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程建設地方標準DBJ52/T099-2020備案號:貴州城市軌道交通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CodeforGeotechnicalInvestigationsofUrbanRailTransitofGuizhou2020-03-16發(fā)布 2020-05-01實施貴州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發(fā)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工程建設地方標準貴州城市軌道交通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CodeforGeotechnicalInvestigationsofUrbanRailTransitofGuizhouDBJ52/T099-2020批準部門:貴州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施行日期:2020年05月01日2020貴陽前 言建設地方標準<貴州城市軌道交通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編制任務的通知》(黔建科字[2018]205號),由貴陽市城市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電建集團貴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主編,61個10個單位分章節(jié)編寫,參考了國內有關規(guī)程、規(guī)范,廣泛征求了省內外有關單位及專家意見,經(jīng)多次討論審查,編制而成。168個附錄,正文主要內容,,AB貴陽軌道交通工程巖土分層代碼,附錄C軌道交通工程勘探點編號DEF(體G基H隧道涌水量預測。本規(guī)范是對現(xiàn)行國家標準《城市軌道交通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GB50307的延伸與補充,力求反映貴州城市軌道交通工程際工作中應遵照現(xiàn)行國家標準《城市軌道交通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GB50307執(zhí)行。希望各單位在使用本規(guī)范的過程中,結合工程實際,加強經(jīng)驗總結和資料積累,以便為今后的規(guī)范修訂提供技術依據(jù)。本規(guī)范由貴州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歸口管理,由主編單位負責具體技術內容的解釋。主編單位:貴陽市城市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電建集團貴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參編單位:(排序不分先后)上海市城市建設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貴州省交通規(guī)劃勘察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貴陽建筑勘察設計有限公司貴州正業(yè)工程技術投資有限公司貴州地質工程勘察設計研究院中國電建集團貴州電力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貴州大學主要起草人:(排序不分先后)陳發(fā)達王祥郭維祥王天良蔣益平唐軍楊振杰宋小慶康長平黃質宏董鵬劉遠明李輝吳海寶馬振興余波王平易李建強田茂中沈志平劉建浩朱軍田碩項培林程宇何文勇耿培陳再謙朱代強秦潔殷家禾黃松陳俊冉軍胡政彭放朱小輝王倫月何云劉祥剛劉金洋曹振東趙健劉永陳洪勝吳斌侯越譯張羽軍張廣澤譚玉強李法濱主要審查專家:(排序不分先后)許再良楊智國羅湘贛常大美辛偉曹衛(wèi)峰王偉陳曉丹康成磊時南翔莫安儒目 次總則 1術語和符號 2術語 2符號 3基本規(guī)定 6巖土分類、巖溶發(fā)育程度及圍巖分級 10巖石分類 10土的分類 11巖溶發(fā)育程度分級 13圍巖分級與巖土施工工程分級 14可行性研究勘察 19一般規(guī)定 19目的與任務 19勘察要求 20初步勘察 22一般規(guī)定 22目的與任務 22地下工程 23高架工程 26路基、車輛綜合基地場平、涵洞工程 27地面房屋建筑及構筑物工程 28電纜通道 29詳細勘察 30一般規(guī)定 30目的與任務 30地下工程 32高架工程 37路基、車輛綜合基地場平、涵洞工程 39地面房屋建筑及構筑物工程 42電纜通道 45施工勘察 47工程地質調查與測繪 50一般規(guī)定 50工作方法 50工作范圍 51工作內容 51工作成果 52勘探與測試 54一般規(guī)定 54地球物理勘探 5510.3鉆探 6010.4坑探 63原位測試 63巖土取樣 65室內試驗 66不良地質作用 69一般規(guī)定 6911.2巖溶 6911.3地面塌陷 7211.4滑坡 73危巖、崩塌(落石) 76泥石流 78采空區(qū) 80有害氣體 83特殊性巖土 85一般規(guī)定 8512.2填土 85紅黏土 87膨脹巖土 9212.5軟土 9512.6強風化巖、全風化巖和殘積土 9813 地下水 100一般規(guī)定 100水文地質勘察要求 101水文地質參數(shù)測定 104地下水長期觀測與監(jiān)測 105地下水作用 107地下水控制 巖土工程分析評價與成果報告 一般規(guī)定 巖土參數(shù)的分析與選定 成果分析與評價 勘察報告資料整理 勘察報告的內容 120現(xiàn)場檢驗與檢測 122勘察風險管控 125一般規(guī)定 125勘察外業(yè)風險 125地質條件可能造成的工程風險 127附錄A巖溶發(fā)育程度分級 129附錄B 貴陽軌道交通工程巖土分層代碼 133附錄C 軌道交通工程勘探點編號規(guī)則 139附錄D 碳酸鹽巖溶蝕風化帶劃分 141附錄E 圍巖分級 143附錄F 碳酸鹽巖石(體)及結構面物理力學性質指標值 149附錄G 基坑涌水量預測 155附錄H 隧道涌水量預測 158本規(guī)程用詞說明 160引用標準名錄 161附:條文說明 163ContentsGeneralprovisions 1andsymbols 2Terms 2Symbols 3Basicrequirements 6Classificationofrock&soil,Gradingofkarstdevelopmentdegreeandsurroundingrock 10Classificationofrock 10Classificationofsoil Gradingofkarstdevelopmentdegree 13Gradingofsurroundingrockandgeotechnicalconstructionengineering 14Feasibilitystudyinvestigation 19Generalrequirement 19Purposeandtask 19Requirementofinvestigation 20Preliminaryinvestigation 22Generalrequirement 22Purposeandtask 22Undergroundengineering 23Viaductproject 26Subgrade,vehicleintegratedbasefield-levelingandculvertengineering 27Engineeringofbuildingconstructionandstructurefoundationonground 28Engineeringofcablechannel 29Detailedinvestigation 30Generalrequirement 30Purposeandtask 30Undergroundengineering 32Viaductproject 37Subgrade,vehicleintegratedbasefield-levelingandculvertengineering 39Engineeringofbuildingconstructionandstructurefoundationonground 