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白散-外科大成卷三-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1頁
四白散-外科大成卷三-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2頁
四白散-外科大成卷三-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3頁
四白散-外科大成卷三-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4頁
四白散-外科大成卷三-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fèi)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bào)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PAGE59四白散_外科大成卷三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四白散_外科大成卷三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 11. 原方 221.1. 組成:糯米350粒,巴豆(取肉)5個(gè)。 221.2. 來源:《外科大成》卷三。 221.3. 以下方劑相似度只按組成計(jì)算,不計(jì)劑量。 222. 相似度67%:取痣餅 222.1. 組成:糯米百粒,石灰拇指大,巴豆3粒(去殼,研)。 222.2. 原方對照:糯米350粒,巴豆(取肉)5個(gè)。 222.3. 加:石灰拇 222.4. 來源:《醫(yī)學(xué)綱目》卷二十。 223. 相似度50%:黑神丸 223.1. 組成:百草霜1兩,巴豆5錢。 223.2. 原方對照:糯米350粒,巴豆(取肉)5個(gè)。 223.3. 加:百草霜 223.4. 減:糯米 223.5. 來源:《便覽》卷四。 224. 相似度50%:回生丸 224.1. 組成:巴豆(去皮心膜,出油)10枚,雄黃(水飛,研)半兩。 224.2. 原方對照:糯米350粒,巴豆(取肉)5個(gè)。 224.3. 加:雄黃 234.4. 減:糯米 234.5. 功效:鬼注如中惡,氣急,腹脹滿如鼓。 234.6. 來源:《圣濟(jì)總錄》卷一○○。 235. 相似度50%:黃耆糯米湯 235.1. 組成:糯米5升,黃耆6兩。 235.2. 原方對照:糯米350粒,巴豆(取肉)5個(gè)。 235.3. 加:黃耆 235.4. 減:巴豆 235.5. 功效:妊娠忽然下黃汁如膠,或如豆汁,胎動(dòng)腹痛。 235.6. 來源:方出《婦人良方》卷十二,名見《女科指掌》卷三。 236. 相似度50%:化滯丸 236.1. 組成:巴豆6錢(醋制),烏梅肉5錢(焙干)。 236.2. 原方對照:糯米350粒,巴豆(取肉)5個(gè)。 236.3. 加:烏梅肉 236.4. 減:糯米 236.5. 來源:《醫(yī)門八法》卷二。 237. 相似度50%:化龍丹 237.1. 組成:大鯉魚1個(gè),巴豆40粒。 247.2. 原方對照:糯米350粒,巴豆(取肉)5個(gè)。 247.3. 加:大鯉魚 247.4. 減:糯米 247.5. 功效:單腹脹。 247.6. 來源:《回春》卷三。 248. 相似度50%:葫蘆糯米酒散 248.1. 組成:陳葫蘆1個(gè)(要3-4年者佳),糯米1斗。 248.2. 原方對照:糯米350粒,巴豆(取肉)5個(gè)。 248.3. 加:陳葫蘆 248.4. 減:巴豆 248.5. 功效:中滿臌脹。 248.6. 來源:《醫(yī)學(xué)從眾錄》卷六。 249. 相似度50%:胡椒丸 249.1. 組成:巴豆10枚(去皮膜心,用竹紙數(shù)重,出油盡為度,頻換紙),胡椒200粒(生用)。 