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歷史特級教師李福南原創(chuàng)歷史巧記系列之59:高談歷史復習記憶法_第1頁
江西省歷史特級教師李福南原創(chuàng)歷史巧記系列之59:高談歷史復習記憶法_第2頁
江西省歷史特級教師李福南原創(chuàng)歷史巧記系列之59:高談歷史復習記憶法_第3頁
江西省歷史特級教師李福南原創(chuàng)歷史巧記系列之59:高談歷史復習記憶法_第4頁
江西省歷史特級教師李福南原創(chuàng)歷史巧記系列之59:高談歷史復習記憶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27高談歷史復習記憶法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七中學李福南歷史是一門科學,而學習科學的人,其方法也必須科學,這是客觀的要求。因此,隨時告訴學生一些記憶歷史知識的方法,是歷史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而復習是記憶保存的必要條件,人們習慣把復習稱為“記憶之母”。因為復習是提高記憶效率的有效途徑,也是記憶的捷徑。本文就復習記憶的方法、策略、意義等談個人淺陋的看法,就教同仁。一、復習記憶法的基本方法當然,復習也要講究方法。運用合理的復習方法,可以以復習次數少的情況下取得好的效果,大大提高記憶的效率。1階段特征歸納法歷史事件雖然浩繁紛雜,但仍有其內在規(guī)律。學習某一章節(jié)時,也應該從整體上把握歷史的階段特征,在頭腦中形成一個整體印象。從時間和空間上把把握了某一階段的歷史階段特征,便抓住了這一時期歷史發(fā)展最關鍵的部分,從而有效防止頭腦中的“盲點”和“誤區(qū)”。如世界近代史分四個階段:資本主義興起(14--17世紀)萌芽階段;資本主義初步發(fā)展(17中--18世紀中)工場手工業(yè)階段;資本主義制度確立(18世紀中期—19世70年代)蒸汽機時代(工業(yè)資本主義階段);帝國主義形成時期(19世紀70年代一20世紀初)電氣化時代(壟斷資本主義階段)。在此基礎上,再用每一階段的政治、經濟、國際、思想文化等重大史實驗證這一階段的歷史特征。(例證見江西省歷史特級教師李福南原創(chuàng)歷史巧記系列之60-歷史通史模塊整合復習法)

2目錄標題理線法又稱目錄搜查復習法。歷史知識的記憶是一項浩瀚的系統(tǒng)工程。撐起這項記憶工程骨架的就是歷史教材的大小標題。把各套教材的“編”、“單元”、“章”、“節(jié)”、“目”、“塊”等大大小小的標題按教材的編排體系整理出來,編成多杈樹狀歷史標題網,用樹狀歷史標題網把歷史內容從遠至今、自宏而微、自高而低連成一個有序化復習網絡。比如:中國近現代社會生活的變遷

3對比歸納復習法對比與歸納是復習好歷史最常用的兩把歷史“思維之劍”,古今對比、中外對比、背景對比、特征對比、時間對比、事件對比、人物對比、演變對比、……,正是在這一連串史實對比中才能比較歷史進程的異同,歸納總結歷史規(guī)律,評論分析歷史史實,在碰撞中才能產生歷史思維火花。例如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和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異同: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所處時代發(fā)生在資本主義國家半封建半殖民地國家革命任務推翻的是了資產階級的統(tǒng)治推翻封建主義、帝國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統(tǒng)治革命性質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革命道路首先從城市開始,然后再推向農村走農村包圍城市最后奪取全國政權道路歷史影響世界上第一次成功的無產階級革命,從而開辟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壯大了社會主義力量,改變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對比相同點1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參加。都使被壓迫人民獲得了解放,成了國家的主人。2指導思想都是馬克思主義。⑶都是由無產階級領導,都屬于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部分。⑷都以暴力革命為主要形式。