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病蟲害防治sha_第1頁
小麥病蟲害防治sha_第2頁
小麥病蟲害防治sha_第3頁
小麥病蟲害防治sha_第4頁
小麥病蟲害防治sha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小麥病蟲害的發(fā)生和為害概況

我國小麥常見病蟲有70多種,為害嚴重的病害主要有小麥銹病(條銹病、葉銹病、稈銹?。追鄄?、紋枯病、赤霉病、病毒病(小麥梭條花葉病、黃矮病、叢矮病等)、黑穗病及全蝕病、根腐病、黑穎病、葉枯病等。其中條銹病主要發(fā)生在西北、西南、淮北及鄂北等麥區(qū);白粉病除西南、長江麥區(qū)嚴重發(fā)生外,黃淮麥區(qū)、西北麥區(qū)近年為害也較重;紋枯病在江淮流域、黃淮平原的危害逐年上升,已成為小麥上最重要病害之一;赤霉病在長江中下游麥區(qū)、淮河以南麥區(qū)及東北三江平原發(fā)生為害普遍,黃淮灌區(qū)有些年份也嚴重為害。病毒病多分布于北方麥區(qū),局部地區(qū)發(fā)生較重;長江中下游地區(qū)以多黏菌傳小麥梭條花葉病等發(fā)生普遍。全蝕病等根腐型病害,以前主要發(fā)生在淮河以北地區(qū),近年來逐漸擴展至長江中下游地區(qū)。黑穗病等種傳為主的病害,近年來部分地區(qū)由于放松種子處理工作,病害有所回升。此外,各地區(qū)不斷發(fā)現一些新的病害,如湖北省局部發(fā)生的小麥胞囊線蟲病等。第1頁,共87頁。

對小麥生產為害嚴重的害蟲有麥蚜、麥葉螨、吸漿蟲、黏蟲、地下害蟲(蠐螬、螻蛄、金針蟲等)等,麥稈蠅、麥葉蜂等在局部地區(qū)為害也較重。麥蚜在全國麥區(qū)均有發(fā)生,以黃淮海平原、江淮、西北、華北等麥區(qū)發(fā)生頻率高,同時傳播病毒病,造成混合為害。麥紅吸漿蟲以北方沿黃河、淮河地區(qū)為害重,麥黃吸漿蟲在青海、陜西、豫西等高寒山區(qū)時有發(fā)生。麥巖螨在北方發(fā)生數量大,麥葉爪螨多發(fā)生在黃淮南部水澆麥地或低洼潮濕陰涼麥地及長江流域麥區(qū)。黏蟲是全國性的禾谷類作物重要害蟲,在江淮一代多發(fā)區(qū)主要為害麥類作物,但80年代以來發(fā)生輕,近年有上升趨勢。地下害蟲在北方旱作地區(qū)發(fā)生普遍,為害后造成缺苗斷壟。第2頁,共87頁。(一)癥狀識別初在葉片表面產生白色粉狀霉點,后逐漸擴大,形成近圓形或長橢圓形的粉狀霉斑。嚴重時互相聯合,霉層覆蓋葉片的大部或全部,粉狀霉層也由白色轉變成灰白色至淡褐色,其內散生許多黑色球狀小顆粒(閉囊殼)。霉層下的寄主組織,初期通常無明顯變化,后期出現褪綠黃斑,嚴重時葉片逐漸變褐枯死。葉鞘、莖稈上的癥狀與葉片相似。穎殼受害,往往引起小穗早枯,籽粒不充實或空癟。二、小麥白粉病識別第3頁,共87頁。第4頁,共87頁。第5頁,共87頁。第6頁,共87頁。病原物有性態(tài)為禾布氏白粉菌[Blumeriagraminis(DC.)Speer],屬子囊菌亞門布氏白粉菌屬。無性態(tài)為串珠粉狀孢(OidiummonilioidesNees),屬半知菌亞門粉孢屬。分生孢子梗直立,從菌絲上垂直長出,較短,不分枝、無色、梗基部球形,其頂端產生成串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卵圓形,無色、單孢,自頂部向下逐漸成熟脫落。閉囊殼球形,褐色至黑色,外有絲狀的附屬絲,殼內有子囊9~30個。子囊長卵形或茄形,微彎,無色,基部有短柄,內含子囊孢子8個或4個。子囊孢子橢圓形,無色、單孢,越夏后多數能成熟(二)病原識別第7頁,共87頁。

(三)發(fā)病規(guī)律

(1)越冬:病原以分生孢子階段在夏季氣溫較低地區(qū)的自生麥苗或夏小麥上侵染繁殖或以潛育狀態(tài)渡過夏季,也可通過病殘體上的閉囊殼在干燥和低溫條件下越夏。病菌越冬方式有2種,一是以分生孢子形態(tài)越冬,二是以菌絲體潛伏在寄主組織內越冬。

