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課外文言文訓練(附答案)_第1頁
初中語文課外文言文訓練(附答案)_第2頁
初中語文課外文言文訓練(附答案)_第3頁
初中語文課外文言文訓練(附答案)_第4頁
初中語文課外文言文訓練(附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PAGEPAGE51初中語文文言文課外訓練30篇(一)文侯與虞人期獵文侯與虞人①期獵。是日,飲酒樂,天雨。文侯將出,左右曰:“今日飲酒樂,天又雨,公將焉之?”文侯曰:“吾與虞人期獵,雖樂,豈可不一會期哉!”乃往,身自罷②之。魏于是乎始強。

【注釋】①掌管山澤苑囿打獵的官。②罷:通“疲”。

1.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4分)

①天又雨,公將焉之?譯下雨了,大人你將要去哪

②雖樂,豈可不一會期哉!譯:

雖然開心,怎么可以不2.請簡要說說你從這則故事中得到的主要啟示。(一)

文侯與虞人期獵答案

1.①天又下著雨,您準備到哪里去呢?(句中的“雨”、“公”、“焉”、“之”都能正確翻譯)

②雖然現(xiàn)在很快樂,怎么可以不堅守約定的(打獵)時間呢?(句中的“雖(雖然)”、“豈”、“一(專一、堅守)”、“期”。)

2.做人要誠信守時等(二)齊宣王使人吹竽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竽,宣王說之,廩食以數(shù)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1.解釋加點的詞:①處士請為王吹竽:給②宣王說之:感到高興2.譯下邊句子①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譯齊宣王要人吹竽,一定要三百個人齊吹②湣(min三聲)王立,好一一聽之。譯文:閔王登基后,喜好一個一個的聽。3.用一個成語來概括這個故事:濫竽充數(shù)(二)齊宣王使人吹竽答案1.①、給。②通“悅”,喜歡。2.①齊宣王命令藝人吹奏竽,一定要讓三百人一起吹奏。②齊湣王繼位為王,喜歡一個一個地聽藝人吹竽。3.濫竽充數(shù)。(三)鄒孟軻母(節(jié)選)鄒孟軻母,號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時,嬉游為墓間之事,踴躍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處子也?!蹦巳ィ崾邪?。其嬉游為賈人⑴炫賣⑵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處子也。”復徙舍學宮之旁。其嬉游乃設(shè)俎豆⑶,揖讓進退。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遂居。及孟子長,學六藝,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謂孟母善以漸化⑷。注:(1)賈人,商人。(2)炫賣,叫賣。(3)俎豆,古代祭祀用的禮器。(4)漸化,逐漸濡染。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1)乃去,舍市傍走(2)及孟子長到了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句子:復徙舍學宮之旁。譯文:又搬到學府旁邊去。3.請你用簡潔的語言概括這則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然后談?wù)勥@個故事給你的啟示。