⑸都從本國的國情出發(fā),把馬克思主義與本國的革命實踐相結合,繼承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⑹都對世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沉重地打擊了帝國主義的力量,對世界無產階級和民族解放運動都是極大的鼓舞。所走革命道路原因①俄國是帝國主義國家,革命的主力是工人、士兵,多集中在大城市;以列寧為首的布爾什維克黨的正確決策;臨時政府繼續(xù)進行帝國主義戰(zhàn)爭,使俄國國內各種矛盾激化,成為帝國主義鏈條中最薄弱環(huán)節(jié);臨時政府前線失利,后方空虛,城市成為革命的爆發(fā)地。②中國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地方割據嚴重,農村成為反動勢力統(tǒng)治最薄弱的環(huán)節(jié);中國是農業(yè)國,無產階級力量相對薄弱,但廣大農民與無產階級有著天然的聯系,是革命的同盟軍;中共以城市為目標的起義受到挫折,毛澤東提出了“工農武裝割據”的理論。認識無產階級革命是以暴力為基礎的,走什么樣的道路則需根據各國的國情決定。要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反對教條主義和冒險主義(其它例證見江西省歷史特級教師李福南歷史重要比較題系列)4圖表串聯復習法歷史復習圖表有歷史朝代演變表、歷史事件比較表、重要年代關系表等,更具體的如:中國大事年表、明清時期科學家表、文學家及其他作品表、近代資產階級革命團體比較表等等。制作歷史復習圖表是同學們復習好歷史必備基本功。例如大事年表政治經濟文化中國外國中國外國中國外國先秦時期遠古—公元前221年原始社會禪讓制印度河流域出現早期國家;愛琴文明原始農業(yè)、畜牧業(yè)與制陶業(yè)埃及、西亞、印度進入青銅時代《鸛鳥石斧圖》楔形文字成熟;古埃及太陽歷;腓尼基字母表夏商西周世襲制;宗法制;分封制希臘城邦出現井田制;青銅鑄造進入繁榮時期西亞廣泛使用鐵器《夏小正》制定;甲骨文成熟——春秋戰(zhàn)國周平王東遷洛邑,建立東周;分封制和宗法制遭破壞梭倫、克利斯提尼改革;羅馬共和國建立;《十二銅表法》;伯利克里改革鐵犁牛耕出現;土地私有制確立;“重農抑商”古希臘、羅馬奴隸制經濟的繁榮百家爭鳴;《詩經》;司南歐洲人文主義萌芽;智者學派;蘇格拉底;柏拉圖秦漢時期公元前221——220年秦朝中央集權制度形成——統(tǒng)一貸幣、度量衡——統(tǒng)一文字;“焚書坑儒”——漢朝郡縣封國并存;察舉制羅馬帝國建立(前27前)趙過推廣耦犁;出現代田法——“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漢賦;蔡侯紙;《九章算術》;《傷寒雜病論》耶穌創(chuàng)立基督教魏晉南北朝220—589年魏晉南北朝九品中正制;北魏孝文帝改革西羅馬帝國滅亡(476年);《民法大全》(6世紀)均田制;灌鋼法;經濟重心開始南移——佛教、道教興盛;漢字書法入自覺階段;《齊民要術》——隋唐時期581—907隋唐科舉制;三省六部制;藩鎮(zhèn)割據查理曼帝國建立曲轅犁;筒車;大運河封建莊園經濟三教合一;唐詩;雕版印刷;火藥;書法發(fā)展穆罕默德創(chuàng)立伊斯蘭教五代遼宋夏金元時期907—1368年宋朝宋太祖加強中央集權歐洲城市共和國出現紙幣;五大名窯;打破坊、市限制;經濟重心南移完成——活字印刷;指南針;程朱理學;陸九淵心學;宋詞——元朝行省制度《大憲章》英國議會制度開始萌芽(13世紀)青花瓷;棉紡織業(yè)發(fā)展出現資本主義萌芽《農書》;《授時歷》;元曲文藝復興興起(14世紀)明、清前期1368——1840年明朝廢行中書省,設三司;廢除宰相制度;明成祖設內閣1500年左右歐洲開始進入近代;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絲織業(yè)進入鼎盛時期;出現資本主義萌芽新航路開辟;市場初步形成;荷蘭獨立《農政全書》;《本草綱目》;王陽明發(fā)展心學;對理學的批判文藝復興;宗教改革;伽利略自由落體定律清朝前期設軍機處;虎門銷煙英國君主立憲制;美國獨立戰(zhàn)爭;1787年憲法;法國大革命爆發(fā)商幫出現(明清);“閉關鎖國”工業(yè)革命明清小說;文字獄;京劇出現啟蒙運動高潮;牛頓創(chuàng)立經典力學1840—1912年清后期清朝后期鴉片戰(zhàn)爭;太平天國運動;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甲午中日戰(zhàn)爭;八國聯軍侵華;義和團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馬克思主義誕生;俄國農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