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與團隊管理概念講義課件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5b355749cb91632ea7f5d90cc7627f1/75b355749cb91632ea7f5d90cc7627f11.gif)
![學生與團隊管理概念講義課件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5b355749cb91632ea7f5d90cc7627f1/75b355749cb91632ea7f5d90cc7627f12.gif)
![學生與團隊管理概念講義課件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5b355749cb91632ea7f5d90cc7627f1/75b355749cb91632ea7f5d90cc7627f13.gif)
![學生與團隊管理概念講義課件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5b355749cb91632ea7f5d90cc7627f1/75b355749cb91632ea7f5d90cc7627f14.gif)
![學生與團隊管理概念講義課件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5b355749cb91632ea7f5d90cc7627f1/75b355749cb91632ea7f5d90cc7627f1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生與團隊管理概念學生與團隊管理概念1第一章:學生與團隊管理概述1.學生管理:是學校管理者通過學校的各種組織和方式,有目的的對學生進行計劃,組織,協(xié)調和控制,以實現(xiàn)學生德、智、體各方面發(fā)展,使其成為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過程。2.學生管理的基本特征:教育性;全面性;復雜性;周期性;溝通性3.學生管理的目的:育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4.學生管理的作用:穩(wěn)定性;導向性5.學生管理的原則:社會主義方向性;整體性;激勵性;民主性;教育性;規(guī)范性;程序性;有效性;社會協(xié)調性6.學生管理的任務:(1)制定合理的學生概括目標第一章:學生與團隊管理概述1.學生管理:是學校管理者通過學校2(2)建立規(guī)范的學生管理制度(3)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管理7.學生管理的內容:學籍管理;常規(guī)管理;德育管理;學習管理;8.對學生學習進行管理的基本要求:(1)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2)增加學生的自信心,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3)對學生學習做出積極的評價9.班級管理的方法:說服教育;榜樣法;活動教育法;情境陶冶法;實踐鍛煉法(2)建立規(guī)范的學生管理制度310.實現(xiàn)學生自我管理的主要方法:(1)加強學校民主建設,促進學生自我管理(2)搞好學生組織建設,強化學生自我管理(3)加強學生實踐環(huán)節(jié),完善學生自我管理11.思想教育法:學校領導,教師從思想感情上接近學生,做深入細致的思想工作,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說服學生,打動學生使學生按照老師的正確教導去做,促使學生健康成長的一種管理方法。12.運用思想教育法必須符合的基本要求:(1)在學習和生活上關心學生10.實現(xiàn)學生自我管理的主要方法:4(2)正確引導學生13.行政管理法:依據(jù)學校行政工作的計劃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教育,獎勵,評價的管理方法。14.行政管理法的特點:權威性;強制性15.制度管理法的基本要求:教育性;科學性;政策性;透明性;16.團隊管理的基本要素:5P目標(Purpose);人員(People);定位(Place);職權(Power);計劃(Plan)17.團隊管理的特點:(1)以完成共同目標為共同任務(2)以成員的相互依存為保障(2)正確引導學生5(3)團隊成員共同擔負團隊的責任18.團隊管理的類型:問題解決型;自我管理型;多功能型;虛擬型團隊19.高效團隊的構建:高效團隊不僅是其團隊管理水平的體現(xiàn),同時也直接影響著團隊管理工作的成效。要做到:(1)強化共同的愿景建設,努力提高團隊凝聚力(2)加強溝通,建立成員之間的相互信任(3)營造團隊文化,增強團隊的歸屬感(3)團隊成員共同擔負團隊的責任620.
