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4184-2021 清水混凝土應用技術規(guī)程_第1頁
DB32∕T 4184-2021 清水混凝土應用技術規(guī)程_第2頁
DB32∕T 4184-2021 清水混凝土應用技術規(guī)程_第3頁
DB32∕T 4184-2021 清水混凝土應用技術規(guī)程_第4頁
DB32∕T 4184-2021 清水混凝土應用技術規(guī)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91.100.30CCSP30/3932江蘇省地方標準DB32/T4184—2021清水混凝土應用技術規(guī)程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applicationoffair-facedconcrete2021-12-31發(fā)布2022-06-01實施DB32/T4184—2021目次前言..................................................................錯誤!未定義書簽。12345范圍...............................................................錯誤!未定義書簽。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錯誤!未定義書簽。術語和定義.........................................................................2基本規(guī)定...........................................................................3設計...............................................................................35.1建筑設計.......................................................錯誤!未定義書簽。結構設計.......................................................錯誤!未定義書簽。5.26模板工程...........................................................................46.1模板選擇.......................................................................4模板設計.......................................................................5模板制作.......................................................................6脫模劑.........................................................................6模板安裝.......................................................................6模板拆除與維護.................................................................76.26.36.46.56.678鋼筋工程...........................................................................7混凝土工程.........................................................................88.1混凝土原材料...................................................................8配合比和性能指標...............................................................9生產和運輸.....................................................................9泵送、澆筑和運輸..............................................................10養(yǎng)護..........................................................................118.28.38.48.59成品保護..........................................................................129.1模板成品保護..................................................................12鋼筋成品保護..................................................................12混凝土成品保護................................................................129.29.310質量驗收.........................................................................1210.1混凝土原材料.................................................................12模板.........................................................................13鋼筋.........................................................................15清水混凝土實體...............................................................1610.210.310.4附錄A(規(guī)范性)粉體原材料外觀圖像采集和分析方法...................................18附錄B(規(guī)范性)清水混凝土外觀質量圖像采集和評價方法...............................19附錄C(規(guī)范性)微生物抗泛堿劑.....................................................22I