維新;普法戰(zhàn)爭;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建立;德意志帝國建立;巴黎公社自然經濟開始解體;洋務運動;民族資本主義產生英國完成工業(yè)革命;第二次工業(yè)革命;世界市場基本形成林則徐《四洲志》;魏源《海國圖志》;“中體西用”;維新思想;“三民主義”進化論;量子論;相對論;電影誕生1912—1949年中華民國中華民國中華民國;《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五四運動;中共誕生;國共合作;日本侵華;紅軍長征;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俄國“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冷戰(zhàn)”開始;北約成立;德國分裂民族工業(yè)一戰(zhàn)期間短暫繁榮;國民政府前期較快發(fā)展;抗戰(zhàn)時期日漸萎縮;國民政府后期陷入絕境蘇俄新經濟政策;經濟危機;羅斯福新政;“斯大林模式”;布雷頓森林體系;《關稅與貿易總協(xié)定》新文化運動;馬克思主義傳播;舊三民主義發(fā)展成為新三民主義;中共七大確立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電視機出現;現代文學和藝術;第一臺電子計算機問世(1946年美國)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新政協(xié);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頒布;“文化大革命”;聯合國合法席位得到恢復;中美關系正常化;“一國兩制”的提出;“九二共識”;香港回歸;澳門回歸;上海合作組織成立朝鮮戰(zhàn)爭;華約成立;越南戰(zhàn)爭;不結盟運動形成;古巴導彈危機;東歐劇變;德國統(tǒng)一;蘇聯解體;歐盟成立;科索沃戰(zhàn)爭;“9.11”事件開始實行第一個五年計劃;三大改造;十一屆三中全會;建立經濟特區(qū);城市經濟體制改革;沿海經濟開放區(qū)、開發(fā)浦東;十四大市場經濟體制;中國正式接入互聯網;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歐洲煤鋼共同體;歐洲共同體成立;蘇聯經濟改革;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美國經濟持續(xù)增長;《歐洲聯盟條約》;北美自由貿易區(qū)成立;世界貿易組織成立;歐洲單一貨幣歐元問世《論十大關系》;“雙百方針”;第一顆原子彈爆炸;人工合成牛胰島素;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發(fā)射;袁隆平選育雜交水稻;“十三大”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中國載人飛船成功返回地面搖滾樂在歐美滸;第三次科技革命興超;互聯網產生;美國航天飛機上天5以人帶事復習法千秋功罪,后人評說。要對每個歷史人物作一準確全面的評價,實在是一大難事。一個歷史人物,如教材記述其史跡較多,就可依托其一生活動來復習重大事件。如孫中山的革命功績:-實現二轉變三政策四反對五建立

上書李鴻章失敗笫二次護法運動敗笫二次護法運動護法運動護國運動二次革命辛亥革命多次武裝起義新三民主主義三大正政策上書李鴻章失敗笫二次護法運動敗笫二次護法運動護法運動護國運動二次革命辛亥革命多次武裝起義新三民主主義三大正政策舊三民主主義中國國民黨中華民國中華革命黨同盟會興中會國共合作點面線結合法,是指在識記歷史過程中既注意各個知識內容和要點的把握,同時又弄清楚它們之間的橫縱聯系,掌握知識內容的總體框架。做到既抓點帶面,又以面扶點,整個串聯成線。每一個歷史問題就是歷史知識經緯之網中的一顆彩珠,先結網后育珠。例如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發(fā)展演變(線):階段(點)情況(面)萌芽(戰(zhàn)國)二表現(理論、實踐)。商鞅建立縣制,百官服,從君主法令封建官僚制度建立。確立(秦朝)-皇帝二制度(中央三公九卿的官制,地方推行郡縣制)三秦律四統(tǒng)-(度量衡、貨幣、車軌、文字)鞏固(西漢)兩問題(王國:漢景帝“削藩”平定七國三亂。漢武帝頒布“推恩令”削奪王侯爵位,解決王國問題?;蕶啵褐谐?;“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加強思想專制)完善(隋唐)兩含義(①相互牽制:三省六部制。②考試選官:科舉制。)