42Engineeringofcablechannel 45Constructioninvestigation 47Engineeringgeologicalinvestigationandmapping 50Generalrequirement 50Workingmethods 50Workingrange 51Workingcontents 51Workingachievement 52Explorationandin-situtests 54Generalrequirement 54Geophysicalexploration 55Drilling 60Pitting 63In-situtests 63Samplingofrockandsoil 65Laboratorytest 66Adversegeologicalactions 69Generalrequirement 69Karst 69Landcollapse 72Landslide 73Dangerousrock&toppling(rockfall) 76Debrisflow 78Mined-outarea 80Harmfulgas 83Specialrock&soil 85Generalrequirement 85Fill 85Redclay 87Expansiverock&soil 92Softsoil 95Highlyweatheredandfullyweathered&residualsoil 98Undergroundwater 100Generalrequirement 100Requirementofhydro-geologicalinvestigation 101Measurementofhydro-geologicalparameters 104Long-termobservationandmonitoringofundergroundwate 105Actionofundergroundwater 107Controlofundergroundwater Geotechnicalanalysisandevaluation&achievementreport Generalrequirement Analysisandselectionofgeotechnicalparameters Achievementanalysisandassessment Processingofdataforinvestigationreport Contentsofinvestigationreport 120In-situinspectionandchecking 122Investigationriskcontrol 125Generalrequirement 125Surveyfieldrisks 125Possibleengineeringriskscausedbygeologicalconditions 127AppendixA Gradingofofkarstdevelopmentdegree 129AppendixB GeotechnicalstratificationcodetableforGuiyangurbanrailtransitproject 133AppendixCNumberingruleofexplorationsitesforurbanrailtransitproject 139AppendixD Rockweatheringzoneidentificationofcarbonaterock141AppendixE Gradingofsurroundingrock 143AppendixF Physicalandmechanicalpropertiesofcarbonaterocks(rockmass)andstructuralplanes 149AppendixG Predictionofwaterinflowinfoundationpit 155AppendixH Predictionoftunnelwaterinflow 158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code 160Listofquotedstandards 161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 163PAGEPAGE9PAGEPAGE101 總 則為規(guī)范貴州城市軌道交通巖土工程勘察的技術要求,做到險,制定本規(guī)范。本規(guī)范適用于貴州城市軌道交通工程的巖土工程勘察。、施工與工程周邊環(huán)境資料,科學制訂勘察方案,精心組織實施,提供資料完整、數(shù)據(jù)可靠、評價正確、建議合理的勘察報告。貴州城市軌道交通巖土工程勘察除應執(zhí)行本規(guī)范外,尚應符合國家、行業(yè)和地方現(xiàn)行有關標準的規(guī)定。術語和符號術語城市軌道交通urbanrailtransitkarst可溶巖被水長期溶蝕、侵蝕而形成的各種地質現(xiàn)象和地貌形態(tài)的總稱。溶洞karstcave地下水溶解侵蝕可溶巖所形成的洞穴。soilcave發(fā)育在可溶巖上覆土層中的空洞。結構面structuralplane裂隙、斷層等不連續(xù)的開裂面。surroundingrock由于開挖,地下洞室周圍初始應力狀態(tài)發(fā)生了變化的巖土體。工程周邊環(huán)境environmentaroundengineering(構抗浮設防水位 groundwaterlevelforpreventionofup-floating為滿足地下結構抗浮設防安全及抗浮設計技術經(jīng)濟合理的預測地下結構在施工期間和使用年限內可能遇到的地下水最高水位,用于設計按靜水壓力計算作用于地下結構基底的最大浮力。不良地質作用adversegeologicactions由地球的內、外營力造成的對人類活動、工程建設或環(huán)境具有危害性的地質作用。巖溶塌陷karstcollapse巖溶地區(qū)由于巖體中洞穴頂板塌落,或上覆土層中的土洞頂板下沉或塌落現(xiàn)象的通稱。巖溶涌水karstwaterinflow巖溶含水層中的地下水流被人工揭露或受自然因素影響而涌出的現(xiàn)象。最大涌水量maximumwaterinflow隧道或其他工程某段在含水體中掘進時的峰值涌水量。正常涌水量nomalwaterinflow隧道或其他工程的涌水達到相對穩(wěn)定時的涌水量?;蚕禂?shù)coefficientofsubgradereaction巖土體在外力作用下,單位面積巖土體產(chǎn)生單位變形時所需的壓力,也稱彈性抗力系數(shù)或地基反力系數(shù)。按巖土體受力方向分為水平基床系數(shù)和垂直基床系數(shù)。熱物理指標thermophysicalindex導溫系數(shù)和比熱容等。符號巖土物理性質和顆粒組成e——孔隙比;IL——液性指數(shù);IP——塑性指數(shù);k——滲透系數(shù);ω——天然含水量;ωL——液限;ωP——塑限;Wu——有機質含量;μ——泊松比;ρ——密度;巖土變形參數(shù)a1-2——壓縮系數(shù);Es1-2——壓縮模量;E——彈性模量;Ec——回彈模量;Ed——動彈性模量;E0——變形模量;Em——旁壓模量;Gd——動剪切模量;νP——壓縮波波速;νs——剪切波波速;K0——靜止側壓力系數(shù)。K——基床系數(shù)。巖土強度參數(shù)黏聚力;內摩擦角;fak——地基承載力特征值;Rc——巖石飽和單軸抗壓強度;qpk——極限端阻力標準值;qsik——極限側阻力標準值;cu——原狀土的十字板剪切強度;cu′——重塑土的十字板剪切強度;St——土的靈敏度;Pc——先期固結壓力;qu——無側限抗壓強度。原位測試指標標準貫入試驗錘擊數(shù);重型圓錐動力觸探錘擊數(shù);超重型圓錐動力觸探錘擊數(shù);靜力觸探側壁摩阻力;Ps——靜力觸探比貫入阻力;qc——靜力觸探錐尖阻力。水文地質參數(shù)基坑突涌系數(shù);集水面積;涌水量;地下水流速;βc——外水壓力折減系數(shù)。熱物理指標導溫系數(shù);導熱系數(shù);比熱容。其它指標巖體完整性指數(shù);電阻率;導電率。城市軌道交通工程應按基本建設程序分階段進行巖土工程勘察。城市軌道交通工程線路或場地附近存在對工程設計方案和施工有重大影響的巖土工程問題時應進行專項勘察。城市軌道交通巖土工程勘察應在充分搜集當?shù)匾延锌辈煸O工程監(jiān)測建議。