內(nèi)容:孟子的母親為了讓孟子從小生活在良好的環(huán)境內(nèi)搬了三次家。

啟示:環(huán)境對一個人的成長有影響。(三)鄒孟軻母(節(jié)選)答案1.①離開②等到,至。2.再一次把家遷到一所學堂旁邊。3.①敘述了孟母三遷的故事。②環(huán)境對一個人的成長至關(guān)重要。(四)鄭人逃暑鄭人有逃暑①于孤林②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③以從陰。及至暮,反席于樹下。及月流影移,復徙衽以從陰,而患露之濡④于身。其陰逾⑤去,而其身逾濕,是巧于用晝而拙于用夕矣。[注釋]①逃暑:避暑,乘涼。②孤林:獨立的一棵樹。③衽(rěn):臥席。④濡(rú):沾濕。⑤逾:同“愈”,更加。1.用現(xiàn)代漢語解釋文中加點的詞語。(1)徙衽以從陰(移動)(2)其陰逾去(離開)2.用現(xiàn)代漢語解釋文中畫線的句子。(2分)是巧于用晝而拙于用夕矣。:這個辦法用在白天是巧妙的,而用在晚上是笨拙的。3.鄭人的“拙”具體表現(xiàn)在(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晚上也跟著樹影移動席子。4.這則寓言告訴人們的道理是:要隨機應(yīng)變,要順應(yīng)變化,不憑經(jīng)驗辦事,不要墨守成規(guī)。(四)鄭人逃暑答案1.⑴:移動⑵離開2.這個辦法用在白天是巧妙的,而用在晚上是笨拙的。3.“拙”具體表現(xiàn)在晚上也跟著樹影移動席子4.要隨機應(yīng)變,要順應(yīng)變化,不憑經(jīng)驗辦事,不要墨守成規(guī)(五)浦陽鄭君仲辨浦陽鄭君仲辨,左手之拇指有疹焉,隆起而粟。君疑之,以示人,人大笑,以為不足患。既三日,聚而如錢。憂之滋甚,又以示人,笑者如初。又三日,拇指大盈握①,近拇之指皆為之痛,肢體心膂②無不病者。懼而謀諸醫(yī),醫(yī)視之,驚曰:“此疾之奇者,雖病在指,其實一身病也,不速治,且能傷身。然始發(fā)之時,終日可愈;三日,越旬可愈;今疾且成,已非三月不能瘳③。終日而愈,艾可治也;越旬而愈,藥可治也;至于既成,甚將延乎肝膈④,否亦將為一臂之憂。非有以御其內(nèi),其勢不止;非有以治其外,疾未易為之?!本龔钠溲?,日服湯劑,而傅⑤以善藥,果至二月而后瘳,三月而神色始復。余因是思之:天下之事,常發(fā)于至微,而終為大患;始以為不足治,而終至于不可為。當其易也,惜旦夕之力,忽之而不顧;及其既成也,積歲月,疲思慮,而僅克之,如此指者多矣。(方孝儒《指喻》)【注】①握:四寸為一握。②膂:脊骨。③瘳:病愈。④肝膈:泛指人體內(nèi)臟。⑤傅:涂。1.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解釋錯誤的兩項是(CA)A.懼而謀諸醫(yī)(謀劃)B.甚將延乎肝膈(蔓延)C.疾未易為之(變換)D.積歲月,疲思慮,而僅克之(消除)2.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意思相同的兩項是(C,A)A.日服湯劑,而傅以善藥徐以杓酌油瀝之B.不速治,且能傷身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C.雖病在指,其實一身病也雖人有百手,首有百指D.終日而愈,艾可治也彼三晉之兵,素悍勇而輕齊3.下列句子中加點的“之”,解釋錯誤的一項是(C)A.憂之滋甚,又以示人(指代“拇指疾患”)B.余因是思之(指代“引發(fā)的道理”)C.惜旦夕之力,忽之而不顧(指代“各種疾病”)D.積歲月,疲思慮,而僅克之(指代“禍患”)4.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①君疑之,以示人,人大笑,以為不足患。鄭君對此十分疑惑,給他人看,他人大笑,認為不為憂患。②始以為不足治,而終至于不可為。開始以為不用治,但是終于到了不能不診治的境界。5.本文寫鄭君醫(yī)治拇指疾患一事是為了說明一個什么道理?請用自己的話簡要回答。世界上的大災(zāi)難都起于極細小的地方,如果不加關(guān)注就會釀成大禍。(五)浦陽鄭君仲辨答案1.AC2.AC3.C4.①鄭君不能確定它是什么,把它給別人看,看的人大笑,認為不值得擔憂。②開始認為不值得整治,最終到了不能夠整治。5.世上的事情,常起于極細小的地方,但不加關(guān)注,就可能釀成無可挽救的大禍。(意思符合即可)(六)管仲、隰朋①從于桓公而伐孤竹管仲、隰朋①從于桓公而伐孤竹②,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蹦朔爬像R而隨之,遂得道。行山中無水,隰朋曰:“蟻冬居山之陽,夏居山之陰,蟻壤一寸而仞有水?!蹦司蛑斓盟?。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難③師于老馬、老蟻,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師圣人之智,不亦過乎?注釋:①管仲、隰(xǐ)朋:都是春秋時期輔佐齊桓公的大臣。②孤竹:商、周時期的一個小國家。③不難:不惜,不恥。1.“乃掘之”中的“乃”與下文哪句中的“乃”字意思相同?(B)A.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B.殺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C.當立者乃公子扶蘇。D.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2.下列句子翻譯錯誤的一項是(B)(2分)山南水北為陽山北水南為陰A.老馬之智可用也:老馬智慧的可以利用啊。B.蟻冬居山之陽,夏居山之陰:螞蟻冬天住在山的北面,夏天住在山的南面。C.蟻壤一寸而仞有水。:蟻壤高達一寸,下面一仞的地方就有水。D.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難師于老馬、老蟻。:憑管仲的圣明和隰朋的智慧,到他們有所不知的時候,不恥向老馬、老蟻學習。(六)管仲、隰朋①從于桓公而伐孤竹1.B2.BN(七)項籍者,下相人也項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時,年二十四。其季父項梁。梁父即楚將項燕為秦將王翦所戮者也項氏世世為楚將封于項故姓項氏。項籍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項梁怒之。籍曰:“書,足以記名姓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庇谑琼椓耗私碳?,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學。秦始皇帝游會稽,渡浙江,梁與籍俱觀。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長八尺余,力有扛鼎,才氣過人,雖吳中子弟皆已憚籍矣。1.用/給下面文字加劃分節(jié)奏停頓梁父即楚將項燕,為秦將王翦所戮者,項氏世世為楚將封于項,姓項氏2.解釋加點詞語。略知其意:指兵法。梁以此奇籍:以……為奇3.翻譯句子。毋妄言,族矣。不要胡言亂語,要被滅族了。4.選文表現(xiàn)了項羽怎樣的性格特點?答:魯莽,粗魯輕視學習,崇尚武力,胸懷大志,具有叛逆性格5.項羽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悲劇英雄。南宋詞人李清照曾作詩懷念他,請寫出其中的名句或?qū)懗雠c之有關(guān)的一個成語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蚱聘林鄣取#ㄆ撸╉椉?,下相人也答案1.梁父即楚將項燕/為秦將王翦所戮者也/項氏世世為楚將/封于項/故姓項氏2.其:代項梁所教的兵法奇,以……為奇3.不要胡言亂語,(否則)要被滅族了!4.輕視學習,崇尚武力,胸懷大志,具有叛逆性格。5.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蚱聘林鄣?。(八)晏子諫殺燭鄒景公好弋,使燭鄒主鳥,而亡之。公怒,詔吏殺之。晏子曰:“燭鄒有罪三,請數(shù)之以其罪而殺之。”公曰:“可?!庇谑钦俣鴶?shù)之公前,曰:“燭鄒!汝為吾君主鳥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鳥之故殺人,是罪二也;使諸侯聞之,以吾君重鳥而輕士,是罪三也?!睌?shù)燭鄒罪已畢,請殺之。公曰:“勿殺,寡人聞命矣。”注:①齊景公,姓姜,名杵臼,春秋時代齊國的國君。②燭鄒,齊景公的臣仆。③弋〔yi〕,將繩子系在箭上射。⒈請為加點字選擇正確的注音。①景公好弋hao②詔吏殺之li③使燭鄒主鳥zou④寡人聞命矣gua⒉為加點字選擇正確的義項①使燭鄒主鳥(A)A掌管B主持C主要的②而亡之(B)A同“無”,沒有B丟失,逃掉C滅亡③請數(shù)之以其罪而殺之(C)A查點B計算C列舉⒊翻譯下列句子。公曰:“勿殺,寡人聞命矣。”不要殺,我聽從你的指教了。⒋本文的題目是“晏子諫殺燭鄒”,其中“諫”是“勸告”的意思。文中晏子是怎樣勸告景公勿殺燭鄒的?側(cè)面諷刺皇帝。(八)晏子諫殺燭鄒答案1.略2.ABC3.景公說:“不要殺他,我聽從你的指教了”4.晏子沒有從正面指責齊王,而是從維護他的根本利益出發(fā),順著他的話進行勸諫,列出燭鄒的五條罪狀,指出枉殺無罪之人的荒唐行徑將會帶來嚴重后果,從而達到勸諫的目的,由此看出晏子機智有策略。(九)魯人身善織屨魯人身善織屨①,妻善織縞②,而欲徙于越。或謂之曰:“子必窮矣!”魯人曰:“何也?”曰:“屨為履③之也,而越人跣④行;縞為冠之也,而越人被發(fā)。以子之所長,游于不用之國,欲使無窮,其可得乎?”(選自《韓非子·說林上》)

