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易之象周易的言說方式課件_第1頁
大易之象周易的言說方式課件_第2頁
大易之象周易的言說方式課件_第3頁
大易之象周易的言說方式課件_第4頁
大易之象周易的言說方式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空谷傳音:祖先留下的遺產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GOD SAID 符示與啟示:東西方不同的言說方式世界各民族文化發(fā)蒙時期都有過從自然神到人的發(fā)現、從蒙昧到文明的過程,這個過程是“道、神、梵、邏各斯”不同的展開路徑及其方式。今天的西方文明盡管隨著歲月遷流,遺傳變異,面貌發(fā)生了很大的改變,但古典文明的因子仍然可以清晰地辨識出來。英國詩人雪萊的話很有代表性:“我們都是希臘人。我們的法律,我們的文學,我們的宗教,我們的藝術,都根源于希臘。若不是希臘羅馬征服者,或者說若不是我們祖先的統(tǒng)治者用武力傳播它的光輝,我們也許仍然是未開化者。”道與邏各斯之展開道乃

2、大全,故對道的把握,應該是體悟,道是混沌,造七竅是會死的,只能“立象以盡意,設卦以盡情偽”。對道的解讀,更注重言外之意。而邏各斯的展開則是透過言內之別。言有其邏輯在,其有本身的形式與內容,從而走向不同的方向,對邏各斯的把握,應該是推理與理解。由此之不同而采取了啟示與符示的兩種不同的言說方式。符示:中國的表達方式符示:其文字為象(形)意文字,其思維方式為意象思維;其表達方式為立象以盡意;其內在意象結構。從世界歷史看,古埃及、古中國、等幾乎地球上所有先民皆有各自的象形文字,只有中國保留了一部符號與文字同體的偉大經典周易,且只有中國文化源遠流長、不曾中斷,故而以中國而為東方之代表。神話、哲學符號化。

3、其特點是強調言外之意,語言是符號的一種,其主要透過象來傳達其意。圣經之舊約,上帝的實驗室?guī)r畫:石器時代的寫真集歐洲巖畫的主要題材是動物,表現的動物形象常處在懷孕期,有的成雙成對畫在一起,有的動物旁邊刻畫著女性生殖器,或在附近有天然孔穴裂隙,反映了當時人們祈求動物繁殖的觀念。阿爾塔米拉洞巖畫是其中的典型。阿爾塔米拉洞窟于西班牙坎塔布利亞自治區(qū)的桑蒂利亞納德耳馬爾附近。這些巖洞在距今1100017000年前已有人居住,一直延續(xù)至歐洲舊石器文化時期。該洞窟長約270米,深邃而曲折。150多幅壁畫集中在長18米、寬9米入口處,為公元前3萬前萬年左右舊石器時代晚期的古人繪畫遺跡,稱“馬格德林文化”。洞內

4、有史前人睡覺的地方及燒烤食物、生火取暖的石灶,灶底余燼痕跡清晰可辨。洞頂和洞壁多是簡單風景草圖和分散的動物畫像,如野牛、野馬、野豬、猛犸、山羊、赤鹿等,多以寫實、粗獷和重彩手法,刻畫原始人熟悉的動物形象,有站、有跑、有臥、有叫,千姿百態(tài),栩栩如生。 歐洲巖畫非洲巖畫長頸鹿(巖刻)費贊公元前8000前6000年牛(巖畫)利比亞約公元前4500-公元前2000年中國巖畫中國北方的巖畫,主要分布在中國北部內蒙古自治區(qū)、中國西部的新疆、寧夏、甘肅和青海地區(qū),作品風格寫實,技法主要是磨刻;中國西南地區(qū)的巖畫,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表現內容主要是宗教活動,作品技法以紅色涂畫為主;中國東南沿海地區(qū)的巖畫,主要反

5、映人類與出?;顒佑嘘P的事件,內容以抽象的圖案為主,都采用鑿刻的技術。目前大多數發(fā)現在中國少數民族地區(qū)的巖畫,很多是古代少數民族藝術家的創(chuàng)造。 結論我們非常驚詫于各大洲之間的巖畫形式與內容,當然更驚詫于他們的表現手法與表現形式在中西繪畫歷史上具有深遠的繼承性。歐洲巖畫重寫實、重色彩;中國巖畫重寫意、重線條。此種特點,在以后東西方繪畫、雕塑、美術史上源遠流長、豐富多彩,但是其基調是沒有改變的;觀之于希臘、羅馬的雕塑、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乃至近現代西方的藝術,觀之于中國傳統(tǒng)的書法、繪畫、雕塑;甚是明了。我們會明白:在我們身上不僅流淌著祖先的血液,他們的思想、他們的文化、他們的探索穿過歷史的長河融入我們

6、的當下、啟示著我們的將來。東西方的“思想者”甲骨文甲骨卜辭刻在龜甲和牛胛骨上的占卜之辭。一段完整的卜辭由“前辭”(敘辭)、問辭(命辭)、“占辭”、“驗辭”四部分組成。前辭為干支、貞人(或商王);問辭為所要卜問之事;占辭為占卜預測發(fā)生之事;驗辭為占卜之后的結果或應驗的情況。殷人篤信鬼神,遇事必先占卜而后為之,所謂“先鬼而后禮”。卜辭內容廣泛,上自天文、地理、祭祀、兵戎,旁及疾病、生育、種麥藝黍,幾乎無所不包。這里看到的卜辭(見圖),是商王武丁時期征伐土方的一版卜辭。分劃線內的卜辭是占辭和驗辭。文為:“王占曰:有祟,其有來艱。迄至九日辛卯,允有來艱自北。妻告曰:土方侵我田,十人。”大意是說,商王武

7、丁看了卜兆和墨色判斷說:有鬼神作怪了,要有麻煩的事了!到了此后的第九天辛卯日,果然有來自北邊的麻煩事了。有人報告說:土方侵掠我的土地,來了十個人。武丁卜辭是較早期的商朝甲骨文。第一則卜辭展示了較完整的程式(一片完整的卜辭通常由前辭、命辭、占辭、驗辭四部分構成),其內容反映了武丁時期商朝的方國狀況。第二則卜辭的程式不完整,缺少驗辭,其內容反映了商王朝組織民眾進行農業(yè)生產的情況。武丁卜辭(一)武?。??約前1192年),姓子,名昭,是中國商朝第23位國王,商朝著名軍事統(tǒng)帥。 癸巳卜貞1,旬亡禍2?王占曰3:有祟4,其有來戚5。乞至五日丁酉6,允有來戚自西7,沚告曰8:土方征于我東啚9,在二邑10,邛