軌道交通工程巖土工程勘察等級可根據(jù)工程重要性、場地復雜程度和工程周邊環(huán)境風險進行劃分,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險等級中,有一項或多項為一級的勘察項目,其巖土工程勘察等級為甲級。環(huán)境風險等級為四級的勘察項目,其巖土工程勘察等級為丙級。工程重要性等級可根據(jù)工程的規(guī)模、建筑類型和特點以及因巖土工程問題造成工程破壞或影響正常使用的后果,按照表的規(guī)定進行劃分:表3.0.6工程重要性等級工程重要性等級工程破壞的后果工程規(guī)模及建筑類型一級很嚴重車場、控制中心、主變電站、各類通道二級嚴重盾構接收井、水泵房三級不嚴重次要建筑物、地面停車場場地復雜程度等級可根據(jù)地形地貌、工程地質條件、水文地質條件、巖溶發(fā)育程度按照下列規(guī)定進行劃分,從一級開始,向二級、三級推定,以最先滿足的為準。其中,巖溶作為不良地A的規(guī)定。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為一級場地(或復雜場地):地形地貌復雜。建筑抗震危險和不利地段。不良地質作用強烈發(fā)育。特殊性巖土需要專門處理。地基、圍巖或邊坡的巖土性質較差。地下水對工程的影響較大需要進行專門研究和治理。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為二級場地(或中等復雜場地):地形地貌較復雜。建筑抗震一般地段。不良地質作用一般發(fā)育。特殊性巖土不需要專門處理。地基、圍巖或邊坡的巖土性質一般。地下水對工程的影響較小。符合下列條件者為三級場地(或簡單場地):地形地貌簡單。6度區(qū)或建筑抗震有利地段。不良地質作用不發(fā)育。地基、圍巖或邊坡的巖土性質較好。地下水對工程無影響。工程周邊環(huán)境風險等級宜根據(jù)周邊環(huán)境發(fā)生變形或破壞的可能性和后果的嚴重程度,或根據(jù)周邊環(huán)境的類型、重要性、與3.0.8響區(qū)劃分可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城市軌道交通工程監(jiān)測技術規(guī)范》GB50911-2013的規(guī)定進行。表3.0.8工程周邊環(huán)境風險等級周邊環(huán)境風險等級等級劃分標準破壞后果一級主要影響區(qū)內存在既有軌道交通設施、重要建(構)筑物、重要橋梁與隧道、河流或湖泊工程相互影響很重二級主要影響區(qū)內存在一般建(構要地下管線次要影響區(qū)內存在既有軌道交通設施、重要建(構)筑物、重要橋梁與隧道、河流或湖泊隧道工程上穿既有軌道交通設施工程周邊環(huán)境與工程相互影響大,破壞后果嚴重三級主要影響區(qū)內存在城市重要道路、一般地下管線或一般市政設施次要影響區(qū)內存在一般建(構)筑物、一般橋梁與隧道、高速公路或重要地下管線工程相互影響較大,破壞后果較嚴重四級次要影響區(qū)內存在城市重要道路、一般地下管線或一般市政設施工程周邊環(huán)境與工程相互影響小,破壞后果輕微城市軌道交通巖土工程勘察大綱的編制應符合下列要求:并應搜集勘察作業(yè)場地內的各類地下管線等資料。標準、自然地理和工程地質概況、勘察內容、勘察方法和精度、勘探點布置原則及主要工作量、勘察組織機構、人員組成、設備配置、進度計劃、質量、安全及文明施工保證措施、成果資料類型及數(shù)量、附圖、附件及附表等。巖土分層代碼的制定宜符合下列規(guī)定:每個城市均應統(tǒng)一劃分巖土層,賦予統(tǒng)一的巖土分層代碼。巖土層。時代成因大層應按從新到老或從上而下的順序劃分。B進行制定??碧近c編號規(guī)則宜符合下列規(guī)定:每個城市均宜統(tǒng)一勘探點編號規(guī)則。C進行制定。111212巖土分類、巖溶發(fā)育程度及圍巖分級巖石分類4.1.1的規(guī)定進行分類。定性劃分可GB50307的規(guī)定進行。表4.1.1巖石堅硬程度分類巖石堅硬程度堅硬巖較硬巖較軟巖軟巖極軟巖飽和單軸抗壓強度(MPa)Rc>6030<15<5<Rc≤15Rc≤5注:當無法取得飽和單軸抗壓強度數(shù)據(jù)時,可用點荷載試驗強度換算,換算方法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工程巖體分級標準》GB/T50218執(zhí)行。4.1.2的規(guī)定進行分類。表4.1.2巖體完整程度分類完整程度完整較完整較破碎破碎極破碎完整性指數(shù)Kv>0.750.55<Kv≤0.750.35<0.15<Kv≤0.35Kv≤0.15注:完整性指數(shù)為巖體壓縮波速度與巖塊壓縮波速度之比的平方,選定巖體和巖塊波速時,應注意其代表性。4.1.3的規(guī)定。PAGEPAGE167PAGEPAGE166表4.1.3巖體基本質量等級分類堅硬程度完整程度完整較完整較破碎破碎極破碎堅硬巖ⅠⅡⅢⅣⅤ較硬巖ⅡⅢⅣⅣⅤ軟軟巖ⅢⅣⅣⅤⅤ軟巖ⅣⅣⅤⅤⅤ極軟巖ⅤⅤⅤⅤⅤ市軌道交通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GB50307的規(guī)定。碳酸鹽巖溶D.0.1的規(guī)定。0.75土的分類Q3及其以前沉積的土,應定為老沉積土;第四土根據(jù)有機質含量4.2.2的規(guī)定進行分類。表.22土按有機質含量()分類土的名稱土的名稱(%)無機土Wu<5泥炭質土10<Wu≤60有機質土5≤Wu≤10泥炭Wu>60注:有機質含量Wu為550℃時的灼失量。土按顆粒級配或塑性指數(shù)可分為碎石土、砂土、粉土和黏性土。2mm50%的土,應定名為碎石土,并按表4.2.4的規(guī)定進一步分類。表4.2.4碎石土的分類土的名稱顆粒形狀顆粒含量漂石渾圓或圓棱狀為主粒徑大于200mm顆粒的質量超過總質量的50%塊石尖棱狀為主卵石渾圓或圓棱狀為主粒徑大于60mm顆粒的質量超過總質量的50%碎石尖棱狀為主粗圓礫渾圓或圓棱狀為主粒徑大于20mm顆粒的質量超過總質量的50%粗角礫尖棱狀為主細圓礫渾圓或圓棱狀為主粒徑大于2mm顆粒的質量超過總質量的50%細角礫尖棱狀為主注:分類時應根據(jù)粒組含量由大到小,以最先符合者確定。2mm50%、粒徑大于0.075mm50%4.2.5的規(guī)定進一步分類。表4.2.5砂土的分類土的名稱顆粒含量礫砂2m2%5%粗砂粒徑大于0.5mm顆粒的質量超過總質量的50%中砂粒徑大于0.25mm顆粒的質量超過總質量的50%細砂粒徑大于0.075mm顆粒的質量超過總質量的85%粉砂粒徑大于0.075mm顆粒的質量超過總質量的50%注:分類時應根據(jù)粒組含量由大到小,以最先符合者確定。0.075mm104.2.6的規(guī)定進一步分類。表4.2.6粉土的分類土的名稱塑性指數(shù)Ip砂質粉土3<Ip≤7黏質粉土7<Ip≤10注:塑性指數(shù)由相應于76g圓錐體沉入土樣中深度為10mm時測定的液限計算而得。當有地區(qū)經(jīng)驗時,可結合地區(qū)經(jīng)驗綜合考慮。104.2.7的規(guī)定進一步分類。表4.2.7黏性土分類土的名稱塑性指數(shù)Ip粉質黏土10<Ip≤17黏土Ip>17注:塑性指數(shù)由相應于76g圓錐體沉入土樣中深度為10mm時測定的液限計算而得。特殊性巖土主要包括填土、紅黏土、膨脹巖土、軟土、強風化巖、全風化巖和殘積土等。巖溶發(fā)育程度分級4.3.1場地巖溶發(fā)育程度可根據(jù)碳酸鹽巖層組類型、巖溶發(fā)育特征、巖溶水特征等進行定性或定量分級,并劃分為巖溶強發(fā)育、巖溶中等發(fā)育、巖溶弱發(fā)育三個等級。定性分級應符合本規(guī)范表A.0.1的規(guī)定,定量分級應符合本規(guī)范表A.0.3的規(guī)定。4.3.2場地巖溶發(fā)育程度分級應按勘察階段進行??尚行匝芯靠保◣В┗蚍侄张_進行定量分級,車站及集中建(構)量分級。圍巖分級與巖土施工工程分級圍巖分級宜采用定性分級與定量分級相結合的方法,綜合分析確定圍巖級別。圍巖分級應根據(jù)隧道圍巖工程地質條件、開挖后的穩(wěn)定狀(BQ或【BQ】值)E.0.1劃分為Ⅰ級、Ⅱ級、Ⅲ級、Ⅳ級、Ⅴ級、Ⅵ級,其中Ⅲ、Ⅳ、Ⅴ級圍巖宜進行亞級劃分。當圍巖為可溶巖類時,應考慮巖溶發(fā)育程度及巖溶形態(tài)組E.0.3的規(guī)定。BQBQ值的兆計算。其中,BQ值計算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BQ值。代入計算BQ值。BQ值進行BQE.0.1確定圍巖級別。有地下水;圍巖穩(wěn)定性受結構面影響,且有一組起控制作用。