249.2. 原方對照:糯米350粒,巴豆(取肉)5個(gè)。 249.3. 加:胡椒 249.4. 減:糯米 249.5. 功效:十種水氣,腳腫脹,上氣喘滿。 259.6. 來源:《普濟(jì)方》卷一九一引《海上名方》。 2510. 相似度50%:喉癥開關(guān)散 2510.1. 組成:牙皂、巴豆各等分。 2510.2. 原方對照:糯米350粒,巴豆(取肉)5個(gè)。 2510.3. 加:牙皂 2510.4. 減:糯米 2510.5. 功效:喉痹。 2510.6. 來源:《外科集腋》卷三。 2511. 相似度50%:阿膠粥 2511.1. 組成:阿膠1兩(搗碎,炒令黃燥,搗為末),糯米半斤。 2511.2. 原方對照:糯米350粒,巴豆(取肉)5個(gè)。 2511.3. 加:阿膠 2511.4. 減:巴豆 2511.5. 功效:妊娠胎動(dòng)不安。 2511.6. 來源:《圣濟(jì)總錄》卷一九○。 2512. 相似度50%:黑霜丸 2512.1. 組成:巴豆1個(gè)(去油),百草霜3錢匕。 2512.2. 原方對照:糯米350粒,巴豆(取肉)5個(gè)。 2612.3. 加:百草霜 2612.4. 減:糯米 2612.5. 功效:吐瀉霍亂。 2612.6. 來源:《雞峰》卷十四。 2613. 相似度50%:黑龍丸 2613.1. 組成:皂角(去皮子,醋炙黃,為末)1錢,巴豆7粒(去皮油)。 2613.2. 原方對照:糯米350粒,巴豆(取肉)5個(gè)。 2613.3. 加:皂角 2613.4. 減:糯米 2613.5. 功效:食氣,遍身黃腫,喘不得食,心胸滿悶。 2613.6. 來源:《普濟(jì)方》卷一九二。 2614. 相似度50%:黑龍丹 2614.1. 組成:舶上硫黃1兩(以柳木捶研2-3日),巴豆1兩(和殼記個(gè)數(shù))。 2614.2. 原方對照:糯米350粒,巴豆(取肉)5個(gè)。 2614.3. 加:舶上硫黃 2614.4. 減:糯米 2614.5. 功效:陰陽二毒傷寒。 2614.6. 來源:《證類本草》卷四引《博濟(jì)》。 2715. 相似度50%:黑虎丸 2715.1. 組成:不蚛皂角1挺(去皮心,以醋炙令焦,為末,每用皂角末1分),巴豆7個(gè)(去皮,出油;和勻)。 2715.2. 原方對照:糯米350粒,巴豆(取肉)5個(gè)。 2715.3. 加:不蚛皂角 2715.4. 減:糯米 2715.5. 功效:食氣遍身黃腫,氣喘,吃食不得,心胸滿悶。 2715.6. 來源:《雞峰》卷九。 2716. 相似度50%:亥藥 2716.1. 組成:巴豆21粒,生礬1兩(入銀罐內(nèi)熔之,看礬枯,去巴豆)。 2716.2. 原方對照:糯米350粒,巴豆(取肉)5個(gè)。 2716.3. 加:生礬 2716.4. 減:糯米 2716.5. 來源:《咽喉秘集》。 2717. 相似度50%:鬼膽丸 2717.1. 組成:皂角4兩(去皮子),巴豆20個(gè)(好者,去皮心油,生用,研碎)。 2717.2. 原方對照:糯米350粒,巴豆(取肉)5個(gè)。 2717.3. 加:皂角 2717.4. 減:糯米 2817.5. 功效:遠(yuǎn)年日近諸般積物。 2817.6. 來源:《醫(yī)方類聚》卷一三○引《煙霞圣效方》。 2818. 相似度50%:隔竹煮粥 2818.1. 組成:糯米、白蠟彈子大。 2818.2. 原方對照:糯米350粒,巴豆(取肉)5個(gè)。 2818.3. 加:白蠟 2818.4. 減:巴豆 2818.5. 功效:服乳石人咳嗽有血。 2818.6. 來源:《雞峰》卷十。 2819. 相似度50%:鳳珠丹 2819.1. 組成:雞蛋1個(gè),巴豆1粒(去心膜)。 2819.2. 原方對照:糯米350粒,巴豆(取肉)5個(gè)。 2819.3. 加:雞蛋 2819.4. 減:糯米 2819.5. 功效:耳聾。 2819.6. 來源:《外科大成》卷三。 2820. 相似度50%:喉癥開關(guān)方 2820.1. 組成:牙皂、巴豆。 2920.2. 原方對照:糯米350粒,巴豆(取肉)5個(gè)。 