高效團隊的構建的意義:(1)能營造良好的工作和學習環(huán)境,使成員投入到工作學習中(2)可以促使建立共同的長期目標(3)可以激發(fā)成員的創(chuàng)新能力20.高效團隊的構建的意義:7第二章:班級管理與班主任工作1.班級:是一個復雜的小社會,是學校行政體系中最基層的行政組織。通常由老師、學生構成。2.率先使用‘班級’一詞的是文藝復興時期的著名的教育家:艾拉斯莫斯3.世紀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對班級授課制從理論上加以總結和論證,并在其《大教學論》一書中提出自己的假設:“一個教師同時教很多學生是有可能的”4.1862年清政府開辦的京師同文館產(chǎn)生了班級授課制的最早雛形。5.1901年的“廢科舉,興學堂”,開啟了班級授課制為基本形式的現(xiàn)代教育。第二章:班級管理與班主任工作1.班級:是一個復雜的小社會,是86.班級管理的構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班級活動環(huán)境;班級教育與管理的內容;班級規(guī)范7.班級管理的特點:目的的教育性;內容的廣泛性;對象的不成熟性8.制定班級管理目標的原則:(1)既要保持一致性又要體現(xiàn)針對性(2)既要包含全面又要突出重點(3)既要難度適宜又要易于評價6.班級管理的構成要素:99.班級管理目標制定的步驟:分析現(xiàn)狀;研究信息;把握理論;體察民心;確立目標10.班級管理目標制定的方法:(1)師生共商法;(2)班級管理定奪法11.影響班級管理目標制定的因素:(1)客觀因素:社會背景;學校的具體條件;班級的現(xiàn)實狀況;現(xiàn)實的家庭情況及家長與學校的關系。(2)主觀因素:是班級管理者的內部動因;基礎知識;理論素養(yǎng);心理素質;判讀和預測能力12.班級管理的內容:班級德育管理;學習管理;文體活動管理;常規(guī)工作管理9.班級管理目標制定的步驟:1013.班級德育管理的意義:(1)有助于班級整體風貌的形成(2)有助于學生個體品德的發(fā)展14.班級德育管理的方法:組織法;激勵法;規(guī)章制度法;15.班級常規(guī)工作管理是班級管理的經(jīng)常性工作,是為了保證學生學習、生活和各項活動順利展開的相關工作。16.班級管理的過程:計劃的制定;計劃的實施;總結17.了解學生的方法:觀察法;書面材料分析法;談話法;調查法13.班級德育管理的意義:1117.自我管理法的基本要求:(1)提高學生對活動管理的認識(2)引導學生自我教育和管理(3)引導學生參與決策(4)建立以學生自我管理為主的新機制18.其他方法:情感激勵法;實踐鍛煉法;創(chuàng)新管理法19.班級文化:(1)廣義的班級文化是指班級生活中一切文化要素。(2)狹義的班級文化是指班級全體成員創(chuàng)造出來的獨特文化17.自我管理法的基本要求:1220.健康向上的班級文化的作用:(1)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2)能為學生樹立典型的人格榜樣(3)有利于學生自主能力的發(fā)揮21.班級文化的特點:教育性(首要特點);凝聚性;制約性;自主性22.班級文化的主要內容和類型:班級物質文化;班級行為文化;班級制度文化;班級精神文化(核心)23.班級文化的營造和建設:(1)重視環(huán)境建設,營造和諧向上的物質文化氛圍20.健康向上的班級文化的作用:13(2)強化制度建設,構建科學合理的班級制度文化(3)塑造班級精神,打造努力進取的精神文化24.班主任產(chǎn)生于班級授課制。25.班主任是學習辦學思想的貫徹著,班級的直接建設者,組織者,領導者和教育者。26.班主任的工作:(1)組織和建設良好的班集體是班主任的首要工作(2)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與個性發(fā)展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任務(3)協(xié)調校內外各種教育力量班主任義不容辭的職責(4)組織開班會活動是班主任重要的日常工作(2)強化制度建設,構建科學合理的班級制度文化1427..班集體必須具備的四個基本特征;(1)明確的個體目標(2)一定的組織結構(3)共同的生活準則(4)集體成員之間平等相容的氛圍28.班主任要想組成一個良好的班級體,必須做到:(1)選拔和培養(yǎng)一批強有力的班干部隊伍(2)對全班同學提出建設目標(3)制定班規(guī)并認真貫徹執(zhí)行(4)培養(yǎng)健康的班集體輿論27..