BQBQ=BQ-100為主要軟弱結構4.4.6-1取值,主要軟弱結構面產(chǎn)狀影響系數(shù)K2可按表4.4.6-2取值。表44.-1地下水影響修正系數(shù)1地下水出水狀態(tài)圍巖基本質量指標BQ值>550550~451450~351350~251≤250潮濕或點滴狀出水,P≤0.1或Q≤25000~0.10.2~0.30.4~0.6淋雨狀或線流狀出水,0.1<P≤0.5或25<Q≤1250~0.10.1~0.20.2~0.30.4~0.60.7~0.9涌流狀出水,P>0.5或Q>1250.1~0.20.2~0.30.4~0.60.7~0.91.0注:1P為圍巖裂隙水壓(MPa);2Q為每10m洞長涌水量[L/(min.10m)]。表4.4.6-2主要軟弱結構面產(chǎn)狀影響系數(shù)K2結構面產(chǎn)狀結構面走向與洞軸線夾角<30°,結構面傾角30°~75°結構面走向與洞軸線夾角>60°,結構面傾角>75°及其與洞軸線的組合關其它組合系K20.4~0.60~0.20.2~0.4巖溶地區(qū)地下工程圍巖性狀在詳細勘察或施工勘察階段宜根據(jù)需要分頂拱、邊墻、底板進行地質描述與圍巖質量評價。施工階段應復核前期勘察階段劃分的圍巖級別,并符合下列要求:施工勘察階段和前期勘察階段圍巖分級應采用相同的圍巖分級指標體系。圍巖地質條件復雜時,應加強圍巖級別的復核。地下工程通過溶洞時,應根據(jù)溶洞規(guī)模、形態(tài)、填充情況分析溶洞對洞室穩(wěn)定性的影響。當?shù)叵鹿こ炭缭饺芏炊逊e物時,應研究堆積物的組成物質、性狀和強度等,分析評價其對地基穩(wěn)定的不利影響。4.4.11分為松土、普通土、硬土、軟質巖、次堅石和堅石。表4.4.11巖土施工工程分級等級分類巖石名稱及特征鉆1m所需時間巖石飽和單軸抗壓強度(MPa)開挖方法巖臺凈鉆分鐘)手持風槍濕式鑿巖合金鉆頭(凈鉆分鐘)雙人打眼(工天)Ⅰ松土填土――――蹬一下到底的能全部直接鏟可滿載Ⅱ普通土堅硬至軟塑的粉――――部分用鎬刨腳蹬連蹬數(shù)次通裝載機可直滿載等級分類巖石名稱及特征鉆1m所需時間巖石飽和單軸抗壓強度(MPa)開挖方法巖臺凈鉆分鐘)手持風槍濕式鑿巖合金鉆頭(凈鉆分鐘)雙人打眼(工天)土、壓實填土Ⅲ硬土各種風化成土狀的巖石――――必須用鎬先全部才能用鍬齒尖口裝載機分采用松土器松動方能鏟挖裝載Ⅳ軟質巖50%―<7<0.2<30部分用橇棍及大錘開挖或需借助液壓沖擊鎬解碎或部分采用爆破方法開挖等級分類巖石名稱及特征鉆1m所需時間巖石飽和單軸抗壓強度(MPa)開挖方法巖臺凈鉆分鐘)手持風槍濕式鑿巖合金鉆頭(凈鉆分鐘)雙人打眼(工天)Ⅴ次堅石巖等≤107~200.2~0.130~60能用液壓沖分需用爆破法開挖Ⅵ堅石巖等>10>20>1.0>60可用液壓沖爆破法開挖注:表中所列巖石均按完整結構巖體考慮,若巖體極破碎、節(jié)理很發(fā)育或強風化時,其等級應按表對應的等級降低一個等級??尚行匝芯靠辈煲话阋?guī)定可行性研究勘察應針對城市軌道交通工程線路方案開展工供地質依據(jù)??尚行匝芯靠辈鞈攸c研究影響線路方案的巖溶水文地質可行性研究勘察應在搜集已有地質資料和工程地質調查與工作。目的與任務可行性研究勘察應調查城市軌道交通工程線路場地的巖土制可行性研究報告提供地質資料??尚行匝芯靠辈鞈舷铝幸螅核鸭瘏^(qū)域地質、地形、地貌、水文、氣象、地震、礦產(chǎn)境條件和相關工程建設經(jīng)驗。調查線路沿線的地層分布、地質構造、巖溶發(fā)育特征,程地質分區(qū),評價場地穩(wěn)定性和適宜性。調查線路沿線的水文地質條件,對控制線路方案的重要地表水體、河流、暗河、大型巖溶管道、巖溶地下水集中排泄區(qū)等,了解其規(guī)模及補徑排條件,分析其對線位、站位方案比選的影響。對控制線路方案的工程周邊環(huán)境,分析其與線路的相互影響,提出規(guī)避、保護的初步建議。對控制線路方案的不良地質作用、特殊性巖土,了解其、防治的初步建議。研究場地的地形、地貌、工程地質、水文地質、工程周可行性,提出線路比選方案的建議??辈煲罂尚行匝芯靠辈斓馁Y料搜集應包括下列內容:工程所在地的氣象、水文、防洪標準以及與工程相關的水利、防洪設施等資料。區(qū)域地質、構造、地震及液化等資料。沿線地形、地貌、地層巖性、地下水、特殊性巖土、不良地質作用和地質災害等資料。沿線河、湖、溝、坑的歷史變遷及工程活動引起的地質條件變化等資料。影響線路方案的重要建(構)筑物、橋涵、隧道、既有程實施的其他環(huán)境條件。工程沿線巖溶塌陷發(fā)生情況,巖溶塌陷及土洞治理經(jīng)驗等??尚行匝芯靠辈斓目碧焦ぷ鲬舷铝幸?guī)定:1000m,每個車站應有勘探點??碧近c數(shù)量應滿足工程地質分區(qū)的要求;每個工程地質點。應充分收集工程沿線已有建(構)筑物的勘察資料。利50m。當有兩條或兩條以上比選線路時,各比選線路均應布置勘探點。控制線路方案的河、湖等地表水體及不良地質作用和特殊性巖土地段應布置勘探點??碧娇咨疃葢獫M足場地穩(wěn)定性、適宜性評價和線路方案設計、工法選擇等需要。巖溶水文地質條件復雜的車站,宜利用勘探鉆孔設置地下水位長期觀測孔。沿線對工程有影響的溶洞,人員可以進入的應入洞進行調查測繪,人員不能進入的溶洞,宜用鉆孔電視等手段探測。量,應根據(jù)線路方案、沿線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條件確定。初步勘察一般規(guī)定初步勘察應在可行性研究勘察的基礎上,針對工程線路敷計提供地質依據(jù)。初步勘察應對控制線路平面、埋深及施工方法的關鍵工程風險控制的初步建議。初步勘察應根據(jù)沿線工程地質、水文地質和工程周邊環(huán)境等條件,采用工程地質調查與測繪、勘探與測試等多種手段相結相結合的方法。取樣、原位測試的勘探點數(shù)量不應少于勘探點總數(shù)的2/3。目的與任務初步勘察應初步查明城市軌道交通工程線路、車站、車輛初步建議。初步勘察應符合下列要求:、工程地質分區(qū)及水文地質單元劃分。查明沿線場地不良地質作用的類型、成因、分布、規(guī)模,預測其發(fā)展趨勢,分析其對工程的危害程度,并提出初步防治措施建議。初步評價場地和地基的地震效應。評價場地穩(wěn)定性和工程適宜性。初步評價水和土對建筑材料的腐蝕性。地下水控制方案、穿越河道方案進行初步分析評價,提供設計所需的地基巖土物理力學指標及其他的技術參數(shù)。說明地質條件可能造成的工程風險。工程問題,提出預防措施的建議。地下工程地下車站與區(qū)間工程初步勘察除應符合本規(guī)范第6.2.2條的要求外,尚應符合下列要求:初步劃分車站、區(qū)間隧道的圍巖分級和巖土施工工程分級。程條件,提供初步設計所需的巖土參數(shù),提出地基基礎方案的初步建議。對工程的影響??辈旃ぷ髌矫娌贾脩舷铝幸?guī)定:地下車站24個;山嶺車站勘探孔可適當減少。1條物探測線,對物探解譯的影響工程建設的大型巖溶異常,宜進行勘探驗證。1個~21個地下水位長期觀測孔,觀測時間不應少于1個水文年。暗挖區(qū)間勘探點宜交叉布置在隧道邊線外側3m~5m范圍內100m~置應布置勘探點。1條物探測線,對物探解譯的影響工程建設的大型巖溶異常,宜進行勘探驗證。非可溶巖分布場地的穿河隧道和山嶺隧道宜沿1條物探測線??凇⒌匦螆嚎?、地層分界線或構造破碎帶等部位布置勘探孔。河床等部位布置勘探孔,并利用鉆孔開展水文地質試驗與原位測試,試驗與測試結束后,應及時對鉆孔進行可靠封孔。明挖法區(qū)間及過渡段勘探點宜沿結構輪廓線布置,勘探點間距不宜大于100m。1條物探測線,對物探解譯的影響工程建設的大型巖溶異常,宜進行勘探驗證??碧娇咨疃葢鶕?jù)地質條件及設計方案綜合確定,并符合下列規(guī)定:土層不小于30m,或進入結構底板以下全風化、強風化層不小于15m,或進入結構底板以下中等風化層不應小于5m,并應滿足圍護結構和樁基設計要求。暗挖區(qū)間勘探孔進入結構底板以下土層不應小于深鉆孔至硬土層或基巖內3m~5m。在預計孔深范圍內遇破碎帶時,勘探孔深度應適當加深。巖溶場地鉆孔進入結構底板以下中等風化層不應小于10m。遇溶洞應鉆穿,并根據(jù)需要適當加深。理性質指標、力學性質指標、熱物理指標及水文地質參數(shù)等。高架工程高架車站及區(qū)間工程初步勘察除應符合本規(guī)范第6.2.2條的要求外,尚應符合下列要求:查明對高架工程有控制性影響的不良地質體的分布范圍明確工程設計應注意的事項。采用天然地基時,初步評價墩臺基礎地基穩(wěn)定性和承載參數(shù),初步推薦地基持力層。、樁端端阻力、巖石單軸飽和抗壓強度初步建議值,并評價樁基施工對工程周邊環(huán)境的影響??