(2)傳播:越冬的病菌先在植株底部葉片呈水平方向擴展,以后依次向中部和上部葉片發(fā)展,發(fā)病早期發(fā)病中心明顯。冬麥區(qū)春季發(fā)病菌源主要來自當地。春麥區(qū),除來自當地菌源外,還來自鄰近發(fā)病早的地區(qū)。

(3)侵染:病菌靠分生孢子或子囊孢子借氣流傳播,侵入寄主后,在組織細胞間擴展蔓延,并向寄主體外長出菌絲,產生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成熟后脫落,隨氣流傳播蔓延,進行多次再侵染。病菌在發(fā)育后期進行有性繁殖,在菌叢上形成閉囊殼。第8頁,共87頁。(1)環(huán)境:①該病發(fā)生適溫15~20℃,低于10℃發(fā)病緩慢。相對濕度大于70%有可能造成病害流行。②冬季溫暖、雨雪較多,或土壤濕度較大,則有利于病菌越冬。③雨日、雨量過多,可沖刷掉表面分生孢子,從而減緩病害發(fā)生。

(2)栽培:①偏施氮肥,造成植株貪青,發(fā)病重。②管理不當,植株生長衰弱、抗病力低易發(fā)病。第9頁,共87頁。

(四)防治方法1.農業(yè)防治:①因地制宜,種植抗病品種。②多施堆肥或腐熟有機肥,增施磷鉀肥,提高植株抗病力。③及時澆水抗旱,雨后要及時排水,防止?jié)駳鉁?。④自生麥苗越夏地區(qū),冬小麥秋播前要及時清除掉自生麥,可大大減少秋苗菌源。

2.藥劑防治:①用種子重量0.03%的2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拌種。②田間病葉率達10%以上時噴2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大田噴霧,或40%氟硅唑EC80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波美0.5~0.8度石硫合劑噴霧,或50%硫磺SC100倍液。隔7~10天噴1次,連續(xù)1~2次。第10頁,共87頁。小麥不同生育階段均可受害,主要為害植株基部的葉鞘和莖稈。苗期侵染,先在葉鞘上出現淡褐色小斑點,后漸蔓及全葉鞘,出現中部灰色、邊緣褐色的典型橢圓形病斑,葉片漸呈暗綠色水漬狀,后失水枯黃,嚴重者全株枯死。拔節(jié)后,基部葉鞘上出現橢圓形水漬狀小斑擴大后形成中部灰色、邊緣淺褐色的云紋狀斑紋,有時相互連成典型的花稈癥狀。莖稈受害,先出現淺褐色短條斑,并逐漸擴展成邊緣褐色、中央灰色的梭形大斑,病部??v裂。有些雖能抽穗,但常不結實,成為“枯白穗”,或結實粒減少、籽粒秕瘦。天氣潮濕時,病部表面附生白色蛛絲狀稀疏菌絲和褐色小菌核。二、小麥紋枯病識別(一)癥狀識別第11頁,共87頁。第12頁,共87頁。第13頁,共87頁。

病原物的無性態(tài)主要為禾谷絲核菌(RhizoctoniacerealisVarderHoeven),屬半知菌亞門絲核菌屬。病菌只產生菌絲和菌核。菌絲初期無色,后變黃褐色,分枝處成銳角,分枝基部縊縮,距分枝不遠處有一隔膜。菌核扁圓形,表面粗糙,無光澤,內外都為褐色。有性態(tài)為禾谷角擔菌[Ceratobasidiumgraminearum(Bourd.)Rogers],屬擔子菌亞門角擔菌屬。擔子棒狀,頂端生4個小梗,小梗上著生卵形無色透明的擔孢子。(二)病原識別第14頁,共87頁。第15頁,共87頁。

(三)發(fā)生規(guī)律

(1)越冬:病原以菌核或菌絲體在土壤中或附著在病株殘體上越夏和越冬,成為初次侵染的主要菌源。

(2)傳播:未經腐熟的帶有病殘體和病土的有機肥也可傳播病害。

(3)侵染:小麥播種后即可受侵染。在整個小麥生長季節(jié),病害在田間的發(fā)生和消長出現冬前和春天小麥拔節(jié)至孕穗期兩個明顯的發(fā)病高峰。小麥播種萌發(fā)后,幼苗地下部的幼根、幼芽即可受病菌侵染與為害。隨著氣溫變化,病害發(fā)生發(fā)展大致可分為冬前發(fā)生期、返青上升期、拔節(jié)后盛發(fā)期和抽穗后穩(wěn)定期四個階段。第16頁,共87頁。