【注釋】①屨:麻鞋。②縞:白絹,周人用縞做帽子。③履:鞋,這里用作動詞,指穿鞋。④跣:赤腳。

1.解釋句中加點字的含義。

(1)或謂之曰(2)以子之長

2.翻譯

屨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縞為冠之也,而越人被發(fā)。你們編了麻鞋是給人穿的,可是越國人是光腳走路的。你們織了白絹是給人做帽子戴的,可是越國人是被散頭發(fā)不戴帽子的。

3.這篇短文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要根據(jù)需要來確定行動,否則只能碰釘子。(九)魯人身善織屨答案1、(1)有人(2)憑2、你們編了麻鞋是給人穿的,可是越國人是光腳走路的。你們織了白絹是給人做帽子戴的,可是越國人是被散頭發(fā)不戴帽子的。3、要根據(jù)需要來確定行動,否則只能碰釘子。(十)

今者臣來

今者臣來,見人于大行①方②北面而持其駕,告臣曰:“吾欲之楚?!背荚唬骸熬?,將奚為北面?”曰:“吾馬良!”臣曰:“馬雖良,此非楚之路也?!痹唬骸拔嵊枚?”曰:“用雖多,此非楚之路也?!痹唬骸拔嵊呱?”此數(shù)者愈善,而離楚愈遠耳。

【注】①大行:遠行。②方:正。1、翻譯文中劃線的“君之楚,將奚為北面?”這個句子。(2分)

答:2、“此數(shù)者愈善”句中“此數(shù)者”指的是:

上文的大意可用一個成語來概括,這個成語是:3、上面短文說明了怎樣的道理?(3分)(十)

今者臣來答案1.您到楚國去,為什么向北面行走呢?2.馬良、用多、御者善

南轅北轍3.行動和目的相反(十一)炳燭①夜讀

晉平公問于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師曠曰:“何不炳燭乎?”平公曰:“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師曠曰:“盲臣②安敢戲君乎?臣聞之: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炳燭之明,孰與昧行③乎?”平公曰:“善哉!”

【注釋】①炳燭:點燭。②盲臣:師曠為盲人,故自稱為盲臣。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孫權(quán)勸學

初,權(quán)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wù)。權(quán)曰:“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wù),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議論,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jié)友而別。下面句子中的“于”和“晉平公問于師曠”的“于”意義相同的一項是(C)

A.指通豫南,達于漢陰

B.于廳事之東北角

C.貧者語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D.游于是乎始2.解釋下面句子中的加點詞。

⑴恐已暮矣___________晚____⑵盲臣安敢戲君乎_______怎么_____

⑶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_____重新⑷及魯肅過尋陽___到了…..的時候____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⑴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

譯文:__小并且喜歡學習,就像剛升起的太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ń?jīng):指儒家經(jīng)典。博士:指當時專掌經(jīng)學傳授的學官,可不譯。)

