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級歷史部編版上冊教案《第5課 甲午中日戰(zhàn)爭與列強瓜分中國狂潮》_第1頁
8年級歷史部編版上冊教案《第5課 甲午中日戰(zhàn)爭與列強瓜分中國狂潮》_第2頁
8年級歷史部編版上冊教案《第5課 甲午中日戰(zhàn)爭與列強瓜分中國狂潮》_第3頁
8年級歷史部編版上冊教案《第5課 甲午中日戰(zhàn)爭與列強瓜分中國狂潮》_第4頁
8年級歷史部編版上冊教案《第5課 甲午中日戰(zhàn)爭與列強瓜分中國狂潮》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8年級歷史部編版上冊第5課《甲午中日戰(zhàn)爭與列強瓜分中國狂潮》教學設計教學目標:識記甲午中日戰(zhàn)爭的起因、時間、主要戰(zhàn)役、《馬關條約》的內容及影響,以及列強瓜分中國的基本史實。理解甲午中日戰(zhàn)爭中中國戰(zhàn)敗的原因。認識《馬關條約》如何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通過加深學生對甲午中日戰(zhàn)爭中國失敗的原因、《馬關條約》影響的認識,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歷史觀。學習鄧世昌等民族英雄英勇抗擊侵略、不怕犧牲的愛國主義精神。認識臺灣自古以來就是我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樹立維護國家統(tǒng)一的信念。教學時間:2課時教學過程甲午中日戰(zhàn)爭導入新課古代日本與中國的關系如何?鑒真東渡日本向中國派遣唐使,來中國學習“對于我們中國人來講,日本是我們最近的鄰邦。一衣帶水這個詞幾乎成了形容日本時必不可少的詞匯。然而,在地球上現有的國家中,日本卻是離我們最遠的一個國家。”——央視主持人水均益中國與日本在古代一直是友好鄰邦。在近代,中國處于內憂外患的多事之秋,日本則通過明治維新走上發(fā)展的道路。1894年日本挑起了中日有史以來第一次大規(guī)模的侵略戰(zhàn)爭——甲午中日戰(zhàn)爭,對兩國歷史都產生了重大影響。今天我們就來了解這一段歷史。學習新課甲午戰(zhàn)爭的背景1.日本:1868年,日本通過明治維新,“脫亞入歐”,開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國力日漸強盛,也開始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之路。確立了對外擴張政策,主張以武力“開拓萬里波濤”。日本曾制定過一個大陸政策。征服朝鮮;侵占中國的東北;征服中國;稱霸世界。大家來看示意圖,由此可以看出侵占朝鮮、發(fā)動對中國的侵略戰(zhàn)爭是日本政府的既定國策。為了實現擴張意圖,日本積極擴軍備戰(zhàn)。1892年,日本提前完成了自1885年起的十年擴軍計劃,到了甲午戰(zhàn)爭前夕,日本已經建立了一支擁有63000名常備兵和23萬預備兵的陸軍,包括6個野戰(zhàn)師和1個近衛(wèi)師。戰(zhàn)前日本海軍擁有軍艦32艘、魚雷艇24艘,總排水量72000噸,超過了北洋海軍。可以說,日本對朝鮮覬覦已久,征服朝鮮是日本企圖侵略中國、稱霸世界的重要步驟,并為此做著積極、充分、長久的準備。到甲午戰(zhàn)爭前,日本建立起一支近代化海陸軍隊伍,并舉行大規(guī)模軍事演習,把中國的海軍做為它的“假想敵人”,伺機對中國發(fā)動大規(guī)模戰(zhàn)爭。2.中國:材料一:為迎接慈禧六十大壽(1894年),修建頤和園,挪用海軍經費,耗資三千萬兩白銀。光緒大婚慶典(1889年),耗費銀子500多萬兩。材料二:日本……歲添巨艦。中國自十四年(光緒十四年,即1888年)北洋海軍開辦以后,迄今未添一船,僅能就現有大小二十余艘勤加訓練,竊慮后難為繼?!铠櫿虑逭畤θ遮吽?,軍備廢弛。3.導火線1894年,朝鮮發(fā)生東學黨起義。應朝鮮國王請求,清政府派兵幫助鎮(zhèn)壓,日本也乘機出兵朝鮮。東學黨起義平息后,日本繼續(xù)增兵朝鮮,蓄意挑起戰(zhàn)爭。甲午戰(zhàn)爭的爆發(fā)清政府仍沒有認真?zhèn)鋺?zhàn)的打算,北洋大臣、駐朝中國軍隊的真正指揮官李鴻章在國際間四處作揖,每日奔走于俄、英、德、法、美各國駐華公使之間,將和平的希望完全寄托于諸列強的干涉,遲遲不派兵增援前線。