班集體必須具備的四個基本特征;1529.班主任的素質與要求:(1)班主任的思想品德素質(2)班主任的知識和能力素質(3)班主任的身體和健康素質30.強健的身體素質;良好的心理素質31.班主任的思想道德素質:(1)要有堅定的政治方向和旺盛的進取精神(2)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崇高的精神境界(3)要有獻身于教育事業(yè)和尊重熱愛學生的高尚品質29.班主任的素質與要求:1632.對班主任培養(yǎng)的要求:(1)在指導思想上,應堅持德才兼?zhèn)洌姘l(fā)展(2)在培養(yǎng)內容上,應根據(jù)需要以班級管理為主,全面安排,學以致用,使理論與學習訓練相結合(3)在培養(yǎng)形式上,應以自學位置業(yè)余為主,把短期的幾種培養(yǎng)和長期的系統(tǒng)培養(yǎng)相結合起來(4)在租住工作方面,要建立相應的制度,全面安排并提供物質和時間保證。33.班主任培養(yǎng)的途徑:(1)開展全員培訓(2)師叔崗前培訓(3)進行專項訓練32.對班主任培養(yǎng)的要求:1734.班主任評價的作用:(1)目標導向作用(2)反饋調節(jié)作用(3)監(jiān)督促進作用35.班主任評價的依據(jù)(方面)(1)班主任的職責和任務(2)班主任的素質(3)優(yōu)秀班主任的特點和條件(4)學生、家長、任課教師的反饋34.班主任評價的作用:18第三章:少年先鋒隊第三章:少年先鋒隊19第四章: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1.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簡稱共青團):1922年5月是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先進青年的群眾組織,使廣大青年在實踐中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共產(chǎn)主義的學校,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助手和后備軍。2.1921年7月中國共產(chǎn)黨建立3.1922年5月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召開標志著中國青年團組織的正式成立。4.共青團的標識:團旗;團徽;團章;團歌5.共青團的基本職能:(1)黨的后備軍(2)國家政權的支柱(3)聯(lián)系群眾的紐帶第四章: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1.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簡稱共青團):206.青團的組織原則是民主集中制。7.學校團組織的地位和作用:(1)學校共青團工作是先進生產(chǎn)力的代表(2)是先進工作的代表(3)代表了大多數(shù)青年的根本利益。8.學校團組織建設的原則:(1)重視團組織建設(2)充分發(fā)揮基層團委作用(3)規(guī)范團員隊伍建設(4)加強團干部的管理(5)做好思想、組織和作風建設6.青團的組織原則是民主集中制。219.團干部的作用:(1)先鋒作用:行動上保持工作的積極性,思想上具有模范先鋒的帶頭作用。首先,要樹立大局意識,把班集體的榮譽放在首位,時刻牢記班級的任務。其次,要樹立創(chuàng)新意識要在思想、觀念、認識上有一定的創(chuàng)新。再次,要樹立求實意識要根據(jù)實際情況實事求是的進行工作。最后,團干部還要具有自主學習意識在學習上有所突破,不斷擴充自己的知識面。(2)核心作用:團干部是團組織的骨干與核心,是構成團組織的核心力量。作為黨的助手和后備軍,發(fā)揮團干部的骨干與核心作用尤為重要。9.團干部的作用:2210.共青團文化工作的主要任務:(1)營造正確的文化導向(2)加強與社會文化單位合作(3)創(chuàng)作推廣青年文化精品(4)廣泛開展青年文化活動11.學校文化建設的功能:(1)育人功能(2)凝聚功能(3)導向功能(4)激勵功能(5)娛樂功能(6)審美功能10.共青團文化工作的主要任務:2312.