(1)寄主抗性:小麥品種間對紋枯病的抗性有明顯差異。

(2)環(huán)境:病害的發(fā)生發(fā)展與日均溫度關系密切。當日均溫度在10℃以下時,病害發(fā)展緩慢;日均溫度超過15℃,病情上升;20~25℃則迅速發(fā)展,病株率和病害嚴重度都急劇上升;當氣溫達30℃左右時,病害發(fā)展基本停止。春季多雨潮濕的天氣,有利于病菌的發(fā)生和發(fā)展。

(3)栽培:冬麥播種過早,密度過大,偏施氮肥,麥苗生長過旺,發(fā)病重。

常年連作、麥田草害嚴重、土壤或田間濕度過大,發(fā)病重。

施用帶病殘株而未經腐熟的糞肥等,也有利于發(fā)病第17頁,共87頁。(四)防治方法小麥紋枯病的防治策略,應以農業(yè)栽培防病措施為基礎,重點抓好藥劑種子處理,重病田早春輔以藥劑噴霧防治。

(1)農業(yè)防治:①選用抗病、耐病品種。②適期播種,避免過早播種,減少冬前病菌侵染麥苗的機會。③根據土地肥力水平,合理掌握播種量,避免播種量過大,苗過密,從而降低田間濕度。⑤加強田間排灌水系統(tǒng)的建設,勤中耕除草,降低田間濕度。④避免過量施用氮肥,平衡施用磷、鉀肥,特別是重病田要適當增施鉀肥,增強麥株的抗病能力。帶有病殘株的糞肥要充分腐熟后再施用。

(2)藥劑防治:①用種子重量0.2%的33%紋霉凈可濕性粉劑,或0.1%的25%三唑醇可濕性粉劑,或0.1%的2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拌種。②麥苗返青期用33%紋霉凈可濕性粉劑300倍液,或5%井岡霉素AS500倍液,或50%甲基惡霉靈300倍液,向麥株下方病部噴霧。第18頁,共87頁。3種銹病的共同特征是:前期產生鐵銹色的“夏孢子堆”,后期產生黑色的“冬孢子堆”,其癥狀區(qū)別主要表現在孢子堆的分布、大小、形狀、顏色和排列方式上,為區(qū)別這3種銹病,可形象地描述夏孢子堆為:“條銹成行、葉銹亂,稈銹是個大紅斑”。三、小麥銹病第19頁,共87頁。

條銹病主要為害葉片,也可為害葉鞘、莖稈和穗部。夏孢子堆鮮黃色,最小,狹長至長橢圓形,成株期呈虛線狀并與葉脈平行排列,幼苗期以入侵點為中心,呈同心輪狀排列。第20頁,共87頁。第21頁,共87頁。第22頁,共87頁。第23頁,共87頁。第24頁,共87頁。第25頁,共87頁。第26頁,共87頁。第27頁,共87頁。第28頁,共87頁。葉銹病主要為害葉片,有時也可為害葉鞘和莖稈。夏孢子堆橘紅色,大小中等,圓形至橢圓形,散生,排列不規(guī)則。第29頁,共87頁。第30頁,共87頁。第31頁,共87頁。第32頁,共87頁。稈銹病主要為害莖稈和葉鞘,也可為害葉片和穗部。夏孢子堆深褐色,最大,長橢圓形至長方形,排列散亂,無規(guī)則。第33頁,共87頁。(二)病原識別小麥銹病包括條銹病、葉銹病和稈銹病,3種銹病菌同屬于擔子菌亞門柄銹菌屬,分別為小麥條銹菌(Pucciniastriiformis)、小麥葉銹菌(Pucciniarecondita)和小麥稈銹菌(Pucciniagraminis)。小麥銹菌是專化性很強的專性寄生菌,每種銹菌均可分化為若干個生理小種。(1)形態(tài):①夏孢子球形或卵形,單胞,淡黃色,表面有細刺,有6~12個散生芽孔。②冬孢子。梭形或棍棒形,雙胞,褐色,下端色淺,頂部扁截或圓,分隔處略縊縮,有短柄。

第34頁,共87頁。條銹病為活體營養(yǎng)型,在自然條件下只能利用活體營養(yǎng)存活。病菌冬孢子在病害循環(huán)中不起作用,而是依靠夏孢子世代完成病害循環(huán)。目前尚未發(fā)現病菌的轉主寄主。其侵染循環(huán)可分為越夏、秋苗感染、越冬及春季流行四個環(huán)節(jié)。

