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國論一輪答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002c94c1e1cc44c2e00358bdfb2eb7/10002c94c1e1cc44c2e00358bdfb2eb71.gif)
![六國論一輪答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002c94c1e1cc44c2e00358bdfb2eb7/10002c94c1e1cc44c2e00358bdfb2eb72.gif)
![六國論一輪答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002c94c1e1cc44c2e00358bdfb2eb7/10002c94c1e1cc44c2e00358bdfb2eb73.gif)
![六國論一輪答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002c94c1e1cc44c2e00358bdfb2eb7/10002c94c1e1cc44c2e00358bdfb2eb74.gif)
![六國論一輪答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002c94c1e1cc44c2e00358bdfb2eb7/10002c94c1e1cc44c2e00358bdfb2eb7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六國論復習答案1.我國古代文人學士的作品集名稱內(nèi)涵豐富,各具特點。下列作品集《柳河東集》、《范文正公集》、《李太白全集》、《稼軒長短句》、《王右丞集》、《白氏長慶集》命名方法分別是:(
)A.地名、
謚號、字、號、官職、書房名B.地名、謚號、號、字、官職、年號C.書房名、官職、號、字、謚號、年號D.地名、謚號、字、號、官職、年號答案:D解析:《柳河東集》,作者柳宗元,河東(今山西永濟)人,世稱柳河東?!斗段恼罚髡叻吨傺?,謚號“文正”?!独钐兹?,作者李白,字太白?!都谲庨L短句》,作者辛棄疾,號稼軒。《王右丞集》,作者王維,官至右丞?!栋资祥L慶集》,作者白居易,此集為唐穆宗長慶年間編輯。6.下面關于“桑梓”、“社稷”、“烽煙”、“桑麻”、“汗青”含義理解正確的是:(
)A.戰(zhàn)爭、農(nóng)事、史冊、家鄉(xiāng)、國家B.國家、戰(zhàn)爭、農(nóng)事、史冊、家鄉(xiāng)C.家鄉(xiāng)、國家、戰(zhàn)爭、農(nóng)事、史冊D.史冊、家鄉(xiāng)、國家、戰(zhàn)爭、農(nóng)事答案:C解析:“桑梓:家鄉(xiāng)”;“社稷:國家”;“烽煙:戰(zhàn)爭”;“桑麻:農(nóng)事”;“汗青:史冊”。3.請注明加點詞的活用情況,并解釋意義。(1)理固宜然(名詞作狀語,在道理上)(2)李牧連卻之(使動用法,使……退卻)(3)日削月割,以趨于亡(名詞作狀語,一天一天地、一月一月地)(4)惜其用武而不終也(形容詞作動詞,堅持到底)6.請判斷并說明以下特殊句式的類型。(1)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判斷句,用“……也”表判斷)(2)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省略句,“舉”后省略賓語“之”,指代“土地”)(3)趙嘗五戰(zhàn)于秦(狀語后置句,“于秦”意為“和秦國”,為后置狀語,應調(diào)至“五戰(zhàn)”前)(4)洎牧以讒誅(被動句,“誅”在意思上表被動,被誅殺)(5)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被動句,用“為……所……”表被動)(6)其勢弱于秦(狀語后置句,“于秦”意為“比秦”,為后置狀語,應該調(diào)到“弱”之前)(7)茍以天下之大,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定語后置句,“大”為后置定語,應該調(diào)到“天下”之前)7.請翻譯以下句子。(1)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譯文:六國滅亡,不是因為武器不鋒利,作戰(zhàn)不得法,弊病在拿土地賄賂秦國。