譯文:_我難道想讓你成為掌管儒家經(jīng)學的學官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晉平公擔心學不好的理由是______年齡太老________,呂蒙不愿學的理由是______;事務(wù)多__懶_____。(每處所填不超過5字)5.兩文都是談學習的,共涉及四個人,讀完后你得到什么啟發(fā)?學無止境(十一)炳燭夜讀答案1.C2.①遲、晚②怎么③再次、重新④等到、到3.(1)年少而學,(就)如同初升的太陽。(2)我難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經(jīng)典而成為博士嗎?(大意相近即可)4.年紀大;事務(wù)多。(意思正確即可)5.從熱愛學習、珍惜時間、善于引導、虛心聽取他人的合理建議等方面闡述均可。(語意明確、句子通順、所答內(nèi)容與文段有關(guān)即可)(十二)魯國之法①魯國之法:魯人為臣妾于諸侯,有能贖之者,取金于府①。子貢②贖魯人于諸侯而讓其金??鬃釉唬骸百n③失之矣!夫圣人之舉事,可以移風易俗,而教導可施于百姓,非獨適己之行也。今魯國富者寡而貧者多,取其金則無損于行,不取其金,則不復贖人矣?!弊勇发苷缯咂淙税葜耘W勇肥苤鬃酉苍霍斎吮囟嗾缯咭印?選自馮夢龍著《智囊》)注釋]:①府:指國庫。②子貢:孔子的學生。③賜:子貢的名。④子路:孔子的學生。1.文中寫子貢做了什么事?孔子對他的做法持什么態(tài)度?孔子持這種態(tài)度的理由是什么?請用自己的話回答。答:2.文中第②段沒有標點符號,請用“|”線標示出需要加標點符號的位置。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喜曰魯人必多拯溺者矣。(十二)魯國之法答案1.子貢在諸侯國中贖出魯國人,卻不愿依魯國法律領(lǐng)取應(yīng)得的贖金。孔子不贊同子貢的這一做法。孔子認為圣人的行為可影響百姓,子貢不取贖金,便不能引導不富裕的百姓效法他去贖回更多為奴的魯國人。2.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喜曰|魯人必多拯溺者矣。(3分)(十三)張姓者,偶行溪谷【甲】張姓者,偶行溪谷,聞崖上有聲甚厲。尋途登覘,見巨蛇圍如碗,擺撲叢樹中,以尾擊柳,柳枝崩折。反側(cè)傾跌之狀,似有物捉制之。然審視殊無所見。大疑。漸近臨之,則一螳螂據(jù)頂上,以刺刀攫其首,攧不可去。久之,蛇竟死。視頞上革肉,巳破裂云。(蒲松齡《螳螂捕蛇》)【乙】嘗見一蜘蛛布網(wǎng)壁間,離地約二三尺,一大蛇過其下,昂首欲吞蜘蛛,而勢稍不及;久之,蛇將行矣,蜘蛛忽懸絲幣下,蛇復昂首待之,蜘蛛仍還守其網(wǎng),如是者三四次;蛇意稍倦,以首俯地,蜘蛛乘其不備,奮身飚下①,踞②蛇之首,抵死不動;蛇狂跳顛擲,以至于死,蜘蛛乃盬③其腦果腹而去。(選自薛福成《物性相制》)【注釋】①飚下:帶著一股風跳下。②踞:趴。③盬(ɡǔ):吃。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1)聞崖上有聲甚厲(2)漸近臨之(3)久之,蛇竟死(4)嘗見一蜘蛛布網(wǎng)壁間(5)蜘蛛乃酯其腦果腹而去2.寫出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不同意義。(1)之①反側(cè)傾跌之狀②蛇復昂首待之(2)以①以刺刀握其首②以首俯地3.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然審視殊無所見。蜘蛛仍還守其網(wǎng),如是者三四次。4.甲文中的螳螂和乙文中的蜘蛛是怎樣殺死大蛇的?請你分別用文中原話回答。5讀了這兩則短文后,你從中悟出了什么道理?(十三)張姓者,偶行溪谷答案1.(1)聽到(2)從上往下看(3)終于(4)曾經(jīng)(5)離開2.(1)①的②它,指蜘蛛(2)①用②把3.(l)然而仔細看看,什么也沒有看到。(2)蜘蛛仍然退回守在它的網(wǎng)里,像這樣有三四次。4.甲文:螳螂據(jù)頂上,以刺刀攫其首,攧不可去。乙文:蜘蛛乘其不備,奮身飚下,踞蛇之首,抵死不動。5.只要以己之長攻敵之短,就能克敵制勝,弱者也可以戰(zhàn)勝強者?;颍喝跤兴L,強有所短,弱者只要相機而動,善于斗智,就能戰(zhàn)勝強敵。(十四)細柳營細柳營上自勞軍。至霸上及棘門軍,直馳入,將以下騎送迎。已而之細柳軍,軍士吏被甲,銳兵刃,彀弓弩,持滿。天子先驅(qū)至,不得入。先驅(qū)曰:“天子且至!”軍門都尉曰:“將軍令曰:‘軍中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詔’?!本訜o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節(jié)詔將軍:“吾欲入芝軍?!眮喎蚰藗餮蚤_壁門。壁門士吏謂從屬車騎曰:“將軍約,軍中不得驅(qū)馳?!庇谑翘熳幽税崔\徐行。至營,將軍亞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天子為動,改容式車,使人稱謝:“皇帝敬勞將軍?!背啥Y而去。既出軍門,群臣皆驚。文帝曰:“嗟乎,此真將軍矣!曩者霸上、棘門軍,若兒戲耳,其將固可襲而虜也。至于亞夫,可得而犯邪!”1.選出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項()A.將以下騎送迎齊使田忌將而往B.天子且至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C.已而之細柳軍之虛所賣之D.其將固可襲而俘也汝心之固,固不可徹。2.用“/”為下文的句子斷句,斷兩處。將軍亞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的畫線句。將軍約,軍中不得驅(qū)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簡述漢文帝稱亞夫為“真將軍”的原因。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四)細柳營答案1.C2.將軍亞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3.將軍約定(規(guī)定),軍營中不得騎馬奔馳。4.亞夫治軍嚴肅,軍令威嚴,軍紀嚴明,不媚上,因此漢文帝稱贊他是“真將軍”。(十五)石崇與王愷爭豪石崇與王愷爭豪,并窮綺麗,以飾輿服①。武帝,愷之甥也,每助愷。嘗以一珊瑚樹高二尺許賜愷,枝柯扶疏,世罕其比。愷以示崇,崇視訖,以鐵如意②擊之,應(yīng)手而碎。愷既惋惜,以為疾已之寶,聲色甚厲。崇曰:不足恨,今還卿③。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樹,有三尺、四尺、條干④絕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愷許比⑤,甚眾。愷惆然⑥自失。(選自劉義慶《世說新語》)注釋:①輿服:車輛、冠冕和服裝。②鐵如意:搔背癢的工具,一端做成靈芝形或云葉形,供觀賞。③卿:此處為對對方的稱謂。④條干:枝條樹干。⑤如愷許比:同王愷那棵珊瑚樹差不多相等的。⑥惘然:失意的樣子。1.用現(xiàn)代漢語解釋加點的詞語。(1)并窮()綺麗(2)嘗以()一珊瑚樹(3)世罕其比()2.回答下列問題(1)文章通過一略一詳兩件事來寫石崇與王愷爭豪,請各用三個字概括。答:①②(2)從哪些描寫可以看出王愷的珊瑚"世罕其比"?作者這樣寫有什么作用?(3)王愷在珊瑚被擊碎后,為何聲色甚厲?(4)聯(lián)系后文,我們從石崇擊碎珊瑚的舉動中,可以看到他怎樣的性格特點?(5)文章反映了當時怎樣的社會現(xiàn)狀?(十五)石崇與王愷爭豪答案1.①都用盡,用來②曾經(jīng)把,左右③比得上2.⑴①擊珊瑚②展珊瑚⑵枝柯扶疏,鋪墊⑶既惋惜,又以為疾已之寶⑷傲慢,又胸有成竹⑸反映晉代地主生活的豪華與奢侈(十六)董行成懷州河內(nèi)縣董行成能策賊。有一人從河陽長店,盜行人驢一頭并皮袋,天欲曉,至懷州。行成至街中,見之,叱曰:“個賊住,即下驢來!”遂承伏。人問何以知之。行成曰:“此驢行急而汗,非長行也。見人則引韁遠過,怯也。以此知之?!弊剿涂h有頃驢主尋蹤至皆如其言。(選自《太平廣記》)1.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請你給董行成起一個恰當?shù)木b號:2.請用自己的語言說出董行成這次“策賊”的依據(jù)。答:3.文中劃線部分沒有標點符號。請用“/”線標示出需要加標點符號的位置。提送縣有頃驢主尋蹤至皆如其言。(十六)董行成答案1.神探(或:破案高手)2.