但李鴻章的希望一個個破滅。在這期間,日本卻在尋找戰(zhàn)機。戰(zhàn)爭最終在豐島打響——1894年7月,日本進攻駐守朝鮮的中國軍隊,并在牙山灣口豐島海面襲擊清軍運兵船。清政府被迫對日宣戰(zhàn)。1894年7月25日,清政府派“愛仁”號、“飛鯨”號、“高升”、“操江”號運送武器、士兵、錢款等物資增援牙山,由“濟遠”號和“廣乙”號護航?!皬V乙”受傷擱淺后自沉,“高升”號被擊沉,清軍官兵800余人殉難?!安俳碧柋环@。8月1日,中日兩國政府宣戰(zhàn),甲午戰(zhàn)爭開始。甲午戰(zhàn)爭的經過結合《甲午中日戰(zhàn)爭形勢圖》說說甲午戰(zhàn)爭的概況1.平壤戰(zhàn)役1894年9月,平壤戰(zhàn)役爆發(fā);左寶貴犧牲,統(tǒng)帥葉志超逃跑,平壤陷落。左寶貴,山東費縣人,回族。甲午中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奉命率部進援朝鮮。平壤戰(zhàn)役打響后,負責防守城北玄武門一線,帶病登城指揮二當部將勸他摘下紅纓帽,脫掉黃馬褂,以免引起敵人注意時,他卻堅定地說:我之所以穿朝服,就是想讓士卒們知道我還在,這樣他們就會同敵人血戰(zhàn)到底。播放視頻——日軍猛烈攻擊平壤城,在危急時刻,左寶貴將軍親臨城樓指揮。2.黃海大戰(zhàn)時間:1894年9月17日作戰(zhàn)雙方:北洋艦隊——聯合艦隊,中國損失較大,但主力尚存結果;日本取得黃海海域制海權。播放視頻——中日甲午戰(zhàn)爭(黃海海戰(zhàn)過程);甲午海戰(zhàn):血戰(zhàn)如宏,鄧世昌:是即所以報國也3.遼東戰(zhàn)役1894年10月下旬,清軍除聶士成部外大部潰逃,日軍占領九連城、大連、旅順。4.旅順大屠殺美國駐華使館武官歐柏在一份報告中記述了旅順大屠殺:“我親眼看見諸多尸體,他們的手是縛在背后的。我曾經看到許多傷痕累累,顯然是被刺刀殺死的尸體而且我可以確定,他們是在毫無抵抗的情況下被害的?!甭庙樛莱呛螅绹~約《世界報》刊登了下面這段話:“日本是披著文明的皮而帶有野蠻筋骨的怪獸。日本今已摘下文明的假面具,暴露了野蠻的真面目?!苯Y合旅順屠城的史實,分析這段話的含義?旅順屠城是在日軍高層將領的直接命令和間接煽動下對無辜的普通中國民眾的野蠻屠殺。日軍占領旅順后,連續(xù)進行了四天大屠殺,家家遭殃,血肉遍地,條條街巷血流成河。日軍殺害了兩萬多中國人,犯下令人發(fā)指的罪行。材料說明這一罪行充分暴露了日本侵略者的野蠻殘暴本質,是對人類文明的嚴重踐踏。(四)甲午中日戰(zhàn)爭——結局(威海衛(wèi)戰(zhàn)役)1895年1月,日軍兩萬人在山東榮成灣登陸,偷襲威海衛(wèi)炮臺。由于李鴻章避戰(zhàn)求和,陸上防備亦未加強,威海衛(wèi)最后失守。北洋海軍困守劉公島之后,廣大士兵積極抵抗。一些貪生怕死的將領逼海軍提督丁汝昌投降。丁汝昌寧死不降,以身殉國。后英國顧問浩威假托他的名義起草投降書,向日本投降。日艦隊開進威海衛(wèi)港,在劉公島登陸。至此,威海衛(wèi)基地完全陷落。課堂小結1.甲午戰(zhàn)爭的經過2.甲午中日戰(zhàn)爭,清朝為什么戰(zhàn)???中國制度落后,清政府的腐敗。落后就要挨打,在反侵略的同時還要反封建。第二課時《馬關條約》的簽訂與瓜分中國的狂潮一、馬關條約的簽訂1.簽訂時間及代表1895年春,清政府派李鴻章為議和全權大臣,在日本馬關簽訂中日《馬關條約》。在了解《馬關條約》的內容和影響的時候,同學們對比《南京條約》一起分析。首先請哪位同學來講講《馬關條約》在“割地”方面的內容和影響?是的,讓我們失去了更多的領土。這場戰(zhàn)爭使日本獲得戰(zhàn)爭賠款庫白銀兩億兩,加上日本掠奪的大量艦船、武器、物資,折合日元5.1億元,相當于日本全國一年財政收入的4.5倍。借這筆巨款,日本進一步發(fā)展工業(yè),擴軍備戰(zhàn),其中85%被日本政府充作軍費,日本迅速成為世界級的強國。2.內容與影響。3.《南京條約》和《馬關條約》內容比較《馬關條約》是繼《南京條約》以來最嚴重的不平等的條約,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4.臺灣人民誓死捍衛(wèi)臺灣的壯烈誓言《馬關條約》相比《南京條約》新增了“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這一內容,請同學們結合書本課后活動的問題思考?