(1)越夏:越夏是條銹病周年循環(huán)的關鍵。條銹菌喜涼不耐熱,其越夏的溫度界限為20~22℃。在有發(fā)病麥株存在的前提下,凡夏季最熱月(7~8月份間)旬平均溫度在20℃以下的地區(qū),條銹病菌就能順利越夏;20~22℃的地區(qū),越夏困難,超過23℃的地區(qū),病菌不能侵染寄主,已被侵染的葉片也不能正常發(fā)病,病菌不能越夏。我國條銹病菌的主要越夏地區(qū)包括甘肅的隴南、隴東,青海的東部,西川的西北部等。

第35頁,共87頁。

(2)秋苗感染:秋季,隨著越夏區(qū)小麥收割,越夏菌源隨氣流遠程傳播至平原冬麥區(qū),引起秋苗感染。秋苗發(fā)病后,如當地秋雨較多或經常結露,病菌尚可繁殖2~3代,病菌群體增大,病情有所發(fā)展,可由零星發(fā)病發(fā)展成為大小不等的發(fā)病中心,甚至成為病情較重較多的發(fā)病基地。

(3)越冬:當旬平均溫度下降到2℃以下后,病菌進入越冬階段。病菌主要以侵入后未及發(fā)病的潛育菌絲狀態(tài)在麥葉組織內休止越冬。在大部分冬麥區(qū),雖然冬季嚴寒使人侵的條銹病菌停止擴展,但只要受侵組織不被凍死,病菌便可安全越冬。條銹病菌越冬的低溫界限為最冷月平均氣溫-6~-7℃,低于這個溫度,病菌就不能越冬。但若有積雪覆蓋,則即使氣溫低于-10℃仍能安全越冬。

(4)春季流行:小麥返青后,越冬病葉中的菌絲體復蘇,旬平均溫度上升到5℃時,開始產抱,持續(xù)20多天。產生的夏孢子經氣流傳播到周圍返青后的新生葉片上,引起多次再侵染,引起春季流行。第36頁,共87頁。(四)防治方法

采用以種植抗病品種為主,藥劑及栽培防治為輔的綜合防治措施

(1)農業(yè)防治:①各地可因地制宜地選用抗病品種,做到抗源布局合理及品種定期輪換。②適期播種,適當晚播,不要過早,可減輕秋苗期條銹病發(fā)生。③施足堆肥或腐熟有機肥,增施磷鉀肥,搞好氮磷鉀合理搭配,增強小麥抗病力。④合理灌溉,雨后注意開溝排水,降低田間濕度。后期發(fā)病重的需適當灌水,減少產量損失。⑤清除自生麥。2.堅持藥劑拌種

在條銹病常發(fā)區(qū)或種植感病品種的地區(qū),要大力推廣三唑酮粉劑或立克秀藥劑拌種,即每公頃用15%三唑酮粉劑300g或用2%立克秀150g拌種150kg。有條件的要大力推廣包衣劑良種,更是簡便易行好辦法。

第37頁,共87頁。

3.做到早查早治

早查:即從小麥返青后15~20d,就要定期進行預測預報調查,為大面積及時防治提供指導依據。早治:凡條銹病田間病葉率達到2%~3%時,就要立即噴藥防治,切實做到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突出“早”字,封鎖中心病團,防止銹病蔓延流行,暴發(fā)成災。這是提高田間防治效果的關鍵所在。噴20%三唑酮EC1000~2000倍液,或12.5%特譜唑可濕性粉劑1000~2000倍液,或25%敵力脫EC2000倍液。

第38頁,共87頁。

赤霉病在小麥各生育期均能發(fā)生,形成苗腐、基腐、稈腐和穗腐,其中以穗腐發(fā)生最為普遍和嚴重。一般在揚花后6~10d出現癥狀,發(fā)病盛期通常在乳熟期到糊熟期,黃熟后基本停止。最初在個別小穗的基部或穎殼上出現水漬狀褐色斑,后逐漸擴展使整個小穗枯黃,且在小穗間上下蔓延。田間濕度高時,穎殼縫隙處和小穗基部會產生粉紅色膠質霉層(分生孢子座及分生孢子)。后期病部可以出現藍黑色小顆粒(子囊殼)。受害籽粒皺縮、變小,表面有白色至粉紅色霉層。