(2)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譯文:既然如此,那么諸侯國的土地有限度,而暴秦的欲望是沒有滿足的,(誰)送給他的越多,(他)侵略誰就越厲害。(3)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于亡。譯文:六國本來有這樣的大好形勢,卻被秦國人多年蓄積的威勢脅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滅亡的道路。(4)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譯文:治理國家的人不要讓自己被積久的威勢脅迫啊?。?)茍以天下之大,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譯文:今天如果拿這么大的一個國家,而重蹈六國滅亡的覆轍,這就又在六國之下了。2.中國古代文化中定義的“圣人”,指知行完備、至善之人,是有限世界中的無限存在??偟膩碚f,“才德全盡謂之圣人”。古代的“史圣”、“醫(yī)圣”、“書圣”、“畫圣”、“茶圣”、“詩圣”分別是:(
)A.張仲景、王羲之、吳道子、陸羽、杜甫、司馬遷B.司馬遷、張仲景、王羲之、吳道子、陸羽、杜甫C.王羲之、吳道子、陸羽、杜甫、司馬遷、張仲景D.吳道子、陸羽、杜甫、司馬遷、張仲景、王羲之答案:B解析:史圣:司馬遷,字子長,夏陽(今陜西韓城人)。西漢著名史學家、文學家,著有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醫(yī)圣:張仲景,名機,南陽郡(今河南鄧州人一帶人),東漢著名醫(yī)學家,著有《傷寒雜病論》。書圣:王羲之,字逸少,東晉書法家,原籍瑯琊臨沂(今屬山東),著有《蘭亭集序》。畫圣:吳道子,陽翟(今河南禹州人),唐朝著名畫家,擅長人物畫,有“吳帶當風”之美譽。茶圣:陸羽,字鴻漸,唐朝復州竟陵(今湖北天門市)人,著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jīng)》聞名于世。詩圣:杜甫,字子美,號少陵野老。河南鞏縣人,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著有《杜工部集》。4.清代張鵬翮撰寫的三蘇祠的門聯(lián):“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四大家?!逼渲小扒Ч盼恼滤拇蠹摇敝小八拇蠹摇笔牵海?/p>
)A.韓愈、
歐陽修、蘇軾、王安石
B.柳宗元、歐陽修、蘇軾、王安石C.柳宗元、歐陽修、蘇洵、王安石
D.韓愈、
柳宗元、歐陽修、蘇軾答案:D解析:上聯(lián)指“三蘇”既是散文家,又長于詩詞。父子三詞客指蘇軾一家眉山三蘇祠,三蘇即蘇洵、蘇軾、蘇轍(蘇軾為兄)。下聯(lián)千古文章四大家是指:韓,柳,歐,蘇。(唐代韓愈、柳宗元和北宋歐陽修、蘇軾)異議:有人指千古文章四大家是指歐陽修、蘇軾、王安石、黃庭堅,還有說指宋代歐陽修和三蘇。至今沒有確切答案,不過大家多數(shù)都認可的答案是韓愈、柳宗元和歐陽修、蘇軾。不同的觀點:既然是蘇祠聯(lián),下聯(lián)千古文章四大家是指的還是三蘇,蘇洵的散文、蘇轍的散文、蘇軾的散文和蘇軾的詞,計四大家,充分褒揚蘇家父子且突出蘇軾的貢獻。7.中國書法史上以楷書著稱的四位書法家,合稱“楷書四大家”。他們是:(
)A、歐陽詢、顏真卿、米芾、
蔡襄
B、蘇東坡、黃庭堅、柳公權、趙孟頫C、蘇東坡、黃庭堅、米芾、
蔡襄
D、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趙孟頫答案:D歐陽詢(557年--641年),字信本,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人。唐朝著名書法家,古代楷書四大家之一,他的書法成就以楷書為最,筆力險峻,結(jié)構(gòu)獨異,后人稱為“歐體”,代表作《九成宮醴lǐ泉銘》。顏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萬(今西安)年人,祖籍唐瑯琊臨沂(今山東臨沂)。