yōu)橐环N獨立的抒情詩體,完成了詞從“歌者的詞”到“士大夫詞”的重大轉變。 蘇軾一面革新詞體,一面又維護與保持詞體聲調(diào)協(xié)律,句式參差和用韻錯落等長處,創(chuàng)造了他的古近體詩未

13、能有的獨特詞詩。蘇軾既“以詩為詞”,正其本源,又“以詞還詞”,完其本色,使創(chuàng)新獲得極大成功。二、蘇軾詞的風格類型-豪放與婉約(一)豪放風格 明確提出詞分婉約、豪放兩派的,一般認為是明人張綖(字世文,著有詩馀圖譜、南湖詩集)。清人王士禛花草蒙拾說:“張南湖論詞派有二:一曰婉約,一曰豪放?!蓖跤秩A古今詞論所引張說,大意略同。稍晚于張綖的徐師曾(字伯魯,明嘉靖時人),在文體明辨序說中也指出:“至論其詞,則有婉約者,有豪放者。婉約者欲其辭情蘊藉,豪放者欲其氣象恢弘,蓋雖各因其質,而詞貴感人,要當以婉約為正?!毙鞄熢恼f法與張綖相近。婉約與豪放并不足以概括風格流派繁富多樣的宋詞,但可以說明宋詞風調(diào)具有或

14、偏于“陰柔”之美、或偏于“陽剛”之美的兩種基本傾向,有助于理解宋詞的藝術風格。以“豪放論詞,很可能源于蘇軾。他在答陳季常書中說:“又惠新詞,句句警拔,詩人之雄,非小詞也。但豪放太過,恐造物者不容人如此快活.”這是評論陳季平的話,也是夫子自道,可見“豪放”一格是在針對傳統(tǒng)詞“柔媚”的風格之上進行的一種大膽的創(chuàng)新和突破.蘇軾在書吳道子畫后中說:“得自然之數(shù),不差毫末,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所謂游刃不余,運斤成風。這種“豪放”即是不拘泥于前人成規(guī),在對詞的風格和內(nèi)容進行創(chuàng)新之時卻又符合自然規(guī)律.蘇為豪放之字,主要是指其能以雄放之筆遣辭馳騁,用筆氣象恢宏,清曠豪邁.豪放之詞從內(nèi)容題材上來

15、看當寫懷古詠今、狩獵,寫懷古、尚武的題材,以雄渾博大的境界,表現(xiàn)豪邁奔放的個性及其樂觀曠達的生活態(tài)度;從風格上來看,當以雄放不羈、天馬行空之積極浪漫主義為特色.豪放之詞雖為異軍突起,非詞之本色,然而蘇軾的豪放詞卻墊定了他在詞史上的崇高地位,其影響遠遠大于其婉約詞,故在此當先論其豪放詞的特點。蘇軾的豪放詞氣勢雄渾,風格超拔,曠達灑脫,豪邁不羈,蘊涵著他人生深深的無奈和孤寂。正如前人所說,東坡詞:“慨寄天地,別有天地?!闭缣祜L海濤之曲,中多幽咽怨斷之音.” 如江城子密州出獵,此詞被公認為蘇軾的第一首豪放詞。林語堂在蘇東坡傳序中用“元氣淋漓”四個字形容蘇軾,我認為是再恰當不過了.而這四字準確地點出

16、了蘇軾豪放詞激蕩奔放、氣勢磅礴、格調(diào)雄渾的特點,正如一石擊破水中天,引起北宋詞壇的大震蕩。蘇軾在此詞寫罷數(shù)日后給他的朋友鮮于子駿的信中說:“近卻頗作小詞,雖無柳七郎風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數(shù)日前獵于郊外,所獲頗多,作得一闕,令東州壯士抵掌頓足而歌之,吹笛擊鼓以為節(jié),頗壯觀也。”【3】他顯然是對自已這種有別于“柳七郎風味”的自是一家“之作頗感自豪,其主動拓展詞的題材的風格,對于豐富詞的表現(xiàn)內(nèi)容,提高詞的傳統(tǒng)品味,都有不可小覷的意義。 又如念奴嬌赤壁懷古,此詞更為蘇軾豪放詞的扛之作。詞的上闕描以描寫赤壁嘰風起去涌的雄奇景象為主,意境開闊博大,感慨深沉凝重,起筆凌云分健舉,包舉有力,浩蕩江流與千古人