8、方亦牧我西啚田11。【注釋】1癸巳卜貞:癸巳,即癸巳日,屬干支紀日。所謂干支,即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與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互相配合,構成六十個干支組合,俗稱“六十甲子”。中國古代紀年、紀日,都常用干支來標識。卜,灼龜見兆,也就是卜者鉆灼龜甲或獸骨后所呈現的裂紋,觀察它來判斷所問事件的吉兇。,此字尚不能識讀,但可判斷為卜人之名。貞,卜問吉兇。以上在卜辭中稱為“前辭”,記錄卜問鬼神的日期和占卜官的名字。2旬亡禍:旬,十天為一旬。亡,音w,通“無”。謂以后十天有沒有災禍?以上稱為“命辭”,即命龜之辭,也就是由卜人通過甲骨向鬼神請示某事。3王

9、占曰:占,視兆而問吉兇。謂商王觀察卜兆來判斷吉兇。4有祟:祟,神禍。謂鬼神要降禍。5其有來戚:其,表示推測的語氣助詞。戚,憂戚、禍患。謂似有禍患就要來臨。以上稱為“占辭”,即根據卜兆而判定的吉兇。6乞至五日丁酉:乞,同“迄”。五日,由卜日起的第五天,即丁酉日。7允有來戚自西:允,信然、果真。謂果真有禍事來自西邊。8沚告曰:沚,商都西北的方國。,此字尚不能識讀,但可判斷為沚國諸侯之名。告,報告。謂沚國諸侯向商王報告。9土方征于我東啚:土方,商都西北的方國,約在今內蒙古包頭附近,其西邊與沚國相鄰。征,征伐、攻打,這里意指入侵。啚,鄙的本字,即邊邑。謂土方入侵沚國東部邊邑。10在二邑:在,假借為“災

10、”字。謂使兩個邊邑受到損害。11邛方亦牧我西啚田:邛方,商都西北的方國,其位置當在沚國的西邊。牧,放牧,這里引申為侵犯。謂邛方也來侵犯沚國西邊的農田。以上稱為“驗辭”,即追記商王占兆后應驗的事實。武丁卜辭(二)乙巳卜貞1,王大令眾人曰協田2,其受年3?十一月4?!咀⑨尅?乙巳卜貞:這是“前辭”。意同上一則注1。2王大令眾人曰協田:令,同“命”,即下令、命令。大令,對君王命令的尊稱。眾人,指從事農業(yè)生產的民眾;郭沫若釋為從事農業(yè)生產的奴隸,說見郭氏著奴隸制時代1973年版第23頁。協田,即合力耕田;一說意為協耕,即兩人用耜并耕的“耦耕”法。謂商王下令讓民眾合力耕田。3其受年:受,獲得。年,指谷物

11、成熟,引申為好收成。這是卜問鬼神:今年會有好收成嗎?以上為“命辭”。4十一月:這是“占辭”。意謂卜兆預示將在十一月獲得好收成。周易:道義之門 德道經:眾眇之門一、周易的 編撰與成書二、周易文本的構成三、大易之象:周易的言說方式一、周易的 編撰與成書易貫儒道釋道通天地人1.周易的性質薩滿(巫師)信仰 遠古,人們對自然、社會缺乏認識,產生了不少迷信活動,人們想通過各種方式認識、了解、支配社會與自然,占卜便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種。殷商占卜主要使用甲骨,甲骨文是占卜情況的記錄。周人主要用蓍草(民間稱蚰蜒草或鋸齒草,蓍 草的根狀莖短。莖直立,全株被柔毛。 )卜卦,叫占筮,周易就是占筮情況的記錄,它是貞人在對

12、占筮材料的整理基礎上編定而成的一部供占筮者使用的占卜書。1.周易的性質 蓍草莖高1米左右,羽狀葉脈,夏秋間開白色小花,深秋枯槁,來年逢春又生。傳說蓍草為稀有植物,全僅有三處生長此草:一為山東曲阜;一為山西晉祠;再就是淮陽太昊伏羲陵了。 2. “人更三圣,世歷三古” 按照傳統(tǒng)的說法,周易成書的過程是“人更三圣,世歷三古?!彼^“三古”也就是上占、中古、近古三個時代,所謂“三圣”是指伏羲、周文王、孔子這三個圣人。伏羲,又名宓羲、包犧、庖犧等,是中國神話中的人物,又被稱為我國的人文初祖。伏羲的形象在傳說中大多是人頭蛇身。根據學者的研究,伏羲可能是原始社會中的一個部落首領。在易傳中就已經說他創(chuàng)造了八卦

13、,后來的學者就認為八卦的符號是由他創(chuàng)立的,在他統(tǒng)治的時代,周易只有八個符號,沒有任何文字,有人把他創(chuàng)立的這種周易稱之為先天易學。“人更三圣,世歷三古”周文王是周族的首領,姬姓名昌。他因為反對殷紂王、要造殷紂王的反而被囚禁在羑里(今河南湯陰縣內),傳說在被囚禁的時間里,他把伏羲的八卦演化為六十四卦并加上卦爻辭,因此史書稱文王作周易,這種說法早在司馬遷的史記中就有了記載,史記周本紀:周文王囚羑里,蓋益易之八卦為六十四卦。右圖為羑里城的周文王像 孔 子孔子是我國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同時又是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按照傳統(tǒng)的說法,易傳是他晚年創(chuàng)作的。從下述文獻可見孔子與易學之關系非同一般:卜筮之書到義理之

14、學的轉變論語述而: 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或作:亦可以無大過矣。論語子路: 南人有言曰:人而無恒,不可以作巫醫(y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 鄭玄注曰:易,所以占吉兇。無恒之人,易所不占。史記孔子世家: 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說卦,文言。讀易,韋編三絕,曰:假我數年,若是,我于易則彬彬矣。馬王堆帛書要: 夫子老而好易,居則在席,行則在囊。子贛曰:夫子它日教此弟子曰:德行亡者,神靈之趨;智謀遠者,卜筮之蔡(蘩)。賜以此為然矣。此以言取之,賜行之為也。夫子何以老而好之乎?夫子曰:尚書多于(閼)矣,周易未失也,且又(有)古之遺言焉。予非安其用也。子曰:易,我后其祝卜矣,我觀其德義耳也。幽贊而