是中唐時期的書法創(chuàng)新代表人物,在書法史上,他是繼“二王”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書法家,世稱“顏體”,代表作《多寶塔碑》。柳公權(778年--865年),字誠懸,唐朝京兆華原人,官至太子太師,世稱「柳少師」。后世以「顏柳」并稱他們,成為歷代書法的楷模,世稱“柳體”,代表作《玄秘塔碑》《神策軍碑》。趙孟頫fǔ(1254年--1322年),字子昂,號松雪,松雪道人,湖州(今浙江吳興)人。元代最卓越的書法家之一,他善篆、隸、真、行、草書,尤以楷、行書著稱于世,世稱“趙體”,代表作《玄妙觀重修三門記》。歐陽詢(歐體),剛健險勁,字體飄揚;顏真卿(顏體)鋒絕劍摧,驚飛逸勢;柳公權(柳體),體勢勁媚,骨力道?。悔w孟頫(趙體)遒媚秀逸,筆法圓熟。宋四大書法家指:蘇東坡、黃庭堅、米芾、蔡襄,人們稱為“蘇黃米蔡”。蘇軾天然,黃庭堅勁健,米芾縱逸,蔡襄蘊藉,各具儀態(tài),堪稱精品。
9.宋詞是繼唐詩后的又一種文學體裁,下面對“宋詞”的理解正確的是:(
)A、按字數(shù)長短分,詞大致可分單調(diào)(58字以內(nèi))、中調(diào)(59一90字以內(nèi))和長調(diào)(91字以上,最長的詞達240字)。B、按段落分,一首詞有的只有一段,稱為小令;有的分兩段,稱雙調(diào);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稱三疊或四疊。C、按創(chuàng)作風格分,大致可以分為婉約派和豪放派。豪放派代表人物除了蘇軾、辛棄疾外,還有柳永、秦觀等。D、宋詞最初稱為“曲詞”或“曲子詞”,別稱“長短句”,宋詞也是詩的別體,也有人稱其為“詩余”。答案:D解析:宋詞是繼唐詩后的又一種文學體裁,它兼有文學與音樂兩方面的特點。每首詞都有一個調(diào)名,叫做“詞名”,依調(diào)填詞叫“依聲”。①按字數(shù)長短分,詞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內(nèi))、中調(diào)(59一90字以內(nèi))和長調(diào)(91字以上,最長的詞達240字)。②按段落分,一首詞有的只有一段,稱為單調(diào);有的分兩段,稱雙調(diào);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稱三疊或四疊。③按創(chuàng)作風格分,大致可以分為婉約派和豪放派,柳永、秦觀是婉約派詞人。④宋詞是我國古典詩歌的重要形式之一,最初稱為“曲詞”或“曲子詞”,別稱“長短句”,宋詞也是詩的別體,也有人稱其為“詩余”。
10.唐詩是我國優(yōu)秀的文學遺產(chǎn)之一,下面對“唐詩”理解正確的是:(
)A.近體詩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詩體,是唐代以后的主要詩體,分為絕句、律詩兩種,有“歌”、“行”、“吟”等三種載體。B.“初唐四杰”是指唐初四位文學家王勃、楊炯、陳子昂、駱賓王的合稱。C.唐代邊塞詩派描寫邊塞戰(zhàn)爭和邊塞風土人情,以及戰(zhàn)爭帶來的各種矛盾,如離別、思鄉(xiāng)、閨怨等,以高適、岑參、王昌齡最為知名,而高、岑成就最高。D.唐代山水田園詩派是以山水田園為描寫對象的詩作,代表詩人是王維、孟浩然、白居易等。答案:C唐詩是我國優(yōu)秀的文學遺產(chǎn)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學寶庫中的一顆燦爛的明珠。①近體詩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詩體,是唐代以后的主要詩體。近體詩有兩種,一種叫做絕句,一種叫做律詩。近體詩對音韻格律的要求比較嚴:一首詩的句數(shù)有限定,即絕句四句,律詩八句,每句詩中用字的平仄聲,有一定的規(guī)律,韻腳不能轉(zhuǎn)換;律詩還要求中間四句成為對仗。絕句和律詩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古體詩,與近體詩相對而言的詩體。近體詩形成前,除楚辭外的各種詩歌體裁,也稱古詩,但絕不是古風,古風只有“歌”、“行”、“吟”等三種載體。②“初唐四杰”是指中國唐代初期四位文學家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的合稱,簡稱“王楊盧駱”。