17、物并收筆下。與花間諸詞“花落子規(guī)啼,綠窗殘夢驚“的幽約怨懟相比,此詞遠懷浩氣,舉首高歌,無疑為詞壇開拓了一個全新的世界。(唐宋名家詞導讀)還有水調(diào)歌頭黃州快哉亭贈張俚儉,詞人在快哉亭上,遠觀江天無限風塵,浩氣滿懷,溢于言表。該詞以豪邁之筆頗盡跌宕之法,在太開大闔之中,抒寫了作者坦蕩的胸襟,表達他面對逆境時的達觀和超脫。代表了蘇軾豪放詞雄渾不羈的藝術風格。晁以錯謂“曲終,覺天海雨逼人”,正是指蘇軾這類詞作而言。(歷代詩馀卷一百十五引) 雖然蘇軾詞中真正稱得上“豪放”之作并不很多,更多的詞在豪放中體現(xiàn)出曠達超脫的特點.如劉熙載藝概所說具有“寄勁于婉,寄直于曲的特點?!?】王國維在人間詞話比較蘇辛之

18、異即說:“東坡之詞曠?!?】蘇軾在經(jīng)歷了許多的沉浮之后,已把自己對自然和社會的獨特認識及樂觀豁達的個性、飄蕩流離的遭遇融入詞中,在“豪”外,在“曠”中賦予了深沉的感情,這與蘇軾的人生經(jīng)歷與思想密不可分。 再如: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此詞作于無豐五年(1082)蘇軾謫居黃州期間.詞前小序云“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中途遇雨,本系平常之事,詞人卻偏從中寫出不尋常的生活情操和人生哲理,風狂雨驟:眾皆狼狽,唯獨詞人“吟嘯徐行”,任憑雨打,表現(xiàn)出超然、悠閑、灑脫的氣度。面對人生之風雨無常,政治風云變幻莫測,作者卻坦然說道:“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展示出他堅持操守的倔強品格和以不

19、變應萬變的曠達情懷。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一亦是蘇詞中“曠達之詞”的典范。此詞寫蘇軾謫居黃州之時,夜飲東坡、三更歸家之事,是當生活與心境的真實反映?!凹彝窍⒁牙坐Q,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痹~中出現(xiàn)了一位風神瀟灑的人物形象,他醉復醒,醒復醉,態(tài)意所適;時間對他來說,三更、四更,無所不可,深夜歸來,敲門不應,坦然處之。表現(xiàn)出一種達觀的人生態(tài)度,一種超曠的精神世界.(二)婉約風格 “婉約”是詞的正宗本色。 “婉約”一詞,早見于先秦古籍國語吳語的“故婉約其辭”,晉陸機文賦用以論文學修辭:“或清虛以婉約,每除煩而去濫。按諸詁訓,“婉”“約”兩字都有“美”“曲”的意思.具體一點來說:“婉”為柔美、婉曲。

20、“約”的本義為纏束,引伸為精煉、隱約、微妙。故“婉約與“煩濫”相對立.“婉約之名頗能概括一大類詞的特色。從晚唐五代到宋的溫庭筠、馮延巳、晏殊、歐陽修、秦觀、李清照等一系列詞壇名家的詞風雖不無差別、各擅勝場,大體上都可歸到婉約的范疇。因此,我們把其內(nèi)容主要寫男女情愛,離情別緒,傷春悲秋,光景留連;其形式大都婉麗柔美,含蓄蘊藉。大都以精美的語言、柔美的形象、幽美的意境,展觀自然美與生活美,歌頌人物的心靈美的一類詞稱為婉約詞。由于長期以來詞多趨于宛轉柔美,人們便形成了以婉約為正宗的觀念。 蘇軾雖以“豪放”著稱,但他的婉約詞在數(shù)量、質量上仍是居于首位.清代詞學家周濟就說,別人欣賞蘇軾的“粗豪”,他欣賞