加強(北宋)四集中(行政、軍事、財權、司法)發(fā)展(元朝)兩改革(中央:中書?。坏胤剑簩嵭行惺≈贫龋娀髑澹﹥沙鞒毫恐?;內閣制;三司制;清朝:軍機處,文字獄)結束(晚清)辛亥革命專題復習法歷史小專題復習法是提高歷史應考能力不可缺少的一環(huán)。高考卷面中,專題考查特征非常明顯,可以說是“無歷史專題不成卷”。既有利于記憶又有利于應考,還可拓深歷史辯證思維水平。比如中國古代地方管理:⑴措施與效果:①西周的分封制鞏固了西周的奴隸主統(tǒng)治和拓展了疆域。②戰(zhàn)國設立的縣制為秦朝郡縣制奠定了基礎。③秦朝的郡縣制起到了加強中央集權和鞏固統(tǒng)一的作用。④漢朝實行郡國并行的制度,后來王國問題出現,漢武帝徹底解決了王國問題,東漢末年則逐漸演變?yōu)榈胤叫姓^(qū)。⑤唐朝中后期,地方軍鎮(zhèn)節(jié)度使越設越多,權力增長形成了藩鎮(zhèn)割據的局面。⑥宋朝為了削弱藩鎮(zhèn)的行政權力,政府規(guī)定所有州郡直屬中央。在州郡長官之下設置通判,通判有權向朝廷直接奏報。廢除了節(jié)度使管轄駐地以外郡的制度,派文臣出任州郡長官。設轉運使,負責將一路各州縣的財賦運輸到中央。地方的財政權收歸中央,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費”的國家財政危機。⑦元朝的行省制度,維護了國家統(tǒng)一,而且經過后世的發(fā)展、完善,積極作用愈益明顯。⑧明朝廢行省設三司制,加強中央集權。⑵歷代統(tǒng)治者防止地方割據、加強地方管理的主要方式:①分化事權,相互牽制。如:明朝廢行省,設三司,相互牽制;北宋時期,在地方削弱或剝節(jié)度使的實權,派文臣做知州,管理政事;又各州設立通判,監(jiān)督知州;派轉運使到地方管財政。②劃分適當行政區(qū)劃。如:秦朝實行郡縣制度;元朝實行行省制度。③實行監(jiān)察制度。如:兩漢時期設置刺史,北宋設置通判監(jiān)視知州。④中央直接掌控地方權力或設置專門機構,直接管理。如:秦朝郡守和縣令直接由皇帝任免;北宋地方司法權和財政權收歸中央;元朝設置宣政院專門管理西藏地區(qū)。⑤一些特殊管理制度。如:西漢漢武帝的“推恩令”。⑶地方政治制度演變特點:①在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的斗爭中,中央的權力得到加強。②在郡縣制的發(fā)展過程中,中央一直強化對地方的領導、監(jiān)督和制約,而地方則要求有充分的獨立自主權,中央與地方的矛盾一直存在。③歷代統(tǒng)治者總是采取調整地方結構和限制地方權力的措施以加強中央集權,這種情況到后期更加明顯。④地方行政受到多方面限制,不能充分發(fā)揮積極性,這種情況在宋、明兩代尤為突出。8歷史四步復習法歷史四步復習法:史實(整合知識)→史通(聯系比較)→史論(史論結合)→史感(感悟歷史)。比如古代中國的發(fā)明和發(fā)現:史實古代領先世界的科技成就的表現:⑴先秦:商朝有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和月食記錄,其干支紀日法是世上沿用至今、歷時最長的紀日方法。⑵春秋魯國天文學家留下世界上關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記錄。《石氏星表》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星表。⑶秦漢:西漢《九章算術》有些內容是世界上最先進的。中國是最早發(fā)明造紙術的國家。太陽黑子的最早記錄。⑷隋唐:《金剛經》卷子是現存世界上最早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⑸宋元:畢昇發(fā)明活字印刷術,比歐洲早400年。發(fā)明了指南針并用于航海。唐宋時發(fā)明了火藥和火藥武器。郭守敬的《授時歷》比現行公歷確立早300年。⑹明清:介紹了歐洲先進的水利技術和工具是徐光啟的《農政全書》;珠算漢朝已提到,明朝在世界居領先。史通中國古代科技發(fā)展的特點(與近代西方科技相比):⑴重視綜合:從科技內容上看,直接從現象中進行整體理論綜合,應用性強。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對事物發(fā)展規(guī)律的探索不夠。⑵重視經驗:從研究方法上看,主要采用傳統(tǒng)的典籍整理與經驗總結,缺少實驗,主要是應用科學,還處于對自然界各種現象的描述階段即感性認識階段,缺乏理性認識。⑶重視實用:從科技使用上,主要服務于封建農業(yè)經濟的發(fā)展需要,缺乏將科技轉化為生產力并成為科技進一步發(fā)展的動力的意識。⑷重視農業(yè):從科技分布上看,主要集中在與農業(yè)有關的農學、天文歷法及醫(yī)學等方面。