15、達乎數,明數而達乎德,又仁者而義行之耳。贊而不達于數,則其為之巫;數而不達于德,則其為之史。史巫之筮,鄉(xiāng)之而未也,好之而非也。后世之士疑丘者或以易乎?吾求其德而已,吾與史巫同涂而殊歸者也。君子德行焉求福,故祭祀而寡也;仁義焉求吉,故卜筮而希也。祝巫卜筮其后乎?。ㄡ屛膿兰椅幕垦械谌?,頁434-35)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易道廣大,無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樂律、兵法、韻學、算術,以逮方外之爐火,皆可援易以為說,而好易者又援以入易,故易說至繁。馮友蘭先生如是說周易是中國古代的一部真正的哲學著作,至少也是儒家的最有哲學意義的經典。是一辯證的宇宙代數學。3.周易題解 周易到底是什么含義,歷來眾說紛紜。

16、前人的重要說法約有如下幾種。 周易這個名稱,最早見于周禮春官太卜:“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劉大鈞先生認為,最早見于左傳,左傳莊公二十二年“周史有以周易見陳候者?!惫?72年。因此我們先看“周”字的解釋:第一種說法認為“周”是朝代名,指周朝。鄭玄易贊說:“夏曰連山,殷曰歸藏,周曰周易?!碧拼追f達周易正義說:“又文王作易之時,正在羑里,周德未興,猶是殷世也,故題周別于殷,以此文王所演故謂之周易。其猶周書周禮,題周以別余代?!敝祆渲芤妆玖x也說:“周,代名也。”第二種觀點認為“周”是地名,指的是周地。如唐代孔穎達在周易正義中就說:“連山、歸藏并是代名,則周易稱周取岐陽

17、地名。”這種觀點認為“周”指的就是周地岐陽,即現在陜西省岐山縣。第三種觀點認為“周”是“周普”、“普遍”的意思。鄭玄易贊易論:“周易者,言易道周普,無所不包。”認為周易就是易理無所不包的意思,“周”為普遍、博大之意。唐代陸德明經典釋文說:“周,代名也,周,至也,遍也,備也,今名書,義取周普。”這種觀點也得到很多學者的認可,并且他們引用周易中的原話來證明:“易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知周乎萬物”、“周流六虛”。這些語句的意思多在說明周易是一種廣大悉備的學問,容納天地,無所不包。在這種觀點中,他們還認為,周易一書的卦序也可以證明“周”字是“周普”的意思,周易現行本的第一卦是乾卦,乾就是天的

18、意思,而天是籠罩萬物、無所不包的。乾為天,天覆蓋萬物,則周易之“周”自然是周普之義。3.周易題解再來看“易”字。關于這個字的看法,也有多種解釋。 第一種說法,也是較為流行的說法,認為“易”是“三易”的統(tǒng)一,鄭玄易贊易論引易緯乾鑿度說:“一名而含三義,易簡,一也;變易,二也;不易,三也。”易以六十四卦包括宇宙間一切天人的現象,以簡馭繁,這是“易簡”;占卜時以卦爻變化預示吉兇禍福,每次各有不同的卦、爻象,這是“變易”;“天不變,道亦不變”,易理是萬世不變的,這是“不易”。中國的古人把如此豐富的意義統(tǒng)統(tǒng)涵攝在一個“易”字中,也可見中國哲學的精簡深奧。 第二種說法,說文“易”下引“秘書說”:“日月為易

19、,象陰陽也?!币拙暻彾仍疲骸耙酌兴牧x,本日月相銜?!睗h代經師鄭玄在他的易論中也說:“易者,日月也。”這種說法比較符合周易一書的思想,因為早在莊子中就有“易以道陰陽”的話。這種說法揭示出周易是以研究事物的陰陽變化為根本任務的,“易”象征陰陽二氣的消長變化。再者,也有人從文字字形上來分析,認為“易”字很像是由上“日”下“月”兩部分組成,這種觀點得到很多人的認同,但不一定符合“易”字的本意。“日月為易”僅僅是許慎說文解字在解釋“易”字時所引的“秘書說”,許慎也以為是一家之言。3.周易題解 第三種說法認為“易”是生生不息的意思,即易傳中所說的“生生之謂易”。這種觀點著眼于變化這個意思,只不過它認為

20、這種變化是一種生命的代謝與生成。 第四種看法認為易就是蜥蜴。這種說法見于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易,蜥蜴、郾蜓、守宮也。象形?!?在動物中最善于變化的莫過于蜥蜴,變色龍就是這樣的一類動物。南宋洪邁在容齋隨筆中說蜥蜴“身無恒色,日十二變,以易名經,取其變也。”此說影響較大。近來反對者有南懷瑾先生,把中國老祖宗發(fā)明的偉大智慧周易說成是起源于一種叫“蜥蜴”的爬行動物,實在是對老祖宗的一種侮辱和褻瀆。陜西師范大學文學院的辛介夫先生在考察了甲骨文和金文字之后說,這種說法比“日月為易”的說法更缺乏科學的依據,因為在現存的甲骨文和金文中,“易”這個字還沒有被解釋為蜥蜴的,在古漢語中,蜥蜴都是作為雙音詞或連綿詞

21、出現的,沒有單稱“易”的,并且在說文解字蟲部中也沒有“蜴”字,只有“蜥”字。南懷瑾如果將周、易二字合觀:則周易就是日月環(huán)周不息之義。周易確為天書也。 結合以上的觀點,我們認為:周易古經是古代的占卜書,旨在研究宇宙萬事萬物變化的規(guī)律、預示吉兇禍福的。其易傳部分為探討宇宙人生大道之哲理書。二、周易文本的構成周易古經:符號與文字的組合周易大傳:象數與義理的詮釋周易文本的構成周易由經與傳兩部分構成。 我們現在所說的周易一般包括兩部分,即易經和易傳。其中經包括六十四卦及其卦辭和爻辭,易傳也就是人們所說的“十翼”,因為它一共十篇,被附在經后來解釋經,其作用和形式猶如鳥的翅膀一般,所以叫“十翼”。其實易傳只

