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學試題庫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c5e3d4062bf27ca8af51d288b6ffe93/ac5e3d4062bf27ca8af51d288b6ffe931.gif)
![生物化學試題庫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c5e3d4062bf27ca8af51d288b6ffe93/ac5e3d4062bf27ca8af51d288b6ffe932.gif)
![生物化學試題庫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c5e3d4062bf27ca8af51d288b6ffe93/ac5e3d4062bf27ca8af51d288b6ffe933.gif)
![生物化學試題庫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c5e3d4062bf27ca8af51d288b6ffe93/ac5e3d4062bf27ca8af51d288b6ffe934.gif)
![生物化學試題庫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c5e3d4062bf27ca8af51d288b6ffe93/ac5e3d4062bf27ca8af51d288b6ffe93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生物化學試題庫生物化學試題庫生物化學試題庫xxx公司生物化學試題庫文件編號:文件日期:修訂次數(shù):第1.0次更改批準審核制定方案設計,管理制度核酸的酶促降解和核苷酸代謝一、名詞解釋1.核苷磷酸化酶(nucleosidephosphorylase):能分解核苷生成含氮堿和戊糖的磷酸酯的酶。
2.從頭合成(denovosynthesis):生物體內用簡單的前體物質合成生物分子的途徑,例如核苷酸的從頭合成。
3.補救途徑(salvagepathway):與從頭合成途徑不同,生物分子的合成,例如核苷酸可以由該類分子降解形成的中間代謝物,如堿基等來合成,該途徑是一個再循環(huán)途徑。4.限制性內切酶:二、單選題(在備選答案中只有一個是正確的)(3)1.嘌呤核苷酸從頭合成時首先生成的是:①GMP;
②AMP;
③IMP;
④ATP(2)2.提供其分子中全部N和C原子合成嘌呤環(huán)的氨基酸是:①天冬氨酸;
②甘氨酸;
③丙氨酸;
④谷氨酸(1)3.嘌呤環(huán)中第4位和第5位碳原子來自下列哪種化合物
①甘氨酸
②天冬氨酸
③丙氨酸
④谷氨酸
(3)4.嘌呤核苷酸的嘌呤核上第1位N原子來自
①Gly
②Gln
③ASP
④甲酸
三、多項選擇題1.嘧啶分解的代謝產(chǎn)物有:(ABC)A.CO2;
B.β-氨基酸
C.NH3
D.尿酸2.嘌呤環(huán)中的氮原子來自(ABC)A.甘氨酸;
B.天冬氨酸;
C.谷氨酰胺;
D.谷氨酸四、填空題1.體內脫氧核苷酸是由____核糖核苷酸_____直接還原而生成,催化此反應的酶是____核糖核苷酸還原酶______酶。2.人體內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謝的最終產(chǎn)物是______尿酸______,與其生成有關的重要酶是___黃嘌呤氧化酶_________。3.在生命有機體內核酸常與蛋白質組成復合物,這種復合物叫做
染色體
。4.基因表達在
轉錄
水平的調控是最經(jīng)濟的,也是最普遍的。五、問答題:
1.降解核酸的酶有哪幾類?舉例說明它們的作用方式和特異性。
2.什么是限制性內切酶有何特點它的發(fā)現(xiàn)有何特殊意義
3.簡述蛋白質、脂肪和糖代謝的關系?蛋白質
AA
糖EMP
丙酮酸
乙酰輔酶A
TCA
脂肪
甘油
脂肪酸六、判斷對錯:(對)人類和靈長類動物缺乏尿酸氧化酶,因此嘌呤降解的最終產(chǎn)物是尿酸。蛋白質酶促降解和氨基酸代謝一、名詞解釋1.尿素循環(huán)(ureacycle):是一個由4步酶促反應組成的可以將來自氨和天冬氨酸的氮轉化為尿素的代謝循環(huán)。該循環(huán)是發(fā)生在脊椎動物肝臟中的一個代謝循環(huán)。
2.脫氨(deamination):在酶的催化下從生物分子(氨基酸或核苷酸分子)中除去氨基的過程。
3.氧化脫氨(oxidativedeamination):α-氨基酸在酶的催化下脫氨生成相應α-酮酸的過程。氧化脫氨過程實際上包括脫氫和水解兩個步驟。
4.轉氨酶(transaminases):也稱之氨基轉移酶(aminotransferases)。催化一個α-氨基酸的α-氨基向一個α-酮酸轉移的酶。
5.轉氨(transamination):一個α-氨基酸的α-氨基借助轉氨酶的催化作用轉移到一個α-酮酸的過程。
6.生糖氨基酸(glucogenicaminoacids):可以轉變成糖類的氨基酸。7.生酮氨基酸(acetonegenicaminoacid):那些降解可生成乙酰CoA或酮體的氨基酸。8.聯(lián)合脫氨基作用(Co-deamination):由氧化脫氨和轉氨作用配合進行的脫氨基作用。二、選擇題
(4)1.生物體內大多數(shù)氨基酸脫去氨基生成α-酮酸是通過下面那種作用完成的
①氧化脫氨基
②還原脫氨基
③聯(lián)合脫氨基
④轉氨基
(1)2.下列氨基酸中哪一種可以通過轉氨作用生成α-酮戊二酸
①Glu
②Ala
③Asp
④Ser
(2)3.轉氨酶的輔酶是
①TPP
②磷酸吡哆醛
③生物素
④核黃素
(4)4.以下對L-谷氨酸脫氫酶的描述哪一項是錯誤的
①它催化的是氧化脫氨反應
②它的輔酶是NAD+或NADP+③它和相應的轉氨酶共同催化聯(lián)合脫氨基作用
④它在生物體內活力不強
(4)5.下述氨基酸除哪種外,都是生糖氨基酸或生糖兼生酮氨基酸
①Asp
②Arg
③Leu
④Phe(1)6.魚類主要是以下列何種形式解除氨毒?①排氨;
②排尿酸;
③排尿素;
④排胺。(1)7.動物體內氨基氮排泄的主要形式是①尿素;
②胺;
③酰胺;
④氨基酸。
(1)8.微生物普遍存在天冬氨酸酶,此酶可催化哪一種化合物與氨合成天冬氨酸?
①草酰乙酸;
②蘋果酸;
③延胡索酸;
④琥珀酸。
(1)9.氨基酸氧化脫氨基時,每消耗1摩爾氧,產(chǎn)生多少摩爾氨及a-酮酸?
①1;
②2;
③3;
④。
(2)10.下列氨基酸中,哪種氨基酸經(jīng)轉氨作用可直接生成草酰乙酸?
①蘇氨酸;
②天冬氨酸;
③丙氨酸;
④谷氨酸。(2)11.羧肽酶催化水解釋放肽鏈中含下列哪種自由基團的氨基酸?
①e氨基;
②a羧基;
③b羧基;
④g羧基
(3)12.下述哪種氨基酸可由三羧酸循環(huán)的中間物經(jīng)一步反應即可生成?
①丙氨酸;
②絲氨酸;
③天冬氨酸;
④谷氨酰酸。
(3)13.下面除了哪一種氨基酸外,其余a-氨基酸均可參加轉氨基作用①丙氨酸;
②谷氨酸;
③賴氨酸;
④纈氨酸
(3)14.谷丙轉氨酶的縮寫符號是:①GoT;
②GMT;
③GPT;
④GPD。
(1)15.魚類主要是以下列何種形式解除氨毒?
①排氨;
②排尿酸;
③排尿素;
④排胺。(2)16.爬蟲類和鳥類以下列哪種物質作為氨基酸氨基氮排泄的主要形式?
①尿素;
②尿酸;
③酰胺;
④氨。(1)17.氨基酸氧化脫氨基時,每消耗1摩爾氧,產(chǎn)生多少摩爾氨及a-酮酸?