21、的卻是“韶秀”,并認為正是這韶秀才是蘇軾佳詞的代表。近代詞學家陳廷焯也說,蘇軾與柳永都是言情的高手,但蘇軾的特點是在于“情得其正”,也就是說蘇軾的詞所表現(xiàn)的感情純正深婉,格調(diào)健康高遠。他的這類以抒情和詠物為主的詞在傳統(tǒng)“婉約詞”重香艷儂軟的詞風上仍然是有所突破,表現(xiàn)出剛柔相濟、剛健婀娜、高遠典雅、婉約蘊藉的特點,所抒之情遠遠超出了男女之情的基調(diào)。蘇軾“以詩為詞,擴大了言情詞的內(nèi)容,包括表現(xiàn)夫妻情、兄弟情、友人情及山水情等多種題材的詞。 如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一詞就蘇軾婉約詞的代表作。夫妻之情在古代人倫中占有重要位置,很莊重,但蘇軾卻用“難登大雅之堂的歌詞來抒發(fā)對妻子的深情,是一大創(chuàng)造。蘇軾與妻

22、子王弗感情深篤,王弗不僅是蘇軾生活上的伴侶,也是學問上的道友和仕途上的幫手.也正因如此,在其妻病逝十年后,宋神宗熙寧八年(1075)乙卯,蘇軾知密州,詞人結合自已十年來政治生涯的不幸遭遇和無限感慨,用此詞形象地反映出對亡妻的深沉的思念之情,以心血寫出這讓人唏噓不不已的深情篇章。 詞前小序說:“乙卯正月二十夜記夢.妻子雖然已去逝十年之久,作者卻無法割舍對她的深深思念.無奈仕途艱險,四處漂迫,卻是“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極寫夫妻死別后的孤苦與思念,令人無限傷心!下闕即從夢境寫起,作者選取當日面窗梳妝的細節(jié).當年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生活畫面出現(xiàn)在夢境之中,足見其思之深、愛之切!最后三句折回現(xiàn)實之中,寫

23、夢醒后的感慨,也是對死者的安慰.全詞以情起筆,以景結尾,意境幽微,情深意切。 又如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一詞,極寫兄弟手足之情.這是熙寧九年(1076)蘇軾在密州任所寫作的一首中秋詞,詞首有序:“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逼鋾r作者政治上甚不得意,又久未與其弟蘇轍謀面,心中頗多積郁.中秋之夜,與友人共游金山,“天宇四垂,一碧無際俄月色如畫,遂共登金山頂之妙高臺”,蘇軾請同行著名歌者袁陶歌其水調(diào)歌頭,不覺隨之起舞,藉以宣泄對時事人生的無限感慨并抒發(fā)對弟弟的強烈思念。詞的下闋著重在寫睹月思人,抒寫對弟弟蘇轍的深切懷念,寫得惋惻纏綿而又富于理趣。全詞情感數(shù)折,意思層深,而在矛盾中歸于曠達