22、有七部分,即系辭、彖辭、象、文言、說卦、序卦和雜卦,因為系辭、彖辭和象分別為上下兩篇,所以加在一起就是十篇。易傳是目前發(fā)現的最早研究周易的專著,它不可能出自一人之手,應該是前人吸收各家學說集體編撰的結果,由于在易學史上它第一次把周易哲理化,所以其地位相當的重要性,以至于后來它也成為周易的重要組成部分。狹義上所說的易經是指不包括易傳在內的六十四卦卦爻辭,而廣義的易經則等同于周易。(一)易經 1. 卦畫 (陽)與-(陰)兩個符號是周易的基本卦畫符號。關于這兩個符號的產生,有以下觀點: 第一種比較有影響的說法來源于易傳:“河出圖,洛出書,圣人則之?!薄肮耪甙耸现跆煜乱玻鰟t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

23、,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边@種說法認為,八卦是圣人(伏羲氏)觀察外界事物的結果。引文中說到了河圖和洛書,但這兩個圖形出現的時間是很晚的,而且到底哪一個是河圖,哪一個是洛書,也是有不同的看法。再者就是到底是八卦起源于河圖洛書還是河圖洛書起源于八卦,也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這種說法值得肯定之處在于:八卦是伏羲氏在觀察自然界和人類自身的啟發(fā)下所創(chuàng)立的。觀察的范圍包括天文、地理以及鳥獸動物的足跡紋理,遠處觀察的是外界事物,近處觀察的是人類自己的身體。這一說法符合人類認識事物的規(guī)律。第二種說法認為卦畫與遠古人們的生殖崇拜有關。即卦畫(陽)與-(

24、陰)受男女生殖器的啟發(fā),即是男性生殖器的象征,-是女性生殖器的象征。 第三種說法是結繩記事說。這種觀點認為,在周易符號產生的時期,人類尚未產生文字,人類使用的是結繩記事法,有一件事情就打一個結,兩件事情就打兩個結,小事就打一個小結,大事就打一個大結。第四種說法是龜兆說。古時先民占卜要用龜甲,先是燒灼龜甲,然后卜師根據裂紋的不同形狀來判斷吉兇。周易的卦爻符號就是根據這些龜甲的裂紋形象畫出來的。像余永梁的易卦爻辭的時代及其作者、屈萬里的易卦源于龜卜考等持這種觀點。研究表明,這種說法并不符合周易占筮的實際。第五種說法是認為卦爻符號起源于竹節(jié)、蓍草。比如高亨先生在周易古經今注中認為:陽爻象征一節(jié)之竹,

25、陰爻- -象征二節(jié)之竹。陰爻和陽爻是人們卜筮時所取竹節(jié)的象征。但也有學者認為陰爻和陽爻起源于蓍草的排列,陽爻象征一根完整的蓍草,陰爻象征一根中間斷開的蓍草。 第六種說法認為卦爻符號起源于古時候的土圭測日。這種觀點認為,“卦”字的字形可以分為左右兩個部分,左邊就是一個“圭”字,右邊是一個“卜”字,圭是古人用來測量日影的工具,“卦”字由“圭”和“卜”字兩部分構成,可見八卦起源于這種測量日影的方法,卦爻符號就是記載晷影變化的符號。此可備一說,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周易受到古代天文歷法的影響。(一)易經 第七種說法,也是近年影響較大的說法,這就是卦爻符號起源于數字。從左傳的有關記載來看,當時就認為筮法與數字

26、有某種聯系,后來朱自清先生和聞一多先生對此都有自己的看法,認為卦爻符號和數字有很密切的關系。再后來,張政烺先生根據甲骨文和金文中的一些數字分析,認為這些數字就是一些數字卦,它們應當是周易卦爻符號的源頭。張先生的這一發(fā)現引起了學術界的轟動,目前認同的學者較多。 以上種種說法,每一種都有一定的道理,但都還不能令人完全信服。卦爻符號到底是不是起源于一種具體的事物,是不是一時一人所創(chuàng)造,都還是一個問題。卦爻符號在被創(chuàng)造之初,它指代的是具體的含義還是抽象的含義,也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一)易經 2. 八卦 八卦是構成周易卦畫的基本符號,八卦是由(陽)與-(陰)兩個符號連疊三層構成: 乾卦, 坤卦, 震

27、卦, 艮卦, 離卦, 坎卦, 兌卦, 巽卦。用這八個符號分別代表“天、地、雷、山、火、水、澤、風”等物象。 八卦的起源問題,有以下幾種影響較大的說法。 第一,伏羲受到河圖洛書的啟發(fā)而畫出來的。 第二,文字說。 第三,八卦起源于數字。 第四種,八卦起源于觀測外在的具體物象,最可能依據的是天象,比如說日月之象或者是星象等等,在周易中也有這樣的論述。但我們認為,八卦的符號產生,絕對不是依據某一種具體的事物。 還有一種說法,也就是太極兩儀說。這種說法也是依據易傳而來。系辭傳很明確地說:“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兇,吉兇生大業(yè)?!边@種由兩儀來生成八卦的思路是很符合邏輯的。古者

28、庖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 (據系辭)(一)易經 八卦的構成很有規(guī)律,可以根據它們的形象符號來記憶,前人歸納為歌訣: 乾三連,坤六斷,震仰盂,艮覆碗; 離中虛,坎中滿,兌上缺,巽下斷。 這首歌訣記載在宋人朱熹的周易本義上。意思是說,乾卦的符號就是三個連接的橫畫,坤卦的符號是六個斷開的短橫,震卦的符號就像一個仰面放置的盂盆,艮卦的符號就像一個倒扣的碗,離卦的符號中間是空虛的,坎卦的符號中間是充滿的,兌卦的符號上面破缺,巽卦的符號下面斷開。八卦生成圖(一)易經 3. 六十四卦 周易一書主要由六十

29、四卦構成。六十四卦每一卦都由六爻構成,也就說,可以看作是由兩個三爻的八卦兩兩重疊而成的。前人將三爻的八卦叫做經卦,六爻的六十四卦叫作別卦或重卦,一般認為,先有了八卦,然后是八卦重疊出六十四卦。為什么六十四卦中的每一卦都只能由六爻來構成?這個問題應該也是研究周易的一個基本問題,很多學者從不同的角度來加以解釋。如易傳講“兼三才而兩之”。從邏輯上講,如果六十四卦不是六爻卦,那么就很難說它是由八卦來生成的,因為八卦的組合成卦,要么是六爻卦,要么是九爻卦,要么是十二爻卦,如果是由八卦來構成六爻卦,就只能有六十四種組合方式,即8的2次方,這是一個簡單的數學問題。所以,六十四卦是在八卦的基礎上形成的應該是可