王勃代表作《滕王閣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楊炯代表作以邊塞征戰(zhàn)詩著名,如《從軍行》等;盧照鄰代表作《長安古意》,駱賓王代表作《討武氏檄》、《在獄詠蟬》等。陳子昂,唐代文學家,初唐詩文革新人物之一,其詩詞意激昂,風格高峻,大有“漢魏風骨”,被譽為“詩骨”,代表《登幽州臺歌》。③邊塞詩派詩歌主要是描寫邊塞戰(zhàn)爭和邊塞風土人情,以及戰(zhàn)爭帶來的各種矛盾如離別、思鄉(xiāng)、閨怨等,唐代詩人以高適、岑參、李頎、王昌齡最為知名,而高、岑成就最高,所以也叫高岑詩派。高適代表作《燕歌行》,岑參代表作《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④山水田園詩派是以山水田園為描寫對象的詩作,以歌贊祖國山川壯麗抒發(fā)壯志豪情,以描寫田園閑適靜美表現(xiàn)社會和平安定。唐代代表詩人是王維(外號“詩佛”)、孟浩然,王維代表作孟浩然代表作《使至塞上》、《山居秋暝》、《送元二使安西》等;孟浩然代表作《春曉》《過故人莊》等。⑤白居易提出“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進步理論主張,并親自參加領導“新樂府運動”,白居易的詩明白曉暢,通俗易懂,深受群眾喜愛,代表作有《長恨歌》、《琵琶行》等。一、【答案】1.D 2.B 3.D4.(1)六國滅亡,不是武器不銳利,仗打得不好,弊病在于割地賄賂秦國。割地賄賂秦國,自己的力量就虧損了,這是滅亡的原因。(2)既然這樣,那么諸侯的土地有限,暴虐的秦國的貪欲卻永不滿足,(諸侯)送出的土地越多,(秦國)侵犯得就越厲害。所以,不打仗誰強誰弱誰勝利誰失敗已經(jīng)斷定了。(3)古人說:“用土地侍奉秦國,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燒完,火就不會滅?!边@話說對了?!窘馕觥?.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文詞語含義能力。文言文詞語含義的理解,一定要結(jié)合所要理解的文言文詞語所在的上下文,也就是具體語境進行。本題要求選出“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D項,“此言得之”的意思是“這話對了(這話說得在理啊)”,所以“得”的意思是“得當,適宜”。故選D。2.本題考查考生常用文言虛詞的意義和用法掌握能力。做此類題目,要著眼“意義”和“用法”兩點,“意義”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詞性而言的。最方便快捷的方法就是將所學教材中的虛詞的意義和用法,代入課外的語句中比較驗證。對于材料中的虛詞,要結(jié)合上下文語境去推敲。本題要求選出“加點詞的意義與用法相同的一項”。A項,以:介詞,因為/以:連詞,相當于“而”,表并列;B項,與:介詞,同、跟/與:介詞,同、跟;C項,則:連詞,那么/則:副詞,就是;D項,之:代詞,指秦國/之:助詞,賓語前置的標志,不譯。故選B。3.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文有關內(nèi)容要點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類題答題時,注意對讀選項和原文,尋找時間、地點、人物、時間、手法以及重點詞句的翻譯上的錯誤。本題要求選出“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D項,“進行對比論證”分析錯誤,“引用古人的話‘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應為比喻論證。故選D。4.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翻譯能力。文言翻譯是文言文的必考內(nèi)容,翻譯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把句子中的每一個字都要落到實處,不能翻譯的助詞等刪掉,省略的內(nèi)容根據(jù)上下文補充,這樣才能做到不丟分。平時訓練時注意自己確定句子的賦分點,翻譯時保證賦分點的落實,如(1)中“兵”,兵器;“善”,好;“戰(zhàn)不善”,仗打得不好;“弊”,弊病,弊端;“賂”,賄賂。