①1;
②2;
③3;
④。
(4)18.下列氨基酸中,可轉變?yōu)殓牾oA進入三羧酸循環(huán)的是①Ser;
②Val;
③Thr;
④Asp。
(3)19.體內尿素的合成是通過下列哪種循環(huán)途徑形成的①三羧酸循環(huán);
②嘌呤核苷酸循環(huán);
③鳥氨酸循環(huán);
④卡爾文循環(huán)。(3)20.下述哪種氨基酸可由三羧酸循環(huán)的中間物經(jīng)一步反應即可生成①丙氨酸;
②絲氨酸;
③天冬氨酸;
④谷氨酰胺。
三、是非題
(對)1.人體內若缺乏維生素B6和維生素PP,均會引起氨基酸代謝障礙。
(錯)2.磷酸吡哆醛只作為轉氨酶的輔酶。
(錯)3.尿素是所有動物氨基氮代謝的最終產(chǎn)物。(錯)4.轉氨作用是氨基酸脫去氨基的唯一方式。
(錯)5.大多數(shù)轉氨酶以a-酮戊二酸作為氨基受體,因此,它們對a-酮戊二酸(或谷氨酸)是專一的,而對另一個底物則無嚴格的專一性。
(錯)6.精胺得名是由于這種物質僅存在于精液中。(錯)7.轉氨基作用是氨基酸脫氨的一種方式,所有氨基酸都能進行轉氨作用。(錯)8.轉氨酶種類多,分布廣,所以轉氨基作用是氨基酸脫氨基的主要方式。(對)9.尿酸和尿素并不是生物界氨基氮排泄的僅有形式。四、問答題
1.催化蛋白質降解的酶有哪幾類它們的作用特點如何
2.氨基酸脫氨后產(chǎn)生的氨和a-酮酸有哪些主要的去路?
3.試述天冬氨酸徹底氧化分解成CO2和H2O的反應歷程,并計算產(chǎn)生的ATP的摩爾數(shù)。
4.消化道內蛋白質的水解,需要多種蛋白酶的協(xié)同作用,為什么這些蛋白酶的作用特點是什么請簡要說明之。答:因為各種蛋白酶都有其各自的作用特點,單獨一種是不能將蛋白質完全水解成氨基酸的,必須多種配合才能達到目的。
蛋白水解酶:內切酶:胃蛋白酶:水解芳香族氨基酸氨基與其他氨基酸的羧基組成的肽鍵。
胰蛋白酶:水解堿性氨基酸的羧基與其他氨基酸的氨基組成的肽鍵。
胰凝乳蛋白酶:水解芳香族氨基酸的羧基與其他氨基酸的氨基組成的肽鍵。外切酶:氨肽酶:作用于氨基端的外切酶。
羧肽酶:作用于羧基端的外切酶。二肽酶:只水解二肽。五、填空
1.動物體內的氨在肝臟通過
鳥氨酸
循環(huán)機制合成為
尿素
。2.氨基酸經(jīng)氧化脫氨基作用生成
α-酮酸
和
氨
。3.催化下面反應的酶是
谷丙轉氨酶
。
4.
谷氨酰胺
在谷氨酰胺酶的作用下,發(fā)生
水解
作用,而形成谷氨酸。5.動物體內的氨在肝臟通過
鳥氨酸
循環(huán)機制合成為
尿素
。6.氨基酸經(jīng)脫羧作用產(chǎn)生
伯胺
及
二氧化碳
。7.蛋白質在生物體內的水解是在
蛋白
酶的催化下,通過加水分解,使蛋白質的
肽
鍵斷裂,最后生成
氨基酸
的過程。脂類代謝一、名詞解釋1.β氧化途徑(βoxidationpathway):是脂肪酸氧化分解的主要途徑,脂肪酸被連續(xù)地在β碳氧化降解生成乙酰CoA,同時生成NADH和FADH2,因此可產(chǎn)生大量的ATP。該途徑因脫氫和裂解均發(fā)生在β位碳原子而得名。每一輪脂肪酸β氧化都是由4步反應組成:氧化、水化、再氧化和硫解。2.肉毒堿穿梭系統(tǒng)(carnitineshuttlesystem):脂酰CoA通過形成脂酰肉毒堿從細胞質轉運到線粒體的一個穿梭循環(huán)途徑。
3.酮體(acetonebody):在肝臟中由乙酰CoA合成的燃料分子(β羥基丁酸、乙酰乙酸和丙酮)。在饑餓期間酮體是包括腦在內的許多組織的燃料,酮體過多將導致中毒。4.酮尿癥(Ketonuria):某些病理條件下,肝中合成酮體的量超過肝外組織氧化酮體的能力時,則酮體積存于血液中形成酮血癥,血中酮體過多由尿排出形成酮尿癥。二、單項選擇題(4)1.脂肪酸徹底氧化的產(chǎn)物是:①乙酰CoA;
②脂酰CoA;
③丙酰CoA;
④H2O、CO2及釋出的能量(3)2.關于酮體的敘述,哪項是正確的①酮體是肝內脂肪酸大量分解產(chǎn)生的異常中間產(chǎn)物,可造成酮癥酸中毒②各組織細胞均可利用乙酰CoA合成酮體,但以肝內合成為主③酮體只能在肝內生成,肝外氧化④酮體氧化的關鍵是乙酰乙酸轉硫酶(4)3.酮體生成過多主要見于:①攝入脂肪過多;
②肝內脂肪代謝紊亂;
③脂肪運轉障礙;
④糖供給不足或利用障礙(3)4.關于脂肪酸合成的敘述,不正確的是:①
在胞液中進行;
②基本原料是乙酰CoA和NADPH+H+③脂肪酸合成過程中碳鏈延長需乙酰CoA提供乙?;苤舅岷铣擅笧槎嗝笍秃象w或多功能酶(4)5.甘油氧化分解及其異生成糖的共同中間產(chǎn)物是:①丙酮酸;
②2-磷酸甘油酸;
③3-磷酸甘油酸;
④磷酸二羥丙酮
(1)6.在脂肪酸的合成中,每次碳鏈的延長都需要什么直接參加
①乙酰CoA
②草酰乙酸
③丙二酸單酰CoA
④甲硫氨酸
(2)7.合成脂肪酸所需的氫由下列哪一種遞氫體提供
①NADP+
②NADPH+H+
③FADH2
④NADH+H+
(4)8.脂肪酸活化后,β-氧化反復進行,不需要下列哪一種酶參與
①脂酰CoA脫氫酶②β-羥脂酰CoA脫氫酶③烯脂酰CoA水合酶④硫激酶
(2)9.β-氧化的酶促反應順序為:
①脫氫、再脫氫、加水、硫解
②脫氫、加水、再脫氫、硫解③脫氫、脫水、再脫氫、硫解
④加水、脫氫、硫解、再脫氫
(3)10.脂肪酸合成需要的NADPH+H+主要來源于
①TCA
②EMP
③磷酸戊糖途徑
④以上都不是
(4)11.生成甘油的前體是
①丙酮酸
②乙醛
③磷酸二羥丙酮
④乙酰CoA(4)12.下列哪種組織能將脂肪酸轉化成酮體①腦;
②腎臟;
③骨骼??;
④肝臟。
(1)13.脂肪酸合成酶復合體上脂?;虚g物是與ACP中的哪種基團結合的?①-SH;
②-NH2;
③-OH;
④-COOH。(2)14.軟脂酰CoA通過一次b-氧化,且其產(chǎn)物乙酰CoA徹底氧化共產(chǎn)生多少摩爾的ATP①12;
②17;
③36;
④5。
三、多項選擇題(ACD)1.脂肪酸β-氧化的產(chǎn)物有:A.NADH+H+;
B.NADPH+H+;
C.FADH2;
D.乙酰CoA(ABCD)2.能產(chǎn)生乙酰CoA的物質有:A.葡萄糖;
B.脂肪;
C.酮體;
D.氨基酸(ABD)3.酮體:A.水溶性比脂肪酸大;
B.可隨尿排出C.是脂肪酸分解代謝的異常產(chǎn)物;
D.在血中含量過高可導致酸中毒(ACD)4.能將酮體氧化利用的組織或細胞是:A.心肌;
B.肝;
C.腎;
D.腦四、填空題1.脂肪酸分解過程中,長鍵脂酰CoA進入線粒體需由_____肉毒堿______攜帶,限速酶是_____脂酰-肉毒堿轉移酶Ⅰ______;脂肪酸合成過程中,線粒體的乙酰CoA出線粒體需與____草酰乙酸_______結合成______檸檬酸_____。2.脂肪酸的β-氧化在細胞的__線粒體__內進行,它包括___脫氫____、__加水____、_____(再)脫氫_____和____硫解______四個連續(xù)反應步驟。每次β-氧化生成的產(chǎn)物是____1分子乙酰CoA_____和______比原來少兩個碳原子的新酰CoA_____。3.脂肪酸的合成在___胞液___進行,合成原料中碳源是_____乙酰CoA____并以___丙二酰CoA____形式參與合成;供氫體是_NADPH+H+___,它主要來自_____磷酸戊糖途徑______.4.乙酰CoA的來源有____糖____、____脂肪____、____氨基酸___和____酮體____。5.酮體包括
丙酮
,
β-羥丁酸
和
乙酰乙酸,它們在
肝臟產(chǎn)生。6.線粒體外膜上活化的脂酰CoA,通過
肉堿
運送機制進入
線粒體基質
而進行b-氧化。7.脂肪組織中的脂肪酶有
甘油三酯酶(脂肪酶)
,
甘油二酯酶
和
甘油一(單)酯酶三種。
五、是非題
(對)1.脂肪酸氧化降解主要始于分子的羧基端。
(對)2.脂肪酸的從頭合成需要NADPH+H+作為還原反應的供氫體。
(錯)3.脂肪酸徹底氧化產(chǎn)物為乙酰CoA。
(對)和ACP都是酰基的載體。
六、問答題
1.為什么人攝入過多的糖容易長胖?