30、信的。古來傳說的“伏羲畫卦,文王重卦”雖不可信,但在八卦與六十四卦的生成邏輯和先后次序方面卻是很有見地的。而且,從六十四卦這樣嚴密的組合與系統(tǒng)化的排列來看,六十四卦也是遵循了相同的邏輯,是同時出現形成的。當然,也有一些學者認為是先有六十四卦,然后才有八卦,八卦是從六十四卦中提煉出來的。(一)易經 六十四卦的卦名次序 上經(三十卦):乾、坤、屯、蒙、需、訟、師、比、小畜、履、泰、否、同人、大有、謙、豫、隨、蠱、臨、觀、噬嗑、賁、剝、復、無妄、大畜、頤、大過、坎、離 下經(三十四卦):咸、恒、遯、大壯、晉、明夷、家人、睽、蹇、解、損、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艮、漸、歸妹、豐、旅、巽

31、、兌、渙、節(jié)、中孚、小過、既濟、未濟 (一)易經 3. 六十四卦(1)六十四卦結構:周易以“卦”為單位,共六十四卦,每卦由卦畫、標題、卦辭、爻辭四部分組成。卦畫(卦的符號),即由六個爻象符號組成,如 ,為大有卦。卦名,也就是寫在卦畫后面的文字,如 , 乾。乾就是卦名,卦名大多是摘取卦辭中的一個字或詞而來的,本無深刻含義,后來學者以為卦名是對卦畫的簡要說明,是解釋這個卦的主題大意的,可備一說。六十四卦每一卦都有標題,也即卦名。易的卦名有時可以總括全卦內容,有時選取卦爻辭中的常見詞作卦名。總體上看,六十四卦一卦說一類事。周易六十四卦的命名又是根據什么呢?一是取象說。這種說法認為八卦來源于對萬物的觀

32、測,因此,卦名也是從萬物之象來的。二是取義說。這種說法認為八卦的卦象各代表一定意義,卦名就是由此卦象所代表的意義所規(guī)定的,比如坤卦,全部由陰爻構成,意義是柔順,而卦名坤就是順的意思。三是占事說。這種說法認為卦名和所占問的事情有關,即和卦爻辭有關,比如據聞一多先生考證,乾卦的卦名實際上原來寫作“斡”,是北斗七星的別名,爻辭中的龍均指龍星,這一卦是占問節(jié)氣變化的,因為龍星出沒的情況表節(jié)氣的不同變化。四是筮辭說。這是高亨先生提出來的,他認為卦名都是從爻辭中選取某一個或兩個字來命名的。高先生此說為很多學者所認同。卦辭,就是卦名后面的一段文字,這段文字叫卦辭,卦辭是對一卦當中六爻含義總的說明。如乾卦的卦

33、名后面有“元亨利貞”四個字,這就是乾卦的卦辭。爻辭,一卦共有六爻,即由六個爻象符號組成,每一爻都有一個意思,表達這個意思的文辭就叫做爻辭。一卦有六爻,所以共有六條爻辭。(一)易經 3. 六十四卦(1)六十四卦結構 下面以乾卦為例: (卦畫)乾(卦名), 元亨利貞(卦辭)。 (以下是爻辭):初九,潛龍勿用。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九四,或躍在淵,無咎。 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上九,亢龍有悔。 以上這六條文辭即是爻辭,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分別表示乾卦自下而上的六爻。其他的六十三卦的爻位排列均如此。 六十四卦的排列有一定的順序,但要一下子記住是

34、不容易的,前人依卦序編為歌訣,句子整齊押韻,易于識記。如宋代朱熹周易本義所記口訣:乾坤屯蒙需訟師,比小畜兮履泰否,同人大有謙豫隨,蠱臨觀兮噬嗑賁,剝復無妄大畜頤,大過坎離三十備。咸恒遯兮及大壯,晉與明夷家人睽,蹇解損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繼,艮漸歸妹豐旅巽,兌渙節(jié)兮中孚至,小過既濟兼未濟,是為下經三十四。(一)易經 3. 六十四卦(2)六十四卦卦序 六十四卦排列有規(guī)律可循。孔穎達認為六十四卦的排列規(guī)律是“二二相耦,非覆則變”。 所謂“二二相偶”,是指周易六十四卦兩兩為對,共三十二對,如乾坤為一對,屯蒙 為一對,按順序依次為對。所謂“非覆則變”,即今本六十四卦卦序排列有兩種情況:其一是相鄰兩卦卦

35、象互為顛倒。如屯卦與蒙卦、需卦與訟卦、師卦與比卦等,也就是把前面的一卦倒置來看,就變成了后面的一卦,這是“反對卦”,這種情況唐代孔穎達稱之為“覆卦”,后人也叫做“綜卦”。六十四卦中有五十六卦(二十八對)是這種關系。其一是卦象顛倒而沒有變化,如乾、坤、頤、大過、坎、離、中孚、小過等八個卦,但這八個卦可以構成四組,即乾、坤;頤、大過;坎、離;中孚、小過,兩卦的爻象是相反的,乾六爻全為陽爻,坤六爻全為陰爻,即六爻交互變化,這是“正對卦”,這樣的兩卦,孔穎達叫“變卦”,或叫“錯卦”、“旁通”卦。因此說六十四卦的排列是非“覆”即“變”。(一)易經 3. 六十四卦(3)卦爻的排列、位置與象征寓意 六十四卦

36、是由八卦相互重疊而成,所以六十四卦中也含有三才之道,只不過在六爻卦中,每相鄰的兩爻為一組,初爻、二爻為地,三爻、四爻為人,五爻、上爻為天。這就是古人所說的周易的“三才之道”。除了這樣的規(guī)定之外,古人還以爻所處位置代表事物的不同發(fā)展階段,所遵守的處事原則是不相同的:初爻:象征事物的開始、發(fā)端;應當謹記:潛藏勿用。二爻:象征事物的嶄露頭角;可以適當進去。三爻:象征功業(yè)的小成;當謹慎行事,以防兇險。四爻:象征進入更高層次;謹慎小心,審時度勢。五爻:象征事物圓滿成功;切忌不要得意 上爻:代表事物的發(fā)展終極。物極必反。(一)易經 3. 六十四卦(3)卦爻的排列、位置與象征寓意 以乾卦為例: 初九:潛龍(