共青團參與校園文化文化建設工作的途徑:(1)重視團組織自身素質建設,以青年團組織良好形象帶動學校文化建設(2)加強共青團思想建設,塑造青年教工精神風貌引導廣大學生團員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3)以共青團豐富多彩的活動為載體,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4)以共青團特色活動為范例,推動學校文化的全面發(fā)展。13.共青團活動的特性:活動的教育性;時效性;趣味性;自主性12.共青團參與校園文化文化建設工作的途徑:2414.共青團活動的作用(1)通過活動吸引、團結廣大青年團體(2)通過活動增添團組織的活力(3)通過活動教育廣大團員(4)通過活動使團干部和團員的到鍛煉15.共青團活動的要求:(1)內容決定形式(2)從實際出發(fā)(3)適合青少年特點16.青少年活動的形式:團日活動;具有特色的活動;各種文體活動14.共青團活動的作用25第五章:學生會組織1.學生會,亦稱“學生聯(lián)合會”或“學生委員會”。在中國大陸學生會一詞代指‘中華全國學生聯(lián)合會’(簡稱‘全國學聯(lián)’)2.學生會的職責:(1)組織開展學生各項活動(2)積極參與學生的管理工作(3)組織學生深入社會(4)溝通和聯(lián)系各項組織關系3.學生會的作用:(1)橋梁紐帶作用(2)榜樣示范作用第五章:學生會組織1.學生會,亦稱“學生聯(lián)合會”或“學生委員264.學生會的工作思路:(1)以學生全面發(fā)展為管理理念(2)建立引導型的工作方式(3)拓展活動的領域和內容(4)強化服務意識,提高服務水準5.學生會工作的原則:民主集中制原則;彈性結構原則;權責統(tǒng)一原則;民主監(jiān)督原則6.學生會的工作機制:溝通機制;監(jiān)督機制;自身建設4.學生會的工作思路:277.學生會的工作要求:(1)健全學生會組織(2)確立學生會基本任務(3)明確學生會內部職責8.培養(yǎng)學生會干部應重點把握以下三個環(huán)節(jié):(1)選拔賢能加強學生會形象建設(2)獎懲結合,調動學生會干部的積極性(3)因勢利導,提高學生會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質7.學生會的工作要求:28第六章:青少年同輩群體1.從群體理論的角度看,同輩群體屬于非正式的、初級的參照群體。2.最早拉開同輩群體序幕的是美國教育心理學家科爾曼,他爸這一群體稱為“青少年社會”3.1995年,美國心理學家哈里斯首次提出‘群體社會化理論’4.同輩群體的特征:(1)交往的自愿性(2)關系的平等性(3)群體的凝聚性(凝聚力是一個群體的驅動力)(4)價值的趨同性第六章:青少年同輩群體1.從群體理論的角度看,同輩群體屬于非295.同輩群體的類型(美國,克拉克)(玩樂型文化;學術型亞文化;違規(guī)型亞文化)三種:(1)娛樂型群體(2)學習型群體(3)違規(guī)型群體6.同輩群體對青少年的影響:積極影響:(1)為學生的交往提供了場所(2)為學生興趣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機會(3)為學生的心理溝通構筑了平臺(4)為學生的文化融合營造了環(huán)境(5)為學生的社會化提供了角色體驗5.同輩群體的類型(美國,克拉克)307.最早提出同喻文化一詞的是20世紀美國杰出的人類學家瑪格麗特·米德在《未來與文化》。三喻文化是指:后喻文化;同喻文化;前喻文化8.群體是個體與社會的中介。按照三重社會理論的觀點,家庭、學校和同輩群體構成了學生社會化的三重社會,并且隨著學生社會化過程的不斷發(fā)展,同輩群體對學生的影響不斷增強,逐漸成為家庭、學校和同輩群體三個影響學生社會化的的三個基本要素中最為重要的一個因素。9.美國學者哈里斯提出了‘群體社會化發(fā)展理論’7.最早提出同喻文化一詞的是20世紀美國杰出的人類學家瑪格麗3110.對兒童個性有重要而深遠影響的環(huán)境因素不是父母對待兒童的方式,二是他們與同伴的共享環(huán)境。同輩群體是青少年在家庭之外學習的重要場所,也是他們人格形成的重要環(huán)境。11.同輩群體對青少年的消極影響:(1)對青少年思想道德的不良影響(2)同輩群體的‘亞文化’對青少年的不良影響12.同輩群體的教育干預與管理:(1)用‘教育領導’取代‘強制管理’(2)利用‘參照群體’發(fā)揮群體間的影響作用10.對兒童個性有重要而深遠影響的環(huán)境因素不是父母對待兒童的32(3)整合多方力量,形成教育合力(4)要重視家庭教育的特殊作用13.虛擬同輩群體的特征:(1)交往的開放性(2)匿名性(3)超時空性14.