四、小麥赤霉病識別(一)癥狀識別第39頁,共87頁。第40頁,共87頁。第41頁,共87頁。第42頁,共87頁。病原物有性態(tài)為玉蜀黍赤霉[Gibberellazeae(Schw.)Petch]屬子囊菌亞門赤霉屬,無性態(tài)主要為禾谷鐮孢霉(FusariumgraminearumSchw.)屬半知菌亞門鐮孢屬。子囊頂部略突起,有孔口,藍紫色至紫黑色,殼內有子囊多個。子囊棍棒狀,無色,基部稍尖,內含子囊孢子8個。子囊孢子無色、透明,呈稍彎曲的紡錘形,多數3個分隔,作扭旋狀排列于子囊內。分生孢子產生于分生孢子座的單生的側生瓶?;蚍睆头种Φ哪┒似抗I?。大型分生孢子鐮刀形,頂端鈍,基部向一側突起,3~7個分隔、多數5個分隔,單個孢子無色,聚集時呈粉紅色,孢子間有黏膠性物質將其粘連一起,不易分散。通常不產生小型分生孢子(二)病原識別第43頁,共87頁。第44頁,共87頁。(三)發(fā)生規(guī)律

小麥赤霉病菌腐生能力強,可以在多種植物殘體上越夏、越冬,如長江中下游冬麥區(qū)的稻樁、西北和黃淮冬麥區(qū)的玉米秸稈及東北春麥區(qū)的麥秸稈和雜草殘體等,病害初侵染來源主要是越冬后在各種殘體上產生的子囊孢子。通常在小麥抽穗前后形成子囊孢子的數量最大,子囊孢子借風雨傳播,落到正在開花的麥穗上后,主要從花藥侵入,也可直接從穎片內側壁侵入。穗腐發(fā)生后,病部產生的大量分生孢子可引起再侵染。由于病菌的侵染多集中于揚花期,因此在生育期較一致時分生孢子的再侵染作用不大。但在熟期早遲相差較大時,早發(fā)病麥穗上的分生孢子便可侵染遲成熟的小麥。

第45頁,共87頁。足夠的菌源量是病害流行的前提,而氣候條件尤其是小麥抽穗揚花期的雨日、雨量和相對濕度等是決定病害能否流行的重要因素。赤霉病發(fā)病最適溫度為24~28℃,最適相對濕度為80%~100%。在小麥抽穗揚花期,如果陰雨連綿,潮濕多霧,天氣悶熱,極易造成赤霉病的發(fā)生和流行。另外,施氮肥過多,植株貪青徒長,田間郁蔽,種子混雜等也有利于發(fā)病。第46頁,共87頁。

防治小麥赤霉病應采取以農業(yè)防治為基礎,藥劑保穗為關健的綜合防治措施。1.農業(yè)防治因地制宜選育和推廣抗耐病性良好、優(yōu)質的品種,提高種子純度,避免混雜;清除病殘體,減少菌源。加強管理,開溝排水,合理施肥,促進麥株健壯生長。2.藥劑防治藥劑防治的重點是施藥保穗,小麥齊穗期至盛花期是藥劑防治的關鍵時期。通常首次最佳施藥時間為揚花初期,即揚花率10%左右。用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3000~3750g/hm2、40%多菌靈膠懸劑1500g/hm2、12.5%治萎靈(水楊酸多菌靈)3000g/hm2、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750~1200g/hm2,或50%多菌靈、福美雙合劑1500~1875g/hm2,對水750kg/hm2常量噴霧或對水150~225kg/hm2低容量噴霧,要對準小麥穗部均勻噴霧。(四)防治方法第47頁,共87頁。(三)麥類黑穗病

麥類黑穗病主要包括小麥散黑穗病、大麥散黑穗病、小麥腥黑穗?。ǚ譃榫W腥黑穗病和光腥黑穗?。┖痛篼湀院谒氩?,分別由小麥散黑穗病菌Ustilagotritici、大麥散黑穗病菌Ustilagonuda、網腥黑穗病菌Tilletiacaries

及光腥黑穗病菌Tilletiafoetida和大麥堅黑穗病菌Ustilagohorder引起。黑穗病癥狀的共同特點是破壞花器,形成大量黑粉。大、小麥散黑穗病穗外包膜極易破裂,黑粉飛散后僅留穗軸。大麥堅黑穗病穗外包有1層青灰色堅韌薄膜,其內黑粉常黏膠于一起,不易散開。小麥腥黑穗病穗內外穎及芒均不受害,僅子房破壞變成菌癭。當健穗成熟時,病穗一般尚保持灰綠色,穎殼略向外張開,露出病粒(菌癭),菌癭內充滿黑粉,具魚腥臭味(三甲胺)。第48頁,共87頁。第49頁,共87頁。第50頁,共87頁。第51頁,共87頁。第52頁,共87頁。第53頁,共87頁。第54頁,共87頁。第55頁,共87頁。第56頁,共87頁。第57頁,共87頁。病原以冬孢子團散落在土壤中或以冬孢子粘附在種子表面及肥料中越冬或越夏,成為該病初侵染源。厚垣孢子可在土壤中存活3~5年。小麥播種后病菌孢子隨種子發(fā)芽而萌發(fā)、侵入小麥芽鞘,并進入生長點。病菌多在種子萌發(fā)后的幾天內侵入麥苗,以幼芽鞘長1~2毫米時最易受侵染,芽鞘長度超過4毫米時,病菌即難于侵入。病菌隨著小麥的發(fā)育而進入葉片、葉鞘和莖稈,在病組織表皮下形成孢子堆,產生大量厚垣孢子團,成熟后便散落在土壤中。在小麥1個生長季節(jié)內,只侵染1次,沒有再侵染。第58頁,共87頁。