DB32/T4184—2021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guī)則》的規(guī)定起草。IIDB32/T4184—2021清水混凝土應用技術規(guī)程1范圍為規(guī)范清水混凝土應用,保證工程質量,特制定本規(guī)程。本規(guī)程適用于新建和改擴建房屋建筑、市政和軌道交通等工程。清水混凝土的設計、制備、施工與質量驗收,除應執(zhí)行本規(guī)程的規(guī)定外,尚應符合國家和行業(yè)現行有關標準的規(guī)定。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50204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666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guī)范GB/T50214組合鋼模板技術規(guī)范GB/T17656混凝土模板用膠合板GB/T159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8046用于水泥、砂漿和混凝土中的?;郀t礦渣粉GB8076混凝土外加劑GB50119混凝土外加劑應用技術規(guī)范GB/T23439混凝土膨脹劑GB15193.3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急性經口毒性試驗GB/T21603化學品急性經口毒性試驗方法GB/T1863氧化鐵顏料GB/T20785氧化鉻綠顏料GB/T14902預拌混凝土GB/T5950建筑材料與非金屬礦產品白度測量方法GB/T5451農藥可濕性粉劑潤濕性測定方法GB/T8077混凝土外加劑勻質性試驗方法GB/T17671水泥膠砂強度檢驗方法(ISO法)GB/T9142混凝土攪拌機GB/T17626電磁兼容試驗和測量技術JGJ/T74建筑工程大模板技術標準JGJ96鋼框膠合板模板技術規(guī)程JGJ169清水混凝土應用技術規(guī)程JGJ52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質量及檢驗方法標準JC/T539混凝土和砂漿用顏料及其試驗方法JGJ63混凝土用水標準JGJ/T10混凝土泵送施工技術規(guī)范JGJ1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1

DB32/T4184—2021JG/T335混凝土結構防護用成膜型涂料JG/T337混凝土結構防護用滲透型涂料JC/T949混凝土制品用脫模劑JGJ/T70建筑砂漿基本性能試驗方法標準JGJ55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guī)程JG/T3033試驗用砂漿攪拌機CH/Z3001無人機航攝安全作業(yè)基本要求CH/Z3005低空數字航空攝影規(guī)范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3.23.3清水混凝土fair-facedconcrete直接利用混凝土成型后的自然質感作為飾面效果的混凝土。普通清水混凝土normalfair-facedconcrete表面無明顯氣孔和色差,對飾面效果無特殊要求的清水混凝土。飾面清水混凝土decorativefair-facedconcrete表面顏色基本一致,無明顯氣孔,對拉螺栓孔眼、明縫、蟬縫、假眼等規(guī)律排列,以自然質感為飾面效果的混凝土。3.4裝飾清水混凝土architecturalconcrete表面裝飾圖案或鑲嵌裝飾片的清水混凝土。3.5彩色清水混凝土coloredfair-facedconcrete具有特定外觀顏色的清水混凝土。3.6抗泛堿劑anti-efflorescenceagent用于抑制混凝土泛堿的外加劑。3.7清水混凝土設計顏色designedcoloroffair-facedconcrete清水混凝土的預期外觀顏色。3.8外觀顏色偏離度deviationdegreeofappearancecolor清水混凝土外觀圖像各像素點灰度值與設計顏色的色卡圖像灰度值的偏離程度。3.9自比色差標準差standarddeviationofself-comparisonchromaticaberration外觀圖像全部像素點灰度值的標準差。3.10粉體原材料色差chromaticaberrationofpowderedmaterials粉體原材料的自比色差標準差。2

DB32/T4184—20214基本規(guī)定4.1.14.1.2清水混凝土分為普通清水混凝土、飾面清水混凝土、裝飾清水混凝土和彩色清水混凝土。清水混凝土工程應進行全過程質量控制。同一工程、飾面效果要求相同的清水混凝土,原材料和施工工藝應保持一致。4.1.34.1.44.1.5防裂、防滲、防污染等措施不應影響混凝土飾面效果。處于潮濕環(huán)境或干濕交替環(huán)境的混凝土,應選用非堿活性骨料,摻加抗泛堿劑。清水混凝土工程應在上一道施工工序質量驗收合格后再進行下一道施工工序。應建立各施工工序自檢和交接管理制度,對施工操作和管理人員逐級進行詳細施工技術交底。4.1.64.1.7清水混凝土關鍵工序應編制施工指南,并在實施過程中進一步優(yōu)化。清水混凝土施工前應做樣板。5設計5.1建筑設計5.1.1化。清水混凝土建筑設計應確定清水混凝土類型及應用范圍。清水混凝土構件尺寸宜標準化和模數5.1.2對于飾面清水混凝土和裝飾清水混凝土,應繪制詳圖,確定明縫、蟬縫、對拉螺栓孔眼、裝飾圖案和裝飾片等的形狀、位置和尺寸。5.1.35.1.4清水混凝土施工縫宜與明縫位置一致。對影響清水混凝土飾面效果的預留預埋部位,應出具設計文件。5.2結構設計5.2.1清水混凝土結構的環(huán)境分類按表5.2.1的規(guī)定執(zhí)行。表5.2.1清水混凝土結構的環(huán)境分類環(huán)境類別一條件室內干燥環(huán)境ab室內潮濕環(huán)境;非寒冷地區(qū)的露天環(huán)境;非寒冷地區(qū)與非侵蝕性水或土壤直接接觸環(huán)境干濕交替環(huán)境;水位頻繁變動環(huán)境;寒冷地區(qū)的露天環(huán)境二5.2.2清水混凝土強度等級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a)清水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宜低于C30;b)相鄰結構的清水混凝土強度等級應一致。5.2.3對于不同服役環(huán)境的清水混凝土結構,其縱向受力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最小厚度應符合表5.2.3的規(guī)定,允許偏差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04的規(guī)定,且不應出現負值。表5.2.3縱向受力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最小厚度設計使用年限100年50年強度等級保護層最小厚度(mm)偏差強度等級保護層最小厚度(mm)偏差3DB32/T4184—2021環(huán)境作用等級板、墻一≥C30C352535304035353040354540+10,0+10,0≥C30≥C302530+10,0+10,0ab等面形二構件≥C40C45C453530+10,0+8,0+8,0+8,0+10,0+8,0+8,0+8,0≥C50C30≥C50一≥C3025≥C35C35梁、柱等條形C30≥C35C4535304035ab≥C40C45構件二≥C50≥C505.2.45.2.5預應力清水混凝土的鋼筋保護層厚度宜在表4.2.3的規(guī)定值基礎上增加5mm。當采用后澆帶分段澆筑混凝土時,后澆帶施工縫宜設在明縫處,且后澆帶寬度宜為相鄰兩條明縫的間距。6模板工程6.1模板選擇6.1.1模板體系應根據設計文件、施工技術方案和施工工藝等要求進行專項設計。模板可采用鋼模、木模等,模板面板可采用不銹鋼板、帶裝飾紋理木板等,強度、剛度和周轉應滿足施工要求,且加工性能好。