這里指向秦割地求和;“弊在賂秦”,弊病在于賄賂秦國;“虧”,虧損;“道”,規(guī)律。原因。(2)中的“然則”,既然這樣,那么;“厭”,同“饜”,滿足;“奉”,奉送;“彌、愈”,都是“更加”的意思;“繁”,多;“奉之彌繁,侵之愈急”,(諸侯)送給秦的土地越多,(秦國)侵略諸侯也越厲害;“故”,所以;“判”,確定,斷定。(3)中“以”,用;“事”,侍奉;“猶”;猶如,就好像;“薪”,柴;“得”,得當;“得之”,得其理。之,指上面說的道理;“此言得之”,這話對了。二、【答案】1.D 2.D 3.D4.(1)六國滅亡,不是因為武器不鋒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賄賂秦國。賄賂秦國,自己的實力就虧損,這是滅亡的原因。(2)可悲啊!有這樣的形勢,卻被秦國積久而成的威勢所脅迫,土地天天消減,月月割讓,而走向滅亡。治理國家的人不要使自己被積久而成的威勢所脅迫?。 窘馕觥?.此題考核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的能力,平時注意積累,答題時注意分析詞語前后搭配是否得當,還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現(xiàn)以今釋古的現(xiàn)象。同時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古今異義、一詞多義等。D項,先祖父:去世的祖輩父輩們。故選D。2.此題考核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含義和用法的能力,重點記憶考綱規(guī)定的18個文言虛詞的用法和意義,還要重點記憶課本中的經(jīng)典例句。命題的方式基本是一句課本中的,一句語段中的,如果課本的不熟悉根本無法作答。答題時首先明確課本的虛詞含義,然后把課本中的帶入到文本中的句子當中,看是否通順。A項,連詞,因為/動詞,憑借;B項,動詞,治理/介詞,被;C項,連詞,因而/連詞,可是;D項,皆為結(jié)構(gòu)助詞,的。故選D。3.此題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是文言文必考的題目,錯誤選項的設置多以人物、事件、時間、地點的錯位為重點,有時會在一些詞語的翻譯上命題,因?qū)υ~語翻譯錯誤而出現(xiàn)誤判,答題時注意對讀選項和原文,找到細微差別。D項,“不帶任何感情”錯誤,文中有“悲夫!”。故選D。4.此題考核理解并翻譯文中句子的能力,答題時注意直譯,重點注意句中重點實詞、虛詞、活用和句式的翻譯。第(1)句,兵:武器;善:好;弊:弊??;道:原因。第(2)句,為……所:被;劫:脅迫;日月:名詞做狀語,天天;趨:走向;為:治理。四、【答案】1.B 2.C 3.B 4.D 5.D6.(1)所以不須作戰(zhàn),誰強誰弱,誰勝誰負,已經(jīng)清清楚楚了。(2)到了覆滅的地步,道理本來就是這樣子的?!窘馕觥?.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和用法。理解文言實詞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義法:由于任何一個實詞在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只可能有一個意義,因此可因文來定義,即根據(jù)具體的上下文語境來判斷某個實詞的具體意項。答題時要把實詞放回到原文語境中,結(jié)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課內(nèi)回顧法、成語遷移法。本題中,B項,暴秦之欲無厭,意思是,強暴的秦國的欲望永遠不會滿足?!皡挕?,通饜,滿足。關系B。2.本題考查常見古今異義詞的含義。古漢語中有大量古今字形相同二意義用法不同的詞,這就是古今異義詞。要了解古今異義詞的詞義擴大、縮小和詞義的轉(zhuǎn)移等知識,平時對課本出現(xiàn)的知識點應多梳理積累。做題時需要逐項加以分析、排查。本題中,①強援,強大的援助;古今詞義相同。②祖父,祖輩和父輩;古今詞義不同。③至于,等到到了;④智力,才智力量;古今詞義不同。⑤然后,連詞,表順承;古今詞義相同。⑥其實,它實際上;古今詞義不同。⑦有限,有限度;古今詞義相同。⑧故事,舊事、先例。古今詞義不同。故選C。3.