病原以菌絲體的形式潛伏在種子的胚部越冬。帶菌種子是唯一的初侵染菌源。種子帶菌率是發(fā)病程度的重要決定因素。為單循環(huán)病害,在小麥的1個生長季中只侵染1次。帶菌種子播種后潛伏在胚部的菌絲體也開始萌動,菌絲隨著大麥的生長點伸長而向上蔓延。到大麥孕穗期間,菌絲體在整個穗部迅速發(fā)展增殖,破壞花器并耗盡其營養(yǎng),形成厚垣孢子。成熟的厚垣孢子隨風吹散,落到健穗花器上,24小時內即可萌發(fā)產生先菌絲,然后形成侵染菌絲。侵染菌絲由小麥雌蕊柱頭侵入,經花柱進入子房,穿過珠被,到達胚珠。入侵的菌絲并不妨礙子房和胚的生長發(fā)育。當大麥種子形成時,菌絲已進入胚部和子葉盤,隨著大麥種子的成熟,菌絲的胞膜略有加厚而進入休眠狀態(tài)。第59頁,共87頁。

種子處理是防治小麥散黑穗病的關鍵。

(1)農業(yè)防治:①建立無病種子田,選用無病種子。②小麥抽穗前,加強種子田的檢查,及早拔除殘留的病穗,以保證種子不受病菌侵染。

(2)物理防治:①先將麥種放在冷水中浸4~6小時,然后將麥種放到49℃的熱水中浸1分鐘,最后放到54℃的熱水中浸10分鐘,取出后迅速放入冷水中,冷卻后撈出晾干。此法殺菌效果好,但要求嚴格掌握規(guī)定的浸種溫度和時間,溫度偏低效果不好,溫度偏高或時間過長會損壞種子發(fā)芽。②先將麥種放在冷水中浸4小時,隨即投入55穩(wěn)定℃的溫水中浸24小時,取出曬干后播種。

(3)藥劑防治:②用種子重量0.2%的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或0.15%~0.2%的15%三唑醇可濕性粉劑,或0.3%的40%多??蓾裥苑蹌?.2%的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或0.2%的40%拌種雙拌種,或0.3%的75%萎銹靈可濕性粉劑拌種。第60頁,共87頁。小麥全蝕病由子囊菌亞門頂囊殼屬禾頂囊殼小麥變種Gaeumannomycesgraminisvar.triticiJ.Walker.引起。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受害,侵染部位限于小麥根部和莖基部第一、二節(jié)處,地上部的癥狀是根及莖基部受害所引起。秋季感病時病株稍矮,分蘗減少,基部葉片發(fā)黃,初生根和根莖變成黑色,嚴重時次生根也局部變黑。病苗一般返青遲緩,至拔節(jié)時根部多變成黑色,并在基部1~2節(jié)的葉鞘內側和莖基表面產生大量灰黑色菌絲層。抽穗后,根系腐爛,病株早枯,形成“白穗”,莖基葉鞘及內側的菌絲層增厚呈“黑膏藥”狀,濕度大時其上可產生黑色小顆粒,即為病菌的子囊殼。(五)小麥全蝕病第61頁,共87頁。

(1)形態(tài):厚垣孢子褐色,球形,表面布滿細刺,直徑5~9微米。

冬孢子球形至近球形,棕褐色,半邊顏色較淡,表面有微刺。先菌絲產生分隔形成4個細胞,不產生擔孢子。雙核菌絲才具有侵染能力,可存活5年。病菌有14個生理小種。

(2)特性:核菌絲才具有侵染能力,可存活5年。病菌有14個生理小種第62頁,共87頁。第63頁,共87頁。第64頁,共87頁。病菌主要以菌絲體在土壤內的植株病殘體及帶菌糞肥中越冬、越夏。小麥播種后即可侵染。