2920.3. 加:牙皂 2920.4. 減:糯米 2920.5. 功效:十八種喉閉。 2920.6. 來源:《種福堂方》卷三。 2921. 相似度50%:金針丸 2921.1. 組成:巴豆、朱砂各等分。 2921.2. 原方對照:糯米350粒,巴豆(取肉)5個(gè)。 2921.3. 加:朱砂 2921.4. 減:糯米 2921.5. 功效:卒然嘔吐,胸中痞悶,氣不下行,此由飲食失宜,過傷胃氣,胃氣滯而不行,水谷不化,氣逆則吐,其脈沉疾而短滑。 2921.6. 來源:《雞峰》卷十八。 2922. 相似度50%:立應(yīng)膏 2922.1. 組成:生柏葉(焙干)2兩,糯米(焙干)3兩。 2922.2. 原方對照:糯米350粒,巴豆(取肉)5個(gè)。 2922.3. 加:生柏葉 2922.4. 減:巴豆 2922.5. 功效:湯火所傷,皮肉已破爛者。 3022.6. 來源:《圣濟(jì)總錄》卷一三四。 3023. 相似度50%:立效方 3023.1. 組成:萵苣子1合,糯米1合。 3023.2. 原方對照:糯米350粒,巴豆(取肉)5個(gè)。 3023.3. 加:萵苣子 3023.4. 減:巴豆 3023.5. 功效:乳汁不行。 3023.6. 來源:《東醫(yī)寶鑒_外形篇》卷三引《丹心》。 3024. 相似度50%:立圣膏 3024.1. 組成:巴豆37粒,齊州半夏3-7粒。 3024.2. 原方對照:糯米350粒,巴豆(取肉)5個(gè)。 3024.3. 加:齊州半夏 3024.4. 減:糯米 3024.5. 功效:纏喉風(fēng),喉閉,癇疾。 3024.6. 來源:《百一》卷十。 3025. 相似度50%:鯉魚臛 3025.1. 組成:鯉魚2斤,糯米1升。 3025.2. 原方對照:糯米350粒,巴豆(取肉)5個(gè)。 3125.3. 加:鯉魚 3125.4. 減:巴豆 3125.5. 功效:妊娠不長,兼數(shù)傷胎。 3125.6. 來源:《圣惠》卷七十五。 3126. 相似度50%:勞心吐血散 3126.1. 組成:糯米5錢,蓮子心7枚。 3126.2. 原方對照:糯米350粒,巴豆(取肉)5個(gè)。 3126.3. 加:蓮子心 3126.4. 減:巴豆 3126.5. 功效:勞心吐血。 3126.6. 來源:《吉人集驗(yàn)方》。 3127. 相似度50%:克效交泰圣餅子 3127.1. 組成:巴豆14粒,黃連7分(連皮用。一方加大黃末1錢)。 3127.2. 原方對照:糯米350粒,巴豆(取肉)5個(gè)。 3127.3. 加:黃連 3127.4. 減:糯米 3127.5. 功效:傷寒結(jié)胸,脈浮不可下,下之必死。 3127.6. 來源:《普濟(jì)方》卷一四一引《衛(wèi)生家寶》。 3228. 相似度50%:開關(guān)散 3228.1. 組成:白礬3錢,巴豆4粒。 3228.2. 原方對照:糯米350粒,巴豆(取肉)5個(gè)。 3228.3. 加:白礬 3228.4. 減:糯米 3228.5. 功效:痘疹,痰塞喉中,聲如拽鋸,滴水不入。 3228.6. 來源:《痘麻紺珠》卷五。 3229. 相似度50%:降氣散 3229.1. 組成:青橘皮(湯浸、去白,焙)半兩,巴豆14個(gè)。 3229.2. 原方對照:糯米350粒,巴豆(取肉)5個(gè)。 3229.3. 加:青橘皮 3229.4. 減:糯米 3229.5. 功效:上氣喘急,心胸滿悶。 3229.6. 來源:《圣濟(jì)總錄》卷六十七。 3230. 相似度50%:進(jìn)食丸 3230.1. 組成:牽牛1兩,巴豆3粒(去油心膜)。 3230.2. 原方對照:糯米350粒,巴豆(取肉)5個(gè)。 3230.3. 加:牽牛 3330.4. 減:糯米 3330.5. 功效:一切酒食所傷,以致心腹?jié)M悶,時(shí)嘔酸水。胸膈食積。 3330.6. 來源:《儒門事親》卷十二。 3331. 相似度50%:椒巴丸 3331.1. 組成:胡椒200粒,巴豆10粒(去皮膜心,用竹紙10余重出油盡,頻頻換紙,油盡為度)。 3331.2. 