虛擬同輩群體的青少年的影響:積極影響:(1)有利于信息的共享(2)有利于交往范圍的擴展(3)有利于情感的表達和釋放(4)有利于個性的張揚和不同自我的認同(3)整合多方力量,形成教育合力33消極影響:(1)信息混亂,良莠雜陳(2)網(wǎng)絡成癮,不能自已(3)群體極化,觀點偏頗(群體極化的假設:群體討論可以使群體中多數(shù)人同意的意見得到加強,使原來同意這一意見的人更更相信這一意見的重要性,這樣看來,原來群體支持的意見,討論后會變得更為支持;而原先群體反對的意見,討論后會變得更為強烈,最終使群體的意見出現(xiàn)極化現(xiàn)象)14.青少年犯罪在世界范圍內已被列為繼:吸毒販毒、環(huán)境污染之后的第三大危害。消極影響:3415.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學解釋(1)心理缺陷說(2)挫折—侵犯說16.學生犯罪的社會學解釋:差異交往說;(賽德蘭)控制缺乏說(雷克里斯)亞文化理論(科恩)標簽理論(萊莫特
)17.同輩群體對青少年犯罪的消極影響:(1)亞文化不良影響(2)“重要他人”的不良影響(1998,吳康寧)(3)哥們義氣或同伴排斥的不良影響15.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學解釋35學生與團隊管理概念學生與團隊管理概念36第一章:學生與團隊管理概述1.學生管理:是學校管理者通過學校的各種組織和方式,有目的的對學生進行計劃,組織,協(xié)調和控制,以實現(xiàn)學生德、智、體各方面發(fā)展,使其成為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過程。2.學生管理的基本特征:教育性;全面性;復雜性;周期性;溝通性3.學生管理的目的:育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4.學生管理的作用:穩(wěn)定性;導向性5.學生管理的原則:社會主義方向性;整體性;激勵性;民主性;教育性;規(guī)范性;程序性;有效性;社會協(xié)調性6.學生管理的任務:(1)制定合理的學生概括目標第一章:學生與團隊管理概述1.學生管理:是學校管理者通過學校37(2)建立規(guī)范的學生管理制度(3)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管理7.學生管理的內容:學籍管理;常規(guī)管理;德育管理;學習管理;8.對學生學習進行管理的基本要求:(1)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2)增加學生的自信心,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3)對學生學習做出積極的評價9.班級管理的方法:說服教育;榜樣法;活動教育法;情境陶冶法;實踐鍛煉法(2)建立規(guī)范的學生管理制度3810.實現(xiàn)學生自我管理的主要方法:(1)加強學校民主建設,促進學生自我管理(2)搞好學生組織建設,強化學生自我管理(3)加強學生實踐環(huán)節(jié),完善學生自我管理11.思想教育法:學校領導,教師從思想感情上接近學生,做深入細致的思想工作,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說服學生,打動學生使學生按照老師的正確教導去做,促使學生健康成長的一種管理方法。12.運用思想教育法必須符合的基本要求:(1)在學習和生活上關心學生10.實現(xiàn)學生自我管理的主要方法:39(2)正確引導學生13.行政管理法:依據(jù)學校行政工作的計劃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教育,獎勵,評價的管理方法。14.行政管理法的特點:權威性;強制性15.制度管理法的基本要求:教育性;科學性;政策性;透明性;16.團隊管理的基本要素:5P目標(Purpose);人員(People);定位(Place);職權(Power);計劃(Plan)17.團隊管理的特點:(1)以完成共同目標為共同任務(2)以成員的相互依存為保障(2)正確引導學生40(3)團隊成員共同擔負團隊的責任18.團隊管理的類型:問題解決型;自我管理型;多功能型;虛擬型團隊19.高效團隊的構建:高效團隊不僅是其團隊管理水平的體現(xiàn),同時也直接影響著團隊管理工作的成效。要做到:(1)強化共同的愿景建設,努力提高團隊凝聚力(2)加強溝通,建立成員之間的相互信任(3)營造團隊文化,增強團隊的歸屬感(3)團隊成員共同擔負團隊的責任4120.