辈旃ぷ鞑贾脩舷铝幸?guī)定:高架區(qū)間勘探點宜結合場地復雜程度和設計擬定墩臺位高架車站勘探點宜結合場地復雜程度和設計擬定墩臺位置沿軸線布置,投影間距不宜大于100m,且每個車站不宜少于個勘探點。勘探孔深度應滿足墩臺基礎或樁基沉降計算和軟弱下臥層驗算的要求??碧娇咨疃冗M入中等風化基巖不小于10m洞或破碎帶應鉆穿,并根據(jù)需要適當加深。(溝造破碎帶、采空區(qū)、巖溶塌陷等不良地質分布時,宜沿區(qū)間可能設置墩臺位置布置物探測線。路基、車輛綜合基地場平、涵洞工程、6.2節(jié)的規(guī)定外,尚應符合本節(jié)規(guī)定。路基工程初步勘察應符合下列要求:高路堤應初步查明軟弱土層的分布范圍和物理力學性質,提出天然地基的填土允許高度或地基處理建議,對路堤的穩(wěn)定性進行初步評價;可進行取土場勘察。坡、人工邊坡的工程地質條件,評價邊坡穩(wěn)定性,提出邊坡治理措施的建議。涵洞工程初步勘察應符合下列要求:巖溶、天然溝床穩(wěn)定狀態(tài)、隱伏的基巖傾斜面、不良地質作用和特殊性巖土。初步查明涵洞地基的水文地質條件,提供水文地質參數(shù)??辈旃ぷ鞑贾脩舷铝幸?guī)定:路堤、路塹勘探點間距可根據(jù)場地復雜程度確定,勘探100m~200m。車輛綜合基地場平和場內路基勘探點間距可根據(jù)場地復100m~200m。地面車站勘探點宜沿線路兩側交錯布置,孔間距不宜大100m3個勘探點。,橫斷面間距不宜大于100m,每條橫斷面勘探點數(shù)量不宜少于個。1個勘探點。勘探深度應滿足地基處理、穩(wěn)定性評價、變形計算、軟弱下臥層驗算的要求。鉆孔應穿過軟弱土層進入基底以下土層不15m10m,或進5m當加深。采用樁基礎時,孔深應滿足樁基設計要求。地面房屋建筑及構筑物工程地面房屋建筑及構筑物工程初步勘察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標準《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GB50021和《貴州省建筑巖土工程技術規(guī)范》DBJ52/T046的有關規(guī)定。6.2節(jié)的要求外,尚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為確定總平面布置和主要建筑物地基基礎方案提供巖土工程勘測資料和建議。2個。勘探深度應滿足場地穩(wěn)定性評價和基底高程擬定的需要。鉆孔應穿過軟弱土層進入基底以下土層不小于10m3m。遇溶洞應鉆穿,并根據(jù)需要適當加深。應進行場地電阻率的量測。電纜通道架空線路工程初步勘察以搜集資料結合現(xiàn)場地質調查與測又不能滿足需要時,宜進行必要的現(xiàn)場勘探工作。地下電力管道及電力隧道工程初步勘察以地質調查與測繪為主,輔以適量的物探、鉆探、坑槽探及巖土測試工作。詳細勘察一般規(guī)定詳細勘察應充分收集前期勘察設計文件和專題研究成果,、埋置深度、施工方法、工程周邊環(huán)境等開展工作,滿足施工圖設計要求。詳細勘察應根據(jù)各類工程場地的工程地質、水文地質和工合勘察方法。、暗河、人為坑洞等,應結合工程需要適當加深。對前期勘察物探解譯的影響工程建設的異常范圍,應布置勘探點進行驗證。目的與任務詳細勘察應查明各類工程場地的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條件,分析評價地基、圍巖及邊坡穩(wěn)定性,預測可能出現(xiàn)的巖土工程問題,提出地基基礎選型與持力層選擇、圍巖加固與支護、邊坡治理、地下水控制、施工工法技術措施、周邊環(huán)境保護方案建議,提供設計、施工所需的巖土參數(shù)。詳細勘察工作前應收集下列資料:附有坐標和地形的擬建及環(huán)境邊坡治理措施;擬建工程及其影響范圍內的重要建(構筑物的地基巖土條件、基礎類型、結構形式和使用狀態(tài)等。詳細勘察應符合下列要求:查明場地范圍內巖土層的類型、年代、成因、分布范圍、工程特性、巖土物理力學性質,分析和評價地基的穩(wěn)定性、均勻性和承載能力,提出天然地基、地基處理或樁基等地基基礎方案和持力層選擇的建議,對需進行沉降計算的建(構)筑物,提供地基變形計算參數(shù)。、防滲措施、淤積情況及地表水與地下水的水力聯(lián)系等,分析地表水體對工程可能造成的危害。,確定抗浮設防水位,分析地下水對工程的作用,提出地下水控制措施的建議。危害程度,提出治理方案的建議。危害和影響,提出工程防治措施的建議。分析隧道圍巖的穩(wěn)定性和可挖性,對圍巖進行分級和巖土施工工程分級,分析隧道開挖、圍巖加固及初期支護等可能出現(xiàn)的巖土工程問題,提出對隧道有不利影響的工程地質問題及防治措施的建議,提供隧道圍巖加固、初期支護和襯砌設計與施工所需的巖土參數(shù)。分析基坑、路基及建(構)筑物場地周邊等各類邊坡的穩(wěn)定性及可能出現(xiàn)的巖土工程問題,提供邊坡穩(wěn)定性計算和支護設計所需巖土參數(shù),提出基坑支護和邊坡治理的工程措施建議。判定地下水和土對建筑材料的腐蝕性。施的建議。6液化判別,提出處理措施的建議。說明地質條件可能造成的工程風險。地下工程地下車站、地下區(qū)間、聯(lián)絡通道、施工輔助坑道等地下工程的詳細勘察除應符合本規(guī)范第7.2求:工的影響,預測基坑涌水、底板隆起和隧道涌水、突泥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預測基坑、隧道最大涌水量和正常涌水量。工程,提出抗浮設防水位的建議,提供抗拔樁或抗浮錨桿設計所需的各巖土層的側摩阻力或錨固力等參數(shù)。提出建議,對工程結構、工程周邊環(huán)境、巖土體的變形及地下水位變化等的工程監(jiān)測提出建議。;查明溶洞、地下障礙物、采空區(qū)、有害氣體的分布;提供含塊石(漂石)或碎石(卵石)土、軟硬不均地層、硬質巖地層中的石質強度、耐磨礦物成分及含量。對盾構設備選型及刀盤、刀具的選擇以及輔助工法的確定提出建議。勘探點平面布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的規(guī)定綜合確定。表7.3.2沿結構縱向的勘探點間距(m)場地復雜程度復雜場地中等復雜場地簡單場地基坑工程及淺埋暗挖車站10~2020~4040~50深埋暗挖車站20~4040~6060~80山嶺車站40~6060~8080~100區(qū)間隧道10~3030~5050~60注:1勘探點間距為在線路中線的投影距離。30m的暗挖車站。30m的暗挖車站。山嶺車站指位于山體上不具備通行條件的深埋車站,可采用鉆孔交叉布置?;庸こ碳鞍低谲囌静粦儆?條縱剖面和3條有代表性的橫剖面。15m的線型基坑,勘探點可沿基坑邊線兩側交錯布置,但基坑角點應有勘探點控制。1倍~2倍基坑深度范圍內布置適量勘探點,滿足基坑穩(wěn)定分析和設計的要求。當開挖邊界外無法進行勘探時,可通過調查或搜集取得相關資料。地層起伏變化較大、存在不利結構面或軟弱層、土質基坑等復雜場地以及斜坡場地應加密勘探點,并可根據(jù)需要擴大勘察范圍。點??刂?,條件許可時應布設橫剖面。平面曲線半徑較小等部位以及聯(lián)絡通道、渡線、施工輔助坑道等應有勘探點控制,并布設剖面。解譯的樁底巖溶異常應采用一定數(shù)量的鉆孔進行驗證。穿水域地段的勘探點宜布置在隧道結構外側3m~5m位置。凈距大于等于2剖面或地質觀測點、探坑、探槽適當代替鉆探工作??碧娇咨疃葢舷铝幸?guī)定:控制性勘探孔進入結構底板以下土層不小于結構底板以下全風化、強風化層不小于15m,或進入結構底板以下中等風化層不小于5m。一般性勘探孔進入結構底板以下土層不小于結構底板以下全風化、強風化層不小于10m,或進入結構底板以下中等風化層不小于3m。合工程需要適當加深。度應適當增加。1/3,車站工程不應少于勘探點總數(shù)的12/3。采取巖土試樣和進行原位測試應滿足巖土工程評價的要求。每個車站或區(qū)間工程每一主要巖土層的原狀土試樣或原位測試數(shù)據(jù)不應少于10件(組6件(組)。原位測試應根據(jù)需要和地區(qū)經(jīng)驗選取適合的測試手段,并103個,每個車站或區(qū)間工程的巖土層電阻率測試孔不宜少2個。10靜止側壓力系數(shù)和熱物理指標試驗數(shù)據(jù)每一主要巖土層3組。在基底以下壓縮層范圍內宜采取巖土試樣進行回彈再壓3組。1組,巖土試樣或地下水每2組。在基巖地區(qū)宜進行巖塊的彈性波波速測試,并應進行巖破碎和極破碎的巖石,宜進行動探、載荷試驗等原位測試。每個場地每一主要巖層的試驗數(shù)據(jù)不應少于3組。50307荷載試驗確定。