原方對照:糯米350粒,巴豆(取肉)5個(gè)。 3331.3. 加:胡椒 3331.4. 減:糯米 3331.5. 功效:十種水氣。 3331.6. 來源:《魏氏家藏方》卷九。 3332. 相似度50%:金鎖匙 3332.1. 組成:雄黃末半錢,巴豆1粒(去油)。 3332.2. 原方對照:糯米350粒,巴豆(取肉)5個(gè)。 3332.3. 加:雄黃末 3332.4. 減:糯米 3332.5. 功效:咽喉腫塞。 3332.6. 來源:《普濟(jì)方》卷六十引《仁存方》。 3333. 相似度50%:金面花兒 3433.1. 組成:巴豆不論多少(碎),黃丹少許(研)。 3433.2. 原方對照:糯米350粒,巴豆(取肉)5個(gè)。 3433.3. 加:黃丹 3433.4. 減:糯米 3433.5. 功效:小兒口疳。 3433.6. 來源:《普濟(jì)方》卷三八一。 3434. 相似度50%:金鈴散 3434.1. 組成:大川楝子30個(gè)(湯浸,去薄皮,每個(gè)作6-7片),巴豆30粒(去皮膜,每粒作3段,夾炒,候巴豆色焦去巴)。 3434.2. 原方對照:糯米350粒,巴豆(取肉)5個(gè)。 3434.3. 加:大川楝子 3434.4. 減:糯米 3434.5. 功效:膀胱小腸氣,外腎腫痛。 3434.6. 來源:《直指》卷十八。 3435. 相似度50%:金楝散 3435.1. 組成:金鈴子100個(gè)(湯溫浸過,去皮),巴豆200個(gè)(捶微破)。 3435.2. 原方對照:糯米350粒,巴豆(取肉)5個(gè)。 3435.3. 加:金鈴子 3435.4. 減:糯米 3535.5. 功效:丈夫本臟氣傷,膀胱連小腸等氣。小腹腫痛,不得小便。 3535.6. 來源:方出《證類本草》卷十四引《經(jīng)驗(yàn)方》,名見《醫(yī)學(xué)綱目》卷十四。 3536. 相似度50%:解毒丸 3536.1. 組成:大棗2枚(去皮核),巴豆3-7粒(去皮心膜,不出油)。 3536.2. 原方對照:糯米350粒,巴豆(取肉)5個(gè)。 3536.3. 加:大棗 3536.4. 減:糯米 3536.5. 功效:中藥毒,心腹切痛不可當(dāng),欲死者。 3536.6. 來源:《圣濟(jì)總錄》卷一四六。 3537. 相似度50%:角刺粥 3537.1. 組成:角刺末6錢,糯米2合。 3537.2. 原方對照:糯米350粒,巴豆(取肉)5個(gè)。 3537.3. 加:角刺末 3537.4. 減:巴豆 3537.5. 功效:橫痃。 3537.6. 來源:《外科全生集》卷四。 3538. 相似度50%:椒目丸 3538.1. 組成:椒目49粒,巴豆2粒(和皮用)。 3638.2. 原方對照:糯米350粒,巴豆(取肉)5個(gè)。 3638.3. 加:椒目 3638.4. 減:糯米 3638.5. 功效:耳聾。 3638.6. 來源:《圣濟(jì)總錄》卷一一四。 3639. 相似度50%:二圣丸 3639.1. 組成:檳榔1兩,巴豆15粒(去殼膜,內(nèi)存油)。 3639.2. 原方對照:糯米350粒,巴豆(取肉)5個(gè)。 3639.3. 加:檳榔 3639.4. 減:糯米 3639.5. 功效:腹內(nèi)諸蟲。 3639.6. 來源:《活幼心書》卷下。 3640. 相似度50%:橘皮丸 3640.1. 組成:陳橘皮2兩,巴豆半兩(去皮)。 3640.2. 原方對照:糯米350粒,巴豆(取肉)5個(gè)。 3640.3. 加:陳橘皮 3640.4. 減:糯米 3640.5. 功效:解積,堅(jiān)硬不消。 3740.6. 來源:《衛(wèi)生寶鑒》卷十九。 3741. 相似度50%:巴豆涂敷方 3741.1. 組成:巴豆1分(去心皮,出油盡用),肥棗10個(gè)(去核皮)。 3741.2. 原方對照:糯米350粒,巴豆(取肉)5個(gè)。 3741.3. 加:肥棗 3741.4. 減:糯米 3741.5. 功效:瘺瘡。 3741.6. 來源:《圣濟(jì)總錄》卷一三五。 3742. 相似度50%:楓香脂丸 3742.1. 組成:楓香脂半錢,巴豆7粒(去皮心)。 