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古漢語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能力層級為理解B。解答此類題目要熟練掌握十八個常用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理解文言文虛詞時要聯(lián)系原句來理解。本題中,A項,而,連詞,表因果/連詞,表順承。意義和用法不同。B項,之,兩個都是助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C項,以,介詞,因為/介詞,在。意義和用法不同。D項,則,連詞,表并列/連詞,表順承。意義和用法不同。故選B。4.本題主要考查鑒賞文學作品的表達技巧的能力。具體考查論證的方法。議論文常見的論證方法有:事實論證、道理論證、引用論證、比喻論證、對比論證、類比論證等。分析可知,“較秦之所得,與戰(zhàn)勝而得者,其實百倍;諸侯之所亡,與戰(zhàn)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為對比論證;“古人云:‘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睘橐谜撟C。故選D。5.本題考查學生文學常識的積累。文學常識,主要考查一些名家作品知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學中的地理,歷史各種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們眾所周知的文學習慣。平時注意積累,尤其是課本的注釋的相關內(nèi)容。本題中,“嘉祐”二字是取自宋仁宗的年號。D項,“‘嘉祐’二字取自蘇洵的書齋名”有誤,“嘉祐”二字是取自宋仁宗的年號。故選D。6.本題考查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的能力。此題要在準確把握文意的基礎上,直譯為主,意譯為輔,理解文中某些關鍵性語句,如重點實詞、虛詞意義、判斷句、被動句、賓語前置、成分省略和詞類活用等,用規(guī)范的現(xiàn)代漢語把它表達出來。此題翻譯時需要注意的關鍵詞句有:(1)故,所以;;判,清楚。(2)至于,到了;顛覆,覆滅;固,本來宜然,應該這樣。五、【答案】1.C 2.D 3.A4.(1)想想他們的祖輩父輩,冒著風霜雨露(暴露在霜露中),披荊斬棘,才有了現(xiàn)在這丁點的土地。(2)等到燕太子丹用荊軻(行刺)作為策略,才招致了災禍?!窘馕觥?.本題考查的是文言文的實詞理解類試題,考生要注意結(jié)合文段內(nèi)容理解文言實詞,可以運用代入法和組詞法理解選項中的實詞的意義,將選項中的詞義代入看是否通順,C再:兩次。2.這是一道考核文言句式的題目,不要和現(xiàn)代漢語的句式混淆,文言句式有省略句、被動句、判斷句和倒裝句,倒裝句又有賓語前置句、定語后置句、介賓短語后置句和主謂倒裝句。注意結(jié)合句子特征分析。例句:“誅”被殺害。D“為……所”表被動。3.A.選文第二段以齊、燕、趙三國滅亡的進程,具體論證了“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得道理。具體論證了“不賂者以賂者喪”的道理。4.文言翻譯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內(nèi)容,翻譯注意直譯,把句子中的每一個字都要落到實處,不能翻譯的助詞等刪掉,省略的內(nèi)容根據(jù)上下文補充,這樣才能做到不丟分。平時訓練時注意自己確定句子的賦分點,翻譯時保證賦分點的落實,如此題中的(1)厥,祖父,暴,以。(2)以……為,始,速。6.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軾詣武衛(wèi)營/呼卒長/曰/河將害城事/急矣/雖禁軍且為我/盡力/卒長曰/太守猶不避/涂潦吾儕小人當效命。B.軾詣武衛(wèi)營呼/卒長曰/河將害城事/急矣/雖禁軍且為我/盡力/卒長曰/太守猶不避涂潦/吾儕小人當效命。C.軾詣武衛(wèi)營/呼卒長/曰/河將害城/事急矣/雖禁軍且為我盡力/卒長曰/太守猶不避涂潦/吾儕小人當效命。D.軾詣武衛(wèi)營呼/卒長曰/河將害城事/急矣/雖禁軍且為我盡力/卒長曰/太守猶不避/涂潦吾儕小人當效命。