是的,允許開設工廠是列強對中國經濟侵略的一種新手段,即由以商品輸出為主轉為以資本輸出為主,更加便利列強最大程度對中國的掠奪,嚴重阻礙了中國初步建立起來的民族工業(yè)的發(fā)展。總之,《馬關條約》是繼《南京條約》以來最嚴重的不平等條約,《馬關條約》的簽訂,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程度。二、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1.讀《時局圖》甲午中日戰(zhàn)爭后,有人畫了這樣一幅畫(見上圖)來表現中國當時的形勢。你在這幅圖中讀到了哪些歷史信息?請結合相關史實為當時的中國出謀劃策,說說中國怎樣才能擺脫民族危機,重振國威?北極熊,代表俄國;狗,代表英國;腸,代表德國;大青蛙,代表法國;太陽,代表日本。圖的東南部有一只禿鷹正向中國飛來,它代表美國,是帝國主義列強瓜分中國的“遲到者”,但它不會吃其它帝國主義國家的殘羹剩飯就善罷甘休,而是另有企圖和陰謀的……《時局圖》揭露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還有揭露清政府腐敗。反映了愛國者呼吁中華民族覺醒,挽救民族危亡的愛國之情。2.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狂潮的原因:根本原因:19世紀末,資本主義國家向帝國主義過渡,增大資本輸出,加劇了殖民掠奪。直接原因:甲午中日戰(zhàn)爭的中國慘敗和清政府的投降政策,助長了列強侵華的野心。3.三國干涉還遼《馬關條約》簽訂后,沙俄聯合法國、德國迫使日本放棄遼東半島,日本則向中國索取了3000萬兩白銀作為“贖遼費”。三國干涉還遼的根本目的是為中國爭取利益么?割讓遼東半島的條款損害了沙皇俄國在中國東北的利益,為了防止日本獨霸東北,《馬關條約》條約簽訂6天后,在俄國、法國、德國三國的干涉和反對下,日本被迫放棄割讓遼東半島。4.各國在華強租海灣和劃分“勢力范圍”情況表5.“門戶開放”政策的實質是什么呢?原因:列強在中國掀起瓜分狂潮時,美國正忙于和西班牙爭奪殖民地,無暇東顧。各國在中國的“勢力范圍”劃定提出:1899年,美國向英、俄、德、日、意、法六國提出“門戶開放”的照會內容:承認各國在中國的“勢力范圍”和既得特權,同時要求在各國租借地和“勢力范圍”內享有均等貿易機會。結果:照會得到各國的同意實質:“門戶開放”政策反映出美國與其他帝國主義國家在侵華政策上的矛盾“門戶開放”政策對中國的影響:“門戶開放”政策雖使中國免于被瓜分,但中國在經濟上也喪失了獨立性,被納入資本主義的世界經濟體系,成了西方大國的經濟附庸。這進一步加重了近代中國經濟的落后和人民的貧困,給中華民族帶來了深重的災難。三、合作探究1.結合從鴉片戰(zhàn)爭到甲午海戰(zhàn)的歷史,說說加強海洋防衛(wèi)的重要性。(1)從兩次鴉片戰(zhàn)爭到甲午中日戰(zhàn)爭,列強都是從海上開始入侵中國的。中國放棄和喪失了制海權,是導致戰(zhàn)爭失敗的重要戰(zhàn)略原因。甲午戰(zhàn)爭交了學費,為后來的人們提供了前車之鑒。(2)海洋防衛(wèi)是國家海洋戰(zhàn)略和國防戰(zhàn)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維護國家統(tǒng)一、領土完整和海洋權益,抵御來自海上的侵略,保障國家經濟建設和人民生活,提高我國在國際上的地位,維護世界和平,具有十分深遠的意義。2.通過《馬關條約》,清政府被迫允許外國在中國投資辦廠,而今天中國同樣允許外國在中國投資辦廠,這二者之間有什么不同?(1)清政府是在喪失主權的情況下,被迫允許列強在中國投資辦廠,便利了列強對中國進行經濟侵略。(2)今天的招商引資則是在中國政府充分行使主權的情況下,主動利用外資來加快中國的經濟發(fā)展,是雙贏互惠的。四、課堂小結五、隨堂練習1.甲午中日戰(zhàn)爭中,率致遠艦沖向日艦,最后壯烈犧牲的中國將領是(B)A.丁汝昌B.鄧世昌C.左寶貴D.葉志超2.甲午戰(zhàn)爭中黃海戰(zhàn)役的結局是(A)A.雙方互有損失 B.日本艦隊全軍覆沒C.北洋艦隊喪失戰(zhàn)斗力 D.北洋艦隊全軍覆沒3.甲午中日戰(zhàn)爭后,簽訂的繼《南京條約》以來最嚴重的不平等條約(C)A.《天津條約》 B.《北京條約》C.《馬關條約》 D.《虎門條約》4.第一次以條約的方式允許外國商人在中國開設工廠的條約是(C)A.《南京條約》 B.《天津條約》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