3742.2. 原方對照:糯米350粒,巴豆(取肉)5個(gè)。 3742.3. 加:楓香脂 3742.4. 減:糯米 3742.5. 功效:耳聾。 3742.6. 來源:《圣濟(jì)總錄》卷一一四。 3743. 相似度50%:白芷丸 3743.1. 組成:白芷1兩,糯米半兩(炒黑色)。 3743.2. 原方對照:糯米350粒,巴豆(取肉)5個(gè)。 3843.3. 加:白芷 3843.4. 減:巴豆 3843.5. 功效:夜多小便。 3843.6. 來源:《醫(yī)統(tǒng)》卷七十三。 3844. 相似度50%:半兩丸 3844.1. 組成:巴豆(去皮)半兩,大戟(銼碎)半兩。 3844.2. 原方對照:糯米350粒,巴豆(取肉)5個(gè)。 3844.3. 加:大戟 3844.4. 減:糯米 3844.5. 功效:五積六聚。 3844.6. 來源:《衛(wèi)生總微》卷十三。 3845. 相似度50%:白魚膏 3845.1. 組成:鯽魚8兩,巴豆3錢。 3845.2. 原方對照:糯米350粒,巴豆(取肉)5個(gè)。 3845.3. 加:鯽魚 3845.4. 減:糯米 3845.5. 功效:諸毒惡瘡,癰疽對口,腫毒堅(jiān)硬不潰,腳生雞眼。 3845.6. 來源:《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3946. 相似度50%:白礬散 3946.1. 組成:白礬3錢,巴豆3枚(去殼,分作6瓣)。 3946.2. 原方對照:糯米350粒,巴豆(取肉)5個(gè)。 3946.3. 加:白礬 3946.4. 減:糯米 3946.5. 功效:纏喉風(fēng),急喉閉,白喉,風(fēng)涎壅盛急癥。 3946.6. 來源:《醫(yī)方類聚》卷七十四引《濟(jì)生續(xù)方》。 3947. 相似度50%:巴黃散 3947.1. 組成:巴豆(去外殼)15g,雄黃1g。 3947.2. 原方對照:糯米350粒,巴豆(取肉)5個(gè)。 3947.3. 加:雄黃 3947.4. 減:糯米 3947.5. 功效:神經(jīng)性皮炎。 3947.6. 來源:《中醫(yī)皮膚病學(xué)簡編》。 3948. 相似度50%:巴豆丸 3948.1. 組成:巴豆10粒(去皮心,炒),松脂半兩。 3948.2. 原方對照:糯米350粒,巴豆(取肉)5個(gè)。 3948.3. 加:松脂 4048.4. 減:糯米 4048.5. 功效:耳聾鼻塞,不聞音聲香臭者。 4048.6. 來源:《圣濟(jì)總錄》卷一一四。 4049. 相似度50%:萆麻膏 4049.1. 組成:大萆麻子14枚(正東南枝上取7枚,正西枝上取7枚),巴豆7枚(去皮)。 4049.2. 原方對照:糯米350粒,巴豆(取肉)5個(gè)。 4049.3. 加:大萆麻子 4049.4. 減:糯米 4049.5. 功效:口眼?斜不正。 4049.6. 來源:《普濟(jì)方》卷九十二。 4050. 相似度50%:巴豆丸 4050.1. 組成:巴豆1枚(去心皮),斑蝥1枚(去翅足)。 4050.2. 原方對照:糯米350粒,巴豆(取肉)5個(gè)。 4050.3. 加:斑蝥 4050.4. 減:糯米 4050.5. 功效:耳聾。 4050.6. 來源:《肘后方》卷六。 4051. 相似度50%:碧云散 4151.1. 組成:明凈白礬(為末,瓦上熔成汁)1錢,巴豆(去殼)1粒。 4151.2. 原方對照:糯米350粒,巴豆(取肉)5個(gè)。 4151.3. 加:明凈白礬 4151.4. 減:糯米 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huì)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chǔ)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shí)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