2.試述油料作物種子萌發(fā)時脂肪轉化成糖的機理。
3.寫出1摩爾軟脂酸在體內氧化分解成CO2和H2O的反應歷程,并計算產(chǎn)生的ATP摩爾數(shù)。
4.1摩爾甘油在生物體內徹底氧化可生成多少摩爾ATP(分步計算)答:①從甘油?甘油醛-3-磷酸,產(chǎn)生1個H2,經(jīng)呼吸鏈產(chǎn)生3摩爾ATP②甘油醛-3-磷酸?丙酮酸產(chǎn)生5摩爾ATP
③丙酮酸?CO2+H2O產(chǎn)生15摩爾ATP
④甘油激活時消耗1摩爾ATP
⑤1摩爾甘油徹底氧化可生成3+5+15-1=22摩爾ATP5.1摩爾三硬脂酰甘油在生物體內徹底氧化,可產(chǎn)生多少摩爾ATP(請按反應順序分段計算)6.在抗霉素A存在下,在有氧的條件下,計算哺乳動物肝臟氧化1分子軟脂酸所凈生成的ATP的摩爾數(shù)。如果是在魚藤酮而不是抗霉素A存在下,情況又如何?答:抗霉素A抑制了cytb→cytc1的電子傳遞,所以FADH和NADH鏈都被抑制,軟脂酸氧化分解中只能在8個乙酰輔酶A進入TCA循環(huán)過程中產(chǎn)生8個GTP(ATP),再減去軟脂酸活化時消耗的2個ATP,共6個ATP;魚藤酮抑制的是NADH+H+→輔酶Q的傳遞,所以只能抑制NADH鏈,而FADH鏈不被抑制,因此在7次β-氧化過程中產(chǎn)生7個FADH2,在8個乙酰輔酶A進入TCA循環(huán)過程中產(chǎn)生8個FADH2,同時產(chǎn)生8個GTP(ATP),共產(chǎn)生38個ATP,再減去軟脂酸活化時消耗的2個ATP,共36個ATP。七、填圖題1.按下列方框中的標號寫出該處應填入的內容。答:1、甘油激酶;2、2a:NAD;
2b:NADH2;
3、丙酮酸(三羧酸循環(huán))(二氧化碳和水);4、α-磷酸甘油;5、磷酸二羥丙酮2.請分別指出在下圖的①、②、③、④和⑤處應寫出的酶或化合物。答:1、脂肪;2、脂肪酸;3、甘油二脂酶;4、甘油一脂酶;5、甘油糖代謝一、名詞解釋1.酵解(glycolysis):一個由10步酶促反應組成的糖分解代謝途徑,通過該途徑,一分子葡萄糖轉換為兩分子丙酮酸,同時凈生成兩分子ATP和兩分子NADH。
2.發(fā)酵(fermentation):營養(yǎng)分子(例如葡萄糖)產(chǎn)能的厭氧降解,在乙醇發(fā)酵中,丙酮酸轉化為乙醇和CO2。在乳酸發(fā)酵中,丙酮酸轉化為乳酸。
3.底物水平磷酸化(substratephosphorylation):ADP或某些其它的核苷-5ˊ-二磷酸的磷酸化是通過來自一個非核苷酸底物的磷酰基的轉移實現(xiàn)的。這種磷酸化與電子傳遞鏈無關。
4.檸檬酸循環(huán)(citricacidcycle):也稱之三羧酸循環(huán)(tricarboxylicacidcycle),Krebs循環(huán)(Krebscycle)。是用于乙酰CoA中的乙?;趸蒀O2的酶促反應的循環(huán)系統(tǒng),該循環(huán)的第一步反應是由乙酰CoA和草酰乙酸縮合形成檸檬酸。
5.戊糖磷酸途徑(pentosephosphatepathway):也稱之磷酸己糖支路(hexosemonophosphateshunt)。是一個葡萄糖-6-磷酸經(jīng)代謝產(chǎn)生NADPH和核糖-5-磷酸的途徑。該途徑包括氧化和非氧化兩個階段,在氧化階段,葡萄糖-6-磷酸轉化為核酮糖-5-磷酸和CO2,并生成兩分子的NADPH;在非氧化階段,核酮糖-5-磷酸異構化生成核糖-5-磷酸或轉化為酵解中的兩個中間代謝物果糖-6-磷酸和甘油醛-3-磷酸。
6.磷酸解(作用)(phosphorolysis):在分子內通過引入一個無機磷酸形成磷酸酯鍵而使原來鍵斷裂的方式。
7.糖異生作用(gluconeogenesis):由簡單的非糖前體轉變?yōu)樘堑倪^程。糖異生不是糖酵解的簡單逆轉。雖然由丙酮酸開始的糖異生利用了糖酵解中的7步近似平衡反應的逆反應,但還必須利用另外4步酵解中不曾出現(xiàn)的酶促反應繞過酵解中的三個不可逆反應。二、單項選擇題(3)1.糖代謝中間產(chǎn)物中含有高能磷酸鍵的是:①6-磷酸葡萄糖;
②1,6-二磷酸果糖;
③1.3-二磷酸甘油酸;
④3-磷酸甘油醛(4)2.在糖原合成中作為葡萄糖載體的是:①ADP;
②GDP;
③CDP;
④UDP(3)3.下列哪個激素可使血糖濃度下降①腎上腺素;
②胰高血糖素;
③胰島素;
④糖皮質激素(2)4.下列哪一個酶與丙酮酸生成糖無關①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②丙酮酸激酶③丙酮酸羧化酶;
④醛縮酶(3)5.葡萄糖與甘油之間的代謝中間產(chǎn)物是:①丙酮酸;
②3-磷酸甘油酸;
③磷酸二羥丙酮;
④磷酸烯醇式丙酮酸(2)6.1分子葡萄糖酵解時凈生成多少個ATP①1;
②2;
③3
④4(1)7.三羧酸循環(huán)和有關的呼吸鏈反應中能產(chǎn)生ATP最多的步驟是:①α-酮戊二酸→琥珀酸;
②異檸檬酸→α-酮戊二酸③蘋果酸→草酰乙酸;
④琥珀酸→蘋果酸(2)8.位于糖酵解、糖異生、磷酸戊糖途徑、糖原合成和糖原分解各條代謝途徑交匯點上的化合物是:①6-磷酸果糖;
②6-磷酸葡萄糖;
③1,6-二磷酸果糖;
④3-磷酸甘油酸(3)9.在厭氧條件下,下列哪一種化合物會在哺乳動物肌肉組織中積累
①丙酮酸
②乙醇
③乳酸
④CO2
(1)10.磷酸戊糖途徑的真正意義在于產(chǎn)生許多中間物如核糖等的同時,還產(chǎn)生
①NADPH+H+
②NAD+
③ADP
④CoASH
(3)11.磷酸戊糖途徑中需要的酶有
①異檸檬酸脫氫酶②6-磷酸果糖激酶③6-磷酸葡萄糖脫氫酶④轉氨酶
(2)12.下面哪種酶既在糖酵解又在葡萄糖異生作用中起作用