37、潛藏的龍,以示事物剛開始)勿用。九二:見龍在田(龍出現在田野,比喻事物嶄露頭角),利見大人。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事物小成,防止驕傲,不斷奮 斗),無咎。九四:或躍在淵(進入更高的層次,審時度勢,可進則進),無咎。九五:飛龍在天(龍飛在天空,大有作為,以示事物成功),利見大 人。上九:亢龍(龍飛過高,代表事物終極)有悔。(一)易經 3. 六十四卦(3)卦爻的排列、位置與象征寓意人們還把一卦和人的身體對應起來,這樣,爻所處的位置就代表人身體的不同部位了:初爻:代表腳趾(因腳趾在最下);二爻:代表小腿;三爻:代表腰(三爻居中,腰也居中)四爻:代表上身;五爻:代表臉;上爻:頭。比如艮卦的爻辭

38、:初六:艮其趾;六二:艮其腓(小腿肚子)九三:艮其限;六四:艮其身;六五:艮其輔(面頰)上九:敦艮。(一)易經 3. 六十四卦(3)卦爻的排列、位置與象征寓意人們還以不同位置的爻來代表社會上的不同階層:初爻在下,代表士民,二爻居中,代表卿大夫;三爻在二爻之上,代表諸侯;四爻鄰近五爻,為近臣;五爻在上居中,為天子;上爻最上,為宗廟,或指太上皇。 除了以上的象征意義外,人們研究周易還把卦爻分為不同的爻位,所謂爻位,也就是爻所居的位置。爻位有一定的規(guī)律:初爻為陽位,二爻為陰位,三爻為陽位,四爻為陰位,五爻為陽位,上爻為陰位,也就是奇數位置的為陽位,偶數位置的為陰位,初、三、五爻為陽位,二、四、上爻為

39、陰位。在周易中,陰陽位與陰陽爻并非一一對應,即陰爻并非居陰位,陽爻亦并非居陽位。而多為陰陽雜居,也就是陽爻居陰位,陰爻居陽位,所以周易中有當位、不當位(或得位、失位)的說法。一般來說,陽爻居陽位,陰爻居陰位為當位。陽爻居陰位,陰爻居陽位為失位,當位為吉,失位為兇。(一)易經 卦、爻辭為何人所作?在古代有人認為是周文王所作,也有人認為卦辭是文王所作,爻辭是周公所作?,F代學者一般認為卦、爻辭的作者較難確定,文王、周公所作無法得到證明,卦、爻辭當作于西周初年(有人認為作于西周末年),作者是一位筮官。周易中的經較為廣泛地反映了西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是我們研究西周社會、歷史、經濟、軍事、思想、文化、風

40、俗、語言等問題的寶貴材料。(二)易傳 易傳產生于春秋戰(zhàn)國(秦漢),偽托孔子作的較早的釋易著作有七種十篇,稱為十翼,即為“經”的羽翼(經、傳原本別本單行,鄭玄合在一起)。易傳系辭,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稱之為易大傳,故后人稱十翼為周易大傳。易傳作者被后人偽托為孔子。今人多認為非一人一時所作。易傳為春秋戰(zhàn)國(秦漢)人所作,對易經的解釋往往脫離了易經的環(huán)境,而打上了時代的烙印,賦予易經以新的思想。因此易傳是通過易經來宣揚儒家思想的一部哲學著作,是研究中國古代思想史的必讀書。 (二)易傳1彖傳 彖傳,分上、下兩篇,是解釋六十四卦卦名、卦義、卦辭的。彖,就是斷的意思,也就是判斷,就是要判斷每一卦的吉兇。因為

41、周易總共六十四卦,所以彖傳共64條,它的內容就是解釋每一卦的卦名、卦義和卦辭。以需卦為例來:卦辭為:“有孚,光亨貞吉,利涉大川。”彖傳的解釋是:“需,須也(解釋卦名),險在前也(解釋卦象:上坎)。剛健而不陷,其義不困窮矣(根據卦象下乾上坎解釋卦義)。需有孚光亨貞吉,位乎天位,以正中也;利涉大川,往有功也(解釋卦辭)?!币驗榱呢苑譃樯舷陆?,所以彖傳也就分為上、下兩篇,即彖傳上和彖傳下。 彖傳的斷定是根據整個卦象來進行的,所以系辭上說:“彖者,言乎象者也。”也就是說按照卦象的組合來探討吉兇問題。這種解釋未必是卦辭的本義,在解釋過程中,彖傳往往把占筮性的卦辭加以理性化、條理化,有時還賦予卦辭以新

42、的意義。(二)易傳2象傳 易傳中的象傳,隨上下經分為兩篇,即象上、象下兩篇,一共四百五十條。從解釋的對象來看,象又可分為兩部分:大象和小象。大象是釋卦象(主要是卦名和卦義)的,小象是釋爻象的。例如蒙卦的象傳:“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以上是大象)。利用刑人,以正法也(釋初六爻辭)。子克家,剛柔接也(釋九二爻辭)。勿用取女,行不順也(釋六三爻辭)。困蒙之吝,獨遠實也(釋六四爻辭)。童蒙之吉,順以巽也(釋六五爻辭)。利用御寇,上下順也(釋上九爻辭。以上是小象)。” 大象有以下特點,就是將六十四卦中的每一卦看做由兩個三爻卦(即經卦)構成,用經卦所象征的事物來解釋卦象;然后又用“以天道來示人事”

43、的方法用自然現象比附人類社會上的事情。小象解釋爻辭的方法也很特別,主要是以各爻所處的不同位置來解釋,易傳把不同的爻的位置作了很多規(guī)定,各賦予不同的含義,用這些涵義結合爻辭來比擬人事。(二)易傳3文言 文言,是解釋乾、坤二卦的卦辭和爻辭(“文飾乾坤兩卦之言”)的。文言文字不多。它里面出現了六次“子曰”的字樣,所以有人認為是孔子的弟子所作。它的主要內容是講解乾、坤兩卦卦爻辭所蘊涵的關于天地之德以及天地陰陽變化之理、君臣之義、為人處世、安邦治國、修心養(yǎng)性等道理,這些內容,深化了乾坤兩卦卦爻辭所表現的思想,也對理解整個周易卦爻辭有所幫助。 文言曰:元者善之長也,亨者嘉之會也,利者義之和也,貞者事之幹也