驢走得很急且身上流汗,說明不是正常長途而是急忙趕路,不正常;趕驢看見人便牽著驢躲避,說明心里有鬼。3.捉送縣/有頃/驢主尋蹤至/皆如其言。(十七)九方皋相馬秦穆公謂伯樂曰:"子之年長矣,子姓有可使求馬者乎?"伯樂對曰:"良馬,可形容筋骨①"相也。天下之馬者,若滅若沒,若亡若失。若此者絕塵弭轍②。臣之子皆下才也,可告以良馬,不可告以千里之馬也。臣有所與共擔纓薪菜③者,曰九方皋,此其于馬,非臣之下也。請見之。"穆公見之,使行求馬。三日而反。報曰:"已得之矣,在沙丘。"穆公曰:"何馬也?"對曰:"牝而黃④。"使人往取之,⑤牡而驪。穆公不說,召伯樂而謂之曰:"敗矣,子所使求馬者,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馬之能知也?"伯樂喟然太息曰:"一至于此乎?是乃其所以千萬臣而無數(shù)者也。若皋之所觀,天機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內(nèi)而忘其外,見其所見,不見其所不見;視其所視,而遺其所不視。若皋之相者,乃有貴乎馬者也。"馬至,果天下之馬也?!读凶印ふf符》(注)①形容筋骨:形,指形體;容,指狀貌。形容筋骨是名詞性并列短語作動詞"相"的狀語。②絕塵弭轍:形容天下之馬(千里馬)跑得既快,還不揚起塵土,不留下車輪的痕跡。弭,消除。③擔繕薪菜:扛東西打柴草。繩索;擔繕,指用繩索背負東西。菜,通"采",薪菜,即打柴草。④牝而黃:黃色母馬。牝,雌性的鳥獸。⑤牡而驪,純黑色的雄馬。1.解釋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A子之年長矣。子:年:B伯樂對曰。對:C三日而反。反:D穆公不說。說:E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尚:弗:F伯樂喟然太息。喟然:太息:G視其所視而遺其所不視。遺:H馬至,果天下之馬也。至:果:2.說明下列句子中的"之"的用法。A臣之子皆下才也〔〕B穆公見之〔〕C已得之矣〔〕D召伯樂而謂之曰〔〕E又何馬之能知也〔〕3.把下列各句譯成現(xiàn)代漢語。A臣有所與共擔纓薪菜者,曰九方皋,此其于馬,非臣之下也。請見之。B敗矣,子所使求馬者,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馬之能知也?4.九方皋相馬的特點是什么?你從中得到什么啟示?(十七)九方皋相馬答案1.A你,年紀B回答C“返”回來D“悅”高興E還,不F長嘆的樣子,嘆息G忽略H到,果真2.A的B九方皋C千里馬D伯樂E不譯(主謂之間)3.A我有一個同我一起扛東西打柴草的朋友,叫九方皋,對于馬的認識不在我之下,大王可以召見他B.失敗啊,你所推薦的尋求千里馬的人,卻連馬的顏色都分不清楚,又怎么能識別千里馬的才能呢?4.抓住事物的本質(zhì)(十八)《訓儉示康》司馬光參政魯公①為諫官,真宗遣使急召之,得于酒家。既入,問其所從來,以實對。上曰:"卿為清望官②,奈何飲于酒肆?"對曰:"臣家貧,客至,無器皿、肴、果,故就酒家觴之③。"上以無隱,益重之。張文節(jié)④為相,自奉養(yǎng)如為河陽掌書記時⑤。所親或規(guī)之,曰:"公今受奉不少,而自奉若此,公雖自信清約,外人頗有公孫布被之譏⑥。公宜少從眾。"公嘆曰:"吾今日之俸,雖舉家錦衣玉食,何患不能?顧人之常情,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吾今日之俸豈能常有?身豈能常存?一旦異于今日,家人習奢已久,不能頓儉,必致失所。豈若吾居位去位、身存身亡常如一日乎?"嗚呼!大賢之深謀遠慮,豈庸人所及哉!(注)①參政魯公:參知政事(副宰相)魯宗道。②清望官:清廉有名望的官職。③觴(sh6ng)之:備酒招待客人。觴,酒杯,這里用為動詞,意為進酒勸飲。④張文節(jié):張知白,宋真宗、仁宗時的宰相,謚文節(jié)。⑤自奉養(yǎng)如為河陽掌書記時:自定的生活標準像原來任河陽掌書記的時候。⑥公孫布被之譏:漢代的公孫弘為人陰險,把俸祿都用來養(yǎng)賓客,自己很儉省,用的被子是用布制的。1.解釋句中加點的詞。(1)真宗遣使急召之。使:(2)既入,問其所從來,以實對。既:實:對:(3)故就酒家觴之。故:就:(4)上以無隱,益重之。上:以:益:(5)所親或規(guī)之。所親:或:(6)公宜少從眾。宜:少:從:(7)舉錦衣玉食,何患不能?舉:患:(8)不能頓儉,必致失所。頓:致:失所:(9)豈庸人所及哉!及:2.找出下列各句加點的詞用法與例句一致的,分別填入例句后的括號內(nèi)。例1:公雖自信清約,外人頗有公孫布被之譏。()例2:雖舉家錦衣玉食,何患不能?()A嘩然而駭者,雖雞狗不得寧焉。B今雖死乎此,比吾鄉(xiāng)鄰之死則已后矣。C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D游人雖未盛,然……亦時時有。E雖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F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G風力雖尚勁,徒步則汗出浹背。3.這段話共15句,用"∣"表示大層次,用"‖"表示小層次,在下圖中畫出。(1)(2)(3)(4)(5)(6)(7)(8)(9)(10)(11)(12)(13)(14)(15)4.這段話的論點是()。A家人不能頓儉,必致失所B公宜少從眾C由儉人奢易,由奢入儉難D大賢之深謀遠慮,豈庸人所及哉5.這段話用了幾個論據(jù)?屬什么類型的論據(jù)?摘錄文中關(guān)鍵詞語概括論據(jù)(各不超過七個字)。(十八)《訓儉示康》司馬光答案1.①使者②已經(jīng),實際(實情),回答③所以,靠近④皇上,認為,更加⑤親近的人,有時⑥應(yīng)該,少數(shù),跟從⑦全,愁⑧習慣,導致,沒有存生之道⑨達到2.BDG,ACEF3.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⑽⑾⑿⒀/⒁⒂4.C5.事例(十九)仲永之通悟[甲]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賢于材人遠矣。卒之為眾人,則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賢也,不受之人,且為眾人;今夫不受之天,固眾人,又不受之人,得為眾人而已耶? (節(jié)選自《傷仲永》) [乙]人之為學,不日進則日退。獨學無友,則孤陋①而難成。久處一方,則習染而不自覺。不幸而在窮僻之域,無車馬之資②,猶當博學審③問,古人與稽④,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幾⑥⑤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戶,又不讀書,則是面墻之士,雖有子羔、原憲⑥之賢,終無濟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⑦,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⑧之好學也?!狈蛞钥鬃又ィq須好學,今人可不勉⑨乎? (節(jié)選自顧炎武《與友人書》) [注解]①[孤陋]片面、淺陋。②[資]盤纏。③[審]詳細。④[稽]探究、考察。⑤[庶幾]差不多。⑥[子羔、原憲]孔子的弟子。⑦[邑]地方,⑧[丘]孔子。⑨[勉]勤勉,努力。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意思。(2分) ①卒之為眾人 卒:②則其受于人者不至至: ③不幸而在窮僻之域域:④終無濟于天下 濟:2.將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其受之天也,賢于材人遠矣。 ②人之為學,不日進則日退。3.甲文談“成才”,乙文談“做學問”,二者強調(diào)的重點各有不同。請根據(jù)你的理解,談?wù)劸唧w有什么不同。4.甲乙兩文都具有較強的議論性,試分別概括兩文所論述的主要內(nèi)容。 甲文: 乙文:(十九)仲永之通悟答案1.①終于②達到③地方(答“疆界”“區(qū)域”也算對)④幫助2.①他的天資,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②人們做學問,如果不每天進步就會每天退步,不要求文字一致,翻譯正確、無語病即可)3.甲文強調(diào)要想成才,除“受之天”外,更要“受之人”。乙文強調(diào)做學問要有研討的朋友,要認真鉆研書中的道理,要出門學習生活(或開闊眼界)4.甲文:論述了后天教育對成才的重要性乙文:論述了“為學”不進則退的道理(二十)