高效團隊的構建的意義:(1)能營造良好的工作和學習環(huán)境,使成員投入到工作學習中(2)可以促使建立共同的長期目標(3)可以激發(fā)成員的創(chuàng)新能力20.高效團隊的構建的意義:42第二章:班級管理與班主任工作1.班級:是一個復雜的小社會,是學校行政體系中最基層的行政組織。通常由老師、學生構成。2.率先使用‘班級’一詞的是文藝復興時期的著名的教育家:艾拉斯莫斯3.世紀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對班級授課制從理論上加以總結和論證,并在其《大教學論》一書中提出自己的假設:“一個教師同時教很多學生是有可能的”4.1862年清政府開辦的京師同文館產(chǎn)生了班級授課制的最早雛形。5.1901年的“廢科舉,興學堂”,開啟了班級授課制為基本形式的現(xiàn)代教育。第二章:班級管理與班主任工作1.班級:是一個復雜的小社會,是436.班級管理的構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班級活動環(huán)境;班級教育與管理的內容;班級規(guī)范7.班級管理的特點:目的的教育性;內容的廣泛性;對象的不成熟性8.制定班級管理目標的原則:(1)既要保持一致性又要體現(xiàn)針對性(2)既要包含全面又要突出重點(3)既要難度適宜又要易于評價6.班級管理的構成要素:449.班級管理目標制定的步驟:分析現(xiàn)狀;研究信息;把握理論;體察民心;確立目標10.班級管理目標制定的方法:(1)師生共商法;(2)班級管理定奪法11.影響班級管理目標制定的因素:(1)客觀因素:社會背景;學校的具體條件;班級的現(xiàn)實狀況;現(xiàn)實的家庭情況及家長與學校的關系。(2)主觀因素:是班級管理者的內部動因;基礎知識;理論素養(yǎng);心理素質;判讀和預測能力12.班級管理的內容:班級德育管理;學習管理;文體活動管理;常規(guī)工作管理9.班級管理目標制定的步驟:4513.班級德育管理的意義:(1)有助于班級整體風貌的形成(2)有助于學生個體品德的發(fā)展14.班級德育管理的方法:組織法;激勵法;規(guī)章制度法;15.班級常規(guī)工作管理是班級管理的經(jīng)常性工作,是為了保證學生學習、生活和各項活動順利展開的相關工作。16.班級管理的過程:計劃的制定;計劃的實施;總結17.了解學生的方法:觀察法;書面材料分析法;談話法;調查法13.班級德育管理的意義:4617.自我管理法的基本要求:(1)提高學生對活動管理的認識(2)引導學生自我教育和管理(3)引導學生參與決策(4)建立以學生自我管理為主的新機制18.其他方法:情感激勵法;實踐鍛煉法;創(chuàng)新管理法19.班級文化:(1)廣義的班級文化是指班級生活中一切文化要素。(2)狹義的班級文化是指班級全體成員創(chuàng)造出來的獨特文化17.自我管理法的基本要求:4720.健康向上的班級文化的作用:(1)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2)能為學生樹立典型的人格榜樣(3)有利于學生自主能力的發(fā)揮21.班級文化的特點:教育性(首要特點);凝聚性;制約性;自主性22.班級文化的主要內容和類型:班級物質文化;班級行為文化;班級制度文化;班級精神文化(核心)23.班級文化的營造和建設:(1)重視環(huán)境建設,營造和諧向上的物質文化氛圍20.健康向上的班級文化的作用:48(2)強化制度建設,構建科學合理的班級制度文化(3)塑造班級精神,打造努力進取的精神文化24.班主任產(chǎn)生于班級授課制。25.班主任是學習辦學思想的貫徹著,班級的直接建設者,組織者,領導者和教育者。26.班主任的工作:(1)組織和建設良好的班集體是班主任的首要工作(2)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與個性發(fā)展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任務(3)協(xié)調校內外各種教育力量班主任義不容辭的職責(4)組織開班會活動是班主任重要的日常工作(2)強化制度建設,構建科學合理的班級制度文化4927..班集體必須具備的四個基本特征;(1)明確的個體目標(2)一定的組織結構(3)共同的生活準則(4)集體成員之間平等相容的氛圍28.