當?shù)叵滤畬囌竞蛥^(qū)間工程有影響時宜布置長期水文觀測性,評價其富水性、預測其最大涌水量和正常涌水量。高架工程高架車站、高架區(qū)間及其附屬工程等的詳細勘察除應符合本規(guī)范第7.2節(jié)的要求外,尚應符合下列要求:,提供各巖土層的物理力學性質指標;分析樁基承載能力,結合當?shù)亟?jīng)驗提供樁基穩(wěn)定性、承載力和變形計算參數(shù)。查明溶洞、土洞、人為坑洞和特殊性巖土的分布與特征分析其對墩臺基礎和樁基的不利影響,評價墩臺地基和樁基的穩(wěn)定性,提出防治措施的建議。施工的影響。力對樁基承載力影響,并提出負摩阻系數(shù)及處理措施的建議。分析樁基施工存在的巖土工程問題,評價成樁的可能性論證樁基施工對工程周邊環(huán)境的影響,并提出處理措施的建議。勘探點的平面布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件復雜或高墩、大跨及特殊結構的橋墩,可根據(jù)需要增加勘探點。046的規(guī)定執(zhí)行。巖溶場地的軌道橋梁勘探點應根據(jù)巖溶發(fā)育程度分級綜合確定,巖溶弱發(fā)育地段按每個墩臺布置1孔~2孔,巖溶中等發(fā)育地段每個墩臺適當增加鉆孔,巖溶強發(fā)育地段對于明挖擴大基礎應布置5探結合進行綜合勘探??碧娇咨疃葢舷铝幸?guī)定:控制性勘探孔應滿足場地穩(wěn)定性評價、基礎設計選型、沉降計算和下臥層驗算等要求,一般性勘探孔應滿足探明地基各巖土層分布、厚度及地基承載力的要求。明挖擴大基礎的控制性勘探孔應進入基底以下基巖中等5m~8m10m~20m;一般性勘探2m~3m或全風化層、強風化5m~10m。樁基的勘探孔應深入預計樁端平面以下3倍~5倍樁身合工程需要適當加深。巖溶場地及有人為坑洞地段,鉆探深度應進入基礎底面10m,遇溶洞、暗河、人為坑洞時,應結合工程需要適當加深??刂菩钥碧娇椎臄?shù)量不應少于勘探點總數(shù)的131/2。巖土條件復雜的橋梁,每個墩、臺位置宜有取樣或原位測試勘探孔。.6條的規(guī)定。路基、車輛綜合基地場平、涵洞工程、7.2節(jié)的規(guī)定外,尚應符合本節(jié)規(guī)定。路堤詳細勘察應符合下列要求:查明地面坡度、地層結構、地質構造、巖土界面及形態(tài)、巖土工程性質。查明不利傾向軟弱夾層或軟弱結構面的分布范圍和特征,提供土層、巖土界面或不利結構面的物理力學強度指標,評價其穩(wěn)定性及潛在危害程度。查明地下水活動情況及其對基底穩(wěn)定性的影響。分析基底和斜坡穩(wěn)定性,提出路基和斜坡加固方案的建議。路塹詳細勘察應符合下列要求:分段劃分巖土施工工程等級。支擋結構詳細勘察應符合下列要求:擋結構設計所需的巖土參數(shù),提出支擋形式和地基基礎方案建議。響,提出處理措施建議。涵洞詳細勘察應符合下列要求:查明地形地貌、地層巖性、天然溝床及河岸坡穩(wěn)定狀態(tài)隱伏的基巖斜坡、不良地質作用和特殊性巖土。文地質參數(shù)。的巖土參數(shù)??碧近c的平面布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7.5.6的規(guī)定綜合確定。表7.5.6勘探點間距(m)場地復雜程度復雜場地中等復雜場地簡單場地勘探點間距15~3030~5050~6032個。需要。擋墻結構工程應沿延伸方向布置勘探點,抗滑樁工程應沿樁位縱向布置勘探點。7.5.6地可在代表性樁位布設勘探點且勘探點間距不宜大于30m;巖溶強發(fā)育區(qū)應加密勘探點。120m~40m間距布置勘探點。面或地質觀測點、探坑、探槽適當代替鉆探工作。巖溶場地的路基工程,應先開展綜合物探圈定異常范圍再采用鉆探驗證物探異常,查明基底溶洞、溶蝕破碎帶和土洞??碧娇椎纳疃葢舷铝幸?guī)定:3m~5m5m~8m,或巖土分界面、巖體不利結構面等潛在滑移面以5m~8m。路塹的一般性勘探孔深度應能探明軟弱層厚度及軟弱結構面產(chǎn)狀,且穿過最下層潛在滑動面并進入穩(wěn)定地層3m~5m,3m~5m,并滿足支護設計要求;地下水發(fā)育地段,根據(jù)排水工程需要適當加深。支擋結構的一般性勘探孔深度應達到基底持力層以下不5m,且應滿足查明基底巖土結構及設計驗算的要求。軌道下的樁基工程,勘探孔應進入預計樁端平面以下3倍~55m5m非可溶巖分布區(qū)域的涵洞勘探孔深度應至基底持力層或當加深??扇軒r分布區(qū)域的勘探孔深度應至基底以下中等風化基5m層,并大于沉降變形計算深度。控制性勘探孔的數(shù)量不應少于勘探點總數(shù)的131/210件(組6件(組)。腐蝕性試驗應采取地表水、地下水試樣或基礎范圍內地下2組。31km輛段、停車場按地質單元布置波速測試孔,每個地質單元不宜少1個,并應考慮建筑單體建筑抗震設計需要。每個地面車站、2個。地面房屋建筑及構筑物工程民用建筑勘察工作應符合下列要求:GB50021和《貴州省建筑巖土工程技術規(guī)范》DBJ52/T046的有關規(guī)定。GB50021GB50330046的有關規(guī)定。工業(yè)建(構)筑物勘察工作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勘探點的平面布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構點應有勘探點控制,且每處建(構)13個~41孔,中1個~21孔,復雜場地1當發(fā)現(xiàn)存在可能影響地基穩(wěn)定的溶洞等,應適當增加勘探孔,或采用物探與鉆探相結合進行綜合勘探。鉆孔深度自基礎底面算起,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55m。3倍~5倍樁徑,3m5m。巖溶場地的勘探孔進入樁端平面以下中等風化基巖5m,遇溶洞時,應結合工程需要適當加深。主變電所的主控樓、配電裝置樓等建筑物詳細勘察應符合GB50021046的有關規(guī)定。7.2節(jié)的規(guī)定外,尚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勘探點的平面布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個。10m~20m。13自基礎底面算起的勘探孔深度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5m時,勘探孔深度對于條形基礎不應小3倍,對于獨立基礎不應小于基礎底寬1.55m。8m~15m。3m。電阻率量測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30地貌單元及地層較復雜地段應增加測點。接觸網(wǎng)柱、聲屏障工程勘察工作應符合下列要求:特殊地質問題進行分析和評價??辈鞎r一般以地質調查與測繪為主,可進行適量的勘探工作,確定其影響與危害程度,提出相應的措施建議。電纜通道架空線路工程詳細勘察宜符合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220kV及以下架空送電線路勘測技術規(guī)程》DL/T5076的有關規(guī)定。其勘察工作以地質調查與測繪為主,對各桿塔宜進行逐基勘探。地下電力管道工程詳細勘察應符合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市政工程勘察規(guī)范》CJJ56有關城市室外管道工程詳細勘察的規(guī)定。地下電力隧道詳細勘察除應符合本規(guī)范第7.2節(jié)的要求外,尚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條物探測線,對物探解譯的影響工程建設的大型巖溶異常,應進行鉆孔驗證。7.7.3的規(guī)定。表7.7.3勘探點間距(m)場地復雜程度復雜場地中等復雜場地簡單場地勘探點間距<3030~5050~1003m~5m;隧道洞口、隧道縱斷面最低部位、地質構造復雜地段、巖體破碎帶、物探異常部位、采空區(qū)、地下水豐富或水文地質條件復雜的地段均應布置勘探點。自結構底板起算的勘探孔深度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2.5倍隧道直徑(寬度3m。3倍隧道直徑(寬度),遇中等風化巖層不應小于5m。1/3。6個。速測試。2組。8 施工勘察施工勘察應針對施工方法、施工工藝的特殊要求和施工中的要求。施工勘察包括施工地質工作和施工專項勘察。施工地質工作宜符合下列要求:良地質作用和特殊性巖土的分布情況,預測施工中可能遇到的工程地質問題,提出施工應注意的地質風險和工程措施建議。