答案C解析根據(jù)文意可知,“詣”應為到某地,“詣武衛(wèi)營”為動賓結(jié)構(gòu),應在其后斷句,排除B、D兩項。“吾儕小人”是“當效命”的主語,其前必斷。據(jù)此可排除A項。由此可知,答案是C。7.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冠又稱“加冠”“弱冠”,指男子二十歲。古代男子成年時舉行加冠的禮儀。后代冠禮雖廢,但仍保留“加冠”“已冠”“弱冠”等說法。B.元昊,黨項族,西夏的開國皇帝,在位時對北宋作戰(zhàn),連續(xù)奪得勝利,擴展、確立了西夏的疆域。C.刺史在唐朝是指中央派去各州監(jiān)察、審核的官員,屬官有長史、司馬等。D.生祠是古代信仰民俗,指為活著的人建立祠廟,而加以奉祀。答案C解析唐朝刺史是州最高行政長官,而非中央派去各州監(jiān)察、審核的官員,漢代才是。8.下列對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蘇軾家教良好,學識廣博。母親程氏親口把書上知識傳授他,等到弱冠,博通經(jīng)史,寫文章每天可以寫數(shù)千字。B.蘇軾恪盡職守,不因循守舊。任職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時,百姓貧困差役繁重,衙吏相繼破產(chǎn)。蘇軾訪察其利弊所在,修訂衙規(guī),從此害處減少了一半。C.蘇軾雖受小人陷害,卻隨緣自適。蘇軾遭受陷害,被捕入獄,但出獄被貶黃州后,卻能與農(nóng)夫老翁融洽相處,并自號“東坡居士”。D.蘇軾一心為民,政績卓著。在杭州首次任職時,蘇軾就疏通茅山、鹽橋二河來通航運,建造了壩堰閘門,用來作為只積蓄湖水的樞紐。答案D解析不是任職一次,從“再蒞杭”可以看出來;“用來作為只積蓄湖水的樞紐”錯,還用來“排泄湖水”。9.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軾廬于其上,過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御史李定等摭其表語,并媒蘗所為詩以為訕謗,逮赴臺獄,欲置之死。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蘇軾住在堤上,路過家門也不進去,派官吏分段防守,最終保全了這座城。(2)御史李定等拾取蘇軾章表中的話,并且釀成其罪,構(gòu)陷蘇軾所作的詩是誹謗皇上,逮捕蘇軾進御史臺監(jiān)獄,想置他于死地。蘇軾字子瞻,是眉州眉山人。十歲時,父親蘇洵到四方游學,母親程氏親自教他讀書,聽到古今的成敗得失,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完整版拆除工程施工方案
- DB6103T 41-2025玉米-小麥輪作機械化生產(chǎn)技術規(guī)范
- DB3715T 76-2025地理標志產(chǎn)品 冠縣鴨梨
- 個人小額借款合同模板全集
- 萬科地產(chǎn)租賃合同范本
- 2025年大型機械租賃服務合同
- 二手房買賣標準合同樣本
- 京東店鋪租賃合同模板
- 臨時借調(diào)合同模板(企業(yè)與員工)
- 個人汽車抵押合作合同書
- 浙江省名校新2025屆高一數(shù)學第一學期期末達標檢測試題含解析
- 學習2024《關于加強社會組織規(guī)范化建設推動社會組織高質(zhì)量發(fā)展的意見》解讀課件
- 2024年縣全民健身活動狀況調(diào)查活動方案
- 足球場建設項目設計方案
- 兒童四宮格數(shù)獨96題-(由簡到難,支持打印)
- 湖北宜昌歷年中考語文現(xiàn)代文之記敘文閱讀16篇(含答案)(2003-2023)
- 問題探究如何讓城市不再看海(教學課件)高一地理
- 2024年人教版五年級數(shù)學(上冊)模擬考卷及答案(各版本)
-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歷史第1課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說課稿
- 2024-2030年傷口護理管理行業(yè)市場現(xiàn)狀供需分析及重點企業(yè)投資評估規(guī)劃分析研究分析報告
- 《地球物理勘查》全冊配套完整教學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