班主任要想組成一個良好的班級體,必須做到:(1)選拔和培養(yǎng)一批強有力的班干部隊伍(2)對全班同學提出建設目標(3)制定班規(guī)并認真貫徹執(zhí)行(4)培養(yǎng)健康的班集體輿論27..班集體必須具備的四個基本特征;5029.班主任的素質與要求:(1)班主任的思想品德素質(2)班主任的知識和能力素質(3)班主任的身體和健康素質30.強健的身體素質;良好的心理素質31.班主任的思想道德素質:(1)要有堅定的政治方向和旺盛的進取精神(2)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崇高的精神境界(3)要有獻身于教育事業(yè)和尊重熱愛學生的高尚品質29.班主任的素質與要求:5132.對班主任培養(yǎng)的要求:(1)在指導思想上,應堅持德才兼?zhèn)洌姘l(fā)展(2)在培養(yǎng)內容上,應根據(jù)需要以班級管理為主,全面安排,學以致用,使理論與學習訓練相結合(3)在培養(yǎng)形式上,應以自學位置業(yè)余為主,把短期的幾種培養(yǎng)和長期的系統(tǒng)培養(yǎng)相結合起來(4)在租住工作方面,要建立相應的制度,全面安排并提供物質和時間保證。33.班主任培養(yǎng)的途徑:(1)開展全員培訓(2)師叔崗前培訓(3)進行專項訓練32.對班主任培養(yǎng)的要求:5234.班主任評價的作用:(1)目標導向作用(2)反饋調節(jié)作用(3)監(jiān)督促進作用35.班主任評價的依據(jù)(方面)(1)班主任的職責和任務(2)班主任的素質(3)優(yōu)秀班主任的特點和條件(4)學生、家長、任課教師的反饋34.班主任評價的作用:53第三章:少年先鋒隊第三章:少年先鋒隊54第四章: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1.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簡稱共青團):1922年5月是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先進青年的群眾組織,使廣大青年在實踐中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共產(chǎn)主義的學校,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助手和后備軍。2.1921年7月中國共產(chǎn)黨建立3.1922年5月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召開標志著中國青年團組織的正式成立。4.共青團的標識:團旗;團徽;團章;團歌5.共青團的基本職能:(1)黨的后備軍(2)國家政權的支柱(3)聯(lián)系群眾的紐帶第四章: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1.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簡稱共青團):556.青團的組織原則是民主集中制。7.學校團組織的地位和作用:(1)學校共青團工作是先進生產(chǎn)力的代表(2)是先進工作的代表(3)代表了大多數(shù)青年的根本利益。8.學校團組織建設的原則:(1)重視團組織建設(2)充分發(fā)揮基層團委作用(3)規(guī)范團員隊伍建設(4)加強團干部的管理(5)做好思想、組織和作風建設6.青團的組織原則是民主集中制。569.團干部的作用:(1)先鋒作用:行動上保持工作的積極性,思想上具有模范先鋒的帶頭作用。首先,要樹立大局意識,把班集體的榮譽放在首位,時刻牢記班級的任務。其次,要樹立創(chuàng)新意識要在思想、觀念、認識上有一定的創(chuàng)新。再次,要樹立求實意識要根據(jù)實際情況實事求是的進行工作。最后,團干部還要具有自主學習意識在學習上有所突破,不斷擴充自己的知識面。(2)核心作用:團干部是團組織的骨干與核心,是構成團組織的核心力量。作為黨的助手和后備軍,發(fā)揮團干部的骨干與核心作用尤為重要。9.團干部的作用:5710.