6.1.2模板選型可參考表6.1.2的規(guī)定。表6.1.2清水混凝土模板選型表清水混凝土分類序號模板類型普通清水混凝上√飾面/彩色清水混凝土裝飾清水混凝土1木梁膠合板模板鋁梁膠合板模板√√√√√√√√√√√√√√√23木框膠臺板模板√√4鋼框膠合板模板(包邊)鋼框膠合板模板(不包邊)全鋼大模板5√√√6√78全鋼不銹鋼貼面模板全鋼不銹鋼裝飾模板50mm厚木板模板鑄鋁裝飾內襯模板膠合板裝飾模板9101112玻璃鋼模板√√√√13塑料模板6.1.3模板面板選材需兼顧面板材料的吸水性、清水混凝土飾面效果影響程度等因素,可參考表6.1.3。表6.1.3清水混凝土模板面板選材表面板材料吸水性能混凝土飾面效果注意事項4DB32/T4184—2021原木板材,表面不封漆鋸木板材,表面不封漆表面刨平的木板材粗糙模板紋理色差大,有斑紋吸水性面板粗糙模板紋理,暗色調平滑模板紋理,暗色調多次使用后,紋理和吸水性會減退多次使用后,紋理和吸水性會減退普通膠合板或松木板表面封漆的平木板木制光面、多層板、三合板壓實處理的三合板覆膜多層板粗糙木板紋理,暗色調平滑木板紋理,深色調多次使用后,紋理和吸水性會減退多次使用后,紋理和吸水性會減退弱吸水性面板平滑木板紋理多次使用后,紋理和吸水性會減退平滑表面,沒有紋理平滑發(fā)亮的混凝土表面根據設計選擇制作面層不均勻性和覆膜色調差異平面塑料板材/塑料、塑膠、聚氨酯內襯膜玻璃鋼/非吸水性面板混凝土表面易形成氣孔和石狀紋理混凝土表面易形成氣孔和石狀紋理甚至銹痕平滑表面金屬模板6.1.4模板骨架材料可采用標準型材、木梁、鋼木組合梁、鋁梁等材料,應順直、規(guī)格一致,應有足夠的強度、剛度,滿足受力要求。6.1.56.1.6模板之間的連接可采用模板夾具、螺栓等連接件。對拉螺栓的規(guī)格、品種應根據混凝土側壓力、墻體防水、人防要求和模板面板等情況選用,且應有足夠強度。無特殊要求的墻體宜選用通絲型對拉螺栓與相匹配的套管及套管堵頭,有防水和人防等要求的墻體宜選用三節(jié)式對拉螺栓,三節(jié)式螺栓的錐接頭與模板面板接觸端宜采用塑料套保護,保證混凝土表面效果。6.1.7對拉螺栓套管及堵頭應根據對拉螺栓的直徑確定,可選用塑料、橡膠、尼龍等材料。套管應滿足強度要求,堵頭不變形,易于拆卸,不應損壞清水混凝土表面。6.1.86.1.9明縫條可選用硬木、鋁合金、塑料等材料,截面宜為梯形。清水混凝土模板除應符合本規(guī)程規(guī)定外,尚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guī)范》GB50666、《組合鋼模板技術規(guī)范》GB/T50214、《混凝土模板用膠合板》GB/T17656和現行行業(yè)標準《建筑工程大模板技術標準》JGJ/T74、《鋼框膠合板模板技術規(guī)程》JGJ96的規(guī)定。6.2模板設計6.2.1板分塊設計應滿足飾面設計要求。當飾面無具體要求時,模板分塊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a)外墻模板分塊宜以軸線或門窗口中線為對稱中心線,內墻模板分塊宜以墻中線為對稱中心線;外墻模板上下接縫位置宜設于明縫處,明縫宜設置在樓層標髙、窗臺標高、窗過梁梁底標高、框架梁梁底標高、窗間墻邊線或其他分格線位置處;b)c)d)陰角模與大模板之間不宜留調節(jié)余量;當確需留置時,宜采用明縫方式處理;梁、板構件底、側模板分塊宜以構件中線為對稱中心線,對稱、均勻布置;側模板水平接縫位置應在同一標高,豎向接縫應與梁底分縫貫通布置。6.2.2單塊模板的面板分割設計應與蟬縫、明縫等清水混凝土飾面效果一致。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a)墻模板的分割應依據墻面的長度、高度、門窗洞口的尺寸、梁的位置和模板的配置高度、位置等確定,所形成的蟬縫、明縫水平方向應交圈,豎向應順直有規(guī)律;當模板接高時,拼縫不宜錯縫排列,橫縫應在同一標高位置;群柱豎縫方向宜一致。當矩形柱較大時,其豎縫宜設置在柱中心。柱模板橫縫宜從樓面標高開始向上均勻布置,余數宜放在柱頂;b)c)d)水平模板排列設計應均勻對稱、橫平豎直;對于弧形平面宜沿徑向輻射布置;5DB32/T4184—2021e)f)裝飾清水混凝土內襯模板面板分割應保證裝飾圖案的連續(xù)性及施工的易操作性;應根據市場現有模板尺寸情況選取分割尺寸,鋼模板面板分割縫一般豎向布置,同一塊模板上的面板分割縫一般對稱均勻布置。6.2.3模板設計除應符合本規(guī)程規(guī)定,尚應符合現行行業(yè)標準《建筑工程大模板技術標準》JGJ/T74、《鋼框膠合板模板技術規(guī)程》JGJ96和《清水混凝土應用技術規(guī)程》JGJ169的規(guī)定。6.3模板制作6.3.1密。模板應按照加工設計圖和工藝文件進行制作,控制加工精度,模板表面應平整、方正,拼縫嚴6.3.26.3.36.3.4模板龍骨不宜有接頭,確需接頭時主龍骨數量不應超過主龍骨總數的50%。木模板材料應干燥,切口宜刨光。金屬模板制作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a)金屬模板周邊加工應采用銑邊工藝,確保模板面板拼接和連接嚴密;面板宜經拋光處理,對已拋光的鋼模板表面,應及時涂刷脫模劑進行保護;模板組拼、焊接后的變形應進行校正。b)c)6.3.5模板加工后宜預拼,對模板平整度、外形尺寸、相鄰板面高低差以及對拉螺栓組合情況等進行校核,校核后應對模板進行編號。6.3.6模板應置于平整場地堆放,避免變形和污染,若發(fā)生變形破損應及時更換。6.4脫模劑6.4.1脫模劑應符合下列要求:a)同一工程使用的脫模劑應為同一廠家、同一品種;b)c)脫模劑不應引起混凝土表面起粉和產生氣泡,不改變混凝土表面顏色,且不污染或銹蝕模板;脫模劑應具有改善混凝土表面質量的功能,且容易脫模、涂刷方便、保護模板光潔、易干燥、抗雨淋和便于用后清理;d)e)脫模劑的選用應考慮模板的種類、混凝土表面效果設計要求和現場施工條件;脫模劑在模板表面的接觸角宜不低于75°。6.4.2脫模劑的施工應符合下列要求:a)施工前應對模板表面質量進行檢查,確認表面質量符合要求后方可施工,與混凝土接觸的模板內表面不應有任何污損;b)c)d)e)脫模劑的施工可采用噴涂或刷涂,涂層應薄而均勻,無漏涂、無掛流;涂完脫模劑的模板宜采取覆蓋措施防止板面污染;涂過脫模劑的模板遇雨淋或其他因素失效后必須補涂;脫模劑施工時必須避免涂在鋼筋或預埋件上。6.5模板安裝6.5.1模板安裝前,應進行下列工作:a)檢查面板清潔度;b)清點模板和配件的型號、數量;c)d)e)核對明縫、蟬縫、裝飾圖案的位置;檢查模板內側附件連接情況,附件連接應牢固;復核基層上內外模板控制線和標高。6.5.2模板安裝應符合設計要求,位置準確、穩(wěn)定牢固,接縫嚴密,不應存在漏漿縫隙。6