44、。君子體仁足以長人,嘉會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幹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貞?!?疏“文言曰”至“乾元亨利貞” (二)易傳 4系辭 系辭,分上下兩篇,相傳為文王、周公所作,系于卦爻之下者,是易經的通論。關于系辭的分章,歷來意見不一,一般說來,通行的有兩種分法:其一是分上篇為13章,下篇為11章;其二是分上篇為12章,下篇為12章。在易傳中它是最重要的一篇,相當于周易全書的通論。系辭是對周易總的說明,它的內容博大精深,是學習周易的必讀之篇,它的主要內容是:闡述了乾坤兩卦在周易中的地位以及內在的根據,探討了周易起源、形成、作者、成書年代等問題,揭示了周易在認識事物規(guī)律、

45、預知未來、道德修養(yǎng)、安邦治國、觀象制器等方面的作用;另外它還保留了古代原始的占筮方法大衍筮法,并對其哲學意義作了說明,此外,它還解說了某些卦爻的品格,提出了一套哲學思想及觀點,諸如“一陰一陽之謂道”、 “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天尊地卑”、“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生生之謂易”、“剛柔相推而生變化”等等。這些思想觀念及術語,成為中國哲學文化的重要資源。(二)易傳 5說卦 說卦第九 “說”有解說的意思,說卦就是系統(tǒng)地解說八經卦所象征的事物。說卦一般被分為十一章,它主要說明八卦產生過程以及八卦的性質、功用和方位,另外還有八卦所代表的事物。其中八卦的性質以及八卦所代表的基本事物是分析周易卦象

46、與筮占應用的基礎??追f達說:“說卦者,陳說八卦之德業(yè)變化及法象所為也?!边@是古人對這一篇的主要概括。另外,這一篇還提出了“觀變于陰陽而立卦”、 “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窮理盡性以至于命”等重要思想。對于八卦象征事物的闡述,其主要的原則和方法是類比,取象大都精當,但也有相互矛盾和過于瑣碎的地方。乾,健也。坤,順也。震,動也。巽,入也??玻菀?。離,麗也。艮,止也。兌,說也。 (二)易傳 6序卦 周易序卦第十 易經六十四卦先后排列,有一定的順序,序卦專門解釋其中所蘊含的道理,即事物向正面或向反面轉化的樸素辯證法。這一

47、篇專門解釋周易六十四卦的排列秩序及其客觀根據以及所蘊涵的道理。它以“有天地然后有萬物”來說明乾坤兩卦居于周易之首的原因,然后又以因果聯系、物極必反、相生相成等觀點來解釋卦與卦之間的關系,處處以社會人事來比附,最后以“物不可以終窮”來解釋未濟為周易最后一卦的原因。這一篇解釋六十四卦的順序時體現了周易哲學的宇宙論、存在論、方法論、辯證法等思想。當然,序卦在解釋這種順序時也有牽強附會之處,這是應該清楚的。(二)易傳 7雜卦 周易雜卦第十一 這是易傳的最后一篇,之所以叫雜卦,有人認為和它所處的位置有關,古時候的音樂最后一章叫作“亂”,這在屈原的作品當中還有保留,而“亂”和“雜”的意思是一樣的,所以易傳

48、的最后一篇就叫作雜卦。但更為通行的說法是,這一篇之所以稱“雜”,是因為它打亂了六十四卦的順序,錯綜雜揉六十四卦,把它們分為三十二對,兩兩相對,簡要地說明卦義。它對六十四卦的排列也是井然有序的,因此,這里的 “雜”并不是雜亂無章,而是一種“錯綜復雜”的關系。例如:“乾剛坤柔,比樂師憂。臨、觀之義,或與或求?!睆男问缴峡矗€是一篇形式整飭的韻文。(二)易傳 易傳作為現存最早、最系統(tǒng)的注釋周易的著作,它是我們學習、研究周易的必讀篇目。它從抽象意義上對周易作了注釋,將作為卜筮用的周易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這種宗教巫術性文辭上升到一種哲理化的高度,從而淡化了周易的神密性色彩,賦予它一種理性的智慧,因此它

49、的影響和意義都是深遠的。三、大易之象:周易的言說方式子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然則圣人之意其不可見乎?子曰:圣人立象以盡意,設卦以盡情偽,系辭焉以盡其言,變而通之以盡利,鼓之舞之以盡神。據黃宗羲易學象數論所談,周易的取象計有“八卦之象”,“六畫之象”,“象形之象”,“爻位之象”,“反對之象”,“方位之象”,“互體之象”等七種。易圖易圖六畫之象六畫之象包含內外兩個經卦,亦稱上下兩卦。據左傳國語記載,春秋時代的人稱內卦曰“貞”,稱外卦曰“悔”。六畫之象漢人在其注釋周易經文的著作中,認為每個卦體的陰陽爻畫之間,還有著“承”、“乘”、“比”、“應”、“據”、“中”的關系。自漢人始,迄清人止,歷代的易學家

50、在注釋經文,闡述易象時,他們都離不開運用這些關系來分析每卦的卦象。 “承”所謂“承”,一般指一卦的卦體中,若陽爻在上,陰爻在下,則此陰爻對于上面的陽爻稱之謂“承”。古人稱之謂“初承二”。 “承”隨卦六二爻:“系小子,失丈夫?!庇莘⒃唬骸俺兴母羧?,故失丈夫?!?周易集解隨卦)意思是說,在隨卦中,六二爻是陰爻,位置在下,九四爻是陽爻,象征“丈夫”,位置在上,六二爻“承”九四爻,又被六三爻在中間阻隔,因而“失丈夫”。 “承”謙卦初六爻辭中“謙謙君子”一句,周易集解引荀爽注曰:“初在最下為謙,二陰承陽亦為謙,故曰謙謙也。二陰一陽,相與成體,故曰君子也?!币馑际钦f,在謙卦卦體中,初六爻為陰爻,位置在最

51、下,本有謙讓的意思。初六爻與六二爻都“承”九三陽爻,也有謙旨,故稱之謂“謙謙”, “乘”所謂“乘”,一般指六畫之象中,若陰爻在上,陽爻在下,則此陰爻對下面的陽爻稱之謂“乘”。 古人稱“上乘五”。 “乘”屯卦中,六二爻為陰爻,初九爻為陽爻,六二爻在初九爻之上,故曰“二乘初”。他注此卦上六爻“乘馬班如”一句,亦曰:“乘五也?!币馑际钦f,屯卦上六爻為陰爻,九五爻為陽爻,上六爻在九五爻之上,故注謂“乘五也”,指上六陰爻“乘”九五陽爻 ?!俺恕比粢粋€卦體中,幾個陰爻都在一個陽爻之上,則這幾個陰爻對這一陽爻都可以稱“乘”。如謙卦六五爻辭中“不富以其鄰”一句,周易集解引荀爽曰:“鄰謂四與上也,自四以上乘陽。