公孫儀相魯而嗜魚

公孫儀①相魯而嗜魚,一國盡爭買魚而獻之。公儀子不受。其弟子諫曰:“夫子嗜魚而不受者,何也?”對曰:“夫唯嗜魚,故不受也。夫即②受魚,必有下人③之色;有下人之色,將枉于法;枉于法,則免于相,雖嗜魚,彼必不能常給我魚,我又不能自給魚;即無受魚而不免于相,雖嗜魚,我能長自給魚?!贝嗣鞣蚴讶瞬蝗缱允岩?。(《韓非子·外儲說右下》)

注釋:①公孫儀:《史記·循吏列傳》作公儀休,春秋時魯穆公的相。②即:假如。③下人:遷就他人。

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2分)

枉于法,則免于相免:避免。

一國盡爭買魚而獻之盡:都。

其弟子諫曰……諫:下對上規(guī)勸。

夫唯嗜魚,故不受也。唯:正因為。

2.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

3.公孫儀為什么將“受魚”與“枉法”聯(lián)系在一起?這表現(xiàn)了公孫儀什么樣的思想性格?(二十)

公孫儀相魯而嗜魚答案1.A(免——被罷免)

2.這是明白了依靠別人不如依靠自己的道理?。。ㄒ馑紝纯?。評分點:明、恃)

3.有道理。公孫儀認為接受了別人送的魚,就欠了人情,顧慮到人情,執(zhí)法就有失公正。這表現(xiàn)了公孫儀清醒自律、廉潔奉公的思想性格。(意思接近即可)

(二一)

李將軍

[甲]李將軍廣者,隴西成紀人也。廣家世世受射。

廣居右北平,匈奴聞之,號曰“漢之飛將軍”,避之數(shù)歲,不敢人右北平。廣出獵,見草中石,以為虎而射之,中石沒鏃,視之,石也。因復更射之,終不能復人矣。

廣廉,得賞賜輒分其麾下,飲食與士共之。廣之將兵,乏絕之處見水,士卒不盡飲,廣不近水,士卒不盡食,廣不嘗食。寬緩不苛,士:以此愛樂為用。其射,見敵急,非在數(shù)十步之內(nèi),度不中不發(fā),發(fā)即應(yīng)弦而倒。

[乙](廣)望匈奴有數(shù)千騎,見廣,以為誘騎,皆驚,上山陳。廣之百騎皆大恐,欲馳還走。廣曰:“吾去大軍數(shù)十里,今如此以百騎走,匈奴追殺我立盡。今我留,匈奴必以我為大軍誘之,必不敢擊我。”廣令諸騎曰:“前!”前,未到匈奴陳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馬解鞍!”其騎曰:“虜多且近,即①有急,奈何?”廣曰:“彼虜以我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堅其意②?!庇谑呛T遂不敢擊。

注釋:①即:如果。②用堅其意:以讓他們相信自己的猜想,指讓胡人相信李廣是來誘敵的。

1.解釋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具體含義。

(1)廣家世世受射(

)

(2)因復更射之(

)

(3)吾去大軍數(shù)十里(

)

(4)廣之百騎皆大恐,欲馳還走(

)

2.結(jié)合所學過的課文《李廣》中的語句“廣為圜陳外向,胡急擊之,矢下如雨”,揣摩乙文畫線句中“陳”的意思并加以解釋。陳:

3.將下面的句子譯為現(xiàn)代漢語。

(1)寬緩不苛,士以此愛樂為用。譯文:

(2)虜多且近,即有急,奈何?譯文:4.從甲文的文字來看,李廣不僅關(guān)愛士卒,而且武藝高強,精于;從乙文的文字來看,他還具有的性格特點。

5.乙文的敘事具體而生動,甲文也有表現(xiàn)這樣特點的文字,請在文中用直線畫出來。(二一)

李將軍答案1.(1)傳授

(2)它,代石

(3)

距離

(4)

跑2.“陣”的通假字,是布陣的意思。3.(1)(他)執(zhí)法寬大,不苛待部下,士兵因此心甘情愿地為他效勞。(2)敵人很多而且離我們很近,如果有緊急情況,怎么辦呢?4.射術(shù)(射箭)