①丙酮酸激酶;
②3-磷酸甘油醛脫氫酶;
③1,6-二磷酸果糖激酶;
④已糖激酶
(2)13.生物體內ATP最主要的來源是
①糖酵解
②TCA循環(huán)
③磷酸戊糖途徑
④氧化磷酸化作用(2)14.在TCA循環(huán)中,下列哪一個階段發(fā)生了底物水平磷酸化①檸檬酸→α-酮戊二酸;
②α-酮戊二酸→琥珀酸;
③琥珀酸→延胡索酸;
④延胡索酸→蘋果酸
(2)15.下列化合物中哪一種是琥珀酸脫氫酶的輔酶
①生物素
②FAD
③NADP+
④NAD+
(2)16.草酰乙酸經(jīng)轉氨酶催化可轉變成為
①苯丙氨酸
②天冬氨酸
③谷氨酸
④丙氨酸
(2)17.糖酵解是在細胞的什么部位進行的。
①線粒體基質
②胞液中
③內質網(wǎng)膜上
④細胞核內
(3)18.糖異生途徑中哪一種酶代替糖酵解的葡萄糖激酶
①丙酮酸羧化酶
②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③葡萄糖-6-磷酸酯酶
④磷酸化酶
(3)19.糖原分解過程中磷酸化酶催化磷酸解的鍵是
①a-1,6-糖苷鍵②β-1,6-糖苷鍵③a-1,4-糖苷鍵④β-1,4-糖苷鍵
(3)20.丙酮酸脫氫酶復合體中最終接受底物脫下的2H的輔助因子是
①FAD
②CoA
③NAD+
④TPP(2)21.氧化-還原體系對生物體非常重要,這是因為:①生物體內有許多重要反應都屬于氧化-還原反應;②生物體內所需的能量來源于體內進行的氧化-還原反應;③氧化-還原反應是細胞內重要的化學反應;④所有的生物體內都進行氧化-還原反應。
(4)22.糖原合成的直接糖基供體是①ADPG;
②GDPG;
③CDPG;
④UDPG。(1)23.在三羧酸循環(huán)中,用以補充循環(huán)中間物的主要物質是①乙酰CoA;
②丙酮酸;
③蘇氨酸;
④酪氨酸。(4)24.分子內含有不飽和鍵的二羧酸化合物是
①琥珀酸;
②蘋果酸;
③檸檬酸;
④延胡索酸
(3)25.能直接轉變成α酮戊二酸的氨基酸是①Asp
②Ala
③Glu
④Gly
三、多項選擇題
(AC)1.從葡萄糖合成糖原需要哪些核苷酸參與:A.ATP;
B.GTP;
C.UTP;
D.CTP(CD)2.磷酸戊糖途徑的重要生理功能是生成:A.6-磷酸葡萄糖;
B.NADH+H+;
C.NADPH+H+;
D.5-磷酸核糖(ABD)3.1分子丙酮酸進入三羧酸循環(huán)及呼吸鏈氧化時:A.生成3分子CO2;
B.生成15個ATPC.有5次脫氫,均通過NADH+H+進入呼吸鏈氧化生成H2O;D.所有反應均在線粒體內進行(ABC)4.三羧酸循環(huán)中不可逆的反應有:A.乙酰輔酶A+草酰乙酸→檸檬酸;
B.異檸檬酸→α-酮戊二酸C.α-酮戊二酸→琥珀酰輔酶A;
D.琥珀酰輔酶A→琥珀酸(AC)5.只在胞液中進行的糖代謝途徑有:A.糖酵解;
B.糖異生;
C.磷酸戊糖途徑;
D.三羧酸循環(huán)(ABCD)6.糖異生的原料有:A.乳酸;
B.甘油;
C.部分氨基酸;
D.丙酮酸(ABCD)7.丙酮酸脫氫酶系的輔助因子有:A.FAD;
B.TPP;
C.NAD+;
D.CoA(AB)8.葡萄糖有氧氧化中,通過底物水平磷酸化直接生成的高能化合物有:A.ATP;
B.GTP;
C.UTP;
D.CTP(BC)9.糖無氧酵解和有氧氧化途徑都需要:A.乳酸脫氫酶;
B.3-磷酸甘油醛脫氫酶;
C.磷酸果糖激酶;
D.丙酮酸脫氫酶系(AD)10.丙酮酸脫氫酶系需要下列哪些因子作為輔酶
A、NAD+
B、NADP+
C、FMN
D、CoA
(AC)11.在三羧酸循環(huán)中,由α-酮戊二酸脫氫酶系所催化的反應需要
A、NAD+
B、NADP+
C、CoASH
D、ATP
四、填空題1.糖酵解中催化作用物水平磷酸化的兩個酶是___磷酸甘油酸激酶___和_____丙酮酸激酶。2.糖酵解途徑的關鍵酶是__己糖激酶(葡萄糖激酶)、__磷酸果糖激酶___和丙酮酸激酶。3.三羧酸循環(huán)過程中有____4___次脫氫和______2____次脫羧反應。肝___是糖異生中最主要器官,___腎____也具有糖異生的能力。個葡萄糖分子經(jīng)糖酵解可生成____2____個ATP;6.在三羧酸循環(huán)中,由底物磷酸化方式生成ATP的反應步驟是
由琥珀酰CoA→琥珀酸
。7.真核細胞內酵解途徑存在于細胞的
胞漿
中。8.三羧酸循環(huán)中最關鍵的調控酶是
檸檬酸合成酶.
五、是非題
(錯)1.每分子葡萄糖經(jīng)三羧酸循環(huán)產(chǎn)生的ATP分子數(shù)比糖酵解時產(chǎn)生的ATP多一倍。
(錯)2.哺乳動物無氧下不能存活,因為葡萄糖酵解不能合成ATP。
(對)—磷酸葡萄糖轉變?yōu)?,6-二磷酸果糖,需要磷酸己糖異構酶及磷酸果糖激酶催化。(錯)4.葡萄糖是生命活動的主要能源之一,酵解途徑和三羧酸循環(huán)都是在線粒體內進行的。(對)5.糖酵解反應有氧無氧均能進行。(錯)6.在缺氧的情況下,丙酮酸還原成乳酸的意義是使NAD+再生。(對)7.三羧酸循環(huán)被認為是需氧途徑,因為還原型的輔助因子通過電子傳遞鏈而被氧化,以使循環(huán)所需的載氫體再生。(對)8.動物體內合成糖原時需要ADPG提供葡萄糖基,植物體內合成淀粉時需要UDPG提供葡萄糖基。(錯)9.在有氧條件下,1摩爾葡萄糖經(jīng)酵解途徑轉變?yōu)楸?,凈生?摩爾ATP。(對)10.糖的有氧氧化是糖的完全分解方式,糖的無氧氧化是糖的不完全分解方式。(錯)11.在葡萄糖酵解途徑中,只有磷酸果糖激酶催化的反應是不可逆的。(錯)12.只有當氧存在時,細胞內才能發(fā)生呼吸作用。
六、問答題
1.何謂三羧酸循環(huán)它有何特點和生物學意義
2.磷酸戊糖途徑有何特點其生物學意義何在
3.糖酵解和發(fā)酵有何異同?