(1)遠距離傳播:種子夾帶病殘組織是種子傳病的唯一方式,也是病害遠距離傳播,造成新區(qū)發(fā)病的主要來源。

(2)近距離傳播:除種子、秸稈可進行近距離傳病外,土壤、糞肥是引起該病短距離傳播的重要因素。土壤傳播的主要來源是土壤中的病殘組織,麥收后,小麥的病根殘茬大部分留于田間,使土壤中菌量逐年積累,造成連作麥區(qū)發(fā)病程度逐年加重。同時,通過犁、耙、播種、中耕等農事操作活動,使發(fā)病區(qū)的面積逐年擴大。糞肥傳病是病區(qū)發(fā)病面積激增的重要原因之一,病區(qū)的落場土和麥糠中,都混有大量的病組織殘屑,采用一般的方法漚制肥料,不能使病菌死亡,所以使用這些原料漚積的土糞便會把大量的病菌帶入土中,導致無病田塊發(fā)病。在以麥秸做為牲畜料草的地方,牲畜的糞便也是病害傳播的重要途徑之一。第65頁,共87頁。

(1)檢疫:禁止從病區(qū)引種,防止病害蔓延。

(2)農業(yè)防治:①種植耐病品種。如煙農15號、濟南13號、濟寧3號等。②增施腐熟有機肥提倡施用酵素菌漚制的堆肥,采用配方施肥技術,增加土壤根際微生態(tài)拮抗作用。③實行稻麥輪作或與棉花、煙草、蔬菜等非寄主作物輪作,可明顯降低發(fā)病。

(3)物理防治:用51~54℃溫水浸種10分鐘。

(4)藥劑防治:①用種子重量0.2%的2%立克秀濕拌種劑,或0.3%的15%三唑醇可濕性粉劑拌種。②小麥播種后20~30天,用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2250~3000克/hm2,加水900千克噴,第2年返青期再噴1次。第66頁,共87頁。工作任務2小麥害蟲識別

材料及用具:麥蚜、吸漿蟲、麥葉螨、麥稈蠅、麥葉蜂等小麥害蟲的新鮮標本、干制或浸漬標本,為害狀及生活史標本;體視顯微鏡、擴大鏡、鑷子、挑針、載玻片等用具;多媒體教學設備及課件、掛圖等。內容及操作步驟:第67頁,共87頁。一、麥蚜識別(一)為害狀識別麥蚜屬同翅目蚜科。在我國為害麥類的蚜蟲,主要有麥二叉蚜Schizaphisgraminium(Rondani)、麥長管蚜Sitobionavenae(Fabricius)和禾谷縊管蚜RhopalosiphumpadiLinnaeus3種。此外,麥無網長管蚜Acyrthosiphondirhodum(Walker)、玉米蚜Rhopalosiphummaidis(Fitch)等在局部地區(qū)或某些年份為害也較重。麥蚜以成、若蚜群集刺吸麥株葉片、莖稈和嫩穗的汁液,影響小麥的正常發(fā)育,麥葉被害處出現黃斑,嚴重時葉片枯黃,植株生長不良甚至枯死。麥穗被害后,籽粒不飽滿,顯著減產。麥蚜還可傳播植物病毒,在黃淮地區(qū)麥二叉蚜是傳播小麥黃矮病毒的主要媒介昆蟲。第68頁,共87頁。第69頁,共87頁。第70頁,共87頁。第71頁,共87頁。第72頁,共87頁。表1-4-13種常見麥蚜形態(tài)特征的區(qū)別形態(tài)特征種類麥長管蚜麥二叉蚜禾谷縊管蚜無翅胎生蚜成蚜體型、體長(有翅型略小)橢圓形1.6~2.1mm橢圓或卵圓形1.5~1.8mm卵圓形1.4~1.6mm腹部體色淡綠色至綠色、紅色淡綠色或黃綠色,背面有綠色縱條帶深綠色,后端有赤色至深紫色橫帶腹管長圓筒形,黑褐色,長0.48mm端部有網狀紋圓筒形,長0.25mm,淡綠色,端部為暗黑色短圓筒形,長0.24mm,中部稍粗壯,近端部呈瓶口狀縊縮尾片長圓錐形,長0.22mm,毛6根長圓錐形,長0.16mm,毛7~8根長圓錐形,長0.1mm,毛4根翅脈中脈分支2次,分岔大中脈分支1次中脈分支2次,分岔小復眼鮮紅至暗紅色漆黑色黑色觸角長度觸角與體等長約為體長的2/3約為體長的2/3有翅蚜觸角第三節(jié)長0.52mm,有感覺圈10個左右長0.44mm,有感覺圈20個左右長0.48mm,有感覺圈20-23個第73頁,共87頁。(1)越冬及蟲源:長江以南以無翅胎生成蚜和若蚜于麥株心葉或葉鞘內側及早熟禾、看麥娘、狗尾草等雜草上越冬。