DB32/T4184—20216.5.3模板安裝時,配板應確保清水混凝土表面蟬縫呈規(guī)律性排列,模板應遵循先下后上的原則,按順序逐一安裝。6.5.46.5.56.5.66.5.7對拉螺栓安裝應位置準確,緊固對拉螺栓時應使模板受力均勻,不得使模板產生局部變形。模板安裝就位后,應對接縫縫隙及連接部位采取密封措施。合模前應清理干凈模板內部雜物。模板安裝后,應對模板面板和邊角采取保護措施。6.6模板拆除與維護6.6.1模板拆除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a)應適當延長帶模養(yǎng)護時間,確保混凝土有足夠強度,拆模過程不損傷混凝土表面及棱角;拆模時混凝土溫度不宜過高,應避免混凝土表面接觸空氣時降溫過快產生開裂。大風或溫度急劇變化天氣不宜拆模,炎熱或干燥季節(jié),拆模同時應及時覆膜養(yǎng)護;拆除順序應按模板設計要求進行。b)c)6.6.2模板維護應符合下列要求:a)b)c)d)拆除或轉運時,應慢起輕放,盡量減少面板與其他材料的摩擦、碰撞;拆除后,應及時清理面板上殘渣和污物,涂刷脫模劑,變形面板應及時修復或更換;模板堆放時,應注意保護面板,嚴禁面板接觸地面;模板存放時,應采取必要的防潮、防曬措施,防止模板變形、銹蝕或其他損傷。模板拆除與維護除應符合本規(guī)程規(guī)定外,尚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guī)范》6.6.3GB50666和現行行業(yè)標準《建筑工程大模板技術規(guī)程》JGJ74、《清水混凝土應用技術規(guī)程》JGJ169的規(guī)定。7鋼筋工程7.1.17.1.2染。鋼筋品種、規(guī)格、型號、連接方式應符合設計要求,連接方式不應影響保護層厚度。鋼筋原材料及半成品、成品均應表面清潔、無浮銹,存放應上蓋下墊,避免造成鋼筋銹蝕或污7.1.37.1.4鋼筋設計時,應根據清水混凝土飾面效果對螺栓孔位的要求確定。鋼筋加工時,應注意疊放位置和穿插順序;應注意鋼筋接頭形式、接頭位置、搭接長度、錨固長度對鋼筋綁扎的影響;通長鋼筋應注意端頭彎鉤方向,保證鋼筋總長度、鋼筋位置和保護層厚度符合設計規(guī)定。7.1.57.1.6鋼筋安裝時,應兼顧預應力筋位置與鋼筋保護層厚度。鋼筋綁扎材料宜選用20#~22#無銹綁扎鋼絲;每個鋼筋交叉點均應綁扎,綁扎鋼絲不得少于兩圈,扎扣和扎絲尾端應朝向構件截面內側。7.1.7不宜在已搭設的模板上進行焊接施工,必須現場焊接時,應對模板做好保護措施,以免損傷、污染模板。7.1.87.1.9定位鋼筋的端頭應涂刷防銹漆,并應套上與混凝土顏色接近的護套。鋼筋安裝后,應校正鋼筋尺寸,避免觸碰模板和對拉螺栓,做好防雨雪沖淋、防污染、防變形等措施。7.1.10鋼筋墊塊應有足夠的強度、剛度,顏色應與清水混凝土外觀顏色接近,宜呈梅花形布置,減小與模板的接觸面積,同一部位墊塊形狀、尺寸應保持一致,布置均勻、間距一致。7.1.11當縱向受力鋼筋保護層厚度大于50mm時,宜采取有效的防裂構造措施,當層內配置防裂、防剝落的鋼筋網片時,網片鋼筋保護層厚度不應小于25mm。7

DB32/T4184—20218混凝土工程8.1混凝土原材料8.1.1水泥。8.1.28.1.38.1.4應選用強度等級不低于42.5級的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白色硅酸鹽水泥或彩色硅酸鹽同一清水混凝土工程的水泥宜為同一廠家、同一品種、同一強度等級。宜選用低堿且試配混凝土初始含氣量不大于3%的水泥。同批次水泥自比色差標準差宜小于6,同一視域清水混凝土用不同批次水泥自比色差標準差偏差宜小于0.5。8.1.53.0%。8.1.6水泥標準稠度用水量不宜大于28%,比表面積宜控制在300m2/kg~350m2/kg,燒失量不宜大于礦物摻合料宜選用粉煤灰、?;郀t礦渣粉,同一工程用同一類礦物摻合料宜為同一廠家、同一品種、同一等級。8.1.7同批次粉煤灰或?;郀t礦渣粉自比色差標準差宜小于6,同一視域清水混凝土用不同批次礦物摻合料自比色差標準差偏差宜小于0.5。8.1.8宜采用I級或Ⅱ級粉煤灰,并符合下列規(guī)定:a)選用Ⅱ級粉煤灰時,燒失量不宜大于5.0%;b)c)摻用粉煤灰的試配混凝土初始含氣量不宜大于3.0%;其他性能指標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的規(guī)定。粒化高爐礦渣粉宜采用S95級,并符合下列規(guī)定:8.1.9a)b)c)比表面積宜為400m/kg~500m/kg;22摻用粒化高爐礦渣粉的試配混凝土初始含氣量不宜大于3.0%;其他性能指標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用于水泥、砂漿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爐礦渣粉》GB/T18046的規(guī)定。8.1.10當同時摻加符合7.1.8和7.1.9規(guī)定的粉煤灰和?;郀t礦渣粉時,復合礦物摻合料的自比色差標準差宜小于6,同一視域清水混凝土用不同批次礦物摻合料自比色差標準差偏差宜小于0.5。8.1.11當摻用其他礦物摻合料時,應符合現行相關標準規(guī)定,并經過充分試驗驗證,確定滿足清水混凝土要求后使用。8.1.12同一工程宜選用同一料源和巖石種類的粗骨料,性能指標應符合現行行業(yè)標準《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質量及檢驗方法標準》JGJ52的規(guī)定。8.1.138.1.148.1.158.1.16粗骨料顏色應基本一致,表面應潔凈。表觀密度宜為2600kg/m~2800kg/m。33粗骨料宜為5mm~25mm連續(xù)級配。同一工程宜選用同一料源的河砂,性能指標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質量及檢驗方法標準》JGJ52的規(guī)定。當使用人工砂時,應充分進行試驗驗證,確定滿足清水混凝土要求后使用。8.1.178.1.18宜選級配Ⅱ區(qū)的中砂,細度模數宜為2.4~2.8。同一工程應選用同一廠家、同一品種的外加劑,性能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外加劑》GB8076的規(guī)定,膨脹劑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膨脹劑》GB/T23439的規(guī)定。8.1.198.1.208.1.218.1.22嚴禁使用含有氯鹽、硫酸鹽的早強劑。宜采用聚羧酸系高性能減水劑,減水率應大于25%。處于二-b類環(huán)境的清水混凝土,宜摻加三萜皂甙類引氣劑,以提高混凝土抗凍性能。同批次膨脹劑自比色差標準差宜小于6,同一視域清水混凝土用不同批次膨脹劑自比色差標準8

DB32/T4184—2021差偏差宜小于0.5。8.1.238.1.24外加劑不應影響混凝土顏色,不應促進泛堿現象的產生。摻用外加劑的試配清水混凝土初始含氣量不宜大于3.0%;清水混凝土需控制含氣量時,宜選用聚醚類消泡劑。8.1.25抗泛堿劑分為基于微生物礦化的微生物抗泛堿劑和其他抑制泛堿作用的抗泛堿劑。同一工程使用的抗泛堿劑應為同一類型、同一廠家。8.1.26微生物抗泛堿劑不應影響混凝土顏色,同批次抗泛堿劑自比色差標準差宜小于6,同一視域清水混凝土用不同批次抗泛堿劑自比色差標準差偏差宜小于0.5。8.1.278.1.288.1.298.1.30微生物抗泛堿劑其他指標應符合附錄C的規(guī)定。其他類型抗泛堿劑的使用應充分進行試驗驗證,在確定滿足清水混凝土要求后使用。同一工程使用的顏料應為同一品種、同一廠家、同一規(guī)格。顏料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氧化鐵顏料》GB/T1863、《氧化鉻綠顏料》GB/T20785和現行行業(yè)標準《混凝土和砂漿用顏料及其試驗方法》JC/T539的規(guī)定。同批次顏料自比色差標準差宜小于6,同一視域清水混凝土用不同批次顏料自比色差標準差偏差宜小于0.5。拌合用水應符合現行行業(yè)標準《混凝土用水標準》JGJ63的規(guī)定。8.1.318.1.328.2配合比與性能指標8.2.1配合比設計時應考慮混凝土顏色,同一視域清水混凝土顏色應一致。同一構件自比色差標準差宜不大于2.4,外觀顏色偏離度宜不大于6,不同構件自比色差標準差偏差宜不大于0.5。