4.試述糖異生與糖酵解代謝途徑有哪些差異。
5.已知有一系列酶反應,這些反應可以使蘋果酸轉變成4分子的CO2。除了H2O,Pi,ATP,FAD,NAD外,這些反應并不凈攝取或產(chǎn)生其他代謝中間產(chǎn)物。請寫出這些酶反應順序。并計算可產(chǎn)生的ATP數(shù)答:蘋果酸――草酰乙酸――丙酮酸――已酰輔酶A――TCA循環(huán)生成ATP共15個6.糖異生作用有何生理意義?①
饑餓情況下,保證血糖濃度的相對恒定;
②乳酸的再利用,防止酸中毒;③促進某些氨基酸的代謝;④促進腎小管排H+保Na+,維持酸堿平衡。7.已知有一系列酶反應,這些反應將導致從丙酮酸到α-酮戊二酸的凈合成。該過程并沒有凈消耗三羧酸循環(huán)的代謝物。請寫出這些酶反應順序,并計算ATP的生成數(shù)。丙酮酸→乙酰輔酶A
→檸檬酸→順烏頭酸→異檸檬酸→α-酮戊二酸丙酮酸→草酰乙酸共生成ATP:6-1=5個
8.為什么說6-磷酸葡萄糖是各條糖代謝途徑的交叉點
G
糖原
1-P-G
6-P-G
EMP
…….丙酮酸
乙酰輔酶A
TCA
磷酸戊糖途徑生物氧化一、名詞解釋1.分解代謝反應(catabolicreaction):降解復雜分子為生物體提供小的構件分子和能量的代謝反應。
2.合成代謝反應(anabolicreaction):合成用于細胞維持和生長所需要的分子的代謝反應。
3.反饋抑制(feedbackinhibition):催化一個代謝途徑中前面反應的酶受到同一途徑的終產(chǎn)物抑制的現(xiàn)象。
4.呼吸鏈(呼吸電子傳遞鏈)(respiratoryelectron-transportchain):由一系列可作為電子載體的酶復合體和輔助因子構成,可將來自還原型輔酶或底物的電子傳遞給有氧代謝的最終電子受體分子氧(O2)。
5.氧化磷酸化(oxidativephosphorylation):伴隨著放能的氧化作用而進行的磷酸化。
6.解偶聯(lián)劑(uncouplingagent):一種使電子傳遞與ADP磷酸化之間的緊密偶聯(lián)關系解除的化合物。
O比(P/Oratio):在氧化磷酸化中,每1/2O2被還原時形成的ATP的摩爾數(shù)。電子從NADH傳遞給O2時,P/O比為3,而電子從FADH2傳遞給O2時,P/O比為2。
8.高能化合物(highenergycompound):在標準條件下水解時自由能大幅度減少的化合物。一般是指水解釋放的能量能驅動ADP磷酸化合成ATP的化合物。9.生物氧化(biologicaloxidation):有機物質在生物體細胞內的氧化稱為生物氧化,即生物體由外界吸入氧,氧化體內有機物,放出二氧化碳的過程,故生物氧化又稱呼吸作用。10.底物水平磷酸化
二、選擇題
(4)1.關于電子傳遞鏈的下列敘述中哪個是不正確的
①線粒體內有NADH+H+呼吸鏈和FADH2呼吸鏈。②電子從NADH傳遞到氧的過程中有3個ATP生成。③呼吸鏈上的遞氫體和遞電子體按其標準氧化還原電位從低到高排列。④線粒體呼吸鏈是生物體唯一的電子傳遞體系。
(3)2.下列化合物中除哪個外都是呼吸鏈的組成成分。
①CoQ;
②Cytb;
③CoA;
④NAD+
(4)3.一氧化碳中毒是由于抑制了哪種細胞色素
①Cytc;
②Cytb;
③Cytc;
④Cytaa3
(4)4.各種細胞色素在呼吸鏈中的排列順序是:
①C→b1→C1→aa3→O2;
②C→C1→b→aa3→O2;③C1→C→b→aa3→O2;
④b→C1→C→aa3→O2
(2)5.線粒體外NADH經(jīng)α-磷酸甘油穿梭作用,進入線粒體內實現(xiàn)氧化磷酸化,其p/o值為
①3
②2
③
④(4)6.下列化合物哪個不是電子傳遞鏈中的成員:①輔酶Q;
②細胞色素c;
③細胞色素b;
④細胞色素P450
(2)7.下列關于電子傳遞鏈的敘述,哪項正確?①電子傳遞過程依賴于氧化磷酸化;②電子從NADH轉移給氧的過程,形成3分子ATP;③電子從NADH轉移給氧的過程,自由能變化為正值;④電子可從CoQ直接轉移到分子氧。
(2)8.下列物質中哪種是常見的解偶聯(lián)劑?①2,4二硝基苯酚;
②氰化物;
③寡霉素;
④安密妥。
(4)水解生成ADP和磷酸反應的DG0’①+mol;
②+mol;
③mol;
④mol
(4)10.呼吸鏈中的傳電子體是①
尼克酰胺;
②黃素蛋白;
③鐵硫蛋白;
④細胞色素
(4)11.氰化物中毒是由于①作用于呼吸中樞,換氣不足;
②干擾血紅蛋白帶氧能力
③破壞線粒體結構;
④抑制呼吸鏈
三、是非題
(錯)1.細胞色素是指含有FAD輔基的電子傳遞蛋白。
(錯)2.△G和△G0ˊ的意義相同。
(錯)3.胞液中的NADH通過蘋果酸穿梭作用進入線粒體,其P/O比值約為2
(對)4.物質在空氣中燃燒和在體內的生物氧化的化學本質是完全相同的,但所經(jīng)歷的路途不同。
(對)在高能化合物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它起著共同的中間體的作用。(對)6.在一個氧化還原反應中,D>0,則此反應進行時釋放自由能。
(錯)7.只有當氧存在時,細胞內才能發(fā)生呼吸作用。
四、問答題
1.什么是生物氧化有何特點試比較體內氧化和體外氧化的異同。
2.氰化物為什么能引起細胞窒息死亡?
3.什么是P/O比及其意義?4.什么是能荷其意義有哪些細胞所處的能量狀態(tài)用ATP、ADP和AMP之間的關系式來表示,稱為能荷,公式如下:
[ATP]+1/2[ADP]能荷=
[ATP]+[ADP]+[AMP]
意義:(1)能荷是細胞所處能量狀態(tài)的一個指標,當細胞內的ATP全部轉變?yōu)锳MP時能荷值為0,當AMP全部轉變?yōu)锳TP時,能荷值為1(2)高能荷抑制ATP的生成,促進ATP的應用,即促進機體內的合成代謝。(3)大多數(shù)細胞的能荷處于之間。進一步說明細胞內ATP的產(chǎn)生和利用都處于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狀態(tài)。五、填空1.在氧化磷酸化的過程中,當一對電子從NADH傳遞到氧時產(chǎn)生
3
分子ATP。2.魚藤酮阻斷電子由
NAD向
CoQ
的傳遞。3.電子傳遞和ATP形成在正常細胞內總是相偶聯(lián)的,因此在完整的線粒體中只有當ADP和
Pi
都充足時,才能使
ATP
達到最高水平。4.抗霉素A阻斷電子由
Cytb
向
Cytc
的傳遞。5.在電子傳遞磷酸化的過程中,ATP的生成必須以
電子傳遞
為前提,當一對電子從NADH傳遞到氧時產(chǎn)生
3
分子ATP。6.電子傳遞和ATP形成在正常細胞內總是相偶聯(lián)的,因此在完整的線粒體中只有當ADP和無機磷酸
都充足時,才能使____ATP合成速度___達到最高水平。7.線粒體內兩條主要的呼吸鏈分別為_NADH鏈_和FADH鏈
。
酶;
維生素一、名詞解釋1.酶(enzyme):生物催化劑,除少數(shù)RNA外幾乎都是蛋白質。酶不改變反應的平衡,只是通過降低活化能加快反應的速度。2.全酶(holoenzyme):具有催化活性的酶,包括所有的必需的亞基、輔基和其它的輔助因子。
3.酶蛋白(apoenzyme):全酶中除去輔助因子或輔基后的蛋白質部分,單獨不具催化活性
4.活化能(activationenergy):將一摩爾反應底物中的所有分子由基態(tài)轉化為活化態(tài)所需要的能量。
5.活性部位(activesite):酶中含有底物結合部位和參與催化底物轉化為產(chǎn)物的氨基酸殘基的部分?;钚圆课煌ǔ6嘉挥诘鞍踪|的結構域或亞基之間的裂隙或是蛋白質表面的凹陷部位,通常都是由在三維空間上靠得很近的一些氨基酸殘基組成的。
6.初速度(initialvelocity):酶促反應最初階段底物轉化為產(chǎn)物的速度,這一階段產(chǎn)物的濃度非常低,其逆反應可以忽略不計。7.輔基(prostheticgroup):是與酶蛋白共價結合的金屬離子或一類有機化合物,用透析法不能除去。輔基在整個酶促反應過程中始終與酶的特定部位結合。