⑸領先世界:從科技成就上看,全面繁榮,天文、歷法、四大發(fā)明等多種成就領先于世界。⑹重視和諧:科技成就與農業(yè)及人與自然和諧密切關聯。發(fā)達應用數學、天文測量及其系統(tǒng)農學都與農業(yè)文明息息相關,發(fā)達中醫(yī)學及其中藥學研究也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人生態(tài)度。史論中國古代科技輝煌的原因:用系統(tǒng)論方法分析。⑴政治,國家統(tǒng)一,疆域遼闊,社會制度較先進,為科技發(fā)展提供了社會條件。⑵經濟,生產不斷發(fā)展,農業(yè)、手工業(yè)長期領先,為科技發(fā)展創(chuàng)造物質條件。⑶民族,各族間聯系和經濟文化交流持續(xù)不斷并加強。⑷外交,清朝之前,歷代統(tǒng)治者大都實行對外開放,科技相互交流。⑸教育,教育不斷發(fā)展,為科技的發(fā)展準備了人才條件。⑹治學,中華民族具有勤勞、刻苦鉆研、重視調查研究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富有智慧和創(chuàng)新精神。⑺奠基,前代科技文化成就為后代科技文化的進步發(fā)展奠定了基礎。史感古代科學技術的成就與局限性給我們的啟示:⑴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把經濟搞上去,為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奠定雄厚的物質基礎。⑵要大力發(fā)展科學技術、文化教育事業(yè),實施科教興國戰(zhàn)略。⑶要重視人才,尊重人才,充分發(fā)揮科技人才的作用,要建立知識創(chuàng)新體系,鼓勵知識創(chuàng)新。⑷要充分認識科學理論的指導意義,明確科學技術的作用。⑸要充分發(fā)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明確在激烈的科學技術競爭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是極其重要的。⑹要全面行使國家職能,把發(fā)展科學技術和教育作為國家的戰(zhàn)略重點。⑺我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人民聰明勤奮。在長期和自然界作斗爭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知識。

二、復習記憶法的基本策略1趁熱打鐵,及時復習19世紀,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通過大量實驗,描繪出人類學習的遺忘曲線,命名為艾賓浩斯遺忘曲線。根據這條曲線我們可以發(fā)現,識記歷史后的20分鐘、1小時、48小時是遺忘速度最快的幾個時間段,分別遺忘42%、56%、66%;3—31天遺忘率穩(wěn)定在72%—79%之間。這條曲線可以說明兩個問題:一是重復的次數越多,忘得越慢;二是遺忘的速度并不簡單地與時間間隔成正比,而是先快后慢,特別是記憶后48小時之內遺忘率最高。因此,復習的最佳時間是記歷史后的1—48小時,最晚不超過2天,必須趁熱打鐵,及時復習。過了這個區(qū)段,記憶歷史就會被我們遺忘72%以上,復習起來就會“事倍功半”。2反復烙餅,分配復習根據復習在時間上分配的不同,可分為兩種復習方式:集中復習和分散復習。一般情況下,采用分散復習{將復習分成若干次,相互之間有一定的時間間隔}效果將優(yōu)于集中復習{在一段時間內集中、連續(xù)地重復復習以學的材料}。這是因為集中復習使大腦神經容易產生抑制的積累,而分散復習有較多的時間間隔,使抑制易于消除的鞏固。同時,一天后大致遺忘了所記內容的60%~70%。根據遺忘規(guī)律,記憶的當天應安排復習,第二次復習時間間隔可以稍長,比如兩天。再往后,間隔可以更長,比如依次為一周、半月、一月等。經過反復烙餅,先重后輕、先密后疏地安排復習,效果極佳。尤其關注睡前醒后——記憶的黃金時段。睡前記憶不會有后攝抑制,醒后記憶不會有前攝抑制,應該抓住睡前和醒后這兩個記憶的黃金時段。3學會彈琴,交叉復習一次記憶同類的內容過多、過久時容易發(fā)生遺忘。如果一上午或者一天都在學習歷史,那么后邊學習的內容就很難記住。因此,在學習時,要注意文理學科交替學習、不同學科交替學習,刺激大腦皮層的不同部位,有利于大腦皮層的興奮,保證記憶效率。也可勞逸結合,每學習四五十分鐘,可以做做廣播體操、眼保健操等,緩解疲勞,有利于身心健康,增強的學習效率。4溫故知新,拓展復習孔子曰:“溫故而知新”。復習是鞏固知識的重要手段之一。當然復習不能是機械、簡單的重復,而應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