24、是此詞的情感主線。昔胡仔曾說:“中秋詞自東坡水調(diào)歌頭一出,余詞盡廢.”蘇軾此詞奇逸之思和開合之筆確實非常人可及。【6】唱和酬答,互通友情之作,在詩來說,并不罕見。但在蘇軾前的詞壇,卻并不多見。蘇軾“以詩為詞,彌補了這一不足,他的友情詞,一般說來,具有語新意濃,一掃陳詞浮調(diào)的特點?!敖褚箽垷粜闭仗帲瑹蔁?,秋雨晴時淚不晴.”(南鄉(xiāng)子送述古)這是設想別后孤燈獨處的情景?!芭c余同是識翁人,唯有西湖波底月。(木蘭花令次歐公西湖韻)這是對前輩師長的深沉緬懷。尤應稱道的是,他在贈別詞中還以政事國事相勉,如“升沉閑事莫思量,仲卿終不忘桐鄉(xiāng)”(浣溪沙贈陳海州),“上殿云霄生羽翼,論兵齒頰帶風霜”(浣溪沙彭門送梁

25、左藏)。這實際上已開南宋愛國詞人以詞唱和、相互激勵的先河。 詠物也是婉約詞的重要題材.張炎詞源說:“詩難于詠物,詞為尤難。體認稍真,則拘而不暢;模寫差遠,則晦而不明?!薄?】如何合理而準確把握所詠之物描寫得形神兼?zhèn)?,又能達到“借物以寓性情”的藝術效果,確實需要比較高超的洞察力和筆力。東坡樂府中詠物詞達三十首,蘇軾憑其才識和學力,其詠物詞數(shù)量多、范圍廣,成就之高達到了空前的高度。他的卜算子缺月掛疏桐即以“孤鴻”為詠寫對象,在不即不離中寫出了鴻雁的清高與孤傲的心性,晚清陳廷焯論這首詞“極虛極活、“可喻可不喻”,應該正是從此著眼的。而蘇軾的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更被王國維譽為詠物詞中的經(jīng)典之作,蘇軾

26、妙在能將情感打入詠物詞中,如“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等句,寫物寫情已渾不可分,沈謙評論蘇軾此詞“直是言情,非復賦物”,大約也是看到了這一點。所以蘇軾的詠物詞完全可說為后人提供了精確的創(chuàng)作范例。 (三)蘇詞其它風格的補充:大量將農(nóng)村田園風物景色寫入詞中,蘇軾也是第一人。蘇軾常年在外宦游,對地方風土人情、民生疾苦有較為深入的認識。元豐元年(1078)他在徐州任職期間所作的一組浣溪沙,可以體現(xiàn)出蘇軾農(nóng)村詞的特點:一是對農(nóng)村自然風光和農(nóng)民生活圖畫的深情描寫,二是對農(nóng)民的勞動形象的塑造.另外蘇軾詩詞中有相當一部分是作者游戲自樂,展示才華,怡情養(yǎng)性之作。蘇軾張揚的個性、睿智的思維方式和幽默風趣的語

27、言對活躍氣氛、改善人際關系起到了很大作用,無怪乎他朋友眾多,各階層都有。不管是順利通達時,還是貶謫流落時,他都能從日常生活中捕捉到幽默可喜的因素,這也是他人生智慧和樂觀精神的體現(xiàn).蘇軾學問廣博,才思機敏,戲謔時出口成章,就事吟詩作詞也就成為一種很平常的現(xiàn)象。蘇軾是詞史上一個詞派的開創(chuàng)者,一個新的歷史階段的揭幕人,蘇詞風格的多樣性所產(chǎn)生的影響是巨大而深遠的.以曠達超脫為主的豪放詞是蘇軾詞風格的基調(diào),對后世的影響最大.北宋后期詞人對蘇軾豪放詞的肯定還是零散的,只言片語的,到了南宋,由于社會環(huán)境的巨變,家國面臨危難淪亡之際,詞人內(nèi)心的慷慨悲憤之氣需要抒發(fā),蘇軾詞的巨大影響立即顯示出來.同時,蘇軾詞也獲得南宋詞人、詞論家的一致肯定。蘇軾豪放曠達的詞風直接開啟了南詞壇豪放詞的“黃金時代”,出現(xiàn)了葉夢得、陳與義、張元幹、張孝祥、陸游、辛棄疾、陳亮等相當一批成就斐然的南宋詞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