8.米氏方程(Michaelis-Mentenequation):表示一個酶促反應的起始速度(v)與底物濃度([S])關系的速度方程,v=Vmax[S]/(Km+[S])。
9.米氏常數(shù)(Michaelisconstant,)(Km):對于一個給定反應,導致酶促反應速度的起始速度(v0)達到最大反應速度(Vmax)一半時的底物濃度。
10.雙倒數(shù)作圖(double-reciprocalplot):也稱之Lineweaver-Burk作圖。一個酶促反應速度的倒數(shù)(1/v)對底物濃度的倒數(shù)(1/[s])的作圖。X和y軸上的截距分別代表負米氏常數(shù)(Km)和最大反應速度(Vmax)的倒數(shù)。
11.競爭性抑制作用(competitiveinhibition):通過增加底物濃度可以逆轉的一種酶抑制類型。一個競爭性抑制劑通常與正常的底物或配體競爭同一個蛋白質的結合部位。這種抑制使得Km增大,而Vmax不變。
12.非競爭性抑制作用(noncompetitiveinhibition):抑制劑不僅與游離酶結合,也可以與酶-底物復合物結合的一種酶促反應抑制作用。這種抑制使得Vmax變小,但Km不變。
13.酶原(zymogen):通過有限蛋白水解能夠由無活性變成具有催化活性的酶前體。
14.別構酶(allostericenzyme):一種其活性受到結合在活性部位以外部位的其它分子調節(jié)的酶。
15.同功酶(isoenzyme或isozyme):催化同一化學反應而化學組成不同的一組酶。它們彼此在氨基酸序列、底物的親和性等方面都存在著差異。16.維生素(vitamin):是一類動物本身不能合成但對動物生長和健康又是必需的有機化合物,所以必須從飲食中獲得。許多輔酶都是由維生素衍生的。
17.水溶性維生素(water-solublevitamins):一類能溶于水的有機營養(yǎng)分子。其中包括在酶的催化中起著重要作用的B族維生素以及抗壞血酸(維生素C)等。
18.脂溶性維生素(lipidvitamins):由長的碳氫鏈或稠環(huán)組成的聚戊二烯化合物。脂溶性維生素包括維生素A、D、E和K,這類維生素能被動物貯存。
19.輔酶(coenzyme):某些酶在發(fā)揮催化作用時所需要的一類輔助因子,其成分中往往含有維生素。
二、單項選擇題(3)1.關于酶的敘述哪項是正確的①所有的酶都含有輔基或輔酶;
②只能在體內起催化作用③大多數(shù)酶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
④能改變化學反應的平衡點加速反應的進行(2)2.酶原所以沒有活性是因為:①酶蛋白肽鏈合成不完全;
②活性中心未形成或未暴露③缺乏輔酶或輔基;
④是已經(jīng)變性的蛋白質(3)3.磺胺類藥物的類似物是:①四氫葉酸;
②二氫葉酸;
③對氨基苯甲酸;
④葉酸(3)4.關于酶活性中心的敘述,哪項不正確①必需基團可位于活性中心之內,也可位于活性中心之外②酶原激活實際上就是完整的活性中心形成的過程③一般來說,總是多肽鏈的一級結構上相鄰的幾個氨基酸的殘基相對集中,形成酶的活性中心④當?shù)孜锓肿优c酶分子相接觸時,可引起酶活性中心的構象改變(4)5.輔酶NADP+分子中含有哪種B族維生素①磷酸吡哆醛;
②核黃素;
③葉酸;
④尼克酰胺(3)6.下列關于酶蛋白和輔助因子的敘述,哪一點不正確①酶蛋白或輔助因子單獨存在時均無催化作用②一種酶蛋白只與一種輔助因子結合成一種全酶③一種輔助因子只能與一種酶蛋白結合成一種全酶④酶蛋白決定結合酶蛋白反應的專一性(2)7.如果有一酶促反應其〔S〕=1/2Km,則v值應等于多少Vmax①0.25;
②0.33;
③0.50;
④0.67(4)8.關于pH對酶活性的影響,以下哪項不對①影響必需基團解離狀態(tài);
②也能影響底物的解離狀態(tài)③酶在一定的pH范圍內發(fā)揮最高活性;
④破壞酶蛋白的一級結構(2)9.丙二酸對于琥珀酸脫氫酶的影響屬于:①反饋抑制;
②競爭性抑制;
③非競爭性抑制;
④變構調節(jié)(3)10.酶反應速度對底物濃度作圖,當?shù)孜餄舛冗_一定程度時,得到的是零級反應,對此最恰當?shù)慕忉屖牵?/p>
①形變底物與酶產(chǎn)生不可逆結合;
②酶與未形變底物形成復合物③酶的活性部位為底物所飽和;
④過多底物與酶發(fā)生不利于催化反應的結合
(1)11.米氏常數(shù)Km是一個用來度量
①酶和底物親和力大小的常數(shù);
②酶促反應速度大小的常數(shù)③酶被底物飽和程度的常數(shù);
④酶的穩(wěn)定性的常數(shù)
(2)12.酶催化的反應與無催化劑的反應相比,在于酶能夠:
①提高反應所需活化能;
②降低反應所需活化能;③促使正向反應速度提高,但逆向反應速度不變或減小;
④改變反應平衡點
13.下列關于輔基的敘述哪項是正確的(
D)
①是一種結合蛋白質;
②只決定酶的專一性,不參與化學基因的傳遞;③與酶蛋白的結合比較疏松;
④一般不能用透析和超濾法與酶蛋白分開;
(1)14.酶促反應中決定酶專一性的部分是
①酶蛋白;
②底物;
③輔酶或輔基;
④催化基團(4)15.全酶是指什么①酶的輔助因子以外的部分;
②酶的無活性前體③一種酶一抑制劑復合物;
④一種需要輔助因子的酶,具備了酶蛋白、輔助因子各種成分
(4)16.根據(jù)米氏方程,有關[s]與Km之間關系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①當[s]<<Km時,V與[s]成正比;②當[s]=Km時,V=1/2Vmax;③當[s]>>Km時,反應速度與底物濃度無關;④當[s]=2/3Km時,V=25%Vmax
(1)17.已知某酶的Km值為,要使此酶所催化的反應速度達到最大反應速度的80%時底物的濃度應為多少
①
②
③
④
(4)18.某酶今有4種底物(S),其Km值如下,該酶的最適底物為
①S1:Km=5×10-5M;
②S2:Km=1×10-5③S3:Km=10×10-5M;
④S4:Km=×10-5M
(3)19.酶促反應速度為其最大反應速度的80%時,Km等于
①[S];
②1/2[S];
C、③1/4[S];
④[S]
(4)20.下列關于酶特性的敘述哪個是錯誤的
①催化效率高;
②專一性強;
③作用條件溫和;
④都有輔因子參與催化反應
(1)21.酶具有高度催化能力的原因是
①酶能降低反應的活化能;
③酶能改變化學反應的平衡點;
④酶能提高反應物分子的活化能
(4)22.酶的非競爭性抑制劑對酶促反應的影響是:
①Vmax不變,Km增大;
②Vmax不變,Km減小;③Vmax增大,Km不變;
④Vmax減小,Km不變;
(2)23.目前公認的酶與底物結合的學說是
①活性中心說;
②誘導契合學說;
③鎖匙學說;
④中間產(chǎn)物學說
(2)24.變構酶是一種
①單體酶;
②寡聚酶;
③多酶復合體;
④米氏酶
(1)25.下列關于酶活性中心的敘述正確的的。
①所有酶都有活性中心;
②所有酶的活性中心都含有輔酶;③酶的活性中心都含有金屬離子;
④所有抑制劑都作用于酶活性中心。
(4)26.乳酸脫氫酶(LDH)是一個由兩種不同的亞基組成的四聚體。假定這些亞基隨機結合成酶,這種酶有多少種同工酶
①兩種;
②三種
③四種
④五種
(2)+在酶促反應中轉移
①氨基B、②氫原子C、③氧原子D、④羧基
(2)+或NADP+中含有哪一種維生素
①尼克酸;
②尼克酰胺;
③吡哆醛;
④吡哆胺
(4)29.輔酶磷酸吡哆醛的主要功能是
①傳遞氫;
②傳遞二碳基團;
③傳遞一碳基因;
④傳遞氨基
(2)30.酶原是酶的前體
①有活性;
②無活性;
③提高活性;
④降低活性(2)31.下圖中哪條直級代表競爭性抑制作用(圖中X直線代表無抑制劑存在時的同一酶促反應)①A;
②B;
③C;
④D(3)32.下述胃腸道酶除哪個之外都是以無活性的酶原形式被分泌出來的?①胰蛋白酶;
②羧肽酶;
③核糖核酸酶;
④胃蛋白酶;(4)33.酶的非競爭性抑制劑具有下列哪種動力學影響?①Km增加,Vmax減??;
②Km和Vmax都減小;③Km增加,Vmax不變;
④Km不變,Vmax減小;(3)值是酶的特征常數(shù)之一,一般說它與酶促反應的性質和條件有關,但與下列因素中的哪一種無關?