8.2.2混凝土配合設計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a)固體原材料密度差宜不大于1000kg/m3,且原材料間不應發(fā)生會產生氣泡的化學反應;應根據工程服役環(huán)境,對抗碳化、抗凍害進行驗證;b)8.2.3處于二-b類環(huán)境的清水混凝土,宜先消泡再引氣,含氣量不宜大于3.0%。按設計要求確定清水混凝土外觀顏色在RAL色卡中的色號,并據此選材、試配,制作清水混凝8.2.4土樣板,按附錄B進行氣孔和色差評級。清水混凝土與所選色卡的外觀顏色偏離度不宜大于6,氣孔質量宜達到P-I級或P-Ⅱ級,氣孔分布宜達到P-A級或P-B級,色差的質量宜達到C-I級或C-II級,色差分布宜達到C-A級或C-B級。8.2.5清水混凝土拌合物性能除應符合《預拌混凝土》GB/T14902的規(guī)定外,尚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拌合物顏色應均勻一致,無可見色差;a)b)c)d)e)入模坍落度宜為160mm~200mm;泌水率宜控制在5.0%~10.0%;初始含氣量不宜大于3.0%;初凝、終凝時間應滿足現場施工要求。8.3生產與運輸8.3.1混凝土原材料進場和貯存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a)原材料進場時,供方應按規(guī)定批次向需方提供質量證明文件,包括型式檢驗報告、出廠檢驗報告與合格證等;b)水泥、摻合料等膠凝材料宜采用獨立、專用的儲備倉;c)d)e)水泥、摻合料應按品種、等級、生產廠家等分別入庫,并采取防雨、防塵等措施;骨料應按料源、品種、規(guī)格等分別堆存在可排水硬質地面,并采取遮雨、防曬、防塵等措施;外加劑、抗泛堿劑、顏料應按品種、生產廠家分別貯存,貯存容器和管道不宜采用鐵質材料,9

DB32/T4184—2021并有遮雨、防塵、防曬和防凍等措施。液態(tài)外加劑使用前應攪拌均勻;f)現場原材料應有明確標識,標明材料名稱、品種、生產廠家、生產日期、進場時間、有效期。混凝土生產時,原材料計量應采用檢定合格的電子自動計量設備,嚴格按施工配合比進行準確8.3.2稱量,計量偏差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預拌混凝土》GB/T14902的規(guī)定。8.3.3清水混凝土生產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a)宜采用專用生產線,不宜與其他品種混凝土交替生產;攪拌時間宜延長20~30s,確保拌和均勻;b)c)d)水泥入機溫度不宜大于55℃;混凝土出機口溫度高于30℃時,宜采取加冰降低拌合水溫度、風冷骨料等措施進行溫度控制;當混凝土出機口溫度低于5℃時,宜采用不高于60℃的拌合水、骨料預熱等措施進行溫度控制;e)f)抗泛堿劑與顏料應與水泥等一同投入攪拌機,并拌和均勻;生產不同顏色混凝土前,應將攪拌機清洗干凈。拌合物性能應符合7.2.4的規(guī)定。8.3.48.3.5清水混凝土拌合物的運輸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a)宜采用專用攪拌運輸車,裝料前容器內應清潔、無積水;運輸車應采取防凍、防曬等措施;b)c)d)運輸過程應防止發(fā)生分層、離析等,嚴禁添加配合比以外的水或外加劑;泵送施工時,運輸能力應保證混凝土連續(xù)泵送,運輸時間不宜超過90min。8.4泵送、澆筑和振搗8.4.18.4.2混凝土泵送按現行行業(yè)標準《混凝土泵送施工技術規(guī)范》JGJ/T10執(zhí)行?;炷翝仓龖蠂椰F行標準《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guī)范》GB50666的規(guī)定外,尚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a)b)c)d)清水混凝土澆筑前應先清理接觸混凝土一側的模板表面,保持模板表面清潔、無積水;入模時拌合物顏色應均勻,無明顯色差;預留預埋件和鋼筋過密處,應預先制定澆筑方案;同一區(qū)域混凝土的澆筑宜先豎向結構后水平結構,連續(xù)進行,分層厚度不宜超過500mm,前后兩次澆筑間隔時間嚴禁超過混凝土初凝時間;e)f)墻、柱澆筑,在根部宜先鋪設厚度30mm~50mm同配合比水泥砂漿,再澆筑混凝土;門窗洞口混凝土澆筑,應從洞口兩側對稱下料、同時澆筑,避免窗模偏位或壓力不均勻產生變形;g)混凝土強度等級有差異的構件交接部位,應在交界區(qū)域采取分隔措施;分隔措施應牢固可靠,防止不同強度等級混凝土相互流淌,分隔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后澆帶清水混凝土澆筑前,應先剔除施工縫處松動石子或浮漿層,并清理干凈;雨季施工應制定相應防護及排水措施,嚴禁暴雨時澆筑混凝土?;炷琳駬v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h)i)8.4.3a)b)應采用機械振搗;采用振搗棒振搗時,宜采用二次振搗法,振搗時做到“快插慢拔”,每次插入振搗的時間宜為20s~25s,頻率宜為10000次/min~12000次/min,幅度宜為1.0mm~1.2mm,并以混凝土不再顯著下沉、不出現氣泡,表面不泛出灰漿為準;c)混凝土振點應從中間開始向邊緣分布,且布棒均勻,層層搭扣,遍布澆筑各部位,并應隨澆筑連續(xù)進行,且插入下層混凝土的深度宜為50mm~100mm;10

DB32/T4184—2021d)振搗時不得碰撞鋼筋、模板、預埋件和止水帶等;振搗棒移位間距不宜超過振動半徑1.5倍,與側模保持50mm~100mm距離;e)f)門窗洞口混凝土振搗時,振動棒距洞邊不宜小于300mm,宜從兩側同時振搗;預應力混凝土預制梁、板宜采用附著式振搗器并輔以插入式振搗器方式振搗。8.5養(yǎng)護8.5.1當環(huán)境溫度不低于5℃時,混凝土終凝后先帶模淋水養(yǎng)護,上表面覆蓋或噴霧保濕養(yǎng)護;當環(huán)境溫度低于5℃時,不宜采用灑水自然養(yǎng)護方式,可采用表面覆蓋塑料薄膜、阻燃草簾等保溫、保濕、防風養(yǎng)護。養(yǎng)護用水應潔凈、養(yǎng)護用覆蓋物不得掉色。8.5.2當環(huán)境溫度不低于5℃時,養(yǎng)護時間宜達到24h或強度超過10MPa后拆模;當環(huán)境溫度低于5℃時,養(yǎng)護時間宜達到48h或強度超過10MPa后拆模。拆模后應立即對新暴露表面采取養(yǎng)護措施,同一視域清水混凝土養(yǎng)護措施應相同。8.5.3混凝土芯部與表面、表面與環(huán)境溫差均不宜大于20℃,當預測溫差過大時,應合理設計混凝土配合比,控制絕熱溫升,混凝土表面采取保溫、防嗮、保濕等養(yǎng)護措施。養(yǎng)護水與混凝土表面溫差不宜大于15℃。8.5.48.5.5現澆清水混凝土養(yǎng)護時長不宜小于14d。預制清水混凝土制品蒸汽養(yǎng)護應符合現行行業(yè)標準《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JGJ1的規(guī)定,摻微生物抗泛堿劑清水混凝土不宜采用蒸汽養(yǎng)護。8.5.68.5.7局部不符合外觀設計要求時應進行修補,編制專門處理方案并制作樣板驗證后實施。