場區(qū)地層的擾動程度、場地地下水位變化及地下管道滲漏情況,分析地質與周邊環(huán)境條件的變化對工程可能造成的危害。層、裂隙、破碎帶,地下水情況等實際地質條件,核實、修正勘察資料。場地水文地質條件復雜或施工抽排水對周邊環(huán)境影響較大時,對場區(qū)及周邊地下水動態(tài)進行觀測。開展前期勘察階段延續(xù)下來的相關觀測工作。遇下列情況宜進行施工專項勘察:條件影響工程安全。巖土體對工程施工造成不利影響。場地地下水位變化較大或施工中發(fā)現(xiàn)不明水源或周邊地表水體出現(xiàn)異常,影響工程施工、危及工程安全或出現(xiàn)新的環(huán)境水文地質問題?;踊蛩淼朗┕み^程中出現(xiàn)樁或墻變形過大、基底隆起、地面塌陷、相鄰建構)筑物開裂等工程環(huán)境問題。井端頭、聯(lián)絡通道的巖土加固等輔助工法需要時。行孔底巖溶探測。需要進行施工專項勘察的其他情況。對抗剪強度、靜止側壓力系數(shù)、基床系數(shù)、樁端阻力、樁行現(xiàn)場原位測試。施工專項勘察工作應符合下列要求:工中形成的開挖、支護、地基與圍巖的加固、工程降水等相關資料。搜集和分析各種工程檢測、監(jiān)測和觀測資料。、地下水、軟弱夾層、巖石裂隙發(fā)育、巖石破碎程度等工程地質條件,分析需要解決的工程地質問題。方法和工作量。參數(shù),提出工程處理措施的建議。對于工程施工險情或事故處理需要進行的施工專項勘察,應采取多種勘察手段快速綜合驗證,并進行不同狀態(tài)及邊界條件下的分析評價。工程地質調查與測繪一般規(guī)定工程地質調查與測繪宜在可行性研究勘察和初步勘察階段和工程關鍵地段的專門問題進行補充調查與測繪。工程地質調查與測繪應搜集工程沿線的區(qū)域地質、水文地質、環(huán)境地質、礦產(chǎn)資料及周邊建(構)工作方法工程地質調查與測繪工作應遵循遠觀近察、由面到線、由主,可輔以少量的輕型勘探和測試。利用航片和衛(wèi)片等進行遙感解譯的地段,除室內解譯外,尚應進行必要的野外驗證工作。地質觀測點的布置和定位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地質觀測點應布置在具有代表性的巖土露頭、地層界線、斷層及長大結構面、地下水露頭、不良地質作用和地質災害、特殊巖土界線等處。、不良地質作用和特殊性巖土等重要的地質觀測點,應采用儀器定位。大比例尺地質圖宜采用填圖的方法進行調查與測繪。小比例尺地質圖和既有地質資料比較充分的中小比例尺地質圖可采用編圖方法進行調查與測繪。工作范圍根據(jù)各階段確定的線路走向、建(構)筑物范圍及鄰近影比選、建(構)筑物選址、地質條件評價的需要。工程地質調查與測繪范圍,一般區(qū)間直線段向兩側不應少100m200m,山嶺隧道應根據(jù)需要適當擴大工作范圍。對可溶巖分布地段,其兩側調查與測繪范圍尚應滿足場地巖溶水文地質分析評價的需要。對工程建設有影響的斷裂構造、不良地質作用、特殊性巖土、地下水富集區(qū)、既有建(構)擴大工作范圍。工程建設可能誘發(fā)地質災害、破壞既有建(構)筑物及引發(fā)生和環(huán)境地質問題的影響區(qū)域。場地巖溶水文地質條件復雜時,應擴大水文地質調查研究地有關的巖溶地下水流動系統(tǒng)。工作內容包括:區(qū)域地質、水文、氣象、遙感、建筑及植被等資料。既有建(構)筑物的巖土工程勘察資料和施工經(jīng)驗。經(jīng)驗和人類工程活動的強烈程度。工程地質調查與測繪工作宜包括下列內容:劃分地貌單元,確定成因類型。結構面等進行分類,調查斷裂、長大結構面等的分布、性狀、破碎帶及影響帶寬度及物質組成,確定主要結構面與線路的關系。流量、河床標高、淹沒范圍等。地下水含水層類型、水位、變化幅度、水力聯(lián)系,補給、徑流和排泄條件,地下水動態(tài)變化與地表水系的聯(lián)系、腐蝕性情況,以及歷年地下水位的長期觀測資料。巖溶、采空區(qū)、地面塌陷、滑坡、危巖和崩塌(落石)天然和人工邊坡的類型、坡率、防護措施和穩(wěn)定情況。工作成果檢查和分析,確認無誤后方可使用。工程地質調查與測繪成果應準確可靠、圖文相符。對工程設計、施工有影響的工程地質現(xiàn)象,宜進行現(xiàn)場素描或拍照記錄并附文字說明。工程地質調查與測繪成果比例尺宜符合下列規(guī)定:1﹕1000~1﹕21﹕500~1﹕1000,在工程地質條件復雜地段宜適當放大比例尺。測繪用底圖宜包括最新的地形、河流、公路、鐵路、地表水體、建筑物、構筑物等基本要素。1﹕10000地形圖作底圖,并繪制巖溶水文地質平面圖。工程地質調查與測繪的成果資料應符合下列要求:應階段的巖土工程勘察報告。對地質條件復雜地段,應編制工程地質調查與測繪報告。報告內容包括文字報告、遙感地質解譯資料、圖件、照相錄像資料、統(tǒng)計圖表等。巖溶發(fā)育地段宜編制巖溶發(fā)育程度分區(qū)圖,并在圖中嵌表進行簡要地質說明和巖溶水文地質問題分析評價??碧脚c測試一般規(guī)定鉆探、物探、坑探等勘探方法的選擇,應根據(jù)地層特性、勘探深度、取樣及原位測試要求、場地現(xiàn)狀等確定。引測基準點應滿足其精度要求??碧阶鳂I(yè)應考慮對工程及環(huán)境的影響,防止對地下管線、錄封孔或回填的方法、材料和過程;封孔或回填質量應滿足工程施工要求,避免對工程施工造成危害。經(jīng)驗和測試方法的適用性等因素綜合確定,其儀器設備應定期檢驗和標定。,應與工程反算參數(shù)作對比,檢驗其可靠性。GB/T50123》GB/T50266的有關規(guī)定。巖土試樣的采取方法應結合地層條件、巖土試驗技術要求確定。巖土室內試驗資料的整理應結合相應的原位測試成果和既有的經(jīng)驗數(shù)據(jù)進行綜合分析,為工程設計、施工提供準確可靠的參數(shù)。地球物理勘探遇下列情況時可采用地球物理勘探:脫空、地下管線、地下空洞、土洞、溶洞等。推提供依據(jù)。性模量、動剪切模量、卓越周期。選用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時,應具備下列條件:被探測對象與其周圍介質間存在一定的物性(磁性、密度、溫度等)差異。被探測對象的幾何尺寸與其埋藏深度或探測距離之比不1/10。能抑制各種干擾,區(qū)分有用信號和干擾信號。外業(yè)場地應具備足夠的作業(yè)空間。形態(tài)或可進行校正。在選用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時,應進行方法的有效性試驗,試驗地段應選擇在有對比資料,且具有代表性的地段。同時,應沿測線進行簡要的地質描述并做好記錄。解譯地球物理勘探資料時,應考慮其多解性。當需要時,可采用多種勘探手段,包括多種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并應有一定地球物理勘探資料解譯應滿足下列要求:常數(shù)據(jù),進行必要的地形校正和數(shù)據(jù)處理。布范圍,建立地球物理勘探異常與地質體的對應關系。作為解譯的約束條件。證、綜合分析。列要求:解譯成果圖應符合下列要求:解譯成果圖應包括單一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或綜合地解譯成果圖應是對實測資料的定性和定量解譯的體現(xiàn),應與物性資料對應。地球物理勘探成果圖與成果解譯圖宜繪制在一張圖上,利于分析。要求。地球物理勘探用于巖溶探測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城市環(huán)境下選擇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應符合下列要求:地震映像法,探測埋藏較深的巖溶宜選用瞬變電磁法、音頻大地電磁法。度電法、地震映像法、探地雷達、人工源面波法等。3)當覆蓋層較厚時,可選用高密度電法、瞬變電磁法、電剖面法、電測深法、天然源面波法、大地電磁法等。探測鉆孔周圍的巖溶,可選用單孔電磁波反射法等。CT等。探測已揭示的無充填溶洞,可選用三維激光掃描儀。探測水域巖溶,可選用地震反射法、電測深法等。追蹤與地下水活動有關的巖溶發(fā)育帶或暗河時宜選地球物理勘探用于地下水探測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速及流向等。的變化特征。測線應垂直儲水構造、裂隙、巖溶發(fā)育帶走向布置。城市環(huán)境下選擇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應符合下列要求:下水埋藏較淺、無強電磁干擾時,可選用核磁共振法直接找水。