(2)發(fā)生因素:成蟲無明顯休眠現象,氣溫高時,仍見蚜蟲在葉面上取食。(1)農業(yè)防治:①注意清除田間、地邊雜草,尤其夏秋兩季除草,對減輕晚稻蚜蟲為害具有重要作用。②加強稻田管理,使水稻及時抽穗、揚花、灌漿,提早成熟,可減輕蚜害。

(2)藥劑防治:晚稻有蚜株率達10%~15%,每株有蚜蟲5頭以上時,及時噴40%樂果乳油1000倍液,或2.5%保得乳油2500倍液,或65%蚜螨蟲威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第74頁,共87頁。三、小麥害螨識別(一)為害狀識別小麥害螨主要有麥巖螨(麥長腿蜘蛛)Petrobialatens(Muller)和麥葉爪螨(麥圓蜘蛛)Penthaleusmajor(Duges)兩種,均屬于蛛形綱、蜱螨亞綱、真螨目,前者屬葉螨科,后者屬葉爪螨科。兩種葉螨均以成、幼、若螨在麥苗期至抽穗期吸食葉片汁液,麥葉被害出現褪綠斑點,嚴重時斑點成片,使麥苗逐漸枯黃。第75頁,共87頁。(二)形態(tài)識別1.麥巖螨成螨卵圓形,前部較寬,后部較狹,大小0.61×0.23mm,紅色。肛門在腹面。足4對,橘紅色,第一對及第四對特別長。若螨共3齡。第一齡(稱幼螨)體圓形,足3對,初為鮮紅色,取食后呈黑褐色。二、三齡足4對,形似成螨。2.麥葉爪螨成螨橢圓形,大小0.65×0.43mm,深紅色到黑褐色。肛門在背中央,為紅色孔。足4對,紅色,第一對最長,第四對次之,第二、三對基本等長。若螨共4齡。第一齡(稱幼螨)足3對,初為淡紅色,取食后呈草綠色,最后變深黑褐色。二齡以后足4對,體色、體形似成螨。第76頁,共87頁。

(三)發(fā)生規(guī)律黃淮海地區(qū)3~4代。以成蟲和卵在麥田越冬。

發(fā)生因素:主要發(fā)生在旱地麥田里。對濕度敏感,遇露水較大或降小于,即躲于麥叢或土縫內。翌春2~3月成蟲開始繁殖,越冬卵開始孵化。成、若蟲亦群集和假死性,遇驚動即墜入土縫躲藏。一般8~18時都在麥株上活動為害,在冬季無風的晴天,仍可見少數成蟲在麥葉上活動。成蟲多行孤雌生殖,把卵產在麥田中硬土塊或小石塊及秸稈或糞塊上。第77頁,共87頁。(1)發(fā)生世代:一年發(fā)生2~3代,即春季繁殖1代,秋季1~2代,完成1個世代46~80天。

(2)越冬及蟲源:以成蟲或卵及若蟲越冬。冬季幾乎不休眠,耐寒力強,

(3)發(fā)生因素:生長發(fā)育適溫8~15℃,相對濕度高于70%,水澆地易發(fā)生。氣溫超過20℃成蟲大量死亡。春2、3月越冬螨陸續(xù)孵化為害。每日早晚活動最盛。遇雨或大風則蟄伏在麥株下部或土面上不動。有群集性,遇震動即下墜爬行。成蟲在麥茬或土塊上產卵,10月越夏卵孵化,為害秋播麥苗。多行孤雌生殖,每雌產卵20多粒;春季多把卵產在小麥分蘗叢或土塊上,秋季多產在須根或土塊上,多聚集成堆,每堆數十粒,卵期20~90天,越夏卵期4~5個月。第78頁,共87頁。

(1)農業(yè)防治:因地制宜進行輪作倒茬,麥收后及時淺耕滅茬;冬春進行灌溉,可破壞其適生環(huán)境,減輕為害。

(2)藥劑防治:選用6.78%愛諾螨清300毫升/公頃加水750升,或40%氧化樂果1000倍液,或0.3%阿維菌素乳油1500~2000倍液,或30%蚜青靈1000倍液,或20%復方瀏陽霉素1000倍液噴霧防治,可在防治麥蜘蛛的同時,兼治麥蚜等害蟲。使用機動彌霧機噴霧防效更佳。第79頁,共87頁。屬膜翅目葉蜂科,常見的有小麥葉蜂DolerustriticiChu、大麥葉蜂D.hordeiRohuer和黃麥葉蜂Pachynematussp.等,其中以小麥葉蜂為主。麥葉蜂以幼蟲食害葉片,吃成刀切狀缺刻,嚴重時將葉片吃光,僅留中脈。小麥葉蜂成蟲體長8.0~9.6mm,黑色。前胸背板及中胸前盾板、翅基片、側板為赤褐色,后胸背面兩側各有1白斑。幼蟲共5齡,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