①底物種類;
②反應溫度;
③酶濃度;
④pH和離子強度(3)35.的酶是屬于:①轉移酶類;
②裂合酶類;③異構酶類;
④連接酶類。(3)36.酶促反應的雙倒數(shù)作圖示于下面,Vmax是①;
②;
③2;
④20(1)37.酶的競爭性抑制劑具有下列哪種動力學影響?①Km增加,Vmax不變;
②Km減小,Vmax不變;③Km不變,Vmax增加;
④Km和Vmax都減小。(3)38.酶和一般催化劑相比,其特點是①降低反應活化能;
②不改變化學平衡點;③作用專一性特別高;
④加速化學反應速度(2)39.下面哪種酶能與二異丙基氟磷酸作用引起不可逆失活?①羧肽酶A;
②胰蛋白酶;
③溶菌酶;
④胃蛋白酶(4)40.下列哪種輔酶的組成中不含腺嘌呤:①NAD+;
②NADP+;
③FAD;
④CoQ。(3)41.下列有關溫度對酶活性影響的說法,哪一個是正確的①溫度從80℃至90℃升高②溫度升高使酶促反應的活化能降低;③溫度從25℃升至35④溫度升高不影響酶促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
(4)42.下列尚未發(fā)現(xiàn)與酶活性有關的一個金屬離子是①鋅;
②錳;
③銅;
④鋇
三、多項選擇題(在備選答案中有二個或二個以上是正確的,錯選或未選全的均不給分)1.關于酶的競爭性抑制作用的說法哪些是正確的(ABCD)A.抑制劑結構一般與底物結構相似B.Vm不變C.增加底物濃度可減弱抑制劑的影響D.使Km值增大2.關于酶的非競爭性抑制作用的說法哪些是正確的(BCD)A.增加底物濃度能減少抑制劑的影響B(tài).Vm降低C.抑制劑結構與底物無相似之處D.Km值不變3.酶與一般催化劑的不同點,在于酶具有:(BCD)A.酶可改變反應平衡常數(shù)B.極高催化效率C.對反應環(huán)境的高度不穩(wěn)定D.高度專一性4.酶的專一性可分為:(BCD)A.作用物基團專一性B.相對專一性C.立體異構專一性D.絕對專一性5.影響酶促反應的因素有:(ABCD)A.溫度,pH值B.作用物濃度C.激活劑和抑制劑D.酶本身的濃度6.酶的活性中心是指:(AB)A.是由必需基團組成的具有一定空間構象的區(qū)域B.是指結合底物,并將其轉變成產(chǎn)物的區(qū)域C.是變構劑直接作用的區(qū)域D.是重金屬鹽沉淀酶的結合區(qū)域四、填空題1.結合蛋白酶類必需由______酶蛋白____和______輔酶(輔基)_____相結合后才具有活性,前者的作用是____決定酶的促反應的專一性(特異性)_____,后者的作用是_____傳遞電子、原子或基團即具體參加反應_____。2.酶促反應速度(v)達到最大速度(Vm)的80%時,底物濃度[S]是Km的_____4倍______倍;而v達到Vm90%時,[S]則是Km的_____9倍_____倍。3.不同酶的Km____不同____,同一種酶有不同底物時,Km值____也不同____,其中Km值最小的底物是_____酶的最適底物_____。4._____競爭性_____抑制劑不改變酶反應的Vmax。5._____非競爭性_____抑制劑不改變酶反應的Km值。6.乳酸脫氫酶(LDH)是___四__聚體,它由_H__和___M_亞基組成,有____5種____種同工酶,其中LDH1含量最豐富的是____心肌_____組織。7.L-精氨酸只能催化L-精氨酸的水解反應,對D-精氨酸則無作用,這是因為該酶具有____立體異構_____專一性。8.酶所催化的反應稱____酶促反應____,酶所具有的催化能力稱____酶的活性_____。9.參與琥珀酸脫氫生成延胡索酸反應的輔酶是
琥珀酸脫氫酶
。10.催化下面反應的酶是
谷丙轉氨酶
。11.下面曲線圖表示
非競爭性
抑制作用。12.催化下面反應的酶是(1)谷丙轉氨酶
、(2)丙酮酸羧化酶、(3)磷酸甘油脫氫酶、(4)磷酸甘油酸變位酶(5)延胡索酸酶、(6)G激酶(1)(3)(2)(5)(4)
五、是非題
(對)1.米氏常數(shù)(Km)是與反應系統(tǒng)的酶濃度無關的一個常數(shù)。
(錯)2.同工酶就是一種酶同時具有幾種功能。
(對)3.輔酶與酶蛋白的結合不緊密,可以用透析的方法除去。
(對)4.一個酶作用于多種底物時,其最適底物的Km值應該是最小。
(錯)5.一般來說酶是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質,相應地蛋白質都是酶。
(對)6.酶反應的專一性和高效性取決于酶蛋白本身。
(對)7.酶活性中心是酶分子的一小部分。
(錯)8.酶的最適溫度是酶的一個特征性常數(shù)。
(對)9.競爭性抑制劑在結構上與酶的底物相類似。
(錯)氨基酸氧化酶可以催化D-氨基酸氧化。(對)11.維生素E的別名叫生育酚,維生素K的別名叫凝血維生素。(對)12.泛酸在生物體內用以構成輔酶A,后者在物質代謝中參加酰基的轉移作用。(錯)13.本質為蛋白質的酶是生物體內唯一的催化劑。(錯)14.只要加入足夠量的底物,即使在非競爭性抑制劑存在下,酶促反應的正常Vmax值也能達到。(對)15.在進行酶促動力學測定中當?shù)孜餄舛炔粩嗉哟髸r,所有的酶都會出現(xiàn)被底物飽和的現(xiàn)象。(對)16.改變酶促系統(tǒng)的pH,往往影響酶活性部位的解離狀態(tài),因此影響酶的活性。六、問答題
1.影響酶促反應的因素有哪些用曲線表示并說明它們各有什么影響
2.試比較酶的競爭性抑制作用與非競爭性抑制作用的異同。
3.什么是米氏方程,米氏常數(shù)Km的意義是什么?試求酶反應速度達到最大反應速度的99%時,所需求的底物濃度(用Km表示)
4.什么是同工酶請舉例說明;為什么可以用電泳法對同工酶進行分離同工酶在科學研究和實踐中有何應用
定義:具有不同分子形式(分子組成或結構不同)但卻能催化相同的化學反應的一組酶例如:乳酸脫氫酶有五種亞基組成M4;MH3;M2H2;M3H;H45.舉例說明酶的結構和功能之間的相互關系。6.什么是維生素(Vitamin)維生素是一類①維持機體正常生命活動所必不可少的②低分子有機化合物③機體對其需要量很少。7.當酶促反應速度為Vmax的80%時,[S]與Km之比是多少?8.過氧化氫酶的Km值為′10-2mol/L,當?shù)孜镞^氧化氫濃度為100mmol/L時,求在此濃度下,過氧化氫酶被底物所飽和的百分數(shù)。根據(jù)米-曼氏方程
即是酶為底物所飽和的百分數(shù),因此,其百分數(shù)為:
=80%
、NADP是何種維生素的衍生物它們是何種酶類的輔酶在催化反應中起什么作用①NAD、NADP是維生素PP的衍生物。
②它們是脫氫酶類的輔酶,參與氧化還原反應。
③在反應中作為氫和電子的受體或供體,起著遞氫遞電子的作用。
10.什么是酶原激活其實質和意義定義:酶原在一定條件下被修飾轉變成有活性的酶的過程實質:是酶的活性中心形成或暴露的過程意義:(1)可使分泌酶原的細胞不被水解傷害(2)可以通過控制酶原→酶的過程來對生物的代謝過程進行調控11.何謂酶蛋白、輔酶、活性部位它們在酶催化反應中起何作用答:酶蛋白:結合蛋白質酶中的蛋白質部分;決定酶的專一性輔酶:結合蛋白質酶中非蛋白質部;運載基團或電子等,決定反應類型活性中心:直接與底物結合或與催化作用直接相關的部分六、分析計算(本大題共3小題,總計26分)某一酶促反應,當[S]=,2Km及10Km時,速度用其最大速度的百分數(shù)來表示,應分別為多少?