當有鉆孔時,可選用綜合測井。充電法。探測埋藏較深的地下水宜選用瞬變電磁法。地球物理勘探用于隱伏構造探測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富水情況,測試破碎帶的物性參數(shù)等。勘探線和其它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的測線一致。城市環(huán)境下選擇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應符合下列要求:1)當區(qū)內沒有較強的工業(yè)游散電流、接地條件良好時,可選用高密度電法、電剖面法、電測深法。當覆蓋層較薄時,可選用人工源面波法、探地雷達、地震折射法、地震反射法、天然源面波法。瞬變電磁法。當探測具有明顯斷距的斷層時,可選用地震反射法、地震映像法。當探測水底地層構造時,宜選用地震反射法。CT。地球物理勘探用于巖土界面探測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層和土層物性參數(shù)測試。探測第四系碎石土、砂土、粉土、黏性土、填土、軟土、砂卵礫石層時,應綜合考慮工程特點和探測目的,合理布置測線長度、數(shù)量、方向和測網(wǎng)密度等,地下工程宜沿線路中線或結構輪廓線布置測線。蹤測線。城市環(huán)境下選擇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時應符合下列要求:當?shù)匦魏突鶐r面起伏不大時,可選用人工源面波法、天然源面波法、地震映像法、地震折射法、地震反射法等。當探測水底土層時,可選用地震映像法、電測深法、高密度電法等。地球物理勘探用于采空區(qū)探測應符合下列要求:可用于探測采空區(qū)的分布、埋深及規(guī)模。的規(guī)模和埋深確定,測網(wǎng)范圍應大于采空區(qū)對工程的影響范圍。城市環(huán)境下選擇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應符合下列要求:1)埋深較小的采空區(qū)可選用地震反射法、高密度電法、瞬變電磁法等。測深法等。CT,或采用綜合地球物理勘探。地球物理勘探用于施工超前地質預報應符合下列要求:洞、地下水富集區(qū)、軟弱層等不良地質體。城市環(huán)境下選擇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應符合下列要求:(TSPTST、、TGP等)。對于較復雜的隧道洞段宜采用綜合方法進行超前地地球物理勘探用于路基隱伏病害探測應符合下列要求:隱患的地球物理勘探。布置宜超出輪廓線邊界。度電法、瞬變電磁法。鉆探鉆探方法可根據(jù)巖土類別和勘察要求,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城市軌道交通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GB50307的規(guī)定選用。程勘察規(guī)范》GB50307和《建筑工程地質勘探與取樣技術規(guī)程》JGJ/T87的有關規(guī)定外,遇巖溶、土洞等,尚應采用下列措施:具卡取巖芯。在溶蝕破碎地層鉆進,宜使用雙管單動鉆進。有鐘乳石和溶蝕現(xiàn)象等,應采取措施防止掉鉆事故。鉆進時遇溶洞,應立即停鉆,用鉆具試探溶洞底板深度,粗徑鉆具長度不夠時應另用長巖芯管拭探,拭探中應詳細記錄溶洞頂?shù)装迳疃?,有無充填物及其性質。2倍~3倍。如再次有溶洞,可采用起管擴孔再下套管的辦法,不宜輕易采用換徑下小一級套管的作法。完整和較完整可溶巖,巖芯采取率應大于或等于80%;65%;破碎帶和溶洞充填物65%,軟塑、流塑狀黏土視實際情況確定。巖溶強至中等發(fā)育地段的勘探過程中,應注意機器振動、抽水試驗抽取地下水等情況下,可能誘發(fā)巖溶塌陷造成安全事故的風險。10.3.4的規(guī)定。表10.3.4 鉆孔回填材料及回填方法回填材料回填方法直徑20mm左右黏土球0.5m~1.0m實;有套管護壁的鉆孔應邊拔套管邊回填水泥漿、水泥與膨潤土或粉煤灰漿液泥漿泵送入孔底,逐步向上灌注巖芯整理應符合下列要求:一回次內采得兩種不同巖芯時應注明變層深度。止深度,放在巖芯相應位置。色照片。鉆探記錄和編錄應符合下列要求:鉆探現(xiàn)場巖芯鑒別和編錄可采用按鉆探要求回次的采取率、破碎完整程度及外形的描述等綜合手段。鉆探記錄應按回次進尺進行編錄,應包括回次進尺和深取樣類別及取樣位置、原位測試及其位置等內容。巖溶場地的鉆孔,尚應記錄下列內容:鉆具自然下落和自然減壓的起止深度及狀況。鉆穿洞穴頂板后應詳細記錄頂板深度、充填物性質、地下水情況。巖溶發(fā)育情況,測定鉆孔線巖溶率。坑探0.5m~1.0m設一檢查孔。探井施工時,應根據(jù)實際情況,向井中送風并應監(jiān)測井內有害氣體含量。置探洞,對地下水出水構造進行追蹤,為地下水引排創(chuàng)造條件。特征,可使用探坑或探槽。探坑或探槽工作宜在物探查明的異常區(qū)進行。用探洞進行追索或在溶洞處開挖探井。,并輔以代表性部位的彩色照片。原位測試巖土條件、各測試方法的適用性及工程設計對巖土參數(shù)的要求按表10.5.1選用。表10.5.1 原位測試項目試驗項目測定參數(shù)主要試驗目的標準貫入標準貫入錘擊數(shù)N1.判別土層均勻性和劃分土層;試驗(擊)2.判別地基液化可能性及等級(標準貫入試驗);3.估算砂土密實度、黏性土狀態(tài);動力觸探動力觸探錘擊數(shù)4.估算土體基床系數(shù)和比例系數(shù);試驗N10、N63.5、N120(擊)5.估算土體強度指標;6.7.判斷沉樁的可能性旁壓試驗、、、估算地基土強度和變性指標;計算土的側向基床系數(shù);估算樁基承載力;力系數(shù)(自鉆式旁壓試驗)單橋比貫入阻力ps判別土層均勻性和劃分土層;估算地基土強度和變形指標;數(shù);判斷盾構推進難易程度;估算樁基承載力;判斷沉樁可能性;判別地基土液化可能性及等級(MPa),雙橋錐尖靜力觸探試驗、側、孔壓靜止觸探的孔隙水壓力u(kPa)試驗項目測定參數(shù)主要試驗目的載荷試驗(螺旋板比例界限壓力p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0年中國高溫合金輥環(huán)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融雪劑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板銼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木紋平開上懸窗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開路式激光氣體分析儀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孕烯醇酮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稻保樂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無人機電力施工方案
- 2025年中國機械抓頭組件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折疊腳經(jīng)濟餐爐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小學美術 四年級 人教版《造型?表現(xiàn)-色彩表現(xiàn)與創(chuàng)作》“色彩”單元美術作業(yè)設計《色彩的明與暗》《色彩的漸變》《色彩的情感》
- 2015年新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yè)分類大典》
- 中國心臟重癥鎮(zhèn)靜鎮(zhèn)痛專家共識專家講座
- 企業(yè)生產(chǎn)制造部門預算編制模板
- 新概念英語第二冊單詞默寫表
- 教育心理學智慧樹知到答案章節(jié)測試2023年浙江師范大學
- 川教版七年級生命生態(tài)安全下冊第1課《森林草原火災的危害》教案
- 食品檢驗檢測機構能力建設計劃方案
- 護理人員心理健康
- 安全技術說明書粗苯
- 共板法蘭風管制作安裝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