共青團文化工作的主要任務:(1)營造正確的文化導向(2)加強與社會文化單位合作(3)創(chuàng)作推廣青年文化精品(4)廣泛開展青年文化活動11.學校文化建設的功能:(1)育人功能(2)凝聚功能(3)導向功能(4)激勵功能(5)娛樂功能(6)審美功能10.共青團文化工作的主要任務:5812.共青團參與校園文化文化建設工作的途徑:(1)重視團組織自身素質建設,以青年團組織良好形象帶動學校文化建設(2)加強共青團思想建設,塑造青年教工精神風貌引導廣大學生團員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3)以共青團豐富多彩的活動為載體,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4)以共青團特色活動為范例,推動學校文化的全面發(fā)展。13.共青團活動的特性:活動的教育性;時效性;趣味性;自主性12.共青團參與校園文化文化建設工作的途徑:5914.共青團活動的作用(1)通過活動吸引、團結廣大青年團體(2)通過活動增添團組織的活力(3)通過活動教育廣大團員(4)通過活動使團干部和團員的到鍛煉15.共青團活動的要求:(1)內容決定形式(2)從實際出發(fā)(3)適合青少年特點16.青少年活動的形式:團日活動;具有特色的活動;各種文體活動14.共青團活動的作用60第五章:學生會組織1.學生會,亦稱“學生聯(lián)合會”或“學生委員會”。在中國大陸學生會一詞代指‘中華全國學生聯(lián)合會’(簡稱‘全國學聯(lián)’)2.學生會的職責:(1)組織開展學生各項活動(2)積極參與學生的管理工作(3)組織學生深入社會(4)溝通和聯(lián)系各項組織關系3.學生會的作用:(1)橋梁紐帶作用(2)榜樣示范作用第五章:學生會組織1.學生會,亦稱“學生聯(lián)合會”或“學生委員614.學生會的工作思路:(1)以學生全面發(fā)展為管理理念(2)建立引導型的工作方式(3)拓展活動的領域和內容(4)強化服務意識,提高服務水準5.學生會工作的原則:民主集中制原則;彈性結構原則;權責統(tǒng)一原則;民主監(jiān)督原則6.學生會的工作機制:溝通機制;監(jiān)督機制;自身建設4.學生會的工作思路:627.學生會的工作要求:(1)健全學生會組織(2)確立學生會基本任務(3)明確學生會內部職責8.培養(yǎng)學生會干部應重點把握以下三個環(huán)節(jié):(1)選拔賢能加強學生會形象建設(2)獎懲結合,調動學生會干部的積極性(3)因勢利導,提高學生會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質7.學生會的工作要求:63第六章:青少年同輩群體1.從群體理論的角度看,同輩群體屬于非正式的、初級的參照群體。2.最早拉開同輩群體序幕的是美國教育心理學家科爾曼,他爸這一群體稱為“青少年社會”3.1995年,美國心理學家哈里斯首次提出‘群體社會化理論’4.同輩群體的特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房產(chǎn)大數(shù)據(jù)合作協(xié)議書
- 2025年低壓化成箔合作協(xié)議書
- 2025年減震系統(tǒng)材料合作協(xié)議書
- 2025年個人店鋪租賃合同樣本(三篇)
- 2025年中學設備供貨合同(2篇)
- 2025年二年級初中班主任工作總結樣本(五篇)
- 2025年二手房買賣購房合同樣本(2篇)
- 2025年個人房屋簡易租賃合同樣本(4篇)
- 2025年代理記賬委托協(xié)議合同格式版(2篇)
- 2025年互聯(lián)網(wǎng)專線電路接入服務協(xié)議范文(2篇)
- 同等學力英語申碩考試詞匯(第六版大綱)電子版
- 中日合同范本
- T-CARM 002-2023 康復醫(yī)院建設標準
- 《康復按摩知識》課件
- 旅游文本的翻譯課件
- 最全新能源材料-鋰離子電池材料189張課件
- 申論詳解(PPT課件)
- 立式加工中心說明書
- 第八版神經(jīng)病學配套課件-12-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感染性疾病
- 15MW風力發(fā)電機
- 正面管教 讀書分享(課堂PPT)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