根據(jù)米-曼氏方程,代入各[S]值,分別得33%,67%和91%。脂類一、名詞解釋1.脂肪酸(fattyacid):是指一端含有一個羧基的長的脂肪族碳氫鏈。脂肪酸是最簡單的一種脂,它是許多更復雜的脂(例如三脂酰甘油、甘油磷脂、鞘磷脂和蠟)的成分。
2.飽和脂肪酸(saturatedfattyacid):不含有-C=C-雙鍵的脂肪酸。
3.不飽和脂肪酸(unsaturatedfattyacid):至少含有一個-C=C-雙鍵的脂肪酸。
4.必需脂肪酸(ossentialfattyacids):維持哺乳動物正常生長所需的,而動物又不能合成的脂肪酸,例如亞油酸和亞麻酸。
5.三脂酰甘油(triacylglycerol):也稱之甘油三酯(triglyceride)。一種含有與甘油酯化的3個脂?;闹?。脂肪和油是三脂酰甘油的混合物。
6.磷脂(phospholipid):含有磷酸成分的脂。例如卵磷脂、腦磷脂等。
7.鞘脂(sphingolipids):一類含有鞘氨醇骨架的兩性脂,一端連接著一個長鏈的脂肪酸,一端為一個極性的醇。鞘脂包括鞘磷脂、腦磷脂以及神經(jīng)節(jié)苷脂,一般存在于植物和動物膜內,尤其是在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組織內含量豐富。
8.鞘磷脂(sphingomyelin):一種由神經(jīng)酰胺的C-1羥基上連接了磷酸膽堿(或磷酸乙醇胺)構成的鞘脂。鞘磷脂存在于大多數(shù)哺乳動物細胞的質膜內,是髓鞘的主要成分。
9.卵磷脂(lecithin):就是磷脂酰膽堿(PC,phosphatidylcholine),是磷脂酸與膽堿形成的酯。
10.腦磷脂(cephalin):就是磷脂酰乙醇胺(PE,phosphatidylethanolamine),是磷脂酸與乙醇胺形成的酯。
二、單項選擇(4)1.鞘脂類的母體化合物是①磷脂酸;
②唾液酸;
③神經(jīng)酰胺;
④鞘氨醇。(2)2.下列結構中,L-a-卵磷脂是①;②;③;④。(1)3.碳原子數(shù)相同的脂肪酸,不飽和的與飽和的相比,其熔點①較低;
②較高;
③相同;
④變化不定。(1)4.下列化合物中,作為腦苷脂組分的是①鞘氨醇;
②肌醇;
③唾液酸;
④甘油三、填空1.卵磷脂和腦磷脂分子中其含氮堿成分分別是
膽堿
和
乙醇胺
。2.磷脂酰膽堿的結構通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判斷對錯(錯)1.混合三酰甘油是指分子中除含脂肪酸和甘油外,還含有其他成分的脂質。(錯)2.腦苷脂中所含的糖通常是單糖,神經(jīng)節(jié)苷脂的糖通常為寡糖。核酸化學一、名詞解釋1.核苷(nucleoside):是由嘌呤或嘧啶堿基通過共價鍵與戊糖連接組成的化合物。核糖與堿基一般都是由糖的異頭碳與嘧啶的N-1或嘌呤的N-9之間形成的β-N-糖苷鍵連接的。
2.核苷酸(nucleotide):核苷的戊糖成分中的羥基磷酸化形成的化合物。
(cyclicAMP):3ˊ,5ˊ-環(huán)腺苷酸,細胞內的第二信使,由于某些激素或其它分子信號刺激激活腺苷酸環(huán)化酶催化ATP環(huán)化形成的。
4.磷酸二酯鍵(phosphodiesterlinkage):一種化學基團,指一分子磷酸與兩個醇(羥基)酯化形成的兩個酯鍵。該酯鍵成了兩個醇之間的橋梁。例如一個核苷的3ˊ羥基與另一個核苷的5ˊ羥基與同一分子磷酸酯化,就形成了一個磷酸二酯鍵。
5.脫氧核糖核酸(DNA,deoxyribonucleicacid):含有特殊脫氧核糖核苷酸序列的聚脫氧核苷酸,脫氧核苷酸之間是通過3ˊ,5ˊ-磷酸二酯鍵連接的。DNA是遺傳信息的載體。
6.核糖核酸(RNA,ribonucleicacid):通過3ˊ,5ˊ-磷酸二酯鍵連接形成的特殊核糖核苷酸序列的聚核糖核苷酸。7.查格夫法則(Chargaff'srules):所有DNA中腺嘌呤與胸腺嘧啶的摩爾含量相等,(A=T),鳥嘌呤和胞嘧啶的摩爾含量相等(G=C),即嘌呤的總含量與嘧啶的總含量相等(A+G=T+C)。DNA的堿基組成具有種的特異性,但沒有組織和器官的特異性。另外生長發(fā)育階段、營養(yǎng)狀態(tài)和環(huán)境的改變都不影響DNA的堿基組成。
雙螺旋(DNAdoublehelix):
一種核酸的構象,在該構象中,兩條反向平行的多核苷酸鏈圍繞彼此纏繞形成一個右手的雙螺旋結構。堿基位于雙螺旋內側,磷酸與糖基在外側,通過磷酸二酯鍵相連,形成核酸的骨架。堿基平面與假想的中心軸垂直,糖環(huán)平面則與軸平行。兩條鏈皆為右手螺旋。雙螺旋的直徑為2nm,堿基堆積距離為,兩核苷酸之間的夾角是36°,每對螺旋由10對堿基組成,堿基按A-T,G-C配對互補,彼此以氫鍵相連系。維持DNA雙螺旋結構穩(wěn)定的力主要是堿基堆積力。雙螺旋表面有兩條寬窄、深淺不一的一個大溝和一個小溝。
超螺旋(DNAsupercoiling):DNA本身的卷曲,一般是DNA雙螺旋的彎曲,包括負超螺旋或正超螺旋的結果。
變性(DNAdenaturation):DNA雙鏈解鏈分離成兩條單鏈的現(xiàn)象。
11.增色效應(hyperchromiceffect):當雙螺旋DNA融解(解鏈)時,260nm處紫外吸收增加的現(xiàn)象。
12.減色效應(hypochromiceffect):隨著核酸復性,紫外吸收降低的現(xiàn)象。
13.核酸內切酶(endonuclease):核糖核酸酶和脫氧核糖核酸酶中能夠水解核酸分子內磷酸二酯鍵的酶。
14.核酸外切酶(exonuclease):從核酸鏈的一端逐個水解下核苷酸的酶。
15.限制性內切酶(restrictionendonucleases):一種在特殊核苷酸序列處水解雙鏈DNA的內切酶。16.重組DNA技術(recombinationDNAtechnology):也稱之基因工程(genomicengineering)。利用限制性內切酶和載體,按照預先設計的要求,將一種生物的某種目的基因和載體DNA重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物理科技在智能交通系統(tǒng)中的應用
- 現(xiàn)代藝術與設計趨勢創(chuàng)新與變革
- 現(xiàn)代營銷中的用戶體驗設計
- 環(huán)境科學與未來綠色發(fā)展的結合策略
- 國慶節(jié)紅色電影活動方案
- Unit7《Lesson 26 I Love My Family》(說課稿)-2024-2025學年北京版(2024)英語三年級上冊
- 2024-2025學年高中地理 第4章 旅游與區(qū)域的發(fā)展 章末分層突破說課稿 中圖版選修3
- Unit 7 Happy Birthday!(說課稿)-2024-2025學年譯林版(三起)(2024)英語三年級上冊
- 2024年屆九年級歷史上冊 第11課 開辟新時代的“宣言”說課稿2 北師大版001
- 《18 初始機器人》說課稿-2023-2024學年清華版(2012)信息技術一年級下冊
- 醫(yī)院消防安全培訓課件
- 質保管理制度
- 《00541語言學概論》自考復習題庫(含答案)
- 2025年機關工會個人工作計劃
- 人事測評理論與方法-課件
- 最新卷宗的整理、裝訂(全)課件
- 城市旅行珠海景色介紹珠海旅游攻略PPT圖文課件
- 小學 三年級 科學《觀測風》教學設計
- JJF1664-2017溫度顯示儀校準規(guī)范-(高清現(xiàn)行)
- 第二講共振理論、有機酸堿理論
- 高考英語聽力必備場景詞匯精選(必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