機智勇敢(第二處必須答出“機智”或體現(xiàn)有智謀、有膽識的意思)5.廣出獵,見草中石,以為虎而射之,中石沒鏃,視之,石也。因復更射之,終不能復人矣。(二二)帝置酒雒陽南宮帝①置酒雒陽南宮,上②曰:“徹侯、諸將毋敢隱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項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對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與之,與天下同其利;項羽不然,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此其所以失天下也?!鄙显唬骸肮湟?,未知其二。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③。填④國家,撫百姓,給餉饋⑤,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兵百萬之眾,戰(zhàn)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⑥而不能用,此所以為我禽也?!比贺┱f服。

注釋:①帝:指漢高祖劉邦。②上:尊指劉邦。③子房:張良字子房。劉邦的謀士。④填:通“鎮(zhèn)”。⑤餉饋:軍餉。⑥范增:項羽的謀士。

3、對下列語句中加點的詞解釋有誤的是

A、帝置酒雒陽南宮置:安置,安排

B、因以與之與:賜予

C、連兵百萬之眾連:關(guān)連

D、此所以為我禽也禽:同“擒”

4、將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填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

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5、仔細閱讀并思考文中的對話,請用自己的話概括回答下面的問題。

①劉邦得天下的主要原因是

②項羽得天下的主要原因是

6、文中劉邦在對話中用了三個“吾不如”,這說明了劉邦的一個什么特點?請你對這一點有什么看法?請結(jié)合你的體會簡要談?wù)劇?/p>

(二二)帝置酒雒陽南宮答案1.C2.⑴安定國家,安撫百姓,供給軍餉,糧道不斷,這我比不上蕭何。

⑵三位都是杰出的人才,我能任用他們,這才是我奪取天下的原因。

3.⑴能夠重用人才、人盡其才,同時能夠與天下人同享利益。

⑵嫉妒人才、懷疑人才,而不能重用人才。

4.說明劉邦敢于承認自己的不足。第二問是開放性試題,只要扣住劉邦“敢于承認自己的不足”談自己的體會,語言通順即可。

(二三)刺客列傳(節(jié)選)曹沫者,魯人也,以勇力事魯莊公。莊公好力。曹沫為魯將,與齊戰(zhàn),三敗北①。魯莊公懼,乃獻遂邑②之地以和,猶復以為將。齊桓公許與魯會于柯③而盟?;腹c莊公既盟于壇上,曹沫執(zhí)匕首劫齊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動,而問曰:“子將何欲?”曹沫曰:“齊強魯弱,而大國侵魯亦甚矣。今魯城壞④即壓齊境,君其圖之!”桓公乃許盡歸魯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壇,北面⑤就⑥群臣之位,顏色不變,辭令如故?;腹盯咂浼s。管仲曰:“不可。夫貪小利以自快⑧,棄信于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與之?!庇谑腔腹怂旄铘斍值?,曹沫三戰(zhàn)所亡地,盡復予魯。注:①敗北:戰(zhàn)敗。②遂邑:今山東寧陽縣。③柯:齊邑,今山東陽谷縣阿城鎮(zhèn)。④壞:倒塌。⑤北面:面朝北。⑥就:趨向,回到。⑦倍:通“背”,違背。⑧快:快意。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①以勇力事魯莊公。()②齊桓公許與魯會于柯而盟。()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句子。①曹沫為魯將,與齊戰(zhàn),三敗北。②棄信于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與之。3.通讀全文,你認為曹沫這個人物具有怎樣的性格特點?(二三)刺客列傳(節(jié)選)答案1.①替……做事(或侍奉)②結(jié)盟(會盟或訂約)2.①曹沫是魯國的將領(lǐng),與齊國作戰(zhàn),三戰(zhàn)三敗。②在諸侯中失去信義,失去各國的幫助,不如給他。3.具有膽氣過人,精于謀劃,以死衛(wèi)國的性格特點。(二四)有盲子道涸溪有盲子道涸溪。橋上失墜,兩手攀楯(欄桿上的橫木),兢兢握固,自分(料想)失手必墮深淵矣。過者告曰:“毋怖,第(只管)放下即實地也?!泵ぷ硬恍?,握楯長號。久之,力憊,失乎墜地。乃自哂曰:“嘻!早知即實地,何久自苦耶!”夫大道甚夷。沈空守寂(指陷在空想中),執(zhí)一隅以自矜嚴(矜持自負)者,視此省哉!1.解釋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①有盲手道涸溪道:②視此省戰(zhàn)?。?.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①毋怖,第放下即實地也②久之,力憊,失手墜地3.讀了這則寓言后,你有哪些啟發(fā)?(二四)有盲子道涸溪答案1.道:取道,過(或走)。省:醒悟,反省。2.①不要害怕,只管放手,下面就是堅實的土地了(或下面就是土地了)。②過了很久,(他)精疲力盡(或疲憊不堪,力氣用盡)了,一松手就掉到了地上3.①要勇敢嘗試,不要被自己憑空設(shè)想的困難所嚇倒。②走出思維的定勢,戰(zhàn)勝自己。③不要固執(zhí)己見,要善于聽從別人的意見。(二五)墨翁者,吳槐市里中人墨翁者,吳槐市里中人也。嘗游荊楚間,遇人授古造墨法,因曰:“吾鬻此,足以資讀書,奚汲汲①四方乎?”乃歸,署門曰“造古法墨”。躬操杵臼,雖龜手黧②面,而形貌奇古,服危③冠大襦。人望見,咸異之。時磨墨沈④數(shù)斗,醉為人作徑尺字,殊偉。所制墨,有定直。酬弗當,輒弗與。故他肆之屨⑤恒滿,而其門落然。

客有誚⑥之曰:“子之墨雖工,如弗售何!”翁曰:“嘻!吾之墨聚材孔良,用力甚勤,以其成之難,故不欲售之易也。今之逐利者,茍作以眩俗,卑賈以餌眾,視之雖如玄圭⑦,試之則若土炭,吾竊恥焉。使吾欲售而效彼之為,則是以古墨號于外,而以今墨售于內(nèi),其可乎?且吾墨雖不售,然視篋中,則黝然者固在,何遽戚戚為!”客聞之曰:“吾儕⑧誦圣人之言,以學古為則,不能以實德弸⑨其中,徒飾外以從俗徼⑩譽者,豈不愧是翁哉?”嘆息而去。(高啟《墨翁傳》,有刪節(jié))