修補可采用以下工藝:a)外觀氣孔處理:采用與原混凝土同配比減砂石的水泥漿刮補墻面,待硬化后,用細砂紙均勻打磨,用水沖洗潔凈;b)c)d)螺栓孔眼處理:清理螺栓孔眼表面,將原堵頭放回孔中,采用專用刮刀取界面劑稀釋液調制同配比減石子的水泥砂漿刮平周邊混凝土面,待砂漿終凝后擦拭混凝土表面浮漿,取出堵頭,噴水養(yǎng)護;界面劑應符合現行行業(yè)標準《混凝土界面處理劑》JC/T907的規(guī)定;漏漿部位處理:清理混凝土表面松動的砂,用刮刀取界面劑、顏料、水調制成水泥膩子,顏色與混凝土基本相同,抹于漏漿部位,刮至表面平整。待膩子終凝后用砂紙打磨至陽角順直,平面一致,噴水養(yǎng)護;明縫處脹模、錯臺處理:用鏟刀鏟平,打磨后用水泥漿修復平整;明縫處拉通線,切割超出部分;對明縫上下陽角損壞部位先清理浮渣和松動混凝土;再用界面劑、顏料、砂和水調制顏色與混凝土基本相同的砂漿,將明縫條平直嵌入明縫內,將砂漿填補到處理部位,用刮刀壓實刮平,待砂漿終凝后,取出明縫條,及時清理被污染混凝土表面,噴水養(yǎng)護;螺栓孔的封堵:采用三節(jié)式螺栓時,中間一節(jié)螺栓留在混凝土內,兩端的錐形接頭拆除后用補償收縮防水水泥砂漿封堵,并用專用封孔模具修飾,使修補的孔眼直徑、孔眼深度與其他孔眼一致,并噴水養(yǎng)護;采用通絲型對拉螺栓時,螺栓孔用補償收縮水泥砂漿和專用模具封堵,取出堵頭后,噴水養(yǎng)護。e)9成品保護9.1模板成品保護9.1.1模板面板應采取防護措施,防止污染或損壞;堆放和運輸過程中模板邊角應采取保護措施。11

DB32/T4184—20219.1.2模板應堆放在專用場地,并采取排水、防水、防潮、防銹、防火等措施。大模板堆放場地宜設置模板插架,采用面對面插板式存放,模板上不得堆放重物。9.1.39.1.4清水混凝土木質模板面板切口處應涂刷封邊漆,螺栓孔眼處應有保護墊圈。吊裝過程中應采取隔離防護措施,防止鋼筋、鋼管腳手架等損傷模板面板,避免繩索等損壞模板邊角。9.2鋼筋成品保護9.2.1鋼筋半成品應分類擺放、及時使用,存放環(huán)境應干燥、清潔;露天堆放時應有防雨雪措施,預留插筋及墻體鋼筋應有臨時防雨雪措施。9.2.2對于鋼筋、墊塊、預埋件等,澆筑前應對其位置進行復核,澆筑時不應對其位置造成影響,且安排專人看護。9.2.39.2.4主筋采用直螺紋連接時,絲頭應帶好保護帽。脫模劑不得涂刷在鋼筋上。9.3混凝土成品保護9.3.19.3.2清水混凝土澆筑完成后,清水墻、柱水平施工縫處宜采取截水引流措施,保護新澆清水混凝土。底模內混凝土滿足強度要求后方可拆模;拆模前應先拆卸對拉螺栓的兩端配件再拆模,模板應輕拆輕放;拆模時不得碰撞混凝土表面。9.3.3拆模后應對易磕碰的陽角部位采用多層板、塑料等硬質材料進行保護。嚴禁隨意剔鑿成品清水混凝土表面,確需剔鑿時,應制定專項施工方案。9.3.49.3.59.3.69.3.7拆模后應及時封堵螺栓孔,封堵應密實、平整、規(guī)則,整體觀感符合設計要求。掛架、腳手架、吊籃等與成品清水混凝土表面接觸時,應使用墊襯保護。清水混凝土成品應掛設明顯保護標識,防止人為涂抹、亂寫、亂畫。清水混凝土表面應噴涂透明保護涂料,涂料應符合現行行業(yè)標準《混凝土結構防護用成膜型涂料》JG/T335、《混凝土結構防護用滲透型涂料》JG/T337的規(guī)定。9.3.89.3.9保護涂料施工應按產品說明書要求執(zhí)行,同一視域涂料及施工工藝應一致。剛施工的涂層,應確保5h內不受雨淋、強風和日光曝曬。10質量驗收10.1混凝土原材料10.1.1水泥、礦物摻合料、顏料等粉體原材料驗收應符合現行國家有關標準規(guī)定。粉體原材料色差檢驗按照本規(guī)程附錄A的規(guī)定執(zhí)行。同批次水泥、礦物摻合料、顏料等粉體原材料色差應符合本規(guī)程8.1節(jié)的規(guī)定。檢查數量:按同一廠家、同一品種、同一強度等級、同一批號連續(xù)進場的水泥,袋裝不超過200t為一批,散裝不超過500t為一批,每批抽樣不應少于一次;按同一廠家、同一品種、同一批號連續(xù)進場的礦物摻合料,粉煤灰不超過200t為一批,?;郀t礦渣粉和復合摻合料不超過500t為一批,每批抽樣不應少于一次;按同一廠家、同一品種、同一批號連續(xù)進場的顏料,不超過5t為一批,每批抽樣不應少于一次。檢驗方法:檢驗質量證明文件和抽樣檢查報告。10.1.2粗、細骨料、外加劑和水的驗收應符合現行國家相關標準規(guī)定,固體原材料密度差應符合本規(guī)程8.2節(jié)的規(guī)定。12

DB32/T4184—2021檢查數量:粗、細骨料取樣按現行行業(yè)標準《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質量及檢驗方法標準》JGJ52的規(guī)定執(zhí)行;外加劑取樣按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外加劑應用技術規(guī)范》GB50119的規(guī)定執(zhí)行;水取樣按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用水標準》JGJ63的規(guī)定執(zhí)行。檢驗方法:抽樣檢查報告。10.1.3抗泛堿劑進場時,應提供質量檢驗證明文件,包括出廠檢驗報告、型式檢驗報告和合格證等;性能檢測和指標要求按附錄C執(zhí)行。檢查數量:粗、細骨料取樣按現行行業(yè)標準《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質量及檢驗方法標準》JGJ52的規(guī)定執(zhí)行;外加劑取樣按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外加劑應用技術規(guī)范》GB50119的規(guī)定執(zhí)行;水取樣按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用水標準》JGJ63的規(guī)定執(zhí)行。檢驗方法:抽樣檢查報告。10.2模板10.2.1模板驗收應符合現行國家有關標準規(guī)定。模板制作尺寸允許偏差與檢驗方法應符合表9.2.1的規(guī)定。檢查數量:全數檢查。表10.2.1清水混凝土模板制作尺寸允許偏差與檢驗方法允許偏差(mm)項目檢驗方法普通/裝飾清水混凝土飾面/彩色清水混凝土模板高度模板寬度±2±1±2±1尺量尺量整塊模板對角線單塊板面對角線板面平整度≤3≤3塞尺、尺量塞尺、尺量2m靠尺、塞尺2m靠尺、塞尺平尺、塞尺塞尺、尺量游標長尺≤3≤232邊肋平直度22相鄰面板拼縫高低差相鄰面板拼縫間隙連接孔中心距≤1.0≤0.8±1≤0.5≤0.8±1邊框連接孔與板面距離±0.5±0.5游標卡尺10.2.2柱頭模板組拼尺寸允許偏差與檢驗方法應符合表10.2.2的規(guī)定。檢査數量:全數檢查。表10.2.3柱頭模板組拼尺寸允許偏差與檢驗方法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模板標高立面垂直度+3,0尺量2221用2m垂直檢測尺檢查2m靠尺,塞尺量直角檢測尺檢查塞尺量平面平整度模內陰角方正柱頭模板與柱表面縫隙10.2.3梁、頂板模板組拼尺寸允許偏差與檢驗方法應符合表9.3.3的規(guī)定。檢査數量:全數檢查。表10.2.3梁、頂板模板組拼尺寸允許偏差與檢驗方法項目允許偏差(mm)+3,0檢驗方法尺量梁底模板標高13DB32/T4184—2021模板寬度模板平整度±12尺量2m靠尺,塞尺量邊肋平直度22m靠尺,塞尺量平尺或塞尺量塞尺量相鄰面板拼縫高度差相鄰面板拼縫間隙連接孔中心距≤1≤1±1游標卡尺量10.2.4拼裝式大模板組拼尺寸允許偏差與檢驗方法應符合表10.2.4的規(guī)定。檢査數量:全數檢查。