52、”意思說,對于六五爻來說,“鄰”是指六四爻與上六爻,因為這兩爻都與六五爻相鄰,故說“鄰謂四與上也”。同時,在謙卦卦體中,自六四爻起,它與六五爻及上六爻都“乘”九三陽爻,故謂“自四以上乘陽”。 “比”所謂“比”,指在一卦的卦體中,其相鄰兩爻若是有一種相親密的關系,稱之為“比”。如其初爻與二爻;二爻與三爻;三爻與四爻;四爻與五爻;五爻與上爻等都可以稱“比”。若相鄰兩爻,一爻為陰,一爻為陽,較善于得“比”。 “比”虞翻多以此注易。如比卦六四爻:“外比之貞吉?!庇莘⒃唬骸霸谕怏w故稱外,得位比賢,故貞吉也?!币馑颊f,在比卦中,六四爻位置在外卦,所以說“在外體”,六四爻是陰爻,位置在第四爻,第四爻是“陰

53、位”,今陰爻而居陰位,故稱“得位”,又因六四爻與九五爻有相“比”的關系,故稱“得位比賢”。 “應”易緯乾鑿度:“三畫以下為地,四畫以上為天。”“動于地之下則應于天之下,動于地之中則應于天之中,動于地之上則應于天之上。”這就是說,在六畫之象中,其初爻與四爻,二爻與五爻,三爻與上爻之間,漢人認為有著一種呼應的關系。這種呼應關系被漢代易學家稱之謂“應”。 “應”臨卦初九爻:“咸臨,貞吉?!庇莘⒅^:“得正應四,故貞吉也?!币馑颊f,初九爻為陽爻,又在陽位,陽爻居陽位,故謂“得正”。在這一卦中,初九爻應六四爻,故謂“應四”。六四爻為陰爻,又居陰位,也“得正”,由初九爻與六四爻這樣兩個“得正”的卦爻互“應

54、”,虞翻認為這就是此爻“貞吉”的原因。 “應”睽卦卦辭中有“小事吉”一語,周易集解引鄭玄注曰:“二五相應,君陰臣陽?!币馑际钦f,在這一卦體中,九二爻與六五爻有著相“應”的關系。六五爻為“君”(漢人以第五爻為天子,詳見后),然而卻是陰爻,九二爻是陽爻,但卻是臣爻,同時,又是陽爻居陰位,陰爻居陽位,互相“失位”,所以此卦只能“小事吉”了。 “據”所謂“據”,在一卦的卦體中,一般指陽爻立于陰爻之上,則此陽爻對于下面的陰爻稱之謂“據”。古人解易之書稱謂“二據初”。 “據”以蒙卦為例,周易集解引虞翻注該卦九二爻曰:“應五據初?!币馑际钦f,在這一卦體中,九二爻應六五爻,故曰“應五”。同時,九二爻為陽爻,初

55、六爻為陰爻,九二陽爻既在初六陰爻之上,就是九二爻“據”初六爻了,故謂“據初”。 “據”在一個卦體中,若只有一個陽爻,其余都是陰爻,而此陽爻的位置在卦體中又比較偏上,則此陽爻對其余陰爻皆可以稱“據”。如豫卦九四爻“由豫,大有得”一句,周易集解引虞翻注曰:“據有五陰,坤以眾順?!币馑际钦f,在這一六畫之象中,九四爻為陽爻,它一爻可以“據”其他五陰,豫卦內卦為坤,坤為眾,故謂“據有五陰,坤以眾順”。 “中”所謂“中”,又被漢以來的易學家們稱為“居中”“得中”“處中”等,一般系指一卦卦體中的第二爻與第五爻(但也有例外),因為第五爻為外卦之“中”,第二爻為內卦之“中”。 “中”臨卦九二爻“咸臨吉,無不利”

56、,周易集解引虞翻注曰:“得中多譽?!币馑际钦f,九二爻位置在內卦之“中”,故曰“得中多譽”。 以上我們簡略敘述了“六畫之象”中的“承”,“乘”,“比”,“應”,“據”,“中”。如果我們看漢唐以來各家易注,必然會遇到他們運用這些術語分析卦象,闡釋經文。故應對這些術語有個粗淺的了解,以便于掌握自漢唐至明清傳統(tǒng)研究周易的方法。方位之象何謂“方位之象”?方位之象指八經卦所象征的八個方位。即:乾為西北;坎為正北;艮為東北;震為正東;巽為東南;離為正南;坤為西南;兌為正西。至宋,這“方位之象”又有“先天方位”與“后天方位”之分。說卦中論述的八卦方位被稱作“后天方位”。按宋人的說法,這“先天方位”是:乾南坤北

57、,離東坎西,震東北,巽西南,艮西北,兌東南。 象形之象何謂“象形之象”?舉鼎卦為例,鼎卦之所以稱“鼎”,恐怕就是因為組成該卦的六個爻畫俱有“鼎”的形象。我們看:初六爻像“鼎”之足,九二爻、九三爻及九四爻像“鼎”之腹,六五爻像“鼎”耳,上九爻像“鼎”之鉉。爻位之象所謂“爻位之象”,據易緯乾鑿度,在每卦的六個爻畫中,古人以初爻為“元士”,以第二爻為“大夫”,第三爻為“公”,四爻為“諸侯”,五爻為“天子”,上爻為“宗廟”。 易傳思想概述生生之易;陰陽合一(周易之宇宙觀)時位合一(周易之時空觀)天人合一(三才之道)道器合一(道術(技)合一)象意合一(言說之道)道器合一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三

58、種不同向度:哲學、美學、神學。科學?器象道(理)(知識)采取了體悟的方式?器象美(體悟)器象神(道教:鼓之舞之以盡神)技術道? 乾坤大義之乾卦乾:元、亨、利、貞。卦辭初九,潛龍勿用。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九四,或躍在淵,無咎。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上九,亢龍有悔。用九,見群龍無首,吉。 彖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tǒng)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咸寧。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潛龍勿用,陽在下也。見龍在田,德施普也。終日乾乾,反復道也?;蜍S在淵,進無咎也。飛龍在天,大人造也??糊堄谢?,盈不可久也。用九,天德不可為首也。 文言曰:元者,善之長也;亨者,嘉之會也;利者,義之和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