[注]①奚汲汲:奚,哪里。汲汲,心情急切的樣子。②黧(lí):色黑而黃。③危:高。④墨沈:墨汁。⑤屨(jù):用麻、葛等制成的鞋。⑥誚(qiào):譏諷。⑦玄圭:黑色的玉。⑧儕(chái):同輩。⑨弸(pénɡ):充滿。⑩徼(jiǎo):求。

1.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躬操杵臼(彎腰)B.人望見,咸異之(感到……怪異)

C.所制墨,有定直(價錢)D.使吾欲售而效彼之為(仿效)

2.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意思相同的兩項是

A.而以今墨售于內(nèi)則以一鐵范置鐵板上

B.雖龜手黧面,而形貌奇古彼知顰美,而不知顰之所以美

C.視之雖如玄圭雖我之死,有子存焉

D.則是以古墨號于外苛政猛于虎也

3.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之”所指代的意思,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①人望見,咸異之②客有誚之曰③試之則若土炭④客聞之曰

A.①和③句不同,②和④句相同B.①和③句相同,②和④句相同

C.①和②句相同,③和④句不同D.①和④句相同,②和③句不同

4.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時磨墨沈數(shù)斗,醉為人作徑尺字,殊偉。

②徒飾外以從俗徼譽者,豈不愧是翁哉?

5.本文善于運用對比的寫法來刻畫人物形象。文中的“墨翁”與“逐利者”的區(qū)別是什么?請根據(jù)文意,用自己的話簡要回答。(二五)墨翁者,吳槐市里中人答案1.A2.AB3.C

4.①經(jīng)常研磨很多墨汁,愛好給他人寫一尺見方的字,所寫的字非常壯美。

②僅僅是裝飾外表迎合世俗求得名譽的人,面對這位墨翁,難道不感到羞愧嗎?

5.逐利者以假冒真,迎合世俗,而墨翁則臨財不茍,潔身自好,堅守道德

(二六)余幼時即嗜學[甲]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當余之從師也,負篋②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shù)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③,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④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蓋余之勤且艱若此。[注]①?。盒傅?。②篋:書箱。③舍:學舍,書館。④媵人:服侍的人。(乙)任末①年十四,負笈②從師,不懼險阻。每言:人若不學,則何以成?或③依林木之下,編茅為庵④,削荊⑤為筆,刻樹汁為墨。夜則映星月而讀,暗則縛麻蒿⑥自照。觀書有會意處,題其衣裳,以記其事。門徒悅⑦其勤學,常以凈衣易⑧之。臨終誡曰:“夫人好學,雖死猶存;不學者,雖存,謂之行尸走肉耳?!盵注)①任末:人名。②笈:書箱。③或:有時。④庵:茅草小屋。⑤荊:這里指荊的枝條。⑥麻蒿:一種植物,點燃后可照明。⑦悅:敬佩。⑧易:交換。1.請用“/”為下面兩個句子標明朗讀停頓。(1)手指不可屈伸(2)夫人好學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1)媵人持湯沃灌湯:(2)以衾擁覆衾:(3)負笈從師負:(4)編茅為庵為:3.翻譯下列兩個句子。(1)錄畢,走送之。(2)人若不學,則何以成?4.〔甲〕〔乙〕兩段文字在內(nèi)容上有哪些共同點?(二六)余幼時即嗜學答案1.略2.(1)湯:熱水(2)衾:被子(3)負:背(背著)(4)為:做(做成)3.(1)抄完了,趕緊(或跑著)把書還給人家。(2)人如果不好好學習,那么憑什么成功(成就事業(yè))?(關(guān)鍵詞翻譯準確,語言通順。)4.都表現(xiàn)了人物勤奮好學(嗜學、勤學)和求學不怕險阻(艱辛)的精神。(二七)六國破滅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蛟唬骸傲鶉剩寿T秦耶?”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較秦之所得,與戰(zhàn)勝而得者,其實百倍;諸侯之所亡,與戰(zhàn)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則秦國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zhàn)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棄。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故不戰(zhàn)而強弱勝負已判矣。至于顛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猶抱薪救草,薪不盡火不滅。”此言得之。

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與嬴而不助五國也。五國既喪,齊亦不免矣。燕趙之君,始有遠略,能守其土,義不賂秦。是故燕雖小國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哆^秦論》

1.正面各句的加點詞,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1)諸候之所亡(2)是故燕雖小國而后亡

(3)奉之彌繁(4)侵之愈急

A.(1)與(2)句意義不同,(3)與(4)句指代的對象相同。

B.(1)與(2)句意義不同,(3)與(4)句指代的對象不同。

C.(1)與(2)句意義相同,(3)與(4)句指代的對象相同。

D.(1)與(2)句意義相同,(3)與(4)句指代的對象不同。

2.下列各句中“以”字的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以地事秦

A.以有尺寸之地B.不賂者以賂者喪

C.舉以予人,如棄草芥D.至丹以荊卿為計

3.選出翻譯正確的一項是()

然則諸候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

A.然而諸候的土地有限,粗暴的秦國的要求沒有滿足。

B.然而諸候的土地有限,強暴的秦國的欲望沒有滿足。

C.既然如此,那么諸候的土地有限,強暴的秦國的欲望沒有滿足。

D.既然如此,就諸候的土地有限,暴躁的秦國的要求是沒有滿足的。

4.文中引用“抱薪救火”,想要形象地證明的觀點是()

A.薪不盡,火不滅B.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

C.六國破滅,弊在賂秦D。不賂者以賂者喪

(二七)六國破滅答案1.B2.D3.C4.B(二八)《用兵八法》用兵之法:高陵(山頭)勿向(仰攻),背丘(高地)勿逆(迎擊),佯北(假裝失?。┪饛模ㄗ分穑?,銳卒勿攻,餌兵(用來誘敵上鉤的部隊)勿食,歸師勿遏(è阻擊),圍師(包圍敵方部隊)必缺(讓條出路),窮寇(走投無路的敵軍)勿迫(逼迫)。此用兵之法也。(選自《孫子今譯》)1.在長勺之戰(zhàn)中,曹劌兩次曰“未可”,各與短文中哪一條法則相吻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