表10.2.4拼裝式大模板組拼尺寸允許偏差與檢驗方法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尺量模板標高+1、-2±2模板寬度尺量相鄰面板拼縫高低差模板平整度≤0.52平尺、塞尺2m靠尺,塞尺量平尺或塞尺量塞尺量相鄰面板拼縫高度差相鄰面板拼縫間隙≤0.8≤0.810.2.5模板安裝尺寸允許偏差與檢驗方法應符合表10.2.5的規(guī)定。檢査數量:全數檢查。表10.2.5清水混凝土模板安裝尺寸允許偏差與檢驗方法允許偏差(mm)項目檢驗方法普通/裝飾清水混凝土飾面/彩色清水混凝土軸線位移截面尺寸墻、住、梁墻、柱、梁4±4±533±3±32尺量尺量標高水準儀、尺量尺量相鄰板面高低差不大于5m大于5m43經緯儀、線墜尺量模板垂直高度65表面平整度32塞尺、尺量方尺、塞尺線尺方正順直32陰陽角32中心線位移孔洞尺寸屮心線位移中心線位移寬、高86預留洞口拉線、尺量拉線、尺量+8,03+4,02預埋件、管、螺栓85門窗洞口±68±46拉線、尺量對角線10.2.6脫模劑進場時,應按規(guī)定批次驗收出廠檢驗報告、型式檢驗報告。性能指標應符合《混凝土制品用脫模劑》JC/T949的規(guī)定。檢査數量:按同一廠家、同一品種、同一批號連續(xù)進場的脫模劑,不超過2t為一批,每批抽樣不應少于3次。檢驗方法:檢驗質量證明文件和抽樣檢查報告。14DB32/T4184—202110.2.7模板安裝后,板面應干凈,無變形,脫模劑應涂刷均勻、無流墜。澆筑清水混凝土前,脫模劑應無污染、無漏刷。模板間的拼縫應平整、嚴密,模板支撐應設置正確、連接牢固。檢查數量:全數檢査。檢査方法:觀察。10.3鋼筋10.3.1鋼筋驗收應符合現行國家相關標準規(guī)定。鋼筋加工允許偏差與檢驗方法應符合表10.3.1的規(guī)定。檢驗數量:同一設備加工的同一類型鋼筋,每工作班抽查10%,且不應少于3件。表10.3.1鋼筋加工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項目允許偏差(mm)±10檢驗方法尺量受力鋼筋順長度方向全長的凈尺寸彎起鋼筋的彎折位置±15尺量箍筋內凈尺寸-3、+2尺量10.3.2鋼筋應平直、無損傷,鋼筋表面不得有裂紋、起皮、油污、顆粒狀或片狀老銹等;鋼筋保護層墊塊顏色應與混凝土表面顏色接近,位置、間距應準確;鋼筋綁扎鋼絲扎扣和尾端應彎向構件截面內側。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觀察。10.3.3鋼筋安裝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應符合表10.3.3規(guī)定。檢查數量:在同一檢驗批內,對梁、柱和獨立基礎,應抽查構件數量的10%,且不應少于3件;對墻、板,應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間(段)抽查10%,且不應少于3間(段);對大空間結構,墻可按相鄰軸線間高度5米左右劃分檢查面,板可按縱、橫軸線劃分檢查面,抽查10%,且均不應少于3面。表10.3.3鋼筋安裝允許偏差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長、寬網眼尺寸長±10±20±10±5尺量綁扎鋼筋網尺量連續(xù)三檔,取最大偏差值尺量尺量綁扎鋼筋骨架寬、高間距±10±5尺量兩端、中間各一點,取最大偏差值縱向受力鋼筋排距錨固長度-20尺量箍筋間距±10±10±15尺量連續(xù)三檔,取最大偏差值橫向鋼筋、分布鋼筋間距鋼筋起彎點位置尺量連續(xù)三檔,取最大偏差值尺量尺量,沿縱、橫兩個方向量測,并取其中偏差的中心線位置5預埋件較大值水平高差+3,0塞尺量測10.4清水混凝土實體主控項目10.4.1清水混凝土實體外觀質量驗收應符合表10.4.1的規(guī)定。檢查數量:同一類型梁、柱等條形構件,宜以100件為一批,不足100件的按一批次計,每批應抽查構件數量的10%,且不應少于5件;同一類型墻、板等面形構件,宜以1000m2為一批,不足1000m215DB32/T4184—2021時按一批次計,每批應抽查構件面積的10%,且不應少于50m2。表10.4.1清水混凝土外觀質量控制與檢驗方法項目顏色普通/裝飾清水混凝土飾面/彩色清水混凝土檢查方法無明顯色差,色差質量宜達到C-I或C-Ⅱ級,距混凝土5m處觀察/按附錄B色差分布宜達到C-A或C-B級氣孔質量宜達到P-I或P-Ⅱ級,氣孔分布宜達尺量/按附錄B執(zhí)行,檢查氣到P-A或P-B級,且深度不大于2mm表面裂縫寬度應小于0.15mm,且單條長度不應尺量/按附錄B執(zhí)行,檢查裂無明顯色差執(zhí)行,檢查色差檢驗報告氣孔裂縫氣孔分散、細小、數量少寬度應小于0.2mm孔檢驗報告大于1000mm縫分析報告無漏漿、流淌及沖刷痕跡,無油跡、墨跡及銹斑,無粉化物光潔度無漏漿、流淌及沖刷痕跡觀察對拉螺栓孔眼明縫//排列整齊,孔洞封堵密實,凹孔棱角清晰圓滑位置規(guī)律、整齊,深度一致,水平交圈觀察/尺量觀察/尺量一般項目10.4.2有蟬縫或經修補的清水混凝土驗收應符合表10.4.2的規(guī)定。檢查數量:同一類型梁、柱等條形構件,宜以100件為一批,不足100件的按一批次計,每批應抽查構件數量的10%,且不應少于5件;同一類型墻、板等面形構件,宜以1000m2為一批,不足1000m2時按一批次計,每批應抽查構件面積的10%,且不應少于50m2。表10.4.2清水混凝土外觀質量驗收與檢查方法項目修補普通/裝飾清水混凝土飾面/彩色清水混凝土檢查方法少量修補痕跡基本無修補痕跡距混凝土5m處觀察觀察/尺量蟬縫/橫平豎直,水平交圈,豎向成線10.4.3清水混凝土結構尺寸偏差驗收應符合表10.4.3的規(guī)定。檢查數量:同一類型梁、柱等條形構件,宜以100件為一批,不足100件的按一批次計,每批應抽查構件數量的10%,且不應少于5件;同一類型墻、板等面形構件,宜以1000m時按一批次計,每批應抽查構件面積的10%,且不應少于50m。22為一批,不足1000m2表10.4.3清水混凝土外觀質量驗收與檢查方法允許偏差(mm)項目檢查方法尺量普通/裝飾清水混凝土飾面/彩色清水混凝土軸線位移柱、墻、梁6516DB32/T4184—2021截面尺寸標高柱、墻、梁層高±5±3±8±5全高±30±30水準儀、尺量經緯儀、線墜、尺量2m靠尺、塞尺層高85垂直度全高(H)H/1000,且≤30H/1000,且≤30表面平整度4433角線順直拉線、尺量尺量方正順直43陰陽角43陽臺、雨罩位置明縫直線度蟬縫錯臺±8±5拉5m線,不足5m拉通線鋼尺———325檢查尺量拉5m線,不足5m拉通線鋼尺蟬縫交圈檢查中心線位移108尺量預留洞口洞口尺寸門窗洞口對角線預埋件+8,-0+5,-043532223拉線、尺量尺量預埋設施中心位移預埋螺栓預埋管17DB32/T4184—2021附錄A(規(guī)范性)粉體原材料外觀圖像采集和分析方法A.1.1A.1.2本方法適用于粉體原材料的外觀圖像采集和分析。圖像采集用設備宜選用軌道式掃描儀或數碼相機,且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a)軌道式掃描儀掃描精度不宜低于300dpi3300dpi,最快掃描速度不宜低于15cm/s;掃描儀應具備掃描圖像預覽功能,配備自光源并能有效遮蔽外界光;數碼相機有效像素不應小于2000萬,最小快門時間不應高于1/1000s。圖像采集步驟:b)A.1.3a)b)待測樣品制備:粉體原材料待測樣品的制備按現行國家標準《建筑材料與非金屬礦產品白度測量方法》GB/T5950執(zhí)行;外觀圖像采集:同批次粉體原材料的外觀圖像采集應使用同一設備;使用數碼相機采集圖像時,應保持采集高度、環(huán)境光照強度、設備參數一定,拍攝方向應垂直于待測樣品外表面,待測樣品外表面應完全處于拍攝視野內,且拍攝距離不宜大于27cm;使用掃描儀采集圖像時,應保持掃描過程的掃描速度一致。A.1.4粉體原材料色差計算方法:將圖像導入圖像分析軟件。在軟件中編輯灰度標準差公式,公式如1所示,運行軟件輸出自比色差標準差Srm。=√∑∑(()?)2·······························································(1)式中:Srm為粉體原材料自比色差標準差;M、N分別為粉體原材料灰度圖像像素點的總行數和總列數;G(i,j)為粉體原材料灰度圖像各像素點的灰度值;為全部像素點灰度值平均值。18DB32/T4184—2021附錄B(規(guī)范性)清水混凝土外觀質量圖像采集和評價方法B.1.1B.1.2B.1.3本方法適用于清水混凝土平整表面的外觀質量圖像采集和評價。圖像采集用設備宜選用無人機或軌道式掃描儀。現場清水混凝土圖像采集用無人機宜選用小型四軸飛行器,應包含以下部分:飛行控制系統(tǒng),用于控制并獲取無人機飛行狀態(tài);a)b)c)d)e)圖像采集裝置,用于獲取目標區(qū)域內目標對象的圖像信息;圖像預處理器,避免由焦距、景深等造成的圖像失真和變形;導航裝置,與圖像采集裝置耦合連接,用于獲取目標區(qū)域的坐標信息;觸發(fā)裝置,與圖像采集裝置和導航裝置耦合連接,能產生用于觸發(fā)圖像采集裝置和導航裝置同時工作的觸發(fā)信號,并將該信號發(fā)送至圖像采集裝置和導航裝置;空管應答機。f)B.1.4無人機的功能要求應符合現行行業(yè)標準《無人機航攝安全作業(yè)基本要求》CH/Z3001和《低空數字航空攝影規(guī)范》CH/Z3005的規(guī)定,系統(tǒng)電磁兼容性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電磁兼容試驗和測量技術》GB/T17626的規(guī)定。B.1.5圖像采集裝置性能指標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a)面陣傳感器,有效像素大于2000萬;b)c)d)e)f)g)最小快門時間快于1/1000s;連續(xù)工作時間大于2h;具備電子快門;機身與鏡頭之間應固定安裝;具備定點、等時間間隔、等距離間隔曝光控制功能;能記錄曝光時刻影像的經度、緯度、高度、橫滾角、俯仰角、航向角等數據,能存儲1000個曝光點的以上數據;h)圖像采集裝置可單獨配置,也可與飛行控制系統(tǒng)一體化設計。無人機操作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B.1.6a)b)空機重量大于4kg、起飛重量大于7kg的無人機駕駛員需持有無人機駕駛執(zhí)照飛行;專機專人負責,不得轉借。駕駛員對本人負責的無人機有維修、組裝、調試及地勤服務的責任;c)駕駛員應熟悉掌握外作業(yè)方法、作業(yè)注意事項、作業(yè)條件、無人機管理、存放取用制度、沖放電制度等標準。B.1.7無人機圖像采集步驟:a)制定航拍方案:作業(yè)前應充分了解拍攝區(qū)地形地貌、氣候條件及重要設施等情況,并進行分析研究,確定飛行區(qū)域的空域條件、設備對任務的適應性,制定詳細的項目實施方案。作業(yè)前檢查:每次作業(yè)前應檢查設備狀態(tài)是否正常,按檢查內容逐項進行,對直接影響飛行安全的無人機動力系統(tǒng)、電氣系統(tǒng)、執(zhí)行機構以及航路點數據等應重點檢查,每項內容應兩名操作員同時檢查或交叉檢查。b)c)d)調試參數,且調試設置好的參數不得更改。布設像控點(線):清水混凝土外觀圖像采集面宜使用激光打標機布設像控點或激光水平儀布設像控線,上下、左右一對像控點(線)距離不宜大于4m;布設像控點(線)與圖像采集交替進行時,每張圖像應至少包含2組像控點(線)。e)設置標尺:同一構件的外觀圖像采集區(qū)內應至少設置一個精度為0.1mm的標尺。19DB32/T4184—2021f)圖像采集:色卡與實際清水混凝土表面應在相同環(huán)境條件下采集;攝像頭與清水混凝土表面的垂直距離不宜大于4m;每幅圖像采集區(qū)域不宜大于5m35m。軌道式掃描儀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B.1.8a)b)掃描精度不應低于300dpi3300dpi,最快掃描速度不宜低于15cm/s;掃描儀應具備掃描圖像預覽功能,避免因掃描速度過快、表面平整度過差等原因造成的掃描圖像不清晰;c)掃描儀應配備自光源并能有效遮蔽外界光,使掃描圖像不受外界光強、光線照射角度等影響。軌道式掃描儀圖像采集步驟:B.1.9a)b)將清水混凝土待測表面劃分區(qū)域,架設掃描軌道;選定掃描精度后,按設備要求掃描速度沿軌道依次掃描,掃描過程應保持勻速。清水混凝土外觀圖像采集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B.1.10a)采集范圍:選取構件視野可見區(qū)域進行采集,采集區(qū)域環(huán)境條件應保持一致;無人機采集時的環(huán)境條件:溫度應為-10℃~40℃,環(huán)境照度應為5000~20000Lux,光線照射角度應保持一致;風速不應高于5m/s,不應在雨、雪、霧、雷電等天氣進行,采集面表面潮濕度不應大于5%;b)c)掃描儀采集時的環(huán)境條件:溫度應為10℃~40℃;采集面表面潮濕度不應大于5%。圖像拼接:同一構件,采用圖像處理軟件在像控點或像控線的區(qū)域內選取一條直線,使不同圖B.1.11像中對應的直線重疊以拼接圖像,去除重復部分,獲得構件全表面展開圖像。B.1.12尺寸校正:根據標尺,采用圖像分析軟件對清水混凝土外觀圖像進行尺寸校正,將清水混凝土實際尺寸值輸入代替軟件中的圖像尺寸。B.1.13表面裂縫分析:采用圖像分析軟件將清水混凝土外觀圖像二值化處理后讀取裂縫最大長度、最大寬度,計算裂縫面積和平均寬度。B.1.14氣孔分析步驟:a)采用圖像分析軟件對構件圖像進行二值化處理,使氣孔與孔壁呈現黑色或白色,提高測量識別度,選擇氣孔灰度值,區(qū)分混凝土與表觀氣孔,標注表面氣孔直徑;氣孔分析:輸出統(tǒng)計結果,表面氣孔面積率P、最大氣孔直徑dmax;氣孔分布標準差計算:將圖像均勻劃分為535份,輸出每個子圖像的表面氣孔面積率后,通過式(2)計算標準差:b)c)∑5∑5(()??)2=√·································································(2)5×5式中:Sp為外觀圖像的氣孔分布標準差,(,)為混凝土外觀圖像第i行第j列子圖像的表面?氣孔面積率;為子圖像表面氣孔面積率的平均值。d)對于同一批次不同構件,選取各構件的最大氣孔直徑作為本批次構件氣孔最大直徑Dmax;計算該批次構件表面氣孔面積率平均值Pa和該批次構件氣孔分布標準差的標準差SPa。=√∑(?????)2····································································(3)式中:SPa為n個構件的氣孔分布標準差的標準差;Spj為第j個構件的外觀圖像氣孔分布標準差;???為n個構件氣孔分布標準差的平均值;n為該批次構件抽檢個數。氣孔質量評級可按表B.1.15規(guī)定進行。B.1.1520DB32/T4184—2021表B.1.15P-I級清水混凝土外觀氣孔評級P-Ⅱ級等級標準P-Ⅲ級Dmax>8mm氣孔質量氣孔分布Dmax≤4mm且P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